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少年婚前性行為與同居現象探討家庭教育之方向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張淑宇

 

壹、前言

隨著社會價值觀、生活型態及家庭結構的轉變,青少年婚前性行為與同居的情形已相當普遍,社會大眾對婚前性行為及同居的接受度也逐漸提高。然而,婚前性行為與同居所帶來的各式現象,如墮胎潮、性傳染病盛行、虐待同居人子女案件頻傳、隔代教養大幅增加等,皆反映出婚前性行為與同居對社會的衝擊,除了直接影響未婚爸爸媽媽的生涯規劃,家庭、社會結構及型態更隨之而轉變,甚至必須付出更多的社會成本。因此對於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同居的現象與其因應之道,需要家庭、教育單位及社會大眾共同面對並重視之。

 

貳、青少年對婚前性行為與同居的看法

2000年一項針對北市廿六所公私立高中職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計完成一千三百一十五分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三的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及在校園內販賣保險套,不贊成的近兩成七。有百分之六點二的學生坦承有過性行為;也有將近六成表示聽說同學或他校學生有墮胎的經驗。

2002年由台北市少輔會抽樣北市國、高中近2800位學生所完成的問卷調查,男、女約各半,北市在學青少年有81%接受同居觀念,58.9%認為可以發生婚前性行為,呈現少年對婚前性行為的接受度高。調查中也顯示,92.8%的青少年希望能得到更多避孕知識,希望在不慎「意亂情迷」後,能不承受意外懷孕的「麻煩」。

中山大學逸報網站與諮輔中心也針對中山大學學生作「性愛觀」問卷調查,共發出一千份,回收有效問卷六百七十一份,結果指出,學生對能接受和情人「最親密關係」上,有近四成一的學生選擇「性行為」,「愛撫」占一成七點九,「接吻」占二成四,其餘「擁抱」、「牽手」、「精神上交往」則分別不到一成。其中男生占百分之七十六點六,女生占百分之二十三點四,調查樣本遍及大學部四個年級和碩士、博士班。

美國1997年Stryker研究亦顯示73%的年輕男性與56%的年輕女性,在他們18嵗生日時有性行為經驗。到了20歲,更提高至男性為80%與女性為76%。(引自Martin, P.D.;Martin, D.& Martin, M., 2001)換句話說,現今美國青少年在20歲左右已高達8成有性經驗。

綜合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現代青少年對性的開放與多元的接受程度,遠超乎我們所預期。當社會各界、父母親、學校對青少年的性觀念日趨開放,同居、婚前性行為而憂心不已時,卻多半採取全然禁止、防範杜絕的態度因應之。

 

參、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同居與家庭之關係

國外研究指出,有幾個因素可能易使青少年發生婚前性行為,包括家庭結構、年齡、性別、父母教養型態及父母溝通型態等,然而家庭結構特別受到關注,因有較多青少年來自於分裂的家庭及非傳統型態家庭(Hetherington et al.,1998;Leigh et al.,1994;Tasker & Richards,1994;Werner-Wilson,1998;引自Martin et al., 2001)。Ellis et al. (2003)五年的縱貫式研究亦顯示,不論是在美國紐西蘭,父親缺席的家庭,其女兒婚前性行為與未婚懷孕的比率顯著高於雙親家庭,經由共變數分析,甚至發現父親缺席對婚前性行為、未婚懷孕的影響,高於身心健康、學業成就等因素的影響。由上述研究也讓我們發現,其實青少年同居婚前性行為等行為,是在身心理需求與現實環境中取得平衡的一種生存方式。

國內研究也顯示,因特殊家庭功能不彰包括父母角色功能失調、親子互動關係不良、情感期待未得滿足等,此對青少女形成推力的作用,提早將青少女推向家庭外尋求愛和滿足,並在兩性關係中得到補償(楊育英,2002)。根據推估之單親戶數與單親兒童數量,台灣當前超過72萬人口生活在單親戶當中 (薛承泰,2001)。內政部統計資料也顯示,九十二年家暴中心通報案件達42024件,受虐兒童數(不含虛報數)為6072件。這些數據可能僅是冰山一角,對於在這些家庭成長的年輕一代,我們更需進一步瞭解、關懷,給予適宜的協助、支持與輔導。

綜合上述的文獻,現代青少年在此種社會環境衝擊下,發展出屬於這世代的價值觀與行為,的確是有其脈絡可循的。但是我們並未反思家庭、社會環境是如何形塑青少年的價值觀,更未讓他們瞭解該如何面對性的各項議題,包括婚姻的選擇與建立家庭的概念。

1997年Heitler指出較早進入婚姻且成為父母的年輕人,對這些角色常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引自Martin et al., 2001)鄭惠娟(2002)研究發現,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這群青少年在婚姻中都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在職場上也沒有選擇地成為受剝削勞工;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她(他)們是相當盡心盡力地在扮演親職角色。為了回應婚姻生活中沉重的角色負荷與角色衝突,這群青少年經常是以壓縮「自我」需求的方式,努力、辛苦地在扮演婚姻中的成人角色。陳麗華(2004)也指出,在社會福利者擔憂未婚婦女成為資源的依賴者及意識型態不鼓勵成為未婚單親現象,對福利資源提供限制,忽略應以不同類型單親家庭的問題與需求提供服務,更加形成未婚女單親的身心社會壓力與適應。在台灣青少年因為(伴侶)未婚懷孕進入婚姻的現象仍然普遍,但不管是在學術研究的範疇或福利服務傳輸的體系中,這群青少年的需求卻鮮少被關注(鄭惠娟,2002)。在多重壓力下的年輕父母,無法扮演稱職的親職,家庭功能亦受影響,如此惡性循環影響下一代的現象,實在值得政府、教育單位及社會機構正視,提供適宜的資源與福利政策,而非將他們壓縮至社會邊緣。

 

肆、未來家庭教育之方向

有多樣的因素可能影響婚姻與家庭生活的成功,治療性的協助家庭已獲得大眾支持,如家族治療與婚姻治療(Schumm, Resnick, Silliman, & Bell,1998;引自Martin et al., 2001)。不幸的是,目前鮮少重視婚前教育和諮商。即使婚前教育和諮商的成果較少,也使青少年對婚姻與家庭生活有所準備,且協助青少年瞭解他們的行動如何直接影響未來。然而學校可能仍停留在婚姻與家庭生活教育於性教育的層級上(Schumm et al.,1998;Schumm & Silliman,1997;引自Martin et al., 2001)。換句話說,學校將婚姻教育、家庭生活教育與性教育畫上等號,但學生並未從中習得如:建立親密關係、瞭解親職責任……等重要議題。

由上述觀點來探討青少年婚前性行為與同居,不再只是以”防堵”的角度來面對,而是探究其背後的脈絡與可能之因果關係。由生態學的角度來看,Bronfenbrenner(1979)認為影響人類發展的因素,不僅包括直接性的家庭互動及家庭環境,尚包括了廣大的社會及文化。換言之,整個人類發展環境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面對青少年的同居、婚前性行為與婚姻態度等議題,若由生態觀點切入,由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大系統加以介入,如婚前教育的落實,建立正確的性觀念與態度……等,更重要的是從小處著手、向下紮根,也許更能收全面性效果。

 

伍、結語

教導青少年瞭解婚姻與家庭生活是相當重要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婚姻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具有”自小就生活在家庭中的每個人,自然了解家庭生活是什麼,婚姻生活又是怎麼一回事”的迷思;值得注意的是現今的大環境中,從未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中告訴困惑、面對多元型態的年輕世代,該如何面對他們的人生課題、選擇可行或想要走的路。

因此,未來家庭教育工作的落實與規劃是相當重要的,當各界發覺問題浮現後才亡羊補牢,有時為時已晚甚或成效不彰。若由預防的角度來施行,或許不能立竿見影,也無法精確估計成效,但整個生態系統將因此而產生轉變;因此,為青少年提供適切之家庭教育課程與相關資源,協助他們迎向更成功的婚姻與家庭生活,實為未來教育工作者與決策者須共同努力之方向。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心怡(2000年,6月13日)。大學生逾六成贊成婚前性行為。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0/06/13/text/890613e4.htm

內政部(2004)。性別統計指標--受虐兒童者人數。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2004)。性別統計指標--家暴中心服務案件。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4)。92臺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調查。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jcc.tmpd.gov.tw/fram_07.htm

陳麗華(2003)。未婚單親媽媽在單親歷程中的逆境突破。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三源(2000年,11月21日)。6.2%高中職生有過性經驗。聯合報。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teachme.com.tw/datacenter/edudate/statistic_doc/2000-1121-001.htm

楊育英(2002)。特殊家庭青少女婚前性行為及其相關經驗之質性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惠娟(2001)。未婚懷孕青少年進入婚姻的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承泰(2001年,3月12日)。台灣單親戶及貧窮之趨勢分析。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R-090-003.htm

二、英文部分

Bronfenbrenner, 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B.J.;Bates, J.E.;Dodge, K.A.,;Fergusson, D.M.;Horwood, L.J.;Pettit, G.S.& Woodward, L. (2003). Does father absence place daughters at special risk for early sexual activity and teenage pregnancy? Child Development, 74(3), 801–821.

Martin, P.D.;Martin, D.& Martin, M. (2001) Adolescent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cohibi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dolescence, 36(143), 601-609.

 

回43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