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二十一世紀的健康家庭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許杏如

壹、    前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台灣逐步邁入一個全球化、資訊化、多元化的社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家庭式微,家庭結構、型態與功能也跟著改變。在快速變遷與資訊、媒體的蓬勃發展中,加上個人自我價值追求的需求中,家庭與婚姻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家庭對一個人的發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個人成長發育的搖籃。『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一般人總將家視為一個溫暖的避風港,但在變動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因變遷快速而產生了許多婚姻與家庭問題。如:青少年犯罪、親子衝突、離婚、家庭暴力、婚姻衝突、及出現各種型態的家庭,如何使家庭中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家庭氣氛變得更健全,及使家庭與社會之間有良好的結構關係與互動,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家庭的重要性不會因為社會變遷而消失,但是家庭結構、功能、組織與運作一定會有所更變。面對時代的巨變,個人與家庭都必須重新再學習與適應。也唯有在個人與家庭不斷學習下,才有足夠的能力與能量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與新的生活型態。進而強化家庭,建構一美滿健康的家庭。

貳、健康家庭的意涵

一、健康家庭的意義

所謂健康家庭,根據藍采風(1996)指出,即指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諧與功能之順利實施,以達成個人與整個家庭需要之滿足。並指一個家是舒適的、平衡的、親密的、和諧的、溫馨美滿的。


二、健康家庭的特質Strong  Family

根據林淑玲(2003)的整理,Stinnett DeFrain (1986)認為健康家庭(Strong  Family)的特質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1、承諾 (commitment):

承諾即是指家庭成員間能彼此珍視,並為彼此盡最大的力量,建立無可取代的關係。

2、感激 (appreciation):

指家庭成員間能常常表達彼此的喜歡與讚賞。

3、溝通 (communication):

家庭成員,透過各種方式學習良好的溝通的技巧,並嘗試瞭解彼此的心情的分享遭遇。

4、共聚 ( time  together ):

願意花時間相聚在一起,共享家庭活動。並講求相聚時的品質。

5、精神慰藉 ( spiritual wellness ):

家人在精神上互相支持或共同擁有堅定虔誠的宗教信仰,通常能凝聚家人的共識與增進彼此間的親密。並在遭遇橫逆時,有所依靠與共同面對的能力。

6、應變能力 (coping stress and crisis):

願意及有能力處理生活中大小考驗與危機。並能從中成長與成熟。

 

參、如何建構一個健康家庭

一、美滿的婚姻

婚姻是一個使男女雙方邁向成熟的歷程。它如同生命一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之所以「美好」,在於過程中的一切,包括共同遭遇的喜怒哀樂等。一個家庭的美滿,首要在於一美滿的婚姻。彭懷真(2001)指出,婚姻是由兩個不同個性、背景、專業、和家庭環境的人所組合的,有許多適應的功課要好好學習,而婚姻要成功,必須重視夫妻關係的經營,需要雙方都要有用心認真經營的意願與有智慧的相處技巧,包括:互相信任、共同成長與學習、相互支持尊重、良好溝通、心靈交流…等。

         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因此若是在婚姻中遇到挫折、難題時,就不能隨隨便便就將「離婚」二字掛嘴邊,而應設法溝通。在遇到問題時,先冷靜下來,並瞭解很多事並不能一下子就找到答案,同時也應該設法瞭解對方的心意,互相坦承,說出彼此的難處,共同面對與解決。真正的溝通,需要雙方不設防,彼此傾聽、接納與尊重。確實瞭解對方所說的話、也將自己的話表達清楚、在溝通的態度與技巧上,也要拿捏得當。

         在現實婚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硬梆梆的呈現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夫妻雙方在心靈層面的交流,卻是讓平凡變得不平凡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像是閱讀、聽音樂會、欣賞戲劇,或是有共同的休閒、興趣,抑或有著相同的信仰支持,都能增進雙方內在的能量。藉由彼此分享,及更加喜愛對方,增進愛的感受。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的事實。體認了「變」,便能〝以不變應萬變〞。更何況婚姻原本就是一個動態的歷程,在婚姻中讓雙方都不斷成長、成熟,才是最重要的。

               夫妻不僅是生命中最親密的伴侶,同時也是生活中的好伙伴。夫妻相愛孩子樂,和諧的夫妻關係是一個家的枝幹,它同時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孩子由父母的示範中學習到許多,潛移默化中,有充足的安全感、建立了自信,懂得愛人與被愛,也明瞭學習的重要,樂於分享,生活中充滿色彩。並對日後兩性關係的學習也奠定正確的態度與方向。

二、 家庭溝通

沒有人天生就是溝通高手,人與人之間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加上生長環境不同,所以都有著不同的個性與思想。遇到事情時解決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家庭中,夫妻之間、親子之間,都會因為立場角度或需求的不同、不足,而產生衝突。衝突並不值得擔憂或害怕,因為它是人際互動上相當自然的事,處理的好,甚至能帶來正向的成長。但溝通,需要學習,需要放下身段,更需要「停」、「看」、「聽」。溝通的前提是願意真心正視問題,共同解決。用心思索、用心觀察、問清楚、慢慢說,總之,就是在以愛的前提下,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如何強化家人間的溝通技巧:(王以仁,2001

1、    營造正向的家庭氣氛:

家庭氣氛指的是家人間相處的情形。家庭氣氛包括了父母對教育關心的態度、期望的水平、家庭語言與人際互動、及家庭的學習環境。

2、「傾聽」、「反應」、「澄清」、「自我表露」的技巧:

         傾聽,包括肢體語言(點頭、眼神、微笑等)與口語部分。即是以一種專注的態度來接收對方所發出的所有訊息。反應,是指給予適當的回饋。澄清,指要切中問題的核心,避免口語上的誇大、尖酸刻薄或開玩笑、或太過輕描淡寫。自我表露,分享坦白個人過去的成長經驗。這樣的分享可拉近彼此的距離。

3、其他:包括彼此坦承、避免攻擊、謹慎選擇爭執的時地、清楚爭執的原因、有意願自我改變。

三、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生命週期是家庭生活教育的一個根源,強調一個家庭隨著時間的發展脈動,在每個階段有著不同的責任與任務。根據Duvall1977)將家庭生命週期分為八階段,分別為:

1、第一階段為新婚夫妻。重點在夫妻之間彼此的信賴與承諾。

2、第二階段為養育孩子的家庭。重點在開始學習扮演父母這個角色。

3、第三階段為學齡前孩子的家庭。重點在學習接納孩子的人格個性。

4、第四階段為小學年齡孩子的家庭。重點在幫助孩子適應社會團體,如學校。5、第五階段為中學年齡青少年的家庭。重點在父母扮演孩子的朋友角色,並學習接納青春期的孩子,幫助其身心的發展及個人人格的塑造與建立。

6、孩子均已成年且離家的家庭。重點在經歷青春後期孩子離家的感受。

7、中年父母的家庭。重點在空巢期的生活至退休的狀態。

8、老年的家庭。重點在彼此珍惜,坦然愉快地攜手相伴共度晚年生活。

         家庭的發展是一個持續而相互影響的互動歷程,每一個家庭都會在時間的流中,依序的向前演進。在每一個演進過程中,都富含意義。如何讓每個階段都充滿色彩?就需要家庭成員相互的配合、多加包容、與不斷學習、溝通,並且用心經營。在政府推動「終生學習」之際,也讓家庭朝一學習型家庭方向邁進。讓家,充滿愛,充滿源源不絕的能量!!

四、學習型家庭

       教育部在民國八十八年制定「邁向社會學習白皮書」中指出,要推展學習型家庭,落實終身教育的環境,認為社會中最親密的組織莫過於家庭。根據廖永靜(2000)指出,所謂學習型家庭,是指有助於家人學習的環境或活動。學習型家庭的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集體學習,家庭成員對於學習有積極態度。

2、創造新知,個別學習,共同學習,並互相學習。

3、轉化與改變,並且是一個動態的持續過程。

4、自我成長、個別進修、家人共同學習活動。

5、良好溝通對話

6、秉持「人人皆我師、處處皆教室、事事生智慧、時時可學習」的態度

7、有較佳的免疫力及處理問題的能耐。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個學校,也是成人學習的最佳場所。經由耐心、互動、模範與愛,將家庭經營為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朝「學習型家庭」邁進。學習型家庭,透過個人自我學習、反省與改變、全家人共同學習(含休閒活動)與家庭教育過程,及家人的溝涌、對話與分享,使家人有機會嘗試各種不同的體驗與問題解決,強化及擴充個人知識與經驗,及增強家庭適應與革新的能力,朝健康家庭邁進。

我們都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此才能工作、運動、享受美好的生活。一樣的,一個健康的家庭也是我們所必須,幫助我們基本的需求及抵禦逆境。一個幸福健康的家庭,跟錢擁有的多少,並沒有絕對的相關。

結語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家」這場戲,可是沒有劇本的一齣戲。〝演員〞們在〝舞台〞上,隨著時間的流動,演出自己的〝戲碼〞。社會型態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修養。學習如何界定屬於自己的角色定位與關係、界定家庭規則、學習共同成長。蕭柏納曾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而同時也蘊藏甜蜜之愛的地方」。柏拉圖也曾說:「不能治家,焉能治國。」家庭是以愛組成的關係,一個健康的家庭,是我們追求舒適、發展及發揮個人潛能的根基。「健康」二字,是一個積極的概念,等同於幸福之含意。

              現代家庭面臨許多挑戰與衝擊,但不管社會如何變遷,一個溫暖的避風港,還是許多人內心的渴望與需求。林淑玲(2003)指出在快速變遷現今社會,我們需要去做的是去強化家庭,增加家庭本身的賦權增能(empowerment)鼓勵大家朝更完善豐富的家庭生活邁進。建構一有良好的默契、願意承諾、相聚共享、互相欣賞、敞開溝通、並有承受危機壓力的抗逆力、有強大適應力的健康家庭。


參考書目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2000)。家庭教育學。臺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2001)。家庭生活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濤石文化。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文化。

區祥江(2001)。健康家庭工程師。香港:突破。

彭懷真(2001):婚姻與家庭。台北:三民。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回39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