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會學論壇10
從集體自殘事件看學校輔導工作
教社一
盈吟
一直以來學校的輔導工作總是被忽視。似乎,唯有整個事件在媒體上曝光,才會能達到大眾的重視。
一般人很容易將自殘的動機歸類為青少年自殺問題。但此種情況再仔細評估後,卻並非如此。和自殺問題不同的是,這些自殘的青少年並非如想像中的有強烈輕生的念頭,或是有極度的厭世感。相反的,他與飛行少年在某部分是達到高度相關的。
在青少年心理發展階段,會將大量的情感訴諸同儕團體之內尋找其歸屬感,所以集體自殘才會像發酵作用般蔓延開來,它正代表同儕象徵的一種標誌。僅有割傷自己的手腕背,才會被歸類是同質團體。它是友誼深厚與否的鑑定,判斷是否能成為同學間所謂「麻吉」的來源。
此外,青少年彼此間會形成所謂的英雄主義,期望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而割傷自己手腕背的同時,其他人便會開始對他們這種作法產生種種的疑惑,這的確是能迅速凝結他人的眼光,甚至奪取他人的驚嘆的捷徑。
其實,當青少年產生了超乎常人的行為時,教師如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學校輔導、社工單位也能適時啟動的話,這種事件就不會像煙霧般快速漫延在整個班級,進而跨越年級的界限。
校方不應該將學生行為偏差和精神異常等事件像對待SARS一樣採取封閉的態度。愈是將資訊攏斷,它產生的蝴蝶效應將更無法想像,愈不能掌控整個局面。
要知道平常的預防比事後的治療更重要,他所花費的社會成本也相對降底。學校相關單位應試著用心去傾聽青少年的心聲。平時就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及親子關係與他們建立溝通的橋樑。付出足夠的關懷及注意力有青少年身上,滿足其心理需求。相信必能將傷害減至最低。
從青少年『自殘歪風』醒思生命教育之重要
教社一 筱玉
據報導某國中有十七名學生集體自殘,以美工刀割自己的手腕,乍聽到此新聞,我訝異不已,一個班級能有十七名學生集體做出這樣的行為,我不禁擔憂起來,如若此僅為冰山一角,因為事態嚴重而引發追蹤報導,那麼,實在不敢想像,還有多少校園的角落存有零星群體正以這樣傷害自己的姿態面對他們的狂飆期呢!
青少年時期,這個升學為主、尋求自我認同為上的敏感時期,為了贏得同儕的尊敬或是接受,即使心中不願,多數孩子仍舊選擇向團體妥協,這也就是為何這十七名學生當中,有人即使怕痛、落淚,還是硬著頭皮強逼自己跟著自殘以作為認同及義氣的表白,甚至,也有其他同學知道這種情況,也將之當英雄崇拜模仿,這樣的歪風,如同飆車者經由一堆旁觀者的讚賞及鼓勵而讓飆風為之更甚是相同的道理。
校方的說法為學生們好玩、刺激,並非為心理壓力所致,但看看屢見不鮮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學業、情感、同儕問題……等等只要一個結打死了,即使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也有可能選擇最激烈的手段尋求解脫,這一次是自殘,誰能保證下次不會有更激烈的情形出現嗎?!
由此事件,也突顯出校園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認知與技能教育,情意教育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讓學生真切了解到生命的意義以及他的價值,他才有可能體會到尊重他人也善待自己的真諦!假使對生命的意義概念混淆或認知有誤,我們又如何期許他們能具有同理心呢?在這衝動、不安、魯莽又敏感的青少年狂飆期,我們能幫助他們的,就是循循善誘其對「生命」的體認,以培養正向、積極的人生觀。
孩子不是父母的夾心餅乾
教社一
家楹
現在離婚案件居增,主要是來自很多家庭因為雙方都出外賺錢,下班回到家,反而忘了將心帶回家,使得許多夫妻回到家還繼續加班,因為自身的疲乏,忘了跟家人多聊天,也忘了去關心週遭的人.因為如此,激情減少,包容減少,看到的是對方的缺點與善變,因此,雙方的爭執就會日益增多.
很多夫妻吵架之後,最常做的就是將孩子棄在一旁,不管他們的生死存活,好像這個孩子跟彼此是毫無關係的.當夫妻一發生爭執,最可憐的莫過於是孩子本身,他們並不了解成人的世界,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他們從現在開始要學會自己找吃的,自己照顧自己.
孩子並不是大人的夾心餅乾,更不是吵架後的犧牲品.成人應該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應該懂得彼此體諒與包容,而不是將婚姻當作兒戲,應當從彼此的相處中去看見對方的優點,去懂得向對方展示愛意,去了解對方與包容一切,畢竟相愛容易相處難,更應該去珍惜得來不易的婚姻與愛的結晶.
中文程度的低落 教社一 葉慶雄
日前從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談論到目前國內學生中文程度的低落,未來不只是補英文,可能連中文都要去補習了,真是可悲的消息。
會造成中文能力的低落,這與環境轉變跟習性的養成有莫大的關連,中文的應用,不少學生因為網路發達MSN、BBS的聊天,為了求快速、有趣表達,在文字運用上的簡略成注音文,只求看得懂就好,不求其精確,故導致中文表達能力的低落。日前網路上也流傳著一則注音文的經點笑話,故事如下:
小花:我今天穿ㄉ好看ㄇ?
網友:很好看呀!
小花:裙子是我ㄇ的ㄛ....(ㄇ=買)。
網友:是你媽的唷!!
小花:你媽ㄉㄌ∼是我買ㄉ。
網友:哦∼是是是!
小花:但是衣服是我ㄇㄉㄛ....(ㄇ=妹)。
網友:衣服是你媽的吧!(心想:有個但是 一定和前面不一樣)
小花:你爸ㄉㄌ∼是我妹ㄉ。
網友:哦哦哦!是妹妹的唷。
小花:對ㄚ!不過帽子是我ㄇ的唷....(ㄇ=買)。
網友:帽子是誰的呀。(心想:你老師勒∼這次又是誰啦!)
小花:誰ㄉ?沒有ㄚ∼我自己買的!
網友:ㄍㄋㄌㄕ。(幹妳老師)
然後斷線.......................」
『老師好或不好』、『家長好或不好』的差別?
教社一
黃瑋玲
上述例子確實引發其他老師困擾,但錯不在於那位留學生下來的導師,而是家長觀念問題,比較不妥的是,不應該直接給老師冠上『壞老師』的罪名而四處宣揚,甚至鬧到校長那。觀念的偏差在哪?因為大部分家長都希望看到班導師對自己的子女有『特別照顧』,才會覺得放心。但是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什麼是好老師呢?就是不打不罵外加功課少,當家長的人要去審視一位班導師時應該要有更為客觀之態度。
傾聽弱勢者的聲音 教社一 李家伶
教育津貼的實施可望在九十四年擴大落實在弱勢族群中,針對弱勢家庭或家庭有變故的學生,給予經費做輔助.讓許多真的想繼續升學的學生能夠減輕一些經濟壓力,專心讀書.
對此個人深表贊同,畢竟經費就該用在有用的地方,而不是真的需要的人沒有資格受惠,反倒是那些中上階層的學生受益良多.其實,想要全面落實到教育機會均等,首先應該回歸到一個面向,那就是如何讓沒有錢讀書的學生也能在毫無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去升學,享受應有的權利.等到真正能提升到這樣的地步,才有資格去談教育均等.
但是目前教育經費從何處來?我想是政府當局應當去思維的,畢竟每年都有這麼多的學生需要政府的幫助,應當全面做好經費規劃與資源分配,才不會只是在空談一個夢想,如果真的能落實該政策的話,才能真的讓那些有心想讀書的學生也能有機會受教育,才不至於讓優勢的人永遠處於優勢,而那些想改造自身環境與地位的人,永遠都無法獲得機會.因此,也希望教育當局在規劃一個藍圖的架構時,也能說到做到,才不至於流於形式化.
外來的和尚會唸經—引進外籍英語教師的反思
教社一 淑愉
面對國際化、地球村的衝擊,世界各國莫不極盡心力提昇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力。行政院也在2002年宣示推動2008E世代人才培育計劃,揭櫫外語能力人才培養之重要目標,以達成「邁向國際化、與世界接軌」之教育理念。故教育部預計今年八月起在各中、小學引進外籍英語教師來台教學。
關於引進外國籍教師到台灣中、小學任教之計劃,政府及一般民眾均認為賦有「多元」的意義,可以彌補目前「偏遠地區英語師資數量之不足」、「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品質」、「帶來國際視野」及讓孩子說「正宗英語」等優點。
筆者認為「偏遠地區英語師資數量的不足」的說法,令人難以苟同。自八十九學度起,國北師、市北師、花師、屏師均已成立「兒童英語教育系」或「英語教育系」等系所來培育優秀的國小英語教師,且透過國小英語教師之甄試及培訓辦法,也能讓有意從事英語教育的人修習教育學程,再通過英語能力檢核、實習後取得正式英語教師資格。
再說「全面英語化」也不代表國際化?「說正宗英語」的說法更是可笑,在台灣也没多少人可講得出正宗的國語--北京話。若引進外師只為了正音,把錢花在培訓本土師資一樣做得到。而且就算是發音發得不像「外國人」,難道台灣就因此無法邁向國際化、與世界接軌了嗎?
驗票爭議
教社一
美珠
高院合議庭做出宣示,不能影印全部的選舉人名冊,兩造可在驗票現場瀏覽名冊,發現有問題時可記錄下來,事後向高院申請影印調查。藍營律師團立即爭取是否可以在驗票的同時,瀏覽選舉人名冊,就有爭議部分當場影印。吳景源指出,有沒有爭議還要高院合議庭的認定及核准,各地方法院只是處理選票及選舉人名冊的無爭議部分,如果要當場影印,高院都還沒看這些選票,怎麼知道有爭議?因此地方法院沒有這個權力允許。藍營律師願具結,保證不讓影印後的資料外洩,但合議庭仍否決這個提案。
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選舉人名冊若可以部分影印,全部影印有何不可?如此說詞真是令人錯愕,尤其他又是全國最高立法機關首長,對法規視之無物,當初選罷法也是國親參與修定的,且個人資料保護法對個人資料保護有規定,縱使陳總統同意全面影印,法院亦不可能同意,況高等法院合議庭依法表示,必須是要有具體事證,能指出何處有爭議,才能聲請選舉人名冊的調查證據聲請,不是兩造說印就能印。
而陳總統同意查驗選舉人名冊,並非同意藍營所提全面影印且帶回查驗,
再就全面影印選舉人名冊這事而言,每個人的投票與否,身分證統一編號、出生年月日、戶籍住址、甚至印模都在名冊之中,若影印乙份帶回,難保再增印,如此一來難保不會有犯罪意圖,若國親陣營有買票更可對照接受買票者是否確實去投票,甚至可作為立委選舉買票之依據。除法院攻防戰外,國親也找來將近800位律師,分成312組加入未來的驗票工作,同時製作一份驗票講習的教戰手冊,裡面指出參與驗票國親的律師,在驗票過程中務必要「吹毛求疵」。
或許有人對上述買票疑質不以為然,但如此無限可能之推測,不就是國親所用的「有罪推定論」嗎?推定「全面做票」所以要全面驗票,推定「選舉人名冊全面有造假」所以全面影印選舉人名冊?對法律視之無物,對司法審判結果以情緒語言,質疑政治干預、司法不公,如此下去台灣真可謂永無寧日。
看到國親向法院提出影印選舉人名冊的要求,台灣百姓不禁要倒抽一口氣,他們拿到名冊之後,可以製造無限的的後患,名冊上有基本的資料:如出生日、身分證字號、住址、還有印鑑,這些資料足以偽造許許多多之證件。除外,還可以賣錢圖利,年底立委選舉之濫用。請所有選舉人大聲抗議,如果中央選舉委員會不能把關,任由國親無度勒索,這將是國家人民的大災難,未經本人同意,任何單位無權作主將名冊影印出去,這也是基本人權,國親提出這種要求,簡直是土匪行徑。
幼兒教育是否該及早向下延伸 教社一 志凌
英國首相布萊爾2日在全英小學校長協會年會表示,幼兒學前教育的年齡必須向下延伸,提早從兩歲就開始學習,傳統5歲才入學已不符時代需求。
布萊爾首相指出,「提早提供高品質的幼兒教育,重要性不容爭議」。布萊爾表示,研究顯示,不同的社會背景會影響兒童發展,在小孩22個月大的時候就看出差別,差距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大。他表示:「學前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有很強烈的衝擊,各位校長一定很清楚,貴校的孩子愈是提早獲得優質協助,學習成果愈好。」
英國政府今年3月編列國家預算,試辦六千名兩歲幼兒的學前教育,如果試辦有成而普及為國家政策,將會立法讓中上收入的家庭分擔一些成本。
按照當局的標準,小孩子兩歲開始逐步打基礎,五歲入學就要開始讀、寫、算,對周遭世界具備相當知覺,並且能和其他孩子及成人社交。
我國目前的義務教育體制,是從六足歲開始,學童才開始接受所謂的國民教育,而根據現行幼稚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的幼稚教育,是四到五歲的幼童所接受的教育,而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分析,幼兒在五歲之前,最需要的是彈性自由的活動,大多數兒童心理學家與幼教專家也抱持相同的看法。
目前並無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幼兒教育向下延伸到兩歲,使幼童提早接受系統化、結構化的教育學習,能對於幼童的心智成熟,以及學習成效,能帶來立即明顯而正面的幫助。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幼兒教育,也都是從五歲開始。
而根據教育部常務次長吳明清表示,國內義務教育(國民教育)從六足歲開始,現行幼稚教育法規範的幼稚教育則是四到五歲。預計93學年度開始試辦的「國幼班」,規畫中的國教向下延伸計畫,都是從五足歲開始,主要也是參考世界趨勢,認為系統化的幼兒教育從五歲開始較適合。
提升兒童幼教水準,提供高品質的幼兒教育,的確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但是提早讓兩歲幼兒接受複雜的學習課程,是否就能提高兒童的心智成熟度,並使幼兒在五歲前,學習到複雜的聽說讀寫能力,則是讓人質疑的,與其讓朦朧的兩歲幼兒接受複雜的幼兒教育,或許可以考慮,從現行幼教課程的改革下手,改善幼教課程的質與量,這或許才是改善幼教水準的另一扇便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國小的英語教育 教社一 蘇清泉
教育部自九十學年度起將台灣的英語教學提前至國小五年級、甚至自九十三學年度延伸至三年級階段實施。在社會及教育人士一連串「英語教育是否越早實施越好」的激辯中,英語教學的成效是最主要的關鍵,而在我國英語是屬於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的學習與發展,並非單獨的過程,是與學習者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故字彙文法的背誦或會話句型的記憶,若無法幫助學習者深切了解所習得語言的文化社會面象、並對自身語言、文化、社會產生新的體驗與認同,則第二語的學習乃片段且無義意。雖然在教育部公佈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中,明列英語課程的目標為:
(一)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
(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
(三)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之認識。
但大多數的老師仍偏重文法翻譯,課堂所用的語言多為教師及學生的母語,教學著重在字彙、文法規則、寫作、句子文章翻譯..等等。其中字彙的教學通常強調背誦一連串毫不相關、意義獨立的單字;文法則強調詳細及複雜文法規則的解說及練習;閱讀多著重艱深的文章,不強調文章本身的內容,而以解釋文法單字為主。長久浸淫在此種注重「讀」「寫」及「文法規則」教學方式之下的學生,口語溝通能力往往欠佳(Brown,
2000)。
多元文化主義在教育目標上,首先必須先讓學生肯定自己文化的價值觀,其次乃積極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因此,在課程設計中必須反映出各種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質,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產生的原因,以及不同文化產生的特質。如前所言,台灣的英語教師很少將語言中重要的「文化」融入英語教育之中,主要原因在於不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本質。另有些英語教師雖然體認「文化」在語言教學所扮演的重要性,卻不知如何可以有效的將此意涵與英語教學結合。
在多元文化教育裡,「內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通常指的是教師從不同的種族或文化群體中舉一些例子,或利用一些資訊與所教的科目相結合,例如鄉土語言老師在課中撥放幾段不同鄉土語言的話劇。很多老師相信,要維持學生的多元文化認同,這種用一些族群中有名人物的小故事或一些簡單的多元文化概念就是最好的方法。然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遠遠超過「內容整合」:它可以藉由教學方式的改變及課程的改造,真正幫助學生挑戰既成的主流價值觀,進而改變所處的社會。舉例來說,台灣的英語教師可以將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諸多議題,例如語言政策、移民、族群壓迫的議題,融入英文課程教材裡,並動員學生或社區的力量,尋求社會或政策的改變。更進一步,英語系國家知識建構過程、語言偏見的消除、以及國際間公平正義的議題,都可以是英語教師將多元文化/全球文化教育的概念融入專業科目之中例子。當然,在要求英語教師擁有上述能力的同時,我們必須確保教師具備對自身及英語系國家語言、文化、族群認同發展的反省能力,並能摒棄(unlearn)以往所建立的成見及刻板印象。
台灣的英語教師也可以將全球教育的議題融入教學中,舉例來說,教導閱讀的老師除了可以選擇不同國家、地區的作品當作教材,更可以將作者與作品的時代背景,利用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等的角度做不同層面的探討,幫助學生對所閱讀的英文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真實的或模擬的「跨文化經驗」(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亦是「全球教育」重要的一環,因此英語教師可在課堂上與學生們模擬不同國家、地區人民的互動,也可以鼓勵輔導學生參與遊學團/學習團(study aboard/study tour)、交換學生(student exchange)、或參與校內的國際學生交流學習的活動。
換教育部長,就像換衣服一樣!
杜正勝,是誰?一個教育界完全陌生的人,似乎教育背景不是相當雄厚。並不是知名度不高就不可以擔任要職,而是這樣的人事安排,確實讓教育界大感驚訝。不過不管如何,支持政務官,讓其好好衝刺,為台灣的教改未來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是刻不容緩之事。令人感嘆的是,從毛高文部長時代迄今,共經歷七位教育部長,黃部長雖不是任期最短的一個(楊朝祥部長不到一年),但也才一年八個月,跟毛部長的五年多比起來,確實短了點。
也難怪台灣教改無法進步,因為主政者實在換太快了,一樣政策都尚未見到成果,就換人了。而新上任之人又不願意走別人的舊路,所以必須再呼新的教改口號,教育政策永遠都是這樣搖擺不定,教改也會隨著失敗。政府相關單位應該有決心面對教育界的聲音,而不是聽到反對聲浪,就立即換教育部長,有點像鴕鳥心態,似乎無法真正解決事情,期待台灣的政府可以認真地面對教改的種種問題。
高中廢除留級制,改採重修制度
教社一
林謙宏
日前教育部通過高中生成績考查辦法修正草案,增訂學年成績不及格科目,學生可以申請重修,不及格科目學分數超過二分之一,必須重讀,已經修過且及格的科目,重讀時可以不必再修。
針對這項新的措施,對於以前的留級制度已經放寬許多,記得以前唸高中只要兩科主科不及格若再加上兩科副科就一定留級,而且以前修過的課程必須要重讀。現在不及格的科目只要重修即可,若不及格科目超過一半雖然留級但及格的科目可以不必再重修。不過,本人認為高中的課程非常緊湊,要找出重修的時間恐怕不容易,另外,對於重讀生,有些及格科目可以不重修,他們還是必須全日來到學校,學校該怎麼替這些學生安排課程,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假如重修的時間在學期中,依照新辦法,高二不及格者必修到高一重修,人數過多時就要開設專班,可是原來高二要上的課必須要重新排課,另外,超過二分隻一不及格的學生必須重讀,重修高一數學的同時,本學期高二的課程就不必上課了嗎?若要上課時間如何安排。其實一般的公私立高中,都有舉辦寒暑期輔導,通常在二下時,早以利用輔導課把三年應該修讀的課程教完,到了高三,只是不斷的複習以應付聯考,到不如利用寒暑假針對那些不及格的學生開班授課,若是重修後再有不及格時,則可能要利用晚上或者假日重修,以免影響正常的上課時間。當然,新的辦法也有說明,如果重修人數不多時,由教師指定教材,學生自行修讀,但必須安排教師面授,每學分一學期面授時數至少兩小時。所謂的人數不多是指多少人也沒講清楚,會不會有些學校為了避免重新開課而有故意放水的行為,進而影響教育的品質。
高等教育擴張的隱憂
教社一
賴文彥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專學生十年來增加了55萬人,增幅為79.97%,碩士生則增加7萬5000餘人,增幅為267.84%,實為驚人。隨著410教改的名義,「廣設高中大學,讓小孩子無升學壓力」的訴求,一一的在實現中,但是換來的是民意的胃口越來越大,大學生的數量的增加,已經無法滿足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了。然而,大學畢業也就必然會上探研究所,研究所的學歷也就成為小孩子找工作的最基本學歷。而最後,得利者是企業界,可以毫不投資就可以擁有高學歷的人才,而利益的損失者必然是自己。
另一方面,教育當局一直鼓勵大專院校要朝研究型大學發展,以邁向世界一流大學,但是,學校的發展型態勢必隨著學校所擁有的資源在轉變,而近年來高等教育的擴張,但是高等教育經費並未隨著學生人數增加而調整合理的比例分配,而在這之中,私立學校的經費又比公立學校來的少。所以,一味的增加科系系所,未作整體長期性的評估,忽略了基礎的教育,這樣所培養出來的高等教育人才即使擁有文憑,但實際上所擁有的學識訓練又有多少呢? 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