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人際關係與依附行為模式之探討

王亞民(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第一章 緒論

藉由網際網路,我們可以方便的查詢到我們要的資料,也可以隨時利用e-mail聯絡遠方的親友。e-mail取代了部分的傳統信件的寄送,但是重要的是創造出屬於一種全新的溝通模式(翟本瑞2001)。網際網路逐漸侵蝕到我們日常的生活領域,許多人開始利用網際網路拓展人際關係,從早期的IRCMUDBBS到近期各式各樣的網路交友,這個虛擬的場域似乎成了另一個建構人際關係的舞臺。

隨著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擴張,許多入口網站為了網友所設計的網路交友中心也逐漸有了規模,暱稱、生日、星座、身高體重和照片已經是基本、必備的自我介紹,在點選照片或標題後,可以看到更多的交友資訊,從基本的描述自己的外型是魁梧壯碩還是嬌小可愛、希望的交往關係是純情邂逅還是單純筆友,甚至是每日的心情日記、被點選的人氣指數或者其他網友的留言,都可以在虛擬世界中一覽無遺。根據2003年版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Eastern-Integrated Consumer Profile, E-ICP)的調查,網路交友族的分佈主要以15~24歲為主,顯然是年輕人的天下。而雅虎奇摩在2003年所做的交友服務使用者調查中,也發現主要的使用族群為21-25歲的年輕人。

圖一雅虎奇摩交友服務使用者統計

資料來源雅虎奇摩交友中心(2003)交友使用行為問卷調查

 

網路的普及,人類的社交行為,已經侷限於真實的生活狀況,可能對某些人而言,網路上的社交了其社交生活的全部,來排解寂寞感。因此,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行為可能也存在著某種關係 (朱美慧2000) 心理上的層面來說,每個人都有與他人親近的需求,希望他人關心自己、聆聽自己說話的需求。日常生活之中,往往會顧慮到對方是否有專心聆聽、是否會守口如瓶。網路中的友誼藉由文字與符號的互動,人格的第一印象不再是年齡或者外貌。由於網路匿名的特性形成的安全感,降低了發展虛擬關係的風險性,使得有些社交技巧較差的人可以建立虛擬友情。

提出社會資訊處理觀點(Social Information Approach)Walther1996年的研究中,發現網路溝通情境中的親密程度,有時會超越面對面溝通的情境Walther認為網路媒體的特性使得使用者可以任意勾勒出一個人格的輪廓,呈現出正面的自我形象。國內學者也作過相關的研究,邱秋雲(2002)曾經以網路戀情者的依附行為與自我揭露之間的關係加以研究,研究發現受訪者在真實世界中的自我揭露會高於虛擬世界,薛怡青(2001)的研究結果亦是如此。邱秋雲認為,研究發現會與Walther相異的原因,應該是在於所探討的網路人際關係層面不同。邱秋雲所探討的網路戀情,往往已經進入親密關係階段,與網路人際關係產生的初期差異甚大。網路戀情者在交往之後,往往會轉移溝通管道,透過電話或者面對面的方式維持友誼,使得現實生活中的揭露比網路中更多。

依附關係是指嬰兒與依附對象之間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Bowlby 1982),是一種雙向的、互相依存的關係。此情感連結一旦形成,體會經常與此對象互動,希望能維持親密感,並且將對方視為重要、獨且不可替代的(Ainsworth1989)。其特徵是向依附對象(attachment figure)尋求趨近(seeking proximity)及安全感,並具有促進個人獨立自主的功能(Lopez1995),而依附對象則如同一個支援性的安全堡壘(secure base),可以促進個人對環境的探索與熟練,以及認知及社會勝任感的發展(Bowlby1973)

Bowlby(1969)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運作模式,人們經由這個內在運作模式,感受到外在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刺激產生行為上的反應。而人類初期的內在運作模式與嬰兒和依附對象(通常是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互動行為有關。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會使嬰兒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並且能夠促進嬰兒的自由探索週遭世界,進而促使嬰兒獨立自主的發展及社會互動的功能(孫世維1994),具有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的嬰兒通常會對外在的他人和世界有著正向的預期,他們可以順利的適應外在的世界;反之,如果依附對象持續拒絕嬰兒或無法敏覺反應嬰兒的需求,則嬰兒會發展出對他人之不信任與排斥親近,覺得他人是不值得信賴的,而自己是不值得被注意與關愛的認知模式(Ainsworth & Bowlby1991)

此一內在運作依附系統同時具有認知與情感的成分,個體在和依附對象互動中,逐漸形成對世界、依附對象及自己的一套知識,這些知識將會引導個人對事件的知覺評估,進而影響和依附有關的行為、想法及情緒。因此,即使是同樣的一個事件,有著不同內在運作模式的人,會以不同的方式去知覺,並以不同的方式去反應(Shaver et al.,1996)。可以說,內在運作模式在本質上是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它是存在每個人心中的一套對於他人的知覺方式或日常的社會訊息處理建構法則。

由於依附關係的特質取決於依附對象的反應性(Ainsworth1989),但是因為依附對象對於個體所發出的訊息,有著不同的反應度及敏感性,因此在不斷與依附對象互動後,每一個人所形成的心理組織並不相同(黃凱倫1991 蘇建文1992 Bretherton1985Sroufe & Waters197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人際互動

電腦幫助那些原本社會生活狹隘的人,提供了社會聯繫的機會;但是另一方面經由網路上的溝通的匿名性,讓互動討論的內容,可說是毫無禁忌與限制,然而這樣將造成虛擬的人際關係難以掌握,網友間可能因為一句不愉快的對話,便可能導致關係的終止,而且是永遠的終止(Castells2000)BBS 中的人際關係研究中則發現,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虛擬人際關係」是人際網絡的擴大,其過程發展與親身傳播人際情感關係發展過程相似,也會有自我表白、分享、瞭解等親密關係與情感互動,然而「虛擬人際關係」是不能取代真實人際關係的需求 (吳姝1996)。而丁興祥等(1995)的研究中歸納出形成人際吸引的因素包括:時空的接近性、個體的特質、雙方交互的因素(包括相似性與互補性)等。

藉由電腦仲介傳播,網路的友誼改變過去人際的交友模式,透過文字元號溝通情感,創造出了一個新的人際互動空間(Walther1992)。而McKenna Bargh(2000)則指出,虛擬生活之來臨對於人們自我認同,社會互動,以及關係建立型態改變最大的影響為:(1)個人匿名度提升(2)個人外表在人際關係建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減低(3)空間隔閡對於社會互動的影響力減低(4)個人對於跨越不同時間與空間的人際互動有更強的主導權。

Walther的「社會資訊處理理論」(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認為,人們可以在「電腦仲介傳播」中發展近距離的情感關係,但需要花時間,尤其是在非同步的環境中,如BBS,電子郵件、新聞討論群等,人們對於互動的對象會有預期的盼望,並且傾向於持續地交換訊息,當人們持續地互動,社會結果就會產生,過了一段時間,人們就會累積對對方的訊息與認知,於是情感、信任、同質性等會被加強(吳姝1996)

日常生活中其實我們並不會輕易的向陌生人透露我們個人資料(例如年齡、照片等相關個人資料),但是在網路上,人們卻願意對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將這些資料公開(Miller1995)。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80%的人在單向的文字溝通、同步的CMC或者是面對面的溝通同時,會對對方留下印象與評價;而在CMC環境中,越少的個人資訊暴露,反而會使對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Hancock & Dunham2001)。而戴怡君(1999) 則是發現網路交友的人,越認同網路上缺乏真誠交往者,使用網路與他人互動之頻率反而越高,這種奇妙的現象,都代表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中,人際關係會因為眾多因素而產生變化。Parks & Floyd(1996)也發現網路友誼間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程度會較高,而這樣高的自我揭露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網路人際關係的特色之就是知道對方非常多的事。這是因為由於網路溝通缺少了面對面溝通的許多線索,因此會想要藉由多獲取對方資料的方式來瞭解對方。

網路友誼與現實的友誼關係是同等真實的,但是在不同現實層面上運作(Castells2000)。網路所發展的虛擬人際關係兩種相關討論:第一種說法認為線上關係是一種膚淺的、較不具個人情感,且常充滿敵意的,此派認為要在虛擬空間裡建立社群是一種幻想(Beninger1987 Heim1992)。另一派則認為網路能擺脫空間所造成的隔閡建立一種新的可能性,這樣的關係是真誠的人際關係與社群關係(Rheingold1993)。所以一派是認為關係的喪失,另一派則認為是線上關係是傳統人際關係解放與新發現。<引述康婷2001

Parks & Floyd(1996)也發現網路友誼間的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的程度會較高,而這樣高的自我揭露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網路人際關係的特色之就是知道對方非常多的事。這是因為由於網路溝通缺少了面對面溝通的許多線索,因此會想要藉由多獲取對方資料的方式來瞭解對方。

Turkle(1995)分析上網者的經驗發現,網路許可使用者創造各種不同的特質,模糊了真實生活與幻想世界的界線,造成人們在網路上呈現出多元的人格面向。同時亦發現,藉由嘗試不同的人格,可以建構更廣泛的自我認同。與現實生活比起來,人們透過電腦所展現出的行為較不受到抑制,換句話說,人們在網路上會有所謂的去抑制化行為(disinhibition)的表現 (王澄華2000 Joinson1998)

McAdamsJackson Kirshnit(1984)利用親密量表來測量人的親密需求,他們的研究發現,親密需求高的人其人際互動多是一對的形式,較少是和一群人一起互動。親密需求高的人自我揭露程度也比較高,並且在對談中多扮演傾聽者的角色。McAdams1984年的報告中不但再度證實這樣的結果,他並指出當高親密需求的人被問到他們對於友誼最大的焦慮是什麼時,他們的答案是:「分離」。雖然McAdams並沒有直接測量受試者的依附型態,但是我們可以從過去研究結果推論,焦慮依附者的親密需求在所有的依附型態中應該最高的,因為他們同樣都表現出高的自我揭露與害怕和朋友分離的焦慮。<引述王澄華2000

 

第二節 網路交友形式與概況

隨著網路使用人數的增加,多樣化的網路服務也不斷的演進,郭欣怡(1998)研究發現,網際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上主要進行的活動大多為:聊天交友、生活休閒資訊查詢、通訊以及閱讀新聞。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所做之「在學青少年使用網路行為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一二七)之研究結果顯示,國內1225 歲的在學學生最常瀏覽的網站類型分別為「搜尋引擎」(25.1%)、「遊戲」(21.3%)、「歌星演員」(9.6%),整體排名第四的「交友聊天類」(9.3%)在國中生與高中生方面所佔的比例相當高,分別為10.2%9.4%,可見國內青少年網路使用雖也以搜尋資料為主,網路交友的比例也不低。研究中還指出此一族群「最常在網路上從事的活動」,「交友、聊天」整體也是排名第四,比為12.0%;在「網路可改善我的人際關係」項中,整體來看,有半數的人對此表達正面態度,其中表示同意者45.6%,非常同意7.5%;表示「網路交友經驗愉快」者55.7%,表示否定者則有30.6%的比例。當然,國、高中生和大學生在這些項目的意見相當不一致,但不可忽視的是,「網路人際關係」正如火如荼地在網路世界中發展。 (引自羅懷慈2002)

隨著資訊普及到中小學的教育,網路上的聯繫方式也從最早的電子佈告欄(BBS) 、聊天室(IRC) 進步到即時通訊軟體,在網路溝通日益方便之下,網路的人際關係也同時受到重視,目前大多數的網路人際溝通的方式大略有電子信件,BBS,聊天室,即時通訊軟體;而人際親暱的需求也造成網路交友配對網站的形成。早期的BBS與聊天室受限於系統負荷與頻寬限制,規模都不大;而聊天室與即時通訊軟體的同步性的特性,也影響使用者的注意力與沉溺程度;而自我揭露程度在交友配對的網站中由於個人照片的顯示,對於個人的資訊已有相當程度的暴露;對於人際之間的黏度而言,交友配對網站中只要覓得談的來的對象,便會維持彼此的黏度;附加效益面則由於BBS與聊天室的特性,並無多大的商業利益可以獲得。

本研究初步對於網路人際關係的管道進行整理,分析了康婷(2001)對於BBS的研究、余憶鳳(2002)對於網路戀情的質化分析、王澄華(2000)對於網路對於網路人際互動的討論、謝豐存(2001)對於配對網站的使用現象、邱秋雲(2002)對於網戀的經驗分析、陳嬿(2001)網路與現實的人際分析比較,以及顏美如(2003)對於人際吸引因素探討,以規模、回饋速度、自我揭露程度、互動性、關係黏度與附加效益等面向,分析如下表所示

 

 

bbs

聊天室IRC

即時通訊軟體

交友配對網站

互動交友網站

規模

回饋速度

自我揭露程度

互動性

中高

關係黏度

中低

中低

附加效益

範例

 

 

MSN

ICQ

即時通

LOVE MATCH

傳統配對網站

YAHOO網路交友

PCHOME網路交友

同居理想國

:網路友誼與交友形式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上表()顯示,網路網路上的人際關係一般透過BBS(例:蛋捲廣場)、聊天室(例:奇摩聊天室)、即時通訊軟體(例:MSNICQ)、交友配對網站(例:LOVE MATCH)以及互動交友網站(例:YAHOO網路交友)。相較於真實世界中的人際互動,虛擬的人際關係可以說完全不受到人情壓力的束縛,再加上網路的異時、異界特性,網友之間透過文字或是符號來表達情緒或作資訊交換,使用者想在什麼時候上線(on-line)、下線(off-line),什麼時候與人互動,都無法掌握(吳姝1996)

雅虎奇摩交友自20021023日推出以來,到20047月線上交友會員數一舉突破80萬人,成為國內最大的網路交友網站,其中收費的會員數達到一成以上,約6萬多人,且持續向上攀升,網路交友在2003年上半年已躍居雅虎奇摩最大收入來源。依照雅虎奇摩在2003年五月公佈的一份調查中發現,網路交友的性別比例已趨近於平衡(54.7%,女45.3%);較特殊的現象則是停留在網路上時間,則是女多過於男。

 

 

 

總數

男生比

全體

全體會員

506852

226004

732856

69.1

顯示照片

230050

102907

332957

69.1

沒有照片

320254

140742

460996

69.4

VIP

VIP身分

43452

17645

61097

71.1

顯示照片

33771

13664

47435

71.2

沒有照片

9681

3981

13662

70.8

一般

一般會員

463400

208359

671759

68.9

顯示照片

196279

89243

285522

68.7

沒有照片

310573

136761

447334

69.4

表二:亞虎奇摩交友使用者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調查日2004.7.26

 

一般

一般會員

348010

185614

533624

65.2

顯示照片

121288

64485

185773

65.2

沒有照片

226722

121129

347851

65.1

PCHOME使用者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調查日2004.7.26

 

第三節 依附行為模式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最初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Bowlby(1969)所提出,Bowlby在他依附行為的理論架構下,說明瞭兒童早期與其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由於照顧者對於兒童所發出的訊息,有著不同的反應度與敏感性,使得兒童會依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來建立與照顧者的關係,以達到生存的目的。

Bowlby(1969)認為嬰兒天生便具有一些自發的本能行為,如哭泣及發出聲音等,嬰兒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行為,其實有著重要的意涵,這些行為是被用來增加嬰兒與照顧者之間身體和社會性親密接觸,使嬰兒能與其主要照顧者親近,從而獲得所需的保護,Bowlby將這些行為稱為「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嬰兒除了以哭、笑及發出聲音等訊號行為,來獲得依附對象的注意之外,嬰兒也會表現出「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來增進與依附對象的互動,如:注視、抓緊依附者等。嬰兒就藉著這兩種依附行為,來推動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在經過不斷的互動與回饋校正,主要的照顧者便與嬰兒之間發展出互相協調的依附關係。

依附行為研究發展初期,只著重在個體的情緒發展,並未涉及個別差異(許瑞蘭,2002)。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1978)依據Bolby的理論基礎,設計了一套八個步驟的標準實驗程式進行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研究,觀察幼兒的重聚行為(reunion behavior)。研究結果發現兒童的反應有顯著的差異,於是依照個別的差異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這類幼童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會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陌生人出現也較不害怕;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情緒會漸漸平復,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第二種是抗拒依附型(insecure-resistant attachment),這類幼童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陌生人出現便會保持警戒;當母親離開時則會非常焦躁不安的反應,當母視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卻又會加以反抗。

第三種則是逃避依附型(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這類幼童在母親身邊時,會主動探索陌生環境,但是不會與母親有互動行為;母親離開之後,並沒有焦慮的狀況產生,母親回來之後,則是反映冷漠,並避免眼神跟肢體上的接觸。

  在這互動與回應的過程中,兒童會逐漸形成對他人的預期,以及對自己的看法。這樣一套對「人」的看法,內化成為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這套內在運作模式具有穩定不易變動的特質,因而被擴展至成人的領域加以探討。此運作模式有著近似基模(schema)的特性,具有穩定性、不易被改變,因而被移植至成人依附的研究領域(洪櫻瑜,1998)

Bowlby(1969)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運作模式,人們經由這個內在運作模式,感受到外在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刺激產生行為上的反應。而人類初期的內在運作模式與嬰兒和依附對象(通常是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互動行為有關。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會使嬰兒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並且能夠促進嬰兒的自由探索週遭世界,進而促使嬰兒獨立自主的發展及社會互動的功能(孫世維1994),具有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的嬰兒通常會對外在的他人和世界有著正向的預期,他們可以順利的適應外在的世界;反之,如果依附對象持續拒絕嬰兒或無法敏覺反應嬰兒的需求,則嬰兒會發展出對他人之不信任與排斥親近,覺得他人是不值得信賴的,而自己是不值得被注意與關愛的認知模式(Ainsworth & Bowlby1991)

此一內在運作依附系統同時具有認知與情感的成分,個體在和依附對象互動中,逐漸形成對世界、依附對象及自己的一套知識,這些知識將會引導個人對事件的知覺評估,進而影響和依附有關的行為、想法及情緒。因此,即使是同樣的一個事件,有著不同內在運作模式的人,會以不同的方式去知覺,並以不同的方式去反應(Shaver et al.,1996)。可以說,內在運作模式在本質上是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它是存在每個人心中的一套對於他人的知覺方式或日常的社會訊息處理建構法則。

由於依附關係的特質取決於依附對象的反應性(Ainsworth1989),但是因為依附對象對於個體所發出的訊息,有著不同的反應度及敏感性,因此在不斷與依附對象互動後,每一個人所形成的心理組織並不相同(黃凱倫,1991;蘇建文,1992Bretherton1985Sroufe & Waters1977)

Collins & Read(1994)進一步說明瞭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從下圖中可瞭解個人處於依附的情境時,會把記憶中過去的依附經驗,和當時的情緒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行為上。在某些情形下,內在運作模式會透過個人的認知與情緒反應,進而影響個人的行為。

 

圖五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資料來源Collins & Read (1994)

 

Hazan & Shaver(1994)勾勒出依附行為系統的運作模式,在此圖中可以看出依附行為是一個動態系統,人會主動的留意依附對象與自己的互動情形,當人類在不安或苦惱的情境時,會以哭、眼睛尋找、發出與依附對象親近的訊息,並產生懇求等依附行為,依附對象若能適當回應,人因為獲得安全而感到被愛,他們會以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對環境(人或事物)接觸及探索,而發展出一種親合力強,有自信的工作模式,藉此發展出適應環境的能力。依附對象若未能適當回應,便會因為未獲得安全而感到害怕、焦慮,進而表現出逃避、矛盾及生氣的防衛行為,也失去學習及發展適應外在環境的能力(Ainsworth1979Bowlby1973許明松,1997;陳瑩珊,2000)

 

圖六依附行為系統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Hazan & Shaver(1994)

 

  Mikulincer Nachshon(1991)的研究顯示,安全依附與焦慮依附者要比逃避依附者容易對他人做出自我揭露,並且他們對於高自我揭露的互動對象會表現出較多的好感,而他們同樣也會以高的自我揭露做回應。但是與焦慮依附者不同的,安全依附者似乎表現出較多的自我揭露彈性,亦即對於不同的互動對象,安全依附者會選擇不同程度的自我揭露,而焦慮依附者的自我揭露則沒有表現出這樣的彈性。

Armsden Greenberg(1987)依據Bowlby之依附理論為架構編製「父母與同儕依附關係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簡稱IPPA)IPPA中包含「母親依附」、「父親依附」和「同儕依附」等三個分量表測量受試者對三種不同對象的依附關係。每分量表都可得到「信任」、「溝通」和「疏離」等三個因素的得分。

 

第四節 成人依附行為模式

依附行為隨著兒童的成長,並且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在人際關係不斷的擴展之下,個體的認知、情感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而個體內在的歸因模式也越來越複雜。在Bowlby提出的依附理論之中指出,依附是個體尋求與依附對象親近的一種持續性現象,並不會因為時間或者情境有所改變 (Bowlby1988)

剛出生的幼兒會對於主要照顧者產生依附,然後漸漸轉向周遭的朋友,或者是親密關係中的伴侶;因此嬰兒時期的依附行為模式,會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或者行為模式。Hazan Shaver(1987)研究推論愛情是一種特殊的依附行為,愛情關係中的雙方有義務相互滿足對方的需要,就像嬰孩學會信賴照顧者,相信對方有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一樣;每成年人也學會信賴對方與滿足他需求的能力,並形成彼此依賴與關係維持的依附行為。當然不同的依附行為會影響個體對人際之間的付出與回報,就像不同特質的嬰兒對母親的依附行為有所差異一樣。

BermanSperling(1994)對成人依附下了一個操作型定義「成人依附是個體一種穩定的傾向,去靠近他主觀認為能夠提供其滿足於生理與心理安全感的特定對象,維持和尋求接近的實質努力,而這種穩定的傾向是由一種運作模式所調節的,並建構於個人在人際世界中的認知-情感-動機的基模中

成人的依附理論中認為,內在運作模式主要涉及個人的人際信念、需求與目標,因此,安全依附、焦慮依附及逃避依附等不同依附類型成人間的差異,最直接的表現會是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上(洪櫻瑜,1998)。現有成人依附理論的研究者大多把內在運作模式視為一種人格特質,研究不同依附類型者之間的差異可以展現在哪些範疇上。結果指出,不同依附類型的成人在親密的愛情關係、一般人際行為、甚至認知方面的訊息處理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1987年兩位社會心理學家HazanShaver把應用在兒童期親子關係的「依附」關係,延伸至成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他們認為早期的依附行為會在孩子腦中產生的內在運作模式會伴隨孩子長大,並進而影響長大後與他人互動。例如幼年是安全型依附的人,傾向會與情人建立相似的關係,當情人離去時雖然會引發難過,但當兩人相聚時,又會快樂地彼此相待。抗拒型依附的個人在相同情況下,則容易引發嚴重的困擾,不太能忍受分離,當情人回來時,即使心中想要親近對方,但行為卻表現出排斥與抗拒,造成關係緊張。逃避型依附的個人則是甚少表露情緒,當與情人分離時不會表現出不悅,當相聚時則出現冷淡與逃避,這種舉動常讓對方不知所措。

Bartholomew Horowitz(1991)根據Bowlby所提出的二向度內在運作模式,發展出四種不同的成人依附風格模式。Bartholomew認為個體所呈現出來的依附行為模式,應該要透過下列兩種內在運作模式來分類:

1.對自我的內在模式-此模式指在個人內心的自我影像(image of self) ,也就是對自我的認知與理解;區分出正向與負向兩個分類。

2.對他人的內在模式-此模式指在個人內心的他人影像(image of other people) ,也就是對他人的認知與理解;區分出正向與負向兩個分類。

 

圖七成人依附模型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1991, pp.227)

 

  安全依附型態(secure attachment):有正向的自我認知,且對他人也抱持正向的知覺與理解方式。認為自己有價值且值得被愛;相信他人是可以親近並會有所回應的

  焦慮依附型態(preoccupied attachment)表現出負向自我認知,但對他人持正向的知覺與理解方式。認為自己沒價值且不值得被愛,並害怕被拋棄;但是會尋求他人的支持與接納

  害怕依附型態(fearful attachment):對自我及他人都抱持負向的知覺與理解方式。認為自己沒價值且不值得被愛,並害怕被拋棄;而他人也是不可信任的,所以會因為害怕而逃避與他人親近,以保護自己不被他拒絕

拒斥依附型態(dismissing attachment):有正向的自我認知,但對他人持負向的知覺與理解方式。認為自己有價值,並不擔心被拋棄;但是認為他人不可信任,會防衛性的逃避與他人親近。

BartholomewHorowitz(1991)的研究中,透過自陳法、晤談法以及朋友評分的三種方式結合,證實了Bartholomew所提出的成人依附理論模式。後續的研究中(Griffin & Bartholomew1994)也發現正向的內在自我模式與高度自尊有關,正向的內在他人模式與積極的人際傾向有關同份研究中亦發現安全型依附有較多的人際耗竭關係;焦慮型依附的人有較多過度的情感表達、競爭與控制的人際問題;拒斥型依附者的問題與人際冷漠有關;而害怕依附型態的人和社會抑制與內向性格有關(黃碧慧,2002)

邱秋雲(2002)以依附理論衍生的成人愛情依附型態,以及自我揭露作為探討網戀者人格特質與其互動之依據;並指出網路戀情者以焦慮依附傾向者為最多數,顯示網戀者有其人格特質傾向。而國內學者王澄華(2000)使用三種型態區分依附行為,該研究中發現以焦慮依附者的人際互動模式與網路人際互動的特質最為接近,並推論焦慮依附者在所有的依附型態中的網路成癮傾向會最高。

 

第三章 結論

一、人口與網路使用方面

根據蕃薯藤數位科技完成的「台灣99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台灣網路使用者男與女的比例是54.4%45.6%,男、女性上網的比例差不多,由於在真實世界中,性別無法隱藏,男女之間的對待方式有其特定的模式,性別以很微妙的方式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及和互動方式(朱美慧2000)。而本研究在2004724調查亞虎奇摩yahoo交友與網路家庭pchome的交友現況,yahoo男女比例為69%31% pchome男女比例為65%35%,顯示網路交友的部分男性顯然較多數。

有個人電腦者比較容易有網路成癮的行為出現,男性比女生有網路成癮行為傾向。一週上網時數越多的人,對網路的渴求也越大,網路的使用時數和網路成癮行為具有正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每週上網時間越長,網路成癮指數也越高,網路成癮者與非成癮者的網路使用時數有顯著的差異,網路成癮者比其他網路使用者更要依賴網路上虛擬的人際關係。(朱美慧,2000周榮、周倩,1997蕭銘鈞1998)

網際網路自1960 年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至今,已透過網路互動性的高度發展,呈現其強大的力量。它不再只是傳遞資訊的工具,而會形塑一個社交環境,一個生活空間,人們能夠在其間進行社會互動,而不只是交換資訊、保持聯繫(吳姝1996;黃厚銘,2000;;魏心怡,2001余憶鳳2002;顏美如,2003)

在網際網路所構築的空間讓一定規模的人們可相互聚集,而在網路互動的特性下,人們可共同參與公開的討論,在聊天室、BBS 或其他網路社區與其他人溝通、交換資訊和互動,以分享相當程度的共同興趣,也因此形成了網路空間的人際關係(黃少華、陳文江,2002)Parks Floyd(1996)對於網路新聞群組使用者研究結果指出已超過60%的人在新聞群組上有網路友誼的經驗,而且不同的新聞群組都有此現象。

Parks & Floyd(1996)對網路新聞群組(newsgroup)使用者進行一次量化的調查,想要瞭解建立虛擬人際關係的頻率及其關係發展的情形。經過抽樣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60.7%)曾在新聞群組中建立人際關係,而且這樣的結果是在不同類型的新聞群組都有的現象。Parks & Floyd 為此提出網路中發展人際關係是很普遍的研究結論,並且批評過去認為線上互動是缺乏人性與充滿敵意的說法是錯誤的。有些人較其他人更樂於在網路上建立人際關係,過去的刻板印象認為較孤僻的或是有缺陷的會較積極於建立虛擬的人際關係,Parks 認為會導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我們對網上參與者缺乏認識。在其研究中發現那些會在網上建立人際關係與不會建立關係的人發現有一些人口學上的特徵與差異(康婷2001)

Parks & Floyd(1996)的研究中也發現在性別上,女性較男性更喜歡建立線上人際關係(72.2%的女性,與54.5%的男性),這可從幾個動機的因素瞭解,可能是較多的女性渴望得到友誼,這是性別上的差異。另外在使用者性別比例上,男性為大多數網路使用者的情況下,女性較易與男性建立人際關係。

顏美如(2003)以網路交友及尋找網戀此二種主要網路交友動機分別建構影響網路人際吸引的因素發現,大學生在此前提之下,認為排名第一的重要因素為正向肯定特質,第二為幽默感。郭欣怡、林以正(1998)研究發現,大學生網路使用,以BBS、休閒資訊、交友聊天與通訊等與人際有關的項目為主,所有網路使用行為的60.73%。網際網路對大學生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新交友管道,因此透過網路發展友誼關係甚或戀情皆可滿足其人際親和需求。而當人們相互接近時,對於所接觸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好惡情感,其中有少數人甚至於會使我們產生相聚即感到愉悅、滿足,離開就感到痛苦、懷念,這即是人際間產生了相互吸引力(李美枝,1983)

懷瑩(2001)在對於MUD 的研究中也發現,藉由遊戲互動過程,使用者會凝聚形成社群,並且也能藉由社會互動以及線上身份的認同發展出網際友誼。郭欣怡(1999)針對網路上探討一對的交談(Talk)、交叉對話的交談(Chat)、網路麻將(QKMJ)與文字角色扮演(Multi-User Dungeon)四個網路場域所做的人際互動研究,發現不同的網路場域,對於人際關係的品質與方向有影響,確認網路場域塑造人際關係之可能性。

朱美慧(2000)在研究中發現,男女在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差異,男生比女生較偏向「休閒娛樂」、「虛擬情感」的網路使用行為;在虛擬社交及資訊性的網路使用行為上,則未見性別差異存在。「虛擬情感」的網路使用行為,男生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大。而男性比女生有網路成癮行為傾向,情緒商數愈低、控制情緒愈不當、心情調適不佳、圓融關係不好及同儕關係不好的人,在網路上的行為愈偏向「虛擬情感」。而心情調適能力愈差、同儕關係愈不好及學習適應愈不好的人,愈偏向「虛擬社交」的網路使用行為。而「虛擬社交」及「虛擬情感」的網路使用行為愈頻繁,逃避性情緒的成份也愈高。其中,虛擬社交的網路使用行為是影響最大的因素。

 

二、人口與依附型態

依附關係是一種情感的連結,而依附對象常是不能被取代的,因此,當個體需要接近依附對象時,如果與依附對象分離,就會產生負面情緒;與依附對象團聚,就會產生正面情緒;如果依附對象死亡,則體會感到悲傷(Ainsworth1991)

依附行為可能表現於生理或心理上,主要是讓個體獲得安全感。依附關係不易改變,但依附行為會隨經驗與發展階段而有所改變(蔡秀玲,民86)。蘇逸珊(2002)對於大學生依附行為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普遍屬於焦慮依附,且此與國內學者(于娟1994王慶福1995林秀娟1998)的研究結果相同。

王澄華(2000)認為所有的依附型態中焦慮依附者的網路成癮傾向最高,其次是逃避依附者,安全依附者則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網路成癮問題。而自尊越低、對自我概念越不確定者,其網路成癮問題越嚴重。而焦慮依附者、低自尊者或對自我概念不確定的網路使用者,其網路成癮的傾向雖然較高,但是可能並不是因為網路人際互動的關係而成癮的。

 

三、網路使用與依附型態

戴怡君(1999)發現:教育程度較高者,使用網路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越認為在網路上的互動是不真誠、無法交到真心朋友者,使用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越高。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差者,其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

吳姝(1996)發現「虛擬人際關係」網路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是人際網絡的擴大,其過程發展與親身傳播人際情感關係發展過程相似,也會有自我表白、分享、瞭解等親密關係與情感互動。因此,「虛擬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發展親密關係並情感互動,它無法替代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人們也不可能脫離現實的人際互動,但即是如此,由電腦仲介傳播媒介建構的情境可以是一處情感交流與宣的地方。

劉家儀(2001)發現,部分網路使用族群,將網路中的人際關係,視為現實人際關係的延伸;對部分網路使用者而言,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不滿足則可透過網路人際關係尋求替代;但在高度網路成癮的族群中,則發現他們企圖透過虛擬人際情感滿足其現實生活中未被滿足的人際需求時,不但無法使其獲得滿足,更會因為網路人際關係的不滿意使其更加焦。

有些學者認為依附關係與問題行為具有某種系統性的關係(CooperShaver & Collins1998ShaverCollins & Clark1996),因為個體的問題行為表現可能是一種情緒困擾的訊號,也可能是情緒表達或因應策略的替代性表現。雖然Bowlby 的依附理論起始於研究犯罪青少年與早期家庭經驗的關係,以及欠缺家庭經驗對人格的影響,然而,檢視行為表現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的研究仍然不多(CooperShaver & Collins1998)

目前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發現(Brennan & Shaver1995Cohn1990Mikulincer & Florian1995Simpson & Gangestad1991):安全依附型者會使用適當的策略來因應壓力與情緒,而有較少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焦慮依附型者較容易利用飲酒來調節自己的負向情緒;逃避依附型者則容易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並沉溺於隨意的性關係(causal sex),以藉此避開親密關係。

 

參考文獻

丁興祥等(1995):《社會心理學》,空中大學出版。

王澄華(200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憶鳳(2002):《網往e 世情》,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姝(1996):《電子仲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3)。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25(2)121-135

周榮,周倩(1997)<網路成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 年會學刊2-12

邱秋雲(2002):《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櫻瑜(1998) :《內在運作模式對日常互動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1-03301-H-005A-507

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嬿(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懷瑩(2001) :MUD研究初探: 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 使用與滿足, 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台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凱倫(1991):《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慧(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中之壓力事件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揚智出版社。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吳麗娟(1997):不同性別大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期,73-90頁。

蕭銘鈞(1998):《台灣大專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私立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怡青(2001):《台灣BBS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懷慈(2002)網路人際的隱性人格理論之初探:以網路聊天室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1992):《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設計成果報告。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私立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雅虎奇摩交友中心(2003):交友使用行為問卷調查[Online]. Available:http://tw.match.yahoo.com/survey/0501/survey_stat.html#04 ( July 6, 2004).

Ainsworth, M. D. S. (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716.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insworth, M., Bowlby, J. (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333-341.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y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5), 427-452.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artholomew, K. (1990). Av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re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147-178.

Berman. W., & Sperling,M.B. (1994).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dult attachment. Attachment in adults. (pp. 5-20). New York: The Guiford Pres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Brennan, K. A.; & Shaver, P. (1995) Dimens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affect regulation,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1(3), 267-284.

Bretherton, I. (1985). Attachment the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I. Bretherton & E. Waters (Eds.), Growing Points in Attachment Theory and Development (pp. 3-35), 209, 50, NO. 1-2.

Castells, M.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2nd ed.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Vol.5: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 Pennsylvani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Cooper, M. L., Shaver, P. R., & Collins, N. L. (1998). Attachment style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4(5), 1380-1397.

Griffin, D., & Bartholomew, K. (1994). The metaphysics of measurement: The case of adult attachment.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 (pp.17-50).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Hancock, J.T. & Dunham, P.J.(2001) Impression Form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Revisited: An Analysis of the Breadth and Intensity of Impressions. 28(3), June. 2001, 325-347.

Hazan,C., & Shaver,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azen, C., & Shaver, P. R. (1994).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Inquiry, 5(1),1-22.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er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 43-60).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Lopez, F. G. (1995). Contemporary attach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3), 395-415.

McAdams, D. P., Jackson. R. J., & Kirshnit, C. (1984). Looking, laughing and smiling in dyads as a function of intimacy motivation and reciproc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2, 261-273.

McKenna, K.Y.A & Bargh,J.A (2000).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McKenna, K.Y.A & Bargh,J.A (2000). Special issu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t the interface. New Directio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57-75

Mikulincer, M., & Nachshon, O.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321-331.

Miller, H. (1995).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lectronic life: Goffman on the internet. Paper presented at embodied knowledge and virtual space conference.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June, 1995.

Parks, M. R., &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Shaver, P. R., Collins, N. L., & Clark, C. L. (1996). 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relationship partners. In G. J. O. Fletcher & J. Fitness (Eds.),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pp. 25-61). Mahwah, NJ: Erlbaum.

Simpson, J. A., & Gangestad, S.  (199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osexuality: Evidence for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te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870-883.

Sroufe, L. A., & Waters, E. (1977).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48, 1184-1199.

Turkle, S. (1995). Life behind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Walther, J. B. (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 - 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 52-90.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 pp.3-4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