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同居人際互動之初探--以愛情公寓為例

 

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莊伯仲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研究生 林佳瑩

 

《本文摘要》

網路同居帶來思想觀念上的衝撞,同居這種曾被認為是違背社會道德,甚至罪大惡極且聞之色變的話題現今已有了新的詮釋。透過網路這樣革命性的媒介,在人們的互動形式與關係建立上,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網路的友誼關係如何形成,互動的基礎何在,而網路友誼如何維繫,又使用者如何獲得虛擬情感的慰藉?

研究者以深度訪談及積極、隨心兩種方式進行參與觀察。研究發現指出,接觸頻率越高,揭露自我的程度越高,其友誼關係更容易建立,相反的,若不細心去耕耘,感受程度就會變的比較低,關係自然就會終結。另外,網際網路已經愈來愈成為人每天生活,尤其社會互動的一部份,當網際網路逐漸成為人的生命生活重心時,它本身就是人們所面對的「週遭的現實」。

 

關鍵詞:自我揭露、電腦中介傳播、網路人際互動、網路同居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從古至今儘管時代的腳步在變,唯一不變的是人類對於追求愛情的渴望及對異性求愛的原始慾望,在現實世界裡,同居是道德規範所不允許的,但是,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由於匿名、化名的關係,只要你願意,就可以享受兩人同居的樂趣,並且不限定同居對象是否已婚,現實社會中所不允許的情況,在網路空間中“身體不在場”是其重要的特徵,由於沒有現實的物理身體做為依託,因此可以在網路世界中暫時卸下與現實身份的相關束縛,而獲得徹底地解放。
烏托邦 (Utopia) 式的生活,一直以來都是現實生活人們所嚮往的樂園,打破現狀和改善環境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所不斷努力的動力。而電腦中介傳播(CMC)為社會創造了一個資訊流通便利與人際溝通的新領域,使跨越時空限制的人們在其中與他人互動、交換思想與情感,進而建立人際關係網絡。

黃厚銘(2001)提到,網際網路具有匿名、化名的功能,且其具有隔離作用,讓人們得以呈現與真實世界不同的身分與他人互動;當然,也可以用完全一致於真實世界的身分出現。因此,網友們在網路上所呈現出來的自我,有可能是真實的自我,也可能是想像中的自我。

網路空間中的“虛擬生存”,指的是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發生行為的總合。這些行為包括了瀏覽、閱讀、發表觀點、寫作、與他人的即時交流、通信、購物、學習、遊戲、下載、轉貼等。虛擬生存做為網路族的生存狀態,具有不同於現實生活的種種特徵,替網路人際交往,著實提供了一種理想的溝通和互動環境。

90年代之後,國內相關研究也開始針對上網使用者的使用動機、使用行為,由網際網路構成的虛擬情境中產生的友誼、人際關係的組成與發展…等。而從國內的研究(吳姝蒨,1997;游康婷,2001;謝豐存,2001)及各項調查數據都顯示上網者的使用動機:與異性交往是一個強烈的動機;網路上的交友網站數量的增加也顯示網路交友市場漸趨擴大,再加上網路男女性比例漸趨均衡的趨勢,更有利於在網路上尋找異性對象。

透過一種新的電腦介面設計的虛擬同居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有什麼不同?使用者怎麼樣去想像這樣的異地空間?虛擬同居所代表的是一種「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現實人際關係中影響人際間相互吸引的因素包括了情境中地域的接近性、及親近造成的熟悉感,以及彼此間態度價值的相似性等。此相關主題在社會心理學的領域已有相當時間的研究成果。然而,影響現實人際吸引的因素,在新型態的網路人際關係中,是否因網路空間的特性而起變化呢?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因此,對於影響網路人際關係因素的探索成為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使用網路溝通聊天,在今天已經成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1]上網主要做的事。用一個虛擬的身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和不相識的彼此進行所謂的心靈交流,這樣全新的感受,常常使人駐足其中。

  傳統社會的生存和交往,受制於現實的時間與空間結構。由於人們之間的交往與互動是在“原子”空間中進行的,因此,除去情感上的相互依賴之外,人際溝通和互動始終擺脫不了距離和時間的制約。

在現在所發展的各種交友網站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製造彼此溝通的機會」是多數交友網站最主要的功能,並且擁有來自不同地方、不同領域、以及不同條件的人,我們可以依自己所設立的條件範圍,去尋找自己滿意的對象。

謝豐存(2001)指出,配對網站的擇偶歷程如同一個不斷篩選的過程,充滿了競賽與選擇,從主/被動的觀點來看,性別在配對網站中呈現一個重要的差異,尤其在這充滿陌生人的網路世界中,如何選出對象並與之發生戀情呢?交友網站上最初的吸引力來自於WWW介面中個人簡介之基本資料陳列、照片所展現的身體吸引力與充滿文字魅力的自我介紹三部份。暱稱與自我介紹往往透露出個人的思想、價值觀、個性或喜好,也可藉由部分的自我揭露篩選合適的對象,這時,如何透過文字的呈現、表現出自我的風格,是在外貌吸引力之外脫穎而出的另一個方法。

非語言線索有促進人際關係的效用,但是也可能帶來負面的效果;而語言或文字線索雖然靠文字傳遞訊息,卻不見得會阻礙人際關係發展。如Knapp (1992) 雖然主張非語言線索對於人際情感關係的正面作用,但卻不否定語言或文字線索對關係發展的助力。

本研究是希望透過網際間異性情誼的檢視,試圖去了解在虛擬現實下人際傳播的特點,並提出結論與建議。網路上雖除去了面對面的身份限制後,人們仍然需要人際互動的安全感與一致性,因為如此才能減少一切的不確定性,以及信任感的初步建構。因此,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究竟網路上的人際互動和實際面對面互動有何種不同?

(二)、使用者又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及線索形成對彼此的印象?

(三)、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這樣的新興互動管道?

貳、文獻探討

本研究探討網路中的友誼關係之形成與維繫,透過電腦中介傳播的效果,網路友誼顛覆過去人際互動的交友模式( Walther,1992),藉由文字符號溝通情感,創造一個新的人際互動空間。所謂的人際溝通並非絕對的要劃分出真實與虛擬世界,而網路所扮演的只是媒介的角色,透過這樣的場域來形塑自我並產生認同,並且依循著不同的經驗評鑑,以及對他人坦露的程度,來決定其關係發展的程度,在此節當中將一一討論。

一、電腦中介傳播與人際互動

早期的電腦中介傳播研究結果多呈現,藉由網路互動不易獲得人際情感,並認為電腦中介傳播是一種缺乏個人化、工具性的媒介,持這樣觀點的理論取徑包括社會臨場感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社會情境線索缺乏的假說(lack of social context cues hypothesis)及媒介豐富理論(media richness theory)三理論同時認為藉由電腦中介互動過程中,非語言線索會被忽略,也因此人際關係較不易建立。直到 Walther1992)提出社會資訊處理觀點(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erspective)才打破過去對電腦中介傳播缺乏人際互動的印象,此後陸續有許多學者,也都在各類的電腦中介媒介中發現人際互動的跡象,自此人際情感與互動才成為電腦中介傳播領域中重要的研究議題。然而電腦中介傳播發展至今展現出全然不同於理論發展當時的互動情境,電腦中介傳播被使用的範圍擴增,早已從工作領域進入個人的生活之中,這亦與早期的研究將電腦中介傳播定義為工具性媒介有關。

(一) 社會資訊理論

Walther (1992) 認為導致早期研究認為電腦中介傳播中缺乏人際關係互動的原因有幾個,首先在研究設計上時間量尺上,由於人際關係的發展需要長時間的互動與培養,而由於電腦中介傳播透過文字的方式產生互動,在建立關係上較面對面傳播的方式顯得困難。所以並非電腦中介傳播不會產生人際情感互動,而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培養感情。此外電腦中介傳播缺乏非語言線索,也讓過去研究結論一致偏向網路無法建立情感關係,Walther(1992)認為虛擬情感的建立,不需過度強調電腦中介傳播缺乏非語言線索,因為即使沒有非語言的輔助,文字亦能承載許多訊息,對於非語言線索的缺乏,不一定會阻礙人際關係發展。第三點是資料分析過於二元化,過去研究中常將電腦中介傳播上的人際關係分為工作與情感導向,但Walther認為人際互動的方式是多元的,若單單二元分類,將無法獲得實際的人際互動。

(二) 人際互動圖像

Parks和Floyd (1996) 提出在網路中發展人際關係是很普遍的研究結論,並且批評過去認為線上互動是缺乏人性與充滿敵意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樣的研究發現可說是電腦中介傳播的突破。是可以發展更多關係,而新聞群組不是唯一的電腦中介媒介,其他的媒介如IRCBBSMUD 可以擴展人際關係的可能。

大致來說Parks和Floyd的研究發現與Walther (1992) 的社會資訊處理過程的結論是一致的,認為線上關係經過時間的付出與關注,是可得到與面對面傳播一樣的人際互動效果。

二、網路上的人際交往

(一) 虛擬空間中的後現代交往主體

以網路技術為基石的資訊化虛擬空間正在逐漸形成與完善,而且已經開始超越單純的資訊技術層面,廣泛影響到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尼葛洛龐蒂[2] (N. Negropont)認為,在21世紀,由網際網路用戶所構成的社區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主流,其人口結構越來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結構。網路不只意味著資訊交流的捷徑,而且正創造一個嶄新的、全球性的社會結構。

由於網路空間具有虛擬性和開放性特質,因此它提供給網民的是一個極具彈性的交流空間。在虛擬社群中,網民在各面向之間的對話,都是極為自由與開放的。開放的互動空間與溝通模式,有助展示人們內心複雜的多重性,同時有助於人們懂得尊重與自己不同的他人存在。

(二) 人際傳播學的理論基礎

1、相互了解:

人際關係是建立在自信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知己同知人都是實行有效人群關係的指導原則。內容訊息並不是人們溝通時唯一交換的訊息種類,幾乎所有的訊息,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都有第二層的意義,也就是關係性 (relational) 的向度,它將溝通者對對方的感覺轉化成某種表述,而這類的關係訊息,滿足人們的社交需求。

2、人的尊嚴:

人的尊嚴是人際關係當中,以倫理和道德為基礎者,人類的尊嚴,起於民主的觀念,同個人主義是不可分割的(Morris, 1953),威脅、恫嚇、強制、壓迫等,會使人喪失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一個人加以研究有一件不可忽略的事,即是無論任何人都希望保持著自尊,不僅如此,他也希望別人能認同他的重要性。

3、激勵:

激勵最基本的理論就是刺激,反應的行為理論,但特別強調是關於激起行為的目的而已(Thomas, 1963),而行為就是滿足生存和作為的欲求(Robert, 1959)。有人說:「人是不知足的動物,因此欲求是不斷地出現,可以說從生到死都在追求其欲求的滿足。」如何利用這個達到個人的滿足,使雙方互利。

4、良好的溝通:

溝通是人際傳播的重要因子,沒有溝通就不會產生關係,反過來說,沒有好的人際關係也不會有好的溝通(Robert, 1952)。溝通決定了人際關係的性質與氣氛。

所謂的人際溝通並非絕對的要劃分出真實與虛擬世界的兩極,「網路」在交友過程中扮演的是一個媒介的角色,網路交友也只是多種交友方式下的一種,多數使用者會採用多種互動方式,增進情感、加速穩定關係的形成,然而不可否認的,網路特性卻讓由網路發展出的友誼關係有別於其他管道友誼形成的模式。

三、網路自我建構

大多數的人們在網路這個新領域中活動,還是會以現實中存有的規範來進行溝通與互動,而網路特質就是在於這空間並非不變,透過參與,進而形塑這個空間的規範,讓它有機會成為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場域。

Rheingold2000)筆下強調的,就是以電腦中介傳播為互動基礎的一種新的社群將會產生,這群人將聚集在線上或是發展成實際的會面,進而提供實際的支持。社群的特點對人們怎樣看待自己和如何溝通有很深的影響。在集體文化中,一個人是藉著隸屬於一個團體來得到認同,這表示社會成員和它的次團體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如安德森(1983)所說,認同其實是一種想像的活動。自我價值的感覺,可能不只是個人的作為而已,同時也包括其他社會成員所塑造出來的行為。

因此,儘管網路與社會常規還是有其差異性,但兩者是相互影響的。角色扮演和身分建立是線上互動知社交性的一小部份,對青少年而言,網際網路亦提供其身分認同、建構與實驗的最佳場域。網際網路擴大了生活的範圍與形式,此外,在角色扮演或非正式的聊天室裡,線上互動形塑了真實生活(包括線上真實生活)。

四、信任與人際關係

(一)信任的定義

信任 (trust) 是在人際關係中一個重要的議題,通常是指對周遭人或所屬社會的信任 (Rotter,1967);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通常是研究在親密關係中的信賴。所謂信任,可以被定義為「一種信心,認為可以在別人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而不會感到害怕」( Deutsch, 1973 );也可說信任是「一個人持有的一種概念上的期望,認為別人的語詞是可以信任的」( Rotter,1980 )。

(二)信任的來源

1、經驗:多數人因為特定經驗而產生信任,從經驗中得知某些人值得信任,例如:牧師、醫生、老師等。當然也有些人對這些牧師、醫生、老師不信任,因為他們可能曾遭遇不愉快經驗。

2、觀點: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因此所有人都值得信任;但是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因此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持人性本惡觀點的人,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以及一些特定經驗後,才慢慢培養對特定人物的信任感。

3、接納:接納是接受對方,但不會評斷或者試圖控制他。接納是一種認為對方是個有價值的人的態度,我們接納一個人,而不是接納他種種行為。

4、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同理心幫助建立信任,同理心不只是了解而已,而是經驗同樣的感覺,或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同理心有助於信任是因為表現出接納對方的態度。

5、誠實:除了接納與同理心之外,倘若缺乏誠實的心,還是無法培養出信任。誠實在人際關係中是信任的基石,倘若在人際溝通中不以真實面目出現就是一種欺騙的行為。

五、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的定義。部分學者對自我揭露的定義如下:所謂自我揭露,是坦露個人內在的情感或經驗(林美蓉,1995)。自我揭露是個人以語言向他人傳遞關於自我層面的對話(陳淑敏,1989)。自我揭露是個體以言詞向其他個體洩漏一些關於自己的事物,包括想法、感覺與經驗(楊牧貞、黃光國,1980)。由此可見,自我揭露其實就是個人向他人表達自我內心想法、感覺的過程。

自我揭露是關係親密性的重要指標。許多學派都肯定自我揭露在人際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性。如:社會交易理論,認為個人對他人的自我揭露程度,可以反應雙方的關係發展階段。累進交易理論,認為關係是遵循認識、表面接觸,進而深入相交的漸進式發展,隨著關係愈深,自我揭露親密度也愈高。社會滲透理論,認為自我揭露是人際關係發展的一部份,從對方獲得的酬賞與付給對方的代價,會影響自我揭露的深度(楊牧貞、黃光國,1980)。根據上述觀點,我們可以知道,與人互動、溝通的主要源動力就是「自我揭露」,同時,自我揭露也有助於親密關係的維持,故自我揭露是人際關係親密性的重要影響來源。

當一個人願意告訴他人有關自己的事,包括真實情感、想法和態度,高度自我揭露的人傾向於與他人建立較為親密的人際關係(Rice,1993)人們想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時,常藉自我揭露以建立一個令他人喜愛的形象, 在互動過程中努力扮演此一角色, 吸引他人與之互動。

Altman與Taylor ( 1973 )指出自我揭露的溝通涉及兩個層面:深度 ( depth )與廣度 ( breadth )。廣度是指個體在關係中表白的自我層面有多少,即溝通話題的數量。深度是指自我揭露時親密的程度,在安全又膚淺的層次上談論,所顯示的是粗淺的模式,透露個人的願望和害怕才算進入深層的層次。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綜合質化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來進行。第一階段以參與觀察的方式,長期加入觀察個案網站中的內容,第二階段進行深度訪談,與網站執行長及網站使用者來進行,獲取更具體描述與內涵意義。內容包括對網路使用者人際關係發展、信任、自我揭露及參與程度來做討論。

二、研究對象

根據創市際2004年所做『ARO網路測量研究』[3]結果中,以ARO指標衡量各交友中心類型網站的整體表現,愛情公寓網站於2003年8月正式上線後,在2004年5月份一個月內就於創市際之交友類市調中ARO值在非入口網站排名第一名,該月瀏覽頁次達111,809.38萬頁,而平均每名網友單次造訪停留168秒,網友黏性更居所有交友類網站之冠,因此以愛情公寓網站為例。訪談對象包括愛情公寓網站執行長張家銘先生和網站使用者,希望借由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不斷對話,蒐集使用現況友誼形成之可能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輔以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是一種貼近情境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不去操控研究環境,而是廣泛的搜集各種資料來詮釋、釐清與探索現實生活中發生之現象(Yin,1994)。

四、資料搜集方式

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的方式。研究者分成兩部份進行觀察,並親自上網體驗虛擬同居之情境觀察,一方為積極參與者,另一方為偶爾隨心所欲經營者以供對照其網路上之人際關係交往變化,參與觀察時間為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

在此研究中,由於關注到研究資料收集的真實性,及被觀察者合作的程度,因此採取隱蔽參與觀察者的角色,不公開身份而實際的在線上進行操作,來了解此共同參與的機制。

除此之外,尚對尚凡資訊網路科技公司業者與該網站之使用者進行訪談。Ipartment網站人員訪談部份,訪問該公司執行長張家銘先生與副執行長舒雨凡先生,問題方向為經營者之經驗、創立目的、經營方針及安全管理…等,訪問時間於2005年2月1日下午六點半於尚凡資訊公司進行實地訪談。在網站使用者的部份採取立意抽樣,以多元化的母群做為抽樣的基準,線上接觸到的使用者超過50位,願意更深入談使用經驗的有近30位。

除了事前準備訪談大綱作為訪談的依據,並在事後對訪談內容轉錄成逐字稿做資料分析,線上訪談部分則留下訊息互動的紀錄,亦為訪談紀錄的一部份。此外每次訪談之後撰寫訪談大綱,幫助研究者對訪談對象及訪談內容的理解。

受訪者平均年齡約22歲,每個人使用愛情公寓網站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最長的為一開始建站就一直加入到現在,約為近2年的時間,最短的為一個月,這些與網站內部所提供的資料是相符合的。

 

肆、研究分析

當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來拓展我們的生活,從資料的搜尋、電子交易、傳遞訊息,到結交朋友…等,的確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然而,使用這種有別於傳統面對面互動的方式,也就是互不見彼此的網路互動時,我們有必要對這樣新的型態的互動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   個案網站分析

當社會越進步,為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遙遠?經由簡單的滑鼠、鍵盤、電話線,卻拉進了彼此的距離。愛情公寓網站成立於2003年8月,它是個線上即時互動網路同居交友網站,經常名列創市際市場調查公司非子網域交友類網站ARO值,每月瀏覽頁次超過130,000,000頁,國內排名第一名。主要成立的目的是希望能為網友建置一個能放鬆心情隨興聊天、分享彼此生活經驗進而締結友誼的溝通環境,讓每位網友都能有一個聆聽煩惱的網路好朋友,可能是一個善解人意的線上愛情顧問、生活顧問…,也可能是一個盡在不言中的線上情人,讓網路上千千萬萬個想找人聊聊天及交朋友的人,能有個最窩心的依靠及一個適合的分享傾訴對象,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幸福空間。

 

在國內比較知名的交友網站中,明顯發現男性的會員其實是多過於女性的,為了與市場做區隔,因此決定做一個女性較為喜歡的網站,色調都以粉色系為主,很多男生一開始不喜歡網站的設計,我們希望維持它的品牌,以「清新、幸福、文藝、簡單」為主,也盡力朝此方向去做。(訪談,張家銘,2005)

 

網路同居是這幾年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迅速,直到一年多前才衍生的一種網路愛情遊戲,它提供了現代男女一種虛擬的網路戀愛空間,與傳統的同居會被社會道德觀念所束縛截然不同,充分滿足心中的幻想,而且不必擔心實際同居後會發生的問題,這種像是不必負責任,在這虛擬空間內,可以把內在追求愛情的渴望及對異性求愛原始慾望的行為大大方方表現在網路上面,確實帶給網路世界另一新潮流。

iPartment裡,比較特別的是,公寓裡只有女孩子才能享有擁有套房的權利!只要男孩們能認真好好地經營自己的公寓個人檔案,獲得女孩子的青睞,被邀請到女孩子的套房裡同居,就能一起搬進專屬於兩人的甜蜜小套房!女性在兩人的關係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可以決定男生是否成為可憐的園丁、被揍的討厭鬼、還是甜甜蜜蜜的老公,套房的畫面也會因此出現相應的變化。

 

圖一  愛情公寓套房(兩人關係為知心朋友)

資料來源:尚凡資訊有限公司(2005)

網路空間是一個新的「人性領域」,人們可以重塑一個或多個自我,尤其是去中心性與化名性的特色,我們可以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性別、全新的角色,並且為這樣的一個角色帶來詮釋。青少年在這樣的場域當中,可以交朋友、學習與人相處、學習如何表達自我…等。

 

表一  愛情公寓網站基本資料

會員人數

男生:約 226740
女生:約
319828
總共:約
546568

族群分佈

20 歲以下女孩子 約佔 30%
21~25 歲的女孩子 約佔 20%
26~30 歲的女孩子 約佔 5%
31 歲以上女孩子 約佔 2%

20 歲以下男孩子 約佔 15%
21~25 歲的男孩子 約佔 13%
26~30 歲的男孩子 約佔 8%
31 歲以上男孩子 約佔 7%

流量數據

每天的 PAGE VIEWS約有700 萬頁左右

資料來源:尚凡資訊有限公司內部資料 (2005)

愛情公寓網站創造女性主導的同居生活,為一般交友網站市場做區隔,以社群的方式來經營,網路的蓬勃發展,扭轉了現實與虛擬的情況,現實中所不敢做的,或是想做卻做不到的事,都能透過虛擬世界來實現。在這樣的網路私密空間中,心靈同居方式儼然產生。至2005年1月底止,總會員數達到54多萬人,平均每日網頁瀏覽率(page views)約為700多萬頁。會員男女比率約為2:3,大多以高中以上程度為最高佔80%,年齡層以20歲左右最多,佔大多數的比例。(ipartment內部資料,2005)

目前上網比例以青少年居多,而青少年在網路上的一切行為,即使只是場遊戲,只是一種角色扮演,但是在透過和網路同儕的交往互動中,可以讓他們對於自己周遭以外的社會能更加了解,進而修正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拿捏分寸。在《資訊革命了什麼》一書中提到,學習是一種極為社會化的過程,學習時,我們需要團體的支援。因此,網路所提供的社群團體,可以使青少年參與此團體互動中,透過相同嗜好的同儕團體,從不同領域中交換多元意見。

 

二、空間與對話

網路這樣的虛擬空間對於談話以及溝通的順利進行,有著莫大的重要性。在關係開始的初期、後期或是關係穩定的階段,觸碰的程度比較低;而在關係中期,或是還在發展中階段,觸碰程度最高。簡單來說,網路空間的使用型態,傳遞了關係的訊息,而訊息也會影響到我們說話的語氣,並協助我們判斷喜歡或不喜歡這個人,或是判斷對方是懷有敵意的、還是友好的,另外,在此也可以公然展開關係發展的程度。

 

第一階段:想跟妳做朋友,可是不知說什麼,但是人家說朋友是不需說,就會讓妳知道他有關心妳的,所以啦不知妳有感覺到嗎??沒有沒關係,現在發現還來得及!!

第二階段:我跟海兒是在愛情公寓中認識的,因為我第一次上時到聊天室去,突然有人跟我說要找室友,就這樣我就變成它的室友囉^^",我們常在分享心事,雖然我在台北,她在高雄,我們卻可以透過這個網路和用即時通聊聊天,說說自己最近的情況和心中的想法,有時大家會交流一下功課還真有趣。

第三階段:恭喜你囉,找到你的同居人了,好好的加油哦,讓自己的花園變的越來越美喔!也祝福你新年快樂。

(熊爸爸,28歲)

 

Honeycutt(1993)對於過濾式理論提出了一項看法,他認為,當人們在敘述自己的關係就像階段性發展時,事實上,他們是在呼應社會文化所預設好的劇本,它描繪出關係發展的方式,是經過許多不同的階段。關係中很明顯的「進展」,事實上只是個人或社會所建立的知覺或是記憶方面的設計。換句話說,關係的發展並非真實存在於關係中,而是被認為就像是遵循著文化信仰,或是一種文化情境所認同的簡化模式而已。

三、網路敘事你、我、他/她

人們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並不多,但這樣的情況在網路世界產生了變化,陌生人的世界突然離我們很近,這些也反應了現代人的一種特性,喜歡互動、喜歡有所保留、喜歡保持點距離,而這也是一種心理防衛的機制。隨著後工業化後的都市社會興起,人們在交往中已無法體會到參與感,彼此的異質性相當高,以致於對他人的信任感也跟著降低,網路社會則構成一種全新的可能。

網路世界所表現的新生活型態,使人際交往成本降低,交往效率也跟著提高,聯繫變的更加快速。黃厚銘 (2001) 指出,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是以個人局部間的人格接觸為主,這種個人流動多變的自我認同,接近所謂的後現代狀態。在團體內部,通常都是以相同興趣或是意念為基礎,類似於同質性的社會,在現實中被受壓抑的族群,就會藉由網路來相互支援和凝聚力量,並且可以比較有自信的在此團體中建立自我認同。

 

我ㄉ室友其實他是女生(角色扮演成男生)...我們確實成了好朋友~~呵呵~~!!!我跟他處ㄉ很愉快ㄚ~~也會彼此分享心情,她喜歡的東西跟我很像ㄋ。 (妹妹,15歲)

 

怎麼辦,我覺得加拿大的他在逃避我,留言不回,即時通上也沒密我,我也不敢密他,這些事讓我想了一整天,傷心了一整天!(紫色楓,15歲)

 

如果要與別人建立起比較親近的關係,就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自我表露。當你慢慢的覺得和那個人相處讓你感到舒服,並且可以放心的相信他/她,你就會開始慢慢告訴他/她你的感覺、夢想與自我感到困惑的地方,要相信他/她會接受你,通常需要一來一往長期的互動當中去做觀察。如果當雙方願意透露多一點關於自身的消息,時間一久,交換的訊息也會更深入。

翟本瑞(2002)指出,虛擬空間仍可建立相關的判斷機制,供網友評估有效信任與溝通模式,如:網友的參與程度,及過去言行舉止是否有所依循,其特殊的符碼是可以提供彼此互動時做為參考。

 

四、關係延伸新契機

網路確實延伸了新的關係契機,Parks和Floyd(1996)研究中也顯示,透過電腦中介當中的社群,有六成一的人會與其他成員變成朋友,其中有百分之八左右會發展出親密關係,這顯示網路不只做為既有關係的延伸工具,也造就了新關係的建立。

 

最近好想去內灣和採草莓喔...

因為看了雜誌上的介紹...超想去的!!!

對了...你平常上網有在用MSN嗎...

我們可以交換一下嗎...^^ (在海洋的日子,24歲)

 

研究發現大部份的網友會將關係從線上延伸至其他媒介中,也挑戰線上參與者拒絕提供聲音及影像資訊的說法,人們互換照片、聲音及影像幫助互動者更加了解對方,交換的資訊愈多關係發展的程度也隨之改變,科技的進步讓去線索理論成為一種過時的觀點。因此,存在於網友心中的是彼此的「可相互連線性」(interwirability),在真實世界與虛擬空間中,可以相互切換的,取代傳統社會文化價值。

除此之外,持續且用心的經營,亦是維繫兩人關係的溝通良藥。

 

我認為最好的互動是和網友有很多話題可以說!雖然不一定天天都會,但是彼此的留言、訊息都能互相回應!是必須持之以恆的,這就是所謂的互動!我與線上的朋友都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因為我很真誠的在交朋友,當然,其他人能和我一樣用心,我們也都會分享意見、生活點滴!(阿傑,26歲)

 

網路線上人際吸引是不可否認的,甚至形成友誼與愛情,不過網路線上所形成的關係,與其他方式所形成的人際關係一樣,有很大的差異性,有些人可以形成強烈又持久的關係,有的人就僅限於薄弱而短的關係,像這樣的關係,可依談話中的深度、廣度、相互依賴性、承諾等等來解釋。

只要在話題中,與他人的互動次數頻繁,並且時常發表感想、意見、看法…等,與他人的接近性就會因此而提高,當然,形成友誼與愛情的關係也會跟著增加。

五、在文字中遇見自己與他人

此網站中,最特別的是網路日誌的書寫,並依類別分類,網路是互動性最強的媒體,因此網路上的閱眾有最多的選擇和創造力,這裡是他們的舞台。日記的寫作是一種重覆的行為,當事人在寫完並閱讀,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及其經驗,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並且可以隨時檢視自己的心情。

 

圖二   愛情公寓分類日記

資料來源:尚凡資訊有限公司(2005)

 

…我們,也曾做過一份問卷調查,滿多朋友說這裡滿像是一個心靈可以抒發的空間,這是佔很大的部份,第二大部份才是交朋友,其他的(網友),主要是想說可以跟大家分享他的生活,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在經營,有點類似個人網誌的方式…因為這裡的觀眾也夠多…。(訪談,張家銘,2005)

 

別人用文字寫日記  我喜歡用影像寫日記

對影像的感覺永遠存在

別人喜歡拍出一張張美麗的風景

我不是做不到 只是

與其用唯美的風景點綴自己的心情

那就正如風景照一樣 華而不實

與其如此

不如用比較有點深度的影像

這樣的日記

才能 真正符合自己的心情 撫慰自己的心靈 (小仲,27歲)

 

在網路上發表作品比在傳統平面媒體上發表作品更為自由、快速,尤其網路還兼具互動、儲存等功能,這種互動可以跨越時空、不必同步上線,十分方便而且低成本。另外,此種新文化環境的生成帶給人一種想像。

從社群的角度來看,集結對創作有興趣的人口,乃各個網路社群共同的聚合動因,所謂「同類相聚」,當人們因志趣相投、生活風格相近而相遇,從而想要擁有一個更固定、更長久的交流機制,社群於是就形成,這裡所指的交流,有創作和資訊分享,亦有情感互動。

社群「認同基礎」與社群「聚合動因」息息相關,聚合的原由可能涉及一些機遇性的因素,認同基礎則是社群能否長久維繫的大關鍵。

六、「虛擬」就是一種真實

網際網路已經愈來愈成為人每天生活,尤其社會互動的一部份,當網際網路逐漸成為人的生命生活重心時,它本身就是人們所面對的「週遭的現實」。

網路世界不該只被看成是現實世界的對立,而應該被視為現實世界的延伸,嚴格來說,所謂的現實世界,往往也是種虛擬實體是符號化 (symbolization)下的產物,真正的「真實」是不存在的。網路所提供的虛擬世界或是實體,提供了保護使用者免於受現實世界中許多裂縫。

網路空間並非置外於社會的生存空間,對使用者而言虛擬與真實之間並無絕對的界線。網友以不同的化身,在虛擬社區中與他人互動,會發展出諸多不同的互動模式與人際關係,其真實程度有時是會比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還要高 (翟本瑞,2002)。

 

…網路,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縮影。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一切愉快或不愉快的歷程,你都得經歷體會。…該不該在繼續與鄰居訴說心中”實話”,還是在否定與猜疑的心情中煎熬,實為一種人性驗證。…如果在網路之中,連一點小小的信任感都產生存亡之際的質疑。那,所有熟悉的陌生人,也不會繼續訴說著真實的自己。 (舒芙蕾,29歲)

 

圖三  愛情公寓日記

資料來源:尚凡資訊有限公司(2005)

雖然大多數的關於網路情誼的研究,都聚焦在線上相遇的兩個人,但網路在現實的愛情故事裡,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相愛的兩個人,可以透過網路來傳遞訊息與情感,特別是必須暫時分開兩地時,網路是可以讓他們彼此連繫的最佳管道。

 

我和我的女友是屬遠距離愛情,但..彼此間...有相互信任的默契。愛情公寓提供一個很好的空間..我把它當成自己的家,與女友一同享受愛寓的一切...一同佈置...一同澆花...一同養狗狗...和親密留言...同時,也考驗著我們的愛情。 (自由人,22歲)

 

圖四  心情廣播留言版[4]

資料來源:尚凡資訊有限公司(2005)

 

我覺得,在這樣的小園地中,可以和女友一起打造驚奇,把花園養好就像是對愛情負責,是一種持之以恆,現實中忙碌的我,每天多花點時間關心或想念她,現實中無法表現的情意,通通在網路實現,我也會送給她小禮物或甜蜜小卡,讓她感受到我對她的感情…。 (熊熊,26歲)

 

圖五  愛情公寓花園[5]

資料來源:尚凡資訊有限公司(2005)

我們可以合理的去想像,網路上廣為使用文字介面溝通,能提供彼此相愛的人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豐富彼此的情感,或許會比面對面溝通更能自我調適,也能表現出更濃的愛意。雖然這些人,可能因為方便才使用網路,不過在沒有現實的隔閡下,比較容易表露自我,這能讓現實中的情侶變得更坦白、更親密。

 

伍、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分析結果,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在於:

一、網路上與現實中之人際互動並無太大差異,面對面溝通模式在虛擬原則中是相互滲透與取代的,虛擬空間仍有相關判斷機制,供互動時參考,致使有效的信任與溝通

多半不上網的人,會認為網路世界是虛假且不真實的,也因此擔心受怕,不過研究者發現,其實網路並不是虛假,但也不全然真實,它就像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我們常會用「感覺」來看事情,透過感覺,就懂得應用漸進的發展來測試,或是修正經驗,並會迫使自己重新認識身處其中的世界圖像。

如同Parks和Floyd(1996)的發現,在此研究中,大部分的受訪者同樣認為虛擬空間就像是另一種與他人互動的管道,就像是在不同的地方與他人相見,在虛擬空間相識的人通常也會延展其關係至其他的互動情境,虛擬與真實之間並無絕對的界線。

二、在網路空間中,人們的互動多半是藉由想像來完成的,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在自己知識與能力範圍中,自由選擇與塑造身份,進行自我表現與呈現,反應了網路中的不確定性與多樣性

    網路中的自我重塑並非是任意的,這當中都必須與他人有所互動交流才可以完成,長期與穩定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另外網路情境也使得網友間的話題易於一般交往認識初期的互動,相較於面對面的互動,網友間的對談可以很深入,話題也可以天馬行空,然而受訪者卻表示,藉由網路互動,尤其在剛認識初期,常因為非語言線索的缺乏,較難達成共識,比起親身互動,想要深入的瞭解一個人需要花更長的時間,這與Walther1992)所提出的主張吻合,Walther 認為利用電腦中介傳播互動造成關係改變較面對面互動來的慢,而本研究受訪資料也呈現相似的結果。

三、接觸過的刺激比對陌生的刺激易產生好感

透過研究中的兩種親身參與後發現,人們對於接觸過的刺激比對陌生的刺激易產生好感。真實生活中是以面對面溝通地理遠近來判別,但網路上是以兩人之間接觸的頻率做為互動的依據;接觸頻率越高,揭露自我的程度越高,其友誼關係更容易建立,相反的,若不細心去耕耘,在此虛擬現實另一端又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沒有其他元素與線索的輔助,感受程度就會變的比較低,關係自然就會終結,我們也可以說,虛擬就是一種真實。

四、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條件的制約,致使在角色的參與及扮演的過程中,總有一部份是無法完全展現或是被過度壓抑,網路是一途徑,隨著想像的空間進行釋放

當網友們,加入到某一個社群來參與互動溝通時,他們都是在提供自己的經驗,通常都是以相同興趣或是意念為基礎,類似於同質性的社會,並且當成展現自己的舞台。或是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將同儕團體的態度內化到自己的內在認知架構中,並藉由網路來相互支援和凝聚力量,並且可以比較有自信的在此團體中建立自我認同。

本研究亦發現,不確定感受反是網路友誼建立初期,使關係存續的部分原因,「神秘感」、「好奇」驅使兩人持續不斷的互動,到了關係逐漸穩定階段,「不確定感」即可透過其他媒體的運用或是經由見面、通電話的線下互動,解除因不確定感而造成的疏離。

五、人性是複雜的,在需求與慾望的層面屬多方面,在藉由網路交往的過程中,極有可能因匿名而造成誤解與衝突,所以在網路人際交往過程中,還是存有障礙與困難的,正確的使用與抱持的態度顯得更加重要

現實生活和角色扮演的框架間,一旦失去清楚的界線,這種身份實驗就會出現危險地帶;不只是對我們自己如此,對我們在網路上遇見的其他人亦然。網際網路並不會因為它有科技的光環,就能夠避免壞人入侵,事實上它更方便壞人的躲藏。

網路上的互動故然是一種新奇、多樣且活潑的新興互動方式,對於初涉獵的上網者,應該要抱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

 

陸、研究限制

綜合以上的討論,針對本研究的限制,從研究方法、研究對象二方面,提出檢討與建議。

一、就研究方法而言:

作為一個描述性的研究,質的研究方法幫助忠實反映真實,呈現人際互動中

至為細節及主觀的看法,本研究建議後續研究應可以質的研究為基礎並把觀察時間拉長,同時利用量化數字增加研究結果的解釋力與外推力,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文的網頁分析僅採愛情公寓一家,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感興趣之變項進行兩個交友網站以上的分析,如,同是非入口交友網站,或是商業與非商業交友網站之比較。

 

附錄

【愛情公寓】網站經營者訪談問題

訪談對象:愛情公寓執行長 張家銘先生、舒雨凡先生

訪談時間:2005年2月1日,下午六點半

訪談地點:尚凡資訊公司(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1樓之2)

1、請問為何創辦愛情公寓?創意的來源及成立目的為何?為何想以心靈同居別於一般交友網站?

2、每日網頁瀏覽率平均多少?會員比例?年齡層?教育程度?

3、主要的營收模式?(商業廣告或是付費會員亦或其他…)

4、網站當中的單元內容設計,如,從關注心靈層面的日記本、留言版、寄送小禮物與小卡片與灌溉花朵及飼養寵物的開發…等,主要想達到什麼樣的功效?您認為有助於開拓人際間的溝通與發展嗎?有使使用者互動更頻繁嗎?

5、就您創辦此網站的經驗,大部份人使用此媒介的動機是什麼?與您原先期待的有沒有什麼不同?

6、目前現今會員人數已達50多萬,如何讓這些會員忠於愛情公寓?

7、講求網路虛擬同居的網站經營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如何克服?

8、網路空間當中,您建議雙方應如何彼此信任與彼此了解?虛擬人際交往是否會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如何自我保護?

10、對於這樣虛擬空間的未來,您有什麼期許?您覺得人與人的溝通與互動,會透過此環境而更加改善嗎?

線上網友訪談大綱

1、成為會員大約多久的時間?

2、使用此網站的動機、目的。

3、常上網抒發心情或交換意見嗎?是否有得到相同的回應?

4、較常怎麼樣跟別人做互動?最不喜歡與哪種人交談?

5、網路介面設計有助彼此溝通、使用?

6、是否會將網路上的情誼延伸到日常生活?

7、如何自我保護自身上網安全?

 

參考文獻

Argyle, M. (1997 )。《幸福心理學》(施建彬等人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87)。

Burger, J. M. (1997)。《人格心理學》(林宗鴻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3)。

Brown John Seely, Paul Dugid. (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顧淑馨譯)。台北:先覺。(原著出版年:2001)

Cstells, M.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等人譯)。台北:唐山。(原著出版年:1996)。

Diana Dwyer (2001)。《人際關係》。(林正福譯)。台北:弘智。(原著出版年:2001)。

Francis Fukuyama (2004)。《信任》。(李宛蓉譯)。台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95)。

Gwinnell, E.1999)。《愛上電子情人》。(何修宜譯)。台北: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1998)。

Jean Baudrillard1998)。《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出版。(原著出版年:1997)。

Turkle, S.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6)。

Verderber, R. F. & Verderber, K. S. ( 1996 )。《人際關係與溝通》。(曾端真等人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5)。

Yin, R.K. (1994)。《個案研究》。(尚榮安譯)。台北: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林美蓉 (1995)。〈寂寞與自我坦露〉。《輔導季刊》,31(1):58-63。

周燕麗(2005)〈網路科技對台灣青年同志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以BBS為例〉,「2005年數位創世紀研討會」(3月25、26日)。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

楊牧貞、黃光國 (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極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6(1)151-170

余憶鳳 (2001)。《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垂卿 (1987)。《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姝蒨 (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彬 (1999)。《後形式思考的發展及其人際關係之容忍性、同理心、自我揭露、自主性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李維庭(1995)。《愛上一個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敏(1989)。《歸因方式、自我坦露與高中生之寂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伯仲、戴靜宜(2003)。《網路科技呈現女性賦權可能性之研究─以女性網站SheSay為例》。第一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嘉義(中正傳播系)。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的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ltman, I., Taylor, D. A.1973. Social penetration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Argyle, M. , Dean, J. (1965). Eye contact, distance, and affiliation. Sociometry, 28, 289-304.

Burgess, Ernest W. , Harvey. J. Locke, and Mary M. Thomas1963. The Family : From Institution to Companionship. New York : American Book Company.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 J.: Charles Scribner

Derlega, V. J., Margulis, S.T., Metts S., & Petronio, S.1993. Self-disclosure.
Newbury Park
Sage.

Dyson, E. (1997). Release 2.0: A 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 Londin: Viking.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Giddens Anthony.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ine, C. (2000). Virtual Ethnography. Thousand Oaks: Sage.

Hatfield, Traupmann, Sprecher. (1985). Equity and intimate relations: Recent research. In W. Ickes (Ed.), 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Lewis, R.A. (1996). A lifetime of Relationships. Pacific Grove, CA:Brooks.

Luhmann, N.1979.Trust and power. New YorkWiley.

Morris, J. Steveson Hinde , P. ParkesEds(1953).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Routledge.

Michels, Robert (1959). Political Partie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Oligarchical Tendencies of Modern Democracy. New York: Dover.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2ed.). New York: Addison-Weslry.

Turkle, S.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arks, M.R., Floyd,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80-97.

Pearce, J. L., Branyiczki, I. and Bigley, G. A. (2000). Insufficient bureaucracy: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particularistic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Science, 11, 148-162.

Rice, R. E. (1993). Media appropriateness: Using social presence theory to compare traditional and new organizational media.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4), 451-484.

Walther, J.B ., Burgoon, J.K. (1992).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50-88.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n online-cohabiting:

A case study of iPartment

 

Po-C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t. of Journalism, Chinese Culture U.)

Chia-Ying Lin (Graduate Student, Dept. of Journalism, Chinese Culture U.)

 

Abstract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online-cohabiting behaviors which are getting popular in Taiwanese netizens nowadays. The researchers conducted a case study focusing on iPartment -- the flagship of Taiwan’s online-cohabiting website, and us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ield observation to analyze onlin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more self-disclosure the cohabitants have, the more online friendship they make. By sharing web-diaries and other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ey become more intimate with other participant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strengthened, which may develop into love affairs. On the contrary, the reckless cohabitants who are unconcerned about each other tend to end up their online relationship earlier.

 

Keyword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line-Cohabiting, Onlin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elf-Disclosures 

 

回首頁



[1] 根據蕃薯藤「2003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3/chart/女性的比例已經增加到53%,超越男性的47%;年齡也突破了以往集中在20-34歲的主力族群往兩端延伸,10-14歲和35-44歲的網路使用族群分別增加4~5個百分點,這兩個現象說明了網路的使用族群是全面而廣泛的隨著使用者的年齡分佈逐漸廣泛,而且這個趨勢還不斷地增強中,換言之,網路已經逐漸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2] 尼葛洛龐蒂(1996)。數位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第214頁。

[3] ARO指標 ( ARO Index ) : Reach X Web Session Reach X Duration per Visit
評估網站總體表現的指標,整體表現考慮因子包含到達率 ( Reach )Web 上網次數到達率( Web Session Reach)、單次造訪停留時間 ( Duration per Visit ) 在所有網站中的相對值。

[4] 兩人套房專屬的功能,什麼話怎樣的心意不敢對您的室友說,透過《心情廣播》寫下所有想對他說的,愛情公寓就會送到首頁的跑馬燈,也把心意交給室友。

[5] 套房裡有個《愛情小花園》,先播下花的種子,可以每天到愛情小花園裡,幫心愛的花兒澆水灌溉一番,隨著灌溉天數增加,花兒會漸漸成長,花朵的數目也會變多。當套房有室友住進來的時候,可以邀請他來跟您一起灌溉這座《愛情小花園》,花兒的成長花朵的增加,除了代表您在《愛情小花園》持之以恆的努力之外,不是更見證了您與室友之間,兩人長長久久的那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