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用救?
陳芳哲 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前言
本篇文章是以2004年,大學學測[1]國文科作文考試題目[2]事件為出發,搜尋近期網路上相關文章為本文鋪陳基礎。今年大學學測國文作文以看圖的方式,但由於圖示典故為「劉海戲金蟾」的圖畫,出處過於深難,而引發一系列對當下年輕一代的作文能力之相關討論與報導。在相關文章已見多位學者有深入見解,故本文不再論述此大哉問:『究竟要不要恢復作文考試?』。本文的立場認為進入網路時代後,網路社會與真實社會已漸漸融為一體,於是網路用語實成為「第六種語言」[3],無所謂的新世代作文能力低落!「簡短、碎裂」為一種新的語彙趨勢,作文能力將成為一門新的藝術學科,不能以當前的判別標準來評析。
方法與限制
主要是以Google搜尋網站,鍵入關鍵字『中文、作文、考試』,多為電子報導。最後一次搜尋時間為2004.02.11。因為時間與能力的關係,所以並無蒐集傳統印刷之紙版報導。報導選用2001年之後的文章,繁體搜尋,無英文、簡體網站文章,亦無BBS上的討論文章。要稍微提醒的是,本文把討論放在台灣現今的中文作文能力上,英文作文雖同等重要但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本文
一、今年學測之相關報導、文章
我們先由事情最原初的報導,觀察是如何引發作文能力提升的討論:
1. 連故宮學者也覺得有點難,博士也不一定看過這幅畫。[4]
2. 劉海與金蟾,在民間傳說有太多版本,至少有六個[5]。
3. 國文閱卷召集人台大何寄澎教授表示,沒有看到有考生寫出這個典故。
「如果有考生寫出來,閱卷老師只能打從心裡佩服他的博學,但對得分沒有幫助!」[6]。
4. 也有網路回應者[7]提到這樣的題目隱含統獨意識,因為它是2004年1月14日北京發行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郵票內容,拿這樣一個冷僻的圖樣,是為了「以考倒學生為目的,以彰顯自己學識淵博;二則逼迫學生必須時常接觸中國出版品,才能獲得高分,等於替中國出版品促銷。」
5. 國文和英文科都出現看圖作文的考題,補教界一致認為這會是未來學測命題的趨勢。
6. 出現頗富創意的看圖作文,李鍾元覺得很有創意,非常好。他希望孩子的學習不要老是侷限於過去那種固定的學習模式[8]。
7. 有報導第一句話便說:考生看圖說故事,對於看圖長大的7年級考生來說,對足了味[9]。
8. 國文科命題顧問洪國樑認為,「這幅圖畫不是要測驗學生對畫作的知識[10],而是嚐試另外一種不同的思惟方式,由於構圖簡單,很適合作為開創性試題。」
9. 闈長楊宏章透露,也是看了新聞才知道畫作的原由[11]。
10. 今年國文、英語考試都出了看圖作文,命題顧問表示,現在小孩都在圖像環境中長大,看圖寫作對他們並不困難[12],未來學校也應該有相關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這方面能力。
11. 簡錦松表示,學生若真的完全不照圖片給的線索想像,而是天馬行空想像,或許就會出現成績大好或大壞的狀況。學測是正式考試,學生應嚴肅作答,抓好搞笑與想像力的界線,才能獲得閱卷人員青睞。[13]
12. 一月29號[14]報導中,國文科命題顧問授洪國樑教授也表示:作文部分則應多參考歷年大學升學考試的作文範例。提醒考生,學測試題將朝生活化…闈內命題一定會努力避開補習班出過的試題…。
由以上報導,我們發現討論來自於考題出處的艱深,但其實都可歸於「考試取分」的問題,對於如何能在作文考試中獲得高分,既要靈活運用、留意生活周遭新聞,但又要符合改題老師的作文認知,使用較中規中矩的文章鋪陳,注意歷屆考題的出法。另一個狀況是社會及學者普遍都體認到,當下世代學生對文字的掌握程度,遠遠不及對圖像的閱讀能力。
二、我們擔心「作文」的什麼?
我們再回頭看看,對於作文考試(或是說作文的重要性)有哪些說法,而這些說法多來自於2001年,國中學測廢考中文作文考試事件而起:
「不會作文,就是不會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思。…失去了這樣的表達能力,就等於失去了被人了解的機會。」(張清榮,民86)
「若不考作文,一定會使很多學生荒廢作文的練習,…若連最基本的寫作能力都每下愈況,那麼文化的傳承和啟後豈不是後繼無人了嗎?」(莊明元,民90)
「廢考作文不符公平原則,使學生國文程度更差,使學生更不讀課外書。」(余英馨,民90)
「廢考作文的結果,將導致未來學子語文能力水準加速擴張惡化的事實。」(陳祖輝,民90)
行政院於九十年八月對國中生就讀家戶中二十歲以上成人訪問調查,在一○○五位有效樣本中,認為必要加考作文者佔55.5%
教育部於九十年七月的二十場深度座談,認為必要(含非常必要)加考作文者佔72.3%;同年八月之六場公聽會,在四八○份有效問卷中,認為必要加考作文者佔84.9%。
從文章的鋪陳、斷句、文句的流暢性、用字遣詞的靈活性與個人思考等,皆須具備國學基本能力平日扎實的培養方可以達成(陳祖輝,民90)。
「文字表達能力低落其來有自,在廢考作文前,同學們的國文程度就已令人不敢恭維了。」(江芳銘,民90)
現在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低落,…許多無厘頭、似是而非、東拼西湊、諧音、錯別字等用語充斥在各傳媒報章(莊明元,民90)[15]
有人認為問題出自於電腦打字的普遍使用,讓學生不需要花心思去認字,於是在用字遣詞與文章系統思維上自然被學生忽略。加上漫畫/圖像的充斥讓視覺的短暫滿足與跳躍性所影響,於是在未改善這些環境時,只求在教育上改進,是緣木求魚(許泰益,時間不詳)。
二○○一年大陸高考(大學聯考)為例,來自南京第十三中學的考生蔣昕捷,國文作文他模仿三國演義的小說語法,編寫一篇「赤兔之死」的故事獲得滿分,一位閱卷老師在評語中寫說:「明白曉暢,文采飛揚,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眾多考生無法望其項背的。」(90、8、13,中國時報)。但也有大陸學者質疑這種「崇古」的合理性。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古漢語專業博士生導師王寧就批評,中國人說話和文章使用不同語法的脫節現象,好不容易到民國時期的白話文運動才扭轉過來。如今這篇文章得到滿分,等於鼓勵學子以文言文作文而放棄白話文,可說是歷史的倒退(民90、8、13,中國時報)。[16]
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也擔心學生記憶了一堆零碎的知識,可是卻不會藉文字為工具,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他寫了一篇呼籲[17],說明他從沒認為所謂的學習作文,就是「模仿古人筆調,用古人語句,按照一定的起承轉合,撰寫制式的文章」。所謂的作文,是練習掌握文字的能力,經由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覺。於是首要的便是說得清楚講得明白,讓讀者能充分接收到作者的信息。而至於手機上的共同語言,故意造的「企」和「粉」,都只是一時的溝通小圈子,e世代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世代。將來也許會需要撰寫專業手冊、需要向上司說明清楚職務上的困難、需要讓對方體會你的複雜情感,這時候這些簡單卻斷裂的用語,可能就不夠用了。
陳徵蔚在他的文章[18]中提到,對於加考作文,並非就代表著學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是因為教育界長久惡習,讓不考試的科目就忽略一旁的慣例,廢考作文只會讓學生對於作文更「萬萬不能」。但他也認為,把文章當成是藝術來欣賞,在層次上是高了些,目前學生作文程度上的優劣,焦點應該先集中在於「邏輯」的適不適當,及「用詞遣字」是否正確等更基本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他提到目前學生作文會如此的「破碎化」[19],主要還是因為資訊時代的來臨,改變了現代既有的語用行為及視覺閱讀,他指出文字的線性閱讀及圖像式的跳躍閱讀是極為不同的邏輯,對於E世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溝通介面(網路遊戲、聊天室、手機簡訊、及時訊息)都有著一個共通點:敘述內容簡短、斷裂,而且存在著大量的跳躍思考。手機的簡短訊息;以圖像為主要表達內容的網路遊戲;為節省打字時間(How r u。Nice 2 meet u);口語諧音模仿(881。北鼻。好野人。降子);大量語助詞(咩。ㄘㄟˋ。ㄌㄩㄝ。ㄍ一ㄥ。ㄏㄚˋ);氾濫的注音文(「我的照相機掉了」就可以寫成「偶ㄉ照相ㄐ掉ㄌ」)都對台灣新生代的中文表達造成一定的衝擊,這和Robert《第六種語言》的說法不謀而合。Robert認為網際網路的語言,已成為了一種全球的趨勢,不同於以往的五種形式邏輯[20],甚至還會發展出第七、第八種語言模式。
陳徵蔚也提到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語彙用法。(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就使用「馬子」(女朋友)、「條子」(警察)、「噴子」(手槍)、「屌」(神氣)、「凱」(闊氣)等)。但這些同樣的現象,在今日卻因為傳媒的發達、網路的便利而擴散蔓延。而且到目前為止,這群擅長網路活動的族群集中於青少年,甚至因為網路遊戲而讓年齡層大幅下降。於是青少年文化隨著網際網路興盛,儼然與現實世界裡中生代的「主流文化」分庭抗禮。
有中學生組成「教改聯盟」,強調他們擁有自己的新世代語言,有「我手寫我口」的權利。他們認為師長們不懂得新新人類的語彙,並且要求未來基本學測全面廢考作文。但陳徵蔚認為事情並非如此單純,這其中「逃避教育」的自我姑息心態可能遠大於實際上對於「我手寫我口」的文化堅持,整個事件看來彷彿變成了假借胡適之名言來為自己的不願受教提出合理化藉口的狐假虎威。
三、作文究竟測試什麼?
在中國【新民晚報】的一篇報導上提到,學者認為高考(大學聯考)作文應重在「說理」[21]。因為作文即是在考我們的敘述邏輯:
1. 如何由所知的角度談起(每人都能談,但你怎麼談?)。
2. 對於事情觀察的面向廣度(凡事都各有利弊,錯中有對、對中有錯)。
3. 內容安排的層次性(何者先說,何者後講?)。
4. 敘述的邏輯性(因果關係)。
5. 使用詞彙的分寸(語彙的掌握)。
所以在「標題、審題、入題、結尾、卷面、字數」[22]方面,即為下功夫注意的地方。一篇文章,是足以展現一個人的國語文程度,用字遣詞、章句經營、前後呼應、邏輯推理、知識動員能力皆蘊藏其中[23]。但也曾聽過有些國文老師為了成績,找來幾篇範文,要求學生背熟,考試時稍加修改再默寫出來,而家長們亦有如此傾向[24]。這樣的學習當然對於作文的能力提升,絲毫沒有幫助。
行文至此,可以發現學者、教育家們的憂慮並無過當。年輕學子的作文能力普遍降低,對於未來的文字掌握,由以下的幾個句子,可以看出端倪:
一位國中生寫給老師的賀年卡竟謂「祝老師音容宛在」[25]。
一位國二生對老師經常逼他打掃教室外庭,竟謂:「老師你不知羞恥」。[26]
「我們由一株小草,經過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射, 歷經風吹雨打,才長成今日般的高大、直立,現在你應該知道我是誰了, 我們就是樹。」---木科草科都分不清。[27]
「我們家後院有一棵百年大樹,它忍受千年的風霜。」---算術不知從何算起[28]。
「近日自殺風氣很盛,自殺者充其量不過是一棵不負責任的樹」---比喻怪異[29]
形容樹的成長:「一寸一寸點滴的長大。」[30]
「植樹節那天,我種下了一棵樹,在我細心的照顧之下,這棵樹終於死了!」
「我是愛樹的一個人。」---修辭怪異
「吃果子,拜樹頭」寫成「吃棗子,拜樹頭」。
有位同學感慨的說:「身為萬『獸』之靈的我們,怎能率先摧殘這美麗的大地。」
「我打開窗戶,看到一顆顆的樹立在那兒」---單位錯字
「沒有櫻桃樹就沒有華盛頓,沒有蘋果樹就沒有牛頓,沒有菩提樹就沒有佛陀,可見樹有多重要了。」
「我常常爬上番茄樹上躲迷藏!」---新品種?
經由上述的討論,發現目前學者把作文等同於口語表達。因為溝通需要口述能力,而「文字」正是一種可以超越時間、空間,把溝通完成的一種媒介。而且針對的是學生對於文字的基本掌握能力,以及如何把話說的「讓對方清楚」,而非要求要寫的制式(八股)、寫的優美(創作化、藝術化)。一切都在流暢、通順的基本需求之下。
結論
跟著上述這項基準,本文認為,對於「以文字完成溝通」的這項要求,在當下的網路用語文化中,是無須被擔心的。年輕人在學習,但上一輩的人也在學習,就語言學習來講,是雙方的事情,而非僅一方面的追求溝通。所以年輕人學習上一輩的語彙用詞,前一世代的上司父母長官,亦同樣在學習年輕一代的語用詞彙。也許雙方都不習慣,但這沒有對錯,就好比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種的語言,好讓我們可以跟更多的對象溝通。其二,究竟什麼語言會留下來,什麼文字會被遺忘,這是達爾文式的優勝劣敗淘汰,我們無可強求,就好比今天的破音字、古字,成人甚至有的也都唸錯音,或是根本不認識,但這並非現代人的不用功,究竟一個時代常用的語彙文字是多少,該時代留下的就會是多少。古字用法是屬於國文訓詁一類的學問,我們可以認識,也需要有人保留,但強求要在日常生活中用上這些不常用的語言,這就因人的需要而異。
溝通方式與文字駕馭能力,的確密不可分。本文非呼告作文不再重要,大家都不用學習文字,也沒有認為今後大家就都只用「網路用語」,而不用去學習「正式」的文字。只是認為,所謂「忘記文字」的社會呼籲,可能是太過的反應。文字的改變,溝通方式的轉換,會經由媒體的進步而有所不同,我們注意到了這點反而是要提醒上一世代,溝通的方式正在逐漸演化,我們不再能用同樣的方式來審視新世代的表達方式。畢竟我們重視的是文字的運用,而文字亦是符號的一種。如果有了圖像、也許我們更能讓對方收到更多的貼切訊息。而所謂的破碎斷裂的文字表達,如果能讓對方清楚明瞭,又何來的詞不達意?於是,我們應該試著讓新一代的年輕人,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更清楚自己的意思」,而非禁止他們使用目前社會上「創新卻背離」的網路文字。我想這也是網路各文章背後所共同追求的目標與呼籲。
參考資料
Robert K. Logan著(林圭
譯)(2001),《第六種語言:網路時代的新傳播語彙》, 台北:藍鯨。
陳曼玲(2004.01.29),〈熟讀一個版本高分非難事〉,《中央日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4/01/29/leisure/cdn/4499444.html
顧美芬(2004.02.08),〈學測落幕國英看圖說故事七年級生對味達賴喇嘛轉世、 外星人及柬埔寨瘧疾報導等都成英文考題選擇題答案明網 站公布〉,《台灣日報》 http://news.yam.com/tdn/focus/news/200402/A0602089.html
林志成(2004.02.08),〈學測國英作文 抓住學子成長新圖像〉,《中國時報》, 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schools/University/htm/93020810.htm
雲程(2004.02.09),〈從「劉海戲金蟾」說起〉,《數位台灣家族》,
http://news.digitaiwan.com/
許泰益(日期不詳),〈對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是否加考作文爭論的看法〉
,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11-20/flying11-1.htm
林熙祐(2004.02.10),〈知劉海戲金蟾典故者
老師:只能佩服無助得分〉,
http://news.pchome.com.tw/pictures/ettoday/20040210/photo-20040210122410041224.htm
袁世忠(2004.02.09),〈學測題目活潑 教長:好現象〉,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830460.shtml
廖玉蕙,〈我從小喜歡種樹〉,《如果記憶像風》,台北:九歌。
原文由網路回應者貼出:之華(2004.02.07),〈你怎麼會寫這篇作文—樹〉, http://w01.wantclick.com/tempHtml/10256/10256-1-270760-1.htm?date=28284
陳徵蔚,〈學測不ㄎ作文,北鼻!(上)〉,《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第316期》,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compo-1.htm
陳徵蔚,〈學測不ㄎ作文,北鼻!(中)〉,《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第319期》,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compo-2.htm
陳徵蔚,〈學測不ㄎ作文,北鼻!(下)〉,《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第322期》,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compo-3.htm
新華網(2002.04.02),〈高考作文重在說理〉,《新民晚報》,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2-04/02/content_340723.htm
沈獻章(2002.01.31),〈高考作文失分“硬傷”:標題、審題、入題、結尾、卷面、字數〉,《中國教育報》,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2-01/31/content_262324.htm
林怡婷、廖淑惠(2004.02.08),〈看圖說故事 命題新趨勢〉,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830164.shtml
許倬雲(2002.07.18),〈吹皺了作文的一塘春水〉,《聯合報/15版/民意論壇》,
http://w01.wantclick.com/tempHtml/10256/10256-1-270751-1.htm?date=29891
陳徵毅 (2002.07.09),〈欣見中研院士為國中學測加考作文翻案〉,《立報言論廣場》,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lipo1/284.shtml
徐冬梅(2002.06.12),〈為了拿高分 家長竟請作家替孩子寫作文〉,《京華時報》,
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ao/20020612/751247.html
[1] 今年學測為二月六日考國文、數學、社會三科,二月七日考英文、自然兩科。
[2] 作文題目:「下圖中人與蛙的神情十分有趣,請細細玩味後, ( 一 ) 各以 50 字左右的文字描寫他們的神情、姿態, ( 二 ) 各以一、二句話擬寫他們內心之所想」【注意,神情、姿勢之描寫,與各自內心之所想,二者之間應相關,呼應,不可風馬牛不相及】。
[3] Robert K. Logan,《第六種語言:網路時代的新傳播語彙》
[4] http://news.digitaiwan.com/
[5](a)《閩都別記》,劉海的父親生前吝嗇至極,死後落入地獄變為蟾蜍,劉海學盡法術企圖救父 ,卻始終無功 ,最後用一枚金幣將其父由海中釣出。(b)黃山的傳說,青蛙原是天仙,劉海在青蛇口中救青蛙,故以身相許,然後兩人一同擊退天兵。(c)五代時候的人劉海,半途遇見金錢蟾,他將金錢分送窮人。(d)劉海認定蟾蜍是害物,所以追趕,蟾蜍逃亡撞山壁,所以變成三條腿。(e)《豐日段筆談》,蘇州貝姓員外井中的三足金蟾,自願幻化當僕役,留下令人不解事蹟。(f)北京市《民間文學》,認為是「劉海繫金蟾」,說劉海與其師父寧遠和尚遠遊,老和尚愛錢,師父外出劉海將財寶倒入井中,師父跳入井中尋找,劉海見師父久久未出,故以金錢為餌釣出一隻三條腿的金蟾。以上均摘自http://news.digitaiwan.com/
[6] 〈知劉海戲金蟾典故者 老師:只能佩服無助得分〉http://news.pchome.com.tw/pictures/ettoday/20040210/photo-20040210122410041224.htm
[7] 〈從「劉海戲金蟾」說起〉,http://news.digitaiwan.com/
[8] 〈學測題目活潑 教長:好現象〉,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830460.shtml
[9] 〈學測落幕國英看圖說故事七年級生對味達賴喇嘛轉世、外星人及柬埔寨瘧疾報導等都成英文考題選擇題答案明網站公布〉, http://news.yam.com/tdn/focus/news/200402/A0602089.html
[10] http://news.yam.com/tdn/focus/news/200402/A0602089.html
[11] http://news.yam.com/tdn/focus/news/200402/A0602089.html
[12] 〈學測國英作文 抓住學子成長新圖像〉, 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schools/University/htm/93020810.htm
[13] 〈看圖說故事 命題新趨勢〉,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830164.shtml
[14] 〈熟讀一個版本高分非難事〉,http://tw.news.yahoo.com/2004/01/29/leisure/cdn/4499444.html
[15] 以上說法均摘自:許泰益〈對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是否加考作文爭論的看法〉,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11-20/flying11-1.htm
[16] 摘自〈對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是否加考作文爭論的看法〉,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11-20/flying11-1.htm
[17]〈吹皺了作文的一塘春水〉,http://w01.wantclick.com/tempHtml/10256/10256-1-270751-1.htm?date=29891
[18] 〈學測不ㄎ作文,北鼻!---(上)(中)(下)〉,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compo
[19] 其文章中小標為「破碎資訊帶來破碎思考」
[20] 口述、書寫、數學、科學、電腦五種。見Robert K. Logan,《第六種語言:網路時代的新傳播語彙》,pp101-106
[21] 〈高考作文重在說理〉,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2-04/02/content_340723.htm
[22] 〈高考作文失分“硬傷” :標題、審題、入題、結尾、卷面、字數〉,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2-01/31/content_262324.htm
[23] 〈欣見中研院士為國中學測加考作文翻案〉,立報言論廣場,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lipo1/284.shtml
[24]〈為了拿高分 家長竟請作家替孩子寫作文〉
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ao/20020612/751247.html
[25]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lipo1/284.shtml
[26]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lipo1/284.shtml
[27] http://w01.wantclick.com/tempHtml/10256/10256-1-270760-1.htm?date=28284
[28] http://w01.wantclick.com/tempHtml/10256/10256-1-270760-1.htm?date=28284
[29] http://w01.wantclick.com/tempHtml/10256/10256-1-270760-1.htm?date=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