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現代家庭中父親角色的定位、父職內涵及父職教育的發展
李沛青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
壹、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改變、性別意識抬頭、雙薪家庭日漸普遍後,男性會開始參與父職,但先生參與的育兒工作還是明顯少於太太所參與的育兒工作,所以現代父親角色的定位及父親參與親職的內涵仍是值得探究,父職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工作範疇中仍是值得努力的部分。本文將探討在現代的家庭中,父親的角色重新界定的課題,以及在家庭教育的範疇中現代父職教育的內涵及發展方向。
貳、父職內涵的變遷
一、傳統的父親角色
在台灣的1950年代左右,稱職的父親是會努力工作、賺錢養家以撫育子女,同時也孝順上一代父母。父親扮演的是「賺錢養家」的角色,偶爾負責子女管教,父親極少以言語表達對子女的關愛,父親對子女的關愛大多表現在衣食照顧或是以金錢滿足子女某些期望等具體的行動之上。父愛的表達含蓄,成年後的子女也極少與父親相互擁抱,表達愛意,父子間親密情感的表露,在華人文化中是十分艱難的。
有兩項因素造成國人父子與父女之間情感表達如此的疏隔,其一是儒家文化的「遠其子」的傳統,在中國古代,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相當疏遠的,子女不能過度親近父親,只能聽其指導、教訓來作為處世的準則,而中國傳統男性對於教養子女便是採用此種嚴教觀(林文瑛、王震武,1995)。另一個因素是華人維持千餘年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造成的生活型態,父親負責家庭經濟的維持,忙於農務,父子關係疏離,父子之間的教養大都透過母親來達成,由於父親的缺席,兒子在成長中沒有模仿對象,也無由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相對地母子關係則十分緊密。因此,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傳統的「金錢與成就」的父職內涵使父親不需考慮親職的問題,這種現象使父親失去參與家庭的機會,造成與子女距離的疏離,在家庭生活中處處顯出其拙劣性,結果就只能成為家庭中的依賴人口(王行,1996)。
二、現代的父親角色
自1970年代起,台灣社會急速演變為工商經濟體系,由於多數家庭中的兩性皆須工作才能維持家庭,超過半數以上的女性參與工作,直接的影響除了子女人數變少之外,也逼使父親開始分擔教養之責。而在社會經濟狀況的改善下,吃穿冷暖等已不再是養育的主要問題,如何開啟子女的心智潛能,與協助子女正常的情緒成長,成為養育的主題。自1990年代起,由於女性大舉就業,並且在教育與許多專業工作領域有超過男性的表現,女性開始要求男性盡「父職」,婚姻的不如意與子女的負面回應也使許多男性開始覺醒,因此新父職的探索成了重要的社會議題。過去的父親並未被要求涉入、參與子女的成長,只要負擔起養家的工具性角色即被認同,無須與母親共同分擔照顧者的角色(劉惠琴,2000),而現在的父親參與親職增多,也察覺到社會對父職的要求。
今日台灣社會出現了「新好男人」的標語,強調工作的成就並不能為男性帶來愉快的生活,在給予家庭經濟支持外,還需對家庭成員關懷、陪伴,才能提升生活的滿意與幸福感,父親的形象與父職實踐的內涵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在美國,父職內涵從1940年代前的養家者,轉變為1940年代中期及1970年代初期的性別角色示範者,再演變為197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顧家好男人(Lamb1997a;1997b;2000)。在國內,王叢桂(1998)指出關懷與陪伴能力發展、養家與示範、日常照顧四個面向是我國目前的父職內涵,黃慧森(2001)將父職定義為子女道德紀律的管教與性別角色的模範。因此,現代的新父親不但要分享家務與照顧孩子,也要表現出溫和親切的一面,關懷孩子與孩子遊戲、指導孩子課業上的問題,並能成為孩子的精神導師,能與孩子溝通、傾聽心事,而在越來越強調男女平權的現代,父親角色亦是須成為一個可以角色互換的協同雙親角色。
雖然目前父親對父職的認知提高,實踐程度也較以前高,但現代的父親仍留有傳統父職行為的影子。Pleck(1997)發現近20年來,美國父親在直接的照顧休閒或遊戲上以及與孩子接近的頻率上有增加,但仍不及母親的一半,而國內研究父職參與的學者亦指出現代父親仍屬於選擇性父職角色,父親們大多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事,並以方便的時間或頻率來參與親職(王舒芸,1996),因此對參與親職的認知與心態價值觀上的調整,以及是否能在親職領域中不斷學習,是現代父親所面臨的課題。Noller&Victor(1991)認為花很多心力在工作上的父親對子女較沒耐心,王叢桂(1998)指出父親的工作價值會影響父職,工作取向越高,父職實踐層面降低,因此建立能以工作與家庭生活並重、積極參與家庭的父親形象,並建立工作不妨礙家庭生活的價值觀,是現代父親角色重新定位的第一步。
三、現代的父親角色的定位
(一)、發展良好的婚姻關係:婚姻關係影響著夫妻的互動模式、親子關係、家庭氣氛,其關係的良窳對兒童身心發展及幸福感受極具重要性。夫妻雙方要學習、瞭解兩性的差異並彼此接納、欣賞才能使家庭成為有愛的地方,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二)、家務分工:在傳統的觀念中,女人應負責家務,男人要忙著賺錢養家,「帶小孩」在父權意識形態的扭曲下,也被刻板化為女人的工作,成為與低社會成就、去技能的勞動和沒出息的同義詞(方思文,2000),但在雙薪家庭增多,女性也要工作的現代社會裡,父親須分攤家務,才能符合社會、家庭與子女的需求。家務的內容在美國的全國家庭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Household)涵蓋九大項:準備餐點;清理餐後事項;整理室內環境;屋內外的維修(包括草地花園的工作、房子的修理及油漆);外出購物;衣物的清洗、燙熨及修補;財務的處理;汽車的維修;開車載家人去工作、上學或從事其他的活動,此外亦將孩子的照顧單獨列出,以便學者在分析時能得到更正確、更完整的資料(唐先梅,1998)。伊慶春(1987)的研究中亦將妻子參與較多的家務工作分成四類:包括有烹調工作、家庭清潔、子女養育、及家庭經濟四方面。黃迺毓(1995)並根據國情,提出課業輔導為家務工作內容,這是很少被涵蓋在美國家務內容中的。
(三)、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是人際關係的核心,同儕雖然扮演彌補負面親子關係的重要角色,但主要形式仍是「延續」與親子關係相似的人際關係型態(羅國英,1998),親子關係對孩子的發展深具重要性。然而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化的影響,男性在親密關係的發展存有某部分的阻礙情形(馬惠芬,2002),因此,在過去,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疏離、淡化的,所以現代的父親應積極陪伴並關懷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拉近彼此的距離,提供質量並重的優質親子時間。
(四)、兼具兩性特質,提供性别角色示範:研究指出,持有平權性別角色信念的父親較重視與家人及孩子的互動(Russell,1986),性別角色越傳統的父親,越認為照顧子女是妻子的工作(王行、莫藜藜,1995)。父母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及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發展具有肯定性的影響(洪雅真,2000),性別角色態度亦影響男性是否參與親職,因此,父親應具備兩性平權的性別態度,重視孩子在幼年時所感受到正向的父職經驗,積極學習父職技巧並認同父職角色(杜宜展,2003),讓孩子學習到融合兩性特質的角色行為,並培養兩性平權的觀念。
(五)、具備終身學習認知與行為:父親角色的學習是畢生努力的過程,現代父親角色應能自我成長,因應家庭不同階段的需求做調整。而家庭對父職教育的需求不曾停止,隨著孩子從產前胎教、嬰幼兒、兒童,發展為青少年、成人甚至老年,父親角色陪伴著孩子渡過每一個階段,並須依循每一個時期的變化而改變其父職行為,因此,每一階段父親都須要學習新的知識及有效的親職行為,其學習是終身且不間斷的。
(六)、重視家庭參與,重建工作價值觀:Levine和 Pittinsky(1997)近來出版的書<職場上的爸爸>明白揭露了一個事實:對男人而言,工作和家庭角色已不再是分開獨立,如何在家庭中完成應盡的義務、與太太相互配合,是現代男性的新課題,也關係到這些職場上的爸爸是否可以真正在工作表現上更有生產力與創造力。莊景同(2000)的研究也指出,中小企業主與一般職業工作者的子女價值觀皆受到父親價值觀的影響;一般職業工作者的親子關係良窳,會調節各項工作目的、價值的傳遞;對父親敬愛認同程度會增強父親的內在酬賞及顧家與平安、和諧等價值的傳遞。因此,父親與子女之間、工作與家庭之間都是有緊密的聯繫,彼此相輔相成的。所以現代的父親須兼顧好工作與家庭多重角色,投入更多時間與家人親近、參與並策劃與家人的共同活動,使家人間能彼此接納、溝通,讓親情更緊密。
參、由家庭生命週期建構父職內涵:
親職角色扮演依家庭生命週期可分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層面,探討影響父職角色扮演之因素及重要性時,有必要依據不同的階段及層面個別討論。
「家庭生命週期」如下:
Barnhill與Longo於一九七八年將Duvall的八階段家庭生命週期分別與不同的發展任務(王以仁,2000)
(一)、新婚夫妻(married couple):此階段主要的家庭任務為夫妻間的相互承諾、建立新的認同、預備為人父母、適應配偶間之日常生活習慣、適應新的親戚關係。王叢桂(2000)認為對家庭的承諾是主要的核心動力因素,由於這些父親重視家庭,因此他們願意學習如何做好父親。另外,每個文化的父親角色程度有異,但是人類男性貢獻於嬰兒照護的潛能很大,也有文獻記載父親與孩子能夠建立親密聯繫,因此產前對太太的心理支持與關懷照顧,以及為成為父親做好心理準備與調適、吸收育兒知識、對家庭保持高度承諾與參與都是父親角色的實踐內涵。而有許多男性對自己履行新角色的能力表達出焦慮,包括對於即將出世小孩的擔心和期待,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組成家庭的憂心,這可以藉著親職教育中父親課程的訓練,培養父親角色應具備的知識技能。
(二)、養育孩子的家庭(childbearing
family):主要的家庭任務為學習扮演好父母親的角色、夫妻與父母角色之調適。研究指出,在孩子生命頭幾年與父親的親密接觸,可能增益孩子最初的社交和情緒能力。父親對男性的自我概念人格運作及對生命的整體滿意度亦具重要貢獻(Slvester,2001),因此父親與孩子親近並從事育兒工作對孩子是極有好處的。在教養方式上,父親傾向於身體互動,研究指出父親常和兒子扭打玩遊戲可訓練男孩學習控制攻擊性(Horn,1998),這時期的父親色可與孩子玩較多的身體遊戲例如觸摸寶寶翻滾遊戲。
父親應在孩子生命初期就進入主要的照顧關係,這對家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雙薪家庭日漸增多的社會,女性負荷不了母職和有薪工作的雙重重擔下,如男性能參與父職,母親的壓力會減少,夫妻關係會較和諧,也藉由參與這項過去傳統上高度女性的工作,男性能更了解女性的家庭事務,能相互體諒彼此共同承擔家務工作和家人更為親近。
(三)、學前年齡孩子(preschool
children):主要的家庭任務為學習接納孩子的人格特質,學習教導孩子。孩子在六歲前性別認同是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研究指出,爸爸對鼓勵女孩女性化和鼓勵男孩男性化居關鍵角色(Weinraub et al., 1984),尤其是男孩,會藉由認同父親以學習男性化行為(Gilmore,1990),因此父親應多關懷親近孩子陪孩子遊戲、說話、提供生活上的照顧。另外,Vygotsky主張兒童和成人一起從事活動時,小孩會融合成人在活動中所使用的語言,然後再利用這些語言轉變他們自己的思考,也有研究發現,成長在家庭環境較安全的幼童,較可能發展出健全情緒與較出現情緒自律(Domo&Cox,2000)。由上可知,在此時期,父親需與母親有良好的溝通與互動,營造安全而溫暖的家庭氣氛,關懷疼愛孩子並以良好的身教、言教成為孩子學習的模範,才能培養出身心發展良好人格健全的孩子。
(四)、小學年齡孩子(school
children):主要的家庭任務為鼓勵孩子的身心發展,引導孩子進入有關的機構,如學校、社區活動等。此時期孩子在團體中學習利社會行為。利他和助人通常和同理心有關,同理心是孩子道德發展的基礎,研究指出孩子的父親花多少時間與子女相處對孩子的同理心發展深具重要性。當孩子認為爸爸是感性、有愛心的人後,他們更可能遵循這種方式長大(Koestner,Franz&Weinberger,1990)。在學業方面,父親能和孩子一起從事活動或是協助孩子讀書、寫功課,孩子學業表現顯著更佳,而當父親投入孩子生活時,孩子也能經歷許多社會-情緒的好處(Cooksey&Craig,1998)。因此這時期的父親需積極陪伴、鼓勵孩子,關心他們的情緒及學校狀況,為孩子認知情感與社會發展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並豐富親職角色內涵,增進與子女互動能力,打破性別角色迷思,建構多元性別特質圖像。
(五)、中學年齡青少年(teenagers):主要的家庭任務為學習接納青春期的孩子,包含其個人在社會與性別角色方面的改變、規劃夫妻之各種活動並做子女離家之準備。青少年在青春期時,身體智能與情緒上會經歷快速改變,成熟速度的不同會影響自我形象及行為。在自我整體價值及優點上享有較佳回饋,如重視外表及運動優異意謂早熟,通常會受到同儕讚美,而較晚熟的男孩通常會從同儕身上得到負面回饋,可能出現無能沒有安全感的感覺(Meschke,2000)。此時期的孩子會開始質疑權威,希望建立自主性,少數青少年更會出現反社會行為,當他們面臨問題時會變得較不願意和父母討論,而是轉向朋友尋求資訊、建議、支持和安慰。因此,父親在此階段更需與母親共同合作,提供正面角色模範與支持,營造一個穩定溫暖的家庭環境,以免青少年轉向不當幫派或同儕團體尋求支持。
整體而言,性成熟發展、性角色及服從同儕團體是青少年生命中的重要事件,青少年不是與父母緊繫不放,而是要尋求自主與認同。如能一邊與父母維持連繫,一邊將父母視為生命重要資源時,對個體成長最有利(Kim et al., 1999),因此父親在此階段不能缺席,需和母親一起與子女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放下權威與子女互動、溝通,增加親子時間,培養親近感覺,以民主方式讓孩子有做決策機會。
父親角色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在完整的家庭裡,同性別的父母對於青少年的社會化更具影響力,而性情較溫暖及較接納的父母傾向於擁有社交能力更強的子女(Updegraff
, 2001);相反的,敵對的手足關係、易怒或矛盾的教養方式,會將發展軌道從早期的不服從,推向反社會行為,提高與偏差同儕有關聯的可能性(Hetherington,
1989)。因此,父親對青少年尤其是男孩來說,是一重要的角色模範及性別認同對象,父親應當提供更多的支持,協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度過備感壓力的青春期。
(六)、孩子均成年且離家(launching
children):主要的家庭任務為經歷屬於青春後期孩子離家獨立,調整親子依附關係,接受原生家庭父母年邁體衰之事實並提供必要之照顧,學習接受並與子女的異性伴侶相處等。年長的已婚夫妻在孩子離家後面臨空巢期,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意義的父母,尤其是母親,會感覺強烈的失落感,在此時期,照顧長者的主要責任落在成年子女身上尤其是女兒、媳婦,因此父親應多關懷妻子的情緒,共同分擔照顧父母的工作,維持家庭功能,提供孩子各方面的支持,維繫家人情感與家庭凝聚力。
(七)、中年父母(middle-aged
parents):主要的家庭任務為接納孩子已變成獨立成人的角色,鞏固夫妻之婚姻生活。此時其父親需協助成年子女獨立,維持社會支持網絡、規劃退休後的生活、增加社區活動與其他休閒活動,維持健康的身心及健全的家庭功能。
(八)、老年的家庭(aging
family members):主要的家庭任務為適應身體之老化狀況、適應祖父母角色、加強保健知能。在此時期老夫老妻應彼此珍惜,坦然面對晚年生活及面對“死亡”可能帶來之情況,並培養自立能力與再學習的興趣。此時期的父親能提供孩子以豐富的經驗與生活體驗,做為家人的精神導師在身體較為健康活耀、擁有較好的教育財富及閒暇時間時,可與成年子女交換幫助,成為子女的後盾,例如:協助對孫子女的照顧。研究指出,兒童與祖父母若能花一些時間互相陪伴對兩者都有好處(Smith,1999)
由上可知,父親積極參與父職,對家庭及孩子各方面的發展都有持續且正向的影響力,而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不斷的在改變、成長,因此一個好父親應該要自我學習,在每一階段提供不同的親職,以協助孩子有效成長適應與發展。
四、家庭教育中父職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有效的父職教育方案
父職教育方案是指適合父親需要的親職教育方案,為父親們提供學習教育與相互支持的教育,幫助他們順利實踐父職,扮演好父親的角色,例如美國的全國父親網絡(National Fathers Network)自1985年起逐漸發展的"父親支持方案"(Father Support
Progrem)。有了有效的"父職課程"方案,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落實父職教育的目標,因此家庭教育工作者應檢識自身的性別角色,充實有關父親親職教育的知識,家庭教育相關單位應規畫切合父親需求的親職教育課程或方案,倡導並鼓勵父親參與親職教育,舉辦父職參與成長團體,希望透過父職課程及成長團體的學習,幫助男性了解及坦然面對自己真正的情緒、行為動機以及個人內心世界,進而增進其人際關係的協調能力與家庭和諧。
二、個別化家庭教育服務
影響父職實踐的因素很多,在國內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研究中(王叢桂,2000),研究者訪問了九位高度參與育兒的父親以及他們的配偶,並探討促使他們參與育兒工作的因素。由訪談中發現的主要因素如下:(1)對家庭的承諾;(2)觀察到負面家庭對子女的影響;(3)由於本身的疏忽父職導致的家庭危機;(4)配偶的支持;(5)育兒的正面回饋;(6)父親本身經驗過缺乏父職的幼年;(7)夫妻本身成長學習經驗。這些因素能刺激他們去改變對父職的認知並自我學習,同時也調整成為家庭經濟支柱,工作為先的傳統父職角色。此外,影響父親參與親職角色的相關因素中,年齡、雙薪與否、教育程度、配偶的教育程度、職業類別、配偶的職業亦會影響父職參與(王叢桂,2000),因此在未來的父職教育課程的規劃上須考慮到多層面的影響因素,設計多元且個別化的課程並針對不同家庭型態的需求(例如單親家庭、身心障礙家庭、繼親家庭等),提供父職方案與課程。
三、建立父職教育資源網絡
在國內社會中,親職教育已受到廣泛重視與推廣,但能把父職和母職在綜合中分化、細化的方案或課程仍不普遍,因此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應以實際行動提供父親們父職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結合家庭、學校與社區資源提供父職知能的培訓並運用大眾媒體傳達父職教育訊息、提供父職教育成功典範,讓國人重視父職的重要性,建立起父職教育資源網絡。
伍、結語
在本文中可以發現,父親角色對整個家庭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職的實踐與否不但影響著子女的身心發展,也影響妻子的情緒、心理狀態與生活滿意度,更是家庭是否健康幸福的關鍵。而父職內涵會因應在時間、環境、文化背景、家庭結構等因素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不同需求而做改變,因此現代的父親應如何實踐父職,應扮演何種角色是十分值得探討的。本文以生態系統、家庭生命週期來做為父職內涵的建構基礎,發現父職內涵會因各系統間彼此的互動而轉變,會依各個家庭的階段而發展出適合其需求的父職內涵,因此,父親角色也就變得多元、彈性而不可或缺;社會、家庭和個人對父職實踐及父職教育的需求也就不曾停止。因此,社會應積極建立父職教育的資源網絡,提供一個正向、具支持性的學習環境,推動、發展有效可行的父職課程與方案,讓父親樂於參與家庭、實踐父職,以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陸、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方思文(2000)。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兩性家務參與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臺灣。
王以仁 (2000)。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79-94)。台北:師大書苑。
王行(1996)。新男性的成長—打破「男性優勢」的迷思。測驗與輔導,135,2784-2755。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
王叢桂(198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3-H031-001。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國科會計劃,計劃編號:NSC87-2413-H031-001,執行期間:
1997 年 8月至 1998年 7月。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69。
杜宜展(2003)。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灣。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洪雅真(2000)。夫妻性別角色、權力與衝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先梅(1998)。從家務工作的本質來談夫妻家事分工。兩岸社會變遷中家庭與其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17-344。私立輔仁大學社會文化研究中心。
馬惠芬(2002)。高學歷幼兒父親父職參與的心路歷程與因應之道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臺灣。
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莫藜藜、王行(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2期,頁57-114。
莊景同 (2000)。超越政治正確的「女女」牽「拌」:從「女女」伴侶關係看生命掙扎與價值體現。輔仁大學應用心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迺毓(民1995)。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灣。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
97-130頁。
羅國英(1998)。青少年前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其比較及關聯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85-2413-H-031-001。
James W.Vander Zanden (2004)Human
Development(Updated Seventh Edition).周念縈(譯)。人類發展學。台北:巨流。
二、西文書目
Hetherington, E. M.(1989). Coping
with family transitions:winners, losers,and survivors’, Child Development 60:1-14.
Lamb M. E. (1997a). 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guide. In M. E. Lamb (3rd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chap. 1). New York :Wiley.
Lamb M. E. (1997b). The development of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 In M. E. Lamb (3rd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chap. 2). New York : Wiley.
Lamb M. E. (2000).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An overview.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22-42.
Noller P. & Victor C. J. (1991). Family
environment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P. Noller & C. J. Victor (1991),
The adolescent in the family(chap. 4).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Pleck, J. H. (1997). Paternal
involvement: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3rd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chap. 5). New York : Wiley.
Russell, G. (1986). Primary caretakers and role
sharing fathers. In M. E.
Meschke, L. L., Bartholomae, S.,& Zentall,S. R. (2000). Adolescent Sexuality
and Parent-Adolescent Processes: Promoting Healthy Teen Choices. Family
Relations,49(2),143-155.
Smith, C. A. (Ed.).(1999). The
encyclopedia of paren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CT: Greenwood press.
Updegraff,K.A(2001).Parents’Involvement
in Adolescents’ Peer Relationships:A Comparison of Mothers and Fathers’
Roles.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2001(8),63,655-669. (EB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