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es 與Gintis的社會再製理論之探討

 

曾詩涵  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衝突論認為社會不是和諧的整體,社會是由不同社會地位的團體組合而成的,因而各種團體分配到不同的資源與權力,易導致社會資源有限、權力分配不均情況,而產生每個人為利益相互對立衝突、權力鬥爭的場面,並認為結構功能論所謂社會和諧、穩定,其實是虛假的現象(陳奎憙,民89:72-73)。

    衝突論的代表人物之一Bowles 與 Gintis(1976)所著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一書,可以說是馬克思衝突理論在教育社會學上的經典之作(楊瑩,民83:75)。Bowles 與 Gintis(1976)主要是從教育和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中,說明學校教育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因素,批判結構功能論所說教育符合機會均等的原則。以下將介紹Bowles 和 Gintis的衝突理論意涵。

 

一、學校教育再制社會階層

Bowles 與 Gintis(1976)主張美國學校教育擔任維持資本主義社會永存的任務,它是維持並增強現存社會與經濟秩序的社會制度之一,並認為學校教育不符合功績主義的理念,不是作為一種促進社會正義、公平的改革力量。強烈批判學校教育是再製社會階層的工具並維持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的關係。究竟學校教育是如何再製社會階層的,有以下的解釋。

由於受功績主義的影響,學校教育的過程強調運用客觀的的考試評量鑑定學生的學業成就。其實所謂學業成就的評量,不僅包括學業能力,也包括對意識形態的測量。因此,學校教育成為一種「地位分配的機制」,而這個機制真正要完成的是:按照個人的家庭社經地位,分配到不平等的教育機會,進而得到不平等的教育成就,以及進一步的職位取得。因家庭社經背景較高的學生,容易學得學校上層意識形態,學業成績較好,容易通過考試而有較多升學機會。反之,低社經地位的學生不易學得上層意識形態,其學習條件較為不利,通過考試測驗較低,升學機會也較少。因此,當學校運用考試評量時,資本主義便藉此在學校裡創造並強化一套社會階層的概念。藉由形式上學業成就的客觀評量,實質上是壓制低社經地位學生向上流動之機會(引自譚光鼎,民87:31)。

許多實證結果發現,低社經地位學生的學業成就低,接受教育的年數較短,較多從事低階的職業。反之,高社經地位學生的學業成就高,接受教育的年數較長,大多從事地位較高的職業。這說明學校教育並不符合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則,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透過學校教育之後,進而影響到將來職業地位的高低,而產生代間社會階層再製的現象。(Bowles&Gintis, 1976:132)。

 

二、再製意識與符應原則

    學校教育具有「再製」社會階層的功能,而學校如何維持這種穩定的社會階層再製現象呢?第一、學校教育藉著培養所謂的「技術-功績主義」的意識形態,讓人相信個人社會階層與職業地位不平等是能力差異造成的,這是學校教育合法化社會階層不平等的現象(謝孟穎,民92 ;Bowles&Gintis, 1976:129-130)。

   第二、學校教育塑造學生產生服從的「勞工意識」,而維持代間社會階層再製的現象。Bowles與Gintis提到工人的意識-信仰、價值、自我觀念.....,都是對經濟制度永存以及穩定運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顯然學校藉著培育服從的「勞工意識」的社會化過程,使勞工更安於自己的職位,並且維持資本主義社會的存在(謝孟穎,民92;Bowles&Gintis, 1976:127)。

在代間階層再製的情況下,如何使下一代更安於自己的職位而維持不平等呢?學校教育具有社會化的功能,學校教育會形塑未來工作價值觀。因為在教育機會不均等的情況下,勞工階層的下一代大多唸到低層次(初中、高中職)的學校,學校強調遵守、服從的規則,容易適應未來所擔任受到較多監督性、較例行化的低層勞動工作,就會安於現狀。反之,白領階層的下一代大多唸到高層次(大學)的學校,學校強調學生要有獨立、自主的價值觀,容易適應未來所擔任自主性高、較複雜的白領工作(Bowles&Gintis, 1976:132)。由此可知,勞工唸到低層次的學校,學得服從,而白領念到高層次的學校,學得獨立、負責。

因此學校會符應科層體制的分工關係,就如「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所建構的地位階層,和職業場所的「上司-下屬」的社會階層相符應。其次,經過教學評量之後的成績等第,分化學生不同地位階層與類別,如「升學班-就業班」,未來並進入高低不同的職業,如「勞心-勞力」、「白領-藍領」不同社會階層的符應。再者,學校採用考試分數、學業成績等外在獎酬(extrinsic rewards),來促進學生學習,就像職業薪資的功能一般。最後,學生對學習(教育活動)的疏離與無力感,正反映出工人對職業(經濟活動)的疏離與無力感。因此,學校結構,充分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人際關係結構(譚光鼎,民87:30;Bowles&Gintis, 1976:131)。

由上述可知,學校除了教導各種專業知能以外,也建立合乎生產形式的意識形態,以教導學生順從資本主義勞動分工體制。再者,為訓練不同的職業人才,必須透過不同的教育階段培養不同能力的人才。因此,「不同階段的教育」與「不同職業地位」也相互符應(譚光鼎,民87:30;Bowles&Gintis, 1976:131)。

因此Bowles與Gintis(1976)提出,個人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除了符應經濟制度中科層體制的人格特質、意識以及價值觀之外,也跟著符應經濟制度中的科層分工的關係,具有一種結構性的對應,此即符應[1]原則(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此外,家庭社會化對個人價值觀,也產生重大的影響(Bowles&Gintis, 1976:142)。因受到父母職位的影響,在家庭社會化過程中,會傳遞本身的工作價值觀給子女,例如低職位的父母,往往強調服從外在權威;相對而言,擁有高職位的父母,強調的是獨立、負責,而這些不同價值觀會反映在管教子女價值、方式的差異(Kohn, 1969)。透過家庭社會化,使不同階層的子女受到父母價值觀傳承之影響,出身勞工家庭的下一代為勞工者,更安於當勞工;相對而言,出身白領家庭的下一代為白領者,更強調獨立負責了,跟著再製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Bowles&Gintis, 1976:147)。這說明價值觀也有代間傳遞的情形。

    綜合上述所言,Bowles 與 Gintis質疑結構功能論主張教育是提供公平的機會,依個人的才能與努力來決定其職業地位的觀點。他們認為學校教育未符合功績主義的公平正義的理想。學校教育不僅成為一個社會階層再製的工具,並且也符應社會制度中科層體制的價值觀與階層關係。這說明,學校教育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力結構,不但無消除社會階層的不平等,反而更助長社會不平等的維持。

 

參考文獻

陳奎憙(民89)。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民83)。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謝孟穎(民91)。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孟穎(民9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譚光鼎(民87)。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師大教育研究集刊, 40(1),23-49。

Bowles, Samuel & Herbert  Gintis(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Basic Books.

Kohn, M. L.(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Homewood, IL:Dorsey Press.

 



[1] 符應(correspondence):指順應與符合,前者說明學校教育順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所需;後者則解釋學校教育的社會關係與資本主義生產的經濟關係相互符合具有相似性(謝孟穎,民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