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事評論12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教師課稅,取之於師,用之於校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春金

    近年來要求國中小教師課稅的聲浪愈來愈大,各方均有其不同意見與立場,在時空、社會環境的遽烈變遷下,加上秉持納稅是國民的義務觀點而言,教師的確沒有特權,教師也有應盡納稅的義務。然而,政府是否應詳細規劃繳納的稅收,如何規劃與應用?在規劃的過程中,是否應有基層教師的參與,適時表達意見與心聲?

目前教育部規劃提出的「改善國民教育整體環境方案」,經費即來自教師納稅,包括補助公私立國小約聘僱行政人力、補助國中約聘僱心輔或社工人力、調增國中小及幼稚園導師費每人1500元、補助國中小教職員專業研習、獎勵優秀教師專業表現、降低國中小教師授課節數為每周廿節等。

如何善用這筆款項?各校教師繳納的稅款,由各校教師討論,尋求共識,再呈上級單位審查,不失為一個方法。因為,各校教師對學校設備、教學資源與學生需求最為瞭解,更能將經費運用在刀口上,發揮最大的效用。

 

 

家長與學校應共同落實生活教育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佳汶

北市部分學校採取委外打掃廁所,讓學生在校內可以不用清掃廁所。家長對於學生掃不掃廁所的看法呈現兩極反應,有些家長其實贊成學生掃廁所,而有的家長則是捨不得小孩吃苦,認為要委外清掃。

此事件,不難看出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疼愛小孩,甚至是可說用過度寵溺的方式來教養。父母總是希望小孩能專心於課業學習,所以除了飲食起居全部由家長負責外,平時也較少或從不讓孩子參與任何家務勞動。在日常生活常識方面的教育是家長比較忽略的,因此小孩在生活常識方面顯示出嚴重缺乏的現象。父母的教養方式與態度影響著子女的個性培育與人格發展,例如,水蜜桃族或草莓族等等形容詞是用來形容新世代族群。草莓族就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父母過度保護與寵溺,進而個性上形成重視物質享樂、受不了挫折、抗壓性低等。

孩子的確是要讓人疼愛的,但是過度的寵溺,反倒是會害了他們。不僅無法從中學習到對事物應有的正確態度,也容易養成養尊處優的個性。父母不可能永遠一輩子陪伴在小孩身邊,也不可能事事幫他們做好,所以究竟是「給他魚吃」或者「教他釣魚」這兩者的確需要父母們深深思考。

對於現今社會的亂象,不能完全歸咎於是家庭或學校單方面所造成的,但是事實上每一個環節是彼此影響,因此成功的生活教育是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配合,才能夠引導學生具有正確的生活觀念。而且生活教育涵蓋的範圍更是從人出生開始到死亡為止的階段,生活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共同配合實施,才能夠奏效。

 

 

碩士一定要寫論文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俊宏

教育部昨天公布學位授予法修正草案,開放部分碩士班可用修讀學分方式取代論文,碩士在職專班的學位論文也可以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成果報告替代。並開放可與國內外大學合作授予學位或雙學位,也可以共同招生,為部分大學先行開跑的雙聯學位提供法源最快95學年度實施。眞的是一個明智的建議案,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下,提倡終生教育的理念,開放了許多在職專班,讓平時忙碌於工作的人士,能夠在進入校園,充實自己,學習最新的資訊,好讓自己在工作上有所成長,這些都是好現象,但是常常拘泥於一般碩士生都應提出論文經考試委員會通過才能獲得學位,只有少許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研究所研究生,可以用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替代。現在新增體育類及應用科技類碩士班學生,及碩士在職專班學生可以技術報告或創作取代嚴肅的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的價值真的沒有任何的爭議,也可透過學術論文的呈現,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及嚴謹的做研究的態度,但是有一些學門並不是透過學術論文的呈現才能表現出研究者研究的能力,如果能以一些替代的作品或發現來證明的話,相信才會更有意義,就拿碩士在職專班來說,因為教育目的並不是學術研究,所以開放不寫論文仍屬合理。讓學生透過學術與工作現場的結合,發現了一些問題而解決了一些問題,那才是真正的目的,也發揮了終生學習的理念,所以不用寫硬梆梆論文,也得到更多的收穫。

國外原本就有兩種碩士學位,一是要寫畢業論文,大約需修32學分,另一種是不需要寫畢業論文的,大約需修60學分。教育部提出變革很好,因為有些領域若讓學生寫論文題目及範疇都太小,應讓兩種管道並行,也是我們樂見的一項措施。

 

 

流浪教師該何去何從?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欣佑

    今年教師甄試,已有四個縣市不開缺,「流浪教師」的問題正式浮上台面,民國八十三年師資培育法施行後,師資的培育多元化,師資超額的趨勢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當初教育部在審核各大專院校的教育學程之際,是否也應當考慮台灣日後教育的走向—「少子化」的問題,台灣每年新生兒的總數日益減少,在師資培育多元之際,就應該仔細斟酌,數量勿膨脹太快,致使出現許多流浪教師。

    教師在早期台灣是屬於比較特殊的職業,有其專屬的培育機構,畢業後直接進入教育的第一線工作,比一般的工作安定許多,但隨著潮流的前進,師資培育機構不再只局限於以往的師範大學或師範院校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希冀從事教職的工作,奮而努力參加學程,以期能獲得工作的機會。師資培育多元,使得競爭也相對多元,提升了教師專業的能力,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政府應對培育師資的人數加以控管,使人數不要浮濫,造成許多流浪教師的問題產生。

    準教師的心態也應該調整,不要只局陷於某地區應考,應與一般工作無異,南北奔波以期能夠獲得工作的機會,畢竟在現階段的教師工作機會供不應求,是工作選擇準老師,而非準老師選擇工作,礙於現今時勢,唯有調整自己,適應環境。

 

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的省思!!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姿潔

現在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的人數越來越多!關於國小教師的在職進修,我們可以從結構面來談起—整體大環境(例如:世界潮流的改變、高等教育的擴張、國家政策的推行),教育部爲了提升整體教學品質,希望先透過提升教師的品質來促使整體教學品質的提高。除了這個結構面的因素之外,還有一些教師個人本身的自我察覺(壓力的形成,如同行之間無形的壓力),不管這些國小教師進修的動機到底為何,在這裡筆者想要知道的是--當他們修習完研究所課程之後,對他們在教學現場上的幫助到底有多大?會不會有可能在研究所所修習的課程,根本就無法應用到國小學生的身上,或者是說當在職的教師獲得了碩士的學位後,仍然繼續採用之前的教學方法及心態?

筆者認為修習的過程當中,這些進修的國小教師有可能會因為時間上的衝突,而導致於教學品質的下降,甚至在碩士學位修習完之後,對教學的品質也有可能沒有多大的幫助!根據4月中旗山鎮圓富國中爆料指出,學校的120多位國一學生中,竟有一成多「不識字」,據悉,這些學生讀了6年國小之後,竟然大字認識不了幾個,就連筆劃簡單的「之」都不認識,學生也坦白告訴老師,「我不識字!」當時也請學生運算0.5加0.5這類簡單的數學,發現他們根本沒有小數點以下加法的概念,英文就更不用說了。

以上,國小畢業的學生程度竟然如此「不識字」,讓社會大眾訝異,不僅引起教育界譁然,也因此遭來許多批評。對此,筆者認為這不只是單單學習上的教育環境、資源有城鄉差距而已,教師也應該負起該有的教學責任,就算在教育部倡導教師要終身學習之際,也必須要求各校了解教師結構,如學校編制合格教師、代理教師是否符合資格等等。因為教學品質的提升應該去教材上面的改良、教學設備的提升等開始著手,因此單從提升教師的學歷方面是沒辦法去提升到教學品質的,有可能反而會去忽略掉學生的學習成效!

 

 

少子化的省思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雅文

今年國小新生入學名冊已由鎮公所分送到各個國小,面對新生銳減,「少子化」的問題再次引人省思。

新生減少,最直接衝擊到國小班級數的減少,教師人數將面臨超額的困境,職前教師要進入教師的職場看來更是一位難求。

其實很多年輕父母不願意再生,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經濟問題和教養品質的問題。國民所得的成長空間有限,物價卻有逐漸升高的趨勢,感慨物價高漲,但錢途黯淡。從前的父母生三、四個孩子,是因為那時候的小朋友只要吃得好、穿得暖就很偷笑了,但現在養小孩,還要上安親班、才藝班,這都要花錢,電腦及遊樂器一樣也不能少,因為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如此,輸人不輸陣。

由於醫療技術進步,平均壽命延長。根據衛生署的衛生統計動向調查顯示,台灣到西元2051年時,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將逼近總人口數的1/4。國立空中大學台中中心主任謝明瑞表示,儘管醫療技術進步,但人一旦進入老年期,身體機能勢必退化或失去功能,成為身心障礙者,這樣的老年人,也將占所有身心障礙人口的1/3以上。這意味著未來年輕人不但承擔撫養上一代的大扁擔,也將面臨沒有下一代分擔壓力及撫養自己的新困境。
    從最進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打掃廁所太委屈,寧願花錢委外代為打掃就可看出,現在年輕的父母因為生的少,對孩子的保護似乎太過,不忍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受的傷害,他們還沒走到分叉路在作選擇,我們就先幫他們選好了路,告訴他要走哪條路,才不會遇到傷害,於是在他的成長路途中,都有大人在他前面幫他清除路上的大小石子,當幫他們清除石子的大人無法在身邊時,他們遇到挫折,就不知到該怎麼辦,倍感挫敗。我們的下一代如果真的都成為草莓族,水密桃族,
在生育率逐年降低、老年人口增加、國民所得停滯,及國家負債日增的情況下,真不知二十年後的他們,如何背負沈重的壓力。

 

 

師資培育再省思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家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研究小組公布師資培育政策民意調查,結果發現58%受訪民眾認為流浪教師問題嚴重,多數人贊成減少師資培育人數,以解決流浪老師問題至於師範院校培育出來的師資,與一般大學培育出來的師資比較,54%民眾認為前者教得比較好。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乃熒指出,為解決流浪教師問題,政府應加強對各校師資培育成效的評鑑,及教師篩選機制,讓不好的師資培育機構與教師退場,並恢復公費制度,以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職。

筆者認為,這一份調查其實是為了鞏固師範院校的勢力而做的調查,首先他們透過流浪教師這樣的論述,讓一般大眾認為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其實就筆者認為,教師也就是一份工作罷了,取得教師証卻沒辦法進入學校的人,我認為他們就是待業中的人而已,再者,其實師資培育人數的激增,並不是來自於一般大學開放教育學程的關係,而是師範院校自己在過去幾年大量擴張所導致的,因此若要透過減少師資培育人數來解決流浪教師問題,那筆者認為應該由師範院校開始減起,但如今教育政策研究小組公布的調查中指出,54%民眾認為師範院校培育出來的師資比較好,其是筆者認為這一點更是想要透過一般民眾的迷思,來更加鞏固師範院校這一個體系,也就是說這一調查並沒有根據一些實證的研究來証明一般民眾的想法,既然無實際的研究,那他們公佈這一數據的用心會不禁令人質疑。

最後,台師大指出應該恢復公費制度,以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職。就筆者認為,這是萬萬不可行的,這當中的問題是,公費制度真的有辦法吸引到對於教育有熱忱的優秀人才嗎?其實我們的教師中並不缺優秀的人才,缺的只是對教育的熱忱罷了,一般的職業都會有職業倦怠症,但是鑒於淘汰率的關係,一般的上班族會設法不讓自己被開除,反過來,一但你坐上了教師的位置,除非有重大緣故,要不然通常就是一直做到退休為止,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保障,才會產生一套教學法十年始終如一的情況,而這個問題,我想才是教育單位應當好好省思的!

 

 

流浪教師不是社會問題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賴怡真

 民國83年師資培育法施行後,台灣的師資培育走向多元化,開放迄今已超過十年,最初的立意是以多元來源來提升師資品質,但現在已產生師培過剩的情形。日前台師大公佈「師資培育政策」民意調查顯示,師資培訓政策漏洞百出,有近六成的民眾認為流浪教師問題嚴重,政府不該漠視此問題,應減少師資培育人數改善供需失衡,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但是我們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先生認為,沒有所謂的「流浪教師」,只有「超額教師」,而且師資培育多元化 有超額老師很正常。每年接近教師甄試期間,流浪教師的問題便一再引起討論,如果流浪教師不是社會問題,民眾會熱切關注嗎?部長顯然處於狀況外。

流浪教師問題起源於師資培育制度,回顧開放十年卻問題重重的師培制度,教育部必須慎重檢討,提出對應之策。筆者認為應提高一般大學院校設立教育學程的門檻,擁有健全的師資與資源才可培育具有專業能力的教師;師資培育機構建立退場機制,提升師資培育的品質;教師檢定合格標準提高,避免證照發放太過浮濫,日前第一次教師檢定結果已公佈,近九成的學生通過標準,獲得教師證書,教師檢定制度形同虛設。

 流浪教師已成為奇特的社會現象,教育部開放師資培育制度,但未訂定完善的師資培育法,造成師資供需失衡,浪費過多的教育資源在培育師資上。部長不要再漠視這個問題了,應及早提出解決之道,避免問題越擴越大。

 

 

高中職社區化不易落實均衡與均質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鄭向峰

依「教育部獎助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改善教學設施實施要點」審查標準,部分私立學校未符條件,致無法獲得「改善教學設施」與「就近入學講學金的補助」,此項措施引起部分私立學校的憂慮不安。再者,因為教育經費的分配不均,「高中職社區化」中宣示的教育資源要「均質」與「均衡」又要如何達成?

我國的教育傳統向來即是升學考試掛帥,導致學生與家長致力於考取名校,在社化文化與教育制度的支持下,高中明星學校享有最優秀的學生與最優渥的教育補助。然而「高中職社區化」的政策卻要打破明星高中一枝獨秀的教育優勢,而拉拔處於教育劣勢的邊陲學校,讓所有的高級中等學校楚於平等相同的教育環境,欲以「均質」與「均衡」的學習環境,讓社區當地的學子不必在每天苦於通車往返之苦,而學子也可與當地社區產生更豐富的情誼與認同,這項政策的立意或許正確,然在現實環境中,卻有實施的困難與瓶頸,「高中職社區化」如何「均質」與「均衡」,如何作為延長國民教育的過程,考驗教育當局的思維與規劃。

 

弱勢學生不該是人球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許倪瑋

台中市一名16歲的輕度智障少年,申請從台中縣的中學轉學回台中市就讀,接連被三所國中以只收中重度學生以及資源班爆滿為由拒收,無辜的少年因此淪為人球,失學近1個月,也因此突顯了弱勢孩童就學權益問題。

類似的故事我想應該已經上演過無數次,身心障礙保護法也規定「各級學校亦不得因其障礙類別、程度、或尚未設置特殊教育班而拒絕其入學」,筆者身在教學現場,每個新學年幾乎都會有智能障礙或學習障礙的新生入學,也因為筆者任教的學校也設有資源班,家長選擇的安置學校自然是不可以拒絕,但需要與這些特殊學生長期接觸的導師就顯得惶恐不安,最常見到的現象是幾乎每個老師都不願意自己班上有特殊學生,認為這樣的班級會很難帶,一個特殊學生就需要花去老師更多的時間及心力,筆者甚至親眼見識過因為導師不諒解學校安置特殊學生在自己班上,而導致行政和教學體系的對立,認為學校的行政體系未給於導師足夠的支持,讓導師面對特殊學生更顯得力不從心。

所以究其原因,筆者認為特殊學生的安置除了教學現場的老師需要抱持更接納的心,學校的各處室也應該要給於任教老師足夠的資源,例如:縮減學生人數、安排特教助理員或認輔教師來協助教學,畢竟在回歸主流的風氣下,雖然將特殊學生安置於普通班,但教育的工作並非就因此落在普通班老師身上。另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也很重要,不只是特殊學生家長需要與老師密切溝通配合,還包括班上其他的家長也需要開啟心門,共同為特殊學生建立一個無標籤化、溫暖的學習環境。

 

 

快樂的父母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嫦薇

 每次問小朋友的興趣是什麼?大部分的同學仍以看電視、打電動玩具為主。有些父母因工作忙碌,很少帶孩子出去外面活動,父母常抱怨孩子電視看太多,個性不佳常發脾氣,小孩則抱怨大人管教太嚴,生活過的不快樂;其實小孩與大人一樣,需要適度的調適自己,調適不是放縱,不是放任孩子為所欲為,而是允許他做他想做的事,父母在一旁觀察他行為的過程,隨時給予支持與鼓勵。

  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要了解孩子並不難,難在於父母親沒有時間了解小孩子,不知如何教小孩,盧梭曾說:「根據年齡來對待你的小學者。」他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根據兒童的特定階段來對待他們,例如:兩、三歲的小孩,以自我為中心,較不願意與人分享;若在此些段有如此表現,並非他吝嗇,而是他正常的表現;學齡前的兒童,慢慢有同儕的觀念;學齡兒童會與他人分享財物,鉛筆、剪刀、橡皮擦都願借人;青春期的孩子是人生的轉捩點,多多了解他們的心聲,學習參與他們的活動,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陪他們一起走過狂暴期,若父母能坦然接受孩子的過度行為,他會是你心中的另一個表現不一樣的寶貝;用開放的心對待你的孩子,孩子是幸福的,父母也是快樂的。

 

 

教育改革,改不了沈重的升學壓力

教育改革,革不了貧窮的惡性循環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美真

今年的基測已逼近倒數的盡頭,教改了這麼多年,學子們沈重的升學壓力,還是未見改善,當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四一○教改正在街頭沸騰,大學畢業近十年了,「小班小校」、「廣增高中大學」等教改議題都實現了,但學生的升學壓力,為何還是那麼沉重呢?競爭的島嶼,競爭的文化,如果不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如何保證自己不會被踩下去?升學壓力來自整個社會的競爭文化,適應這樣的文化要求,且有優渥的家庭經濟條件,便可以在競爭文化中順勢而上。如果來自於不擅長競爭的家庭文化,又沒有良好的經濟條件,便易於競爭的文化潮流中淹沒。學生的升學壓力來自那裡?來自這個競爭島嶼的競爭的文化。

2005年的五一勞動節,少了一些來自基層勞動者的聲音,是基層勞動者已受到應有的工作照顧了嗎?街頭少掉的抗爭聲音都到那裡去了?自從代表反抗聲音的人成了執政黨以後,勞動者的聲音為何變少了?這些聲音大概都喊啞了,代替心灰意冷的,是節節高升的學生助學貸款人數,是先顧溫飽的日夜打拼工作。教改的多元入學,確實是廣增了升學的路子,但每一條路子都要付「過路費」,來自低下階層家庭的孩子,「過路費」誰來付?在他們還沒付清助學貸款前,又增加了另一項經濟壓力,這個重擔使得許多低下階層家庭的孩子,日日半工半讀。當經濟條件好的同學在補習、在唸書的時候,勞動者的孩子在打工,長期下來,不同階層的孩子有了不同的成績,上了不同的學校,當然多數低下階層家庭的孩子,進了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繼續助學貸款與半工半讀,中上階層家庭的孩子當然進了學費便宜又好名聲的公立學校。教育改革,革不了貧窮的宿命。

整體的國家政策需跟著改革,社會的競爭文化必須建立在公平的立足點,如果這兩點做不到,教育改革是改不了學生的升學壓力,教育改革是革不了貧窮的惡性循環。

 

 

有了TVBS真好,不需要警察了!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郭晉瑋

千面人下毒事件讓社會大眾人心惶惶,最近每家新聞媒體陸續追蹤相關線索,希望把千面人的真面目挖掘出來。然而TVBS為了搶獨家,從一封屬名「幻影者」的投書推理出來犯人的身分。

報導中指出,幻影者出自某本名為「幽遊白書」的漫畫,將該角色的漫畫圖片公開,並透過所謂的漫畫迷加以佐證該角色的特質,然後反映在千面人身上﹔另外在報導中提出,「幻影者」是國內一款顯示卡的名稱,因此千面人應該有買此顯示卡用來玩電玩遊戲之用。

首先,筆者看過該漫畫,書中根本沒有「幻影者」這種角色,全然子虛烏有。其次,也沒有一款名為「幻影者」的顯示卡,只有一款名為「幻雷者」的顯示卡。即使如此,將電腦配備與電玩遊戲畫上等號,就推理出千面人是個喜歡看漫畫及玩電玩,在此受到影響下出現反社會人格,作出下毒的案件。這種沒有根據的推理竟然就這樣公開在大眾面前,跟栽贓有什麼兩樣?如果幻影者該名若是真的出自漫畫或電玩倒也有點根據,然而事實上連資料來源都出錯,用胡扯來形容這種推理會比較洽當,有毀謗的嫌疑。如果該台記者的推理能力真的那麼高,就讓他們去抓犯人,台灣不需要警察了。

如此荒謬的報導在該台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好多次出現社會案件的時候,該台第一時間立刻把案件的原由套在日本漫畫和電玩遊戲等不相干的理由身上,以顯示該台的獨家性。這次更可恥的是,當有人到該台網路討論區抗議時,竟然以「妨礙新聞自由」的理由回應,該台記者。新聞自由的前提應該是追求真實,沒有真實的新聞自由,不要也罷。

在台灣的新聞媒體過度氾濫下,加上狗仔文化的橫行。新聞節目為搶獨家無所不用其極,現在甚至出現了捏造不實報導,還自以為搶到了獨家,可以增加收視率。孰不知這種不求真相只求狗仔的方式,只會讓人徒增厭惡。以前看新聞節目可以得知天下事,現在卻是一個真假不明的時代,惡性競爭下,新聞節目竟成荒腔走板的肥皂劇,讓下一代人失去了優質的生活空間,活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因為連報導真相的新聞都可以造假,那什麼才是真的?

 

 

弱勢族群應有的權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方逢源

近日台中市某身心障礙學生尋求安置時,遭到三所學校拒絕,在家長求助無門的情況下,最後仍需勞駕市長出面才獲得解決。特殊教育的思潮歷經多年來的轉變由早期的隔離政策至一九六0年代的「反機構化」和「正常化」原則、一九七0年代的「最少限制環境」及至一九九0年代的「融合教育」。在此一思潮演變中一直朝向尊重學生生來平等受教的權利和機會,而政府需要提供適合學生個需求的教育環境而努力。近年來由於教育和媒體宣導,已使一般人對於特殊學生的觀感已不同以往,但仍發生此一人球事件令人深感扼腕。

在現今的教育機制中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安置及其後的個別化適性教育有其一定的規定和步驟。就本例而言我們不知如何方式為此個案最佳的安置方式,然而在強調「零拒絕」的特殊教育法規下,學校對於尋求安置的學生給予拒絕,個人深信在於長久以來國人「重智」教育思考下的結果。踓然教育行政對於班級上有特殊學生給予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不列入班級平均計分等措施,但對許多教師其刻板印象認為,身心障礙學生加重其班級經營產生負擔,而多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殊不知如何做為無形中戕害了身心障礙學生融入普通班級,學習如何與一般學生互動的機會,長久而言更使身心障礙學生將來無法融入一般社會中。

當政府準備花五年五百億的經費發展卓越的高等教育時,或許可以反思處於社會上弱勢的一群是否得到應有的照顧?是否曾接受到關愛的眼神?

 

常態編班非萬靈丹,要有配套措施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顏均庭

民國八十六年教育部公布「全面落實國民中學常態編班方案」後,其目的為「帶好每一位學生」,雖在教育部大力推廣下報告上均呈現良好,但實質上卻似乎盡非人意,在人本教育基金會於九十一年公布了一項調查顯示,違反常態編班的政策比率超國八成,大部份皆以「掛常態編班之名,行能力分班之實」,本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原則。實施常態編班,老師大致上只能以中間多數學生的能力來做為教學的標準,其結果使得好學生不想上課,而學習落後的學生則聽不懂老師所講的內容,以致沒有學習效果,甚至因而自暴自棄,常態編班如果沒有其他相關措施配合,絕不會是十全十美的萬靈丹,其必然造成教師教學的困擾,甚至所謂「班後段」學生更低的學業成就,以及衍生無數的青少年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強對弱勢學生的輔導。

一項政策推行之初,若能先贏得實施對象的支持與共識,必能減少推行時的阻力,所以教育部應運用傳播行銷的技巧,針對實施常態編班的影響對象,如教育行政單位和學校行人員、社會大眾、教師、家長及學生,運用多重宣導管道進行雙向溝通,使基層了解實施常態編班的理念與重要生,此外,傾聽民意對於不合宜之處適時加以修改,如此推行成功的機率自然就大。

 

   

青少年網路次文化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蕭惟友

現代青少年對於網路的依賴愈來愈重,不管是聊天連絡、消費購物、吸收資訊…等等,都是透過網路來進行,網路已成為現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因為如此,網路世界成了青少年表達自我及尋求認同的領域,只要看到最近網路在流行什麼,大概就可以知道現在的青少年在玩什麼把戲,尤其是現在的網路次文化快速蓬勃發展,不管是冷笑話、Kuso惡搞文化、網路用語(即時通訊、BBS上的使用)透過網路傳遞而快速竄紅,蔚為風潮,讓很多青少年趨之若鶩。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青少年所流行的網路語言結合了注音、符號、外來語來代替傳統的中文字,甚至還有更無厘頭的表達方式,像是火星文、顏面文,這些網路符碼大量在年輕人網路語言溝通中出現,不少學者專家對此現象感到憂心忡忡,認為將會衝擊影響青少年的中文書寫能力,其實這種網路語言的出現代表著是年輕人時下的流行文化和網路溝通講求快速簡便的特性,為了省時,在鍵盤上打字時用注音或符號來代表文字,沒想到就逐漸形成一種風潮,這種情形通常只在網路上發生,對於現實生活的一般書寫能力未必有負面的影響,因為這和輸入工具有關,網路語言通常不適用於一般書寫,在現實環境也不常看到網路符號、語言出現在一般書寫上,所以對於青少年使用網路語言是否會造成中文能力下滑這個問題似乎不用太過於擔心。

 

 

只要讀好文章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千芳

國文科究竟要多讀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中國傳統文化」究竟要佔多重的比例?國語文教學是不是漸入邊陲地帶、漸漸不受重視?這是最近因「五四」而揚起的話題,但筆者認為這又是一場有心人士捍衛自身理想的意識型態戰爭,他們終究忽視學生的聲音與困境,不設想如何從根改善國文教學,卻只在表面的問題「吵嘴」、「爭一口氣」。

 學生為什麼不愛讀文言文?筆者認為是附屬於教科書的問題。因為要升學、因為要考試,一切優美的事物都可能因此失去了光彩。試想諸如此類「請注意這個字在這篇文章中的用法」、「要留意這一段所隱喻的思想」……幾近是分解的、重點提示的、為考試而閱讀的教學方式,如何能提升學生親近國語文的興趣?從此處反省,筆者認為即使是白話文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重點是教學的方式、切入的角度。筆者認為教育當局不可能忽略國語文課程,畢竟這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而若捍衛人士擔憂的是學生國語文程度低落,那麼,比重或節數的爭執根本不該是檢討的重心,平日的閱讀培養才是標目。在一個為升學而學習的公領域裡銖錙必較,也許只是走進死胡同裡。

 因此,如果我們在意的是學生的國語文能力為何如此低落,反而應該思考如何從小培養起孩子們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受到薰陶、引起興趣、進而喜愛,而不是從學生多少有所排斥的教科書開始。而國語文教科書中的文章只要是好文章就行(至於什麼是「好」文章,可能又是另一場爭論了),不管是文言文、白話文、台灣文學、原住民文學、新詩……等,都應該受到同樣的看待,如此才是多元教育的實踐。

 

「競賽加分」,破壞基測的公平性?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郭駿武

當考生拿到第1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單後,接下來就是參加申請及甄選入學。高中職及五專多元入學申請台北區前3志願學校,第1次基測成績通常要達250分以上,再採計綜合表現成績決勝負。

    政府或學校舉辦的競賽獲獎對考生申請入學有加分作用,如果獎項是民間辦的活動,或通過全民英檢之類由財團法人機構舉辦的測驗,通常派不上用場。

通常會被學校配出去參加競賽的的學生,幾乎都是從小透過家庭背景的資助或支援,因而學得各種才藝或技能,也因此父母屬於中產階級社經背景的家庭,孩子在考完基測之後申請學校上,是否就會比勞工階級的孩子容易在學校的選擇上,取得某種優勢及機會呢?

首先,以上所提私人機構的競賽舉辦並不列入考慮,但如果是學校政府所舉辦的比賽,是否在參加競賽前,學校的推選過程是否能夠一視同仁呢?

再加上社經背景的差異,除了學校的訓練,一般藝術類科的比賽選手,更是需要家庭經費的投入,在還未經學校選拔前,中下階層的孩子已經遠遠落後,甚至就算有天分卻沒有機會學習或練習,這樣學校在進行第一階段的評選時,中下階層的孩子就已經除局,這是在立足點之前的不平等。

其次,學校進行挑選的過程,根據研究指出中產階級的父母參與學校的活動或事務的時間,遠高於中下階層背景的父母。而以學校環境處理各種事務的習性及定見,中產階級背景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社會資本雄厚,而取得更多的機會,這是在學校環境中選拔的不平等。

當考完基測,申請學校可以因為競賽而加分時,對於中下階層的孩子,制度造成入學機會的不平等!

當基本學力測驗力求公平的同時,除了本身制度(考試題目)的公平性,是否也應注意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們,能夠有個機會爭取自己的未來,而不是競賽加分的制度而已!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