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發展與具體建議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詹淑芬

 

壹、  前言:

國人與外籍、大陸人士通婚所產下的下一代,稱之為「新台灣之子」。根據衛生署(2002年)新生兒通報,全國已有八%嬰兒出生於外籍配偶,四%嬰兒出生於大陸配偶(內政部,2003)。隨著新台灣之子的日益增加,將大大地對台灣的人口結構產生嚴重衝擊,成為另一個新興且活躍的族群。

美國社會從1960年代開始經歷明顯的社會、文化和人口的轉變(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弱勢族群長期遭受打壓、隔離與許多不合理的標籤與對待,造成族群上的彼此對立與衝突,甚至被批評為「文化大拼盤」。

台灣,這個民族大染缸是否能從美國經驗中記取教訓,能包含文化的多元性,從全球化的角度,充分運用優勢條件,創造另一個台灣奇蹟?值得身為台灣之子的我們深思。

 

貳、  「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發展危機與具體建議

以下從「新台灣之子」的系統因素分析來看其生活適應、發展危機與具體建議:

一、小系統:

(一)、自我認同

在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的發展過程中,包括了認同的部分─知道自己是誰,在生活的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和大系統中,自己站在那一個位置。(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

明顯的五官、黝黑的膚色,多數「新台灣之子」由於母親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和大多數的孩童在外觀上略有差別,母親似乎與其他同儕的母親亦有所差異,而認為自己跟其他人會有一道無形的隔閡,造成新台灣之子認為自己本身就不如其他人因而產生自卑的心態。認為自己的其他方面,如課業、人際、資質等,也一樣會比其他孩子們差。

具體建議:Rosenberg & Simmons(1971)發現認為別人以正向看他的兒童(包括非裔和白人)都有比較正向的認同(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因此學校與家庭應多給予新台灣之子正面的肯定與回饋,培養成功經驗,開發多元智慧,以建立其正向自我認同。

(二)、家庭成員(父、母、阿公、阿媽、手足等)

觀察台灣的外籍及大陸配偶現象,以在台灣婚姻市場中居於相對弱勢的男子為主(如社經地位較差、年紀偏高或身心障礙者),由於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父母忙於養家,對子女教育較不重視與關心,錯過了0~6歲,孩子智能發展的關鍵時期,造成孩子缺乏文化刺激,產生學習遲緩的情形。
   
許多外籍配偶初來到台灣就必須擔負起傳宗接代的責任,許多夫家害怕娶來的老婆在外學壞,採取愚民政策,阻絕外籍配偶學習的機會,公婆獨攬教育孩子的大權,或是外籍配偶無法融入台灣社會,心中有著委屈與苦悶,轉加於孩子身上,對於教養孩子的知識貧乏,不知如何教育下一代,而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馬靄萱指出,外籍配偶的學習、資訊吸收受到阻礙,自然會影響到第二代的學習,因此社會應該學習去了解、幫助她們克服遭遇的障礙,官方也應該運用社會資源,協助她們適應環境,讓外籍配偶所生的新台灣之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有一些外籍配偶不敢教孩子講自己的母語,深怕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但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多一種語言,就代表多一種世界觀;換句話說,外籍配偶及其下一代,將會是台灣與東南亞國家文化、經貿往來的溝通橋梁,而這個優勢也可能是大多處於中下階層的外籍配偶家庭,改變所處弱勢社會經濟地位的契機,倘若忽視這個資源,刻意淡化已存在台灣的多元文化,對台灣、對新台灣之子都是件可惜的事,也是一種文化資源的浪費(林修卉,2005)。

具體建議:

(1)建構完善的教育規劃:
  目前各縣市對外籍與大陸配偶提供的教育,僅有國小補校班或外籍與大陸配偶短期輔導班等,並無統一與適合之課程內容,囿於經費預算、學習期程規劃均屬短期性,成效並不高。為提高學習成效,宜依外籍配偶人口比例補助預算經費,作有系統的訓練計畫,規劃適宜教材與教學方法,協助強化語言,幫助適應新生活。
(2)
保障工作權益:
  外籍配偶另一半大部分為勞工階級,平均經濟能力相對較差,尚需外籍與大陸配偶共同分擔家計,儘快協助他們取得給薪工作,對於家庭經濟之改善大有助益。相關單位宜充分運用就業服務法,適時檢討工作條件環境限制,提供職訓服務,以獲得公平工作機會。
(3)
培養優生觀念:
  五年來外籍配偶所生的新生兒快速增長,已成長7.4個百分點,面對如此快速成長的現象,政府應重視優生宣導亦應提供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屬遺傳諮詢,由專業衛生機關輔導正確優生觀念,例如:鼓勵基本產檢次數政策、醫療及用藥協助、提供衛生保健資料等
(4)
地球村的世界觀

要在兩種文化中成功地生活的能力包括: (1)這兩種文化彼此分享其規範、價值和信念,(2)`有文化詮釋者、仲裁者和楷模,(3)每種文化都對個人行為給予回饋,(4)二種文化對於概念化和問題解決的式態有某種相似性,(5)有能力說二種語言,(6)外貌和主流文化者相似。當二種文化的價值系統越相似,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機會越多(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

新台灣之子能在一個有兩種不同語言環境中固定和爸爸說中文,和媽媽說另外一種語言,會自然順利的成為一個深度雙語學習者,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即使孩子都是媽媽帶,和忙碌的父親接觸不多,但孩子跟玩伴同學說中文,親人鄰居也說中文,電視卡通也是中文,孩子發展中文能力的機會隨手可得。
   
如果同時和媽媽學說另外一種語言的話,反而讓孩子在語言學習上占了優勢。因為他們接受的語言刺激更多,腦神經可以建立更多的語言學習通路。這些神經通路會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從實際的層面來看,學外語比較快和會說不同語言的人在求學就業時比較吃香。就文化或精神層次來說,語言是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門。隨著語言旅行,我們有機會欣賞到不同的文學作品,和不同的人討論分析各自的想法,可以更了解自己,也可以學習了解各個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思考方式,會讓我們更願意用謙卑和尊敬的態度來對待其他不同想法的人。

讓這些新台灣之子,從小也能學習他們真正的母語,真正的「媽媽說的話」(而不是所謂「鄉土語言」),那麼一個世代之後,台灣將會有一群最能夠跟整個大東亞,所有國家和地區辦交涉的多語人才。他們將為台灣和整個東亞地區,建立有力的關聯紐帶,將會帶來許多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

(三)、學校教育(同儕、教師)

來自少數民族的孩子必然得面對「和別人不一樣」的壓力,並且常要被看做是比較差的人,因此常需要面對語言和身體上的攻擊。例如在加州的亞裔學生常被攻擊,而一個少數民族學生的「正常」經驗就是如何調適因應偏見、隔離和刻板印象的影響力(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

「同學說我媽媽是菲傭!」一位外籍配偶的子女向「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這麼說。即使這個孩子的媽媽並不是菲傭,但是同學們並不了解,這樣的說法,讓這個孩子在心理上已劃下了深深的傷痕。在人格發展過程中,同儕的互動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面對同學如此偏見、歧視與排擠,若無適當導引與澄清,將導致對其母親的負面價值觀與對自己的錯誤認同,間接影響其與家庭的關係。

  外籍配偶的子女,在身體上是健康的,智力也很正常。但是,缺少外在刺激,語彙較不足,語言的發展較遲緩,使得背景與起點行為落差加大。在學校學習上無法與同儕競爭,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迎頭趕上,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就自暴自棄了產生自我挫敗感,找不到學校中的立足之地,許多的中輟與社會問題於焉產生。

具體建議:

(1) 加強學校中同儕團體輔導,以開闊的胸襟接納多元文化

教師設計課程使多元文化融合,互相欣賞、尊重,培養同學互助合作情誼,共同學習,快樂成長。學校加強新台灣之子的個別輔導,擬定個別學習計畫及輔導方案,給予更多的情感關懷與學習指導,使其能建立正向自我價值觀,強化其挫折容忍力,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2) 推動選替性教育與補救教育常態化

增加學校跨文化教材與課後輔導措施,例如原住民介紹,也可以增加東南亞風俗民情介紹,教導孩子尊重別人的文化,包容別人的文化,開發多元智慧,優勢能力,促進學生適性、多元發展。

3)「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實施計畫」

國教司已規畫草案,九十三學年度起,外籍配偶子女可優先就讀幼稚園、托兒所,且將加強就讀國中小學的學習輔導、實施「自我肯定」活動、舉辦「國際日」,辦理國中小學教師外籍子女教育研討會。

 

二、中間系統

()、家人間的互動

Williams & Westmeyer(1983)發現,當父母(尤其是離婚單親或喪

)沒有相似文化和雙向支持的網絡時(住在都市且離開同儕的難民家庭),父母之間的衝突和親子之間的衝突通常比較嚴重(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

    人的第一個親密概念來自原生家庭,家庭的相容協調模式影響著未來社會交往與人際交往模式(林淑玲,2004)。新台灣之子所處跨國聯姻家庭,成員間相處適應程度,是否能虛心調適、溝通或接納彼此文化、價值觀,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等,家庭功能是否發揮,攸關著新台灣之子的自我認同。

具體建議:

1)婚姻輔導,平等對待:
  異國聯姻國人部分抱持著外籍與大陸配偶是買來的錯誤觀念,使外籍配偶來台後時常成為婚姻暴力的犧牲者,有鑑於此,積極配合績效優良社會福利團體,加強婚姻之輔導,以防制家庭暴力的發生,期能早期消弭暴力於無形。
(2)
辦理親子活動

藉由參與親子活動,增加親子互動之機會,增進親子情誼,並藉由活動建立外籍配偶間之支持網絡,也讓公婆認識外籍配偶之其他朋友,建立關係。

(二)、家人與學校間的互動

弱勢家庭的子女通常會承受來自父母以及同儕和學校的信念和

價值衝突,為了要兩面都討好,這些孩子常必須小心的平衡兩邊的關係,結果往往因此有壓力、心理問題,包括行為問題、學校適應問題、少年犯罪、身心症、憂鬱,和焦慮。Nann(1982)的研究發現,夾在新舊文化中的青少年會出現自我貶抑和低自我價值的現象(林淑玲,上課講義,民94511日)

    在學習的過程中,家人的的陪伴與支持,是最有利的後盾。許多外籍媽媽與爸爸、阿公、阿嬤,其實是不知道怎麼教小孩,如果有人告訴他們怎樣會讓孩子學習有效,他們哪裡不積極嘗試、配合呢?實在是缺乏有效的教育指導。學校與家庭有共同的目標,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讓孩子有一致性的規則可依循,也讓其他同學瞭解跨國聯姻的現象,而不做無謂的猜測與批判。

具體建議:

(1) 辦理家庭日

(2) 建立暢通親師溝通管道

(3) 鼓勵家長擔任學校義工,參與學校事務

(4) 舉辦研習活動,教導家長早教和胎教的重要,讓這些爸爸、媽媽、阿公、阿嬤知道如何輕輕鬆鬆培養孩子成材,與孩子互動的方式等等,讓家長有問題時可尋求之支援管道。

 

三、外系統

(一)街坊鄰居、社區人士的態度

    許多臺灣人對外籍配偶有著既定的成見與包袱,甚至嘲諷新臺灣之子為「雜種仔」,往往造成他們在生活中感受到一些不必要的不尊重及歧視,面對街坊鄰居異樣的眼光,不合理的要求與對待,使得新臺灣之子以叛逆、反社會等行為來回應,更加深臺灣人對新臺灣之子的錯誤觀念,如此惡性循環。

具體建議:

(1) 社區聯誼活動

藉由社區聯誼會或相關活動,介紹社區新成員,在彼此瞭解、

互動過程中,化解居民對外籍配偶或新臺灣之子的錯誤觀念,凝聚居民對社區的向心力,營造一家人的感覺。

(2) 辦理外籍配偶學習成長研習

鼓勵外籍配偶走出家庭,發展社會支持網路,家庭平時需多花時間去和親戚朋友與附近鄰居建立關係或參加社區活動及組織,當子女發生問題時,不會孤立無援,能從社會網路中獲得各方面的協助,有情緒發抒與成長學習管道,建立自信,培養多元技能。

(3) 辦理東南亞博覽會

由外籍配偶與家人共同展現原鄉特色與風物,並進行相關表

演,提供他們有交換資訊、延續原生文化的管道與場所,讓社區民眾瞭解其成長背景,開闊視野與胸襟,扭轉鄰居們的刻板印象。

(二)父母、家人職場工作因素所衍生的影響

    父母、家人在職場工作環境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上司的態度,或是職場同事間的言語互動,都在在地影響著父母、家人與新臺灣之子的關係,甚至導致家庭問題。

具體建議:

(1) 職能訓練

培養外籍配偶或其配偶的職業專長,協助其就業保障,以改善家庭經濟並從中尋求自我認同。

(2) 導正國人對外籍配偶及新臺灣之子的偏差觀念,立足臺灣,放

眼世界。

(三)地方政府、社會資源的提供

現在許多公益團體以及政府機構開始著手處理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所衍生及面臨的相關問題,例如:教育單位已未雨綢繆,在學校推動弱勢族群的課業輔導、開辦識字班等等,讓外籍配偶有較正規的學習語言管道,使外籍配偶順利融入台灣生活環境,避免因適應不良,衍生各種家庭與社會問題,幫助外籍媽媽也等於幫助新台灣之子。

1、中央的相關資源:

1)內政部外籍配偶保護諮詢專線 0800-088-885

2)內政部《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去年(2003)內政部曾針對全省外籍與大陸配偶訪問,了解她們的生活與醫療,子女健康與教育等等各方面的需求。

3)內政部《外籍配偶在臺生活相關資訊簡冊》

   這本小冊子提供外籍配偶如何取得簽證、居留證、身份證、補助、保護、加入健保等等資訊。除了中文版,另外還有各國語言的版本。

2、地方上的支持

1台北縣《新住民護照》 

 台北縣政府最近發行了這本護照,目的是要讓外籍配偶們接受各種輔導課程有了系統性的依據。因為有很多人在家人不准許之下無法參加,這本小冊子的設計,除了提供各項資訊,還有歸化國籍、優生保健、生活適應輔導、進修及子女教育、社會福利及救助勞工行政、人身安全維護的「核章」等等,以後只要看這本冊子的紀錄,就知道配偶朋友是不是得到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2)伊甸福利基金會新住民家庭成長中心

02-2578-4515分機131-135

3)南洋姐妹會(永和 美濃) 07-685-2818

4賽珍珠基金會

5)台北市外籍配偶成長關懷協會

6家扶開辦外籍暨大陸配偶弱勢兒童外展服務

  家扶於九十二年度開始與內政部兒童局合作辦理「外籍暨大陸配偶弱勢兒童外展服務」,為外籍配偶家庭提供服務。

大多資源、支持系統偏重於都會地區,而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大多位居於偏僻鄉間,資訊、資源取得不易,反映出明顯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問題,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趙彥寧表示,不但偏遠地區的外籍配偶家庭面臨這些問題,台灣中低收入戶也有類似問題,政府對資源公平分配應該多加著力。(

 

四、大系統

(一)國家政策

1、移民局的設置

由於政府並未設立「移民局」、「移民官」的機制,缺乏「新住民介紹」(Orientation)課程計劃,以提供相關訊息。因此建議,應以當地語言印製成手冊或錄影帶於各國在台辦事處發送給這些移民女性,幫助大陸配偶在來台之前,即認識基本的生活須知、工作權益、居留權與戶籍申請辦法、家庭暴力問題等相關訊息。

2、成立融合外籍配偶原鄉風俗、民情的識字及生活輔導班

現今所存在的外籍配偶的教育提供系統,包括既有之國小補校及各地舉辦之識字及生活輔導適應班。前者乃針對本國之失學老人,其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並不適用於外籍配偶;而後者教學資源零星、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建議行政院整合內政部、教育部等相關部會,有系統性的成立「識字及生活輔導班」,並請專家學者專案設計適當之課程內容及教材、教學方法並進行系統性的全國教師訓練計劃,以協助外籍配偶及大陸配偶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幫助其適應新的生活。另外,應安排培訓來台較久之外籍配偶提供直接服務,甚至教學,一方面提高其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可協助建立互助資源系統。

3、人權的重視與保護

外籍配偶常成為婚姻暴力的犧牲者,這些遭婚暴的移民女性所面臨的身份與申請居留問題應予以重視。針對外籍配偶,由於其語言適應問題,應另外成立家暴轉介中心以建立緊急救援系統,訓練來台較久之外籍配偶為受暴者提供翻譯服務,藉由外籍配偶的實務參與,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外籍配偶的工作機會並能有效地形成互助系統。

4、新台灣之子監護權問題

由於部分外籍配偶在離婚後,因為未取得居留權而需返回母國,所以法官在裁判小孩監護權時,往往以國籍作為子女監護權的裁判標準,而結果是爸爸獲得小孩監護權,忽略了外籍配偶享有小孩監護權的權利,即使外籍配偶想探視小孩也必須有人擔保,更常常遭男方拒絕,使得她們的探視權遭到侵害,政府應予以重視並改善其基本權益。

5、外籍配偶學歷認證

東南亞外籍配偶在母國有一定的教育程度,有些甚至高達大學及研究所程度,然而因其教育程度在台並不被認可,因此無法找到其學經歷能及之適當工作,因此建議政府建立東南亞及大陸人士之學歷認證辦法。

6、重視跨國托育問題

許多外籍配偶把小孩送回原鄉扶養的最大考量是因為經濟的壓力,在台灣乏人照顧小孩,托兒照顧花費過高,送回原鄉由媽媽照顧同時能夠維持跟原生家庭的良好關係,可謂一舉兩得。然其衍生的相關問題不得不重視。台灣金孫在外國由外公、外婆、舅舅、阿姨們照顧,但在教育上就成了一大問題,因為沒有外國身份證或居留證,無法入學就讀;沒有健保、福利,無法上醫療院所看病,在未來,將有一群流落在異國的新台灣之子是屬於失學、文盲的一群。目前,伊甸園基金會的雙福發展會將輔助居於胡志明市及同塔省、西寧省等之新台灣之子提供在家中學習英文及中文,教育基本技能及身心健康的照顧,然而長期且全面性的輔助計畫,仍有賴於國家政策的施行。

(二)社會意識型態

很多台灣人,仍存有強烈本位主義,認為別人不一樣就是比較差,自以為比「外籍配偶」高級國際化程度不算低的台灣,國際觀卻是貧乏而畸形的

近年來的台灣社會,若沒有許許多多遠離家鄉到台灣打拚的外籍勞工、外籍女佣、外籍看護、外籍配偶,這社會形將散架的結構,恐是更是慘不忍睹;但後知後覺的我們,對於這批曾經參與台灣經濟發展、建設成長、促進社會安定、發揮照護功能的外籍幫手們,缺乏相應的尊重、同理、了解。我們的社會漠視這群離鄉背井的人們,可以說是台灣人忘了本——我們忘了,本是移民社會的台灣,我們的先祖,都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而遠離家鄉到異地打拚的。

也許最該再受教育的是這些存有本位主義、偏見歧視的台灣人,在吶喊著「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的同時,是否該更虛心、謙卑,在多元文化、地球村的衝擊下,能尊重各個族群文化的差異,以平等、尊重、雙向、共生等原則共處之。

 

參、  結語

1980年代之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義已從原來只注重「文化差異」的這個層面,逐漸邁向強調「社會平等」的方向去發展。因為,只強調文化差異的多元文化主義並非絕對萬能,它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多元文化」本身這四個字。為了打破同化主義以接待社會主流文化為尊的盲點,多元文化主義改而強調異文化共存的重要,但是,要如何在國族國家的範疇內,既要尊重各個族群文化的差異,又要達成國家統合維繫國家認同於不墜,是主張多元文化主義者始終面臨的一大考驗。

身處二十一世紀的臺灣,難道仍希望以同化主義來壓迫其他不同族群嗎?

「新臺灣之子」需要的不是同情或特殊待遇,也並非一味地適應或同化於臺灣社會,他們需要的是能立在平等的基礎點上,受到尊重且合理的對待,享受多元文化的資源。未來仍有一連串漫長的摸索與挑戰,這不僅是外籍配偶或其家庭的責任,更是政府、學校、媒體、仲介及臺灣人全體的責任。

 

肆、參考文獻

1、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政策及實施方案(草案)專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2、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孕育臺灣之子的手。伊甸外偶關懷專案。取自http://design93.town-all.org.tw/view406/frame0.htm

3、林修卉(2005)。相夫教子攤家計,外籍新娘寶島夢。新臺灣周刊,4633期。

4、林淑玲(主編)(2004)。家庭教育學。嘉義市:濤石。

5、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

取自http://www.psbf.org.tw/Married/wife.htm

6、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

7、鄭予靜(2003)。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省思。扶幼e季刊:127。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