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絡理論之探討
張慧儀 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一、網絡形成之理論
人類的網絡形成之理論,可從需求滿足觀點與互動觀點來說明( Donelson, 1990 ):
(一)、需求滿足觀點
1. 生存需求:人類早期生活在自然界中,艱難的環境裡須營造安全環境才能避免死亡,人類採取群體網絡的生存策略是有利於生存的,因為分工的狀況可分擔生活壓力,群體網絡生活也可增加得到異性的機會,讓繁衍下一代更為容易。
2. 心理需求:人類有依附與權力的需求,社會網絡提供成員歸屬感,同時對成員有特定的角色期待,而社會網絡也提供成員操縱別人的機會,滿足成員權力需求。
3. 資訊需求:個體因不清楚自己意見的正確性如何,不知自己態度如何,因此個體會尋求和他人比較來評鑑自己。
4. 人際需求:人際關係帶來社會支持,因為網絡結構的社會支持功能保護我們,減少受到壓力的傷害,社會支持也保護我們免於寂寞、悲傷與自我懷疑。
5. 集體需求:眾多個體有時候會集結起來,完成一件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對每一個體有直接利害關聯。
(二)、人際互動觀點
1. 社會交換:人們互動時會考慮關係的建立會帶來什麼好處或者代價。
2. 相似效果:人們會喜歡類似他們的人。
3. 互補效果:人們喜歡能滿足他們需求的人。
4. 靠近效果:人們喜歡他們身旁的人。
5. 互惠效果:人們喜歡為他們好的人。
6. 光榮效果:人們喜歡高聲望或成功的人。
7. 相互依賴:人們拿在人際關係中的所得,與他們對關係的期待相比較,比較水平奠基於過去的經驗,現存的關係必須超過比較水平,才可能獲得滿足。
從上述的需求滿足觀點及人際互動觀點,可知道人類網絡的形成是因為人類有生存、心理、資訊、人際、集體等需求,這些需求促進了網絡形成,而且在網絡的形成當中,人們會選擇與其形成網絡的人之特質,以建立符合人們自己所期望的關係。
二、社會網絡的意涵
依據Knoke與Kuklinski(1982)以及Emirbayer與Goodwin(1994), 社會網絡可定義為一組連接著一組個體(人、團體、事、物)的社會關係;在網絡分析圖上,這些個體即節點(node),這些關係用連接著點的線來代表,即社會網絡。也就是說:社會網絡所指的是社會關係,而非社會關係所連接的個體(黃毅志,2002)。
如果以個人為中心點,則個人與其世界中的重要人物之間係連線的整體即為其個人之網絡,Mitchell(1969)定義社會網絡是指群體中,個人間特定的聯繫關係,其整體的結構可用來解釋該群體中個人的社會行為(引自黃清高,1985)。Lin、Dean與Ensel(1981)則將社會網絡界定為是由直接或是間接的方式來結合一群人,而進一步形成特定的人群關係,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鄰居關係等。Antonucci(1985)的看法是,在檢定社會網絡之結構時,通常是計算個人指出其所認定互有親密關係以及對其具有特殊意義的人有多少。Walker、Macbride與Vachon(1977)將社會網絡定義為一套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而藉此接觸個人能維持某種社會認同並且獲得精神上的支持、物質上的支援與服務,或取得並建立新的社會接觸之相關消息(高迪理,1991)。
歸納上述學者對社會網絡的定義,社會網絡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所形成的社會關係,個人所認定互有親密關係的人形成社會網絡的結構,其結構可解釋個人的社會行為。
三、社會網絡的不同向度
許多學者對社會網絡可區分的不同向度,作了一些說明:
社會網絡可區分為社會整合與關係的內容,社會整合指的是關係的強度、頻率;關係的內容指的是關係的品質,其中,如果關係的內容是正面的、能維持情感的,則為社會支持,如果關係的內容是負面的、強求的,則為緊張(strain)的關係 (Umberson,Chen,House,Hopkins & Slaten, 1996;黃毅志,2002)。一個人的社會整合程度反映在所參與的互動頻率上,透過這些社會互動,往往能得到社會支持,進而增進心理健康(House et al., 1988),不過若是負面的緊張關係則不利於心理健康(Umberson et al., 1996)。
House等人(1988)指出,社會網絡可分為結構與過程兩個部分。就結構來說,可包括社會整合與網絡結構兩部分。社會整合,是指社會關係的存在或數量,也就是所接觸的個體總數或是頻率;網絡結構(social network structure),是指社會關係的結構特性,這些結構特性包括了互惠性(個體間是否有良好的雙向關係)、持久性(關係存在的時間長短)、密度(指各網絡成員彼此關係的緊密程度)、同質性(指個體與其網絡成員,在性別、年齡、教育、職業等特質上是否相同)等。
就過程來說,上述的結構會透過三種過程(social process),來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這三種過程是社會支持、關係的強求和衝突、社會規範或社會控制。社會支持,是指社會關係的正向品質,並且要有實際的行動,這種支持可能是情感性的、工具性的或訊息性的;關係的強求(demand)和衝突(conflict),是指社會關係是負向的或衝突的;社會規範(regulation)或社會控制(control),是指社會關係所具有的規範性作用或控制性作用(賴威岑,2002)。
蔡勇美、郭文雄(1984)認為,社會網絡的概念可分成結構的性質、聯繫的性質、社會網絡的功能三個方面。結構的性質,是指社會網絡的結構(network structure),包含網絡的大小、密度及組成成分;聯繫(linkage)的性質,是指社會網絡連繫性質可包含強度、持久性與互惠性等;社會網絡的功能可分成兩種,一為社會支持,一為參考功能(referral function),如人們經由社會網絡取得訊息、資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區分當中,有社會支持的概念出現,而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這兩個名詞有時會被混著使用,但實際上這兩個概念是有分別的,社會網絡指的是社會互動的結構層面,而社會支持是考量功能之層面(呂寶靜,2000)。一般而言,社會支持較屬於對他人支持行為之主觀上感知的概念,也就是當事者須能夠感到某些支持性行為,能滿足其需求或解決問題(高迪理,1991)。且當個人面臨生活中的困境或難題時,它兼具保護、緩衝和實際幫助的作用(黃清高,1985)。社會支持也是各種生理、心理、訊息、工具或物質的協助,以使個人更能因應壓力,維持心理健康並促進適應(鐘秀華,1997)。關於社會支持的來源,呂民璿(1990)認為就青少年而言,當個體還是兒童時,生活的重心在於家庭;進入青少年階段,則因為開始運用個人的心理功能和資源,並經歷分別來自家庭、同儕團體、機關組織三種行為準則的影響(鐘秀華,1997)。然而,社會網絡之存在並不一定就有社會支持,社會支持的提供與感受則必須藉由社會網絡與社會整合之結構關係以運作(巫惠貞、巫有鎰,2001)。
歸納上述學者對社會網絡概念的看法,社會網絡便是指個體與他人接觸時所產生的社會關係,它可以區分為結構面的網絡結構與行動面的網絡功能,而且不同的網絡結構會影響到網絡的功能。在網絡結構的特性中,除了包括社會整合、組成成分、關係品質之外,還有大小、頻率、互惠性、強度、持久性、密度、同質性等。而網絡功能則主要是指網絡內成員間獲得、提供和互換協助的情形,即所謂的社會支持(呂寶靜,2000;賴威岑,2002)。
參考書目:
呂民璿、莊耀嘉(1990)。單親青少年違規犯罪行為之研究。國科會委託專案。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43-90。
巫惠貞、巫有鎰(2001)。國小教師社會網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縣與台北市為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6,147-180。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黃清高(1985)。都市居民社會網絡之研究。思與言,23(3),275-302。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111-143。台北:巨流。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
賴威岑(2002)。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做比較。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秀華(1997)。桃園市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師大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ntonucci,
T.C.(1985).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Behavior. In R. H. Binstock & E. Shanas, 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94-128.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Donelson R.
F. (1990). Group Formation. Group
Dynamics. California: Pacific
Grove.
Emirbayer,
M., & Goodwin, J. (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1411-1454.
House, J.S, Umberson, D. & Landis, K.R. (1988).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 293-318.
Knoke, D., & Kuklinski, J. H.
(1982). Network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Lin, N.,
Dean, A., & Ensel, W. (1981).
Social Support Scales: A Methodological Note. Schizophrenia
Bulletin, 7(1), 73-89.
Umberson, D., Chen, Meichu, D., House, J.
S., Hopkins, K., & Slaten, E. (1996).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Men and Women Really so Differ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837-857.
Walker, K. N., Macbride, A., & Vachon, M. L. S. (1977).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