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年身心健康狀況與居住安排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李靜怡
一、前言
近年來老人被虐待、遺棄、因為遺產分配不公而與老母法庭見,甚至陳屍家中數日才被發現的社會事件不斷的佔據著報紙的社會版版面,老一輩的人看了心驚膽跳,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社會版的主角,年輕一代的人看了則心有戚戚焉,心中充滿著無奈與不捨。大家注意的焦點多放在「老人照顧」、「老人安養」上面,但卻有很少人注意到老人的心理感受。老人彷彿只是一個物件,一個揹不起卻又放不下的沉重的物件。老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己經從以往認為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仁者,智者風範也」轉變成不具生產能力的依賴人口甚至是社會、家庭的沉重負擔了。
人口老化是現代化國家開發到一定的程度所必面臨的現象,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標準,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比例未滿全國總人口數百分之四時稱為「年輕人口」,超過百分之四而未滿百分之七稱為「成年人口」,超過百分之七以上時則稱為「老年人口」(黃雅文、姜逸群,1991)。而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自八十二年起,臺閩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人口比率為7.10%,正式邁向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指數則由七十年之13.95%急速劇增至九十年之42.33%,平均每一百位青壯年(15-64歲)要扶養42位幼童或老年人,高於南韓的41人、香港的37人(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03),年輕人的沉重負擔是可想而知的。伴隨著高齡社會而來的老人問題也己經不是單獨家庭要面對的課題而是整個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了。目前關於老人問題的探討大多集中於老人護理、老人安養以及老人主照顧者之負擔的調查,對於老人的心理問題或是居住安排的滿意較少著墨,本文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旨在探討成年晚期之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及老年人對本身之居住安排的滿意度以及其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二、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一) 生理層面
一提到老年人大多數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形容詞就是「髮蒼蒼、眼茫茫」,老化就等於是老年人的代言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健康功能的衰退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阻止也無法逃避的命運。而老年人罹患慢性病的比率也跟老化的程度增加。根據衛生署民國九十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的結果顯示,大約每四名65 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心臟疾病,而每五名65 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脂。整體而言,女性之健康狀況較男性差,但各項健康問題或疾病狀況之年齡差異較性別差異明顯,老年人的健康狀態明顯較年輕人差,疾病罹患百分比較高,而功能限制也較大。以下簡介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生理衰退現象
1.視覺
進入老年期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視力的衰退,因為眼睛水晶體失去彈性所以太小的字或太近的東西看不清楚,必須要靠眼鏡的幫助才行。Richard指出,夜間因對燈光強弱的敏感性衰退,老年人在夜晚開車時就必須更加的小心以適應對方來車的燈光照射(張隆順譯,1993)。
白內障或是青光眼也是老年人常患的毛病。白內障是一種普遍的老化現象,患者的眼睛水晶體會變得混濁而失去彈性,阻礙光線到達視網膜,而造成視力無痛性的退化。隨著年紀的增長,白內障的現象也會漸趨嚴重,六十五歲以上之老人,75%都有白內障的問題。根據調查,讓台北市老年人最感到困擾的慢性病中,白內障排名為第二(彭駕騂,1999)。
2.聽覺
在成年期早期或是中期聽覺的衰退是很輕微的,但是在較高頻率聲音的接受上則有較明顯的退化現象。聽力缺陷最明顯的結果是了解語言的困難增加,也因此老年人常會要求別人再次重覆其談話或是要求對方要大聲地說話。研究顯示,當環境安靜且語言表達清楚,未加扭曲時,老年人和年輕人的聽力功能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當環境吵嘈有干擾且語言表達不清楚時,老年人和年輕人的聽力功能則有明顯的差異。聽覺缺陷與人溝通的困難度甚過於視覺退化,也因此聽覺缺陷比視覺退化更容易使人與社會團體產生隔離感(張隆順譯,1993)。
3.慢性病
除了視、聽覺的退化外,生理上的退化還包括有:身體骨骼關節、味覺、觸覺、嗅覺…等方面。除了生理上自然的退化現象外,需要長期治療或是長期照護的慢性病也是老年人常患的毛病。所以本文特別把慢性病列為老年人生理退化的一部份。根據衛生署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五年全國營養調查統計報告,國內有56%的老人有某種程度的慢性病疾病,換句話說,每兩位兩老年人就有一位是慢性病患者,其中有15%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有26%的人有膽固醇偏高的情況(彭駕騂,1999)。並且,每十位老年人當中就有一位無法自行執行日常生活活動,必須依賴他人的照顧(陳玉敏,2000)。一位需要長期照護的病人約會影響十個人的生活,影響範圍真可謂不小。而當今的社會觀念及環境都己改變,家庭型態從大家庭轉變為核心家庭,雙薪家庭成了社會的新趨勢,誰來照顧這些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怎麼照護…等相關問題成了許多家庭最頭痛的問題。
4.智力
我們常說「老胡塗、老了就胡塗」,彷彿人老了就一定會胡裡胡塗、分不清是非。許多年輕人不喜歡和老年人相處就是因為認為老年人老是在狀況外、搞不清楚狀況或是認為老年人是很難以溝通的。事實上這是對老年人智力表現的迷思。人類心理能力的發展進度是不一致的,研究指出老年人的智力表現在流動智力方面確實會隨著老化而有衰退的現象,所以老年人在學習新的事物或做反應時會比較慢;但反映社會中生活經驗結果的晶質智力卻是隨著年齡、經驗和身體的成而增長(郭靜晃、吳幸玲,1994)。由此可知,當老年人的流動智力因較少使用而衰退的同時,代表智慧累積的晶質智力的能力是不降反升且受到環境的影響很大。
(二)
心理層面
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人的發展具有差異性。此種差異性自生命期開始即已存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差異性呈扇形狀態開展,至生命期後段,差異性己達到最高。老年人由於各自的人生經歷、文化背景、生活環境、心理個性和行為需求等的不同,因而其心理與情緒狀態亦有所不同。但整體而言,仍有歸出一些共同的屬性(黃富順,2002)。老年人常見的心理與情緒包括有
1.
自尊感
所謂自尊感是指個體在他人的言行滿足尊重自己需求後產生的一種情感(黃富順,2002)。傳統社會中老者代表著智慧及權威,其所說的話話或是對事情的看法及觀點年輕人比較會接受,也會尊重老者。也因此,老年人的自尊感較為強烈。自尊感對老年人而言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具有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作用。老年人因為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其行為也會朝向維護尊嚴與榮譽的方面表現,在生活上盡量獨立、不依賴他人。相反地,也有老年人想繼續保有掌控權,當個施令者,希望大家都能聽他的話,若自尊無法得到滿足即會產生憤怒的情緒或是自卑感(黃富順,2002)。一般而言,如果一個老年人近年來有著相當安定的生活、如意的生活水準以及沒有被遺棄的強烈恐懼,其自尊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相反地,當壓力接踵而來,生活水準不如其所預期的或是孤獨與被遺棄的恐懼非常強烈時,這位老年人則很容易受到傷害(張隆順譯,1993)。
2.
失落感
老年人在退休之後最先遇到的問題即是經濟問題,其次是角色調適的問題。退休之後沒有固定的收入,但支出不一定會比較少,加上醫療保健的費用,許多老年人因此感到不安。根據調查,八十五年時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生活費用主要來源以依賴子女供給最多,其為來自本人終身俸或退休金(周煌明,2000)。角色調適成功與否也會影響到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從勞動人口轉變成依賴人口許多的老年人一下子無法適應。加上年華不再,身體外觀的改變,朋友,人際活動,生活形態的改變,感覺生命中許多重要或是習以為常的東西被剝奪了,因此,老年人常會有失落感產生。
3.
自卑感
所謂自卑感,是指個體的自尊心得不到滿足或過低評價自己產生的一種情感。老年人的自卑感主要是來自於自尊感的不滿足。一般而言,身心有缺陷、受到挫折、成就低的人較容易產生自卑感(黃隆順,2002)。工作是許多人生活的重心,而老年人因為退休而離開工作崗作,感覺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權威和影響力降低變成了一個沒有角色的人,加上身心各種能力的衰退,彷彿變成一個只能坐吃等死的人,此種情況也會導致自卑感的產生。自卑感是一種消極的情緒,會抑制老年人的自信心,使老年人自我孤立、自我退縮,並減少社會交往,嚴重時甚至會否定自己,而走上輕上之路(黃隆順,2002)。
4.
空虛感
空虛感是指個體在空閒狀態時對時間空估所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黃隆順,2002)。空虛感也是許多老年人都有的感覺,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孤獨寂寞的感覺更是強烈。其實只要妥善的利用時間,多和社會互動這種空虛的感覺就會減少的。
5.
疏離感
所謂疏離感是指社會變遷與都市工業化的影響,使人與其生活環境失去了原有的和諧,終於形成現代人面對生活時的一種感受。老年人因為年齡的老化、社會變遷的快速,有一種無法與現在的社會融合的感覺,也較年輕人擁有較多的疏離感。老年人的疏離感包括有:無意義的感覺、無能為力感、社會孤立感,以及自我分離感(彭駕騂,1999)。
以上所講的幾種心理情緒只是一個概括,並非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同樣的問題,也並非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只限於以上幾種。從意氣風發的人生舞台上謝幕下台,許多人一下子無法承受這種落寞、失去掌聲的感覺,心理那種若有所思的感覺也會因此更加的強烈。心理影響生理,身體上的疾病其實只是出反映出老年人的內心感受。許多老年人身體其實並沒有不適,但老年人總覺得自己的身體很糟糕、需要看醫生、吃藥,其實他們求的、渴望的只是家人的陪伴,多一點的注意和關心。
三、居住安排
除了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問題之外,另一個困擾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問題就是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了。現在的社會風氣、觀念都己經改變了,以前的社會三代同堂是社會普遍的居住模式,但是現在核心家庭才是社會普遍的家庭模式,老年人,怎麼住、如何住,成了許多人頭痛的問題。尤其是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不論是在經濟或是精神方面都是家人的一大負擔。安養院是家人最後的選擇,也是不得不的決擇。對老年人或是家人而言,都是很大的負擔。老年的居住安排有以下幾種:
1.獨居
老人獨居曾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高危險群,特別是在鰥寡、貧窮、沒有謀生經驗的人身上,老人獨居容易受到貧窮、社交隔離、寂寞、健康情形轉壞,以及不利於健康等因素的侵害(熊曉芳,2000)。因為社會形態與經濟結構的改變,傳統三代同堂的居住方式也跟著改變。當核心家庭成了社會主流時,老年人不是和老伴一同留守空家或是獨居之外,就是輪流到各個子女家中居住。而根據內政部統計處91年的資料顯示,到民國90年底為止獨居老人有55,414人,占老年人口之2.8%。一般而言,老年人獨居的原因為:個性孤僻、不喜歡與人交往、意識及行動能力退化與人溝通互動困難、子女在外地就學或是工作、不習慣都市的生活方式及步調,甚至是遭到子女的惡意遺棄,當然也有老人認為自己獨居不論是在吃或住都較為自由或是和子女的思考方式、教養方式不同而自己選擇要獨居的案例。不論是自願獨居或是被迫獨居,家人的情感支持對於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2.和女子同住
和子女同住是老年人認為理想的居住形態,目前老人的居住形態也是以和子女同住的比例為多,但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和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和希望和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的比例相差了約10%,換包話說,約有10%的老年人對其居住安排是不滿意的。老年人主要是和己婚兒子同住,只有少數和女兒及女婿同住。這或許和中國傳統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是別人家的了,因此只有少部份的老年人會選擇和子女同住。老年人喜歡和子女同住的原因有
a.可以幫忙照顧孫子女,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b.在生活上彼此有照應
c.子女可以學習尊敬和服從長輩
近年來的趨勢則傾向於「新三代同堂」,子女住在鄰父母家不遠之處,一方面方便子女探望父母,另一方面彼此都仍可以保有自由。
3.安養照顧
安養照顧大概是許多需要長期照謢的老人的家屬最後,也是最不得以的選擇,尤其是家有需長期照護的老年人的時候。一名需長期照謢的老人會影響其周遭家人,鄰居,朋友…約為十人的生活,長期居家照謢不但影響家中經濟,也會影響其他成員的生活形態,安養照護似乎是家人最後,最迫不得以的決定。調查報告指出除非萬不得己,否則子女不會選擇把父母送進安養機構。選擇安養照護對子女而言除了經濟上的負擔外,心理的負擔也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做此決定時,老年人通常在最後一刻才知道自己即將立院,也因此會有反抗的現象出現。由於社會對於安養院仍存有負面的印象,許多老年人對安養院存有極大的恐懼感。他們一方面擔心無法改變家人的決定,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安養院的環境非自己所想像的。在心理感受上,老年人認為自己是被家人放棄的,所以才會被送到安養院,因此感到喪失自尊(許敏桃,2000)。
一般而言,若老年人的健康情況良好,則決定安養的方式由其自主或其配偶共同決定,子女較少干涉;老年人的健康情況越差或是需受照顧的依賴程度越高,則其他人參與決定的程度也越高(呂寶靜,2001)。
四、對家庭教育的啓示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的智彗、人生經驗是年輕人挖不盡的寶。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化是無可避免的現象,家有老年人帶給家中的衝擊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則在於幫助老年人有尊嚴地、快樂地渡過這個時間,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快樂的晚年生活是由許多塊拼圖拼湊而成的,家人則是最大的那一片拼圖。以下將從分兩個部份來說明家庭教育可以介入的部份
(一)
在老人方面
1.
新角色的適應
邁入成年晚期的老年人第一件要學習的功課就是新角色的適應,包括為人祖父母、退休…等。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退休正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不少人以為退休後就可以輕輕鬆鬆、無憂無慮的過日子,對於退休後的日子一點計劃也沒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便覺得無聊、沒事可做,每天只好對著電視發呆,久而久之生活圈越來越小,與人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少,最後整個人變得鬱鬱寡歡。對此,家庭教育工作者可以做的就是幫助老年人規劃退休後的生涯,包括學習新的才藝、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或是多參加活動。鼓勵他們多與其他人來往,擴展生活圈並加強自身的社會支持網絡。許多老年人熱衷於宗教活動或是志工活動,都是擴展社交的行為。藉由參加活動,老年人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心、不再認為自己只是個依賴人口,身體自然健康。
2.
經濟方面
目前台灣地區老年人的生活費用主要是來自於子女的俸養,但老年人仍應該自己為自己留有預備金,以備不時之需。新聞報紙時常報導有老年人在分完家產之後便遭到兒女的遺棄,因此老年人在分家的時候應該為自己保留一部分的財產。金錢雖不能買到快樂,但至少可以為老年人保留一點自尊,自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必當個伸手牌,並且可以減少子女的經濟負擔。
3.
健康方面
老年人的身心功能狀態的衰退老化,可因自然老化而起,也可因疾病或病況而生,老化易招致疾病,疾病也易促進或加速老化。無論是老化或疾病狀況,都會影響老年人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李世代,2001)。因此,老年健康的保健就更顯得重要了。對於身體健康的變化平時就必須多加注意,不可掉以輕心,對於醫生的囑咐也必須加以遵守,不可因貪圖口舌之慾就把健康丟在腦後。家中的擺設也必須盡量簡單,減少老年人可能發生意外的機會。
4.
心理方面
老年人必須調整過高及過多的期望心理。老年人對於自己的老年生活總是有許多的期望,希望在家中可以得到兒孫的尊重和照顧,希望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也希望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可以被採納,當這些期望可以被滿足時,老年人就會產生自信、自尊…等正面的情緒;相反地,當這些期望沒有被滿足時,失落之感便會油然而生,各種負面、消極的情緒便會出現。因此,老年人對於生活中的一切應該要抱持著一種開放的心態,凡事不要太過於計較,也不要對子女有過多的依賴,以免期望越高,失落感也越大(黃富順,2002)。
(二)家人支持
1. 更多的關懷及注意:不論老年人的居住安排是獨居、與子女同住或是住在安養場所,家人的支持對於老年人而言都很重要。許多年輕人一但出了父母的家門就忘了自己家中還有老父及老母,假日不返家探望父母,平時也少有電話。家是一個整體,少掉子女這個部分這個家便不完整了。因此為人子女者即使沒有與父母同住在一起,平時也別忘了多多利用電話和父母聯絡。
2. 包容及耐心: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化是必然的現象,因此老年人的身體敏銳度及靈活度都不如年輕人,面對事情時反應也較慢,和他們談話有時也須重覆多次,為人子女者必須以更多的耐心來包容老年人的一切。
3. 在居住安排上和老人商量:老年人的居住問題困擾了許多的家庭,更甚至還因此破壞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其實,老年人很怕變成子女的負擔,若因為了老年人的居住問題而導致兄弟不和,老人家的心裡永遠都不會好受。在居住安排上最好可以尊重老人的選擇,以其需求為主要考量。不論居住安排是獨居、輪伙或是安養院,最好可以事先和老年人商量,好讓老年人有心理準備,也給予其被尊重的感覺。
家庭教育在這個部份可以做的工作除了教育老年人適應新的角色身份、為自己保留一點老本、多和社會互動之外,更應該教育年輕一代的人,給老年人多一點包容、注意以及尊重。家庭教育在這方面的工作應該以年輕人為主,因為老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對於老年的準備也應該從年輕時就開始。筆者認為,一個年輕時就具有防老的觀念的人,等其年老時不但自己快樂輕鬆,同樣地,子女也輕鬆,而這種過程是一代延傳一代的。現代人應該有一個觀念:現在為老年人做的一切,就是在為自己的老年做準備。
五、結論
老年人是每一個社會及家庭的寶,社會的進步很多部份都得感謝老年人的智慧及生活經驗的貢獻。老年其實並不可怕的,因為時間改變的只是外在的軀體,但內在的心靈卻是更加的成熟。之所以會將老人界定在六十五歲,主要是在一八八0年,德國的俾斯麥想要決定一個年齡來促使其政府的部份人員能夠退休。那時俾斯麥一點也不知道年學反人類老化的現象,只是在那個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大概在四十五歲左右,並且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們將在六十五歲前死亡,因此俾斯麥決定了六十五歲基準,以後聯合國也以此做標準了(黃雅文、姜逸群,1991)。而現在衛生環境的改善,醫療技術的進步,許多六十五歲的老年人看起來就好像五十歲的中年人似的。其實只要多加注意,老年人多給自己一點關懷、多愛自己一些,銀髪族其實也可以有另一個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