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1]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調查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

 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蘇清泉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從九十學年度起,英語教學正式納入國小課程的一部份。此外,教育部表示為配合政府國際化的政策,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政府正大力推動各個階段的英語教育,加上社會各界的殷切期盼,遂規劃九十四學年度起將英語教學提前至國小三年級開始實施。(教育部,2004。根據國內有關九年一貫英語教學相關研究〈謝一謙,91;何福生,92;李漢文,92;林于雯,92〉均顯示,其遭遇的問題,其內容不外是學生程度不一、缺乏英語教學能力的師資、缺乏相關教學媒體的配合及教學時數不足等問題,但以上之研究只對一般地區之調查,並沒有針對偏遠地區英語教學做一深入之研究,偏遠地區學校不論是在地理環境或教學資源方面均與一般地區有很大的不同,而外在環境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張宵亭,1997)。因此實有對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的現況及問題作一調查,以做為政府推動英語教學之參考。

根據吳財順研究指出:九十二學年度國小五、六年級英語師資通過教育部檢覈者僅有一四六七人,代課教師有一一九四人,偏遠地區的合格教師比例相當低,有的根本就是零人或一人而已中時晚報,2003.01.08)。另嘉義大學蘇復興教授對於第一批教育部考用的英語教師指出:在報名五萬九千名考生中,三萬九千名集中在臺北地區,一萬人集中在台中,八千人在高雄,剩下二千人分散在其他地區(聯合報,1999.03.22)。這樣嚴重分佈不均的人力資源版圖,其實透露出一項玄機,即所謂「優質化的」的英語教師,可能僅止於若干人文薈萃的都會地區,至於窮鄉僻壤的小學則乏人駐足。李家同教授更指出某些山區小學因師資嚴重不足,以替代役輪流到各小學教導英語,導致英語教學嚴重落後的現象。經過三年多政府在英語師資培訓方面的努力,偏遠地區師資的供需狀況如何,值的進一步探究。

偏遠地區學校因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社區人口外流嚴重,外界在教學資源的提供上遠比一般地區缺乏,加上英語科的教學是一項昂貴之舉,舉凡平面教材、有聲書、電腦輔助學習材料、乃至語言教室的購置等,皆所費不貲。教材的選擇與輔助教材的運用與英語教學成效有很大的關連。因此,瞭解偏遠地區學校目前英語資源的供需狀況,及如何運用資源及選擇教材進行教學?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教學實施年段與教學時數的安排也是影響英語教學成效的因素之一。根據教育部國教司司長吳財順指出,儘管九年一貫課程規定,自小五起才教英語,但有四分之三縣市提前教學,九十二學年只有新竹縣等五縣市自小五教英語,其他廿縣市都提前,其中台北市、新竹市、台中縣、南投縣等四縣市提前自小一教英語(聯合報,2003.09.04)。但以上只針對縣市教育局的英語政策而言,其實際情況則各校不一。至於教學時數,根據彰師大郭鳳蘭(2003)指出,現行國中小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班級人數多但教學時數不足的現象。偏遠地區學校情況如何,則有待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小學英語教育屬於啟蒙階段,教師的責任也格外重要,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扮演著具關鍵的角色。偏遠地區因交通不便,在資源缺乏下,教師如何進行整個英語教學活動及評量,也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第二節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擬研究以下的問題:

一、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之實施現況?
(一)偏遠地區國小英語師資的現況?
(二)偏遠地區國小英語資源供需及運用與教材選擇及運用的現況?

(三)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實施年段與教學時數的安排的現況?
(四)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活動及評量的現況?
二、偏遠地區國小校長、教導主任、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的意見?

(一)偏遠地區國小校長、教導主任、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資源與教材選擇的意見?

(二)偏遠地區國小校長、教導主任、英語教師對教學實施年段與教學時數的安排的意見?

(三)偏遠地區國小校長、教導主任、英語教師對目前英語教學活動及評量的意見?

三、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的困境及需求?

(一)偏遠地區國小校長、教導主任、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上的困境?

(二)偏遠地區國小校長、教導主任、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上的需求?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推動國小英語教學的政策沿革

 

依課程修訂的政策發展進程,因國家發展的需求及對社會期待的回應,教育部著手修訂八十二年及八十三年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本次的修訂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各階段的時程及主要任務如下:(教育部,2000)

一、第一階段: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小組」(民國84年4月至87年9月)

1. 研訂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及修訂的共同原則。

2. 探討國民中小學刻程共同性的基本架構。

3. 研訂國民中小學課程應有的學習領域、授課時數比例等課程結構。

4. 完成「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

二、第二階段:成立「國民中小學各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民國87年10月至88年11月)

1. 研訂「國民教育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2. 確定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應培養之能力指標。

3. 研訂各學習領域的實施原則。

三、第三階段: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修訂審議委員會」(民國88年12月至90年8月)
   1.審議並確認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內容之適當性。

   2. 審議並確認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公佈格式及實施要點。

   3.研議並確認推動新課程之各項配合方案。

從以上九年一貫課程的規劃中,第一次採用學習領域的內涵。而在七大學習領域中也首先把英語列入語文的領域範圍。從此英語教學正式在國小五、六年級實施。

另外謝淑娟(2001))的研究歸納出我國推動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之政策發展,可劃分為以下四個時期,分別是「民間蘊釀期(民國76年至81年)」、「地方試辦期(民國82年至87年8月)」、「中央規劃期(民國87年9月至90年7月)」、「全國實施期(民國90年8月以後)」。茲將各時期之重點分述如下:

 一、民間蘊醱期(民國76年至81年)-隨著政府的解嚴,語言教育的政策逐漸走向多元時代,有些學者專家提出國小實施英語教學的建議,坊間兒童英(美)語補習班也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不少都會區的家長感到英語學習的重要,且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紛紛將國小學童送進補習班提早學習英語。

二、地方試辦期(民國82年至87年8月)-此時期除了台北市及高雄市以外,還有10個縣市,共207個學校,利用課外及團體活動時間進行英語教學。無論是由教育局所主導的或學校自行開辦之英語教學,均屬試辦性質,大多利用朝會時間或團體活動時間彈性實施,各縣市的師資來源、培訓方式、課程設計、教材來源

等均因不同的規劃而有所差異。

三、中央規劃期(民國87年9月至90年7月)一教育部有鑒於英語教學往下紮根乃世界潮流與需求,多次邀請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代表等相關與會人員共同研商,針對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進行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評估與研議工作,並於民國87年9月至90年7月積極研擬並推動訂定英語教學課程綱

要、建構國民小學英語教學、評量模式、培養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師資、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教師認證制度等。

四、全國實施期(民國90年8月以後)一九十學年度起,全國國小五(標準版)、六年級(暫行版)正式實施英語教學,教育當局針對課程實施的相關問題,制定政策,繼續推動此一跨世紀之課程革新。教育部更於九十三年四月時宣佈我國現行英語教育從94年8月起,向下延伸到小三。同時修訂九年一貫課程英語綱要,達成課程朝 「加深、加寬」的方向修訂的共識。(民生報,2004.04.10)

第二節英語教學的現行政策

壹、英語師資

九年一貫課程自九十學年度實施,主要是針對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因英語教學在國小是第一次實施,而國小師資培育機構並沒有培養英語教師,因此,英語要在國小推行,師資的供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一、短期英語師資培訓

教育部為解決此一問題,特設立一個英語師資的篩選及訓練機制,此一過程分為:英語能力檢核測驗、英語教學專業培訓、國小教育學分修習及師資聘用四個過程,茲說明如下:

(一)英語能力檢核測驗
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七年即著手進行近程師資檢核及培訓的事宜。因此於民國八十七年訂定「國民小學英語教師英語能力檢核測驗要點」,作為辦理英語教師能力檢核的法規依據。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十八日公告「國民小學英語教師英語能力檢核測驗簡章」,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完成筆試測驗。
這次的測驗共49908人報名,到考率91﹪,實際報考計45539人,共錄取3536人,佔實際報考人數的7.7﹪。

(二)英語教學專業培訓
錄取學員的英語教學專業培訓委由台大、師大、輔大等校英語學者規劃培訓課程事宜。培訓課程的總時數計360小時,全省共委託25所大專院校辦理,依學員需求分日、夜及寒、暑假等班次。

(三)國小教育學分修習
依據「國民小學英語教師英語能力檢核測驗要點」之規定,非現職教師通過英語教學學分培訓者,得參加國小師資教育學分班,並依師資培育法相關法規取得教師資格。此次師資培訓由九所師院負責,但此錄取學員中大多希望於臺北受訓,此一問題顯示這3536學員中大多來自於北部或工作於台北地區,也造成以後英語師資集中於大都市的困擾。

(四)師資聘用

此英語師資通過以上三個程序之後,仍必需參加各縣市的英語教師甄試考試,通過錄取後才由各校教評會聘為正式英語教師,但因各校規模不同,五六年級英語課每班每週只有兩節課,因此,除了教英語之外可能必須教其他科目,甚至其他科目的節數都比英語為多,以上的因素都造成日後英語教師流動的原因。

以上是因應國小英語教學實施後,短期師資缺乏所擬定的因應策略,雖然產生了師資集中於大都市,偏遠縣市英語師資短缺等問題,但對國小實施英語教學初期,師資短缺方面的問題,在沒有其他配套措施下,不無是一個方法。

二、長期的師資培訓

自九十學年度起四所師院設立英語教育學系,以培養「兒童英語教學專業人才」為目標,以國立臺北師院兒童英語系的課程規劃來說,在大學四年中專業課程佔二十學分,專門課程就了佔六十學分,專業性大大的提高。就培育人數統計截至九十二學年度止共招收704位英語教育系所的學生(教育部統計處),93年8月就有畢業生109位分派至國小的英語的教學工作,這對九十四學年度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小三的措施,可說幫助不少。

此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更成立兒童英語研究所,培養研究兒童英語方面的專業人才外更積極推展兒童英語教育相關研究及我國目前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調查,以期將研究成果提供教育行政機關之決策參考及帶動小學英語教育實務之改進,成為國小英語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

三、引進外籍師資

教育部在立法院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引進英語外籍師資政策目標與執行計畫專案報告」中指出基於維護學生受教機會的公平正義,政府應優先透過政策之保障措施,改善其資源落差,除加強本國英語師資培訓及在職進修相關措施外﹐另訂定「推動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合作團隊實施計畫」﹐期規劃採循序漸進方式引進外籍教師協助英語教學﹐縮短城鄉教育品質之差異﹐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依據推動英語教學合作計畫﹐其政策目標如下:

1、 推動英語教學合作團隊,積極改善偏遠地區學生的英語教學環境。

2、 透過國內外英語師資,在課程教材教法上的觀摩與交流,帶動教師觀念性的變革,增進學生學習效果,提高英語溝通能力。

3 促進各國對我國文化的認識與交流。

依據本案之政策目標﹐第一年擬引進之400名外籍教師﹐經本部於九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邀請英語教學專家學者、各縣市政府教育局長及相關單位召開審查會議﹐決議依據縣市偏遠學校數、縣市代課教師數及縣市總學校數等三項﹐作為核配各縣市外籍教師人數之基準。外籍教師的工作內容,主要為與本籍英語教師組成「英語教學合作團隊」,支援英語課程教材教法之研發諮詢服務等。
四、未來推動英語教學至國小三、四年級英語的師資準備

(一)、國小向下延伸至三年級預估需增加4,000名師資,將請師資培育機構提供2,000名職前培育機會,另2,000名由縣市政府就其合格教師進行培育,其配套措施如下:(教育部,2003)

1.現職老師:鼓勵現職教師及具有教師資格者參加全民英檢或TOEFL,通過中高級以上或電腦化TOEFL213分以上。此外,針對不利地區,補助偏遠、離島縣市政府選訓教師之經費  

2.師資實習生(兒英系所、英語教學師資班)  

3.通過教育部檢核培訓人員  

4.支援教學人員  

5.引進外籍教師  

(二)本國教師進修情形

  為強化中小學教師英文教學專業知能,確保教育品質,教育部規劃辦理中小學英文教師進修相關配套措施如下:

一、 配合「挑戰2008: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1.1.2平衡城鄉英語教育資源」,委請英(外)語系所或語教系之師資培育機構辦理五天30小時之中小學英文教師在職進修研習活動。  

二、 另教育部與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締結臺灣中等學校英文在職進修培訓合作案。

貳、英語教材

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3)中提到:國小、國中之英語教材包括有聲教材及平面教材。各種教材的編製以學生之興趣及需要為依歸,內容應實用、淺顯、生動活潑且有趣。國小階段的教材內容及活動設計以培養聽、說能力為主,讀、寫為輔。教材之主題應與學生之生活密切配合,體裁應隨學生年齡及英語能力之增長呈現多元化。體裁以趣味、生活化為主,儘量將歌謠、對話、韻文、書信、故事、短劇等融入教材中。以上是英語教材編纂的基本原則。但在九年一貫實施後,出現了以下問題:(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手冊,2003)

一、教材不一

九年一貫後,有部分書商壟斷教科書,介入校園教學,教育部經公聽會的討論後,發現家長普遍支持的是「部編本與民編本併行制」,其最大的優勢除了具有全面開放的優點外,還具有部編本教科書可以平衡市場運作機制的獨特優點,因此它是現階段最佳的選擇,教育部將選擇部份領域先行編印。在教科書計價與議價事宜方面,九十二學年仍由台北市、台北縣政府分別辦理,並就計價時間、委員代表性等事宜,依本年度辦理經驗及各方意見研議改善。此外,國小英語教師過度依賴教科書出版業者問題,教育部亦持續關注此現象之發展,並已轉請權責機關地方政府實際了解問題並因應

二、教材無法銜接

九年一貫課程中,英語向下延伸至國小五年級開始實施,英語教學橫跨國小、國中兩階段。國中英語老師所接收的國一新生不再是白紙一張,從零開始;由於學校本位課程,學校教師有絕對的自主權決定所使用的教材,加上「一綱多本」的鬆綁政策,同一國中學區內的各個小學經常選用了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導致國一入學新生的學習經驗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協助學生在既有的國小英語學習基礎上順利地導入國中英語的學習,是每一位中學英語老師、甚至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的共同責任。在這一方面教育部建議的作法如下:

(一)、教材方面

1.同一所學校內教材儘量一致

2同一學生學習的教材前後一貫

3國一開學後安排「學習準備期」,協助學生就緒或再出發

(二)、教法方面:

1.九年一貫採用溝通式教學法
2國小教學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

參、教學資源

英語教學應儘量結合平面教材、各種視聽媒體以及教具,讓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皆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除教科書外,應有配套的教學指引、學生習作及錄音帶、CD。此外,亦可研發教具及輔助教材,如生字卡、圖卡、情境圖、圖畫故事、簡易課外閱讀教材、錄影帶、以及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等。(九年一貫課程-語文科領域修訂綱要)。從以上教學資源實施的要點來看,可以發現,除了基本教科書外,英語教學尚有許多配套的資源。郭鳳蘭(2003)研究指出九年一貫英語教學實施後,在國中小第一線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遭遇到教學資源軟、硬體不足之問題。蘇復興(2003)也指出如何縮小教育資源的城鄉差距確是一項難解的習題。如今國中小普遍面臨教育經費不足的窘境,普遍無力購買英文圖書,而生計困苦的家庭其子女更無緣親近書籍,只能望書生嘆。而各校為營造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不少學校也希望能全面充實各校英語教學設備,逐年設立英語專科教室,以創造優良學習情境,而教育部在九十二年所編印國民中小英語教學手冊中也提到硬體不足是目前中小學面臨的問題之一,。針對此點,教育部曾於八十八年度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後因財政制度的改變,中央部分之補助款項已納入地方基本需求,地方政府得自行增罝設備。以雲林縣政府九十三年下半年接受教育部補助為例(府教國字第0930405089號):其主要目的是為平衡城鄉英語教育資源,充實國民小學英語教學設備。並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優先充實英語圖書及教具等教學設備,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效果。而補助標準是:

(一)六班以下學校(含分校分班有五六年級學校):每校補助新台幣一萬八仟元。

(二)七班至十二班學校:每校補助新台幣二萬四千五佰元。

(三)十三班至十八班學校:每校補助新台幣三萬一仟元。

(四)十九班至二十四班學校:每校補助新台幣三萬七仟元。

(五)二十五班以上學校:每校補助新台幣四萬二仟元。

      從以上可以瞭解,國中、小自九十學年度推行英語教學以來,普遍存在英語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而此一問題也存有城鄉之差距。教育部致力於解決英語教學軟硬體不足及平衡城鄉英語教育資源,這些政策是否解決了偏遠地區英語教學資源上的困難,有待實徵性的調查研究。

肆、教學活動

英語科教學要成功,首重在學校及班級如何營造出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學習英語。教學的實施應配合目標進行,並透過多元化的平面及視聽教材,包括錄音帶、錄影帶、電腦多媒體、書本、圖片等,引導學生接觸童謠、歌曲、節奏韻文(jazz chants)、簡易故事、卡通等,來訓練學生聽與說的能力。教學時應儘量以英語進行,以增加學生聽說的機會,並突破由教師作單向知識灌輸的模式,儘量透過情境化的活動、同儕與師生雙向互動的練習,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教學應盡量由意義的建構出發,先處理整體的理解與表達,交代情境、目的、對象後,再進行較局部的語言成分的練習,語言的整體和局部應並重。此種由上而下的過程可使零碎的語言練習活動,如文法練習或拼讀練習等,較具意義。國小階段的聽力教學宜注重語意理解,口說教學也以語意表達為主,並利用圖示、肢體動作等視覺輔助,增進學生對語意的掌握。閱讀方面,對於常出現在每課主教材中的字詞,學生應盡量使用字母拼讀法的規則嘗試拼讀或認字。此外,盡量經由簡易有趣的故事及短文,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意環境下學習識字,建構句子概念和了解英文書寫形式。書寫方面的教學,應提供學生臨摹、抄寫活動,再透過重要字詞填寫和造句培養基本的寫作能力。國中階段應延伸聽、說、讀、寫及整合能力的訓練,利用菜單、時間表、行程表、地圖、指標、報章雜誌等各種實際生活資料進行口語及聽力活動。閱讀方面,應增加不同主題和題裁的教材,以提高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並幫助學生發展處理訊息的閱讀策略和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應循序漸進從合併、改寫、完成句子、造句到書寫簡單的段落。國中小階段教學皆應強調適時複習,實際應用,不要求死背強記,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學習的年限加長,將衍生學生程度參差的現象,老師應該在時間、資源允許的範圍內,儘量針對學生的程度實施適性教學。除了以學校行政措施(如能力分組、社團活動等)因應外,老師在課堂中更應以靈活的教學技巧(如增刪教材、變化活動或問題難度等)儘量照顧學生不同的需求。對於程度兩極的學生,或進行補救教學協助其迎頭趕上,或提供適當的課外補充教材,個別指導以求加深加廣、持續精進。

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編寫開放後,必然產生不同版本教材間的銜接問題,國小、國中兩階段之間,尤其如此。國中老師必須在學生入學之初,安排一段國小國中教材銜接期,規劃課程,協助學生順利轉進至國中新教材。然而,同一階段(國小或國中)之內,同一屆學生應該儘量使用同一系列教科書,確保前後教材銜接順利,避免滋生無謂困擾。若同一階段內必須中途更換教科書時,學校也應規劃課程,進行新舊教材的銜接教學。(摘自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英語)修訂課程綱要-教學方法

從以上標學方法實施要點中可以發現,教學活動包括:教學環境的佈置、教學方法的使用、學生的學習、教學資源的運用、教學評量與補救教學等面向。根據李漢文(2003)研究台東縣英語教學現況後指出:台東縣教師有一成以下教師不會配合英語教學內容來佈置教學環境;六成以上的老師認為學生會主動參與,並認真學習;近四成以上的老師會讓學生自我評量,近六成以上老師會以口語、參與活動、紙筆或習作作為評量方式之一;近八成以上教師認為以唱歌方式從事教學活動,並有七成以上的教師認為以遊戲或唱歌最能幫助兒童學習;在針對學習困難學童補救教學部份,最常採用增加練習的方式,其次是採用分組的方式,但也有二成五左右老師限於時間無法進行補救教學。另何福生(2003)研究澎湖縣英語教學現況後指出:六成以上的教師對目前的英語教材滿意,而且三、四年級的滿意度比五、六年級高,其原因是三、四年級的教材大都自編的原因;英語教師任教科目平均為2.6個,其原因是澎湖學校大都小校為主,且國小是屬於包班制的關係,英語教師對任教科目數,有七成能得心應手;英語教師對教學資源使用頻率以字卡最高,其次是圖卡,至於故事書及投影片使用最低,五成以上的教師都認為圖卡及字卡的教學效果最佳,其原因是方便使用,有現成的教具;在教學方法的調查方面,有九成七以上的老師常使用覆誦單字或句子的方式教學,其次是使用會話教學,其原因大部份老師都認為教學效果很好,而且覆誦單字或句子的方式是課本設計的教學方式,但學生比較有興趣的是歌曲韻文教學及遊戲式的教學;在教學評量方面,有六成以上教師每單元均使用作業評量,其次是聽力測驗,原因有八成以上的教師,認為聽力測驗在評估教學成效非常有效或大部份有效,而且簡單易實施;在上課時教師使用全美語的比率是零,五成以上教師教學時大部份使用中文,少部份使用英語,其原因是學生的程度不夠,其次是教師的能力不夠。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瞭解到台東縣及澎湖縣的英語教學活動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學實要點上的差距,其原因可能是師資不足、教學資源上的限制及傳統的教學方式較方便有關。

第三節九年一貫英語教學相關之研究

九年一貫自九十學年度實施後,因相關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形成許多的問題,
如何福生(2003)了解澎湖縣國小英語教學的實施現況,英語教師對國小實施英語教學的意見、困境及需求。結果發現:一、 澎湖縣國小英語合格教師明顯不足。二、 整體而言,澎湖縣多數國小英語教師認同學校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與教學節數的安排。三、 整體而言,澎湖縣多數國小英語教師滿意其個人教學的教材選擇與任課節數的安排。四、 澎湖縣國小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多數使用大部分中文,少部分英語的方式。五、 整體而言,澎湖縣英語教師使用頻率較高的教學資源、教學設備、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依次是字卡、錄音機、覆誦單字或句子及作業評量。六、澎湖縣國小學生英語學期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為紙筆考試評量及課堂表現評量。七、 整體而言,澎湖縣國小英語教師之教學困境及需求的項目,多數與研習進修有關。

李漢文(2003)研究台東縣國中、小實施英語教學之情形,以及英語教師、學生、家長及學校行政人員對九年一貫英語教學的看法與意見。其結果發現:一、師資方面:小六英語教師半數以上是英語相關細系所學歷背景,任教兒童英語教學年資多在3年以下,獲得英語教師資格管道為教育局甄試,以巡迴教師居多。二、教學層面:上課最常使用的教學活動,是帶領學生唱歌,其次是玩遊戲;上課使用的語言是國、英語參半;最常採用增加練習機會的補救教學。三、課程方面:大部份教師瞭解課程綱要的教學目標,在課程安排上能適應學生的程度;教材內容的編選上以有趣及生動為首要,其次才是考慮學生程度。四、資源方面:教師認為上英語課時,學校沒有充足的教學媒體可用。大部份是學校沒有經費可設置英語專科教室。學校最充足的為投影機,最缺乏的是英語圖書及教室。

林于雯(2003)了解屏東縣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以及所遭遇的問題。其結論發現:一、英語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遭遇的困難為學生程度不一、缺乏英語教學能力的師資以及缺乏相關教學媒體的配合。二、需辦理教師專業研習活動、提供相關的教學媒體以及成立英語教學資源中心為英語教師與學校需要的協助。

游光銳(2003)的研究也指出小學英語師資培訓過程過於倉促。林政逸(2004)探討影響英語教育政策相關因素時發現:一、在英語教育政策本身的條件方面:以國小英語師資是否充足最重要。二、中部四縣市英語教育政策執行現況:(一)各縣市將實施年級向下延伸到三、四年級,甚至一、二年級。一至四年級每週英語節數大多為一或二節,五、六年級以每週二節居多。(二)英語教材版本選用現況以任課英文教師決定的為最多。(三)超過半數的學校擁有英語專科教室。(四)在推行英語教育的其它相關活動中,最常見的是佈置英語學習環境。(五)有外籍英語教師擔任或協助英語教學工作的比例並不高。(六)大約一半的英語老師,教學所使用的語言比例是中英文各半。(七)將近七成的英語教師教學方式是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八)英語教師在教學時,使用資源最多的是字卡或圖卡。(九)英語教師使用最多的教學評量方式是課堂表現評量或作業評量。(十)超過九成的英語教師感受到學生英語程度差異很大。

謝一謙(2002)瞭解台中市國小實施英語教學之情形,英語教師及學生對國小實施英語教學的看法與意見。其結果也發現:一、台中市國小英語教學實施過程中,遭遇到學生程度不一、任課班級人數過多、教學媒體不足等因素的影響,而無法使該課程順利進行。二、需降低班級人數、辦理教師專業研習活動及成立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以提高教師教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效果。

從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發現九年一貫實施後,因許多配套措施不夠完善而產生許多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主要集中在:英語師資、教學資源、課程安排及教學活動等四方面,而以上的研究也只對都會地區或一般地區的學校做研究,並沒有針對偏遠地區的英語教學活動做一深入探討,而政府的政策雖一再強調要平衡城鄉差距,但在不瞭解偏遠地區實際的困境與需求下,要解決偏遠地區英語教學的問題,實浪費許多的時間和物力,因此本研究擬對偏遠地區英語教學的現況與需求做一深入的瞭解,以作為政府推動英語教學上的參考。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了解雲林縣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及其需求,基於此目的,本研究乃透過對國小英語教學相關問題的探討,並蒐集、分析相關文件與研究,以了解國內英語教學的實施概況,進而與本研究之調查結果,相互比較分析與討論,最後再綜合分析與討論結果、對本研究做一結論,以了解雲林縣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的現況及需求所在,並藉由本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單位參考,以平衡城鄉差距。以下茲將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繪製成圖3-1-1:

 

 

文字方塊: 雲林縣偏遠地區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
文字方塊: 雲林縣偏遠地區校長、主任、英語教師文字方塊: 雲林縣偏遠地區校長、主任、英語教師

1. 瞭解英語師資、課程、教學、資源現況。

2. 對英語師資、課程、教學、資源意見。

3. 英語教學需求評估

 
 

 

 

 

 

 

 

 

 

 

 

 

 

 

 

 


                     (圖3-1-1)

第二節研究對象及工具

   本研究以雲林縣偏遠地區學校(圖3-2-1)為研究地區,其研究對象為雲林縣實際負責英語教學工作之教師及負責行政之校長及主任。

  本研究旨在探討雲林縣偏遠地區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之評估,因其調查對象有30所學校,為求得較可信的第一手資料,以提高本研究之信、效度,故其研究工具以結構式及半結構式的問卷訪問調查為主。

 

 

 

 

 

 

雲林縣偏遠地區學校概況表(九十三學年度)

編號

鄉鎮

校名

班級數

學生數

01

古坑鄉

桂林

6

82

02

古坑鄉

樟湖

6

28

03

古坑鄉

草嶺

6

19

04

古坑鄉

華南

6

34

05

古坑鄉

山峰

6

41

06

林內鄉

成功

6

33

07

虎尾鎮

光復

6

48

08

土庫鎮

新庄

6

120

09

土庫鎮

宏崙

6

112

10

褒忠鄉

復興

6

149

11

東勢鄉

同安

6

147

12

台西鄉

尚德

6

88

13

二崙鄉

義賢

10

215

14

麥寮鄉

豐安

9

211

15

元長鄉

山內

6

90

16

元長鄉

忠孝

6

130

17

元長鄉

仁愛

6

73

18

四湖鄉

南光

6

83

19

四湖鄉

鹿場

6

56

20

四湖鄉

明德

6

51

21

四湖鄉

內湖

6

52

22

口湖鄉

興南

6

83

23

口湖鄉

崇文

6

84

24

口湖鄉

成龍

6

80

25

口湖鄉

頂湖

6

96

26

口湖鄉

過港

6

33

27

水林鄉

誠正

6

104

28

水林鄉

中興

6

73

29

水林鄉

和安

6

55

30

水林鄉

大興

6

85

(圖3-2-1資料來源:雲林縣教育局九十三學年度通訊錄 )

 

 

 

參考文獻

 

中時晚報(2003.01.08)。〈洋人搶飯碗 本土英師傻眼〉。政治新聞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2004/10/20

何福生(2003)。〈澎湖縣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調查與需求評估〉。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漢文(2003)。〈臺東縣九年一貫課程英語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于雯(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及其遭遇問題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政逸(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宵亭等編著。《教學原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3)。〈立法院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引進英語外籍師資政策目標與執行計畫專案報告」〉。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21b.htm#1  2004/10/25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科學習領域》。教育部印製。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手冊》http://140.122.120.230/ejedata/kying/20036181552/english.htm 日期:2004/10/28。

教育部(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英語)修訂課程綱要〉。http://www.edu.tw/EDU_WEB/Web/E0001/Focus_Policy/theme.php?SUBJECTID_EDU=AJ02&UNIT_NAME=九年一貫主題館 2004/10/25

教育部(2004)。〈統計資料庫線上查詢系統〉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arch/search.htm?open 2004/10/25。

郭鳳蘭(2003)。〈國中小英語教學的問題與改進〉。中區教育論壇座談會。

郭鳳蘭(2003)。〈國中小英語教學問題與改進〉。中區教育論座談會。

游光銳(2003)。〈九年一貫國小英語課程之政策分析〉。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報(1999.01.18)。〈錄取考生會有幾人願下鄉〉。15版

聯合報(2003.09.04)。〈國小英語教學 向下延伸新規範〉。B8

謝一謙(2002)。〈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及其遭遇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淑娟(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復興(2003)。〈破除英語教育的魔咒〉。中區教育論壇座談會。

 

回首頁



[1]服務於山地或平地偏遠地區,由服務處所至最近公共汽車招呼站或火車站須步行路程,分三級第一級:山地地區未滿十五公里者或平地偏遠地區在五公里以上而未滿十五公里者。第二級:服務於山地或平地偏遠地區,由服務處所至最近公共汽車招呼站或火車站須步行路程,在十五公里以上而未滿卅五公里者。第三級:服務於山地或平地偏遠地區,由服務處所至最近公共汽招呼站或火車站須步行路程,在卅五公里以上者。(教育部各機關學校公教員工地域加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