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赫欽斯的教育理念看台灣高等教育大環境的轉變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生  李家伶

 

 

 

緒論

        在二十世紀約三十年代左右,美國興盛杜威的實用主義、進步主義的觀點。強調訓練,尤其是以職業訓練為主。反倒是將學校的教學目的徹底淹沒,不再是強調所謂的心智訓練、心靈的提昇等。赫欽斯在1936年出版『美國的高等教育』一書中,指出當時美國高等教育的弊病,也就是職業主義過於濃厚,使得原本應該是主張追求高深學問或心智提昇,卻因為如此而形成一種反行的弊端。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快速膨脹,不僅只有大專院校數量的提昇,還加上招生人數快速增加,使得高等教育的素質頗受爭議,當教育逐漸趨於普及化的時候,很難保證品質是相對維持的。當數量成長到一定的比例時,所面臨到的一定是經費的問題、招生的問題,因此政府也提出整併的方案,教育部提出將公立技專精簡一半,以技職校院為例,希望能將二十所學校精簡成十所學校,並也鼓勵其他的大專院校進行合併的動作。

        本文以赫欽斯的理念來加以探討,以分析台灣高等教育的現況,並藉由赫欽斯的理念對台灣高等教育規劃出未來的藍圖,並提出建議或反省。

        在當時的美國社會瀰漫一種崇尚金錢權勢的嚮往,認為杜威的實用主義才是驅動美國雙贏的趨勢,然而相對赫欽斯的理念卻正好與杜威的理念相抗衡,認為高等教育應該是提倡心智的地方,而非職業的歸訓。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深入了解赫欽斯的生平與教育思想

(二)探討台灣目前高等教育的現況

(三)藉由各國的整併現況來看台灣高等教育的趨勢

(四)對台灣的高等教育做全面性的檢討與建議

壹、赫欽斯的生平與教育思想

一、赫欽斯的生平

        赫欽斯在1899-1977年間,是美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或思想家之一,他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父親是一位神學教授,從小赫欽斯就接受宗教的薰陶,因此對他日後的思維深受影響。

        從小母親便常常帶赫欽斯去圖書館閱讀圖書(黃亦碩1998468),並且教導他關於基督徒的涵養與規範,加上父親的緣故,使得赫欽斯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對神學頗有喜好。

        赫欽斯於1929年,接受芝加哥大學的聘請,擔任校長一職。推動芝加哥計劃,將原有的課程設計徹底打破,取消一些現有的制度。同時又推動名著教育計劃,聘請諸多學者,共同協商將古今著名人物的代表作,做一番的篩選。

        赫欽斯於1948年辭去芝加哥大學校長的職務,於1950年退休,並沒有因此結束他對學術熱情,他極力設立教育促進基金會,資助教育研究與實驗工作等,一直到1977年,才逝世於美國。

 

二、赫欽斯的教育思想

        赫欽斯於1936年對美國的高等教育一書中,針對美國的實用主義、技術教育等加以批判(謝謹如 200154)。

        赫欽斯認為大學的教育目的應該是提昇人類心智的發展,並追求真理。強調大學應該是獨立思考的核心所在地,對於美好的生活應該加以求真、公正。並在追求真理的同時,更應該啟迪人性,所謂的文雅教育應該是陶冶人的心靈並獲得自由。

貳、台灣的高等教育現況

一、台灣高等教育大環境的轉變

  (一)高等教育的數量

            在民國六十至七十年代,在政府的政策上並沒有開放私人興辦大學,公立大學的設立也十分的少。但是在民國七十年代的時候,許多私立院校紛紛升格為大學的體制,因此私立學校的數量是遠勝於公立大學的數量。

            大學院校的數量統計上而言,以目前我國在八十九學年度計,在大學的數量上有大學校院一百三十五所(包含大學與學院)。在大學學生人數來做劃分,我國八十九學年度大學在學學生人數計約六十四萬七千人(包含大學與學院)。

            因此在人數在有很大的轉變,由以往的少數精英到現在的全民共享,已經是由精英化趨向普及化的趨勢了。

  (二)高等教育本身的功能

            台灣的大學學院的功能有分為兩種,一種是預先設定的功能:另一種是自然發展而成的功能。在民國63年的時候,將高等教育劃分成一般高等教育跟技職教育兩種。但在師範專科升格為師範學院之後,因為師資培育的管道納入大學教育的範疇,於是也相對應促進高等教育普遍有推廣等功能產生。

            大學的教育不再是精英化的教育,而是因應不同的需求或材質,讓教學、服務與研究相互結合。

  (三)高等教育趨向消費需求

            政府在規劃或學校在招生時,都會針對就業市場的情況而定,配合產業的需求來做全方位的規劃與調整。但現今許多人仍將大學學歷當作求職的要件之一,認為是確保職業的不二法門,卻沒有意識到現今是一個高學歷高失業的風險年代。

參、各國的整併現況

高等教育整併不只有歐洲及澳洲等地,近年來台灣也在做整併的動作。高等教育已經是趨於大眾化,而衍生出來在量的方面急遽增長與質的方面多元需求而,整併是各國重整高等教育結構的措施(戴曉霞2003144)。

一、荷蘭、澳洲、挪威三國高等教育整併之比較

  (一)荷蘭整併的現況

            荷蘭的高等教育體制包含大學與高等職業學院,在1960年的時候,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張,配合經濟的發展,認為可以促進高等教育多樣化的生態。在整併的過程中,以不同的領域讓許多老師可以相互交換知識專業上的意見、增加學生的選擇機會。並藉機擴大HBO校院的資源分配、人事等多方的責任與分布。

            1987年時候,有314所的學校合併成51所,只有34所維持原狀。多數的HBO校院是多領域的學院,只有15﹪為單一領域;新學校平均為6校合併,最多高達19校。

  (二)澳洲整併的現況

            因為體認到大環境的轉變,體認到高等教育整併的重要性。政府在規範學校做整併的動作,提出合作有賞、不合作就處罰的規範制度。在獎賞方面以額外經費之補助來定;反之在經費上就需遭受處罰(戴曉霞2003144)。

            所採的方式是將高等結構重整並與院校的數量做相互規劃,許多學校為了爭取經費而尋求合併的對象,當然會面臨到許多限制。一方面需要捨棄原先的優勢地位與特色。二方面可能因為整併後造就資源壟斷的現象。

   (三)挪威整併的現況

             因為數量龐大的院校造成行政上的負擔,因此教育不覺得高等教育應該做一番整理或規範,在規範同時制定一些準則,一提昇學術單位的品質。二不同領域的老師應該相互接觸,交換知識與分享經驗。三應該力圖改善品質與設備。

             但諸多限定,政府仍在數量上做權衡的控管,避免精英式教育過於趨向普及化效應,將數量維持在四所的品管上。但在各院校整併的過程中,熱絡度仍是十分低迷的。

 

二、台灣高等教育整併之比較

        提昇國內高等教育的品質,以促進競爭力。而相對國內的高等教育數量多的情況下,尤其是進入WHO後,造就市場日趨開放與普及化的現象。而國內大專院校面臨最大的困境就是彼此的競爭力不足,因此在配合各縣市地方的情況下,採行區域性的合併。

 (一)素質不良

         國內高等教育的急速擴張的情況下,造就學校的同質性過高且缺乏主要的特色。許多學校改制或升等的情況下,形成許多學校的戲所以新型態成立,師資的選擇的篩選機制也過於寬鬆,形成很多學校因為本身的基礎或設備不穩定的情況下,反而拖誇其他已有良好基礎的學校。

肆、台灣的高等教育做全面性的檢討與建議

一、針對台灣高等教育政策方面

        高等教育的整併經常會牽涉到經費的問題,因此國家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有一套完善的計劃,一定要依學生人數、國家經費等做祥細的規劃。並且還需設立委員會來做調查或推動的機制。   

二、各大專院校方面

        在整併的過程中,會牽涉到外部與內部的壓力,往往沒有經費可供擴大,加上原有的機構的文化、權力等方面相抗衡。因此,需有效的溝通才是重要的關鍵。

 

 

41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