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事評論10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建立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

陳佳汶

 

據報載近日新聞事件多涉及到有關網路使用方面,例如大學生情侶架設色情網站,公然張貼兒童猥褻圖片及影像檔提供連結下載藉此圖利;以及年輕駭客入侵大考中心竊取學生資料轉賣補習班的事件等等。顯示出網路使用規範觀念之重要性與宣導必要性。由於近年網路的興起和普及,它的影響力就如同電視一般已成為家庭中的必備品,甚至變成人們生活的重心。網路世界的匿名性與獲取各類資訊的方便性,都容易讓使用者沉迷其中,而當使用者對網路資訊真假的判斷力不足或錯誤的使用方法,則容易犯下觸犯社會法律的行為。網路此工具本身沒有對錯,端看的是網路使用者的使用意圖與方式。別讓網路成爲不法分子散布謠言或傳播色情資訊的工具。

 

相關單位應要積極宣導網路使用規範,以建立網路使用者正確的使用方式,重視網路相關法令及禮節。學校與家長也都要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網路道德觀念,並透過從小的教育建立觀念,認識錯誤的使用行為可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及所要負的法律責任。另外,經營網站的業者也應要自律並管制網站內的內容與訊息,及具備端正視聽的責任觀念。讓媒體及網路等相關資訊傳播單位都能善盡並發揮正面積極的功效,並拒絕成為傳播不雅文化的幫手。畢竟收視率都只是一時的,但錯誤觀念的建立卻是要社會付出代價來承擔後果,這樣並不是社會所樂見的。

 

 

教師評鑑制度之我見

陳俊宏

教育部有意實施國中小教師評鑑分級制,將老師依照年資、進修時數和教學表現劃分為四個等級,這無疑是幫每一個老師貼上標籤,讓家長有更多的理由要求要選擇教師,屆時,整個教師的士氣將又要接受一次打擊,教育的環境又要接受一次大的變化。

 

雖然說教師評鑑有助於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做適時的修正,而更能符合教學的目標,但是筆者認為國中小教師與大學教師的角色定位完全不同,國中小教師就像一位媽媽,要適時的陪在孩子的身邊做一些適時的引導,老師的工作不僅要做一位經師更要做一位人師,若是以一些評斷的指標就將老師化成許多的圈圈,那對老師而言又有什麼意義。

 

若貿然的實施教師的評鑑,相信必定會引起許多的問題,教師之間會陷入猜忌及惡性競爭的漩渦裡,同事之間不能互相分享彼此的成果,學校與教師的關係必定會更加緊張,整個教育的大環境又陷入緊張的關係中。

 

筆者認為教育部應該以鼓勵的方式提昇教師進修的意願,暢通教師教學分享的機制,能夠讓教師之間透過分享而達到經驗的傳承,讓好的教學成果能繼續流傳下去。鼓勵教師做團隊的行動研究解決面對教學上的問題,而不是的一昧要求教師做惡性的競爭,如此的話,教師的工作是其提高,真正的受益者才是學生。

 

 

 

關心中輟學生復學 配套措施要完善

                                                李春金

    報載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92學年度中輟生為8605人,其中男生佔五成五,女生佔四成五,復學率為六成六教育部表示,中輟生離開校園,脫離正常教育體系,易被幫派利用成為犯罪工具。
    一般而言,學生輟學原因主要可分成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例如:學習成就低落、自願打工賺錢、家庭關係不正常或發生重大變故、對課程沒有興趣、和某些老師關係不佳或考試壓力過大等原因。
    中輟學生經過一個或兩個學期後,回到學校,一如往常,和同學一起上下課。然而,他要面對的問題,其實還不少,如原來的同學變成學長姊、適應新的老師和同學且要積極融入班級及其次團體,內心的掙扎和焦慮,不是一般人所能感同身受。而學校除了個別晤談、老師的特別關心外,似乎未能提供其他協助?
    我想,社區內學校能夠互助合作,建立休轉學機制,讓學生能有較多的彈性選擇,新學校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抛開舊有的限制,幫助學生及早適應良好。學校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復學生,辦理相關活動,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
 
 

體罰來自教師低EQ?

陳欣佑

最近,同學的學校發生一件體罰事件,讓我有一些體認,那就是教師情緒的控制。該位老師為科任教師,其所任教班級,幾乎都有體罰事件,甚至有學生抱怨老師都會無緣無故嚇人,也不處理學生的吵鬧事件。事發當時,該老師用愛的小手抽打學生的背,導致學生受到傷害。老師錯了,錯在用體罰的方式來訓導學生;然,經過私下的瞭解,發現並非只是該名教師單方面的問題,問題最大的仍在於學生。因為學生討厭這位老師,便在課堂上用盡各種方法捉弄老師,讓老師生氣,導致該師在氣憤之餘,用了最不該用的方式—體罰來懲戒學生。放學後,甚至聽到學生侮笑老師「這次妳會沒有工作了」。

試想,有這樣的學生,是誰的錯?體罰的發生,誰該負責?在這事件中,老師錯了,錯在沒有心平氣和的處理學生問題;學生也錯了,錯在不該侮笑、捉弄老師,利用自己的傷害來達成一些目的。有些人會認為,只要體罰產生,就是老師的錯,但你們有沒有試著去瞭解體罰發生時的背景及原因,而不該只是一味的為打壓老師而做出不平之鳴。我想沒有教師願意利用體罰的方式來處理學生問題吧!體罰的發生,應探究的是其原因與形成背景,雖體罰固然不對,但受到傷害的不見得只有學生。在隔岸觀火時,別盲目的一味指責教師,畢竟你不是身歷其境,在不瞭解真實情況下的的指責,對於老師公平嗎?需想想,畢竟受到傷害的不是你。

 
 

社會救助不該只針對少數而已!!

陳姿潔

 

    從民國九十年起為了彰顯政府對教育機會均等及公益社會價值觀的重視,在陳水扁總統就任後即宣布設立總統教育獎,這些年來已經幫助很多位孩子獲得許多無形上的鼓勵跟實質上的補助。而據報載第五屆的總統教育獎報名活動已經在近期內展開了,而這次一樣仍將主軸活動以圓夢護持計畫為核心,透過一連串不斷的圓夢護持計畫與行動方案,並首次結合中央、地方政府辦理圓夢護持暨遴選說明會,期望透過各縣市國中小、高中職校長以及社會上各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組織的參與和推廣,推薦適合的學生加入,在他們人生的重要關卡上給予扶助。

    藉由這樣子的活動的確可以讓我們發現社會上仍然有許多用功刻苦,但在生活上急需幫助的學生,但這些人數絕對不僅有60個名額而已,一定還有很多藏在角落的故事沒被發掘。筆者認為總統教育獎是基於對教育機會均等的關注而設置,但事實上,所關懷的對象僅止於少數的個人,或許增加名額擴大辦理才能幫助到更多的人,而且重點應放置在對整個社會救助體系的調整;對於弱勢族群,除了政府單位的補助外,我們知道有很多民間機構也在辦理類似的活動,但因為名氣有限或推廣不彰使得所能發揮的效果有限,因此筆者認為,政府應發揮公部門的力量給予這些機構更多資源並有效地予以結合,才能將對於弱勢族群的補助發揮到最大。總統教育獎的設置只是跨出對社會救助的第一步,接下來如何對更多極需幫助的弱勢學童予以協助,才是我們應該更需思考的方向!

 

重視生涯輔導,量身訂做自已的生涯計畫

陳依華

根據一項調查抽樣是來自南部大專院校四四五六位學生,調查發現有四三.三%的大學生壓力源之一是所唸科系不合自己的興趣,在將來所讀科系不合興趣的學子將導致其生涯規畫面臨嚴峻的考驗與困境。在這一個數據背後並是只是意味著一個多數人學非所用的社會現象而已,反觀國內教育學制,從中等教育後期開始分流,大部份學生是依據成績選擇學校,中等教育完成,也以成績填寫學校及系別,換言之,在許多人計畫自已的生涯時,並不是考慮自己的興趣、專長與價值,所以在進入大學後才探索到自我的興趣,甚至出了校門才感嘆學非所用。所以在學校的教育裡如何強化生涯輔導,使學生多了解及認識自已,使學生依照性向學習,並且教育體制的提早分流,也將是導致許多學非所用的現象發生。

 並且大學校院應多開設不同類型的通識課程,使學生能藉由課程擴大人生視 與通識涵養,其次學校多增加學生轉系機會及降低轉系的限制,並且多給學生選修不同科系課程、提供選修輔系、跨學科學程的機會。

    再者也呼籲家長們,不要一味強迫孩子選擇家長所指定的科系。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協助孩子培養多元興趣、專長及內在價值,掌握全球化的職場動態資訊,並給孩子自己抉擇與學習的機會。 

 

教評會運作的困境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鄭向峰

教評會立法至今已六年多的時間,很多所架設好的結構,在實際運作上仍會有許多的問題產生。

首先是聘任與否難抉擇,對於已聘之人很難予以解聘,尤以在現今的社會中,   以和為貴的觀念盛行,要解聘一位不適任教師,除非有非常具體之法定解聘事實,否則仍難達到去蕪存菁的目標。

再者,小校教評會徒具形式、運作困難,小校之委員人數少,教評會可能徒具形式,也易被人把持,徒具民主化之名。

在講求人情的社會很難擺脫人情關說及上級壓力,更難抵擋金錢壓力及暴力壓力。

教評會在運作上仍有許多問題,但它還是有其最初立法的功能,現今隱而未現的不適任教師充斥校園,彰顯教評會功能是處理不適任教師最直接方式,如何彰顯,國家應更積極關懷,而非讓它徒具形式而已。

 

各學科的基礎----國文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賴怡真

    日前多位知名學者組成「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反對高中國文時數及文言文課程的比率減少,痛批政府此舉是「去中國化的政教合一」,忽視國文教育。我國從國小到高中,甚至大學,國文教育逐漸式微,學生國語文程度低落,國語是我們的母語,國文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學習任何學科都要有穩固的國文底子為基礎,試問,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國文能力都不好了,我們要如何學習其他知識呢?

    在筆者教的班級,有些學生數學成績不好,原因是看不懂題目。數學測驗最常見的題型是應用問題,以文字敘述一段情境,讓學生解題,但學生因為國文不好,不清楚題目,就隨便亂湊數字,因此檢討數學習題時,常要先跟學生解釋題意,再列式演算。

    我們學習其他學科也是透過國語的形式,獲得知識,而且閱讀文言文,更能熟知歷史文化。國文與英文間更具備可移轉性的語文能力,就寫作而言,中文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對寫作產生自信和興趣,有助於不畏懼英文寫作,提昇英文寫作能力。

    文言文的閱讀與否是決定國文程度高低的因素,閱讀白話文固然能與日程生活經驗相結合,但會使得學生的國文能力表淺化,應以文言文為主,白話文為輔,結合古典文學與本土文學,提昇學生的國文程度,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得以保存、傳承。

 

愛上讀書的樂趣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郭晉瑋

最近美國華盛頓一個名為「教育政策研究所」的獨立機構公佈全球高等教育費排行榜,報告中指出高教學費最高的國家為日本,其次排序是紐西蘭和英國。而學費最便宜的國家是芬蘭,折合約台幣10萬,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

但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比」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在2003年的資料顯示出芬蘭的15歲學生在閱讀能力、自然科學及數理方面都獲得第一,尤其在閱讀能力方面已經蟬連好多年的冠軍﹔把號稱「詩人與哲人國度」的德國拋之在後,德國方面視為奇恥大辱,開始檢討。

芬蘭之所以在教育的領域上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並非是因為採取了精英式教育,相反的芬蘭學生假期多、上課時數少、沒有補習壓力。在芬蘭的國民教育所採取的方式,是將生活經驗結合,如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正是PISA測驗所強調的重點,從閱讀資料得來的訊息,分析出許多意義,進而應用在與生活息息的問題,這正是符合「學以致用」的觀念,才能真正測得一個學生的實力,不僅會閱讀知識,更會使用知識。造就這點的原因,起源於芬蘭教育培育出學生愛好讀書的興趣。根據調查41%的學生平常最長作的休閒活動就是讀書,全芬蘭圖書館的閱報率和上圖書館借書的比例也是高於其他許多先進教育體制的國家。芬蘭的教育制度設計了學校和家庭的有效互動,帶起一個學生喜歡讀書的環境。當每個人能夠愛上唸書的樂趣,並且能夠運用在生活中,那麼知識成為每個學生必然要修習的,既是興趣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從上述訊息給予台灣教育一些啟示:第一,無論是政府或是家長方面,認為教育是一種計算投資報酬率的事業,只要投注的金錢越多回收的就越多。然而在實質教育上並沒有和生活結合,充其量也不過是為了未來就業而準備相關知識,甚至所學的和將來所作的工作也毫無關係,那麼很多學生就會捫心自問「我們學這個到底是在幹嘛?」﹔第二:學子們沒有體會讀書的樂趣,只知道這是一像能在考場中與其他人競爭的武器。等到離開了考場,誰還會一直拿著這樣的武器?將知識視作武器的時候,怎能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因此造就了許多讀死書或視書本為毒物的學子。

要遏止這長久以來「為考試而讀書」的惡習很困難。呼籲政府當局與其浪費時間金錢,學習國外的教育改革學到四不像,或是沒有意義的正名活動。不如砸錢在該用的地方,將社會和學校培育成引起學生唸書的環境,並要加強宣導「為生活而學習」的觀念,讓學生不再抗拒書本﹔並要強制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之間的互動,尤其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甚大,家庭若無法培育一個讀書環境讓孩子學習,可以多方利用縣市圖書館,家長主動帶孩子學習閱讀;更透過相關活動融入生活圈中,當讀書不再枯燥乏味且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才能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本文已於2005年5月24日刊於人間福報論壇版

 

老師,什麼是歷史?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美真

「爸爸,什麼是歷史?」二次大戰後,一個法國男孩問了這個問題,而他的父親,年鑑學派的史學大師布洛克,因而寫了一本史學名著「史家的技藝」布洛克提出揚棄「帝王將相」為中心的史觀,對西方史學影響甚為深遠。台灣高中教科書的爭議,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男孩的疑問,找到被統獨意識型態模糊的焦點。

人,為什麼要學習歷史?歷史教育又有什麼功能、意義?回到這個原點,我們將發現部分史學界人士的焦慮簡直可笑。先不談史學理論,對一個高中生而言,學習歷史除了幫助他考上大學之外,如果還能有點功能,那就是透過對古老事物的瞭解,增加其思考能力;或學習一種、數種瞭解過去因果關係的邏輯與技巧,未來可以運用在現實社會。但台灣歷史教育向來不是以此為目的,在「一綱多本」政策之前、所有的教科書還是國立編譯館壟斷的時代,課本第一頁很明白的寫著「為培養民族氣節、愛國心…」等編纂目的。換句話說,威權體制下的歷史教育,不是要讓孩子學會思考,恰恰相反是要孩子不會思考,只懂得符合國家機器利益的知識。也因此,我們的學生不曉得自己祖先的過去,卻能熟記一大堆中國的帝王年號、條約內容。這個問題被批判已久,筆者不必贅言。

    過去數十年來,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是以中國為核心,台灣只能瑟縮在邊陲位置,如今應當以自己的土地為主體,教導孩子瞭解過去,又有哪一國的歷史教科書不是如此。先撇開統獨意識,不管你是大中華主義者,還是台獨基本教義派,你的孩子都必須熟讀中國歷史,但過去「以中國為核心」的史觀,卻嚴重扭曲了台灣史。

    筆者認為,去中國化倒是不必,但改變過去「以中國為核心」,把台灣視為邊陲的史觀、教育,卻是當務之急,台灣歷史教育的方向,實在於此。回到本文討論的原點,如果我們的歷史教科書,盡是與現實脫節,盡是為了特殊意識型態而刪增歷史事實內容,盡是等到學生長大後才察覺被騙了的謊言,我們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從高中歷史教育學會思考。曾有高中歷史老師說,去中國為核心的教科書是「穢書」,如果老師不在意所教出來的學生只是把課堂上的知識當成考上大學的敲門磚,那也無所謂,若有學生問您「老師,什麼是歷史?」,您又要給他們什麼樣的台灣、什麼樣的中國?

 

兩性平等教育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嫦薇

    1997年3月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在推動性別教育上可說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代表在正式教育體制中對性別議題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過去的忽視,兩性平等教育是近年來新興的教育理念之一。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九十學年度起由國民小學一年級開始實施,其課程包括五大基本理念、十大課程目標、十大基本能力。在課程計畫中特別載明:「有關兩性、環境、資訊、家政、人權、生涯發展等六大議題如何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應於課程計畫中妥善規劃。」可見兩性教育是值得大家重視的議題。

在國內,教育部於八十二年頒布新的國小課程標準,在八十五學度起,國小教科書從一年級逐年將一般科目開放為審定本,自九十一學年度起,全面採行審定本,因此學校對於教科書的選用有極大的空間與彈性。

教育部全面體檢國中課科目教科書是否符合兩性平等原則。其結果發現:在圖片方面,認識台灣------社會篇、地理篇、健康教育與家政等科目男女比例均衡,國文、英文、數學、認識台灣-----歷史篇、生物、童軍教育等科目則男多於女。大多數的科目都存在性別刻版印象:男性的角色多變化,女性多為母親、女兒之類的傳統角色;男主外、女主內;男性好動、積極、女性靜態、被動;男性多為主導者,女性多為照顧者、協助者。此外,職業類別及運動也呈現性別區隔的現象,造成兩性明顯性別刻板印象。

教科書在兩性平等教育方面的改革,歷經許多學者和單位多年來加以研究推動,雖有改善的跡象,然整體而言,仍有性別角色偏見。國小教科書逐年開放民間審定版,在眾人殷切期盼建立合諧的兩性社會之際,其課程和教材是否符合兩性平等原則,需要我們加以關注。

    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小學課程除注重兩性平等教育的內涵,教科書應去除兩性刻板印象外,學校應避免性別隔離現象,加強社團活動課程之推動,推展兩性教育,重視兩性教育的諮商輔導。同時教師運用批判式的思考教學,訓練學生體認性別角色的差異,而認知兩性社會文化的平等建構,進而公允地呈現兩性平等的教育目標,並強調性別尊重的價值態度。除此之外,對去除性別角色偏見,學校教職員工對於性別角色思考模式與行為態度也非常重要,校園內,上至校長、主任,下至行政人員都也應建立正確的性別角色觀念,誘導每位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都能各自發揮所長,生活在平等、自由、正義與理性的祥和社會裡。

 

 

新移民中心成立了  下一步呢?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許倪瑋

台灣目前每3.1對結婚就有1.9對是與外籍配偶結婚,每7.5個入學新生中就有1個是外籍配偶子女,所以外籍配偶識字教育與多元文化融合是新移民教育重要政策。教育部也努力在全國推動設置「新移民中心」,目前已有三個縣市完成設置,以台南市新移民學習中心為例,設立於大港國小,整體佈置朝向多國風味,尤其是有濃厚的東南亞氣息,啟用後能提供外籍配偶學習服務資訊平台、識字教育、教材研發與學習諮詢服務,目的是希望外籍配偶能自然快樂的融入台灣這個大家庭。

新移民中心成立對外籍配偶來說自然是件好事,但比較令筆者擔心的是如何讓外籍配偶可以從家庭中走出來,能夠去使用新移民中心提供的各項服務,一般而言迎娶外籍配偶的台灣男性社經地位普遍較低,外籍配偶來到台灣除了擔負傳宗接代的責任,也要多少負擔家中的經濟活動,外籍配偶在台灣的人際脈絡也較為封閉,往往需要夫家的人加以協助,所以新移民中心啟用後,下一步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更多的外籍配偶可以受益?畢竟很多外籍配偶的活動空間往往限於家中或附近社區,沒有家人的支持及認同也很難接觸更多外界環境,如果新移民中心可以突破這些困境,讓更多外籍配偶可以參與,這樣才不枉其成立的目的及宗旨阿!

 

產學合作再思考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家輝

產學合作系指學術界與產業界在互惠原則下,以契約模式構成合作關係,共同進行研發計畫,以求資源之有效交流,或理論與實務之有效整合,而達成雙方的合作目標。而我國為了達到此知識經濟的目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首先推出在各大專院校及研發機構成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國科會也在各校成立技術移轉中心,期盼能將國科會研究成果技術移轉給產業界。而教育部更推出產學合作中心,全力配合教育界的研發能量與產業界的市場需求,讓教育界龐大的高科技人力資源與產業市場結合,期能創造下一波的經濟奇跡。

雖然產學合作可以爲學校及產業創造出許多的利潤,但是在這之間也有著一定的問題,其實「研究」與「招商」之間的緊密結合,並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作為生藥產業龍頭老大的美國,就將產學合作推行得最為徹底。在美國,不僅讓接受國家補助的大學,享有完全充分的私有智慧財產權,更要求學者有義務將研發的成果專利化。也因此使學界與產業聯手合作的時代,變成了商業利益左右的專利權大戰。

追求利潤本是產業界天經地義的生存法則,但當大學及國家學術機構也致力於追求商業利益,這意味著研究者生產的科學知識是私有的,是具備商業價值因此需要被專利保護的,知識不再是全民共有的公共財。在這樣的商業邏輯之下,追求公共利益的學術研究不但不被鼓勵,在與產業界的利益發生衝突之時,更可能受到壓抑排擠。

 

我對學生的心沒有少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雅文

把在職進修和教學不用心劃上等號似乎太沈重,如果說進修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用心,那兼行政工作的老師是不是同樣也是影響上課品質,疏於對孩子的照顧?有小孩的老師,半夜被孩子吵起來影響隔天的上課情緒,那是不是會影響老師教學的行為都應該被管制,老師不能進修,老師不能兼行政,老師不能有小孩?

時間的管理是每個人必須要學習的,在現代社會上一個人同時都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原來的步調,一個有心做好自己工作的人,他會很用心把過渡期縮短,所以時間的管理更是重要,他知道什麼時間要作什麼事,要如何去利用零碎的時間。

班上老師去念研究所的常規一定亂?我是覺得只要自己班級導師不在,別的老師去代課秩序會很吵,那是因為現在的學生吃定代課老師不敢對他們兇,不敢管他們,更何況公假進修的那一天是把科任課都集中在同一天,科任老師任課的那一堂課,班上的秩序應該要能掌握,而不是把常規不好的責任全丟給去進修不在的老師,老師如果沒心在教學上,就算他沒在進修,他也不會在課餘時間認真備課,而是把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比如:聊八卦、看與教學無關的報章雜誌等。

筆者身兼老師和學生的身份,記得班上有名小朋友問過我:「老師,你都當老師了還要唸書啊?」我常跟他們分享讀書的甘苦談,讓他們瞭解老師除了認真教他們外,也跟他們一樣當學生在唸書,希望他們能以老師為典範,認真做好學生的本分,同時在進修這一年,讓我在教學現場常去省思社會教育議題,對教育環境更有關懷與敏感度,面對學生的問題,也常在思考應該如何去改善他們不良的行為,避免造成以後社會的憾事發生。而班上的常規也獲得同學年老師的認同,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也越來越乖,我想老師的用心沒有因為去進修而少分給他們!

 

高中職入學多元方案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顏均庭

 

  由於考試、升學已成為國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有關考試及升學制度的變革容易成為關注的焦點,而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牽涉近九十六萬名學生的升學權益,約四十八萬個家庭的關切,所以任何變動及疏失均會立即受到質疑,值得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審慎辦理與執行。九十四學年度針對高中職社區化的推展,及未來實施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做了些許的變動及相關的配套措施,根據現行「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缺失頗多,但不宜恢復聯考制度;多元入學方案條件規定複雜,使教育相關人事備感困惑;多元入學方案權責不清,配套措施不足,執行成效不彰;多元管道不利弱勢學生,影響其升學機會;國中基測分數決定入學結果,導致形式多元實質不多元;國中基測成績組距未公怖,影響學生選校的權益;多元入學方案招生規定與高中職社區化精神相悖,形成政策間扞格。

  

  教育部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自九十學年度全面實施,取代實施四十多年的聯合招生考試制度,一改一試定終生的入學方式,目的在紓解國中升學壓力、使國中教學正常化、引導高中職學生適性發展、鼓勵高中職發展學校特色、強化學生及家長的社區意識,最主要的在於廢除聯考,一改過去智育掛帥偏差現象,適切反應世界趨勢以及教育的潮流,但如何實行得宜,不僅僅只是有其名無其實,仍是我們教育部及各相關單位仍需努力去落實的。

 

    

教育部在哪裡?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方逢源

    五月已逐漸進入各級學校招生的季節,筆者服務的縣市亦於上週完成了下學年度國小一年級新生的入學報到。由於受到「少子化」及今年入學新生適逢習俗「虎年」出生兒童,各校依戶政單位所通報的學齡兒童大幅減少。許多學校為避免學校減班,於招生中用盡各種方法諸如:同意學生家長選班級、指定老師,增列許多號稱為音樂先修班、數學加強班等體制外班級名稱。讓人恍然有置身於「補習班」的招生之感。

 

  學齡兒童逐年減少早於黃前部長在任時即開始重視,並提出「不減班、不減師」的政策,期望藉此達到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之目的,然此一宣示因部長的更迭而有所改變。就目前所知全國已有四個縣市因班級數減少,而宣布今年不辦理教師甄選,連帶著使現任教師申請調動者成功機會大幅減少。學校面臨減班的壓力而造成老師工作不安定感,亦造成學校內部同仁之間的衝突,到底誰將會成為減班調動的人選呢?就學校行政而言,校長負學校經營成敗之責,且面臨每四年一任遴選的壓力,學校的班級數常成為顯而易見的觀察數據,種種因素下造成學校辦學遷就現實未能堅持教育的專業理念。雖然家長具有教育的選擇權,然而將老師異化為商品任由家長品頭論足、稱斤論兩是否合宜呢?且許多家長的論點往往是道聽塗說、無客觀的論證和思辨。況且在九年一貫教學實施後,國小階段強調教師間伙伴關係的協同教學或班群教學,而今日再以家長非專業的觀點來形塑出明星老師的作為是否為開教育的倒車?

  

  教育行政當局應正式面對「少子化」之後學齡兒童銳減的現象,速擬出因應對策。而非將此一屬於人口結構化問題,任由基層的學校及老師們來面對承擔其所造成的減班壓力,進而衍生出各學校間惡性競爭非教育的現象。在教育部一方面高呼著常態編班的政策時,或許也該反過來看看學校和老師們所能配合的客觀條件為何,不是嗎?

 

 

變色的鐵飯碗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蕭惟友

 

談到公務員,通常一般人的刻板印象都是工作輕鬆、收入穩定,上班的時候可以喝茶,看報,甚至翹班,日子過得逍遙又快活,也不用擔心會被解聘,是令人稱羨的鐵飯碗工作,也因為如此,每年總是吸引眾多考生報考,儘管錄取率再低,還是有很多對公務員充滿美好憧憬的死忠支持者,打死不退、前仆後繼投入國家考試,為的就是一圓公職夢。但是從以後開始,公務員制度將產生重大改革,從考試任用、工作業務、到績效考核都會有所變化,意謂著當公務員愈來愈不輕鬆,尤其是績效考核方式的改變,表現優良的不但可以快速升遷還有獎金鼓勵,但是表現差的公務員可能就要倒大楣了,情況輕的話頂多調職或給予在職訓練,嚴重的話則是直接被炒魷魚。未來的公務員不能再抱著僥倖的心理混水摸魚,而是要戰戰兢兢做好每個工作,否則得來不易的鐵飯碗就有可能不保。這種情形之下,終身雇用這個名詞即將走入歷史。其次,政府人事的精簡導致公務員的缺額逐年萎縮,再加上考試制度的改變(由兩試併為一試)將會吸引更多人報考,未來的公職考試勢必競爭會愈來愈激烈,錄取率也會愈來愈低,對於有意想擠進公務員這道窄門的考生可以說是雪上加霜,此外公務員也即將出現淘汰機制,上述種種情況對於有意成為公務員的考生可要有心理準備。

                                     

 

每天每日都是快樂的母親節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千芳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將來臨,你準備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意呢?

買一張卡片,寫幾句貼心的話?挑選一件美麗的衣裳或貴氣的珠寶?請媽媽上館子,放媽媽一天假,最後再送上一份甜蜜的蛋糕?

筆者相信媽媽們都會對子女們如此費心的行動感到窩心。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裡,不管你平時離家多遠、事業多忙,大夥兒總是要想盡辦法地,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這是一個多麼值得珍惜的,團圓的日子。

但筆者也相信,遠方遊子平日定期的電話問候,例如兩三天一通、或一星期一通撥回家與媽媽閒話家常,即使只有三言兩語,對媽媽來說,也絕對勝過一年一次的物質大禮。

今日的母親節似乎已同情人節、聖誕節一般,成為商人大發利市的一個大好時機。然而,親情能夠形式化嗎?節日的歡慶固然可以飽和且呈現情感的濃度,但絕不能當作一次掩飾平日忽視程度的彌補機會。如同其他情感,親情也需要培養與經營的,尤其是生養的父母大恩。筆者衷心希望,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意能夠純粹而綿長。



從大學教育學程招生名額縮減

看國家機器的意識型態操弄!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郭駿武

 

各大學院校最近正陸陸續續的舉辦教育學程說明會,因為教育部要求各大學院校94年度的國中、小師資培育的教育學程名額縮減百分之十以上。影響所及,各大學有意從事教職,報考教育學程的學生又要在各校更少的名額中搶奪未來從事教職的基本資格!

教育部開放師資培訓制度,卻為什麼要縮減各大學教育學程的招生名額?各大學常嘆經費不足卻又為什麼要放著教育學程學分收入不要,順應教育部的政策?而學生們對於未來工作前途的憂慮,卻為什麼總只能在僧多粥少的環境中,默默的逆來順受?

教育部在對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提出一份「中小學師資供需與流浪教師[11] 問題」的專案報告中指出,中小學教師供需之所以失衡,主要是受到自由市場競爭機制的影響、師資培育多元化致使「量」難以估計、不適任教師淘汰不易、教師未能順利退休,以及「少子化」降低師資需求等種種因素所造成。

因此,報載教育部為減少「流浪教師」,九十四學年度起,大學教育學程每班應減少招生名額百分之十,獲評鑑為二等者,九十五學年度起更應減招百分之二十,被評為三等則退場停辦。由此可知,所謂「流浪教師」是教育部減少教育學程招生的原因。減少教育學程招生名額,或許減少了「流浪教師」的問題,但是有沒有可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而且甚至帶來更多看不到的影響及後果!

所以,當重新檢視教育部的教育學程減招政策時,首先必須要問的是,教育部該不該為「流浪教師」問題負責呢?如果說取得國家專業資格的工作者的工作都需要被國家保障,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所謂「流浪醫生」、「流浪律師」等名稱或角色,而這些被冠上或自詡「流浪教師」名稱的專業工作者,當他們需要被國家保障工作時,如果從過去政府中央集權意圖以國家機器控制教育的歷史脈絡來看,是不是代表了過去『管制–支配』的意識型態遺毒,正在教育體系中死灰復燃!

 

其次,日前由教育部推動的大學追求卓越計畫中的清、交大合併反對聲浪,可以試著看出對國家機器『管制–支配』的反抗意識。但是,為什麼各大學的教育學程中心卻照章接受一個對學校辦學沒有任何幫助的政策?甚至沒有任何的反對聲音呢?如果試著從各大學教育學程中心被學生們暱稱為小師大或小師院的組織成員中,大致可以約略看出,台灣的政治改革雖然帶動了民主社會的風氣,但是過去長期在國家機器『威權–控制』意識型態下的師範教育體制及其所培養出的教育行政官僚或是學者,目前其實是各大學教育學程中的行政或教學主力。所以各大學的教育學程中心如果繼續符應著『管制–支配』的意識型態,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由於整體的社會環境或是媒體傳播或是父母、師長的諄諄告誡,對未來的工作機會稀少或穩定的恐懼,不僅僅是大學生們,連在研究所的研究生們,為了層層管制下的教育學程名額汲汲營營時,我們再一次驗證了社會學大師阿圖塞(L.Althusser) 的討論;統治階級藉由壓迫性國家機器與意識型態國家機器來進行統治,而教育制度已經成為意識型態國家機器之一,國家藉由教育與學校來塑造某個意識型態,藉以鞏固既有的體制。而國家機器『支配–順從』的意識型態,從以上的討論中可以發現,其實不僅僅存在大學之中或是教育政策而已!

 

 

回首頁

 

 

 

 

 


 [11]修習教育學程,也已經完成實習,但是並未考上正式教師的老師,被稱為流浪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