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性別角色多元化與兩性平等的新觀念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王俊健
壹、前言
傳統上,「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角色和性別角色的分工,逐漸由於女性就業而面臨新的挑戰。代之而起的是變遷中的男女工作和家庭角色,女性逐漸在家庭角色之外加了新角色-工作角色,男性也逐漸在工作角色之外加了新角色-家庭角色,於是男女逐漸傾向扮演的是多重角色-既要滿足工作角色的期許,又要滿足家庭角色的實現(王麗容,民81)。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的變化,男女兩性對其性別角色認知上的差距,導致家庭成員、工作夥伴、社會大眾對其性別角色地位適應不良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勢必對社會變遷下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有所認識與了解。
貳、性別角色的重要概念
一、性(Sex)與性別(Gender)
當一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會因特徵而被區分為男生或女生,這個區分男生和女生的指標稱為「性」(Sex),是指生物上的性別,是屬於先天的。而在往後的日子,因所處環境特定的社會文化及價值觀,會依其天生的「性別」不同而賦予不同的期望與規範,而逐漸形成另一種性別差異,這種社會性的男女差異稱之為「性別」(Gender),是後天的,是經由外在文化環境塑造而成。「性」與「性別」最大的區分,即在於生理上的性別特徵,並不一定等於心理上的性別認同;社會中大多數的人,其生物與社會性別一致,僅有少數的人居於其間,呈現不同的性向表現。這些差異(尤其是社會性的性別),對男女的行為表現、能力以及對友誼與愛情關係所產生的反應、態度等,都會有不同的影響,往往讓戀愛中的一方怎麼也猜不透對方,弄得一個頭兩個大。
二、角色(Role)
角色(Role)是指一個人在其所佔的社會位置上擔負的任務與從事的活動,包括兩種不同的層面:一種是「角色期待」,指社會期待的活動;另一種是「角色表現」,指實際從事的活動(Goodman,1992)。
三、性別角色(Gender Role)
從上述對角色的定義中可知,性別角色的概念包括兩個層面:性別角色期待與性別角色表現,前者是指社會期待某類性別的人從事的活動內容,後者則為兩性依循著社會期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是指人類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結構對男女兩性所持有的權力與義務,有其特定的位置及期待扮演的角色,因此造成兩性之間在社會學上的差異。例如在家庭的單位中,男性擔任「先生」、「父親」、「爺爺」、「公公」等角色;而女性則扮演「太太」、「母親」、「奶奶」、「婆婆」等角色。在家務分工上,也有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分野。然而,近年來由於工商社會中,兩性接受教育的機會逐漸均等,雙薪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過去傳統的「性別角色」及「性別刻板印象」不免受到質疑與挑戰,所以才有所謂「新好男人」及「新時代女性」的標準,其無非是在重新界定合乎社會潮流的「性別角色」。
四、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
所謂「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社會對於某一特定群體中的人,有一組簡化的、僵化的,且過度類化的看法(黃孋莉,民88)。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刻板印象為人類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快速適應環境,將具有共同特徵的東西加以分類,以幫助自己更有效率的了解,自然形成的概念。
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乃是指對男性及女性所具有適當的特性抱持既定的信念及看法。一般人都認為男性具備的是工具性特質(instrumental traits),比較目標導向、有進取心、有邏輯,並富攻擊性;女性則是情感性特質(expressive traits),較會照顧人、溫柔、有愛心與富同情心。在這個前提下,男女適合扮演的角色亦不相同。例如,男性在家中的角色屬於威嚴的攻擊者形象;女性則被認為較適合做一個照顧者、協助者。
傳統的男性刻板印象中包含了三個主要成分:地位(功成名就和受人尊重的需求),堅強(力量及自我信賴)和反女性化(避免從事刻板的女性活動)(Thompson & Pleck,1987)。而對於女性,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三種刻板印象:家庭主婦(傳統的顧家型婦女)、專業的婦女(獨立、有企圖心並且自信)和玩伴女郎(性的對象)(Basow,1992),而且,她們都被期待要生育子女,這對女性而言也是一種束縛,因為女性不可能劃分的如此清楚,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頂客族(DINK)不想生育子女了。
五、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乃指個體在認知發展及社會化過程中,大多會先確認自己生理上的性別(Sex),然後,漸漸體會與性別相關的行為與特性,進而認定自己不同社會結構中,所當扮演的性別角色,最後在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性別是男性(male)或女性(female)。柯伯格(Laurence Kohlberg)曾提出兒童在六、七歲以前,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尚未定型,因此,他們必須經過以下三個發展階段,才能達成其對於性別的一致性概念:性別標籤化、性別穩定性及性別持續性。
參、性別角色發展的相關理論
為了解性別角色的發展,各學派如心理分析理論(Phychoanalytic Theory)、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甚至近年來所提出之性別基模理論(Gender-Schema Theory)等,皆提出不同的詮釋。
一、心理分析理論(Phychoanalytic Theory)
對於性別角色發展之心理分析理論,當以佛洛伊德(S.Freud)之人格發展理論(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為根本基礎。佛洛伊德認為男女性別的分化,乃因為個體尋求發洩,以因應性原慾(libido)匯集所形成的緊張,並尋求滿足所造成。
幼兒首先對性器官有高度自覺及興趣,男孩進而由於「戀母情節(Oedipus complex)」及擔心父親懲罰而產生的「閹割恐懼(fear of castration)」作用,對父親產生「強者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而形成男性角色;女孩則因為認同母親、為取悅父親之「戀父情節(Electra complex)」,以及「陽具妒羨(penis envy)」的心態,而形成女性化角色;但因為女孩並沒有被閹割的恐懼,因此性別認同的壓力較男孩為小,性別分化的情形因而較晚才完成。
二、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班都拉 (Albert Bandura)等社會學習理論的學者認為,性別角色的學習是經由社會的制約所形成。班都拉認為,個體可以透過「觀察模仿」而習得與性別有關的行為,但是該行為是否被模仿進而具體表現,則端賴是否受到「增強(reinforcement)」來促成。藉由獎勵適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兒童逐漸模仿同性別者的行為模式,以表現適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
例如兒童會模仿父母親在家中的行為,利用洋娃娃玩扮家家酒,但當男童玩洋娃娃卻被父母制止,或改由提供小汽車、積木等其他玩具時,男童會被引入屬於其性別的特定事物,而學習表現符合自己性別的行為。除此之外,兒童的玩伴也會透過口頭上的贊成與否,來傳遞性別角色規範。例如一群男孩子在玩機器人時,若某位女童想要加入,則會被其同伴勸說「那是男生玩的」或「哪有女生玩機器人的」等負向回饋,以制止不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產生。
社會學習理論亦認為,個人不僅從自己的行為結果中學習,也從觀察別人的行為結果來學習,如兒童觀察到其兄弟姊妹因為玩父母認為不適合其性別的遊戲而被處罰,他會因怕受到同樣的處分,而改從事其他遊戲,經由這種觀察學習的歷程,人們發展所謂的適性行為,故根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性別角色的學習是透過差異及選擇的獎懲、類化、媒介及仿效等過程而進行,外在的獎懲及模仿是個體習得性別角色的重點所在。
三、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郭爾保(L.Kohlberg)的認知發展理論基於皮亞傑(Piajet)的認知論,乃針對心理分析及社會學習理論的缺失,提出性別認同及性別角色的看法。郭爾保認為,兒童學習性別角色的過程不全然是增強或模仿的結果,而是兒童對自我性別分類產生意識及認知能力(劉秀娟,民88)。兒童從身體意像和社會關係型態中,抽取性別刻板印象,並開始模仿同性別,且符合刻板印象的成人行為。這種性別認知能力有其階段性的存在,分別為「基本性別認知」、「性別穩定」、「性別恆定」等三個階段(Shaffer,1996),必須循序漸進的發展,而且和心智的成熟有密切的相關。個體一直要到發展出抽象的認知能力之後,才能突破既有社會規範的操控,進入雙性化(androgynous)的性別角色。
郭爾保認為,兩歲以前的兒童對性別特徵無法辨識,直到三歲左右,才開始以髮型長短、衣服樣式等來區分男女,如留長髮的視為女生,留短髮的視為男生,即使是女性長輩換髮型為短髮,也會被兒童認定她「變成男性」。當兒童成長至六、七歲時,才有「性別恆定」的概念,無論是留短髮或是長髮,女性依然是為女性;也只有當兒童發展至「性別恆定」階段時,才了解自己永遠是男性或是女性,並且趨於模仿同姓楷模的興趣與價值觀。
四、性別基模理論(Gender-Schema Theory)
「性別基模(gender schema)」為Sandra Bem(1985)運用認知基模之觀點,重新建構雙性化及性別形成的概念;是人們為求符合文化對男子氣概(masculinty)或女性氣質(feminity)的定義,而選擇合適其性別之人格特質及行為表現的過程(Sheryl&Stiehl,1999)。
性別基模理論包含社會學習論及認知發展論之特徵,但最大的差別在於強調「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劉秀娟,民88)。Bem認為性別基模從幼兒時期即開始形成,孩子會根據性別基模評價文化與社會信念對性別的差別待遇,以發展符合他或她的行為表現、態度及人格特質。所以,如果兒童在性別刻板的文化下成長,其性別基模化(gender-schematic)的程度就會提高,而不得不學習到性別刻板印象。
從上述之性別角色發展之相關理論綜合觀之,心理分析理論強調性原慾的驅使與滿足為兩性性別角色發展的關鍵;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經由不同的增強,導致兩性性別角色發展產生差異;認知發展理論提出性別認知的發展有其循序漸進的階段,為一種認知能力;性別基模理論則運用基模的觀點,建構性別形成的概念,此模式更提供了「性別刻板印象」的起源及其穩定性的理論基礎,對於性別角色的眾多理論提供新的文化觀點。
然四種理論雖有各其不同的觀點,卻都認為性別角色的分化與發展,有部分是因為模仿同性別角色楷模所產生,且根據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結果所受到外在的回饋,進而修正或強化自己的行為。
肆、社會變遷對性別角色的影響
長久以來,不管是在東方社會或是西方社會,整個社會結構幾乎是以父權統治價值觀點為發展方向,尤其是在傳統封閉的農業社會中,家庭組織結構的倫常分明以及男尊女卑的角色關係,更是父權社會結構宰制的表現,家庭因而成為傳續及表現父權價值思維的場所。然而,隨著工商業發達所產生的一連串社會變遷,原本即屬於社會制度一環的家庭亦不免隨之改變,尤其是在家庭組織結構方面,除造成家庭型態日益多元化的發展,使得家庭生活模式與成員角色關係趨向民主尊重,並且朝向兩性平等與關係重新定位發展。另外在社會結構方面,則逐漸消弭男女兩性間不平等之社會現象與傳統性別刻板印象。
隨著社會變遷的腳步,性別角色的探討在現代社會中益見其意義。婦女就業率的提高,女權運動所帶來的性別角色態度的改變,以及家庭結構的轉型等皆直接對於兩性角色產生衝擊。
一、性別角色的反思
許多女性的生活目標是以將家務事料理的有條不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為了要捉住先生的心,先伺候好他的胃,凡事一手包辦,全勤的媽媽,鉅細靡遺的照顧家人孩子的每一件生活瑣事,但做多了,抱怨也就接踵而至。母愛是天性、母職是天職;那父愛呢?父職呢?卻較少被人期待。經常性缺席的父親角色,也是孩子們心中的缺憾。
在家庭中,家務、子女教養與老年成員的照顧責任,好似天經地義的、毫無猶豫地就落在家中女性成員身上。即使當女性與男性一樣投入就業市場,共同來擔負家庭中經濟的來源,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仍然是家庭與事業要兼顧。
而家庭中的資源分配通常是以男性為主要享有者,女性不是權力遭受犧牲,就是只能退而求其次的享受男性剩餘資源,但隨者社會結構不斷變遷更迭,女性不利的地位有了轉變的契機。因應社會變遷的結果,男女角色的定位是發揮截長補短的功能,使其角色的組合更加圓融,而非爭取男女絕對的平等。因為男女性別角色因著先天的生理差異就有所不同,唯有各發揮所長及對人的尊重,才是促進兩性和諧與社會進步的最佳方式。
二、兩性角色的再建構
性別的教養與對待應該回歸到人的特質,讓男生可以陽剛,也可以溫柔;讓女生除了順從之外,也可以學會自主。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學習以孩子為主體來看待他們的個別差異。因此,兩性角色的再建構包括下列各項:
(一).破除兩性的不平等。
(二).消除對兩性平權的抗拒。
(三).個人對兩性觀念的了解與重視。
(四).對性別角色的信念與態度。
(五).接納自我的性別認同。
(六).追求自我實現。
(七).女性不再以婚姻與家庭為非唯一終極目標。
(八).親子關係模式的轉變。
(九).工作與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位。
(十).職業角色的區隔。
三、兩性關係的新發展
(一).兩性平權:傳統女性受制於經濟弱勢、權威宰制,因此始終扮演著依賴男性生存的角色。然而,隨著教育水準的提高,促使女性自我意識增強;就業機會的增多與投入,使得女性經濟得以自主;加上組成份子少且關係單純而利於溝通的小家庭型態增多,女性較以往擁有更強大的自主能力及經濟力量,致使兩性關係脫離以往的依賴模式,而朝向平等獨立關係來發展(陳怡華,民90)。
(二).自主選擇:隨著社會結構與家庭型態的多元化,女性不再侷限既有的框架下進行選擇,男性亦由掌控他人生命選擇的角色退下,因而使得男女兩性同時可以掙脫枷鎖,依據自己的意願、自主選擇未來發展的方向。
(三).和諧相處:傳統上女性始終處於受男性壓迫的不利地位,隨著社會變遷女性雖然掙離了以往不利的處境,在地位上漸趨與男性平等,但兩性關係並非就此又展開競爭,而是更應該彼此和諧共處。
(四).多元尊重:每個人都是自主的個體,誰也不能為誰做出決定或指揮應該怎麼做。尤其在強調男女兩性平權與自主權選擇的社會中,以多元開放、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面對其他人的決定或選擇,不僅是建立男女兩性和諧關係的首要條件,也是落實兩性平權及自主選擇的最具體表現(陳怡華,民90)。
(五).去除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使得男女兩性各自被侷限在既定期望與假定中,不僅要求自己、也限制了別人一定要符合此一規範。然而,在兩性平等的社會中,去除性別刻板印象,不僅意味著性別認同的解放,更是男女兩性根深蒂固規範的解放,而真正達到兩性關係平等的理想境界。
伍、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分析
從農業社會到今日高度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社會,社會變遷改變了原來兩性角色的關係,促成社會中男女性別角色的重新分配。
一、勞動力變遷和兩性角色改變
工業化的社會由於大量的機械化結果,使得工作的內容由勞動力轉變為技術提供,女人亦可加入生產的行列,開拓了女性在經濟能力上成長的空間,使其不必再依赴男性為生。而由於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高,改變了原本女性所扮演的全職家庭主婦的家庭角色功能,因工作所無法擔任的家庭角色,則有賴男性來加以協助,以彌補女性就業後平衡家庭需求之所需。
國內外的研究均指出,女性的就業會影響男性家庭角色的扮演,只是其改變的速率不如女性投入工作後角色改變的速率。例如,有些研究指出,雙職家庭的男性傾向分擔家務、照顧小孩,比起妻子非職業婦女者更願意擔負一些家庭角色,尤其是有小孩者(高淑貴、賴爾柔,民77;高淑貴、伊慶春、賴爾柔、李安妮,民75),但是「家務分工的態度或行為改變還是頗為緩慢」(高淑貴、賴爾柔,民77)。
二、家庭結構變遷和兩性角色改變
家庭結構和家庭組成型態的改變是促成兩性角色改變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且會直接影響到家庭教育的施行策略與方式。最明顯的是擴大家庭的式微,核心家庭及小家庭成為主要的家庭型態,使得傳統由擴大家庭的親屬所建構成的社會支持系統功能日漸不足,尤其是對於僅由雙親及孩子所組成的雙職小家庭而言更甚。事實上,不同家庭結構的家庭中,因人口結構的差異,對父母親在家務的分擔上有不同程度的支持,於是在以夫妻為主體的核心家庭中,在有限的時間、精力與體力之下,兩性必須調整工作和家庭的角色,以因應家庭需求並同時兼顧職業生涯的發展。
另一家庭結構改變因素是來自離婚、分居、遺棄和非婚生所造成的單親家庭。在這類家庭中,屬於兩性傳統角色的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將可能集於一身,將使得男性或女性面臨無人「分擔」而只能「結合」雙角色的困境(王麗容,民81)。
從核心家庭及小家庭逐漸成為現代家庭組成的主流,以及單親家庭增加的趨勢來看,前者的變遷,再加上雙職家庭的衍變,勢必影響兩性角色關係;而後者的變遷,影響所及是工作和家庭角色的單人扮演,無論男性或女性其角色壓力將更比雙親家庭為重。家庭型態的轉變使得兩性於家庭中的角色,尤其是親職角色的加重,同時對於外在社會支持體系(如學校及社會)協助的需求性更是持續升高。
三、經濟型態變遷和兩性角色改變
由農業及較重視勞動密集的工業轉變到資本密集的工業結構,再由工業逐漸轉變為較重視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型態,正是台灣經濟結構帶動女性勞動參與的重要原因(王麗容,民81)。以往農業社會中的女性是依附男性的,但在女性加入生產行列、經濟獲得自主以後,兩性角色與地位也就產生了改變。
消費導向的經濟型態使得服務業如雨後春筍班的出現。而根據性別發展的特徵,女性較柔順甜美、輕聲細語,所以比男性適於從事服務業,因此提供了女性較多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機會,使得傳統兩性角色定位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
四、社會價值觀改變和兩性角色改變
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包括勞動者對工作和家庭的態度和女性勞動者在社會體系中被接納的程度,這些都影響著現階段兩性角色的改變。勞動者所期待的是工作和家庭兼顧的生活型態;整個社會對女性工作的接納程度和女性工作角色的認同也逐漸提高,且對於丈夫的家事參與看法也有很大的改變,然而觀念的改變所換來的實質行動的調整上尚仍在努力當中。
陸、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對家庭的影響
在口口聲聲提倡兩性平等的今天,我們必須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去省思、去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才能有效的達到平等的理想。在這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裡,每個人-無論是男是女,都該為自己的生活做些選擇與安排,家庭生活尤須如此。在家庭中,需要的是彼此的尊重、溝通與諒解,讓大家都能適性發展,每個人才能將這樣的家視為快樂的泉源與精神的加油站,而非絕對的權威與絕對的服從所塑造出來幸福的假象。
在傳統的性別分工下,家庭中照顧者的角色幾乎全為母親。認為父親的角色較具工具性,母親則屬於溫和、親密的情感表達性的角色。父親與子女間的互動關係十分有限,母親才是對孩子的發展有直接影響者,因此父職的角色一直不受到重視。近年來,人們對於親職角色的看法有了顯著的改變,傳統刻板印象中的嚴父慈母已經不符合現代家庭的需求,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不再是兩個極端,而是相輔相成的。父親的角色從協助處理與子女的相關家務工作、與子女的互動溝通、至滿足子女教養上之需求等皆有之。
隨著婦女就業人口的增加,以及婦女運動的影響,現代的性別角色態度已愈趨平權,男女兩性在家務或工作上都有平等、互換、或不區分的地位(高淑貴、伊慶春、賴爾柔、李安妮,民75)。儘管在做家事的分配上,現代夫妻已經比較能夠接受分工合作的觀念,但在實際上妻子仍負擔大部分的家事責任,即使妻子為全職的外出工作者。因此,已婚職業婦女在面對工作與家庭的雙重期待下,時間、精力與體力的負荷甚重,連帶影響到生活滿意度、身心健康,且為最大的生活壓力來源(鄭百嬌、陳皎眉,民83)。
教導正確的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關係,鼓勵男女兩性互相尊重是現代家庭最重要的工作。其實男女兩性之間根本就不是競爭的關係,女性雖然要求與期待在家庭或工作上機會平等,但並不表示就是要打倒男性,或是與男性一較長短。男女兩性在很多特性上是可以互補長短的。所以,兩性應該是相互合作,學習尊重異性的特長,將可以使兩性的關係更加融合,無論是在工作或家庭中生活的更好。
柒、家庭中的兩性平等教育及媒體素養教育
隨著社會的變遷,兩性間的性別角色也逐漸轉型。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新時代的父母該如何做,才能營造兩性尊重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們在人性化、民主化的原則下,有更大的自主空間可以去發揮、貢獻所長呢?蘇芊玲(民87)指出:
一、夫妻/父母親的部分
(一)自我檢視
現狀中,絕大多數的父母親是傳統性別文化的產物,婚前的教養也好,結婚時的立足點也好,或是婚後的互動,都充滿了男女的不平等。但人類文化之所以還有值得樂觀之處,在於人永遠有自我覺察與自我成長的能力。如果夫妻能夠從自身長久以來被刻劃形塑,而自己在不自覺中又加以複製的性別文化反省起,產生出高度自覺的性別意識,再有心地將性別平等的觀念實踐在日常生活彼此的互動之中,當然有機會一步步匡正不良的性別文化,建立出新時代平等互動的兩性文化。
(二)婦女成長課程
夫妻如果能夠同步成長,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但事實上,因為過去的教養方式造成夫妻之間強弱勢的差距,使得兩人對問題的敏感度與自覺程度有所不同。證諸過去人類民主發展的過程,弱勢一方權利的取得與地位的改善通常都是經過辛苦爭取才能獲致。因此在現狀中已經覺醒的、有成長動機的女性,人數往往遠多於男性,一點都不令人感覺意外。這也就是目前針對婦女所提供的各式成長課程較多,也較吸引婦女投入的原因。了解自己的處境並培養改善的能力,是婦女擁有獨立自主,也是牽引周遭親友謀求改變的原動力,應該加速加廣提供此部份的協助。
(三)男性再教育課程
如果妻子這一方已在進行/要求改變,而丈夫卻始終無動於衷,致使兩人的認知差距過大,家庭的和諧關係當然難以維持。目前針對女性自覺與成長的課程已有許多,相比之下,男性在這方面的課程仍缺乏。如何透過種種管道與課程,讓男性一方面認知到傳統的性別文化對自己也有不利的影響,二方面願意放棄自己的特權,不再「勝之不武」,開始營建與妻子之間平等的互動關係,不僅可以創造出豐富迷人的婚姻/家庭內涵,也有助於培養子女正確的兩性觀。這方面有待下一階段更多的努力。
二、親職教育的部分
夫妻有了平權觀念之後,再佐以具有時代性、多元的、富含兩性平等的親職教育,協助父母親具體落實在親子互動之中,如果能做到這樣,家庭教育中的兩性平等目標的達成,就會有可期之日。
但在親子之間教導兩性平等教育,必須對以上兩層權力關係有所認知,一是性別關係,二是父母子女之間的上下關係。兩性平等教育內涵在於消除兩性之間的刻板印象,並打破尊卑強弱的價值觀。在親子教育中也可以做平行的運用與努力。上對下、充滿權威的傳統父母子女關係,常常阻礙了親子之間的互動,如能建立較具流動性與彈性的親子關係,使雙方的互動學習更為可能,應是較為理想的方式。
父母親都具備兩性平等的理念之後,接下來當然就是如何一步步落實在親子之間平日的互動了。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一)多樣的嘗試
在日常生活細節之中,無論顏色、穿著、玩具的選擇都不以性別做區隔,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物,多做變化。
(二)適性的發展
體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鼓勵他/她適才適性的發展。不壓抑男孩的情感表達,不責備女孩的好動探索。對於孩子們個性中所缺乏的特質,以鼓勵的方式協助他/她們培養,而非硬性要求。
(三)多元的角色典範
除了父母之外,孩子們需要許多認同學習的對象,在此方面,不妨可做一些有心的安排,如帶孩子去看病時,可選擇女性醫師,以平衡孩子的刻板印象。另外,在閱讀或觀賞影片時,盡量選擇具有平權觀念的材料。目前台灣的童書會特別注意到性別問題的不太多,如果選擇有限,培養與孩子們有討論的習慣也是不錯的做法。當然,開發出更多優良適合的讀物,仍有待大家的努力。
(四)共同參與家務
家務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應由全家人平均分擔。從小訓練男女孩料理自己吃喝拉撒諸事的能力,並分擔家務,依孩子的年紀與能力,而非性別分配家事,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區分,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們獨立自主的精神,減輕父母的負擔。而當男女生都能自小擁有許多共通的經驗之後,也才能進行互相的溝通與了解。
(五)正確的身體教育
身體教育的範圍除了生理層面結構功能的認識、健康的維護與疾病的防範之外,還包括自我認知的建立、尊重他人的習慣以及親密關係的分享。過去這方面的教育常因性別的差別教養,而造成男主動/女被動;男加害/女受害的身體對應模式。因此,提供具有兩性平等觀的身體教育,培養孩子的身體自主權,以及對他人身體的尊重,是所有成年人及教育者應負的責任。
(六)媒體素養教育
我們每天所接觸的媒體,是一個蘊含有豐富意義與多元訊息的潘朵拉之盒,不經過一番學習與教育,孩子們很容易便被五光十色、充滿扭曲的媒體訊息所惑而不自知。就兩性平等教育而言,媒體經常從事的卻是反教育,造成不少不正確,甚或扭曲的觀念。
媒體無所不在,是兒童青少年受學校正規教育之外最主要的資訊來源,不但形塑它們的價值觀,也影響他們對人際物我的認知與判斷。在媒體資訊形成的過程中,有太多被操控的可能,個人認為,媒體素養教育最好的機會就是每一分鐘的生活教育,精隨在於把握機會教育。
「媒體素養」是指有能力去近用、分析、及評估各種媒介訊息,並達到溝通思想的目的。大眾媒體的閱聽教育,則旨在透過批判性的自主閱聽策略,引導民眾解構媒體內容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權力階級,進而建構兩性平等的性別新觀念(羅燦英,民89)。
因此,媒體素養教育的目的在於藉由了解與分析電視、廣播或網路等各種媒體的運作與操作,教導孩子們學會如何『看』、『聽』並『思考』、『批判』媒體所傳達的訊息,以及可能對我們每個人與我們所處的社區有什麼影響,培養孩子們成為一個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捌、結語
家庭是個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家庭並不獨立於社會之外,也就是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在性別角色的教導上,必須相互扣連,彼此銜接,缺一不可。否則徒有家庭教育的落實,父母親或孩子在家庭之外,卻仍大量接觸到不平等的訊息或事實,則無法竟其功,甚或功虧一簣。
而隨著社會變遷的腳步,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與兩性平權的思維在現代社會中益見其重要性。二十一世紀應是「中性年代」。亦即,歷史上的兩性差別待遇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性平等與性別多元化。兩性間除了生理上差異外,各方面將一視同仁。
因此,性別教育必須放置在多元化教育中同步被教導,不管是族群、城鄉、階級、年紀、身心、工作休閒等各個主題,都應該教導孩子平衡發展,成為有自信、具包容尊重、更富有彈性的性別角色特質,以適應瞬息多變的環境,去除了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發展剛柔並濟、多元尊重的性別角色與兩性平等的新觀念!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麗容(民81)。兩性角色變遷與企業福利發展相關性分析。社會科學論叢,40,135-160。
晏涵文(民91)。兩性關係與性教育:性別角色(117-136)。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教育部(民91)。婚前教育手冊-交友篇:性別角色-男女大不同?(29-50)。教育部編印。
鄭淑芬(民91)。婚姻與家庭:性別關係(25-71)。嘉義:濤石文化事業。
莊彗君(民92)。家庭教育學:家庭教育中的性別議題(213-246)。嘉義:濤石文化事業。
黃孋莉(民88)。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 教師/家長解惑手冊。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
劉秀娟(民88)。兩性教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張月芬(民91)。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從社會變遷中談兩性角色及其家庭教育(107-128)。輯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淑貴、伊慶春、賴爾柔、李安妮,(民75)。已婚職業婦女子女照顧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專案研究計畫。
高淑貴、賴爾柔(民77)。雙生涯家庭親職角色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
陳怡華(民90)。多元家庭型態下的兩性關係新發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46-49。
鄭百嬌、陳皎眉(民83)。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自我狀態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5,47-67。
羅燦英(民89)。從媒體的性別到性別的媒體。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26-36。
蘇芊玲(民87)。家庭教育-兩性平等教育的基石。論文發表於教育部主辦之「全國家庭教育研究會」,87年3月11、12日。
二、外文部分
Goodman,N.(1992).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Inc.
Shaffer,D.R.(1996)Development Psychology:Children and Adolescence.(4th)New York:/Cole and ITP.
SherylR.G.&Stiehl,S.,(1999).Effects of sex,gender schema,and
gender-related activities on mental rotation.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88,34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