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4教育部縮減數位落差調查看偏遠地區的數位落差---以阿里山達邦社區為例
陳芳哲
第一章 動機目的
近幾年來政府不遺餘力的推行著資訊數位化,努力想把台灣營造成為一座數位科技島。而現階段目標更是要解決因為設備、相關軟硬體在電腦網路使用上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為縮減數位落差,其中一項便是由教育著手,2004年教育部委託國立交通大學所做的一項大規模調查中[1],學者們在調查報告中提出了若干的結論和建議,對於縮減數位落差有著相當的貢獻。筆者跟著計畫做部分的資料收集,深感數位對於當今生活的影響甚具,在與指導教授的討論中,感受到若要縮減數位落差,貼切該地區的需要,不能只依靠大規模的調查,細微處還是需要研究者深入觀察,如此縮減數位落差的施行才能有確實的成效。
教育部該篇報告,是台灣這幾年來較新較大的數位落差調查,為觀察台灣最近的數位學習問題的重要參考。但是筆者認為這些大型資料僅能做為在大方向的改善方針指南,但若要針對每個地區,改善當地不同差異的數位資訊環境,還是略顯不足。該篇報告的前半部份是利用網路問卷,請抽樣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自行上網的方式填答,這樣的資料雖然巨大,但還是存在著網路問卷調查的信效度問題(李政忠,2004),加上問卷所得只是平均數,無法獲得個別差異。對於以上這個缺點,整個研究也在後半段加上43所學校教師及學生的焦點訪談做補充。但是研究報告中也指出,這些訪談部分的受訪對象是由各學校自行選出,並不一定是隨機的分配,很有可能派出的老師及學生,資訊能力都是不錯的水準。加上筆者也認為80分鐘左右的訪談,時間真的稍短[2],除了訪談前要瞭解該地環境之外,在訪談中還要試探出該學校的學習氛圍,這對於研究者都是很大的挑戰,而受訪者也不一定能察覺所處環境的優劣,這項分析工作需要專門的研究者花時間來執行。
基於以上的不足,筆者認為在固定地點較長期的觀察方式[3],可以稍加彌補研究者對於環境不熟悉,以及對當地文化「數位認知」的不同。而此篇文章目的也重在問題的發掘,整個研究不在進行普遍的推估以及政策上的建議,希望能由田野經驗,提出一些在教育部數位落差計畫中無法看見的問題。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筆者選擇阿里山鄉的達邦社區做為觀察田野。主要以觀察所得的田野筆記及實際的訪談,對照教育部數位落差計畫中的質性訪談稿,找出不同之處。而選擇阿里山的達邦社區,正好符合了以下兩種特性:即「偏遠+原住民」。在這雙重的弱勢下,一來在交通方面的不便捷,是否能因為擁有上網能力而大大改善生活經濟。二來在漢人文化的主觀意識下,原住民本來就處於文化上的弱勢,構成了此地區非得要有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與平地的漢人文化都市,擁有相同的數位生活條件。
而達邦部落在鄒族中,為傳統大社之一,過去又曾經是阿里山鄉鄒族部落的行政中心,為阿里山地區較多知識份子的集中地,此點稍加彌補了「原住民」在接觸平地訊息的弱勢特性;而達邦所處高度,比起阿里山鄉其他地區,相對於都是農耕者,所能栽種的經濟作物又多了許多,所以在經濟方面是相對的富裕,在一定的經濟許可下,比較有可能建置數位設備,故不至於在研究數位落差問題時,找不到使用電腦的對象。
第三章 研究架構
整個報告的進行,以分析教育部2004年的「建立中小學數位學習指標暨城鄉數位落差之現況調查、評估與形成因素分析」問卷結論及訪談逐字稿資料為基礎,先在資料中整理出幾種地區學校的數位落差比較:「原住民VS都市」;「離島VS山區」;「相近地區的資訊種子學校VS非資訊種子學校」,找出在偏遠地區的數位落差,與使用數位資訊能力較佳的地區之間的不同。第二個主題接著以筆者本身在達邦地區的初步田野觀察資料,比較教育部整個計畫的九點結論及建議,舉出若干調整及疑問,並從中繪出在田野時所該觀察的目標大綱,而整個觀察焦點圍繞在學校、家庭、社區三部分的使用情形,並檢視此三者相互協助的可能性。第三部分筆者將試著提出幾點縮減偏遠地區,至少是達邦地區數位落差的建議和想法,筆者認為在這樣多重弱勢下的地區,除了借用已擁有相當程度的數位使用地區他們所面臨的困難之外,預先準備數位時代所帶來的危機,另外也可以由不同的文化背景來重新審視數位科技的另一項可能。在縮減數位落差方法上,若真要貼近當地社區,除了要詳盡瞭解一般的使用趨勢之外,定要加上對於當地自然環境的各種考量,以及依照該地的風俗文化作適當調整,僅用大規模的調查就想解決每個地區的數位落差是行不通的。本報告在筆者能力及時間限制內,希望整理出偏遠地區在整體改善數位落差的議題上,大規模調查中無法標出的特殊地方與不同的思考。
第四章 預期成果
針對數位落差,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狀況,提出大量調查中所沒發現的問題。期能增加相關研究者在研究縮減數位落差問題時,多一些參考方向。
關鍵字:
數位落差、原住民、資訊融入教學、網路文化、偏遠地區
第五章 背景及文獻回顧
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資訊時代中資訊本身即成為一種資本,擁有資訊與否成為決定人們能否獲益的重要因素(Haywood,1998;引自曾淑芬、吳齊殷,2002)[4],但若因為社會的結構讓原本即是經濟貧困的階層,由於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取得資訊技術及知識,而造成資訊使用上質與量的相對減低,則資訊富人(information-rich)及資訊窮人(information-poor)的鴻溝將會持續擴張,進而反過來導致社會的更加不平等。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於去年二月所發佈之最新全球資訊科技報告(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2~2003),當中有關網路整備度(Network Readiness Index,NRI)」的評比,我國躋身為今年全球的第九名,其中有關電子化政府的「整備度」與「應用度」指標,我國亦分居世界第二與第四[5]。
雖然我國資訊能力排名在全球八十二個國家中名列前茅,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因資訊科技所帶來相關的社會問題。根據我國行政院研考會92年「台閩地區九十一年數位落差調查」分析︰
1、依照族群來分,原住民族群家戶擁有電腦比例為35.2%,家戶連結上網比例為22%,會使用網路的比例為9.3%;原住民族的數位應用能力遠低於全體平均值66.9%。
2、依行業別觀察,個人上網普及率最高為服務業91.2%,最低為農林漁牧礦業7.8%。依職業別觀察,個人上網普及率最高為專業人員95.7%,最低為農林漁牧工作人員7.2%。
3、台北市家戶連網普及率73%最高,南投縣25%最低。
4、年齡越高使用網路的比例越低;教育程度及個人收得高低同樣呈現明顯落差現象。
綜合資料可知,低所得、低教育程度、原住民與偏遠地區的上網比率偏低,有43.4%的家庭沒有電腦的原因以「不會使用」的比例最高,而對於低收入戶來講,家中買不買電腦與上不上網,價格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6]。政府為縮減社會上的數位落差問題,近年來也開始急起直追,行政院在92年開始積極推展幾項重點工作[7]:
1、掌握數位落差現況並針對各落差問題研提因應策略。
2、加強收訊與上網基礎建設與服務。原住民與偏遠地區收訊死角,普及偏遠地區寬頻網路建設,廣設公共資訊服務站,降低網路連線費率。運用學校及公共圖書館資訊資源,提供偏遠地區民眾及各弱勢族群使用。加速推動對身心障礙者之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推廣身心障礙者上網輔具軟硬體開發、申請補助及教育訓練。
3、推廣弱勢團體與行業資訊教育訓練:運用學校及公共圖書館資訊資源,並結合民間資源,支援偏遠地區民眾及各弱勢族群資訊及網路教育訓練。提升中小企業e化應用及電子商務應用能力。提升農漁民數位應用能力,普及農業產銷班e化應用。
4、結合社會資源獎助資訊與通信設備:加強汰舊之二手電腦回收再應用,嘉惠弱勢族群及低收入戶上網使用。
科技和社會是無法全然二分的,兩者間不僅緊密相關,並且互相影響。「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簡單來說,就是存在於能否接近使用新科技的兩群人之間的差異(NTIA,1999;引自曾淑芬、吳齊殷,2002)。依據OECD的定義,數位落差是指存在於個人、家戶、企業在不同社經背景或和居住地理區位上,其接近使用資訊科技及運用網際網路所參與的各項活動的機會差距。也就是說,在各種不同條件(性別、種族、教育、年齡、收入…)的影響下,導致了社會上的資訊使用落差,進而影響生活世界的真實資本。
在國外,美國率先引領起對於數位科技的相關社會問題研究。柯林頓政府從1995年起進行了四次全國性的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書中指出:種族、教育、所得的確影響網路的使用,然而,地理區位(無論是撥接或是寬頻)的差異都不顯著;白人、高教育、高所得家庭的上網比率顯著超過美國人的平均值。布希政府在2002年初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到2001年9月時,全美人口中54%的人口已經能夠上網。家戶年收入在15,000美元以下的有75%不上網,
25歲以上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的成年人有87%不上網;60%的黑人不上網;47%的鄉間家戶不上網。此外,印地安保留區中幾乎是與網隔絕的地區(引自曾憲雄、張維安、黃國禎等人,2004)。全球的網路使用成長到2001年八月為止,共有五億一千三百萬人,當中35%在北美,30%在歐洲,28%在亞洲以及太平洋區域。(NetRating,2002;Nua,2002;引自Caroline
& Wellman,2002)
Kazt等學者(2002)在他們的研究中提到,數位使用的研究存在著三種觀點。烏托邦式的樂觀主義,認為網路的強大力量可以增進真實社會中的各種參與,利用網路科技最後可以讓世界達到一個真正的平等;另一種說法恰是相反的悲觀主義,認為科技的力量,將使真實社會與人際互動漸漸減少,只要不加以節制科技的使用,將會讓人類加速毀滅。但是隨著數位研究的增加,越來越多學者朝向於第三種論點,也就是既不過於樂觀也不悲觀,科技與真實世界是密不可分的關係,網路的產生只是一種正在擴張中的新生活形式(Kazt
& Ronald,2002),唯有加強對科技資訊的瞭解與掌握,才有可能走出科技決定論的窠臼。Theresa(2002)等人認為在科技進展的初期,一定有一段溝通適應期,然而這個過程將會很快的隨發展而消弭。
而網路使用對於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影響,Franzen(2000)主張網路使凡事(包含社交)更為有效,他視網路為新的社交工具。另一個則是替代觀點:從事某項活動時就不能行使另一項活動,即一天只有24小時,社交活動是相互競爭而非互補的。後來出現第三種模型:網路與其社交結果被稱為是共有社會的假設(communitarian
hypothesis),它談論的是網路使用時間及其效果的品質---網路能消除實體距離,且維持人際間的連結,社會交換和社會網絡的支援創造了面對面(FTF)互動所無法形成的虛擬社群。這個觀點是藉由在網路上能找回真實人際互動所失去的好處,而不只是侷限在時間量上的爭議。(引自Nie,
Norman , Hillygus & Lutz,2002)。相關的研究,例如Robinson等人(2002)認為網路使用似乎是“時間增強者”,它不會影響人們放棄其他活動,尤其是越長期的網路使用者,越是明顯。但Nie(2002)等人的研究則是發現線上時間主要是相互競爭的行動,並非對FTF社交時間的增補。
Howard等人的研究中觀察到:49%的美國白人閱讀電子郵件,而非裔美國人只有27%;21%白人使用網路閱讀新聞、非裔美國人只有12%,20%白人因好玩而瀏覽網路、非裔美國人則佔14%(Howard,
Lee, & Jones,2002)。Wellman則利用資料說明了中國有2千2百50萬的網路者,但這些人口佔全中國人數不到3%。其中超過七成的使用者是男人,超過六成是30歲以下,三分之二是單身,93%是高中畢業。很多開發中國家使用者都是集中大城市中心,北京、上海、廣東就超過30%,之中又有23%是在家中上網。只有0.8%是大耕地鄉鎮的農人。(Wenhong,
Jeffrey Boase, & Wellman,2002)
在數位生活的使用方面,Hargittai以「能夠有效且迅速地在網上找到資訊的能力」,作為界定「第二序數位落差」的標準,開始了政府及學者們對於數位落差的議題,不再僅侷限於對於近用(access)等硬體缺乏問題,還要增加使用習慣、社會組成及個人特質的因素(引自曾憲雄等人,2004)。Howard(2002)等人把網路使用行為,分類成四類:1.有趣的事(如:好玩的瀏纜網頁、遊戲、寄發即時訊息);2.實用取向(如:新聞、財務金融訊息);3.日常生活相關的活動(獲取健康資訊、工作或是學校相關的研究);4.金融交易(買賣股票、旅行預約)。Wellman(2002)等人則是把受訪者使用習慣,粗分為工具性使用和娛樂性使用,並得出以下結論。1.工具性使用越高,娛樂性使用也會越高。2.教育程度高的,不太使用娛樂性。3.三十歲以下使用者多使用娛樂性。4.工作場域及學校較少使用娛樂性功能。而且滿足感的障礙也會因此影響英語支配及地區資訊的缺乏及文化上的材料。
在網路與家庭互動中的研究中,每花在上網一分鐘,就得減少0.48秒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電視和網路的差異處在於,當其他活動進行時,電視也可以是開著或被轉來轉去的。但是網路要求較高的注意力,當有事情干擾時,上網就很難能繼續下去。而電視機通常在家庭的中心位置:客廳,但電腦則放在較不會有干擾的私人空間中;且相較於電視,上網較不可能是群體的活動。每收送一封個人email,就減少了將近一分鐘與家人相處的時間(Nie等人,2002)另外,網路使用者的社會社群比起非使用者,實際上是更為驅散。而使用者較有可能是有小孩和全職工作的對象,或是學生(Kazt
& Ronald,2002)。然而,自從開始使用網際網路,人們感覺他們變得對社區更少的參與及依戀,但使用網路較久的人更有可能的使用網路來實行各種建立社會資本的活動(Copher,
Janell , Alaina& Walker,2002)。女性相較於男性在使用電子郵件習慣上,認為e-mail是更有用的聯絡方式,此外女性也認為沒有了e-mail會讓自己損失更多(Bonka
& Kraut,2002)。1997年Mickelson的研究指出:對於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經由線上所獲得的健康團體的支援多於親友。Kraut等人2001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網絡交流的密度與頻度對於健康有正向的影響。使用量越高的人越能夠心理健康。包括了更低的寂寞感、更少的負面想法、對於時間壓力的消弱、增加自信心等(引自Kakuko,2002)。
由以上的相關研究,筆者草擬出了幾個觀察時的焦點:究竟「偏遠地區的數位問題」落差在哪裡?雖然可以猜想偏遠地區的電腦硬體的確比不上平地,但真正的問題是在硬體上的無力獲取?還是在認知上的不同?他們究竟是如何看待電腦科技這項產物的?而對於當地的休閒生活,是否有可能安插電腦/新式媒體進入?若當真政府或民間有一批電腦硬體補助時,可能會對該地的文化及人際/家庭互動,產生什麼影響?而在性別上,是否會因為鄒族女性身在父系社會而更加不方便數位學習?還是會因為婦女對於分工的不同(例如:照顧子女),而產生比男性更多的優勢?最終想問出,究竟怎麼樣的一個「縮減」落差的步驟,會是對於該地區最好的。
在我國,針對數位落差問題,1994年行政院成立「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專案推動小組」,開始推行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1996年確立「推廣網際網路服務,相關內容著重在基礎建設「量」的提昇。1997年行政院制定「國家資訊通訊基礎建設推動法案」,確定我國NII推動的策略、採行措施、分工及時程,在各實施要項中,可分別歸類出數位相關的量、質問題─加速光纖網路舖設、建設公共資訊站、充實小學電腦網路設備、推行資訊網路普及制度;資訊教育師資培訓,規劃終身學習網,創造數位化的文化資產,協助身心障礙同胞資訊學習、就業及生活。另外,針對資訊網路對人文、社會的長期研究,方案中特別提到須注意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涵蓋的層面很廣泛,但是有學者認為當時深度還不足,未能有明確計畫目標(曾淑芬、吳齊殷,2002)。接著2000年政府提出「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在「國家資訊通訊基本建設推動方案」中提供更明確的施政方向及方針。交通部也預計至2005年底,使寬頻上網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2001年,行政院召開「全國經濟發展會議」,中心議題為改善投資經營環境,建設環島光纖系統,針對勞動市場提出「高級科技及管理人才之培養與延攬」計畫,而研考會也提出「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其內容將數位落差的定義由「資訊近用」的概念延伸至包含「資訊素養」的概念。2002年行政院國科會通過「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構想,預計五年內投入四十億元進行此項跨部會計畫,研考會在2003年亦完成「台閩地區九十一年數位落差調查」,以2001年「資訊近用」、「資訊素養」的概念為基礎,認為未來探討數位落差問題,必須涵蓋資訊近用、資訊素養、以及日常生活應用等三個部分。
以上看來,其實我國政府對於數位問題,也不遺餘力的推動與支持,政府更是在資訊產業上撒下了大筆的投資。可是關於社會中的數位落差問題研究,我們尚處在依照國外的研究模式,套在觀看自己國內數位落差問題,卻還沒有大量的經驗研究來看自己,這樣的數位研究其實是不夠的。除了移植大量的相關研究模仿,我們更該進一步的在這些基礎資料中,找出國內與國外因為不同的風俗民情而產生的「數位落差」。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NICI小組成立「縮減數位落差指導小組」,並研提「縮減數位落差推動方案(草案)」〉92/06/28 http://publish.gio.gov.tw/newsc/newsc/920628/92062802.html
我的政府電子化政府入口網 電子報 第43期
http://www.gov.tw/epaper/digital_divide/001.htm
曾淑芬、吳齊殷(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
主持人曾憲雄、張維安、黃國禎(2004)。〈建立中小學數位學習指標暨城鄉數位落差之現況調查、評估與形成因素分析〉。教育部數位學習國家型計劃
李政忠(2004),〈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資訊社會研究(6)》,嘉義:南華大學
浦忠成等人(1995),《鄒族的生活世界》,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英文部分】
Howard Philip E.N., Lee Rainie, & Steve Jones(2002).”Days and Nights on the Internet,”pp.45-73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 well.
(南華大學:林季謙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02.htm)
Chen, Wenhong, Jeffrey Boase, & Barry Wellman(2002). “The Global Villagers:Comparing Internet Users and Uses Around the World,” pp.74-113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
Kazt, James E. & Ronald E.
Rice (2002). “Syntopia:Access, Civic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pp.114-138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南華大學:沈昱全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04.htm)
Nie, Norman H., D. Sunshine
Hillygus & Lutz Erbring(2002). “Internet U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Sociability,” pp. 216-243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 (中正大學:古秋文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06.htm)
Robinson, John
P., Meyer Kestnbaum, Alan Neustadtl, & Anthony S. Alvarez ( 2002 ). “The
Internet and Other Uses of Time,”pp.244-262 in B. Wellman & 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alckwell.
(中正大學:劉貞宛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07.htm)
Copher,
(中正大學:古秋文、劉貞宛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08.htm)
Bonka Boneva & Robert Kraut (2002).“Email,
Gender,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372
Davidson Theresa,R.Sooryamoorthy,& Wesley Shrum (2002).”Kerala Connections:Will
the Internet Affect Science in Developing Areas?.”(pp596-519.)in B.Wellman.”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Blackwell. (南華大學:李瑞怡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36-07.htm)
Miyata Kakuko(2002),” Social Support For Japanese Mothers Online and Offline”pp520-548
in B.Wellman & C.Hay Sothornthwaite eds.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Blackwell.
(南華大學:李瑞怡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36-08.htm)
Haythornthwaite
Caroline,&
Wellman.B(2002).”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An Introduction.”pp3-35.in B.
Wellman & 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alckwell.
(南華大學:李瑞怡整理,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36-09.htm)
目前田野進度
學校方面:
1. 由達邦國小為出發點,所以僅訪問了約三分之一的國小教師對於達邦地區的數位環境想法。(而此種屬性特性為當地知識份子)
2. 尚未融入學校小朋友的資訊使用習慣的環境,但已跟該校今年教資訊課的老師協商,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協助及觀察。(目前數位教學還是以學校最為完整,故筆者認為偏遠地區的數位需要,可由此切入。)
家庭方面:
1. 未深入家庭的使用情形。目前僅由教師及一些知識份子訪談中得知,數位使用在當地是很缺乏的,家中有電腦且可上網的,所佔極少數,多為公務員(因為工作要使用),極少數經濟水準較高的知識份子(注重孩子教育環境)。
2. 準備蒐集偏遠地區中,各種工作角色家長對於數位的認知:公務員、農人、社區推動者、年輕就學者。筆者認為這些人選可先觀察學校孩童的數位使用情況後,再以家訪的形式進入。
社區方面:
1. 社區數位環境的觀察方式,筆者尚未找到觀察點切入,需跟指導教授討論。
2. 目前跟社區有關的數位使用,筆者鎖定了幾個方向:
(1) 產業方面,針對農產品的運銷做觀察,切入點將以有使用網路來輔助農產品銷售的小型個別家戶,以及達邦當地的農產品運銷站的使用行為。
(2) 教學方面,九月份阿里山鄉第一屆鄒族的部落大學開學,在樂野社區(達邦公路的進口,石卓附近)每週四晚上七點到九點有成人班的電腦教學。也和該班助理講師協商OK,可在課堂上協助教學及觀察。
(3) 觀光方面,達邦該地的社區發展協會,今年也接下一個資策會的案子,要把達邦附近地區觀光數位化,一切都在規劃進行當中。這是當地較整體的大型社區活動,目前僅和理事長一人接觸過,但需要再深入追蹤。
3. 其他方面:
(1) 達邦地區剛好也設有阿里山鄉的鄉立圖書館,目前僅跟唯一的館員聊過天,未來會訪問其鄰近地區的閱讀(借書)情形。
(2) 筆者初步認為,由當地的家庭休閒設備,可觀察出影響數位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區的人際關係與鄰舍互動,因為當地的自然狀態(地形、天氣)與交通,對於使用情形亦有相當影響。
[1]主持人曾憲雄、張維安、黃國禎,
[2] 更何況有些學校因為教師人力不足,根本無法有80分鐘的訪談時間配合
[3] 筆者準備以三個月到半年時間
[4]曾淑芬、吳齊殷(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
[5]我的政府電子化政府入口網電子報 第43期http://www.gov.tw/epaper/digital_divide/000.htm
[6]我的政府電子化政府入口網電子報
第43期http://www.gov.tw/epaper/digital_divide/001.htm
[7]行政院NICI小組成立「縮減數位落差指導小組」,並研提「縮減數位落差推動方案(草案)」http://publish.gio.gov.tw/newsc/newsc/920628/9206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