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thornthwaite Caroline,and Wellman.B(2002).”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An Introduction.”pp3-35.in B. Wellman & 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alckwell.

 

導言:日常生活中的網際網路

李瑞怡(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Chap I: Moving the Internet out of Cyberspace

第一章:跨出虛擬空間

Howard Rheingold之前言:自從1990年起,我們不斷提問:「使用了網路之後,人們變得更快樂或更不快樂?網路究竟是造成了權力的解組,還是社會控制的工具?網路成癮的現象有多嚴重?虛擬所建構的世界是否逐步啃蝕面對面的往際?」

在這些架構下的問題以及假設,在不同的地方與城市,所顯示出來的均有差異,重要的是,究竟有哪些資料能夠充分的解釋並且謀合原本的假設,這些資料的質量是否足以作為研究的母體?又有怎樣的方法論能適用於更大的研究對象?本書提供了諸多的解答。

Manuel Castells簡介序言:1996-2000年上網人口由一千六百萬遞增到五億。其中北歐及北美有六成以上的人口能夠近用網路。即便數位落差仍是普世的基本要務,光纖端點仍舊「網路」了人類的生活,不只是這些已經使用網絡的先進社會,而且是這些支配社群並且根基於網際網路的核心活動。這些的影響力不止對未來發展與商業有影響,同時也該是學術研究者該正視並參與發現這個新社會,網路社會的重要性的時候了。

因為人已經大量的經由往際網絡互動,已經是人類互動的一部份了,於是這個架構於網路上的社會框架,藉由訊息網絡交織、形構於微電腦處理科技上的網、高速大量處理鉅量資料的全球商務市場,新全球化經濟,正在快速的遞移大量的智價,同時這也是一種經濟型態:由管理、製造、流通配銷財貨與服務的鏈結中縱橫全球。

這個文化範式的展現,已經經由多媒體系統內的超文本鉅量的成長而擘劃,並同時具有在地性與全球性兩種特質。「國權」也因為疆界的虛化而變得無置喙餘地,但是這個疆界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轉化成透過跨國界以及超大型企業來掌控。且企業透過去中心化的過程,用一個個區域產品的地方化,形成非官方管轄的「新政治勢力」,形成另一個「公民社會」。像是婦權、環保以及反全球化的運動等特殊社群也同時仰賴網路力量形成的網絡,全球化的結盟更得以達成。

社會的進衍也透過科技、工作模式的轉變等文化的轉移,分殊化的工作造成的間隔了工作的場欲與自我中心性格的形成等,但是這種隔離主義不是社會孤立或是疏離,而是一種社會存在的樣式,一種個人化作業的追求。只是恰巧網際網路這扮演了恰如其份的工具角色。網路成為更適切於個人導向的、水平聯繫的網絡維繫工具。所以在網路三十年的發展之後,它走出了純學術、駭客、計算式應用的象牙塔,成為擴大商業與社會網絡的星星之火。他不止是一項工具,而且是協同社會與科技成長的發明,而我們可以說,網路即是訊息,而網路則是傳訊者。

第一章節要:本書所論及的對象包括北美、英、德、印、日等,企圖觀瞻全球性的網際網路使用的日常樣貌。主要是描述變異中的網民及其行動,並藉統計數據描述數位落差的現狀。並進一步探尋網路的使用如何的改變了原本無網路時代的社會,以及人際互動的模式與網絡關係。

 

一、炫目之光:

本書介紹網路在「第二紀」(The second age of the Internet)的發展如何介入人的生活。並同魯漢所預視的一樣,是那個年代最閃耀的寶石,最耀眼的發明。網路在其早期商業發展之初,所到之處皆披彌,並佔據各種討論之列;例如矽谷所標誌的先進科技發展(sterling,1996),與網路成癮者所致的各種光怪陸離的「社會事件」(Dibbell,1993,1996;Van Gelder,1985,1996)所佔據的報導篇幅。

然而過去的許多研究都片面的剖判了網路,把網路當作單一的媒體,彷彿網路中唯一在網上能琢磨的就是網路自身(Haythornthwaite,2001),當作自外於現實世界的生存經驗(Rheingold,1993)。以及眾多「網界人生」的研究。(Gilbson,1984;Turkle,1984;Webb,2001)

箇中滋味最瞭解的要算是所謂2000 年三月「網路泡沫化」之前被光暈了頭的投資人,且看Wired雜誌頁數由1996240頁到2001年只剩180頁同樣可證。這並非表示網路消逝了,而是由商業的變化,轉進了日常生活中。這段期間,網路同時也大大的改變了「下線」之後的生活,對於網路生活的研究也從「幻境」的框框中跳脫出來。表1.1呈現2000年美國網民的網路活動分佈:

(UCLA Internet Report:Surverying the Digital Future:US)

 

幾項數據說明網路發展的描述:

1.          幾乎所有使用email的網民都會持續的使用,更甚於使用電話。

2.          所有的網路漫遊者都用了更多時間,10小時19分,較前一年高7%(Macaluso,2001)

3.          電子商務的銷售額20002001年高19%(Pastore,2002)

4.          2000年有超過八萬個議題討論群組,共有九百萬人參與了一億五千一百萬個訊息發佈(Marc Smith,2001;Smith,1999;Dodger,2001)。三倍於1996年一月的研究(Southwick,1996)

本書的另一個重點是希望說明網路藉「虛擬」交融的面貌,究竟是一個外於日常生活的世界,還是只是增加了日常生活「圖層」(Layer)的溝通介面與機會?

對於涉入生活的網路,學者們有不同的詰問。這些問題都在於人機介面的溝通模式究竟與面對面的往來造成怎樣的影響?又這是不是一個可以截然二分適以說明的呢?

1.          Nie,Hillygus,Erbring質疑網路是否造成家庭關係的疏離。

2.          在溝通上,網路是否將人拘禁在室內,造成個體對原本人際的變化?

3.          公眾的涉入,網路是否造成個體與社會脫節,或是相反?(Robert Putnam,2000)

4.          異化,網路是否造成個體的孤立,或是其網路互動加速了彼此的連結?

5.          活動的改變,網路取代或是改變了日常所需?

6.          工作,當網路使用增加了,人們對工作的態度,乃至同儕、客戶、員工與組織本身又如何的不同?

學者們更進一步觀察到以下的變化:

1.          近用的增加:

2.          任用程度:使用人數說明對網路活動的信任。

3.          馴化:在職場上的使用,漸漸的增加了家用的數量。

4.          工作時間的拉長:越來越多人將工作帶回家。

5.          學校的使用電腦:教育將電腦的應用帶入家戶。

6.          使用人數的驟增:使用人口的增加帶來需求。

7.          網絡的社會:由團體導向轉為社群導向的結叢。

 

二、對於數位落差的關切:

本書並也觀察各種非線上的生活方式,查察各項社會經濟條件對於網路進用的變數,同時關切尚未進用者數位落差縮減的問題。不論已開發或是開發中國家都有很巨大的變化,本書認為網路的使用已經超越網路創始時的「科學玩具」樣貌、菁英以及專為學術使用的範疇,而是多重使用、功能在於取得訊息以及溝通,深入社會。

網際網路的全球成長由199512月的一千六百萬人,到2001年八月的五億一千三百萬人(Nielson NetRating,2002;Nua,2002),當中近半數的常態使用族群中,35%在北美,30%在歐洲,28%在亞洲以及太平洋區域。以美國的現況來說:六成美國人有上網經驗,其中55%為常態性使用(OCLA CCP,2000),每日並有5,500使用者增加中,美國65%家戶有電腦,41%連網(Nie and Erbring,2000)

1.2為本章各項研究的網頁連結:

Study name

country

Chapter authers

website

Balcksburg Electronic Village

US

Kavanaugh and Patterson

http://www.bev.net//research/

 

Digital Living

UK

Anderson and Tracey

http://www.essex.ac.uk/chimera/people/ben_anderson.html

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GSOEP)

Germany

Wanger,Pischner,and Haisken-Denew

http://www.diw.de/english/sop/aktuelles/stata.thml

 

Homenet

US

Boneva and Kraut

http://homenet.hcii.sc.cmu.edu/progress/index.html

LEEP Distance Eduation

US

Haythornthwaite and Kazmer

http://www.lis.uiuc.edu/gslis/degrees/leep.html

 

Metamorphosis

US

Matei and Ball-Rokeach

http://metamorph.org/

National Geographic Survey2000

Canada

Global

Quan-Haase and Wellman;Chen,Boase and Wellman

http://nationalgeographic.com

 

Netville Wired Suburb

Canada

Hampton and Wellman

http://www.chas.utoronto.ca/~wellman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US

Howars,Rainie,and Jones

Boneva and Kraut

http://www.pewinternet.or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hird world

India

Davidson,Sooryamoorthy,andShrum

http://www.lsu.edu/sociology/faculty/shrum.html

 

Social Support for Japanese Mothers

Japan

Miyata

http://www.meijigakuin.ac.jp/~miyata/

 

Stanford Institute for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Society(SIQSS) Internet and Society Study

US

Nie,Hillygus,and erbring

http://www.stanford.edu/group/siqss/

 

Syntopia

US

Kats and Rice

http://www.scils.rutgers.edu/~rrice/syntopia.htm

Technology research Group

US

Copher,Kanfer and Walker

http://archive.nsca.uiuc.edu/edu/trg/

 

UCLA 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Policy World Internet

US

Lunn and Suman

http://ccp.ucla.edu/pages/internet-report.asp

 

University of Maryland WebUse data Archives

US

Robinson,Kestnbaum,Neustadtl and Alvares;Neustadtl et al.

http://www.webuse.und.edu/

 

1.3為各國至2001年網路使用人口數量與成長率。見(http://www.nua.ie/surveys/how_many_online/.)

2002年底之前,全球曾使用網路人口已達五億(Nua,2002)。特別可以討論的南韓是發展中國家,兩千兩百萬人口使用網路,1999-2001年比例由21.33%成長到46.4%。而即使是在中國家當中也存在著個別的數位落差的問題。

 

三、網路與差異:

我們同時透過各章的研究來看:誰在上網?他們在用網路從事什麼?花了多少時間?使用的頻度如何?在分析各種不同族裔、性別、年齡區間、網齡的個人背景以及使用歷程,以及如何「知覺」到網路的需要、退用者的狀況又是如何?如何經由知覺-使用者-重度使用者這樣線性的發展過程。察看網路使用「取代」了哪些其他活動的時間。

 

四、網路與社會互動

刻板印象中網路的使用被標示著「社會孤立」,但是上網真的代表更加的孤立與疏離嗎?他們增減在其他活動的時間究竟有哪些?對整體使用媒體而言又有哪些變化?工作與學習的模式如何的改變?對健康又有哪些影響?這是不是會造成越來越個人化的社會?在個人成為portal的網際社會,如何由「區域做為核心」轉變為「個人成為核心」。

1.4對比的是由「族群生活」異變到「網絡生活」的變化。檢視社會型態的變化,使用者在各項生活向度上是如何產生質量上的變化。

返回36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