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身體的意象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李怡青

 

為了擁有令人稱羨的好身材,而使用各種極端的方法減肥,這樣不當減肥的行為,以顧里(Cooley)鏡中自我三階段:一為想像自己如何在他人面前出現,二是想像他人如何對自己進行評價,最後、以想像中的他人評價當作自己的評價,來分析之,在人與人的互動裡,人們總是以他人的評價,例如認為美就是要有骨感,作為評判自己體態的標準,也因此當事人並不認為這樣的減肥方式有什麼不妥,而且就如同文中所述,她們還樂此不疲。然而美的價值觀(或標準)來自於何處呢?

米德(Mead)認為人類行為和動物的行為之不同處,在於人類擁有運用心靈(mind)的能力,也就是我們能經由使用重要的象徵(symbol)而與自我(self)進行內在的交談對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我們能運用符號確定環境中客體,卽理解俗成姿勢(conventional gestures),同時運用這一姿勢去扮演他人角色,以避免不適當的行為和選擇一種合宜的行動路線。換言之,女明星或是名模瘦骨如柴的身材,已成為這些瘋狂減肥的少女們與外界互動之一個象徵,可是對於她們減肥的方式,一般人則是不能認同;但奇怪的是這樣屬於病態的象徵也沒有人表示反對與憂心。是誰形塑了女人的身體?是女人本身自願減肥瘦身?或是資本主義的商業邏輯,提供模特兒這樣的職業,在販賣商品的同時亦製造出女人身體的意象?

倘若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仍是繼續複製女人身體意象--骨感才是美,則往後還會有其他病態的次文化出現,因為身體可以做為symbol用來促進人們彼此的溝通了解,同時也可以被視為權力爭鬥的場域。

 

社會現象 VS. 白米炸彈客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董麗美

 

看到果菜市場裡賤賣的高麗菜、柳丁,不禁令人感嘆,辛苦栽種出來的農產品竟是如此低廉,根本連付農民的工錢都不夠,更何況養家活口,然而,政府有積極規劃發展精緻農業、照顧農民的權益嗎?筆者認為是不夠積極,難怪會出現為米農抱不平而採取激烈手段的「白米炸彈客」,因為唯有這樣,我們的政府才會注意到阿!

台灣是個寶島,可以栽種各種香甜可口的農產品,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農民無法像日本農民這樣獲取一定的利潤,這問題並不在於地理環境--因為台灣的先天條件實在比日本好太多了,而在於政府有無積極規劃精耕農業、多樣化農作與產品宣傳。要提升競爭力,必先降低農民的成本,政府可提供更多優惠讓農民降低生產成本,並且積極的研發新的農產品,求創新多變化以獲取利潤,像日本的方形西瓜,不就是換個造型但身價卻上漲數倍;另外,一定要配合各項活動來宣傳農產品增加銷售,像前陣子的柳丁文化節,除了開放果園觀光採果外,更配合古坑的台灣咖啡與劍湖山遊樂園等吸引觀光客,不但可增進農產品的銷售更可促進雲林古坑的觀光休閒事業。

根據統計問卷資料顯示,農產品經過包裝與宣傳,身價可立即上漲數倍。近年來,雖然政府已慢慢朝此方向前進,但顯然還不夠積極,各地區農作物的活動舉辦與銷售宣傳如果可以更成功,像是為全國農作物與各地景點規劃出一系列的觀光活動,並將行程製作成文本宣傳與配合大眾媒體傳播,筆者認為不只國人愛食國產品,就連國外市場也可以有不錯的成績,而國內農作物也能永續生存,不然,難保之後不會出現「高麗菜炸彈客」或「柳丁炸彈客」等抗議人士。

 

台灣應該展現優勢,積極加入東協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紀佩君

 

1990年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提出的「東亞經濟共同體」想法已經漸漸成形,以往受制於美國反對遲遲沒有太大的進展,近年來,因為中國加入WTO,經濟重要性提高,在中國積極加入東協之後,讓亞洲地區的日本及南韓等國也積極爭取在東協的一席之地。中國加入東協的原因並不僅止於經濟的考量,東協國家總體而言都在中國的南方,中國藉這此一經濟組織答應為體質弱的國家提供有力的條件,中國可以因此與南方的國家關係保持良善,並使中國在東協的地位漸成為主導。1997年開始中國也發起了上海五國會議,希望能夠穩定其西部與北方鄰國之間的關係,之後改名為上海合作組織,日本也加入其中。再加上泛亞洲的博熬論壇,讓中國在亞洲的地位不止在經濟方面的越來越好,也使得中國在亞洲的地位越來越鞏固,慢慢地中國將主導亞洲成為一個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區域。

所以,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的「東協+3」峰會明年起更名「東亞峰會」,亞洲共同經濟體更具雛形後,東協自由貿易區將涵蓋18億人口,國民生產毛額達2兆美元,範圍從蒙古,延伸到印尼。今年前九個月,中國與東協國家的貿易額就比上一年全年貿易額成長35%,達到800億美元,預期今年全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的投資比例在1993年時達65.6%,後來雖有下降,但也都不低於30%,台灣對於中國的投資比例甚高,中國今日積極透過東協逐漸穩固自己的經濟成長的同時,台灣也應該積極的讓東南亞的國家瞭解到台灣經濟位置與現階段經濟的優勢,從而有機會加入東協的行列。台灣若參與東協,或許就能引來更多的外資,而台灣目前股市有20-25%是外資,參與東協將是有利無害。

除了中日韓三國,澳洲和紐西蘭也積極爭取與東協整合,澳洲總理霍華德29日就表示,現在是成立東協─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區的時候了。此外,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也在東協峰會召開之際,到永珍參加俄羅斯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儀式。未來東協不但是一個在亞洲地區的經濟組織還會延伸到南半球,所以台灣不要被邊緣化就該從敏感性低的層面加入,使得中國干涉正當性不大,進而加入東協這一貿易區內,才能和鄰近的國家共享政治、經濟資源,並與會員國在交通、安全、觀光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創更好的貿易額度。

 

正視資訊社會衍生的社會問題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張松露

 

國小女生於網路聊天室受騙離家,以致被性侵、剃光頭髮與注射毒品控制。日本則再度傳出疑似經由網路相約自殺案例。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除了帶來正面的效益,卻也衍生許多社會問題。

虛擬空間、匿名性、私密性與分衆性等,是資訊社會所獨有的特性。網路上人與人的接觸不再受實際生活空間的限制,反過來說,人生活環境的單純性被挑戰了,如上面案例的國小女生,若沒有網路,她的生活應該只是家人、鄰居、老師與同學,但是網路讓她得以接觸到她生活經驗尚無法辨析的惡人。而網路的私密性,則使得大人對於子女的保護更加困難,因為表面所瞭解的子女,如交友與生活狀況,可能並非全部,或許他們還有一個或多個身份與生活圈,隱匿於網路中。至於網路的分衆性,則是讓有相同特性的人,得以經由網路相互認識,形成小團體,如日本有自殺意念的人,由網站相互認識,並且相約完成自殺的意圖。

資訊社會是一種新的社會型態,其衍生的社會問題也已一一浮現,如詐欺、性侵等犯罪事件,或網路成癮、色情等社會問題。如何減少這樣的問題,部份家長採禁止隔絕方式,但是以目前上網管道的普及性,這種方式很明顯是相當不切實際的。確實的解決方式應該要經由教育方式,讓學生能正確認識網路的特性,除了目前一般資訊教育所強調的,科技學習與應用面的教導外,應同時增加對於資訊社會相關問題探討的課程。

近來教育部針對歷史或國文課程修訂教學綱要,引起許多討論,而如何將攸關現在與未來資訊化社會的知識融入課程中,也是需要被急切正視的課題。

 

外籍配偶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林融達

 

根據報導,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天下午提出「提升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的文化敏感度與人權教育相關措施」報告,台北市長馬英九聽取報告後表示,儘量不要使用「弱勢團體」等相關字眼,才能避免外籍配偶與其子女被污名或被邊緣化。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恐怕是相當值得存疑的。外籍配偶在台灣的現今社會環境之適應的的確確是弱勢團體的形式,不論是在生活照應或是語文文化不同的差益而言,都是一種社會事實的表現,並不會因為去避免談論是否有使用「弱勢團體」等相關字眼而受到影響。而這正也如同每當談論到貧窮這種極為差異的社會現象時,並不需要去避諱有否使用「弱勢團體」這種字眼一樣,本身即有相當程度的部份是隱含意指的了,既不加深亦不影響貧窮這種社會事實。相對而言,認為避免使用弱勢團體這種字眼對於減低外籍配偶的污名化或邊緣化並沒有意義,因為這只是在字面上做文字的遊戲罷了,對於事物的關懷並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換過來問,這樣過度化約的作法真的可以避免外籍配偶的污名化和邊緣化?恐怕答案是不問自答的。

    近年來外籍配偶的大幅成長及其所生育的新一代台灣之子,產生了許多社會及文化層次上的問題,而為這些問題著文者也不在少數,但當過於強調外籍配偶現象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時,是否也是再一次的強化了原本的社會偏見,而將這種污名化的現象不斷的再製?外籍配偶的問題已不再是物化女性或是男性霸權取決的層面而已,而是一個在不斷的提出警告之下被過度扭曲的議題,而這也為這些家庭帶來了額外的社會壓力和社會偏見的對待。無論對錯好壞,外籍配偶在台灣的興起是整體社會勢必要面對的問題。而重點即在於如何建構出一個多元的文化接納空間,才能使這群外籍配偶能夠真正的融入台灣的社會體系之中。

 

白米炸彈客的社會現象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張健倫

 

從一年多以前令人聞之色變的白米炸彈客終於在最近落網了,在其弟大義滅親的舉發下,終於結束了這長期以來的社會不安,雖然這只是此次事件的落幕,但人們不知道那個那天那個角落裡又存在著反社會現象的人,再度利用白米炸彈客的手法造成社會的恐慌。

白米炸彈客犯案的動機是由於不滿政府開放稻米進口,使農民在經濟上出現危機,利用在公共場所放置炸彈的方式藉由白米炸彈來喚起政府對本國農民權益的重視,最後由於所採用的手段太過於偏激,造成社會恐慌、社會成本的浪費於法所不容,終究還是難逃法律的制裁。

雖然在接連這幾次的白米炸彈客事件中沒傳出什麼人員傷亡的消息,但這也反映了社會心態的問題,它的出發點原本是要為農民謀取福利,但所採取的手段卻是於法理所不容的,相信農民對它的指責也是貶多於褒的。從這次的這個事件讓我想到了社會學莫頓的偏差行為理論,它的文化目標是正確的,可是它在整個事件中所要強烈表達它的不滿所採用的這個手段卻是不正確的。涂爾幹也曾用迷亂來對社會現象做剖析,人們在社會失序無法提供清楚的規範來約束人們行為的情況下,人們在無所適從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偏差行為。

今日,台灣的民主意識高漲,各地的社會運動不斷,所想表達的訴求不外乎政府能正視一些人民福利的權益問題,處理的不妥當,常常在電視報導中發現警民衝突的意外產生,這次的白米炸彈客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如果政府再無法提供合理的施政方針,這種類似情況還會一再上演,那麼社會將再陷入一陣恐慌之中了。

 

抓賄選發大財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王叔楨  

現在選舉活動正如火如荼的熱烈展開,所有候選人也都卯足全力、戰力旺盛的衝刺,並大開選舉競選支票之際,賄選傳聞也不絕於耳。然而,殊不知有一些靠抓賄選發財的抓鬼特攻隊,正默默的在進行抓鬼。選舉買票是台灣黑金政治的大毒瘤!但是,卻有人靠抓賄選,捉到「開賓士、帶勞力士、買鑽戒」,選舉一到就是發財的好時機。

而面對台灣傳統「選舉無師傅,用錢買就有」,的此種社會陋習,才會造成黑金參政越來越多。「落選破產、當選貪污」的醜聞不時出現。而為了杜絕賄選,雲林縣檢調單位於二十八日下午在斗六運動公園舉行反賄選宣誓及簽署活動,因未照原定程序進行,造成場面失控且火爆,台上台下亂成一團,多人向法務部長陳定南抗議,或提汽油要陳定南「加油」,造成陳定南數度掩面。

陳定南強調,檢警調單位抓賄選已布下天羅地網和十面埋伏,十二月一日起, 全臺各警分局「抓賄選霹靂小組」成立,且二十四小時受理,希望選民利用這次 機會發大財,獎金五十萬至一千萬元,檢舉專線○八○○—○二四—○九九。 陳定南說,因查賄抓得嚴,以前現金都在選前三天發,現在提前七天或十天, 希望不要以身試法,上周五發五百萬元檢舉獎金給臺南縣民,以前這人也領過五 百萬元,目前已發出兩億元檢舉獎金。選民要發財很容易,例如拿到賄款或賄物 , 指紋證物立即送到警方。

立委投票日將近,又逢經濟不景氣,大家應該踴躍站出來捉賄選,五百元、一千元,就能換得五十萬元或者一百萬元檢舉獎金,因檢舉而查獲立委候選人賄選者,最高可獲得一千萬元獎金。抓賄選其實並不難,也很容易賺錢。依證人保護法及相關法規,檢舉人姓名及身份絕對獲得保密,並以代號表示檢舉人,不會讓檢舉人曝光。

 

其實,人人都可以扮青天,家家也可以一起來抓鬼。獎金,只是一個鼓勵人們去激發關懷選舉的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具有乾淨的選舉風氣,擁有關懷百姓並為大眾謀福祉的候選人,才是大家所樂意見到的。真希望每一次的選舉都是具有高格調風度,而不是互吐口水,互揭蒼疤的文字大戰而已!

 

杜絕貧窮循環不能只靠教育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劉明欣

 

台灣是個高度資本化的社會,在資本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最大利潤,而累積資本的規模經濟成為資本社會的主要策略,長期以此社會出現兩極化的現象,即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形。為了解決貧富差距不平等的現象的確有賴於政府單位的介入幫助,例如政策法規上的低收入戶補助或課徵遺產稅等都是為縮小貧富差距的措施,儘管如此,台灣仍抵擋不了資本主義所帶來的貧富兩極化的現象,甚至出現貧群循環的現象。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資料,民國93年6月底,低收入戶為7萬8428戶,較去年同期增加8.1%,依李美玲教授分析,造成貧窮的因素主要為主要原因有教育因素、經濟因素、婚姻因素與健康因素等。在這些因素中政府往往從教育方面來著手,期望透過對低收入戶子女教育的補助提升專業工作技能,改善其經濟困境,所以政府以提升低收入戶的就學生活補助金來鼓勵低收入戶子女就學,以早日脫離貧窮。此項政策的立意是良善的,但這項政策卻忽略導致貧窮循環的另一主因是低收入戶的子女數過多所帶來的經濟負擔,近七成的低收入戶家庭有2~3個小孩,儘管有政府的就學補助,但在子女數過多的情況下,就學補助無法發揮預期的效用,行成杯水車薪的窘境,小孩仍無法受到完好的教育,貧窮的困境仍舊複製到下一代。       

     對於貧窮循環的問題要從家庭開始著手,低收入戶的子女數為一般家庭的1.6~2.4倍,龐大的養育費就壓的低收入戶喘不過氣來了,那還能要求教育品質,更別說要靠教育來改善低收入戶的經濟收入了。再者,貧窮循環家庭有一半以上為單親家庭,除了在經濟上更為吃力外,子女的教養更是令人關切。所以,政府期望改善低收入戶的貧窮循環不能只是單單追加就學補助金,要從基本家庭輔導開始,輔導低收入戶家庭生育計畫、子女教養等觀念,始為治本方針。

 

農民哀歌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溫惠貞

 

白米炸彈客終於落網了,讓各界都鬆了一口氣,楊儒門的方法雖然不對,但許多心酸無處訴的農民,還是認為他為大家出了一口氣。農民的困境的確需要政府及各界來關心。

台灣自從工業發展後,鄉村人口大量外移,很少年青人願意留在家鄉耕種,只剩老人守著田地,用他們老邁的身體,拖著牛車鋤頭,在田裡播種、施肥...一直盼到收成,這期間若遇上大雨、颱風...等天災,幾個月的努力可能就泡湯了,落得血本無歸。而近年台灣加入WTO,加上大陸農產品的競爭,價格又削低不少,大產時,賣得錢還比不上顧用人工採收的錢。這些種田者,又以老農民居多,研發創新的能力較低,礙於技術上的問題,又很難轉型為經濟價值較高或較精緻的農業。這些再再都是農民的哀歌。

針對農民的困境,或許政府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改善。首先可朝精緻化農業發展,但大多數農民無此技術,所以須仰賴政府培養人才,再由這些人才教導農民,並且各縣市可發展不同的農業特色。隨著農產品的轉型,可發展成觀光農業,帶動人潮,這樣產品也有銷路。另外可由政府或農民調查今年各縣市農民要種植的農作物,作產量的控制,避免同種作物生產太多而滯銷。

台灣四季都吃得到新鮮美味的水果,這是台灣人的福氣,也得要感謝勞苦功高的農民,大家應多吃、多買台灣的農產品,不僅可幫助農民,也可讓自己更健康。

 

貧窮家庭子女難翻身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蕭鈞禧

 

家扶基金會今天發表「台灣貧窮循環調查報告」,發現貧窮家庭中,有兩成、逾1萬5000個家庭正處於「二代貧窮」,也就是,貧困的上一代無力給孩子足夠的經濟和教育資源,於是孩子成年後一樣難以脫貧,第三代依然在貧困的最底層,甚至世代貧窮下去。家扶基金會分析,二代貧窮的成因,多是家庭食指浩繁、家庭經濟支柱單一且學歷及收入都低。「貧窮循環」家庭,平均月收入遠低於勞基法規定的基本工資1萬5840元(佔43%),又需扶養兩名以上的子女(90%)。家中主要教養者多為中低學歷(71%),家庭型態以單親家庭居多 (57%),而且大多只有一個工作人口 (66%)。(04/11/29 聯合新聞網)

有人說,貧窮是因為懶惰所造的,然而有許多貧窮家庭是社會環境所造的。由於上一代給予的教育及經濟資源不足,使得下一代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喪失了競爭力,也使他無法脫離貧困的循環。網路上曾流傳一篇文章,有兩個小女孩,一個家境富裕,父親早起看英文報,母親為家人準備早餐,小女孩放學後還會去上鋼琴班;另一個小女孩,則是吃著簡單的早餐,放學後還要幫忙家裡務農。雖然內容多屬杜撰,卻也深刻指出台灣社會中貧富家庭的差異。

在這分調查中指出,貧窮循環的家庭多是因為主要教養者學歷及收入都低,且扶養子女數多在兩個以上。其實,因為現在教養孩子的成本提高,即便是學歷高及收入好的家庭,也難以扶養太多的小孩。之前便有雙胞胎家庭因為費擔不起子女的教養費而希望政府可以給予他們協助。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結構改變,許多原本應是家中經濟來源的中年男性面臨失業問題,這些家庭在失去經濟來源後,其子女教養勢必受到影響。

貧窮家庭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在我們將資源挹注這些家庭的子女,使他們可以脫離貧窮。我們還必須注意到,如何提供這些家庭的父母新的工作機會,使他們可以重新成為家庭的經濟來源。畢竟社會所能提供的資源有限,如果可以提供失業父母工作機會,由他們來改善家中經濟。便能進一步改善子女的教育問題,使他們的子女可以盡早脫離貧窮的陰霾。

 

43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