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環境中的兒童發展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蔡惠芳

一、前言

    「怎麼沒有肉?沒有肉哪吃的下飯?」

    「肉?我們以前當小孩子時有飯吃就不錯了!還嫌!......」這是我們小時後常聽到

的親子對話。

    「怎麼都是肉?都吃膩了!」

    「有肉吃還嫌?我們以前當小孩子時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肉呀!.......」這則是

我們成為父母後常聽到的親子對話。

     時代不同,生活的環境、背景也不同,相同的是人類不斷地繁衍和教養著下一

代,只是,我們在教養孩子的背後,我們不禁要問:我們對於孩子的發展到底了解多少?我們所提供的一切對於兒童的發展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呢?本文即試圖從生態的觀點來探討兒童生活環境的改變情形,以及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期能對現代兒童的發展背景及發展危機有較完整的了解,並進而提供建議,以作為父母在教養上、教師或家庭工作者在輔導上之參考。

 

二、發展的意涵

   「發展」(development)與「生長」(grow)是不同的,生長指的是單純遺傳生理上尺寸的增加或細胞數的增長,如面對體重的增加,我們會說他長胖了、或生長得很好,而不會說他發展得很好。「發展」一詞的意義,在心理學上通常包含了廣義與狹義兩種,就廣義的角度而言,係指自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中,個體在遺傳的限度內,其身心狀況因年齡與學得經驗的增加所產生的順序性改變之歷程;而就狹義角度言之,則僅限於自出生到青年期(或成年期)這段期間所產生的順序性改變之歷程(張春興,1989),不過現代心理學家已多從生命的開始(產前受孕)來研究人類的發展了。

在人類的發展上,先天或後天何者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呢?發展的過程是連續性的或是呈階段性的呢?又每個兒童的發展過程是相似性或具變異性的呢?這些問題一直是發展心理學所探討和爭議的主題,不過這些問題經過發展心理學家多年的研究後,已經獲得較具共識的概念(張春興,1991):

(一)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發展是受到環境與遺傳的交互作用影響,而環境與遺傳的交互作用大致遵循三大原則:(1)個體在出生前的發展,主要由遺傳因素所決定;(2)個體出生後的幼稚階段,在身體方面的特徵,遺傳的影響大於環境,屬於心理方面的特徵,則環境的影響大過遺傳;(3)當個體的發展趨於成熟時,影響個體身心發展者主要為環境因素。

(二)連續歷程中有階段現象

個體的身心發展在連續中呈現階段現象,而在各階段個體行為的改變則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三)發展模式下有個別差異

為探究個體行為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情形,發展心理學家依據多數個體行為的共同特徵,建立了所謂的「發展模式」,然事實上,不同個體間,不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發展,都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可見,成熟與學習是促進個體發展變化的兩個重要歷程,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即成熟往往是學習的基礎,個體的身心特質必須成熟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展開有效的學習。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Havighurst ( 1952 ) 主張以「發展任務」來衡量個體的發展,即個體在年齡上成熟到何種水準,在心智能力上也能與之配合發展到應有的水準,則稱之為發展順利,若心智發展未達到應具有的水準,則稱之為發展障礙,而發展障礙者在往後的發展中將會益形困難。

   

三、兒童的發展特徵

    要先了解兒童始能教育兒童,所以在協助兒童順利發展前,除要了解何謂發展,更要了解何謂「兒童」?兒童具有哪些特徵?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兒童」代表著尚未長大成熟的個體,也的意味著在經濟上被束縛或無法獨立,必須仰賴成人的協助;而在我們父母的心目中,則不管我們年紀有多大,對父母而言,我們永遠都是他們的「孩子」,不會改變。在心理學上,兒童係指介於嬰兒期(出生至二歲)之後一直到青春期這一段期間的個體而言,而兒童期又分為兒童早期(2-6歲)和兒童晚期(6-12、13歲)兩階段。兒童時期的發展是個體一生發展的基礎,而兒童期也是可塑性最高的時期,兒童在身心上的發展主要有下列特徵:

(一)生理發展特徵

個體身體的發展方向主要是依據由頭至腳、由軀幹到四肢和整體到特殊三個原則。三歲前,骨骼、肌肉等方面的一般發展快速,四歲以後趨緩,但在學齡兒童的後半段,女生身體的發展速度會快於男生(因女生性生理較早熟),到了青春期則一般發展又會突然增加(張春興,1994)。一般兒童在7周歲時,大致可根據其在同齡中的身高比來推估其成年後的身高等級。

(二)認知發展特徵

較早前很多人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因此常將成人智力結構的結論套用在兒童的身上,但皮亞傑的理論指出了兒童的認知、思維方式與成人是不同的,甚至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青少年,在認知結構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如學前的兒童(2-6歲)其認知發展係處於「前運思期」,其認知運思仍是孤立的,欠缺可逆性;而到了學齡階段(6歲—青春期)便進入了所謂的「具體運思期」,心智運思開始具有可逆性,能與其他具涵蘊關係的心智運思組成一認知系統(程小危,1997)。

(三)人格發展特徵

根據佛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兒童早期的人格發展係處於性器期,此時兒童漸感受到玩弄性器官所帶來的愉悅感,並且有所謂的戀父、戀母情結的出現,到了兒童晚期則進入潛伏期,兒童開始把愛與注意力分散到友伴身上,且對於性別角色認同感興趣;又根據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論,兒童早期的發展任務是自動自發相對於愧疚感的,而兒童晚期則是勤奮努力相對於自卑感。

(四)自我觀念的發展特徵

學前兒童對自我很少甚至是沒有概念的,但進入學齡階段後,他們會透過個別學習經驗和各種態度混合漸形成自我的概念(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譯,1991)。

 

四、兒童生活環境的變遷

Bronfenbrenner生態的觀點我們可以瞭解到:兒童的發展可說是自出生起便受到不同層次環境系統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即個體不僅受到其與環境直接互動的影響,周邊的各種環境系統也會間接地對個體產生影響,所以兒童的發展可視為是兒童與其生存環境間互動而產生的結果,因此,想要了解兒童的發展,則兒童所處的社會與文化環境是我們必須納入考慮的ㄧ環。然而我們對於「兒童」的看法和感覺,常是憑藉著我們個人的兒童經驗和對兒童的了解,即我們會以文化的觀點和個人孩童時期的經驗來採取我們認為對孩子是最好的,有助孩子發展的行動(Garbarino,& Benn,1992)。但現代兒童生活的家庭、社會與自然環境是不斷地在變遷,生活的經驗也大不相同,所以了解當下兒童生活的環境變遷情形,有助於我們了解兒童在發展上遭遇到的危機,進而能採取更好的措施以協助孩子的發展。

以下就兒童生活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三方面來探討其主要的變遷情形:

(一)家庭生活環境方面

就台灣近年來的生活情況而言,現代家庭較之於傳統家庭,可發現家庭生活環境的改變除了物質生活上有明顯的改善外,屬於非物質的家庭功能如:社會化、情感分享、性規範、生育子女、社會地位的安排、安全的提供以及保護年幼及長者等功能(彭懷真,1998),有些不是式微便是被社會機構所取代,加上家庭結構的改變,使得兒童所生活的家庭環境有了很大的轉變:

1.物質生活富有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向都市集中,鄉村都市化,真正住在偏遠鄉下的人口已經很少了,加上生活水準的提升,即使住在鄉下、或台北市領政府救濟的貧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有電話、電視、電冰箱、機車等生活用品,而且在吃、穿上也都不缺乏,所以說現代兒童可以說是生活在物質富裕的家庭中(李聰明,1989)。而「電腦」這個現代科技的產物,不僅使得生活更為便利外,資訊的流通也更為快速,可說是對於人類的生活的方式帶來了重大的改變。

2.親情稀薄

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婦女參與勞動市場的比例逐年提高,雙薪父母的家庭也越來越多。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於87年間的調查結果:每十對夫妻中,就有四對是雙方均就業(41.54%)。而這些就業婦女通常在生育後一、二個月旋即返回職場工作,使得很多孩童一出生便要託人保育,孩童難以獲得父母的全心照顧,家人相聚的時間也減少了,所以造成現代兒童與父母的親情疏離。此外,由於節育的流行、教育使得價值觀念的改變以及現實生活的需要,照顧小孩成了一個很大的負擔,促使現代人不願多生,所以現代兒童在家庭中的手足不僅變少了,甚至是沒有了。

 3.不安定的家庭結構

工業化和都市化使得傳統的大家庭漸沒落,核心家庭成為主要的家庭類型,然而,現代人多半追求的是個人主義,婚姻觀也顯得較自由,認為「不理想的婚姻應僅早結束」者,隨著年齡的下降而增多(行政院主計處,1999),即主張所謂的「合則聚、不合則離」的人越來越多了,加上對於再婚的接受度增高,使得「核心家庭」轉變為「單親家庭」甚至於「重組家庭」的機會增高,所以說,現代兒童所處的家庭,其結構是不安定的。

(二)社會環境方面

改變的社會環境與兒童發展較為相關的主要有四個:

1.都市叢林的形成

台灣地區因為都市化的結果,不但都市中高樓大廈林立,人口密度也不斷升高,根據主計處的「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顯示,八十九年底台閩地區常住人口共有2216萬7千人,人口密度則以高雄市的每平方公里9687人居冠,台北市9568九五六八人居次,台中市6003人排名第三。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居住距離雖然縮短了,但心理的距離卻增加了,不知對面或街訪鄰居是誰的情況早已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了。

2.社會機構取代家庭功能

傳統社會中,家庭是促使孩子社會化最主要的地方,但現在卻轉移至「托育機構」和「學校」,而加上強大的升學壓力,「補習」幾乎已成為孩子學習的「必需品」,因此,孩子可以說是在家庭外的地方度過了大部分的時間。此外傳統家庭中原有的娛樂及提供飲食需要的功能也逐漸轉移到社會中,如休閒娛樂場所及設施的興起,改變了現代人的休閒娛樂方式,而都市化後很多人忙工作而無暇料理三餐,因此家庭中「開火」的情況越來越少,外食人口卻越來越多。

3.家庭教育漸受重視

我國在推展家庭教育上的工作依據,由民國34年8月發布的推行家庭教育行政命令開始,至民國79年的「社會教育工作綱要」,還有今年經正式立法通過的「家庭教育法」,這一連串的改變,意味著政府、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加上「兒童福利法」的訂定,對於兒童的安全、權利更是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此外「兩性平權工作法」中的產假、陪產假、育嬰假、以及哺乳室、托兒場所的設置等,也間接地影響到了兒童的生活。

4.女性意識抬頭

隨著女性主義的興起,女性受教育和工作機會的增多,造成晚婚及高齡產婦增多的社會現象,此外家庭中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結構也遭到了挑戰,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分工逐漸產生變化,如父親參與家務與子女養育的,而這也在無形中改變了家庭中的性別教育。

(三)自然環境方面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即人類從一出生後的一切活動便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良好的環境有助於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身體健康,反之,惡化的環境對於人類的生活和發展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環境問題大致可分為兩類(孫儒泳、李博、諸葛陽、尚玉昌,2003):

1.環境污染

指因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生活所排放的毒害物質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如:噪音、空氣、水、土壤、垃圾等污染,這一類的環境污染造成的不僅是區域性的通常還會擴散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使氣候變暖、臭氧層的破壞、煙霧事件、酸雨等。

2.生態環境破壞

這一類指的是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而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如台灣近年來因山坡地過度開發引發的土石流現象,以及沿海地區因過度抽取地下水所引起的地層下陷。

不管是環境污染或生態環境的破壞,都改變了環境的自然平衡以及生態系統的正常構造、功能,並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了重大的威脅,也許所謂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以後只能以照片來憑弔了!而我們的孩子正是生活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

五、兒童發展的危機

孩子受他們所處環境的影響很大,有的影響是直接的而明顯的,但有的影響是間接而不易察覺的,即使是孩子從未接觸到的也都可能透過漣漪作用而影響到兒童的發展,因此,現代兒童處於如此多變且變化快速的環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危機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協助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有更好的發展呢?以下就兒童在身心發展各層面上可能遭遇到的危機來探討、思考我們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環境?

(ㄧ)生理發展危機

Alles-White 和 Welch 認為兒童對食物偏好的形成有所謂的關鍵期,通常是在2—5歲,在此關鍵時期,兒童會經由對食物的重複接觸和經驗逐漸發展出對食物的偏好(引自林薇,2001)。近年來台灣在飲食方面不斷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漢堡、炸雞、披薩等速食餐飲店有如雨後春筍般地林立,且廣受ㄧ般兒童的喜好,然而速食的飲食方式加上活動空間變小、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變少,正是造就了現代兒童普遍地肥胖不實、體力與耐力不足現象的主要原因。又社會文化的審美觀強調的是「瘦」才是美,即使體重在標準值內而仍刻意減重的人仍不少,此風也影響了正在發育中的兒童因為怕胖而不敢多吃,或因不當減重而造成營養不良或身體的傷害。此外,兒童從小即沉浸在兼具影音聲光效果的電視、電腦及影片中,視力受損自不在話下,然而更值得我們擔憂的是這些大眾傳播的內容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又由於生活的壓力變大,而家庭的社會網絡卻變得薄弱,一旦家庭遭受變故,如家人死亡、離婚、失業等事件,家人間的情感便易遭受破壞,進而助長兒童受虐的可能性。再從整個生存的大環境來看,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地球生態已受到破壞,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健康自然也受到了威脅,如交通車所排放的廢氣,已影響到人類的呼吸器官,有時甚會引發氣喘(Coghlan,2003),而我們的孩子從小便暴露在多種污染的環境下,其身體的健康情形又怎不令人憂心呢?

雖然我們也對於上述的問題提出ㄧ些解決的策略,如現在政府積極推展的各項體育休閒活動、體適能活動即在鼓勵社會大眾多去活動,以促進身體的健康;針對兒童視力問題也積極的在學校推展「視力保健」;而對於大眾傳播的內容則採分級制來減少因不當內容而造成的孩子傷害。但這些畢竟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我們對於孩子生存的環境仍缺乏一個整體且完善的規劃。

(二)心理發展的危機

1.親子間的互動減少

父母在兒童的發展中係扮演著重要他人的角色,親子間若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則有助於兒童對環境的探索與社會、情緒的發展。然而不少父母為了讓家人、孩子生活得更好,或為發展其個人成就,在外就業奔波,使得家人間難得有機會相處互動,這對於孩子的發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尤其是原本負責照料孩子的母親也投入了就業市場,這對於孩子是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呢?周麗瑞、曾慶齡(2002) 回顧台灣近十年來的工作與家庭研究文獻,發現母親就業對子女的影響是利弊互見,難有一致定論,因為婦女在就業與子女生活適應之間,仍要透過其親職角色的扮演才能產生影響。不過有就業的母親比未就業的母親,在與子女的互動上較少參與性互動,較多採取間接監督的管教方式與子女互動,而同樣是就業母親間,從事「其他」類別工作的母親比任職於公教專業工作的母親,在母子互動上較少支持性的互動,較多採取間接監督的管教方式與孩子互動(林淑貞,2001)。所以因應母親就業而生的行業—--托兒所、安親班、才藝班便成了家庭間接監控孩子最常使用的方式之ㄧ。

不管是家庭、學校的輔導者或從事人類服務的人員,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慨:如果父母能夠多參與、關心他們的子女,則孩子們將能做的更好,對於他們的身心發展也會更加健全。因為專業的輔導者的角色只是有系統地在特定服務項目上扮演著輔助的角色,畢竟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影響才是最重大的 (Marotta, 2002)

2.不當親職下的兒童問題

父母的教養方式(尤其是母親)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潛在性的影響,現今由於家庭生育的子女數變少了,對父母、家人而言,子女個個都是寶,捨不得孩子吃苦,事事幫孩子打點的好好的,對於孩子的生活、活動過度地安排,使其沒有自由時間休閒或放鬆,即過度地保護、限制,不敢讓孩子去冒險、嘗試,這些都是現代父母常見的管教方式,因此,許多孩子被不切實際的要求所淹沒,對於即將面對的基本責任與環境壓力卻少有準備、嘗試錯誤、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挫折的容忍力自然是低了;此外,這些孩子也錯過了許多童年時期的簡單樂趣與基本發展需要,所以,也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對於孩子的期許,並且檢視家庭有足夠的物質和心理資源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嗎?

(三)社會發展的危機---弱勢的循環

雖說現代社會經濟繁榮,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不少,但仍有不少兒童係處於弱勢情境,包含貧窮、父母失業、低社經地位、失功能家庭等,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常以家庭暴力、物質缺乏、身心健康問題及缺乏支持顯現在孩子的身上,使得這些孩子似乎就是註定生活在弱勢的循環中無法脫離甚至無家可歸。根據研究(Bassuk, Rubin & Lacriat, 1986 )指出:無家可歸的孩子較容易遭受到呼吸困難、聽力受損、心臟問題、嚴重頻血和神經中樞的問題,在發展上也顯現出明顯的不足尤其是在語言上。

我們該如何協助這些弱勢的孩子克服其所處的危險狀態成為有能力、有自信和能關懷的人呢?我們或許可從那些能克服環境中的危機變成有能力、有自信和能關懷的人身上找到答案,Garbarino和 Benn(1992)指出:能利用內在資源和外在支持來克服逆境的孩子,他們通常有機會與一個照顧者建立親密的連結,且在出生後的第一年生活中,大部份都能感受到很多正向的關注,很少經驗到與主要照顧者有長期的分離,而當他們有需要時,他們也很容易地感動他人來給予支持,到兒童期時,他們也能夠容易地與社會互動,並從兄弟姊妹、祖父母、鄰居或老師中獲得關心、支持和鼓勵。所以說,給予孩子一個能夠建立好的依附關係之環境是,也等於是在培養孩子去適應生活環境的能力。

 

陸、結論

從上述的探討中可發現,「兒童」發展的方向決不單是父母教養就能決定的,因為從生態的觀點來看的話,家庭是個開放的系統,會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而有所調整,也會對整個大環境有所回饋,因此,在協助兒童的發展工作上,我們需從各方面去考量,包括家庭內(雖然那對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社會文化及大自然環境,並且堅信環境的改變可克服發展的危機和提供充分運用潛能的機會,即我們能做的不該只是消極的去因應問題,更應積極地去營造一個更好、更健全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的孩子得有更開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書目:

行政院主計處 (1999)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提要報告

李聰明 (1989)教育生態學導論。台北:學生書局。

林淑貞 (2001)。婦女就業、母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林薇 (2001)。家庭生活中的飲食營養教育。載於輯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家庭生活教育 (頁237-268)。台北:師大書苑。

周麗瑞、曾慶齡 (2002)。雙工作家庭的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 (頁29-66)。台北:師大書苑。

孫儒泳、李博、諸葛陽、尚玉昌 (2003)普通生態學。台北:藝軒。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程小危 (1997)。學前到學齡階段認知發展歷程。輯於發展心理學(頁171-220)。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姿秀 (1996)母親就業與否及其相關因素對子女之學業成就、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真 (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 (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Bassuk, E. L., Rubin, L., & Lacriat, Al. (1986). Characteristics of sheltered homeless famil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6, 1097-1101.

Garbarino, J., Abramowitz, R. H., Benn, J. L., Gaboury, M. T., Galambos, N. n., Garbarino, A. C.,Kostelny, K., Long, F. N. & Plantz, M.C. (1992).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2nd) Hawthorne, N. y. :Aldine De Gruyter.

Marotta, S. A. (2002). An Ecological 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 (4),507-510.

Coghlan, A. (2003).Vehicle fumes increase asthma risk in children. New Scientist, Vol. 178 , 2397-2403.

 

 

41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