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壓力及其壓力因應方式之初探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張雅惠

壹、前言

「許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是多數父母在孩子奮力而為之目標,然而,一個又一個的報告出爐,卻都指陳孩子們覺得不快樂:

2004年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兒福聯盟公布了一份「台灣心貧兒現象觀察報告」,發現竟有四成六的孩子覺得不快樂(46.2%);近半數的孩子覺得生活很無聊(48.4%),甚至有三成的孩子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30.6%);約四成三的孩子遇到挫折容易放棄(42.5%);有四成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40.4%)。 

根據教育部訓委會委託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之「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估及預防策略研究」,在92年12月至93年11月間,針對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及花蓮縣的國小高年級、國中、高中職學生抽樣調查,完成11833份問卷,研究顯示青少年學生重鬱症盛行率是8.66﹪,女生有重鬱症、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的比率都高於男生。受訪學生中竟有14.41﹪有過自殺意念、3.04﹪曾有自殺行為。

儘管現代社會兒童的物質生活較過去優渥,但家長們為了不要讓孩子書在起跑點上,有超過六成的十二歲以下兒童上過才藝班(內政部兒童局,2005),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2004)調查也發現,都會區一半以上的學齡兒童同時學習三種以上的才藝,更有孩子一星期超過十種才藝課,童年生活天天被課程塞滿,這些壓力使得孩子喘不過氣來,也因此造成孩子普遍不快樂,缺乏自我肯定,挫折容忍力較低。

兒童最重要的壓力來源包括「學校」、「家庭」、和「父母」(Youngs,1998);在台灣本土的研究也指出考試、功課和同儕關係(學校),父母失和、手足關係和破碎家庭(家庭),以及父母管教方式,父母對子女的期待(父母)等都是兒童經常感受到壓力的原因;其中又以父母為兒童最重要的壓力來源(梁培勇,1993)。而在楊玉女(1991)的研究中也表示國小學童面臨了家庭壓力、學校壓力、社會壓力及發展壓力,正處於多重壓力的階段。

因此,壓力不再是成人的專利,孩童和青少年的壓力現象已逐漸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馮觀富,1995)。

 

貳、壓力因應方式之理論

一、壓力因應之定義

因應(Coping)一詞常被與類似的概念,如克服(mastery)、防衛(defence)和適應(adaptation)等相混用。因壓力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應讓人感覺不舒試圖服,因此,各體會做出一些可減緩不適的行為,這種由個人試圖處理壓力的過程稱之為因應(曾瑞譙,2004)。國內外學者對壓力因應之定義亦多所論述,如表2-1所示:

 

 

2-1 壓力因應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

壓力因應之定義

林純文 1996

因應就是對壓力的反應,亦即努力去面對威脅或壓力的行為方式。

林秀靜

1998

是一種處理壓力的過程,且具有緩衝壓力的效果,亦即個人針對壓力威脅所採取的一種行為方式。

林昭男

2001

指個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為避免遭受威脅或解除壓力,所採取的處理方式或解決方法。

張春興

1991

指個體在遭遇困難時所採取的一些較為積極的應付手段。因應方式會因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包括行動與思想,是有目的的意識行為,而非潛意識的防衛作用。

陳廷楷

2003

個體對於本身的工作因素所產生的工作壓力,採取一系列的紓解情緒、減輕焦慮及壓迫感的調節方式。

曾肇文

1996

指個體對來自情境或個人內在的要求,為避免使自己焦慮、傷害或失去,所從事的一切行為上、認知上或情緒上的努力。

程一民

1996

當個體面臨超過本身所擁有資源的內外在情境或問題時,為緩衝或避免產生壓力、焦慮、威脅或其他身心疾病,努力去處理情境或問題的動力歷程。

歐慧敏

1996

個體面對超過其所擁有資源和能力的內外在情境或問題時,為避免產生壓力、焦慮、威脅、害怕或其他身心疾病,而透過認知改變或行為努力去處理情境或問題的動態歷程。

蔡孟珍

2001

指個體遇到困擾或壓力事件,身心無法負荷時,個人內在認知、情緒及行動上所作的努力。

Dewe

2000

指在認知和行為上的一種行動,該行動是用來控制、減少、容忍加諸在某人身上的負荷,或超過某人能力所及的某種能力。

Folkman

1984

因應是一種動態的歷程,涵蓋認知、行動、評價與再行動等步驟,是一種過程取向。

Folkman

Lazarus

1984

指個人在認知及行為上不斷地努力,以處理內外在足以對個人資源構成負荷的特定要求。

 

Murgatryd

Woolfe

1982

指處理那些對個人造成嚴重負荷或超出個人解決內外在衝突能力的威脅。

註:引自蔡素美,2004,頁15

綜合上述學者對壓力因應的定義,壓力因應是個體遭遇壓力事件時,為解決內外在衝突,在評估資源後,所採取認知、情緒及行動上的努力。也可以說壓力因應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動態歷程、是一種行動。

二、壓力因應之相關理論

有關壓力因應之理論,多位學者從不同向度加以闡釋,從相關文獻中,,可歸納三種模式(引自邱富琇,2004):

(一)人格特質導向學派之因應理論

此派學者認為人格特質決定個體壓力的因應方式。Pervin1983)將人格特質歸納為四類:

1.先天遺傳的人格 :個人先天的本質大半受遺傳的影響,例如種族、智力、體型、外貌等,皆會影響個人而產生不同的因應方式。

2.環境性的人格:個人的人格心理症狀,如緊張、焦慮、壓力等,大多是來自生存競爭的環境經驗所造成,民族性、個人生活史、環境競爭經驗等,都會影響其因應行為。

3.社會性人格:社會力量會影響個人的心理發展,當今的社會領導、移民政策、智力測驗均顯現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現象。因此,社會階層取決於先天基因及後天努力,當代的人格特質明顯的朝向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因應行為模式。

4.教育性人格:人格的發展是可教育性的,它涵蓋了情緒性、認知性、行為性等因應方式。

人格特質導向學派認為個體對壓力的因應是以「人格取向」為主,不同的人格特質,會有不同的因應方式,而人格特質又受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影響。(蔡素美,2004

(二)認知評估學派的因應理論

FolkmanLazarus1984)認為壓力和因應都是認知評估的動態過程,如圖2-1所示,認知評估歷程可分為五步驟:

1.可能壓力事件之發生(occurrence of a potentially stressful event);2.對事件之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3.對事件之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4.因應方式之使用(coping efforts);5.適應之結果(adaptational outcomes )(引自Slavin,Rainer, McCreary & Gowda, 1991)。

 

 

 

 

 

 

 

 

 

 

 

 

 

 


2-1 Lazarus Folkman1984)的壓力過程模式

:引自韓玉芬,2003,頁39

由圖2-1 可以看出,Lazarus Folkman1984)的壓力因應模式強調認知評估的歷程,個人主觀知覺及對事件的解釋很重要,且個人會依評估來採取因應方式,評估與因應因而影響適應之結果。另外,這個模式是循環的(cyclical),若個人所作之因應努力無效,將產生不良之適應結果,如此一來,會減損個人的因應資源,相對地增加對壓力的易受傷害性(vulnerability),進而引起個人生活上更多的壓力事件(引自韓玉芬,2004)。

(三)整合式之因應循環理論

Justice1988)將「因應」視為一循環,如圖2-2所示,當人們處理一問題時,需要經過許多步驟或階段。即因應始於對事件之評定(A,其次為在為難中的需求為何及結果的嚴重性等信念(B)、與對結果可能控制程度(C)、再次則為非意識的防衛機制之產生(D)、體驗到最初的情緒、行為、生理上的影響結果(E)、做出繼之的因應努力(F)、最後則評量因應的結果(G)、與最初的問題做比較(H)。至此,因應的循環已完成,然每個人在問題解決、接受或放棄一情境之前,會有許多的經驗。且若無滿意的解決,此循環會再次重複(R)(引自邱富琇,2004)。

 

 

 

 

 

 

 

 

 

 

 

 

 

 

 

 

 

 

 

 

 

 

 

 

 


2-2 Justice的因應循環模式

:引自Justice, 1988, p.17

三、壓力因應方式之類型

Pearlin與Schooler(1978)依因應的功能,將因應方式分為三類:

(一)直接改變或消除問題情境,如尋求支持。

(二)改變個人對問題的看法,如把壓力事件視為工作使命感。

(三)處理因為問題所引起的情緒,如藉吃、喝發洩不滿抱怨等。

Powell(1983/1996)認為因應方式係維持個體心理平衡之行為,從其素質高低可分為三類:如圖2-3

 

 

 

 

 

 

 

 

 

 

 

 

 

 

 


註:虛線代表關連之意(低、中層次之因應會導致高層次之方式)

2-3 Powell三個層次之因應方式(引自邱富琇,2004,頁22)。

Folkman 與 Lazarus(1984)認為壓力因應策略可分為二種:

(一)問題中心的因應 (problem-focused coping )

以改變或處理對個體造成困擾的問題情境為主,當個體評估情境是較可能被改變時,會傾向採取此因應策略。問題中心的因應又分為二種,一是設法消除外在環境的壓力或增加自我資源的行為。二是改變內在的心理歷程。

(二)情緒中心的因應(emotion- focused coping)

直接調整對問題的情緒反應為主,當個體評估情境不易以行為加以改變時,最常採用此因應策略。情緒中心的因應又可分為二類,一是改變個體對一事件或情境的認知再評估,例如改變不了一事件的客觀情境,卻可改變其意義。二是設法使自己與壓力情境或經驗隔離,或是用壓抑或潛意識的防衛機轉來遺忘某些經驗。

Billings 與 Moos(1985)將因應方式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一)評估取向的因應

1.邏輯分析:嘗試去確認問題的癥結,參考過去相關的經驗,形成有選擇的行動且評估其後果。

2. 認知再定義:接受情境的現實,找出有利的情況,重新予以認知,以正向的態度重新看待問題。

3. 認知迴避:嘗試忘記整個情境,拒絕相信問題的存在。

(二)問題取向的因應

1.尋求資訊或建議:尋求更多的資訊,例如向專家或親友商談問題,尋求協助。

2.採取解決問題的行動:擬定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採取具體的行動以直接處理壓力情境。

3.發展可選擇的回饋:藉由改變個人的活動方式和創造新的滿意來源,以處理壓力情境,如:拓展新的社交關係、提高個人的自主權與獨立性、建立新嗜好。

(三)情緒取向的因應

1. 情緒調整:努力壓抑即將引爆的情緒困擾,正視自己的情緒變化,力求鎮靜與包容。

2. 消極認命:等待時間來撫平這個問題,甘願接受情境的狀況,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3. 情緒發洩:包括口語的和身體的宣洩,如:大吼大叫、暴飲暴食、抽煙酗酒,從事一種衝動的外向性行為。

而國內學者方面,李源煌(1989)在探討兒童的壓力問題及其心理與行為反應時,將國小學生的因應行為分成:反抗、過份、好動壓抑、依賴、被動攻擊。周意茹(1995)在探討小學生行為困擾極其因應方式時,將兒童因應方式分為自己處理或找人幫忙、立即解決或慢點再做、逃避問題或面對問題。曾淑華(2003)在探討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時,將因應方式分為主動面對、壓抑退縮、自殘攻擊三個層面。蔡素美(2004)在探討國小學童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時,將因應策略分為面對問題、情緒調適、延宕逃避、情緒發洩四個層面。

總而言之,國內外學者對於壓力因應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型:一為面對問題、尋求解決、採取具體行動以直接處理壓力情境;二為改變個人對問題的看法,並啟動處理情緒之各項心理機轉,亦即轉念。

參、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

有關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因素,已有研究者針對年級、性別、出生序、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等背景變項予以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年級

Frydenberg和Lewis(1991)的研究發現,年級較高的學生,較常使用放鬆、自責等因應方式。呂敏昌(1993)、胡素慈(2002)與蔡素美(2004)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童,在壓力因應方式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而蔣桂嫚(1993)、曾肇文(1996)、曾淑華(2003)與邱富琇(2004)之研究結果,卻顯示兒童壓力因應方式與年級並無顯著差異。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可能是研究樣本的異質性所導致。

二、性別

Patterson與Mccubbin(1987)以11-18歲的青少年為對象,發現男生較常使用「自我幽默等」因應方式,女生較常使用「尋求社會支持」、「減輕緊張感」、「抱持希望想法」、「自我信賴」等因應方式。曾肇文(1996)探討國小學童學校壓力與因應方式研究,發現因應方式在性別間有差異存在,在「焦慮擴大」的使用程度上,女生高於男生;在「積極的因應」使用程度上,男生高於女生。曾淑華(2003)研究國小兒童的因應策略,發現在「主動面對」上女生高於男生,而在「自殘攻擊」及「壓抑退縮」上男生高於女生。

而呂敏昌(1993)針對國中生的生活壓力研究,發現因應方式並無性別的差異。蔡素美(2004)、邱富琇(2004)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童,在壓力因應方式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由上述之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與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並不一致。

三、出生序

國內有關出生序與壓力因應方式的研究不多,僅曾淑華(2003)研究發現不同出生序之國小學童在壓力因應方式上並無顯著差異。

四、家庭結構

吳宜寧(1996)的研究發現,單親家庭比雙親家庭的高中職學生,較多使用「獨立對抗困難」和「正向自我安慰」的方式處理日常生活壓力。但亦有研究發現家庭狀況與因應方式並無顯著差異(曾淑華,2003;邱富琇,2004)。

五、家庭社經地位

Frydenberg和Lewis(1991)的研究發現,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生,其壓力因應方式有顯著差異。呂敏昌(1993)的研究也指出在高層次的直接行動因應方式上,高社經地位的學生比低社經地位的學生使用較多的直接因應方式。但是胡素慈(2002)、邱富琇(2004)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父母社經地位的兒童在壓力因應方式上並無顯著差異。

肆、結語

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當壓力因應得宜時,壓力也可以是促使兒童不斷成長進步的力量,但當兒童因應壓力的方法無效時,對兒童的身體、理智和情緒發展有嚴重的後果(曾肇文,1996)。因此,瞭解兒童的壓力,並適時引導採取正向積極之因應方式,才能開啟兒童幸福之康莊大道。而兒童之壓力及其因應方式現況,實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視之課題。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源煌(1989)。兒童的壓力問題及其心理與行為反應。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富琇(2004)。兒童之親子溝通、壓力因應方式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佳琪(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培勇(1993)。小學兒童壓力觀初步探討。中華心理學刊,35(2),87-114。

曾淑華(2003)。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觀富(1994)。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楊玉女(1991)。兒童的生活壓力、自我評估能力及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素美(2004)。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雪貞(2003)。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韓玉芬2003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西文部分

Bettie B. Youngs.1985/史莊敬譯(1996)。孩子壓力知多少。台北:性林。

Billing, A. G. & Moon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Folkman, S. (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839-852.

Folkman , S., & Lazarus, R. S. (1980). An analysis of coping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 sam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1, 219-239.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en, R. J.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5), 992-1003.

Folkman, S. ,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Frydenberg, E., & Lewis, A. R.1911. Adolescent cop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119-133.

Justice, B.1988.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 C. RusselED,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 N. Y.:Pergamon Press.

Patterson, J. M. & Mccubbin, H. I.1987.Adolescent coping style and behavior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nsure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 10, 163-186.

Pearlin, L. L, & Schooler, C.1978.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 2-2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