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臺灣各族群學童學業成就差異之比較
南華教社所研究生謝亞恆
一、前言
在這僅有36,188平方公里的面積,以及過去360年來的臺灣社會中,臺灣居民的分佈是由四大族群所構成的: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他們是依照次序移民來臺灣的;同時,在生活型態、語言、職業等各方面也都各自有著不同的集體經驗。
相形比較之下,原住民又分為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原住民僅佔了臺灣人口的1.88%(內政部,2001)。根據地理特徵和民族特性,平地原住民較早接受臺灣文化,生活方式並無太大差異;至於高山原住民因為地理分配關係地處偏遠山區和村落,除了交通不便較不容易得到資訊之外再加上語言隔閡等差異,使得原住民在教育與職業地位取得方面,實屬不利之地位(Tsai
& Chiu,1993)。
此外,族群間的職業分佈在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間的差異最為明顯。根據臺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研究指出,本省閩南人與客家人在私人部門工作的比例很高(王甫昌,1991)。相對的,外省族群大多集中在公共部門遠超過其樣本中的人口比例;另一方面,任職於公共部門政府還會提供教育補助金、各項減免等福利措施(Chang,1992;林忠正和林鶴玲,1993),從此種職業結構性的層次上看來,對於原住民、閩南、客家與外省人會造成影響,可能會比較有利於外省族群的教育成就[1]。
而在教育成就上,因為外省族群較多任職於公共部門(軍公教),相對的,對於子女教育的要求則會較高。另外,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外省人較多集中在城市,比其他鄉、鎮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所以對於學童在校的成績表現或未來的升學競爭也較為有利;然而在語言使用上,「國語」是官方語言同時是做為升學篩選的一道媒介,語言的確造成了學習上的障礙與挫折,不利於學童在學業成就上的表現。(Chang,1992;楊瑩,1994,1998;蔡淑鈴和瞿海源,1992;Tsai
& Chiu,1993;林忠正和林鶴玲,1993;蔡淑鈴,2001)。
臺灣的社會中,「教育」議題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視與關注的焦點。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化傳承下,一般人對於子女的教育均抱持著高度的期待,認為唯有接受「教育」或是「多讀書」才能真正擺脫貧困、邁向成功之途。而在講究文憑學歷的近代社會裡,教育往往是影響職業最重要之因素(Blau
and Duncan,1967;蔡淑鈴,1986)。因此,許多父母親深受此種觀念之影響,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接受更高的教育,以便將來在社會上能取得較高的職業地位。
如果政府能夠公平地開放並做到均等的教育機會,那麼人人就有權利與義務接受教育,但是光有均等的教育機會依然仍嫌不足,仍有社會成員被分配到不同的教育階層,取得不同的教育成就(許嘉猷,1981;黃毅志,1992,2002;王天佑,1999,2001),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育資源不足、教育品質良莠不齊、經費分配不均、城鄉差異等多項因素存在。而臺灣的社會民眾基本上是由四大族群匯聚而成的,經由多位學者的研究探討後,我們發現他們不僅在地域上有所差異即便是在教育的機會上也有分岐的現象,此乃本研究著重國內不同族群之比較的重要基礎。
二、影響學業成就之因素
根據Blau
and Duncan(1967)的說法,在講究文憑學歷的近代社會裡,教育往往是影響職業最重要之因素;而教育成就的高低通常端賴於學童的學業表現。影響教育機會均等的相關因素中,中外學者多針對家庭背景因素、性別、種族、地域(地區)等因素探討其差異的現象(張淑美,1994)。以下將分別從省籍族群、家庭背景(如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地位、父母親之價值觀與管教態度、兄弟姐妹數,出生次序等)、性別、居住地區、教育學費補助等多項因素來加以探討教育與學業成就差異的形成。
省籍族群
首先,在省籍族群方面的差異,幾乎所有研究均發現省籍族群會影響子女的教育與學業成就(Tsai
& Chiu ,1993;林忠正和林鶴玲,1993;薛承泰,1996;譚光鼎,1997;楊肅棟,1997;陳建志,2000;駱明慶,
2001),但由於近年來政府為了推動教育機會均等,消弭省籍族群間的差距,落實「均等」理念,所以族群間教育與學業成就的差異有逐漸減緩的趨勢,實質上族群階層化卻依然存在。
Tsai & Chiu (1993)的分析資料是根據1990-1994年的「臺灣社會變遷調查」和「原住民村莊調查」,主要是在比較四個族群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戰後的教育成就,實證性的證據支持外省人的教育成就高於其他族群,另外則發現,現在年輕的客家世代在教育成就上已稍許地勝過外省人。而薛承泰(1996)則採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三筆資料,分析瞭解不同省籍的父母親如何影響國初中後的教育表現(高中、高職、或專科),從研究中可看到省籍族群影響教育取得的重要性;此外,研究分析亦顯示外省族群的教育成就仍佔優勢,但省籍的差異目前有減緩的趨勢。
另一方面,駱明慶、林忠正與林鶴玲則從經濟的觀點,描繪出省籍間成就差異的現象。駱明慶(2001)使用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普查」的資料,描述1935-1965出生世代的教育成就,發現省籍族群間的教育成就雖然逐漸減少,但差異似乎仍然非常顯著地存在。同時,林忠正與林鶴玲(1993)運用1991年的「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報告」分析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時,亦發現外省人相較於閩南和客家人都有較高的教育成就。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及陳建志(2000)均以臺東縣原、漢族群對學童學業成績關聯作比較,所調查的對象是臺東縣國小五年級的學童,進而發現族群對於學業成就確實有影響。相同的,楊肅棟(1997)也以原漢族群做為分析對象,探討族群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聯性,研究中均證實省籍族群對於學業成就有顯著的影響。
家庭背景
關於教育與學業成就差異現象的描述,過去的文獻也有分別從家庭背景(如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地位,語言、性別等)、居住地區及軍公教部門等角度來探討差異形成之原因。
性別
另外,在性別差異方面,中外有諸多研究已分別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性別對成就抱負的影響;而國內學者對於性別這方面的研究,由於資料取得不易,幾乎是以大學生為分析對象,誠如,蔡淑鈴與瞿海源(1988)就以臺大學生為分析對象,於課堂上進行問卷調查來探討性別與教育抱負的關聯性,發現即便控制了家庭背景因素後,女性之教育抱負水準仍低於男性。從Tsai, Gates and Chiu(1994)使用1991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資料,亦可發現在1956-1971年出生的年輕世代中,男女教育成就已較前世代平等,但兩性之間仍有差異存在。
同樣的,蔡淑鈴對於性別差異也有相關的研究分析,例如蔡淑鈴(1988)採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所蒐集到的資料,實徵探討臺灣的地位取得現象,從統計資料中可看出幾個趨勢:男性的教育程度大多高於女性;而年紀愈輕的受訪者教育程度愈高,其父母親的教育程度也較高。駱明慶(2002)則以「誰是臺大學生?」一文探究性別與教育成就差異的原因,該文使用1954-2000年臺大學生的學籍資料,探討大學聯考的篩選效果;結果發現,外省族群的男性與女性成為臺大學生的機率約比本省男性與女性較高,顯示出本省男女性的差異並未隨時間而有顯著的減少,反觀外省籍男女性的差異已趨接近。
此外,除了量化研究外,林鶴玲與李香潔(1999)探討族群內、性別間家庭中的資源配置和代間資源流動的情形,以深度訪談的質化研究方法,描述族群與性別間如何影響在家庭中經濟資源的配置,研究發現外省家庭的內部歧異性較大,不像閩客家庭有較高的一致性。綜合以上的分析得知,性別資源的配置對於教育成就的影響仍存有顯著的差異。
家庭價值觀
家庭的價值觀念不同,可能影響其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期望,並進而影響到學童的學業成就。周裕欽、廖品蘭(1997)以「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作分析,探討家庭背景、本人教育程度與對子女教育期望的關聯情形,結果顯示背景對個人教育影響效果顯著。另外曹琇玲(2002)在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分析中發現,高學業成就學生之父母採取較積極的管教態度;而低學業成就學生之父母則呈現消極的教養方式。
居住地區
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而區域的差異往往是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的主要原因,也因此造成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之現象,導致學童學業成就有所差異。
政府教育政策
針對省籍族群間教育成就的差異,除了家庭背景效果和性別外,教育學費補助也是主要探討的原因。Chang(1992)探討家庭背景效果與學費補助金對於教育與學業成就的影響,應用「人力運用調查邏輯分析」的資料,分析顯示家庭背景效果確實是影響孩童學業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吳乃德(1997)使用1994年「社會意向調查」分析50歲以下,下層階級民眾教育成就的決定因素,發現省籍間教育成就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對外省人集中的軍公教部門子女的教育補貼。另外,駱明慶(2001)「家庭收支調查」資料,描繪學費補助對教育成就之影響,發現外省籍父親仍有相當高的比例任職於公部門,而軍公教子女教育補助費使其教育成本降低,會提高子女上大學的機會。
關於族群間在學費成就上差異的原因,有些學者認為是因為政府對大多集中在公共部門外省族群子女的學費補助所致;因此王宏仁(1999)則強調了1950年代政府對不同族群教育經費補助的影響,由於戰後的義務教育至少六年,而政府對軍公教的補助所造成的影響在小學階段並不明顯,1968年後的國中義務教育也使得國家補助的影響更加降低;另外一個現象是,隨著臺灣的經濟發展,族群間的教育差距逐漸在縮小當中,越年輕的一代差異就越小。
三、回顧研究及未來展望
綜合上述,回顧國內外文獻在探討成就差異的許多研究中可看出,國內文獻大多集中在討論族群、家庭背景效果、個人因素與城鄉差距等相關變數對於學童教育成就之影響,較少針對臺灣各個省籍族群間學童的學業成就,做進一步的比較分析。另一方面,政府乃於民國八十三年九月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後,即開始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及發展,更加致力於教育機會均等的落實與縮短城鄉間的差距;此外,近年來由於快速的教育擴張以及弱勢族群的意識抬頭,相對的,政府莫不重新檢視弱勢族群的相關政策(Boudon,1974:20-39,106-11),因此在時空背景交替下,臺灣各個族群彼此之間學童的學業成就是否也會產生變化?所產生的變化如何?抑或由哪些因素影響著?此研究乃因時空環境的變遷所衍伸的問題,仍更需進一步地針對目前整體教育環境再做更詳細的探究與分析。
中文部份
王天佑(1999),〈原漢族群之間地位取得過程之比較〉,《社會文化學報》,9:35-66。
王天佑(2000),〈原住民女性教育地位取得研究〉,《社會文化學報》,11:81-110。
王天佑(2001),〈臺灣原漢族群社會流動之差異與變遷〉,《社會文化學報》,13:39-70。
王宏仁(1999),〈一九五O年代的臺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6:1-35。
王甫昌(1991),〈貳•省籍部份〉,收錄於伊慶春主持《臺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定期調查報告》,頁11-24,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所。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臺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連性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313-330。
林忠正、林鶴玲(1993),〈臺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01-160,台北:業強。
林鶴玲、李香潔(1999),〈臺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475-528。
張淑美(1994),〈不同地區教育機會差異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5:87-111。
張善楠、黃毅志(1999),〈臺灣原漢族群、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收錄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臺灣原住民教育》,頁149-178,台北:師苑。
曹琇玲(2002),〈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研究〉,《國民教育研究》,6:212-213。
許嘉猷(1981),〈新結構論-社會階層研究的新方向〉,《思與言》,19(3):234-249。
郭明堂、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高師大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1:245-277。
陳建志(1998),〈族群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模式-以臺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21:85-106。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5),〈分流教育與社會經濟地位〉,《教改通訊》,12:37-38。
黃毅志(1992),〈地位取得:理論與結構分析〉,《思與言》,30(4):131-167。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伸》,台北:巨流。
楊肅棟(1997),〈原漢族別、智力與國小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東臺灣研究》,2:197-216。
楊瑩(1994),〈臺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3):1-22。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苑。
楊瑩(1998),〈當前臺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 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1-28,台北:揚智。
劉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1):61-78。
蔡淑鈴(1986),〈職業地位結構-臺灣地區的變遷研究〉,《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頁299-351,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收錄於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頁1-44,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蔡淑鈴(2001),〈語言使用與職業階層化的關係:比較臺灣男性的族群差異〉,《台 灣社會學》,1:65-111。
蔡淑鈴、瞿海源(1988),〈性別與成就抱負:以臺大學生為例〉,《中國社會學刊》,12:135-168。
蔡淑鈴、瞿海源(1992),臺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1):98-118。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
駱明慶(2002),〈誰是臺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20:49-84。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教育〉,《花師學報》,7:265-288。
英文部份
Blau, P. M. & Duncan, O.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Boudon,
R. (1974).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Changing Prospects
in Western Society. pp: 20-39, New York: Wiley.
Boudon,
R. (1974).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Changing Prospects
in Western Society. pp: 106-119, New York: Wiley.
Chang, C.H. (1992).” Historical Trends in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aiwan,” Taiwan Economic Review, 20(1): 23-50.
Gang, Ira N. and Klaus F. Zimmermann. (2000). “Is Child Like Paren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Ethnic Origi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ses, 35(3): 550-569.
Tsai,
S.L.& H. Y. Chiu. (1993).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aiwan: Comparisons
of Ethnic Group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ROC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2): 188-202.
Tsai, S.L., H. Gates & H. Y. Chiu. (1994). “Schooling Taiwan’s Wome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Mid-20th Centur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7:243-263.
Thomas Wells (1995). “Does Family Background Affec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Family Structure, Birth Order, and Sex? ”Center for Demography and Ec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NSFH Working Paper No.70. (http://www.ssc.wisc.edu/cde/nsfhwp/nsfh70.pdf)
網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