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觀點談青少年自殺意念之形成及預防策略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李沛青
壹、 前言
青少年自殺於近40年來有逐步攀升的趨勢,目前為青少年十大死因第三位,僅次於意外及惡性腫瘤,因此青少年的自殺問題及自殺意念形成之因值得重視與探討。一般來說,精神疾病,社會文化的因素與青少年自殺比例的升高有直接的關係,如憂鬱症,反社會性人格,藥物濫用,社會暴力事件等,因此藉由對個人所處之生態環境中層層系統的密切關注,將可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遏止問題的擴大與惡化,使自殺意念不至於引發自殺行為。
貳、 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原用來說明個體發展的生態環境,個人的發展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交互形成的。Bronfenbrenner將環境依照與人的空間及社會距離分成層層系統,個體和環境互動的模式不只介於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的交互作用,每個系統直接或間接與其它系統互動,且複雜地影響個人發展。 Bronfenbrenner(1979)認為個人從出生後及受到四個系統的直接影響與交互作用下的影響下發展,這四個系統依與個體互動的頻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區別,由小到大的四個系統層層相關如同「草履蟲」般的巢狀結構(如圖1),這四個層級的生態系統中是充滿活力的(energy)的、會維持平衡的(equilibrium)、且沒有一個系統是全開或全閉的。(Bronfenbrenner,U.
1992)
(organism) (職業) (地方政府) 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 (意識型態)
圖1.人類發展生態圖
註:引自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 H. (1992).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J. Garbarino, (Eds.),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 p. 29.
生態系統(Bronfenbrenner,1979)包括:
(一)小系統(microsystem):是指個體可直接接觸,對其有直接影響的系統。如自出生起及密切的家庭及及之後的學校、同儕關係、朋友的互動等。
(二)中間系統(mesosystem):是指二個或以上環境間的關係,不只注意個體與其他小系統互動,當兩個或數個小系統在價值觀念產生衝突時,通常會造成個體適應問題。
(三)外系統(exosystem):是由個體的外圍體制所構成,例如,工作場所、社區組織、家族親戚、大眾傳播媒體等,個體居於其中,雖非扮演主導的角色,但此系統卻間接影響個體的適應。但這些外系統對個體都會造成影響,如經濟不景氣、失業等。
(四)大系統(macrosystem):包含層面較廣,又意識型態、文化、政策法令等,大系統為個體設立了行為標準,大至政策法令之制訂,小至日常生活的態度言行,其背後都隱含這社會或個人的意識型態。
Bronfenbrenner認為生態學是瞭解人類於生態體互動關係的最重要理論。若以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待家庭,則家庭是由一群人組合而成,在家庭中的這些人會與家庭外其他的小系統、外系統、大系統產生互動並且交互影響,可說是一個動態的單位,會隨著時間與情境而產生改變,這些改變有些來自家庭內部,有些則來自家庭外其他的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及大系統的影響。因此,青少年之所以會產生自殺意念就不能單就個人因素來探討,而要以其家庭為中心,探討和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
參、從生態觀點談青少年自殺意念之形成及預防策略:
一、 以生態觀點來談青少年自殺意念之原因
生理,心理,社會與家庭,構成青少年自殺的四大壓力來源。但是要怎樣的組成,才會有自殺企圖,怎樣才會自殺成功,是由許多因素交之形成的,因人是鑲嵌在環境中的,問題不會只有單一面向,而是隨著各種人事物的加入而逐漸擴大、複雜化,因此要解決一個人的問題不能單從個人的面向來看,而是要看他所存在的生態系統具有哪些環環相扣的問題,然後再由不同的專業團隊一一解決各個系統中的問題。因此,青少年生活壓力的來源,不能單純以個人問題等單一面向來解釋,筆者根據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生態觀點,來解釋影響青少年生活壓力的成因:
(一)小系統:即個體最直接接觸的生活經驗或環境。例如:家庭、學校、工作環境…等。當青少年本身有精神疾病、情緒管理有問題或家庭失去功能,加上小系統太小,求助無門與壓力無法紓解時便容易產生自殺意念。
1、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病,重度憂鬱症,神經性厭食症,焦慮症,邊緣性人格都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如聽幻覺會以命令的方式,即使他不想自殺;而重度憂鬱症的病人,則可能基於妄想,而認為死掉比較好,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
2、內科疾病:神經系統如癲癇,內分泌疾病如AIDS,也是自殺的一項危險因子。
3、學習障礙: 有學習障礙的青少年的學校課業差,不論是語言或非語言智商都不好,因而造成與同濟間相處不好,造成低自尊,容易形成自殺意念。
4、家庭因素: 家庭本身失去功能,家庭壓力大,如父母現離異,父母親過世等,無法提供支持與保護,甚至有身體虐待,性虐待,情緒虐待,或忽略等,都與以後出現的青少年自殺有關。
5、關係衝突:有許多的自殺發生在關係衝突之後,如青少年與父母親、朋友、老師有衝突,或在男女之間的情感衝突之後,容易產生自殺意念。
(二)中間系統:即與個體相關的小系統之間的關係。例如:家庭與學校的關係、家庭與同儕團體之間的關係。中間系統如果缺乏連結,或是兩個小系統之間存有價值的衝突,將會影響青少年學習的動機。例如:當青少年覺察到家庭與學校價值不同,將會降低參與學校活動的意願,進而造成學習成就低落的壓力。
1、不良的適應技巧:家庭和學校對青少年的要求,若超過牠的能力所及,而適應能力卻又不佳,挫折忍受度低,可能發展成無助及無望感,出現心理及行為的症狀,可能會以自傷作為適應的一種方式。
2、中間系統無法有效連結:家庭破碎,加上學校又沒有發現問題,提供協助與輔導,便容易引發其自殺意念。
3、藥物與酒精濫用:一般在問題解決能力有缺失的年輕人,如遇到家庭功能缺乏而又有幫團同儕拉攏地情況,常會藉助酒精與藥物來放鬆心情,可以暫時脫離挫折。但常因此造成情緒與心理上的依賴,而持續使用以避免戒斷症狀,不幸的是,酒和其他物質濫用已經被發現與機動車碰撞事故有關,並易造成暴力犯罪,多種身體的疾病,家庭暴力,虐待孩子和許多其他社會問題(Wallace, Jr., J.M. 1999)。濫用藥物或酒精的青少年常是無家可歸,經常違法,因此常被人拒絕,但這些人多半不承認自己有任何問題,或尋求協助,所以產生自殺行為的機率也大幅提高。
(三)外系統:個體沒有直接參與,但卻會對個體造成影響。例如:居住社區的特質、政府的政策。社區與學校關係密切與否,政府政策對於青少年教育的重視程度。例如:是否舉辦活動發洩精力?是否具備可使用的活動空間?是否辦理成長團體活動?都會影響到青少年是否有效紓解壓力。
(四)大系統:指的是文化價值、意識型態等。社會文化的價值觀,例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些價值觀往往影響青少年解決壓力的模式。媒體也對青少年有很大的影響力,例如流行資訊、偶像明星帶動的風潮或幻想式的暴力遊戲、電視節目等等,因此對自殺事件的渲染,尤其是公眾人物的自殺事件,更容易使青少年對自殺有錯誤的認知,進而產生模仿的行為。
各系統之間是環環相扣,彼此互動、相互影響的。認清楚這些相扣的環節媒體,有助於了解青少年生活壓力的來源,增進其生活適應能力。
二、從生態觀點發展預防青少年產生自殺意念的策略:
(一)、有機體(青少年)的自我增能:
1.青少年覺察自身的需要、建立正確價值觀。
2.增進對青少年的了解與肯定,提供關懷與支持。
3.真正尊重、接納孩子,適時給予意見,鼓勵主動思考,幫助孩子培養自我判斷能力。
(二)、小系統正向關係的建立與平衡:
1.創造與維持家庭關係的穩定:家庭關係的穩定度、溝通順暢、大人情緒穩定,是增強個人因應壓力能力的基礎。
2.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促進親子溝通:當青少年出現憂鬱情緒的時候,只要有人傾聽、表示理解,並且很快給予協助,絕大多數青少年都能夠克服情緒障礙。而最近的研究顯示,父母的參與度(明確的成就價值觀、對孩童學科有興趣、參與學校活動)也會與青少年成就有正向關係(Paulson,
1994, Steinberg et al., 1992),能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提供親職教育:發展家庭的健全功能,提供支持及照顧,共同營造家庭中的和諧氣氛。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會相互影響,因此需加強家人間情感的流通,指導家務分工,凝聚家庭向心力,才能使家庭更有力量。例如傳統認為母親需負責大部分的親職責任,但研究顯示出父親對孩子的發展也很重要,Doherty,
Kouneski & Erickson(1998)即應用生態系統的觀點,建構出影響父職參與的概念模式,此種觀點認為父親、母親和孩子的幸福是相互糾纏的,不再是零和觀點。因此家庭教育的範疇應涉及父親、母親、孩子整個大家庭(包括親戚)、社區、文化、組織等。
4.青少年生活中要有關係良好的重要的人物:如老師、鄰居、親戚朋友等。
5.家庭須能發揮健全功能滿足青少年生活保障的需求:當個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如食、衣、住、行)獲得滿足與照顧後,才能進一步追求安全感、愛與歸屬,便能獲得尊嚴及健全的體魄等需求。若最低的需求都不能獲得滿足,則更遑論其他需求的發展,因此青少年獲得維持基本的生活及適當的養育照顧,使其生活無匱乏、得到保障是重要的課題。
(三)、中間系統的多元連結:
1.學校與家庭合作: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注意青少年行為發展,維護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使青少年獲得生理成長所需的健康知識與照顧,以避免疾病之危害和社會成本支出增加,而且要能獲得被接納之需求之滿足,建立自我價值感,並且要能免於心理困擾和自我毀滅。
2.結合學校、宗教信仰資源,提供教育與輔導:為培養青少年成熟的人格,扮演適當的社會角色,家庭、學校、社會必須提供各種正當的資訊及機會,使青少年獲得社會生活所需之知識、智能成長、社會關係與就業之能力,並指導情緒管理及減壓放鬆技巧,以便有處理生活適應問題能力,獲得經濟、情感及自我心理的滿足,並能正常的成長。
3.青少年能培養正當的興趣及參加正當的休閒活動:為擴大青少年的生活領域範圍,發展各種才能、興趣與社會生活能力,以增進心理健康的社會適應,社區和學校應舉辦各類型的文藝、娛樂或體能性活動,增進青少年參與的機會並促進家庭、學校、社區網絡之間的交流,避免不良幫團的產生。
(四)、建立有利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外系統:
1.營造良好社區文化:致力於營造正向的社區形象與生活品質,避免青少年有負面同儕文化(例如:吸毒)。並結合家庭學校與社區共同預防青少年自殺問題的擴大。Bronfenbrenner的社會生態模式應用在從機構到社區中發展不利的家庭。這個模式的概念被諮商者在所提供的家庭服務中呈現及討論。社會生態模式也被運用在增進對家庭的了解和提供在社區轉變的歷程中建構家庭支持的架構(KleiBerry, J.O. 1995)。
2.教育政策的推動:政府應重視青少年情緒智商、推動生命教育及相關輔導政策,並規劃青少年成長團體,教導學習及休閒時間的運用,及抒發情緒、放鬆的技巧。
3.設立青少年活動中心:提供安全舒適的公共設施及活動場地,推廣正當休閒活動,讓青少年發洩多餘的精力。
4.發揮傳媒功能:對青少年身心變化的認知,利用媒體文宣提供教育資訊,以助青少年自我了解。
5.擴大社會網絡:結合政府、民間團體,提供所需資源,設立單一窗口,提供青少年問題諮商服務。
6.建立良好身教、境教:辦理各項演講、夏令營活動,邀請青少年偶像代言,提供楷模以供學習,教導正確減壓方式,提倡正當休閒活動。
7.社會須建立預防機制:青少年會因無法忍受的痛苦、憤怒、反抗的情緒而產生自我攻擊行為,在自傷或自殺前,也往往可從部分壓力情境透露出些許訊息,例如憂鬱的情緒、藥物的問題、不穩定或不和的成長環境、衝動的特質、性別認同的危機、學校或人際的壓力事件等。此時,學校輔導單位、家扶中心、社會局、民間團體、社福單位等相關單位如能發揮各自功效,層層把關,即時通報、轉介處理,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將有效降低。
(1)制定高危險群學生之測量工具:
依家庭系統理論而言,家庭溝通愈不良、家庭疏於照顧和家庭結構不完整、家庭破碎或發生變故等因素,增加了青少年產生自殺意念的機會。因此,社區鄰里長和學校輔導單位、社會工作人員欲預防青少年自殺行為時,上述家庭因素可列為測量高危險學生之測量表變項中,俾能及早發覺有自殺行為傾向的學生,適時能提供必要輔導與服務,避免適應不良狀況的惡化,而導致自殺行為的產生。
(2)整合輔導相關體系,建立體系間合作模式與社會資源網絡:
行為的預防與處置工作須包括:學校輔導、社會福利、社區服務、心理治療等措施。需突破體系的限制,建立合作輔導的模式和提供較健全的資源網絡。
(3)推行學校社會工作制度:
目前國民中學雖設有輔導室,並編制輔導人員,但員額編制少,又有任課限制和大量行政業務,在青少年問題日益繁雜之際,輔導功能難以發揮。因此,有必要借重其他服務體系,如學校社會工作制度,以作為青少年、家庭、學校和社會福利機構之間聯繫協調機構。學校社會工作人員可以介入學生家庭,特別是失去功能的家庭,以有效處裡青少年的個人、家庭與學校等問題或困擾。
(4)建立個案管理制度:
教育與社區、社福單位應透過此一管理系統,設計服務計畫,協調相關單位提供服務,追蹤輔導成效,並建立完整個案紀錄。
(5)設置青少年輔導中心:
家庭系統的不穩定及失能導致青少年有自殺意念及行為。青少年輔導中心可提供收容安置、心理與適當和充分諮商服務、生活輔導和親職教育等服務。因此,對無法獲得家庭適當照顧的青少年,有必要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設置青少年輔導中心。
(6)成立青少年、家長諮詢服務機構:
以社區為起點成立青少年、家長諮詢服務機構,提供青少年暨家長諮詢機構,或鼓勵社會福利機構提供諮詢服務,由受過訓練的專業工作人員支援給予分析輔導,並有效運用各項資源,可及早預防自殺行為的產生;藉著專業服務人員的鼓勵和協助,可以提高少年暨家長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問題的惡化。
(7)安排家族治療與家庭協談:
透過社區及學校對青少年家庭的關注與了解適時提供資源例如家族治療或家庭協談服務便可針對青少年自殺行為背後的家庭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協助家庭了解青少年自殺行為和整個家庭的平衡穩定有關。
8.傳播媒體的使用: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報導對原先存在著脆弱性格的青少年, 例如有精神疾病、有重大失落的青少年,有影響與傳染作用,故政府應遏止媒體渲染歪風,導正社會風氣。
9.建立青少年求助支援網絡,指導向家人或專業單位求助:研究顯示青少年有自殺意念是正常發展過程的一部分,死亡的議題是兒童青少年想要解決存在於世界、了解生與死,確立活著的意義等過程的產物,年輕人需要有機會和成年人討論這個議題,以免自傷或自殺成為年輕人解決困難的唯一方法。
10.健全青少年福利政策:青少年仍在接受社會化,其心理智能及社會生活能力均在成長階段,各方面均無法獨立。因此,從福利的觀點,在成長過程中,社會應建立福利政策,滿足青少年的各種需求,以增強其生活適應及情緒發展的能力,特別是犯罪青少年,尤需在這些福利需求方面加強注意:
(1)青少年因經濟無法獨立,在家庭生活扶助、經濟輔助等方面有生活保障的需求。
(2)在生理保健、疾病防治、藥癮勒戒、未婚懷孕醫療等就醫方面有健康維護的需求。
(3)在收容安置、失依少年的庇護、更生保護、法律權益等保護方面有保護照顧的需求。
(4)在課業輔導、技能訓練、心理復健、問題行為輔導等就學與輔導方面有教育輔導的需求。
(五)、建構使青少年正確紓解生活壓力的大系統:
1.檢視社會的文化與價值觀,避免負面行為成為示範,例如:自殺。
2.導正現代奢華浪費的生活形態,營造健康的愛的社會。
3.導正看心理醫生就是有精神病的錯誤觀念,透過心理諮商、治療,使青少年有健康之身心,預防自殺行為產生。
4.導正重視成績而不重視品德及生命教育的觀念,學校教育應注重培養良好的生活適應技巧(例如:時間分配、人際溝通)。
三、從三級預防觀點發展預防青少年產生自殺意念的策略:
(一)、一級預防:行為還沒有發生以前加以防治。
1.建立周全易得的家庭支持服務網絡如電話熱線、家庭協議、諮詢服務、讓有壓力之父母及青少年,能隨時取得諮詢。
2.婚姻美滿技巧的訓練和教育,促進家庭發揮正常功能。
3.對嚴重病態之父母應強加以治療,防止家暴產生。
4.教導父母應有的管教子女的態度和方法:比如定期舉辦座談、演講、小團體課程等。
5.喚起社會大眾對青少年憂鬱症及自殺行為的重視。
(二)、二級預防:幫助產生自殺意念的青少年,避免產生自殺行為。
1.紓解青少年的壓力:使其重獲自信與價值,勿以自殘為手段,而能改善目前之困境。
2.幫助家庭建立支持體系善用有關資源。
3.轉介各種服務資源:如其失業之父母能尋求職業介紹,家庭中有智能不足之兒童能尋求安置機構,酗酒、用藥者得尋求煙毒勒戒所。失去功能之家庭常不暸解如何應用社會資源,必須加以轉介。
4.轉介有關之心理諮商:已產生自殺意念的青少年,其內心基本上都有許多之壓力或創痛存在,此壓力、創痛必須轉介做心理諮商,才能有深入的解決。
5.社會工作督導:社會工作督導在預防青少年形成自殺意念的二級工作之主要工作為訓練社會工作人員,定期舉行社工人員聚會,討論評估個案,以助個案得到最完善之協助。
(三)、三級預防:採取有效的步驟停止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及行為,並幫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生活目標。
處理方式的內容有三部份:
1.秘密公開後必要處置步驟:
(1)受害者說出秘密,立即給予心理支持。
(2)通報警政單位或青少年保護機構。
(3)學校輔導老師或專業輔導人員與有自殺意念及行為的青少年進行面談。
(4)評估有自殺意念及行為的青少年之安全性,若危險性高則協助安置。
(5)受傷者至醫院接受身體檢查與治療。
(6)學校輔導老師或專業輔導人員與其可信賴的家人進行面談。
(7)鼓勵有自殺意念及行為的青少年接受個別長期心理輔導。
2.給予心理支持:
(1)說明支持、同理的態度,表達輔導人員暸解其內心的痛苦。
(2)暸解並接納他對他人的憤怒、敵意、恨意等情緒。
(3)協助有自殺意念及行為的青少年重建損傷的自我概念,瞭解其基本人權。
(4)協助有自殺意念及行為的青少年學習不同的溝通方法。
3.通報方式:
(1)到學校輔導單位通報。
(2)到各地政府機關或各社會福利機構通報。
(3)到各縣市家庭扶助中心通報。
(4)到各地警察局或派出所通報。
(5)到各縣市文化中心親職教育諮詢中心通報。。
肆、結語
現今的社會文化多元開放,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青少年憂鬱症比例提高,不一定表示現在的青少年活得不快樂,有自殺意念也不代表一定會走上自殺的絕路。但肯定的是,協助青少年紓解生活壓力,及時注意自殺意念的產生,才能有效避免悲劇發生。
青少年自殺問題,預防勝於治療,預防方向包括提供兒童青少年最好的學習環境、精神疾病的有效防治、恰當訊息的提供、青少年自覺能力的教育訓練、環境中危險因子的控制、強化青少年本身及社會文化的保護因子等,這些都需要家庭、社區、學校、民間、政府一起來努力,從生態系統的每一個層面介入,提供教育與支援,共創快樂和諧,有利於青少年發展的環境。
五、參考文獻
Doherty, W. J., Kouneski, E. F.,
Erickson, M. F.(1998).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2),277-92.
May98, 60 (2), p277, 16p, 1
diagram.
Raffaele, L. M., Knoff, H. M.(1999).Improving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with
disadvantaged families: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8(3), 448-466.
Bronfenbrenner, U.(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KleiBerry, J.O.(1995) Families and deinstitutionalization:
an application of Bronfenbrenner’s social ecology
model.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
P.379-383.
Paulson,
Wallace, Jr.,
J.M.(1999) The ecology of addiction: race,risk,
and resilience. Pediatrics,103, P.1122.
Bronfenbrenner,U.(1992).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In R. Vasta(ed.).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P.228
王淑卿(民92)。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 威(民91):社會工作。台北市:保成。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