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ollins教育與階層化歷史觀與其他階層化理論觀點之評析

 

陳俊升  南華教社所碩士

 

前言

「階層化研究」的首要任務在於勾勒出不平等的分布情況及發展過程,並解釋之所以存在及維繫的理由。由過去的研究中發現不同歷史階段有其不同的階層化機制,尤其在先進的工業化社會之中,因為諸多的結構因素如服務經濟的繁榮即隨之而起經理級專業階級;資訊社會的發展,專業知識的集中成為創新的主要來源等趨勢使專業技能、學歷文憑、訓練證照成為新的財產型式,人力資本及文化資本取代經濟資本成為先進工業社會中階層化的主要力量,是故教育成為分派個人於社會層級的主要機制。

本報告將藉由Collins對教育與社會階層化的歷史分析為核心,並鋪陳與其概念對立或相輔的其他討論教育階層化的相關理論,將焦點至於先進工業化社會之中,看看這些論述如何的解釋教育與階層化的關聯,同時也嘗試比較Collins與其他學者論述觀點之間異同的可能性關係,說明這種關係在階層化理論中的可能意涵,最後也附帶蒐羅了一些有關台灣本土教育階層化(文憑建構)的相關研究資料的整理,作為前一部分探討的檢視對象。(本報告將討論焦點置於與教育對階層化影響的理論觀點之比較,以及教育在新進工業化社會中作為階層化機制被突顯出的意義這兩個主要面向上。於文中討論的都是在此領域之中較具代表性之一的,至於未置入本報告的討論之中的理論並非不重要,而是其可能未與教育對階層化的影響部分作為主要探討對象,所以暫且未予詳列,(但其仍是後續相關研究的主要基礎。)

 

一、R.Collins的階層化觀點之理解

 

Collins延續社會學研究階層化的傳統,但卻不落傳統的窠臼,從美國教育制度形成歷史探討中論述「教育」對階層化的影響絕對是超越「經濟」或其他因素所能解釋的,他論述教育對階層化的影響反倒是比較類似Weber由「地位」觀點來論述階層化,在這裡並非要強調其師承何處,因為Collins的說法反而是可視為Weber的補充或延續。

Collins並非純然的新馬克思主義者,不過站在反對技術功能主義說帖的立場上,其帶有衝突精神的色彩確昭然若揭。在他的著作「文憑社會」(TheCredential Society)(1979)裡頭,他重新詮釋了過去社會學對美國社會階層化的解釋,也將當今的學校制度類比中世紀的教會的腐敗來扭轉過去人們對學校教育的不當認知。他一方面直指了教育與社會問題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也提醒了眾人應從歷史的教訓中得到啟示。

Collins的論述當中可以了解到,一部美國教育制度的形成史,就是一部美國當今社會階層化的演化史,當今的美國社會在Collins看來就是一個「文憑社會」,文憑社會是教育藉由文化市場與社會階層產生共謀關係的產物,文憑社會的最大問題就是「能決定人們就業卻不是社會必須的文憑」(薛承泰);這可以有兩方面的解釋,第一「文憑含涉的與職業所應具的能力兩者無關」,教育正在取代歷史上所有影響階層化的因素,成為階層化過程的重要機制,階層化正在教育這個黑箱中默默進行,同時還塑造了一個教育的神話--由技術功能主義的「科技神話」(myth of technocracy)主導(在這個專業分工的社會,能者多薪是合理且正當的)。第二,社會中的人們不僅承認神話的合理性且趨之若鶩的爭相信仰之。是故,這種結構性的非理性再加上主體性的非理性,形成了文憑社會中的流動的魔障。

Collins 指出科技神話的謬誤:1)過度教育(over education)的實證研究打破了「在工業社會中,由於技術的變化,工作對於教育的要求是持續增加」的神話。2)國民生產總值研究、教育水準與經濟發展程度之間的國際相互關聯研究、教育對個人生產力貢獻的研究等也攻陷了「正規教育為更高技術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培訓,包括特技能和一般能力」的命題。3) 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曾接受較高教育、取得高文憑者,其生產力會比那些只具有基本訓練而有在職經驗的工作者高。最後,4) 他更明白的指出,從傳授認知技能的觀點來看,學校在作為培訓工作技能的一種手段方面是無效的;因為學校所教的東西對就業市場而言,既無信度也無效度。相對的,學校傳遞中產階級文化(middle-class culture),反而比較符合文憑世界的職業需求。

Collins也從文化的角度探究組織生涯和政治經濟學,他分別提出文化會員模式(cultural membership model)與文化通貨(cultural currency)概念來說明文憑在組織與文化市場中所造成的決定性影響。在組織中,升遷不在績效的高低,而是文憑的種類與有無;文憑猶如貨幣,可用來交換工作與地位,當然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問題也會發生在文化市場之中。接續的,他引介美國教育制度的形成歷史,分別討論了政治制度、種族衝突與教育制度形成的關聯,以及這種教育制度所形成的文憑社會下的學校實際狀況描述,來說明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觀點。分權的政治制度有利於各個教育次系統的發展,而民族多元的效果,則展現於「學校型態的創立-競爭是流動的學歷制度」,此一制度把美國文化多樣性的特點匯集成為一個非人格化的,具有自己抽象通貨的文化市場。

總之,Collins認為學校不是在傳授有用的知識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而是在模塑中產階級文化。Collins主張「文憑廢除主義」---文憑制度在美國社會已經造成許多的影響,在R.Collins看來負面的影響大於正面。個人從學校學到與職業無關的知識,學習結果則化約為每學期的成績單與畢業證書,並用以作為進階高一等教育的證明或奪取社會地位的工具;學校淪為以利用學位的流通價值而賴以存續因而失去了利用自身內在成果的教育本質;而社會在文憑制下的圖像猶如一個部落社會,進入學校受教如同一種原始部落的入會儀式。R.Collins更預言文憑制若不廢除,中世紀的宗教改革歷史勢必重演,學校的壟斷統治將如同教會一樣遭受到摧毀的命運。

 

二、由其他階層化觀點論述教育與階層化之間的關係

 

(一)戴維斯與莫爾 (Davis and Moore)--由職業與教育觀點分析的階層化理論

依據戴維斯與莫爾 (Davis and Moore, 1945)的看法,無論古今中外,所有人類社會都有社會階層制度(張華葆,1987)。戴維斯與莫爾 (Davis and Moore, 1966) 指出職業的階層系統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它提供社會所需的重大功能。就維持社會體系運作而言,職業雖無貴賤之分,但卻有輕重的差異,職業提供的功能或服務是判斷該職業是否重要的依據,工作性質越複雜,越需要高超的技術能力和長時的訓練之後才能勝任者,越需要給予合理的優渥待遇(高薪、社會地位、聲望),以確保其能發揮該角色的功能,間接的維持社會系統的正常運作。

"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具有很大的差別,不僅是他們原本上比其他的更被認同,而且,他們需要特別的才能或訓練。另外,他們提供更重要的功能 然後無可避免的,社會必須給予作為誘因的某種報酬。再者,依據不同的職位給予不同的報酬,這種的報酬與分配變成社會的秩序,而且形成社會階層化"。(Davis and Moore, 1966:48)(引自姜添輝,花蓮師院學報第七期,頁215 - 240)。社會階層體系中人才的培育是依賴於教育功能的彰顯。

 

(二)Bowles and Gintis---符應理論與教育階層化

Bowles and Gintis (1976)發表「資本主義美國下的學校教育」(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以為學校服侍現代資本主義秩序的利益,學校複製資本主義社會所需的價值觀與人格特質。為培育有效率的生產者或管理者以及培育具有生產力的生產者,學校灌輸守時、守規則、尊敬權威的概念;培育行政經理人員則以較具彈性、學習容忍、激發創造與革新能力為重點。因此,採用「教育分流」(tracking)來發展不同課程與教學流程與相關組織,這些作為無不是在維持一個高效率的資本主義社會。

在美國,不同階級的子弟進入不同學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內容與價值觀(如上述),進而訓練出不同的人來,將來在不同生產體系與位置工作,以符合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因此,學校只不過符應(correspondence)資本主義結構,複製階級的不平等,並合理化當下的不平等。Bowles and Gintis批評教育一直受制於生產的模式,並聲稱教育內容是因應生產的需要而產生。學校的功能是在於培養出經濟活動所需的相關勞動力,所以學校所教授的知識、技能受到經濟的牽制。除了知識技能外,學校教育也傳遞人類經濟活動所需的價值觀,學童被灌輸了主流意識的價值觀及態度,如服從與執行統治階級的命令。

就「學校----社會」關係之探討方面,他們提出所謂之符應原則,認為經濟之不平等與個人之發展機會,係由資本主義所決定的市場,財富,及權力的關係所決定.在這種關係下,學校教育不但反映出社會勞動分工,也反映出社會的階層架構與統治霸權,學校成為再製統治霸權的一種不公平的社會工具。

 

(三)L. Althusser--意識型態與教育階層化

L. Althusser在「意識型態和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一文中解釋了生產條件的再生產、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社會結構,再轉進說明國家機器的形成與賦予國家機器作用的意識型態之間的關係,並說明教育作為國家機器構造中的其中之一,無非是在進行階級再製的工作,在資本主義社會下,支配階級經此得以鞏固自身並操弄從屬階級的階層分配,據此而言,教育這一套機器,無疑的是一套設計精良的階層化機器。

意識型態國家機器作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一種精密的控管機制,其機制作用在於維持了一個特定的社會秩序、一套特定的生產關係及一種不為人所察覺的特定權力運作。透過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作用,個人不在被組織、監督或甚至操控的對象,反而是被收編的對象。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作用在於使從屬階級將支配階級所有的意識型態內化,並受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儀式支配而行事。

就教育制度作為一種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作用而言,Althusser認為教育制度作為一種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目的在於資本主義之生產條件的再製包括生產力的再製與生產關係的再製。在學校教育中關於生產力的再製,其途徑為學校中專業之能的教導。而關於生產關係的再製,其途徑是意識型態的陶冶即教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紀律與道德規範。教育制度作為一種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是指政治的統治階級藉著教育來傳遞有利於國家的意識型態,以利於鞏固其統治地位,並打壓不利於或對其統治地位可能造成威脅的思想。此外,統治者也透過教育中特定知識、道德、價值與哲學,來合法化其統治與宰制的正當性。(教社通訊26期)

 

(四)Bourdieu,P

Bourdieu以「Symbolic violence」的概念,說明社會階級的壓制與鬥爭並不完全以武力的形式進行,開創符號性的概念更能有效的進行其意圖,因為它得以轉換為合法性的形態,加諸於被宰制者的身上。

Bourdieu的「Habitus」說法,對個人生存心態的形成而言,家庭社會化的過程尤為重要,家庭裡的生存心態往往是其社會座標所塑造而成,卻也塑造其成員的生存心態,因此兒童往往承襲上一代的觀點來看世界,由家庭所習獲的生存心態,接著乃構成學校經驗的架構基礎,再經學校加以轉化,乃成為以後經驗知覺的基模(邱天助,1998)。

除了「生存心態」之外Bourdieu也由「Culture capital」的差異來進一部解釋階層化的過成。Bourdieu理論認為:高社經地位家庭有較高程度文化資本的利用情形。階級地位不同,個體所具備的文化資本亦不同。父母親所佔有的社會階級位置能提供其不同的文化資本及不同運用文化資本的程度,此資本被其用於投資在子女的教育上,因而使其子女獲得教育之利也有不同,其學業成就必然有異。

Bourdieu以教育學行動、教育學權威、教育學工作、及教育系統等四階命題來說明「教育」透過文化資本在階級之間分配結構的再製,而有助於階級間權力關係和象徵關係結構的再製。其研究指出,控制著經濟、社會和政治資源的宰制團體,其文化在學校具體表現即是宰制團體的再製策略。Bourdieu認為學校制度在文化資本分配在中,佔有決定性作用,並會造成社會空間結構的再製,因而成為爭奪宰制地位壟斷的環節。

 

(五)結論:比較分析

階層化研究主要在於描述社會階級,然後近一步的勾勒出產生及維繫社會階級結構的過程。

一個複雜社會中的階層化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界定某種事物為有價值或人人都想要的體制過程,

2將這些有價值的事物分配到分工體制中的不同職位與職業規則,

3將所有人分派於擁有、控制不同職位或位置的流動機制。

一個階層化體系中的有價值的資財、資源及貨品可以分成下列幾類:經濟性資源Economic,如土地、廠房;政治性資源Political,如政黨及社會權威;文化性資產Cultural,如上層的消費型態、特殊生活型態;社會資產Social,如特殊的社會網路、俱樂部;榮譽性資源Honorific,如社會聲望;知識技能Human Skills,如正式教育等等。依據上述的描述,我們可以將前一小節的各家論述作以下的討論:

 

界定過程

分配規則

分派機制

有價值的資源

R.Collins

教育過程

文憑的有無及

種類

各級各類的學校

文憑的獲得間接轉換為其他各類資源獲得

Davis and Moore

教育過程

教育與職業的正向對稱關係

各級各類的學校

職業的獲得知識技能所帶來的附加價值(經濟性、榮譽性)

Bowles and Gintis

教育過程

教育與生產模式之間符應的共謀關係

各級各類的學校

資本階級的鞏固伴隨的資源獲得(經濟性)

L. Althusser

教育過程

成套的意識型態機器

各級各類的學校

階級意識型態的實踐(政治性)

P. Bourdieu

教育過程

象徵暴力

各級各類的學校

文化資本(文化性、社會性)

 

根據上表的分析,以上五種論述在界定過程以及分派機制上的訴求向度可以說是相同的,不過進一步在探討分配的規則,以及有價值的資源上卻不盡相同,若以Collins為核心,則Davis and Moore的論述與之相對立,其餘三者則可以說與之相輔。相對立者乃因為Collins及餘三者認為學校教育體系皆是宰制階級的幫兇,而Davis and Moore則認為學校教育體系在有效、合理化的促進社會運作;不過有關Davis and Moore的論述在以下的諸多質疑下,已漸漸地從對立關係中逐漸削弱其理論的解釋力:

 

Davis-Moore的模型與經濟學的勞動市場的供需模型沒有太大的區別

其基本運作邏輯為:當社會對於某一類職位的需求高於供給量時,社會必須提供更高的報酬來吸引人來就職。

 

Collins(1975:420)指出:「如果單純地按照經濟學的市場模型來推論,我們將得到以下的結論:整個社會在財富分配上將會逐漸的趨於完全的公平。」假設勞動力可以自由的流動,則高薪的工作將吸引大量的人力來競標,致使薪資逐漸下降,而低薪的工作由於聘僱困難,將逐漸提高薪資以吸引人才,當市場行情薪資偏離了均衡水準,勞動力的自由移動將使的各行各業的薪資水準不至於相差太大。如果我們將工作條件、環境、及職業聲望等考慮進去,則從純粹市場及經濟邏輯的角度來分析,醫師的薪資應該少於垃圾清潔人員,因為他們的其他報酬(聲望、工作環境等)較高。DavisMoore辯稱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擔任醫師的條件,因此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並不存在。 因為醫師公會及醫學院的限額制度,醫生的供給量受到很大的限制,Davis-Moore的理論完全忽略了權力在分配中所扮演的角色。個人獲得的報酬越多,他們越有能力能確保自己可以持續不斷地獲利,即使是他們所執行的任務對於社會以毫無價值或功能可言。哪些職位對社會而言較為重要?誰來界定職位的重要性?擁有權力的人可以影響職位價值的界定,即使不平等可以提供必要的誘因,究竟社會當中需要多大程度的不平等才足夠?由於社會提供給每一個人的誘因、就業管道、及訓練機會是不平等的,因此階層化的系統使得個人的才能是否能發揮受到很大的侷限。在機會不平等的情況下,由於人才無法充分被發掘或個人無法發揮其才能,階層化系統限制了社會資源擴張的可能性。社會階層化系統使得既得利益的菁英階層可以透過政治權利來確保合理化現狀的意識型態獲得認同及接受,變成一種合理、自然、及道德的權利。在社會報酬的不平等情形無法為弱勢團體完全接受的情況下,社會階層系統會使得各個階層間產生敵意、猜忌、及不信任,限制了社會整合的可能。(引自蘇國賢)

 

 

 

 

 

 

 

 

 

 

 

 

至於相輔關係方面,Collins藉由文憑社會歷史的建構,來描擘出階層化中各個價值因素的輪廓,而Bowles and Gintis從經濟層面切入、 Althusser從政治層面探討、 Bourdieu從文化層面分析,此三者在教育與階層化間的論述內容,恰可作為Collins在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討論中的橫向延伸與補充。

Bowles與Gintis(1976)認定教育只是為資本家服務,教育內容必須配合資本世界的經濟活動項目與範圍。當這兩者無法配合時,資本家將運用其強大的政治勢力來干涉教育的內涵與運作(Apple, 1985, 1990, 1993),教育如何實施往往取決於資本家所控制的政治舞台。除了知識受制於經濟活動範圍外,教育所傳遞的價值觀也是有利於資本家(Bowles and Gintis, 1976),學校致力於培育柔順、順從的學生,其目的在於如何達成資本家所交付的任務。為塑造此種資本世界的價值觀,教育內容呈現過度化的現象(Braveman, 1974),學校常教導一些不切實際或是不實用的觀念。這些觀點顯示出教育成為資本世界中塑造中上階級價值觀的工具(Althusser, 1971, 1993; Poulantzas, 1979),中上階級握有的政治與經濟優勢主宰了道德、知識、文化的主導權(Gramsci, 1994),教育內容也因而成為社會階級鬥爭的競技場。Althusser與Bourdieu認為這種再製的達成,是從資本宰制到文化宰制的轉換。統治階層將他們在生產行列的權勢,轉移至文化領域,這種的轉換使他們得以建構及定義知識內容,並決定在被社會代言機構所執行的文化領域溝通方式,特別是學校提供這種權力聯結的場地。換句話說,統治階層經由政治舞台取得他們意圖的合法性,並形成所謂的主流意識形態,它成了社會成員奉行或追尋的準則。顯然被宰制階層的成員,只能在被預先設定的遊戲規則中行動,否則便被視為社會的歧異現象。最終的結果是大部份統治階層,可繼續維持以往的主宰優勢,即是我們所稱的透過文化領域的階級再製,而學校與教師分別成了,統治階級的白手套及代言者(姜添輝,1997)。此三者概念間的連帶關係不僅讓以此立基的論述更加周延完整,也讓近代階層分析獲得嶄新的研究領域與論述空間,此一趨勢在以知識為主要的未來經濟體系中,勢必獲得更多的關照與投入。

 

三、台灣文憑建構(階層化)的探討

在此一部份的討論當中,依照前一部份的討論脈絡來蒐羅在台灣本土所進行的相關研究結果,以試圖描繪出文憑建構與階層化的關係是如何的在本地的社會中被呈現出來。

黃毅志(1998)在「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研究之中,提出兩個研究軸向。首先,針對微視面,以個人為分析單位的台灣社會階層化研究作文獻檢討,釐清教育在社會階層化中的位置,是否主要的作用是用來解釋職業地位,或者本身就是很重要的階層區分。其次,於釐清教育在台灣社會階層化的位置之後,並進一步根據歷年官方所蒐集的資料,針對鉅視面,以整體台灣社會為分析單位的台灣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之關連性,作時間系列(民國54年至80年)GLS迴歸分析,以釐清教育本身究竟代表什麼。

關於第一個軸向的研究結論是:在台灣社會裡,教育除了對於職業、收入往往有重大影響,可作為提高職業、收入的工具之外,其本身也代表著很重要的階層區分,甚至於很有可能就是最重要的階層區分,這反映出台灣社會特別重視教育的特殊文化傳統。第二個研究結論: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台灣的教育擴充不但不能促進經濟發展,反而是經濟發展的結果,教育所代表的主要當是文化資本。(黃毅志,1998)

據此分析,台灣的階層化在界定過程、分配規則、分派機制、以及有價值的資源四個構成階層化的系統中,「教育」嚴然以和先進工業國家社會的階層化趨勢一致,階層化經由「教育」完成其自身的運作,同時,如同Althusser及Bourdieu所言,意識型態和文化成為階層化中運作的重要因素,但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若從Collins的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觀點而言,顯然的台灣和西方其他社會的文憑建構方式在內涵及蘊義上必定有其差異,此乃值得有待進一步討論與研究。

確認了在台灣的教育與階層化兩者的關係之後,從另一篇文獻中,可以更清楚的呈現出台灣的教育在分配規則與分派機制的運作上是如何進行:林本炫(1996)在「教育資源分配與社會正義」的探討中認為台灣六O年代職業教育主義的發展,只是量的擴充,實際上技術與職業教育體系並沒有成為一個自主的體系,而是成為整個一元化而且階層化的勞動力供給體系與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這個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高智力-升學班-高中、大學----高級勞動力-專業與管理階級

中智力-升學班-五專、二專、三專-中級勞動力-低層白領或一般白領

放牛班

低智力-放牛班-高職-------初級勞動力-藍領階級

根據上圖的呈現,清楚的解釋了台灣的教育體系基本上是透過政治力的干預為符應當下的經濟情境而設計,教育在階層化的歷程中所突顯的意義,就是作為階層化的分配規則與分派機制。精英主義獲得延續的同時也創造了一群新的階層--專業管理階層。此與其他先進工業社會階層化趨勢無異。文中也提到在過去可能會有像黑手以自己的技術致富,而從勞工階級晉升為資本階級的情形發生,但筆者認為這種地位不協調(ststus inconsistency)的情形,在重視文憑的現代,社會流動的主要機制來自於教育體系的把關,是故地位結晶化(status crystallization)的情形有可能再現,尤其以知識為主的經濟體系時代,知識與權力之間常常隱含者共謀的關係,此種關係極易由宰制階層所掌握,是故這種發展趨勢,是乎令人感到憂心,以致在台灣的教育社會學研究中,有關教育資源分配與意識型態課程以及教育階層化的相關研究等議題被熱烈的討論及研究。此外對於加入WTO後網路大學的設立,為台灣教育階層化增加了一個變數,讓台灣的教育階層化問題更形複雜。

另外,也有一些學者的研究在結論上提出一些結果也頗值得令人感到質疑,例如林生傳(1995)在「我國公立高中升學率分配之成因與預測」的研究當中,便對教育階層化提出以下的結論:

一、學校階層化之來由主要決定因素並非由於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而是長久以來歷史、文化、傳統、社區因素互相作用造成的結果。欲求降低階層化的程度,應採逐步漸進、合情合理的方式來改進,而非以急進壓制的方式來拉平,平則將降低學校效能,演成平頭點的平等,變成平庸的教育,降低教育的品質。

二、改進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採取較具彈性考試制度,以更為多元化的標準來選擇學生入學;分化高級中等教育制度,使高中、高職功能更能發揮;發展各高中的特色,形成各種獨特的文化,以吸引各種人才;加強文化建設,均衡地區發展,提高生活品質,等等皆是有效降低高中教育階層化的合理治本方略。

三、繼續加強學校效能研究,尤須對於急速向上流動的高中新秀及明星高中,作深入的研究,了解學校效能如何能提高之有效經營策略,一方面可以藉供他校之參考,降低階層化,一方面可以貢獻於學校效能之學術發展。

以這樣的觀點來說明教育階層化的議題,我們不僅聯想到功能主義在教育階層化論上的重要缺失,即是未能將「權力」、「意識型態」等考慮進去,解決教育階層化的問題應該不只從學校本身著手,社會的結構性因素所造成的教育階層化現象才是應該關心的根源所在。

 

四、結論

 

本報告藉由Collins對教育與社會階層化的歷史分析為核心,並鋪陳與其概念對立或相輔的其他討論教育階層化的相關理論,將焦點置於先進工業化社會之中,看看這些論述如何的解釋教育與階層化的關聯,同時也嘗試比較Collins與其他學者論述觀點之間異同的可能性關係,說明這種關係在階層化理論中的可能意涵,最後也附帶蒐羅了一些有關台灣本土教育階層化(文憑建構)的相關研究資料的整理,作為前一部分探討的檢視對象。

在第一部分相關理論的鋪陳當中,本報告未由學派來作為主要的討論軸線,就是為避免將學者簡單的化約為某一學派之後而窄化了他們理論的論述張力,也失去了不同論述間對話的可能性。所以在這樣的陳述下,筆者試圖在掌握了報告中所羅列的理論的精神之後,為這些理論建構出一個可能性的對話架構,並且以此架構來檢視第二部分當中有關台灣本土的教育階層化現象。在第二部分當中,筆者蒐羅了黃毅志、林本炫等人的相關研究來解釋台灣的教育階層化現象,並論證前一部分所歸結出的架構在台灣教育階層化中亦能有其某種程度的解釋力。

雖然在整篇報告上的陳述上力求完整與周延,但筆者仍認為寫作的方式及內容的安排仍屬相當不成熟,第一,在理論方面,筆者對各家理論的掌握程度僅止於表面而未予深入鑽研,故在理論的摘選與歸結上恐有失精準之虞;第二,在台灣階層化的探討中,雖陳述了一些研究來作為論證與批判,但關於此一部分仍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為能置於報告的討論之中,例如政黨、省籍、原住民、土地改革政策、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九年國民教育實施等台灣重要歷史事件與教育階層化之間關係的探討,以及教育階層化未來受WTO影響的程度如何,也都未能進一步詳盡分析,箇中原因乃不離筆者對階層化「學」的認識不足,以及未能完全的跳脫過去受宰制下的教育意識型態,以致無法對台灣的教育歷史建構,有敏銳的批判知覺。

 

參考書目

 

林本炫:教育資源分配與社會正義,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132期,1996.02.20 6-8

林生傳:我國公立高中升學率分配之成因與預測,教育研究資訊,第三卷第二期,1995.357-84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1998

姜添輝:教育的功能--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花蓮師院學報,7期,1997 215-2407

張華葆:社會階層。台北:三民,1987

黃毅志: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期,1998.10 25-55

薛承泰:教育社會學。薛承泰個人網頁。(http://ceiba.cc.ntu.edu.tw/U0080/talk03.html

蘇國賢: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Basic Concepts。蘇國賢研究室網頁(http://www.ntpu.edu.tw/social/su/mobile/mobile.htm

R.Collins/著,劉慧珍/譯: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台北:桂冠,1998

Bowles,S and Gintis,H 1976.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Basic BooksHarper.

Althusser,L 1971.Ideology and Logical State Apparatus.in Lenin and Philosophy.New York and LondonMonthly Revie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