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事評論6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拓展財源不必大砲打小鳥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鄭向峰

日前教育部舉辦教師課稅後配套方案南區公聽會,引發高雄縣、臺南市教師代表不滿退席抗議,只因教育部無提出配套方案嗎?還是日久累積的不平喧洩而出?從賦稅公平的角度、國民應盡的義務而言,取消教師免稅並無不可。然現今在政府財政困窘的事實下,貿然向二十多萬名教師課稅,為解決財政困境所運用之手段,似乎有過當之處。

所得稅法排除軍教納稅規定是教師們所信賴的基礎,從事教職與此國家行為有其因果關係,且「誠信原則」、「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業經立法。如今,政府要課教師所得稅最大的爭議應在於是否有「公益優於信賴」的情形,政府應考慮的是課稅結果是否有助於提升「教育品質」或其他有實質的公益用途,而非以「取之於教師,還之於教師」的假思維破除政府對教師的保護。

若基於賦稅公平原則,行政院長謝長廷延續游錫堃院長任內之「課多少,補多少,實質所得不減少」辦法繼續推動軍教課稅,如此,流於形式上的公平,而失去課稅的實質意義。筆者認為,政府取消免稅當然與國庫吃緊有關,若政府繼續掛「公平」之名,虛晃一招,拿教師荷包開刀,只為一百三十多億元的國庫收入,此解決財政問題之方法,實有違「比例原則」。

教育部未提出配套方案的癥結在於要如何在法治國家中信守政府的誠信?然在大環境的改變下,教師已非惜年的低收入戶,而是人人稱羨的「金飯碗」。然教師代表們的「同意」應立基於社會公平正義,而非游揆的承諾,這是值得教師們深思的。

 

教學觀摩並非只是在看戲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許倪瑋

人間福報在4月5日刊登一篇有關於教學觀摩的評論,認為教學觀摩不過是在演一齣戲,教學的老師更是身兼編劇和主角,無助於實際的教學工作,身為教學現場的老師,筆者認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教學觀摩仍有其存在的價值,而非只是單純的觀摩而無任何收穫。

筆者也曾經擔任過教學觀摩的老師,設計教案是教學工作的一環,即使被比喻於編劇者,但實際運作起來,還是會考驗著老師們良好的應變能力,如何去引導學生進入教學內容,如何去處理學生課堂上的任何想法或突發行為,畢竟教學不是演戲可以一再NG。

而且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學生而非老師,老師應該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如果能在課堂上盡情發言、努力表現,對老師的教學更是一大肯定,筆者更是反對「套招」的教學過程,這對學生們也是一種折磨,況且教學本來就會有好與壞,並非觀摩就一定要是完美演出,好的部分可以加以吸收運用於自身的教學上,不好的地方也可以讓教學者與觀摩者省思如何改進。

另外,從示範教學的老師身上,甚至是教學的過程中,觀摩者也能獲得一些想法。有時太沉溺於自己的教學理念,看看其他老師的情境佈置、創意教學甚至是潛移默化的身教,對增進自己的教學能力一定有所助益。

筆者肯定老師們在準備教學觀摩的努力,也相信觀摩結束並非就曲終人散,也會讓與會者帶走一些能力和新的思維。

(刊登於94.4.13人間福報論壇)

 

當同性之間不再是純友誼時……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林家輝

近日看到一篇「我的同志女兒 歸來吧!」的文章,在文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著的「只有失去才知道痛,我寧可多一個同志女兒,也不要失去自己的孩子。」在這字裡行間,寫出了父母殷切期望孩子歸來的心情。在文中指出子女或父母會因為的性傾向的問題而有所決裂,甚至導致孩子的出走,筆者認為之所以會有這些狀況出現,除了傳統觀念的作祟外,還加上了媒體對於這類的話題總是冠上特別醒目的標題,也就是都將焦點集中在當事人的同志角色上,而這些都是無助於一般大眾去了解有關同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就是因為不了解,進而形成同志的污名化。

其實性傾向只是作為人本性的一種特質,有同性性傾向的人並不是生病更稱不上是變態,他們與其他人一樣都是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一般大眾不應該因為他們的性傾向不同而給予不同的看待,當然要大家接受這樣的言述,對於某些人來說是這可是如登天一樣的難,但就算這些人不接受也應該執著尊重的心來看待這些他們眼中的「異類」,不該對人家的性別傾向作出任何的批評或是矯正。其實在我們教育的環境中,是應該多多對這些議題加以討論的,雖然我們的教育部有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但還是著重在一般的男女平等的議題上,不管是從課程的內容或者是學校的輔導政策上來看,對於同性戀的議題就如同禁忌一般是碰不得的,而這一點是我們的教育還要加強的地方。台灣現在不是都在講要有多元文化的教育,要我們去尊重多元文化間的差異,其實多元的性別認同不也是我們應當去尊重的嗎!!

 

當「人本」教育遇上升學主義還是人本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顏均庭

近來台灣教育日漸突破以往的傳統教育方式,不再只是以教師為主的方法來教導我們的孩子,更多面以人本的角度來教育我們的主人翁。人本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意義,是不主張客觀判定教師應教授學生什麼知識,而是主張從學生的主觀需求著眼,幫助學生學習他喜歡而且認為有意義的知識,若教材對學生缺乏「個別化意義」,則無法引導學習,因此人本的教育目的,是在幫助學生發揮潛能、全人發展,其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即為輔導者。

就現今教育狀況來看幾乎仍較著重於教學生習得技巧,生活智慧成面的著重還是較少,若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台灣這樣的教育環境裡,要完全顧及到孩子的個別差異我想是不容易的,就個人觀點來看,以人本為教育取向的理念要完全落實於現今的教育環境裡還是有相當的困難度。觀其人本的教育來看其理念亦即學校教育應以情境教育為主,知識教育為輔,但就知識面來看,什麼樣的知識才是有效的呢?若全面以學生為主,那麼學生只習得他們有興趣的事物,是否會讓孩子們逃避學習學科的壓力呢?且在提倡情意教育的重要時,就中小學來看其在課程時數花了多少時間在情意上,而情境教育是否只是超高層次的道德教育,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難以實行的呢?在台灣這樣以升學為主的國家,老師要如何做到如Rogers所謂的給予「適宜的環境氣氛」-即是老師(諮商者)與學生(當事者)間「真誠」、「接納」與「瞭解」的諮商關係或態度。個人認為即便有以「人」為出發點的教育理念,也易受制於現今大環境的利益、升學主義的壓迫下而無法落實,且在這樣自由學習原則之下,也將造成老師於教學裡龐大的負擔,我想這會是對師生間的一大挑戰。

然而像在現今的教育環境裡,我們仍可以發現到,為落實人本所提出的教育精神,已逐漸出現體制外施行著創新的教學內涵,誠如:森林小學。但這樣的實行也唯有在小班小校的環境裡才能減少一些限制,也許在現在看來是給予了孩子創意的學習天地、啟發其多面思考,但不經令我深思的是,當孩子在離開那樣的學習環境回歸到一般體制下的學習,是否可以完全適應及接受呢?我想就台灣的教育環境來看,適宜的將行為主義及人本主義的教學理念落實不徧何派為最。

 

別再讓小孩活在家暴恐懼中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佳汶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統計,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全台有五十八個孩童因受虐致死,平均每月有3.8位兒童在大人攜子自殺或受虐過程喪失性命。兒虐通報數字有每年增加一成且急速爬升的現象。去年一整年的兒少受虐人數達九千三百二十一人,平均一小時就有一名孩子受虐。可見在社會的角落中還有不少兒童仍受到暴力威脅與虐待,面臨生命的威脅。近日又發生兒童因遭受家庭暴力兒致死的事件,劉小妹妹的事件除了凸顯了兒童保護網絡上、相關通報體系的缺失,也反應出我們對於人權觀念、親職觀念等相關理念之建立未能完全落實,急待相關單位的重視與改進。

    兒童受虐的原因有很多,父母總以小孩不聽話、調皮需要打來管教,或者因生活壓力、經濟壓力等做為藉口,讓小孩成為大人的沙包…等等。以往傳統的錯誤觀念,如「孩子不打不成器」、「父母以打管教小孩是對的」等價值觀,都需要導正。「打」絕對不是管教小孩最好的方式,小孩不是父母親的私人財產,更不是大人的情緒壓力的發洩對象。

在防止發生受虐事件上,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所以,在初級預防上,應加強社會的宣導與親職教育,學校體系及大眾媒體在此階段也扮演積極的角色,應發揮其影響力及正面的功能,建立並傳達正確的價值觀。當受虐事件發生時,良好的通報體系與輔導治療的介入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一個環節都需緊密的聯繫,以防止受虐兒的增加,及提供妥善的後續輔導照顧。

 

美術教育  不可忽視 !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李嫦薇

    在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之下,經濟、商業、工業一直為一般大眾所強調。學校成績的高低影響的孩子的生活,數理優異的學生,常被視為優秀學生的代表,數理好,代表智商高、功課好,前途無限好;資優生不一定要學會音樂、不一定要會畫畫;不會音樂、不會畫畫仍可成為資優生,但是,不會數理,卻無法成為資優生。其實,除了數理之外,其他科目亦應平衡發展,如此的人格發展會正常。

    學校多元化課程的安排,排擠了美術課程的安排,實為可惜。教育改革應該能夠彈性安排教學方式,在課程設計方面,也應重視個別性而非一致性,讓不同興趣及能力的學生學習。

    筆者曾教過兒童美術,其課程與一般課程有很大的差異,一般課程,不管是國語文、數學、自然、社會、英文、電腦、鄉土教育皆無法明顯觀察出學童的情緒,唯獨美術教學可明顯觀察出學童的情緒反應;當他筆觸、用色大膽、色彩顯艷時,代表他的生活是快樂的、心情是愉悅的;有些學童特別偏好暗色系,,它表現出來的情緒較不穩定,家庭生活也較不愉快。畫畫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它可以撫平一個人的情緒,尤其是學童;畫畫可以隨心所欲、可以海闊天空、可以無牽無掛、沒有任何壓力、心情全部放鬆且能涵養德育。智育的發展很重要,美術的發展也是培養人格的不二法門。

 

孩子的教養是誰的責任?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賴怡真

校園意外事件頻傳,日前發生一國小五年級學生未依規定穿體育服裝到校,老師要帶他回家換衣服,順便作家庭訪問,但是該學生害怕被責罵,跑去躲起來,最後不慎墜樓身亡,家長不滿老師的教育方式過當,怪罪老師。

近年來只要發生管教不當的事情,家長就會向媒體哭訴及爆料,把所有的錯都怪到老師頭上,造成親師的衝突一再發生。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時間比跟老師的相處時間長,因此受到父母的影響較深,父母必須負上大半的教養責任。然而,多數的父母只注意孩子的課業問題,對孩子的生活教育疏於管教,甚至老師在聯絡簿向家長反應學生的問題後,往往無法得到回應,等到發生教養孩子不當的事件後,就將所有的責任推給老師,要求學校賠償,家長彷彿忘記自己的教養責任了。

上述的學生墜樓事件,或許老師的處理方式不是很恰當,未顧慮到學生擔心被罵而產生的焦慮,以為載孩子回家是關心他,卻導致學生情緒緊張,發生意外,老師的善意頓時成為學生的壓力。但是家長也應該自我反省,並非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就好了,必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孩子的教養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責任,親師應該建立雙向的溝通管道,互相了解孩子在學校或家裡發生的問題,共同討論適當的教養方式,將孩子的課業和行為導正,一起為孩子的教育而努力。(94/4/9)

 

家長參與教育事務,你家有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姿潔

教育部近日對外公告「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辦法」草案,明定家長有以個別身分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權利,學校並應主動提供、告知家長學校教育等資訊。針對教育部開放家長參與國中小學教育事務,筆者認為這並非只是學生受教權被關注,其背後仍隱含著重大的宣示意義,此議題也將提醒家長不可將子女的教育責任全推給學校,相對的,也必須讓學校了解到與家長溝通協調的必要性。儘管在原有的教育基本法和國民教育法等相關法令中,雖已有增列家長及家長會依法參與學校事務範圍與項目,但仍未有專屬的法令規章,以致多數家長 仍未積極參與子女教育事務,由此看來,教育部對此草案的立意就是更進一步強調家長必須負起子女教育相關的「責任」。

此外,還有一點是我們必須注意的,在家長參與教育事務中,這些權力是否會被少數的家長們所壟斷?就現在各個學校裡的家長會來說明,我們不難看出會參與家長會的家長,大半是較〝有錢有閒〞的父母,也就是說這些家長會的成員們大多是來自地方上社經地位較不錯的家庭,其子女相較於其他孩童們也享受較豐富文化資本,因此當家長會這個組織在爲學生發聲的時候,它代表的其實是那一群社經地位較好的學生們,當然在某些方面他們往往會忽視掉少數 / 弱勢學生的心聲,而在這樣的機制下,是否這些少數 / 弱勢學生往往就被邊緣化?那他們的聲音又有誰會去重視?透過教育部這個相關草案,筆者認為是有值得讚許的地方,但當中會衍申的問題也期許教育部可以加以深思!

 

校園開放?開放校園?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欣佑

   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宣布將成立「推動永續校園小組」並擔任召集人,他呼籲所有國中校長與他一起推倒心中的「牆」,拆除校園聯結社區的圍牆藩籬,讓校園與社區的關係緊密結合(94.04.07)。

    拆除學校圍牆,就能達到與社區緊密連結的功效嗎?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連結,單從圍牆著手,是無法真正落實。校園開放使得每一個人皆可以從校園四周進入學校,導致學校無法確實監控進入校園人士的性質,此時學生的安全又如何能夠過得完善的保障?倘若進入校園的是一名綁匪或是強暴犯,學生的安全又由誰來負責?是學校?是老師?是家長?還是社區?

    若想要達到與社區緊密結合,並不一定非得拆除學校圍牆,學校圍牆不見了,是否真能消弭社區與學校間的隔閡,其實有待商議。最根本的方法應該是「開放校園」,從學校活動中與社區結合,如運動會等,藉由溝通與實質的活動讓社區人士或學校雙方產生歸屬感,使社區能夠實際參與學校,進而了解學校,我想這達到讓校園與社區的關係緊密結合的效果。

    「校園開放」,拆除學校圍牆,固然可以廣納社區人士進入校園,但學生安全又由誰來保護?「開放校園」,強調與社區間的溝通,讓社區融入學校活動,而非拆除學校圍牆,是否讓學生的安全多了一分保障,又能達到與社區關係緊密結合的效果。我想,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是學生安全重要?還是名義上與社區結合重要?

 

減少師培人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蕭惟友

最近教育部為了紓緩流浪教師的問題,除了積極促成師院轉型、減招之外,一般大學的教育學程也必須接受評鑑,評鑑成績一等的教育學程不必減招,二等必須減招百分之二十,三等直接停招退場。近年來臺灣的師資供需失衡愈來愈嚴重,教育部不得不對各校教育學程展開嚴格管控,藉以限制師培人數。筆者認為這是教育部在收拾當時教育學程設立太過浮濫所留下的殘局。當初師資培育法打破了過去師範教育法所謂的一元化師資培育制度,讓其它大學也能設立教育學程,目的是希望解除師範體系長期壟斷師資培育的現象以及因應社會的變遷和需求。然而立意雖好,當時卻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在教育部沒有嚴格把關之下,許多大學紛紛成立師資培育中心,也不管自己是否擁有合格、足夠的師資與設備,結果使得很多學校的師培中心品質良莠不齊,也造成師資供給嚴重過剩的問題。每年許多準教師常常全省考透透,教師甄試錄取率只降不升。過度開放教育學程所留下來的後遺症恐怕是教育部始料未及的。此外,也應該考慮到學齡兒童逐年減少、每班師生比等其他因素,否則光靠減少師培人數,也未必達成師資供需平衡的目的。

                                 

賽鼠和釣青蛙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李春金

    校風自由的師大附中舉行五十八週年校慶,學生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布置展覽或舉辦比賽,其中最吸引學生參加的,是老鼠賽跑比賽,先介紹每隻老鼠的來歷與名稱,設定每隻老鼠的賠率,供同學下注參考。有些學生興奮不已,為老鼠加油;有些學生則感到殘忍。看到這則新聞,我想到假日時,帶堂弟妹去農場釣青蛙的情景,我們在釣桿上綁著一小塊豬肉,引誘青蛙來吃,然後再放到網子裡,互相比賽誰釣得青蛙比較多。我無法知道老鼠和青蛙的感受是什麼,牠們也不會抗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都把快樂建築在牠們身上。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推動生命教育已實施多年,然而不論是小朋友、高中生還是我這個成年人,似乎還是沒學會尊重動物、尊重生命。想著小朋友開心的神情,下次若央求我再帶他們去釣青蛙時,是該答應還是拒絕呢?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黃千芳

一位十六歲高中生留下一封百餘字的遺書後自縊身亡,「活著好累」、「心已死」、「毫無上進心」等等話語是他最後的呢喃。傷心的父親難以接受白髮人送黑髮人,難過表示:「我知道他常想不開,也知道要月考了,壓力很大,還跟他說不用太在乎成績,誰知道……」

    一代諧星也因為難過人生關卡而選擇自己結束生命,類似的事情一再發生,不勝唏噓的背後究竟給了我們什麼警惕?找出引發的火源以自責、責怪旁人的作為,都只能是一時的情緒出口,平靜之後,我們能否反省:是不是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太過單一?我們的情緒管理與生命教育是不是從沒有被重視、被落實過?而面臨挫折時,我們曉不曉得可以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找不到人傾訴時,我們知道可以向哪些機構或單位尋求幫助嗎?

    憂鬱症的罹患已經多麼令人無可奈何了,事後的苛責流言只會是火上加油,毫無幫助。筆者認為,在教育上帶入省思生命的課題、培養多元價值的觀念,以及重視在醫療單位或機構團體內的情緒治療部門,並釋放給民眾知曉,才是亡羊補牢的當務之急。

                                                                                     

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郭駿武

那天,碰到以前家教的學生(國中生),因為就要基本學力測驗了,順口問道:「準備的怎麼樣了?」學生說:「我已經有學校念了,不準備考了!」,詳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最近有許多的高職到國中校園去招生,因為去招生的老師鼓動起三吋不爛之舌,再配合國中老師的暗示「報名基本學力測驗只是浪費錢!」「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於是有同學就因此走上就讀高職的路!

這個家教的學生,國二時考試的成績不好,導致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喪失學習動機,但是經過慢慢的引導、鼓勵,協助掌握學習的方法,英文、數學、理化的學習漸漸有起色,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高,但是就在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前夕,因為級任導師及招生的高職老師的幾句話,他選擇了高職的這條路!

近幾年,因為廣設高中、大學的教育政策,許多私立的高中職正在面臨學校經營轉型及招生不足的困境,高中職學校為了招生常動員學校老師或是訂出業績辦法,只求能夠招到足夠的學生,維持學校生存!

但是,為了學校的生存,或者更清楚的說,為了老師能夠保住飯碗,就必須利用學生對老師所說的信任,把學生貼上標籤,或者說強化學生在學習上對自己的自我否定嗎?

或許有人會說行行出狀元,高職也沒什麼不好,如果想升學,以後還是有繼續升技術學院的機會。這樣的說法,表面上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希望是,不要因為只是要保住老師的飯碗,而使用讓孩子自我否定的方式選擇未來要走的路,這樣的方式就算以後繼續升學,孩子的自我認同與學習信心也總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勁,孩子並不知道他們年輕該有的自信,居然是犧牲在一群只顧自己飯碗的老師手中!

英國社會學者Paul Willis曾經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勞工階級的孩子還是容易成為勞工,原因不只是學校的中產階級文化不適合勞工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勞工階級的孩子也不認為他們適合讀書或升學,那為什麼這些勞工的孩子會自認不適合呢?以上發生在台灣教育制度下的例子,或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

 

校園的服裝儀容規定,不應太過死板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依華

對於土庫國中的校長當眾剪學生的頭髮(並有學生的耳朵被剪傷)遭受抗議一事,校長認為這樣做是為了維護校規尊嚴與正義。據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潘慧  玲表示髮禁已解除,也就是說雖然學校髮禁已解除,學校仍可以自行規範服裝儀容,但是學校在規範服裝儀容的出發點,應是為讓學生學習到什麼是「合宜的儀容」的教育內涵,而不是將服裝儀容的重點放於頭髮的長短度上,況乎,教育要計較的不是學生頭腦外的頭髮,應更重視學生頭腦內的東西,如果這樣的校規規定已無太多的教育內涵,那麼校長是否應重新思索這校規的適用性?校規的意義性?

    再者,一位教育人員對於頭髮不合規定,就立刻在學校當眾剪學生的頭髮,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也有不當之處?在學生犯錯後,是否也該多給學生有自我調整的空間和時間?如果僅憑個人的情緒和認知就棌取了當眾剪學生的頭髮的處罰,不僅校長個人的處理方式失當,也因在大庭廣眾之下給予被受罰的學生難 堪,而造成傷害學生自尊,所以身為學校的教育人員,在一再耳提命立地要求學生遵守規定的同時,也能多多思考規定的教育性和合理性,並且,在處理學生的犯錯事件時,也同樣能思考處置方式背後的教育意義。

 

師者應尊重學生人權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美真

    台中市松竹國小一名老師,因學生未帶指定作業「一塊具有紀念價值的布」到校,竟以對學生摑掌做為處罰,該名老師辯稱,他只是予以「警告」,是小學生的臉皮比較薄,所以才會留下痕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而今,一名老師面對一位學生,一位具權力的大人身份行肢體暴力於一小學學童,且厚顏辯稱係為「警告」,該名老師是黑社會在行堂內處罰嗎?教育如果是打出來的,那與黑社會有什麼兩樣呢?還需要學校教育做什麼?一名教師若對其學生已無「愛」、也無「教育專業」,那應是退場的時候了。教育相關單位亦宜立即進行了解與處理。

       就法而言,民法第一千零八十五條:「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父母依規定對其子女百懲戒權,但須限於必要之範圍內。而法律上並無教師得準用父母懲戒權的規定,例如,國民中學學生獎懲辦法第二條規定,懲罰僅限於1.訓誡 2.警告 3.記小過 4.記大過 5.特別懲罰:(1)來由家長帶回管教,(2)改變環境等方式。教師並無體罰學生之法令依據,教師體罰學生,有違憲法規定,並侵害了學生的人身自由。

       該名老師「身教」、「言教」錯誤示範,以暴力進行「警告」,缺乏自省能力,又無勇氣認錯,這般師者,不僅有違教育專業倫理,更已違法。教師應以教育專業倫理及守法的師者自我期許。

 

中輟生的暴力犯罪問題應予重視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美真

台北縣新店一名國三陳姓少女23日遭歹徒連砍6刀, 23日晚間9時中和一名黃姓少女也是被同一批人砍傷,而犯案的皆為中輟生。台北縣永和永平國小20日晚間上,3名南山中學國二學生在永平國中打籃球,被一群中輟生藉言王姓同學瞪他,以西瓜刀砍傷王姓同學。中輟生喋血街頭的暴力犯罪事件一再重演,面對中輟生暴力犯罪問題日趨嚴重的問題,家庭、教育相關單位、治安防治機構、社會大眾應予重視及改善。

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如未予及早的介入輔導,行為問題將日漸惡化,對社會形成潛在的傷害,待行為問題變成暴力犯罪問題時,社會將付出極大的社會成本。因此,家庭、教育相關單位、治安防治機構應及早預防青少年步入中輟生的行列。

青少年中途輟學,除了學校教育問題,家庭、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有著密切關係,必須以愛及耐心為出發,關懷青少年。對於有行為問題的學生,學校及家長應予立即有效輔導,以減少學生偏差行為的產生。此外,應加強學校及家長的互動關係,隨時追縱學生學習及生活狀況,互相通報與關懷青少年的行為問題,降低青少年偏差行為問題的嚴重性。社會大眾面對身邊的中輟生,亦應多予鼓勵重返校園,完成學業。

沒有一個學生是可以被放棄的,尤其是徘徊於人生十字路口的中輟生,更需要大家的關懷。惟有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共同付出,才能有效降低中輟生的犯罪情形。

 

你看見他所背負的沉重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郭晉瑋

高雄縣一名陳姓國小學童不僅遲到,還穿便服到校,下課後老師帶著他回家換衣服時竟忽然掙脫老師的手,直奔四樓,當師生趕到時他對眾人大喊「不要過來」後,立即從四樓跳下,送醫不治。

該名學童當日的情況是早上六點多就出門,到了八點才到校,中間的時間到哪去了?該據其師長的猜測,陳姓學童有到網咖上網的興趣。陳姓學童出身自單親家庭,平日陳姓學童的行為正常,成績中等,還獲過數學競賽的第一名,在師長的眼裡是個性活潑的學生。這天忽然發生如此異常,令他的師長相當驚訝。

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起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是很辛苦的,他們若出現偏差行為還有跡可尋,可以立即多付出愛心關懷。最害怕的是太過於懂事,表現太過完美的孩子:就是因為這樣才是最危險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所要面臨的壓力有很多,在外,他必須承受同儕的孩子不能理解他沒有母親,所帶來的閒言閒語﹔在家,更是因為沒有母親照顧,不僅要自己照顧自己,更要在家人面前表現出不需要他們擔心的樣子。所以,這種孩子私底下實際上是被生活喘不過氣來的,有時要透過其他的活動來放鬆。在網咖上網,也許就是陳姓學童選擇紓解壓力的方式。

因此,他們必須強迫自己長大,成為超出他年紀的「小大人」。我們看到那些身在單親家庭仍然懂事的孩子會覺得很難得,不用特別關心。然而誰又能知道他們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在他們週遭的師長往往就是忽略了這一點,不管他們再怎麼懂事,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心智還未成熟,怎可能在這個應該快樂的年紀,受得了生命無法承受的負擔呢?縱然把一切心事埋藏在笑容裡,但事實上他們的內心是在哭泣的啊!

回到這起事件的原點上,在六點到八點這消失的兩個鐘頭內,這名陳姓學童可能是真的到網咖去了,當老師要帶他回家時,他會很害怕會受到父親的責罰,無法承受得了他在人前的形象破損,終於他崩潰了,一路逃跑到他累了,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下,從樓上跳下來造成這起悲劇。

這對許多教師們給予很大的啟示:每個孩子都是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成長因素所造就出來的個體,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一定都是基於相同的原因﹔同樣懂事有教養的孩子,也許是在家庭環境健全的情況下教得很好,也可能會是單親家庭養成的早熟,後者較前者有很多生活壓力。既然背後的原因不同,就不能一概而論,給予相同的關心,甚至以為就不用特別注意。

在教室現場運作時,教師不僅要對影響教室秩序或是成績不理想的孩子要注意,也要注意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是懂事過度的孩子更要時時注意,他是否出現了他已經快承受不了壓力的「求救訊號」,及時為他紓解壓力,聽取他內心真正的心聲,把這些聲音讓家長知道,讓這個孩子不要活得那麼辛苦。教師與家庭之間必須要互動合作。而學校輔導室的機制也要能及時運作,在此事件的教訓後,不僅是要做出為孩童心靈輔導的防禦網,更要為目睹這次事件的學生們,淡化心靈上的創傷及刺激,才可以阻止一再發生的悲劇

 

我們為孩子提供了什麼閱讀環境?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方逢源

自從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在任時,即大力推廣兒童閱讀運動。然而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最近調查發現,全臺五百多間公共圖書館中,只有六成設置了兒童圖書室,平均每一萬一千四百個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才分到一間兒童圖書室。圖書室數量不足、藏書不夠、設備和布置不能吸引小朋友外,圖書館員也很少與孩子互動,所以只有一成五的孩子喜歡到圖書館看書,而且將近一半的兒童從來沒有參加過圖書館的活動。如此的現象讓人深刻感覺到,政府的各項施政是否有無一貫性呢?還是換了人政策也更改了。

從人的感官知覺上來探討,視聽媒體所呈現的聲光、音效等刺激給人的感受是直接的,人勿需再經由大腦的思考直接將所接受的訊息印烙在個人的腦海中。而閱讀是一個複雜的運思過程,人藉由視覺的感官獲取文字刺激,再經由大腦的運思過程中瞭解文字中所寓含的意義,並於個人心理地圖中描繪出文字所展現的圖像。如此複雜的思維過程中是人類許多神經原的運作結果,是故推展兒童閱讀運動有其正面且學理上的背景。在目前許多兒童沉迷於電視、電玩的遊戲當中,讓兒童自幼即養成閱讀的習慣,就其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是終身受益的一種習慣。就另一面而言對目前紛擾的社會現象也是有一正面而長遠的效果。

政治人物講求的是具有實體的政治績效,能留下雄偉的建築物並於其上留名是具體可見的政績,對於閱讀活動此種長遠而又看不見績效的作法可能讓許多政治人物避而遠之。當政府喊出將以五百億推動大學能擠身於全球百名大學之列,我們是不是該反省我們到底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了什麼的基礎教育學習環境,兩者之間何者較具有意義呢?而在推動九年一貫教育時構思提供給教師更大的教學自主、更多元化的學習內容,然而經幾年的推動以來是否達到相關的目標呢?由這一份報告中可讓大家更深入思考。

 

正視網路科技帶來的問題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李雅文

現在年輕的學子,他們放學後的休閒時間幾乎就泡在網路上,長時間盯著螢幕造成他們視力的退化,迷於線上遊戲的寶物,偷錢甚或學人家網路援交賺取金錢,在現實生活中不與人親近,卻在網路中找尋知音,受騙情形甚有所聞。年輕學子他們的判斷力尚未成熟,也容易受網路上不良資訊的影響,長時間下來身心易受污染,價值觀也易受扭曲,很容易出現憾事。

通訊科技的發達、電腦網路的普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不可否認網路科技為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網路上的黑暗角落,更值得我們去思考與預防。因資訊科計的發達,父母都不吝於提供完備的周邊設備給孩子,盼切孩子積極學習,但父母卻缺乏使用電腦的能力,無法提供正確的輔導,造成親子間的數位落差。  

身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學習的機會,教導參與並從旁協助孩子有正確的選擇能力,對自我負責的態度,可以的話電腦不要放置在孩子的房間,這樣比較能知道孩子上網做了些什麼事,避免晚上不睡覺偷偷上網或到一些色情、暴力不良的網站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希望家庭、學校和政府能積極推動正當的休閒活動、校園網咖的設立與輔導,以及正確的指導年輕學子網路使用行為,除了透過家長的訓練,教師的協助外,政府必須建立網路分級制,注意色情、遊戲暴力和幾個自殺網站的討論話題所帶來的影響,更盼能建立網路警察制度,作督導之責,大家一起讓憾事降到最低。

 

從槍手事件看擴張(劣質)的高等教育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陳俊宏

高等教育極速的擴張,表面上讓每一個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薰陶,人民的素質也得到提升,實質上卻是代表著高等教育的極速劣質化,大學校院的招生人數已遠遠超過需求,供過於求的結果,各校為了招生許多該要求的素養都沒有去注意到,只要有學生就好了,孩子也認為讀書非常的容易,而沒有加強自己的學問,大學生的素質已受到社會的質疑,大學生滿街跑的情況下,擁有大學學力不代表就是高素質的人才。況且現今大學生的價值觀也在社會潮流不斷的衝擊下,社會價值觀受到嚴重的扭曲,文憑的價值也受到社會的漠視,文憑的「易得性」讓大家不再珍惜,反而以一種『價值交換的心態』去解釋文憑背後的意義,而沒有真正考慮到自己真正得到了什麼,而是利益取向或是虛榮心作祟取代了一切。

    從這次爆發的代考事件,更讓我們體會到高等教育的浮濫,價值觀的改變,現在的孩子根本不重視學習的過程,而只重視文憑的情況下,不擇手段的結果,更加凸顯出現今的教育問題,更有些學校為了賺取更多的學費,為了招生更多的學生,而降低了各項教學的品質,對於學生的學習如果不嚴格把關,止是會造成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不好。

    我覺得應該嚴格執行退場機制,讓不好的學校急流湧退,或許這不是教育制度的錯,但我相信如果教導孩子文憑的意義所在,用嚴格的篩選制度及管制的措施,讓孩子體會到文憑所帶給他的意義,讓他更珍惜自己的努力,那才是最重要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