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電子佈告欄)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所研究生 施俊良
(一)純文字介面(類似dos)的系統,早期網路開
始流行時,盛行於大學校園,近幾年使用人口並無增加趨勢(因為其他介面或軟體流行,如w-bbs)。。
(二)不須任何軟體(windows下的ms-dos模式即可),但後來有發展多種bbs軟體,如netterm、pcman….還包括彩色畫面。
(三)功能:文章發表交流、文章搜尋及寄回使用、e-mail(站內或站外)、線上對談、網路交易。
(四)管理人員:站主一人、各版版主若干人。
(五)優點:所用網路技術簡單、使用方便、搜尋資量方便、可直接線上對談、各版面專人管理、各站之間有轉信功能、可以練習中文打字速度、可以匿名發表文章—有隱私性、流傳速度快(海大排骨妹-長庚溜鳥俠…..)。
(六)缺點:無法提供影音效果—只有文字介面、所需功能一定要上站才能獲得(也必須詳記ip address)、容易沉迷—(見仁見智)、正確資訊判斷不易(無聊的人太多…但好心人也很多)。Ex.
問:如何才能…..?
答:打上f-o-r-m-a-t的指令…..
WEB—BBS興起
至於台灣的BBS在當年流行了一陣子。但是因為天生的文字侷限,BBS多半是大學生在玩。上班族沒時間打字寫文章、高中生以下則是作文能力尚不足、不擅長駕馭文字。因此雖然全國上網人口上升,但是BBS人口一直停留在幾年前的人數,並沒有跟著網路人口成長的比例,而增加使用者。但是現在這個wbbs研發出,就可以想見,未來可能將有一堆人在WBBS裡面,一篇篇聲音檔,用聲音影像來互動。虛擬世界越來越接近真實。
WBBS可能是個畫時代的作品,因為它又將主導權交回使用者的手裡。BBS流行,是因為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後來WWW崛起,是因為WWW可以有圖片聲音,不再侷限於文字模式。但是能夠玩WWW的人很少,許多個人站台因為內容不足、無法常常更新,便門可羅雀。通常成功運作的WWW,大都是集結同心志的眾人,一起對外發表共同的信念與想法。但是也因為是團體運作,又會使得強調個人主義、獨來獨往的現代人感到受拘束。另外,WWW還有個缺點,就是網頁做好,不見得有人來看,BBS則是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所發表的作品,一定有很多路人路過觀賞。
如今WBBS同時具備個人自由自在的習慣,以及圖形聲音的需求,因此很有可能是網路下一波主要流行的趨勢。推薦給你們使用!
E-MAIL(電子信箱)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翟本瑞教授
目前光是台灣就己經有數以百萬計的e-mail使用人口,而且每天都有驚人的成長,e-mail的無遠弗也漸漸地成為人們最受歡迎的連絡方式之一,有甚至大膽預言,它將是末來的主流媒體之一
(一)模式:
早期的unix系統—(較麻煩)、離線瀏覽系統(outlook)、netscape、微軟、webmail系統(有免費及付費兩種)。
(二)特色:快速、不用貼郵票、可夾帶影音、不用怕字醜…。
(三)缺點:較缺少人文氣息,可以說是疏遠了人與人之間情感,但也拉近了距離。
(四)離線閱讀vs
WEBMAIL(網路郵局):
1.離線收信之後,檔案便存於個人pc,如欲再次使用,較為不方便。Webmail系統好處在於,任何一台有連上網路的電腦,都可以隨時閱覽個人信件,但容量如果不夠大,很容易塞爆。
2.以病毒觀點來看,outlook比較容易感染病毒,而且中毒檔案會留在HD內,webmail系統的isp通常會提供病毒攔截,而使用者也可依標題判別,直接選擇刪除。
3.Webmail系統可以整合網路硬碟,存取檔案較為方便。
(五)免費vs付費:
付費信箱都會提供一定服務(容量、防毒、硬碟、收發簡訊….等)。免費信箱較容易有廣告信、信箱容量不足、使用困難……。目前除一些民間業者一開始即推出付費信箱以外,其他如yahoo、msn、gmail、pchome…等系統都有付費及免費兩種選擇,端賴客戶如何抉擇。
(六)現階段mail最大使用問題:
1.廣告信不堪其擾。
2.病毒信到處亂竄、影響電腦效能。
3.不懂設定功能,影響mail效率。
網
路
人
際
關
係
網路故事:
在日劇《網路情人》("with love")裡,女主角接到一封誤寄的電子郵件,信裡附了一段音樂,是男主角的廣告配樂作品。由於深受那段音樂的感動,女主角雖不知對方是男是女,也不清楚對方的身分,仍開始向對方傾訴生活的感受,即使沒有收到回信,這樣的片面傾訴卻慢慢變成女主角規律的生活的一部份。後來雖然他們也交換了有關自己的基本資料,但兩人都有所隱瞞。劇中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是:「為了寫下真正的感受,那些謊話是必須的。」
1.電腦網路做為一種架構人際關係的媒介,與電話或是電視仍有著極大的不同(接觸對象)。
2.一來是電腦網路延伸了人際關係所及的範圍,使得我們的人際關係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二來是電腦網路增加了我們認識各式各樣的人之可能性。換言之,電腦網路的溝通、聯繫功能,確實讓許多原本沒有機會相識、或是無法保持聯絡的人們,得以通訊、交談,進而得到相互了解,甚至能夠維繫感情,因此,我們說網路可以拓展個人的人際關係。
3.儘管網路溝通有其便利性,但也可能會讓我們逐漸與那些沒有使用網路的朋友們疏於聯絡,若是沈迷於網路還可能使人忽略了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變得孤立與封閉。
4.網路對人際關係會有隔離效果,「電子情書」一片就是例子(也有人網路人際關係優於現實世界)。
5.網路對人際關係有連結效果,因為匿名可以卸下心防、身分。
參考自: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tst/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網路上人際關係到底算不算是真的人際關係?
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viewtopic.php?t=1737&start=0&postdays=0&postorder=asc&highlight=&sid
=266de7fce8a7536f03b08eb721f26a9a
網路vs現實人際關係研究限制
台灣社會在資訊化程度以及網路使用的普及度上都仍有限,以過去幾年短短的經驗來推論線上人際關係與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是否存在異同,研究的限制可想而知。羅家德亦不否認有許多“disembodied”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存在,但他仍主張對大部份使用者而言,虛擬空間中的生活與其在真實世界中相去不遠。網際網路的普及也還是最近幾年的事,台灣社會大眾較為積極參與網路活動更是這兩、三年間的事,尚無法論斷網路使用潛在的可能影響。依目前研究,未來網路上癮[vii]的可能人數將會佔到網民的百分之十人口,是重度網路使用者,其行為模式與生活型態都將因而改變;其他尚未上癮的人,在相當程度上,亦會受到網路特性影響,而改變其部份行為模式。
Bbs、mail、網路人際關係
教社二 施俊良
剛剛看了一個新聞,海洋大學有一個很漂亮的排骨妹在賣便當,所有的大學生一直在排隊,爭先恐後地要一親芳澤。不過記者講一句話,剛好與本週主題有關,為什麼排骨妹的事會傳得那樣快,因為同學們上bbs站爭相走告以及討論,所以才會傳得那樣快,其實上次長庚溜鳥俠事件也是如此,這也證明了bbs在大學校園還是很盛行的。
Bbs這幾年使用人口雖然沒有特別增加,但人口也沒有特別減少,最主要是溝通方便,文字介面簡單,所耗用的資源也較少。要搜尋文章也是很方便,使用時速度比一般web介面來得快,不過比較明顯的是這幾年來,web介面使用人口越來越多,只要原因是因為現在的電腦使用者已經不太熟悉dos介面的東西,所以還是習慣web介面。但如果是像筆者本身一樣從bbs開始流行時就玩的人,現在應該還是習慣dos介面。
Mail已經變成是現代人最常使用的網路資源之一,出門在外遇上人家遞名片,可以注意一下,不可或缺的一欄便是「E-mail」,也已經變成時代流行趨勢。在網路人際關係討論方面,有人認為因為mail的使用,已經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疏遠,其實也不盡然,雖然電腦數位介面沒有像紙張書信來得親切。可是mail也讓一些比較不敢開口的人可以啟口,也讓一些寫字較醜的人敢寫,也因為較省錢緣故(不必貼郵票),其實讓更多人的互動更為頻繁了,不是嗎?
所以網路人際關係也不全是虛擬的,其實跟現實社會中還有互相結合的,除了一些比較特殊人格的人以外,在人前表現出內斂的一面,在網路上卻是有不同的人際關係,這是很值得討論的話題。
從「任您寄(YouSendIt)」看Email演進
南華社會學研究所 張松露
九月份美國加州矽谷三名加拿大籍程式設計師撰寫出「任您寄」﹙YouSendIt﹐暫譯﹚程式﹐容許寄件人造出多重連結﹐無限地讓人連上位元龐大的檔案瀏覽。使用者只要輸入電子郵件地址﹐上傳檔案﹐「任您寄」就為他們創造免費且匿名的網頁。伊拉克人阿布.梅莎拉要散布消息﹐指出本月有多少承攬美國在伊拉克生意的包商被綁架﹐便使用「任您寄」造出數十條連結﹐因而傳遍網際網路無數個聊天室。(中國時報十月四日)
Email是Internet上最早提供的服務之一,一直到現在也還是Internet上網民經常使用的服務。早期文字介面時代,Internet主要是學術社群的使用,
Email具備遠端即時傳遞訊息功能,方便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的使用者交換訊息。不同地域的學者可以利用這個功能迅速交換彼此觀點,相互討論,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漸漸有相同研究領域的使用者利用Email群組發信功能,可同時將自己的報告或意見傳給相同學群的許多人。後來,有人依主題於網路上發起mailing list,對該主題有興趣的使用者,只要加入該mailing
list,即可收到所有加入者對該主題所發出的討論信件,而他們彼此不需知道對方身份,只是有共同的關心議題,經mailing list形成關連。這樣的群組聯繫方式後來演進為現在的newsgroup,部分與BBS分享訊息,也可以利用web-base方式於瀏覽器上讀取。
Email早期只能傳文字資料,而隨著技術的演進,與相關Email傳信標準的制訂,經轉碼後,Email也可以傳遞非文字資料。但是對於檔案較大的資料,以Email傳輸時還是會佔用網路頻寬與增加轉信主機負載,常常會被主機拒絕或浪費傳輸時間。報上所載新的傳輸服務YouSendIt,則避開Email傳大檔案面臨的效率問題,提供空間給發信人存放檔案,並通知收件人至設定的檔案位址下載資料,這樣的功能很類似電子賀卡的機制,只是他提供的是檔案下載的服務。因為是經由中介主機存檔,並發Email通知收件人,收件人再經由網頁連結登入主機收取檔案,較不易追蹤發信人身份,讓恐怖份子當成跳板傳送影像檔案。
YouSendIt網址:
http://channels.lockergnome.com/news/archives/20040929_yousendit.phtml
BBS、E-mail與網路人際關係
在網路普及之前,人際互動多以面對面為主,人們不易認識生活圈之外的朋友,要聯絡遠方親友也只能透過電話或信件、傳真。但隨著網路普及與上網人口增加,我們已經能透過網路聯絡親友,並認識日常生活之外的網友。但不同溝通的媒介必會影響人們的溝通模式與生活方式,其改變不容忽視,也值得觀察。
以台灣盛行的電子佈告欄(BBS)為例,由於使用者以學生及年輕族群居多,加上BBS的看板可讓有共同興趣或需求者發表文章討論事情,因此對BBS使用者而言,是認識同好的地方。同時,對部分網民而言,每日若不開電腦、不上BBS簡直無法忍受。因為人們在網路上較現實生活不吝於關心與幫助陌生人,因此網民在BBS上提出問題能獲得回答,失意有人安慰,遂讓網民逐漸依賴網路生活。網路雖被認為是虛擬世界,但情感支持卻是真實不假的。
也因為聚集人群,所以BBS變成快速散播訊息的管道,不論是校園美女、校園趣聞或閒聊八卦,都透過網路傳遍網路世界,甚至成為新聞報導的內容。
在BBS社群中,人群聚集的效應加上技術提昇亦讓大站更大,例如台大批踢踢實業坊BBS站日前與台大小於的紫色花園BBS站合併,近日又與台大陽光沙灘BBS站及台灣電子佈告欄系統聯盟結合[1],同時間上站人數甚至可達二萬餘人,中國北京大學的一蹋糊塗BBS站因言論問題遭北京當局關閉後,批踢踢在站內開設看板讓一塌糊塗的使用者繼續討論[2],批踢踢的使用者也不限於台灣的年輕學生,亦包含了中國學生,網民組成更多元。但在人數增加後,群眾盲從或一窩蜂的情形也越來越明顯,BBS看板中常見的打筆戰也容易流於不同陣營的叫囂謾罵、排擠,或只是衝人氣、數人頭的點名遊戲。
但網路不是一個充滿罪惡、犯罪事件的場域,它只是讓人可以隱藏真實身分顯露自己的其他性格,更容易接觸他人的溝通平台,網路並不誘發犯罪,網路行為的好壞都取決於使用者。
BBS和網路人際互動心得
社研一 紀佩君
不論是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或是電子郵件都透過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現代人之間的關係產生與以往大不相同的相處模式。
過去報紙是我們接受新訊息的來源,但是在接收訊息之後,我們若是有意見要回饋,必須透過郵件傳遞,再藉由報社刊登,才能與讀者做想法分享與溝通,這樣的過程不但耗時也費力。而BBS透過網路提供人們張貼訊息、互相討論的空間,我們可藉由BBS對於獲得的資訊、意見作即時回應,改變以往我們單向的閱讀及冗長的信件往來時間。再者,BBS提供許多的版面隨時讓一個議題做特別、深入的探討,例如我們對於搖滾樂有興趣,便可以經由BBS開設一個專屬的版面和有相同興趣的人相互分享資源以及討論。而且BBS這個場域中所討論的資源都是累積性的,除非版主或自己將文章刪除,否則資料可以持續保存並且隨時查閱。
BBS的網路聊天室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網路的語言文字。網路的語言文字和我們平常所用的語言符號並不相同,例如「886」已經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指涉的數字八百八十六,而是網友們在說再見的用語─「掰掰囉」,由此可見,人們的符號用語已經在網路的使用上改變了所指與意指之間的關係,在網路上所表現的用語及所接受的用詞或表情,不ㄧ定是它本來所呈現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要對符號的運作加以思考,這樣的網路符號使得使用BBS的人口成了特定的團體,如果沒有學習相同的網路符號,我們對於BBS的空間場域就會存在距離。
另外,BBS這個虛擬的空間中,可藉由高度匿名性和網友進行互動。人在真實的社會當中,因為考慮到角色身分的問題,對某些言語會有所禁忌,然而,在網路的匿名互動中,這樣的問題並不會存在,人們不需要在意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對於自我的身分能夠產生另一個認同,甚至在匿名的情況之下,ㄧ個人可以扮演許多種不同的角色,但是卻不需要擔心角色之間的衝突。例如BBS的同志空間,便是提供一個供同志獲得該族群相關資訊,並且讓同志能夠在其中抒發心情的地方。在1994年《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曾經發表ㄧ幅漫畫,表明”在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相信這不是ㄧ句貶抑的話,而是用生動的方式顯示了網路空間中匿名的動能。因此暢所欲言、將自我在現實中壓抑的那部份表現出來,這應該是BBS對於人們最大的吸引力之處。
網路人際關係
教社研二 扶志凌
http://tw.match.yahoo.com/survey/0501/survey_index.html
在討論網路人際關係的相關議題上,我想推薦兩篇文章,第一篇是雅虎奇摩交友的使用問卷調查,第二篇是2003年9月CHEERS雜誌,由石振弘撰寫的虛擬世界的真實交流,而這兩篇文章主要探討目前在台灣蓬勃發展的網路交友現象。網路人際關係中,最神秘的部分,莫過於網路的匿名性,而在匿名性的前提下,如何透過網路交友,讓彼此陌生的兩個人或是更多人,能夠透過網路交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知心的異姓朋友。而一般網友,又該如何透過網路的便利性與普及性,在網路上能夠結交到好的朋友,或是讓好的朋友與你交往,以上有關網路交友的部分,便成了網路人際關係中,非常有趣的課題。
根據台灣雅虎奇摩的調查,目前在台灣的網友,有將近百分之90的網友使用或是瀏覽過台灣雅虎奇摩的網站,而自從雅虎在2002年10月23日推出奇摩網路交友的服務後,半年的時間,以快速突破30萬筆資料,並以每天1200筆的驚人速度快速成長。
有感於網路交友速度的驚人成長,台灣雅虎奇摩在2003/03/26~2003/04/08,對於雅虎奇摩交友的使用者,進行了網路交友態度問卷調查,有效份數9550份,主要目的在於網路交友的使用特性以及男女對於網路交友的認知差距,而在這份問卷中,將近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網友,每天花費一個小時或更短的時間,使用奇摩交友,而最為有趣的部分,在於男女對於前四項交往對象的要求,男生最想交往的對象,首推男女朋友,其次是知心好友,分別有百分之28點4的與分之25點6的比例,而女生卻有高達百分之43的高比率,希望結交知心好友,對於希望結交男女朋友的比率,只有百分之18左右,由這份調查,可以很明顯看出,男女對於網路交友的心態上,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網路交友的認同度,卻沒有明顯的差異,都把網路交友視為一種新的人際溝通方式,而且樂在網路交友中。
而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到虛擬世界的真實交流,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網路交友的方式,正在蓬勃成長,舊的戀愛需求,正被新的方式(特過網路交友)所滿足,截至2003年8月,台灣雅虎奇摩、PChome Online、MSN這3大專業交友網站的會員登錄資料人次,已經超過100萬人,其中有60餘萬是最近10個月內登錄,台灣已經有超過100萬人次的網路使用者,在各大交友網站登錄自己的照片、個人資料、自我介紹與日記,期待透過留言與電子郵件,找到更多可貴的友情與愛情。
網路的虛擬性,顯然並不構成網路交友的妨礙,反而更因為網路的便利性,更加重人們對於網路交友的依賴,只要網際網路是通暢的,任何人隨時都可以在線上可以與所有人溝通,傳統的妳濃我濃,或是濃情密意的噓寒問暖,現在都可以透過網路來進行,更快速更有效的表達彼此的情意,也使得傳統的人際關係產生了一種全新的變化。如何透過網路交友的模式,維繫良好的網路人際關係,不但考驗著網路使用者的情緒管理,也考驗網路使用者的智慧。
社研二 方哲
網際人際關係,跟隨著上一週的討論,隨著使用年齡層的增加,該更加注意在孩子們網路上的素養問題,除了隱私,色情,著作權等相關議題,也許網路禮貌也要留意
例如在即時視訊的使用,是否可以隨意下線?任意的斷線是否會影響未來在線上的互動
電子郵件的用語或是使用方法--,群組的公開,以及回信時的稱謂,注音文的使用,都會影響關係的建立
而下載資料的同時,不管是否有聲明能否自由下載,但是在引用方法上的教育,對於越來越隨性的七年級生,是否會產生另一種錯亂.
而由於越來越擴散使用的IM軟體,個人增加了與全世界的交流視野,但是兩級化的產生---不願意跟人在網路上有任意交流的使用者,純粹把網路當成工具的使用者,他的網上與人互動越來越少,一種遊魂狀的掛網,利用網路完成他的生活需求,但是並不代表了在網路面對面的互動上,就會比較擅長
****************************************
美國縮減數位落差計畫發生財務困難
美國政府從1996年開始推動一個縮減數位落差的E-Rate計畫,資助偏遠地區的學校與圖書館的上網設備與經費。在E-Rate計畫的贊助下,學校上網的比例從1997年的27%,提升到2002年的92%,可說是成效顯著。但美國政府的預算與經費縮減,讓E-Rate計畫面臨斷炊的危機。
(2004/10/11)
1996年起,美國柯林頓政府推動一項名為「E-Rate」的聯邦計畫,也就是提供便宜的電話連線與Internet上網服務,讓偏遠地區或是資源不足的學校與圖書館,也能夠跟上網路數位時代的腳步,減少數位落差。每年E-Rate計畫所需的相關金額約為22.5億美元,資金來源主要是全美長途電話公司的盈餘。而此計畫成果豐碩,美國學校上網的比例從1997年的27%,提升到2002年的92%。
不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也需要E-Rate計畫的資金,以進行縮減偏遠地區數位落差的工作,也計畫藉此防範網路詐騙與不正常的網路使用。但是這項計畫的經費似乎有點青黃不接,在資助學校與圖書館的上網經費之後,後續計畫的經費面臨了困難。美國政府提出的2005年度預算又遭到國會否決,從2004年8月開始到年底,預計需求金額將從3億美元起跳,年底將達到10億美元。
FIND網站相關新聞:
(2004/10/1) 2004年第二季台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出爐
(2004/9/22) 韓國經營老人資訊教育中心 縮小數位落差
(2004/7/12) ITU與MIC聯手 期望消弭世界性的數位落差
談網路人際關係—心得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生 李家伶
過去在傳統的社會中,人際關係的互動僅止於日常生活中,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普及化,家家都有電腦情況下,加上人們過於忙碌,對日常的人際互動產生不確定感。許多人仍願靠著電腦來認識週遭的人,卻不願直接跟日常生活的人接觸,因為在電腦的虛擬世界中,才能獲得安全感,或許是我們對生活中人事物,都產生不信任與害怕。
尤其是大學生,最依賴E-mail、BBS跟虛擬世界,透過虛擬世界,可以靠著文字虛構自己的世界,甚至有些人還玩起性愛遊戲,透過電腦的文字或視訊等,跟遠在一邊不認識的陌生人,進行性愛遊戲,甚至有的人還因此造成網路成癮。尤其現在的網路,都充滿情色文化,到處都可以看到圖片、仲介、文字、影片等等,使得許多時下的年輕人,依賴電腦來交友,甚至不知道對方的來歷,就跟著出去,有的十分幸運;但也有人因此倍加以性侵害。
談起網路交友,由於現在的人不容易交到男女朋友,有的就透過網路交友來認識,進而結婚,但相對之下也要冒著風險,畢竟在網路的世界中,凡事都可以虛構,可以自編來歷、興趣、過去的紀錄等,讓人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陷阱中,成為待宰羔羊。甚至有的駭客還會竊取對方的資料,進而仿製、盜用,造成生命財產的困擾。因此不可不小心。
當然過度的沉迷於網路的虛構世界中,容易造成病態的思維,有的人會過於在意沒有人回E-mail給他,就會產生害怕、恐懼、認為沒有人在意他,進而有一些不好的思維產生,相對對自我與他人都是一種傷害。
因此對於網路的人際關係不可不慎!
可供參考資料
健康與病態的網路使用http://www.psychpark.org/psy/health3.asp
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離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tst/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網路不斷革命論之網路讀書會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viewtopic.php?t=1737&sid=73a5172cc865db89f3c21791b9d783af
電腦媒介溝通對傳統人際之影響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0/10-12.htm
網路交友http://eteacher.edu.tw/download/s-frid.doc
虛擬社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2/12_5.htm
[1] <PTT合併 將成國內最大BBS站>http://tw.news.yahoo.com/041009/15/11y70.html,2004/10/11
[2] <一塌糊塗的言論自由>http://tw.news.yahoo.com/040925/46/10iie.html,20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