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一寶退休生活擔任志工必要性之探討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王素蘭
一、 前言
台灣地區已邁入高齡社會的「老人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到九十二年,男性為73.35歲,女性為79.05歲(內政部,民93);而隨著人類平均餘命的增加,退休階段所帶來對個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的適應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Smith和Robbins,1988)。學者朱郁芬(民87)曾指出:退休,伴隨著失去固定的經濟收入、閒暇時間的增加、一個有秩序的生活結構、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顯著的改變,以及喪失工作身分及意義等。常谷川﹒賀集(1995)也曾指出老人期有四個喪失,包括:身心健康、經濟獨立、家庭與社會關係及生存目的的喪失(引自張明麗,民87)。而現代退休者通常需經歷十到二十年以上的退休生涯,假若無法善加規劃,在此充裕的時間內,安排休閒又有意義的生活,勢必將造成適應不良,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針對退休人員仍具有生存目的的意義和對家庭與社會關係的維繫,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筆者認為擔任志工是相當重要的管道。人,生來具有生命,也具有發展的潛能。因此.我們參加義務服務.一方面是對服務對象生命價值的一種尊重,確信提供適切的服務,必能協助其發揮自助的潛能,成為有用之人。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的一種肯定(林勝義,1995)。義務服務是一種助人自助的工作,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社工有機會接觸各種人、事、物,就不會與社會脫節;為了提升義工伙伴的服務品質和工作士氣,義工也經常有機會參加各式各樣相關的觀摩、研討、研習、聯誼活動(林勝義,1995),對自己的成長和家庭生活也有正面的助益。
聯合國大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正式宣告公元2001年為「國際志工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 簡稱IYV)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時,藉由「國際志工年」的訂定,以肯定志工的無私奉獻與非凡成就,並進而促進志願服務發展。近幾年來,台灣社會急遽變遷,政治民主,社會繁榮,經濟富裕,教育進步,休間時間增加,因此對生活品質更為重視,無形中也帶動對社會的關懷(陳玉安,2003)。林勝義等(民79)綜合Bull及Aucoin的研究指出,社會地位較高的退休人員比低社會地位的人較喜歡加入志願性工作。其原因可能是他們具有中產階級的特點: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及收入、教育與生活方式等的優勢,他們容易傾向於關懷,樂於參與志願工作(引自朱坤連,民84)。而低社會地位的退休生活更是社會、政府所要關懷的一群。因此去探究退休後擔任志工的必要性,希望政府廣為宣導和策劃,使擔任志工成為普遍的風氣,為污濁的社會注入一股清流,使我們的社會便得更祥和,而義工自己也變得更快樂,是主要的課題。
二、 退休者的需求
(一)、老人的社會權
老人的社會權與一般成人的社會權並無二致,只是當他們年老體衰,可能被社會強勢的主流族群所排斥,而淪落為邊緣角色,喪失了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從馬克斯的觀點來看,社會權是一種由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所構成的生存榷;社會行政學派認為社會需求乃是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其社會權乃偏重在福利權,比馬克斯學派的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加高一層,功能學派的社會需求,特重社會系統的維持與調適,因此有關社會參與的需求,包括政治參與、就業參與、教育參與、宗教參與與公民事務參與等,皆成為社會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李明政,民80)。聯合國將1999年訂為世界老人年,並公佈「國際老人人權宣言」,其宣言所倡議的八大人權便是老人社會權的主要內涵(林振春,1999),江亮演(1998)將老人社會權分為四大項:
1、生存權:包括生活費用的保障、留療保健、居住處所、安養設施和家庭定權等。因此,老人年金、老人安養、健康保險、老人保護與老人住宅皆有必要由社會來提供。
2、勞動權:包括中高齡者的就業、創業與職業訓練輔導等措施,以及社會服務工作的安排等。因此,老人人力銀行、老人創業、老人志工等工作皆需大力提倡。
3、社會參與權:包括政治投票選舉權、藝文活動參與權、宗教信仰自由權、休閒娛樂自主權與社區鄰里事務參與權等。
4、教育權:包括進入正規學校接受教育權、社區學院進修權、社教機構自由進出權,以及提供老人學習的必要研究設施等。因此,老人大學、老人圖書館、老人用書、老人電腦、老人學習諮詢等服務皆有必要大力提供。
(二)、老人的教育類型
摩迪(H.R.Moody,1979)將老年教育分成四個層級:
1、拒絕與忽視:此一型態的老人教育缺乏理論支持,認為老人已經喪失利用價值。
2、社會服務:此一型態的老人教育,只是在填補老人生活中的空白,使老人不致無所事專。
3、社會參與:此一型態的老人教育著重第二生涯教育,以增進老人的社會參與能力,提供其繼續教育,使其在工作上勝任愉快。
4、自我實現:此一型態的教育重點在於心理的成長、自我的超越與自我統整,使其對人生有一番洞見。
今日高齡者有三大特徵,健康良好、有經濟的保障和教育程度高,與過去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不同(成人教育社論,2003)。如何強化高齡者教育,在觀念上要先揚棄高齡者教育不具報酬率的想法,其次應瞭解高齡者確有學習的必要,才能因應生活需要(成人教育社論,2003)。而銀髮族透過書刊、研習、網路、社團及自我省思,都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林振春,2000)。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指出:老人參加越多的學習活動,就越能融入社區的生活,對健康與安寧產生極大幫助(楊國德,1999)。但高齡者不只是學習型社區的消費者、享受者,更可以成為共同生產者、規畫者,而在參與過程中.更可以獲得實質的學習和成長(林振春,1999)。
林振春(1999)在學習型社區的工作項目與高齡者參與曾談及:
1、組織社區終身學習義工團
(1)、鼓勵社區高齡者參與終身學習義工團。
(2)、針對高齡者的學習需求提供相關服務。
2、培訓社區終身學習推動種籽人才
(1)、培訓社區高齡者成為社區終身學習種籽人才。
(2)、成立社區高齡者學習種籽班、規畫高齡者學習活動。
(3)、由社區高齡者參與籌畫培訓工作。
3、建立高齡者人力銀行
(1)、以社區學苑或高齡者圖書館作為人力銀行的基地。
(2)、透過義工團、種籽人才、社區學苑、讀書會等方案建立人力檔。
(3)、透過終身學習資源與資訊中心傳播人力銀行的供需情形。
(4)、鼓勵高齡者參與人力銀行的業務推動。
(三)、滿足學習動機--休閒和社會參與的規劃
老人的學習動機不外乎:求知取向、社交取向、服務社會及追求刺激取向。(戴靜文,2002)。
(一)、求知取向:老人參加學習活動是想滿足學習新知的慾望,增進自己的知能,充實自己,避免不合時代潮流。
(二)、社交取向:老人參加學習活動是為了擴大生活圈,結交新朋友,拓展人際關係。
(三)、服務社會:老人學習以增進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奉獻。
(四)、追求刺激取向:老人參加活動是為了追求生活上的新刺激,避免枯燥乏味、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在學習活動中得到一份歸屬感。
因此為了滿足老人學習動機必須做休閒和社會參與的規劃。休閒,對年輕人可能只是工作之餘的一種調劑,但對退休者則是生活的重心,甚至是生活的全部(林勝義,1993)。
依據休閒活動的性質.退休者經常參與的休閒可區分為五種型態:1、消遣性的休閒2、嗜好性的休閒3、運動性的休閒4、知識性的休聞5、服務性的休閒。而服務性的休閒是指貢獻己力、服務利他的休閒活動,如志願服務、照顧兒孫等。這種休閒活動有助於退休者享受回饋的樂趣.並肯定自我的價值。:(Kelley,1972;陳宇嘉,民73;林勝義1993)。
除了休閒,社會參與的規劃亦相當重要。社會參與對退休生涯的功能主要有四:(Rice,1985)
1、滿足適應的需要(coping need):活動理論強調老年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仍有繼續活動的需求,因此在退休後延續中年期的社會活動及社會關係,將可獲得較佳的社會適應。
2、滿足表現的需要(expressive need):退休後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表現自己的能力,將會覺得生活有樂趣.人生有意義。
3、滿足貢獻的需要(contributive need):退休後將寶貴的生活經驗貢獻給他人,將可獲得回饋社會和分享經驗的愉悅,並能體悟生命存在的價值。
4、滿足影響的需要(influence need):退休後以自己的智慧和專長積極參與
社會活動,可以發揮影響作用,進得獲得他人的接納和尊崇。
而社會參與主要有四種型態(Lavson,1985;Hooyman,1992):1、宗教活動的參與2、進修研習的參與3、社會服務的參與4、行政工作的參與。而社會服務的參與,在退休後奉獻自己圓熟的處世經驗和豐富的閱歷,志願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工作,例如擔任環保、醫院服務台、社區成人教育教師、文化義工等.不僅可以滿足表現和貢獻的需要,也可以發揮影響,促使我們所處的社會更詳和與進步。
三、志工服務的內涵
為配合「祥和計畫」的推展,內政部規劃一系列的政策。內政部特統一製作「志願服務背心」,以凝聚團隊意識;並落實「志願服務記錄證」的發放,詳實記錄志工服務的概況,以作為獎勵表揚之參據;為加強社福 志工的專業知能,內政部亦訂頒「志願服務教育訓練課程」,由認知訓練、進階訓練、成長訓練至領導訓練等階段性訓練,使志工能不斷的學習成長,以保障服務品質,對於結訓且成績優良的志工,並發予「結業證明書」,以資肯定與鼓勵;另外為擴大獎勵的範圍,亦首創「志願服務證明書」,凡參與服務工作滿一年,總服務時數達二百小時以上且成績優良者,均可向內政部社會司申請,為自己的服務留下一些痕跡。
內政部亦分別於八十五年度、八十六年度推展「擁抱志工情、弘揚天使心」及「弘揚志工熱、展現祥和樂」實施方案。此方案不但摒除過去傳統制式的實施方式,代以創新務實的活動設計,將志願服務的理念、精神融入多采多姿的活動設計中,包括推廣、活動、制度、網路等四大篇,讓志願服務工作呈現更多樣的變化,以結合更多熱心社會福利的志工朋友,一起為社會福利工作盡力打拼。
義工被視為社會人力資源,是社會上共同生產與成就的無形資產(劉德勝,2001)。Wilson(1979)認為對機構而言,義工常只憑熱心與愛心提供服務的話,並非一定是資產。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訓練與督導管理,有時反而讓機構花費很多資源去照顧義工的心理需要和工作,反而減少了機構服務的能量。怎樣招募適任且足量的義工、如何妥善做好工作安置、如何增進義工知能、如何降低機構志工的流失率或提昇穩定性,就非常重要了。
李鍾元(1999)提出整體訓練環境的改進,如推選專家學者或指派專責講師至各地區,以座談會或一般課程的方式培訓文化義工;多推廣「種子教師」的制度,深植地方基層文化發展實力。運用專業督導技能輔導義工,提昇工作品質;規劃個別督導、團體督導及隨機督導方式,使義工從服務中獲得成長。在獎勵制度方面,應著重精神層面的意義;建議文建會採分區表揚,小幅增加名額;而福利方面希望能以服務時數減免所得稅;為義工辦理安全保險,服務期間提供車資及餐飲津貼(李鍾元,1999)。
此外建立正式的溝通管道和制度,對於義工幹部或會議中的建議,亦應重規和加強溝通,以凝聚向心力;透過有效溝通,齊一服務共識,也是另一種激勵形式的實施。同時將生涯規劃融入服務的設計中,積極瞭解義工的人格特質、專長、興趣和成長需求,配合機構的發展目標,賦與不同技術層次、不同類型勤務,有效開發義工潛能,提高義工的服務成就感和滿足感(王精文,1996)。
四、志工服務對銀髮族的意義
二十世紀末流行的行業是什麼嗎?可不再是由醫師、律師、會計師、老師等行業掛帥,而是從事志工一職(吳美玲,1995)。退休人員為了再創生命第二春,大家紛紛投入志願工作的行列(吳美玲,1995)。志願服務與整體的生活適應具有正相關:即志服務的程度愈高,生活適應愈好,反之,志願服務的程度愈低,生活適應愈差。而志願服務與生活適應各層面均成正相關,即志願務的程度愈高,「心理適應」、「社會適應」、「生理適應」層面的生活適應愈好(賴永和,民90)。而且志工小組聯誼是一般志工團體注重的活動,可由各組規劃辦理,每月辦理一次,可採聚餐、郊遊、打保齡球、唱KTV或者手工藝學習,可謂多元而又有趣,不僅達到聯誼的放果也兼具知性成長(吳美玲,1995)。這又能滿足退休生活的休閒性質,因此志工服務對銀髮族的意義深遠。
由社會參與的理論來看志工服務對銀髮族的意義:
(一)、「需求理論」:最早是Maslow(1954)的需求層次論,認為人類的需求是有層次的,基本的生理及安全上等低層坎的需求滿足後,始會再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屬於精神層面的滿足。Atkinson和Herzberg等人亦提出滿足需求理論(Content Theory),即人類心理需求的滿足,除基本物質生活層面外,並有自我成長、追求社會重視、自我實現的層面(引自李瑞金,民85)。因此,退休的人在衣食充足的生活中,可進而追求更高層次的心理滿足需求,如:志願服務,由其中獲得社會參與及成長自我的滿足。
(二)、「活動理論」:此理論認為保持活力的退休者身體才會健康、適應才會良好(Hendricks&Hendricks,1979),並且認為透過志願服務,退休者可尋得新的人際關係(賴永和,2001)。
(三)、「次文化理論」:此理論(Ross,1960)認為透過彼此服務,退休者可獲得同儕的安慰與扶持,形成的次文化體系(公教退休人員協會)。Turner(1992)認為,老人透過協助他人,如:社會參與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地位。在相互認同與支持的互動模式下,增進了自我肯定與精神生活的滿足。
(四)、「交換理論」:此理論認為社會關係是一連串的社會交換,當社會行動者認定行為所帶來的獎賞勝過付出的成本時,行為才會繼續(呂寶靜,民88)。換言之,將人與人之間的活動,視為一種利益的過程。老年人社會成員的互動中,在強調「取」與「予」之下,顯然老年人較缺乏用來交換的價值,毫無利潤可言。因此,雙方互動就少,老人在社會就受到冷落,所以退休後的問題也因此產生。以此觀點來分析退休者與志願服務的行為,則會認為志願服務制度化解了不平等的交換率,老人需透過協助他人(如參與社會服務的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說老人從事志願服務是為了滿足利他助人、影響他人、親和關係、社會認可等心理需求(呂寶靜,民88)。
(五)、「角色存在論」:此理論(Parsods,1942)的主張,可知老年人從工作崗位退休後,因為在生理及心理兩方面有逐漸退化的現象,如果沒有適當的活動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就容易加速身心的老化,所以需尋求一個新的、有意義的角色,以彌補生活上的空白,重建生活意義,以及自我的認同。這說明參與志願服務,對於退休者的健康、挫折容忍力、自我實現的滿足有正面意義。
四、結語
美國退休人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認為退休這件事應予正面的評價:「面對一個嶄新而且充滿活力的生活層面,它充滿新鮮的機會,而且,可以擴大興趣的範圍,結交新的朋友,以滿足個體內心的需要」(引自錢money理財研究室,民83)。今日高齡者有三大特徵:健康良好、有經濟的保障和教育程度高,與過去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不同(成人教育,社論,2003)。但今日高齡化社會的問題,使得退休老人在「學習與社會參與」成為其必須發展的課題。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指出,老人參加越多的學習活動,就越能融入社區的生活,對健康與安寧產生極大幫助(楊國德,1999)。我們本職的工作可能並不是第一志願,但是對於義務服務工作,我們大可按照自己的第一志願,「擇你所愛,愛你所擇」(林勝義,1995)。參與志願服務的程度愈高,其心理適應愈好,而心理適應將會影響生理適應,因此,參與志願服務對增進退休的生活適應將有助益(賴永和,民90),有其必要性。
至於對如何鼓勵退休人員從事志願服務,達到全面的效果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設置電話專線和網站:設置全國性的電話專線和網站,使退休人員可由此獲知參與志願服務的訊息。
(二)、廣為宣導: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家庭教育中心、社區、各類志工團體和講座宣導志願服務工作,鼓勵退休人員參加。
(三)、建立學習型社區:社區和退休人員的關係最為密切,在社區組織社區終身學習義工團,培訓社區終身學習推動種籽人才,建立高齡者人力銀行。
(四)、提供誘因,鼓勵各單位參與:政府對有意願運用退休人員志願服務人力的教育機構、社會服務機構、老人團體、醫院、環保單位…等多鼓勵並且提供各項資源和補助。
(五)、成立專責機構,統籌辦理:各退休志工單位,若皆各自招募、甄選,頗為費時,政府可針對各類需求成立一些專職組織,負責甄選、派遣、福利補助、連結的工作(機構與退休人員),以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朱郁芬(1998)。退休老人生涯規劃模式研究。中正大學成人暨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勝義(1993)。退休後休閒和社會參與的規劃。成人教育16,24-27。
林勝義(1995)。做一個快樂的義工。社教資料雜誌,206,1-2。
陳玉安(2003)。學校女性義工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朱坤連(民84)。退休人員生活需求及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公教退休人員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民84)。台灣地區老人教育的實施現況及發展趨勢。成教雙月刊。26,34-41。
林振春(民88)。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8)。銀髮族的社會權與學習權。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銀髮族的社會權與學習權,1-24。台北:師大書苑。
戴靜文(2003)。老人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與學習的有效策略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95,33-39。
江亮演(1988)。台灣老人生活意識之研究。台北:蘭亭書店。
楊國德(1999)。老人學習及社會參與的新契機。成人教育,48,51-52。
社論(2003)。重視高齡者的學習需求。成人教育,72,1。
劉德勝(2001)。文教機構義工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文獻摘要。博物館學,15(1),25-32。
李鍾元(1993)。建立文化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行政院文建會委託計畫。
李鍾元(1999)。我國文化義工制度之評估與展望。行政院文建會委託計晝。
王精文(1996)。文化機構義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手冊。行政院文建會(委託計畫)。
李澄如(民87)。台北地區社教機構義工教育訓練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玲(1995)。談社教機構的志願服務。社教資料雜誌,206,3-6。
張明麗(1998)。成長團體對國小女教師退休前後心理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乃靜(2002)。資訊與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以「台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瑞金(民85)。高齡者社會參與需求一以台北市為例。社會建設季刊,95,7-19。
賴永和(民90)。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寶靜(民88)。增進老人社會參與之政策規畫。
http://minho.show.org.tw/vote/new/book1/p199.htm
西文部分
Wilson, T. B. (1979). An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Recreation: Employee Activities and Services.
Godbey, G. (1990). Leisure in your life : An exploration, venture publishing, InC.
Wilensky, H. L. (1980). Work, career, and social
engagement.
Liddington, L.(1986). One in four: Who cares
education and older adults. ln ward, K.,&
Moody, H.R.(1979). Philosophical presuppositions of education for old age. Education Gerontology, I,I-16﹒
Pevoto,A.E.(1989).An exploratory study of nonparticipation by older adults in
organized education activities. Dissetation of
Smith, J.L.(1986).College
centers for older learners.
Titmus,C. T.(1989). Lifelong
education for adults: An lnternational Handbook.
Ventura, C.A.,& Worthy, E.H.(1982),Educatlon for olders: A synthesis of
Significant data.
Maslow,H.A.(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ed.),New York: Harpe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