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述 家 庭 教 育
林明良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壹、前言
知識爆炸,科技發展,社會變遷,傳統的家庭教育功能式微,家庭必須仰仗其他家庭之外的人或社會機構,來支持和教育。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趨勢,更是家庭教育的濫觴。家庭教育協助家庭完成教育工作,改善家庭生活,減少由家庭衍生的社會問題。
一、家庭生活教育的定義
西方國家並沒有家庭教育這個名稱,美國在學術上,有家庭關係(family relation)一門,其包括家庭生活教育(family life education)次領域。由於社會的變遷,家庭生活教育的定義,也有些許的改變。
(一)、Avery 和 Lee(1964)認為,家庭生活教育是教師自覺或不自覺,用來幫助學生,發展其人格或潛能,使成為現在或未來家庭中,有能力的一分子之所有學校經驗,這種能力是要讓個體能解決他自己的家庭角色中獨特的問題。
(二)、Tennant(1989) 認為,家庭生活教育是專注於成人日常生活的效能,包括與他人的關係、因應生活事件及了解個人潛能。
(三)、Arcus(1993)認為,NCFR(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所訂美國家庭生活教育的定義,包含三大領域---兒童、青少年及成人觀點;七大內容---人類發展及性,家庭人際關係,家庭互動,家庭資源管理,親職教育,家庭倫理,和家庭與社會。
然而,這樣的定義卻遭人非議存疑:
(一)、範圍太廣,從花的擺飾到性教育、經濟、駕駛教育、烹飪和謀生;樣樣通,樣樣鬆。
(二)、將家人互動歸類為教育問題的合法化,輕忽了生態環境的影響力。
(三)、家庭生活教育是以個人或家庭單位為主,只強調家庭環境,忽略社區或政府機構。
. (四)、只強調實務性家庭生活教育,忽略理論性家庭生活教育的研究方
法。
(五)、家庭生活教育是問題中心或發展潛能,家庭生活教育不宜受限問題中心,宜包括知、情、意及家庭發展潛能。
二、家庭生活教育的理念可由四個向度來陳述之:
(一)、原則論(Rationale)強調,家庭生活教育的理念是,解決問題、防範問題及發展潛能。
(二)、目的論(Purposes)重視,家庭生活教育的理念是,強化和增進個人及家庭福祉。
(三)、內容論(Content)主張,家庭生活教育的理念是,Arcus(1993)所認定的NCFR所訂美國家庭生活教育的定義;包含三大領域---兒童、青少年及成人觀點;七大內容---人類發展及性、家庭人際關係、家庭互動、家庭資源管理、親職教育、家庭倫理、和家庭與社會。
(四)、操作論(Operational Principles)認為,家庭生活教育的理念是,適合個人及家庭終身學習、滿足個人及家庭的需求、研究訓練的多向度、實施專業的多元化、適合不同家庭環境、採取預防勝於治療的方法、尊重不同家庭價值觀、需要有證照的教育者成功地完成其目標。
近代在學術研究上則強調用分析法探討文獻,企盼從中找到蛛絲馬跡,以為假設或建議,但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一、假設的基礎是什麼和家庭生活教育的中心是什麼?
二、假設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三、假設已不再適用,奠基於假設的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要實施到何程度?
四、假設家庭生活教育是可以防範問題的,則學習者學得越多,越能面對問題,但事實是如此嗎?
五、家庭生活教育參加者和未參加者,有何不同?
六、文獻上所提供的治療方法和教育方法,只是反映不同論點而已嗎?此議題的詮釋,如何影響家庭生活教育特質?
七、文獻反映出:家庭生活教育參加者的迫切需求及問題導向,使得家庭生活教育者,認為問題導向帶來的困擾更甚於問題,其如何影響家庭生活教育概念的特質及實施時會發生什麼現象,值得吾人深思。
八、家庭生活教育目標衍生的一致性或較高層次的次級目標,有助說明家庭生活教育概念嗎?及如何呈現其不同呢?
總之,這些問題不再只是學術上的探討,而是在家庭生活教育領域中,理論、實徵和實務發展上整合的一大步。
貳、家庭生活教育的演變發展
家庭生活教育歷經聯合期(Coalescence)、萌發期(Emergence)、成形期(Crystallization)、擴張期(Expasion)和確立期(Entrenchment)而漸具規模。回顧過去,瞻望未來,吾人要體認的是:
一、家庭生活教育不能單打獨鬥,須結合各個學門、專家和通才一起來統整。
二、改善理論架構和研究方法、實徵、分析觀點和詮釋方法,整合應用。
三、「公開或私下介入」的定位問題。
四、重視跨國文化的全球性家庭生活教育策略。
參、家庭生活教育的介入層次
家庭涉入的層次模式(The Levels of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 LFI),可以做為提供設計家庭生活教育活動方案的重要指標,其包括五個層次:
一、對家庭很少量的介入(Minimal Emphasis on Family)
因為法律或制度的因素,才介入,主要對象是父母。
二、資訊與建議(Information and Advice)
提供有關家庭親職、孩子發展的資訊,在團體中,鼓勵父母以合作的方法、自我坦露、能清楚溝通,而提出問題以獲得回饋。
三、情感與支持(Feelings and Support)
在開放和支持的團體中,提供同理心的傾聽,引導坦露個人的情感和故事,並針對家庭的個別問題,提出建議,以解決問題。
四、短暫但集中的介入(Brief Focused Intervention)
以高風險情境的家庭為介入對象,且不是一對一的親子問題,而是多重互動的教養問題。教育人員需要專業訓練,並在實務上需要取得父母的認同。
五、家族治療(Family Therapy)
已超出家庭生活教育的範疇,透過家庭成員互動及家庭系統的改變,來達到治療目標,增進親子關係,促進親子互動,改善子女行為。
肆、思考問題代結論:
一、家庭較重視子弟的事業成就、金錢收入等,而不重視其傳統倫理等觀念,令人引憂。
二、以支持系統向度而言,家庭的支持系統包含那些?又如何聯繫與互動?
三、家庭資源管理項目為何?
四、人類發展及性項目,青少年及成人階段,宜加強約會教育。
五、親職教育,宜重視子職教育和世代倫理教育。
六、政府扮演支持性角色,降低門檻,鼓勵成立基金會;家庭教育活動也可以公辦民營。
七、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價值觀,應該如何定位?
伍、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林淑玲(1990)。家庭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
學(頁8,11-13,17-21,29-30)。台北:師大書苑。
廖永靜(1990)。社會變遷、家庭變遷與家庭教育需求。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
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66-67)。台北:師大書苑。
曾瑞真(1993)。親職教育模式與方案。台北:天馬文化。
二、英文部分
Arcus. M.E., Schvaneveldt. J.D.,&Moss.J.J. (1993)。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1,1-29.Sage Publications,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