電腦資訊產品在平面報紙的知識權力建構—以2004年12月民生報台北資訊展報導為例
黃飛霖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台灣報業財團素有標榜「文化立報」作為報社創報的宗旨,也是報社集團的精神指標,在國家政策鬆動與報禁解除,大眾擁有更為開放的言論場域之後,原先報紙產業的獨占壟斷情況下,逐漸起了變化,報社所要考量的不僅是單純的辦報,還需要有更多的行銷策略,以面對更多後起之秀的競爭。從報業集團的政治經濟學的「經濟」層面來看,將影響階級結構、階級分工;從「政治」層面來看,則是影響報社的政策發展和人事佈局。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里斯丹森(Clayton Christensen)於研究數位時代企業競爭時,總結概念提出「破壞式創新」:根基穩固的大公司為了服務老客戶,無法掌握市場新進者所導入的全新產品或服務,從而在新舊市場交替之際,不知不覺拱手讓出江山;換句話說:半路殺出的陌生贏家,可以一舉翻盤,而老大巨人,居然也可一夜崩盤。台灣三大報業(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無不在蘋果日報強勢入侵下,提出更符合文化消費意識的改版計畫。蘋果日報在議題操弄及技術面上的革新,挑動起台灣本土傳統報紙商的備戰神經。在這波的報業發展趨於「純粹商業化」過程中,台灣報業本身的組織結構、工作型態、政策方針、報社及記者的產業聲望和傳播文化使命等有了鬆動或是緊繃的型態改變。而特別在民生消費新聞版的內容型態,也逐步走向一波消費意識。(數位時代雙週刊第55期,民92)
傅科(Foucault)的「知識論述」有提到:人類所累積的知識,表面上看起來如同「沉默無言、紋風未動的大地」,但是實際上存有無數的空隙與缺陷,他其實是相當不穩定的,毋寧說是無數「知識斷層」與一套套獨立的「論述」所累積而成的。因為權力的作用,所以使得知識的形成必須遵循一系列的規則、規定、標準與程序,也必然涉及各種的分類、信念和慣用的方法,也因為權力的作用,形成了不均等的支配關係,包含了容納了哪些,排斥了哪些,哪些推移到了中心,哪一些被推擠到了邊緣等。以往對於知識的考察,都是努力將零散的論述片斷加以連接,將其裂縫撫平,使其呈現某種「統一性」、「連續性」,看上去好似一個完整的整體,而這種「知識」形成的過程,傅科稱之為「知識典範的理性實踐」(paradigmatically),而主導這種理性實踐的,傅科認為就是「權力」。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言論,平面報紙內容對於閱聽者在接受訊息過程之建構中,將面臨三項思考點:一、商業報紙提供的文本利用了虛擬真實,在商品符號化下的形象意識打造為了販售而做的消費版面;二、報紙版面提供的報導,媒體在自由化的市場運作下,呈現出單一面向的製作思維,也就是文化商品化邏輯;三、文本報導呈現中的商品廣告化現象,形成了商營媒體產製過程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的「權力關係」。擬從以上三點,本研究將透過文本內容的資料分析,藉以了解平面報紙在消費市場競爭邏輯下的知識權力關係。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於分析電腦資訊產品在平面報紙的知識權力建構,有以下三點研究目的:
一、、瞭解商業報紙提供的文本利用了虛擬真實,在商品符號化下的形象意識打造夢幻版面。
二、分析報紙版面提供了線上遊戲的報導,媒體在自由化的市場運作下,呈現出「單元性」思考。
三、建構文本報導呈現中的商品廣告化現象,形成了商營媒體產製過程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的「權力關係」。
第四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分析「電腦資訊產品在平面報紙的知識權力建構」,根據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問題如下:
一、商業報紙提供的文本利用了虛擬真實,打造夢幻版面,其中商品符號化下的形象意識為何?
二、報紙版面提供了線上遊戲的報導,媒體在自由化的市場運作下,內容呈現出來的是「多元化」或是單純的「單元性」?
三、文本報導呈現中的商品廣告化現象:商營媒體產製過程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的「權力關係」為何?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媒體商業化下的時代,對於知識建構上的意義關係已經產生了質變,媒體觀察基金會執行長顧玉珍(2003)指出:消費性廣告吃掉新聞版面,在我們手上的是一份報紙,還是一本廣告型錄?花錢買媒體的讀者,還被媒體轉賣給廣告商。哲學家德勒茲如此評論社會現狀:「不是我們在拍電影,而是這個世界本身愈來愈像一部大爛片。」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不是我們在消費媒體,而是媒體在消費我們。」
在台灣媒體市場蓬勃發展,媒體的內容訊息多元且紛雜,在商業化的邏輯思維下,知識建構下的權力關係必然相較過去媒體封鎖的時代不同。現今平面報紙經營在管理上也面臨了商業競爭下的情境,報業文化面臨一波又一波的改版與人事重組的局面,會有這樣的改變取決於商業下的運作,這可回溯到報紙版面內容的建構,對於閱聽者來說也就是所謂知識的建構。
法國社會學家布倫迪厄(Burdieu)指出:在建構社會實體的策略中,「最典型的乃是回溯性地重構過去,以便配合現在的需求」。這種策略既可能形成或提升符號資本,也可能帶來有價值的理論創新。透過文本分析的資料重整,進行資料的分析與建構,並且提出當代需求的觀點與建議。
知識建構關係,會影響到時代潮流下的改變,閱聽者接收到這樣的知識觀念,也會有相對應的解碼反應,這樣的情況下,報社的版面配置也就形成了一種「權力」,這樣的權力關係對閱聽者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關係。然而,在這樣的權力關係下,相關的研究報告仍顯少數,而在本篇研究報告裡面,將可補強平面報紙在知識權力論述的不足。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範圍
本研究是以傅科(Michel Foucault)的知識論述觀點來分析商業報紙的消費版面,文獻資料的蒐集得知,在馬岳琳(民89)的研究中發現商業下的報業競爭,各報社爲了讓自己的報紙更具備「價值」,無不在商業廣告版面做更大的努力,記者所採訪的新聞內容不僅僅是單純的報導,更蘊含了廣告化的玄機。「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現象是現在任何一份商業報紙在出版上的準則,在經過報紙版面的商業化傾向比較後,特別又以「民生消費版」最令人印象最深刻。
台灣報紙中特以民生報的民生消費版面為主的編輯方向,擬以民生報選為本報告案例。此外在民生消費版中,考量電腦資訊產品展在近幾年十分受到注目。所以以電腦資訊產品報導作為分析單位。本文擬研究的範圍擬以
二、限制
本研究基於人力、經費和個人在專業認知上的差異產生誤差,對於資料分析上的主客觀態度,有主觀上的認定判斷,影響了研究上信度和效度。仍希望在本研究過程中,盡可能達到客觀的立場,在分析的過程中恪守研究目的追求之精神。
第七節研究架構
本研究透過傅科之知識權力論述觀點,以內容分析法探討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網路線上遊戲產品在平面報紙的知識權力建構:
電腦資訊產品在平面報紙的知識權力建構 傅科知識論述 商品符號化下的形象意識 市場運作下的報紙報呈現 商品廣告化的權力關係 內容符號意義 市場運作關係 知識權力關係 結論發現 得出電腦資訊產品在平面報紙的知識權力建構模式 建構 分析 個 案 研 究 法 文 獻 探 討 、 次 級 資 料 分 析
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八節 名詞釋義
一、文化生產(cultural production)
社會生產出來的意念、意義或是意識就是文化生產。他是工業生產出來的文化商品。一般會認為文化是由個人的靈感和想像所產生的,然而文化生產所要強調的是,文化在制度面和社會面上的特徵,這些特徵包含了以下八項:
(一)文化的生產者和文化的消費者分離。
(二)大眾文化大量生產的目的在討好大眾的平均品味,因此文化內容傾向於標準化、規格化、非個性化。
(三)文化生產的自主權操之大眾品味。
(四)排斥精緻文化,傾向於低俗、暴力、非理性。
(五)追求大眾認同,排斥潛在的藝術才能者、表演者。
(六)過度的傳播(excessive communication),使人與人,人與自己隔離。
(七)改裝傳統藝術。
(八)提供大眾許多符號真實,使大眾脫離真實世界。
二、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
商品是任何以在資本主義社會進行買賣的東西,商品拜物教和商品化(commodity)的觀念通常用來說明那些「可以透過此種方式進行買賣之服務、物品與價值過度散布的情況」。訊息的商品化現象是由複製這種事實所構成,換言之,訊息是坐落在一個「能讓他們被複製成許多副本進行銷售和分配的媒介中」。(鄭翰林,民92)
三、新聞框架(news frame)
新聞框架是新聞媒體工作者處理意義訊息所依賴的思考基模,也是解釋外在事務的基本結構,由於新聞工作是如何建構真是概念,新聞框架可以說是符號工作者長期透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訊息的過程,長期以後所形成的固定認知、解釋與呈現之型態,並以此作為選擇、強調或是排除社會事件的依據。
由於新聞並非自然產物,而是社會真實建構的過程所間接生成,且在媒體組織與社會文化妥協後,賦予新聞轉換換或傳達社會事件的公共功能,所以新聞框架可被視為一種資訊轉換的過程,且在選擇部分事實後進行主觀上的重組,可算是一種意義建構的活動。(鄭翰林,民92)
四、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個案研究法是一種系統地研究個人、團體、組織、事件,以獲得最多的資料。當研究者想要了解或是解釋某個現象的時候,便常常使用個案研究法。梅里安(Merriam,1989)列出了個案研究的四個特性:
(一)特殊性(particularistic)。這是個案研究注重於一種特定的情況、事件、節目或是現象,使他成研究現實問題的好方法。
(二)描述性(descriptive)。個案研究的最終成果是一份關於研究課題的詳細描述報告。
(三)啟發(heuristic)。個案研究幫助人們了解被研究的主體是什麼。新的解釋、新的觀點、新的意義和新的見識都是個案研究的目的。
(四)漸進式(inductive)。多數個案研究依賴歸納的推理過程。原理和普遍性原則由資料的檢視中形成。許多個案研究的目標在於發現新的關聯,而不是證明現存的假設。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生產結構
馬岳琳(民89)的研究發現文化意味著一種總體生活方式,好比如慣例、儀式、制度,文化更包含了物質產品、經文、觀念還有想像。文化在資本主義下的生產邏輯中,已經被引導到利潤的取得,利用手段用以提高其剩餘價值,生產關係在此也影響意識和文化生產設限(condition)。
商業下的報業競爭,各報社爲了讓自己的報紙更具備「價值」,無不在商業廣告版面做更大的努力,記者所採訪的新聞內容不僅僅是單純的報導,更蘊含了廣告化的玄機。「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現象是現在任何一份商業報紙在出版上的準則,在經過報紙版面的商業化傾向比較後,特別又以「民生消費版」最令人印象最深刻。
馬克斯「資本論」一書提到「剩餘價值」的概念:工人的工資是依照生產時期一工作天而支付的,這是取決於社會立法(工作時數/每週)。而超過或高於勞工的生產利益,就是剩餘價值,此部份是資本家的私產。只有勞工才能夠生產剩餘價值,資本家則是永遠不停在尋求提高剩餘價值的方法。在剩餘價值的立場下,媒體集團旗下的記者主要是在生產新聞,新聞內容的多寡不僅是篇數的量,還包含新聞內容的實際質感,也就是新聞是否具有賣點。一個在報界具有聲望的影劇版記者、往往都是在他長時間追蹤與建立良善人際關係下所換來的。在超時的工作與交際下,所換得的報酬往往不足為其換來的聲望為高,記者的超時工作正是資本家所企求獲取的最高剩餘價值。
根據Bourdieu在『論電視』一書的分析,在經濟性企業的場域裡,一家過度強大的企業有能力扭曲接近整體的經濟空間;它可以經由低價策略,禁止新的企業入場,也可以為入場建立某種門檻。對於市場佔有率的爭奪,其具體完成的形式為記者之間的競爭,這個競爭有具體的、特有的、特定的爭奪焦點,那便是獨家、專有的新聞,業界的聲望等等。商營媒體在產製的過程中,存在著「市場佔有率」和「競爭」的權力關係。這個競爭的形式是以一種不可見的方式,由權力來定義的。這些權力關係不能由感知獲得,卻可以透過一些指標來掌握:比如市場佔有率、在廣告主心中的地位,由大牌記者形成的集體資本(capital collectif)等等。除了資本家對於利潤的追求,記者自己也是在凝聚自身的經濟利益。
林富美(2002)在其論文<台灣媒體工會意識與集體行動初探>中引用Crompton & Gubbay(1977)白領階級的資本與勞動功能:認為資本主義下的白領階級工作處境和地位雖然是解釋白領勞工工會成長與行為的重要因素,但是無法解釋他們近年來在市場上與工作處境上的劇烈變化,在這樣的問題下,必須要從「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發展中尋求解答。提出的解答有三:
(一)資本的功能日漸被沒有擁有生產工具的代理人所執行;
(二)大量的白領階級受雇於資本主義下生產的經濟部門;
(三)有一小部分的白領勞工,在法律上雖然並未擁有生產工具的所有權,但是卻確確實實地控制著生產工具、勞工剩餘價值,這些白領勞工同時執行著資本與勞動的功能。
擁有資本的媒體財團老闆逐漸把工作的管理權限授予與給每月領薪資的白領階級,資本管理功能逐步被沒有擁有生產工具的代理人所執行,資深記者在執行勞動功能(跑自己所屬的路線),同時也是在執行管理功能(好比如是民生消費版的主任),於是在雙重的責任下,忽略了自己還是爲媒體集團勞動的勞工身分,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會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無法改革或是不易推翻原來所屬的企業政策。上述所言,是在反映出資本主義下的報業生態,在商業化下的組織結構面的困境,也是資本邏輯下新聞產製過程中的問題。(林富美,2002)
第二節 商營媒體的產製邏輯
台灣現在的傳播制度下,商營制度體系下的傳播媒體生態是全然以商業邏輯的思考來做利益性獨占。觀眾是商業電視台賺錢的「工具」:因為觀眾們滿足了電視台所需要的「收視率」,在這樣的市場佔有率,在商業化運作的媒體市場之下,電視台所提供的文本,往往加重了『社會議題』、『消費新聞』的內容,方便刺激收視率以滿足商業媒體的運作。羶色腥(sensationalism)節目提供了流血和性,慘劇和犯罪,電視導向了「戲劇化」(dramatisation),對聳動、奇觀的追逐。因為話題聳動,提供了觀眾感官上的刺激,引起社會討論而形成話題,產品(節目)的價值就被炒熱,曝光大增。
一、Bourdieu對於商營媒體產製的邏輯觀
根據Bourdieu(1990)在『布倫迪厄論電視』一書的分析,他認為商營媒體在產製的過程中,存在著「市場佔有率」和「競爭」的權力關係。這個競爭的形式是以一種不可見的方式,由權力來定義的。這些權力關係不能由感知獲得,卻可以透過一些指標來掌握:比如市場佔有率、在廣告主心中的地位,由大牌記者形成的集體資本(capital collectif)等等。
在經濟性企業的場域裡,一家過度強大的企業有能力扭曲接近整體的經濟空間;它可以經由低價策略,禁止新的企業入場,也可以為入場建立某種門檻。對於市場佔有率的爭奪,其具體完成的形式為記者之間的競爭,這個競爭有具體的、特有的、特定的爭奪焦點,那便是獨家、專有的新聞,業界的聲望等等。
二、台灣現今商業媒體產製邏輯
馬岳琳(2000)媒體市場面對的是一個廣告化下的媒體空間,在其產製的過程當中,無不思量如何賺取利益,在拿捏新聞的價值,需要以是否吸引讀者的喜愛最為評鑑的指標,這樣的邏輯思考正是文化商業化下媒介現象,也符合了資本家在市場競爭下謀求自利的方式。
洪雪珍(2003)在她所研究的<台灣報紙廣告新聞化現象的研究>提到「報紙的閱報率有集中化的現象,即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等三大報的讀者占全部報紙讀者的比例日益趨高……。過去兩大報時代,比起其他產業,兩大報可說是超額利潤,廣告是賣方市場,廣告主鮮少提出「廣告新聞化」;可是隨著閱報率下降、媒體型態多元化,加上自由時報加入市場,兩大報的經營日顯艱困,廣告逆轉為買方市場,三大報不得不逐漸放低「廣告新聞化」的門檻。」過去報紙傳統上會區隔「新聞」與「廣告」,兩者之間有一條清楚的界線,此界線包含落版的位置及編排的方式,現在這條界線正在從模糊到消失中。而也是商業競爭化下的一種改變過程。
媒體報導在選材上,重點似乎慢慢在轉移,這個轉移不是取決於新聞是否具備對讀者有益的國際觀視野,而是在於廣告主出錢的份量,這樣的情況是報社媒體銅臭味的表現,但是卻也是商業邏輯下不得不的正確方針。
顧玉珍(2003)指出大眾媒體之所以被奉為第四權,保障新聞自由,乃是因為期待它能提供重要資訊,監督政府或強權者,俾助民主社會之完善。如今,當大眾媒體被企業包養,新聞與廣告的界線模糊,新聞重要性的價值被混洧,媒體完全喪失在民主社會中的正面功能,反而有危害大眾認知之虞。因為被企業包養的媒體不再提供真正攸關民生的要聞(或將重要新聞邊緣化),只鼓勵民眾消費行樂。無論是國內的教育改革或家庭暴力問題,還是印尼政府鎮壓亞齊的暴行,都遠不如牛排館週年慶重要。」
第三節 文化商品化現象
媒體是文化的一環,在媒體的資本主義邏輯下,我們可以看到很現實的文化生產模式。媒體它爲了維持本身資本主義的制度,所以它必須要涵養閱聽眾的消費意識,媒體本身又是一個有機經濟體,它所做的生產,無非都是爲了求得「交換」的目的。根據政治經濟學家Jhally(1987)的論述:媒體是資本家有生產工具,與廣告商有交換關係,以取得廣告利潤,資本家所販賣的是觀眾的收視時間;閱聽人是工人,在休閒的時候「做工」產出「收視時間」,所得到的勞動價值是節目。
馬克斯的「商品拜物教」影響了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阿多諾認為:文化工業的產品並不是藝術品,從一開始它們就是作者在市面上銷售的可替代項目而被生產出來的。藝術與廣告技術之間被湮沒了,文化產品被創造出來只是爲了交換,而不是爲了滿足任何真正的需求,文化工業蓄意神秘化。「文化」在資本主義的行銷手法及運作規範薰陶下,變化出許多的流行風貌,讓人們崇拜「商品拜物」的迷思中。
「商品」已經不只是「商品」,它有神祕色彩的加持,匯流成名牌引領的時代,在商業手法的包裝下,商品代表了權貴,也是一種溝通象徵的符碼,這樣的價值會讓人感到滿足,商品的本意已被挖空,並且隱藏了社會中的關係,人會藉由商品的內涵來重新建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商品的選擇過程中,人將沉溺於這樣的的症狀內,無法洞悉實質意義,執意信仰戀物癖般的美麗!
第四節、報紙產業的雙重特質
張文強(1998)指出報紙產業本身具有雙重特質,也就是「社會公器與私人商品間的掙扎」、「利潤的兩個來源:廣告市場與讀者市場」。
表2-1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形成演變
年代 |
事件 |
影響 |
一百五十年前 |
現代大眾報業前身「便士報」出現,報業便逐步擺脫來自政黨或政治勢力的控制,但卻也在同時落入商業經營的模式中,使報紙成為一種追求利潤的私營企業。 |
報紙成為一種商品,與其他產業遵循一樣的資本主義邏輯,利用各種方法滿足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
十九世紀末 |
美國的赫斯特等報系,以黃色新聞滿足大眾口味的經營方式。 |
報紙的商業特性表達得淋漓盡致。 |
二次大戰後 |
廣播、電視以及其它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不斷瓜分傳統報業利潤,使其在大眾傳播媒介中的獨佔地位不復存在。 |
面對其他媒體來勢洶洶的挑戰,報業更加商業化,以娛樂導向爭取讀者。 |
二十世紀中期 |
現代報業追求事實,強調公正、客觀,不受任何外在形式控制的新聞專業倫理形成,加上社會責任論的提出,以及六○年代的調查性報導,使報業一直背負著監督社會、服務社會的使命。 |
大多數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專業薰陶下,也懷抱相同理念,認為應該公正客觀的報導新聞,對社會問題提出分析解釋。 |
料來源:張文強(1998)。
從上表得知,報紙之所以會被社會賦予社會責任,是在一個對新聞專業的理想呈現,專業的新聞工作者面對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良心的分析和解釋,以監督和服務社會。但是,「好」報紙具有著兩種不同的定義,其一,好報紙是指遵行新聞專業,善盡社會責任的報紙。其二則是銷售量大,賺錢的報紙。報紙銷售量要大,通常需要訴諸一般讀者的口味,讓新聞報導娛樂化,將社會責任放在兩邊,利益放中間。當報業面對財務壓力時,絕大多數在最後仍會選擇利潤,放棄新聞專業,原本傳播文化觀點的新聞內容,也就以商品化呈現全貌。(張文強,1998)
在傳統資本主義邏輯下,特別是英、美,股東財富極大化往往是企業經營的唯一目標(莊武英,1995),對員工福利、社會責任並不十分重視,遵循相同法則的報業,也以利潤為優先考量。然而一般企業追求利潤的行為,多半只需透過商品販售,直接訴諸消費者便可取得利潤。但報紙產業的主要利潤卻非來自消費者,而是源自廣告主的廣告經費。
報業這種在讀者與廣告兩個市場中取得利潤的雙元特性(Picard,1989),促使讀者身兼二職,除了是直接付費買報的消費者外,更是報社轉賣給廣告商的商品。也就是說,報紙先後生產兩樣商品,第一種是一張張印有新聞的報紙,但在整個營利過程中,這似乎只是一種居中媒介,藉由報紙提供的資訊,報業生產了更重要的第二道商品,也就是讀者,閱報群,然後再把讀者轉賣給廣告主,賺取龐大的廣告費用。
第五節 傅科「權力機制」(Mechanik der Macht)
倪炎元(2001)對於傅科的權力提出解釋他認為權力是無孔不入地伸展到個人的活動之中,權力掌握了個人的軀體,滲透到他的舉止中、滲透到他的觀點中、滲透到他的討論中、滲透到他的學習中、滲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在十八世紀,這種「權力施加」(Machtausuebung)的形式被發展出來,權力所影響的不再只限於社會(Gesellschaftskoerper)的表面,而是要完全深入到它的內部。這些現象的產生的確不約而同地關聯到「隱藏的價值體系」在個人軀體、行為以及日常生活等各層面的完成。不過,我們若僅是把傅柯對「權力」、「權力施加」的觀念理解成一種「對隱藏的價值體系的鬥爭」,那麼可能就誤解了他的原意。
傅科的「鬥爭」不是要去拆毀那些有關人類處境的宣稱,而是要對它們進行歷史具體的(historisch-konkret)分析,去研究權力是如何在這些領域裡具體的運作。或許我們可以說,傅柯的意圖並不是去建立一套普遍的權力理論,而是要對各個領域裡「權力機制」以及「隱藏的價值體系」兩者相互為用的現象提出一種具體的分析策略。
在傅科的權力分析中,首先涉及到的是「在微觀權力層面上的變化」。在個人行為舉止上產生差異的這種文化一般性,與另外一種目的是在使個人服膺於規範的「嚴酷的文化鑄造方式」兩者間的不同。「被文化鑄造出的軀體」是一種被規訓過的軀體,它是一種鑄造的結果,而這種鑄造本身又與某種確定的價值體系緊密關聯。(倪炎元,2001)。
傅科嘗試通過不斷的批判來重建這些「連續的、協調的、隱蔽的規訓(Disziplinen)」其演變過程,以探究權力是如何藉由自身「事前的『心靈改革』(Reinigungen)與事後的『治安職能』(Ordnungs-funktionen)」而落實的。每種價值體系的實施都有一套和自己「配套的」知識形式。在這裡,我們必須格外留意「具體的權力狀態」它的角色。雖然「權力狀態」可能具有一種對「意識形態」的偏好,不過基本上知識仍是經由「價值體系的落實」而介入這種「權力鬥爭」的。
傅柯也注意到這種「權力施加」所產生的「知識對象」(Wissensge
genstaende),「權力施加不斷地創造知識,並且倒轉了它作為知識的權力結果的狀態……知識與權力融為一體。」權力背離了知識,對知識進行妨礙,最後它還創造了知識。如果想要描述一種關於軀體的知識,那麼一定會關聯到這種「軍事化與課程化的規訓」的整體。
(Peter Tepe,1992)
第六節 文獻資料小結
傅科在「知識」的論述有提到人類所累積的知識,表面上看起來如同「沉默無言、紋風未動的大地」,但是實際上存有無數的空隙與缺陷,他其實是相當不穩定的,毋寧說是無數「知識斷層」與一套套獨立的「論述」所累積而成的。然而以往對於知識的考察,都是努力將零散的論述片斷加以連接,將其裂縫撫平,使其呈現某種「統一性」、「連續性」,看上去好似一個完整的整體,而這種「知識」形成的過程,傅科稱之為「知識典範的理性實踐」(paradigmatically),而主導這種理性實踐的,傅科認為就是「權力」。
因為權力的作用,所以使得知識的形成必須遵循一系列的規則、規定、標準與程序,也必然涉及各種的分類、信念和慣用的方法,也因為權力的作用,形成了不均等的支配關係,包含了容納了哪些,排斥了哪些,哪些推移到了中心,哪一些被推擠到了邊緣等。馬克斯的「商品拜物教」影響了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阿多諾認為文化工業的產品並不是藝術品,從一開始它們就是作者在市面上銷售的可替代項目而被生產出來的。藝術與廣告技術之間被湮沒了,文化產品被創造出來只是爲了交換,而不是爲了滿足任何真正的需求,文化工業蓄意神秘化。
報紙可以說是種文化商業,商業產製邏輯下的報紙內容對於文本的產製,有一定的影響關係,在面對這樣的消費市場下的邏輯,新的報業媒體引進台灣的經營模式,就是在「報業商業化」中,爭取最大聳動新聞消息,此中的文本內容,將會對於閱聽者產生知識辨認上的模糊。
「文化」在資本主義的行銷手法及運作規範薰陶下,變化出許多的流行風貌,讓人們崇拜「商品拜物」的迷思中。「商品」已經不只是「商品」,它有神祕色彩的加持,是名牌,更是流行!攜帶著這樣的商品,人的心會感到滿足,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商品很難說它好或是不好,商品的意義已經被挖空了,隱藏了社會關係,人會藉由商品的內涵來重新建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這樣的選擇過程中,人就沉溺在這暈眩的症狀,無法洞悉實質意義,卻信仰著戀物癖般的絢麗。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方法分成兩個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將擬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驟如下:
(一)第一階段:文件分析(Documentary
Analysis)
1.透過圖書館館際合作加上國際學術網路和出版書籍、雜誌期刊等,將本研究之相關文獻資料加以分析,求得與本研究相關之議題,作為本研究之基礎及依據。
2.透過圖書館期刊報紙收藏室,取得本研究個案之相關報導內容。
3.根據擷取而來的資料,以系統化、條列化、客觀化的分類準則進行表格的繪製,並且對於內容進行比對和求證。
(二)第二階段:個案研究
1.針對文獻資料提出研究問題。
2.對於分類內容進行系統化的比對:從文獻資料中,提出論點。
3.分析資料:從文獻資料中進行分析論述。
4.確定文獻論述的合理性與邏輯性。
5.撰寫研究報告。
6.結論並進行解釋。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根據上述研究步驟其研究流程圖如圖
建立系統化資料分類
圖
擬用資料來源
鄭翰林編譯(2003)。《傳播理論簡明辭典》,台北:風雲論壇。
洪雪珍(2003)。<台灣報紙廣告新聞化現象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翔毅(2003)。<報紙閱聽人生活型態與自我概念>,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黃國洲(2003)。<我國電腦遊戲產業之新產品開發策略考量>,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網路傳播組。
顧玉珍(2003)。<天下沒有白吃的牛排-當報紙變成廣告型錄的那一天>,台灣資訊中心網站http://e-info.org.tw/special/BND/2003/bn03112601.htm。
林富美(2002)。<台灣媒體工會意識與集體行動之初探>,新聞學研究(73期)。
何寶籃(2002)。<探討影像建構之權力與運作—以「健康時期」電影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影音藝術管理研究所。
陳建勳(2002)。<商品藝術化與藝術商品化之研究—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Pierre Bourdieu。林志明 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
倪炎元(2001)。<再現的政治:他者在媒體的建構與展示>,《再現的政治:台灣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頁09-44,台北:偉伯出版社。
倪炎元(2001)。<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再現的政治:台灣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頁45-81,台北:偉伯出版社。
馬岳琳(2000)。<解讀報紙消費新聞的產製過程:台灣地區中文報紙消費版的質化研究初探>,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強(1998)。<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7期)。
程予誠(1998)。<新媒介科技論>,台北:五南。
陳延昇(2003)。<蘋果風暴,來了!蘋果vs.台灣三大報,180天攻防>,台北:數位時代雙週(第55期) 。
Michel Foucault,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The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 –1984 Vol. 1), ed. P. Rabinow.
Peter Tepe, Postmoderne Poststrukturalismus, Wien 1992, 28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