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ata
Kakuko(2002),” Social Support For Japanese Mothers Online and
Offline”pp520-548 in B.Wellman & C.Hay Sothornthwaite eds.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Blackwell.
日本母親們線上與離線的社會支持
李瑞怡(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前言:
本章要探討的是日本母親們線上與離線的社會支持,觀察的透過網路所產生的社會支持否有助於健康(或是幸福感),並且將檢驗對現實生活網絡的進促。透過四個電子版面的問卷回收,分析兩階段都有回應的331份問卷,來使用看網路的強弱連帶(Strong,Weak ties)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刊登意見(posting group)與非刊登意見組(non-posting group)兩者作為對照,檢驗各自在線上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與關連性,並試圖比較長時間與短時間的差異。
線上社群的支援:
姑且假設線上的支援也許能夠進促母親們足夠的社會支持程度。網上能提供匿名的空間來交流,提供了私密性,提供了隨時隨地依隨意願可退出的空間。更棒的是這些大量的線上社群可依興趣取向擇定特定的話題,線上空間提供了有用的訊息以及各項解決方案,提供的不只是社會也是情感上的支持(Wellman and Gulia,1999)。
日本的家戶數網絡通訊成長趨勢是逐年增加,2002年達到34%,而自1999年始,婦女可藉由手機上網(Ministry of Public Management,Home Affairs,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JP,2001),因而對於在家育兒的婦女來說,可藉由尋求他者的協助來取得建議以及壓力調適。
四項對於線上所獲的支援:
1. 哪種的婦女會由線上取得社會支援?
1997年Mickelson的研究指出:對於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經由線上所獲得的健康團體的支援多於親友,而這些母親們通常基於孩子們的個案需求提問。另一項關於癌症病患的研究則指出:相較於現實生活的癌症病友,線上病友的支持反而更高( Turner,2001)。
第一個假設:在現實生活中獲得較弱人際支援的母親傾向獲得更多的線上支援。
2. 獲得來自於線上的支援有使得這些母親們更健康(Well-being)嗎?
Kraut等人2001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網絡交流的密度與頻度對於健康有正向的影響。使用量越高的人越能夠心理健康。包括了更低的寂寞感、更少的負面想法、對於時間壓力的消弱、增加自信心等。甚至在一個學生研究中指出,因為電子郵件的往返降低了情感的憂鬱(Depression)(LaRose等,2001)。因為在網路上可以找到過去提問的資源,所以在網路上有助於尋求解決方案、建議、問題處理等等。藉由經驗「共享」,提供了同理心、鼓勵與諮詢。
第二個假設a:經由網絡獲得高度支援的母親們心理健康程度比獲得較少支援的母親高。
因為獲得回應的緣故,張貼問題的人獲得訊息的滿足越高,增加了心理健康的程度。這裡的研究指出人們只單純閱讀訊息獲得的滿足較低(Ikeda,1997)。2000年Wright的研究也表示:年長的成人對於線上網絡的涉入程度越深有助於減輕生活的壓力。
第二個假設b:張貼訊息在網路上的母親們比起不張貼的因獲得支援而增了心理健康。
3. 這些母親在線上提供育兒訊息的動因是什麼?
有種可能性是這樣做有助於協助自我定位,互助的行為能夠增加自信、獲得他人尊重以及標示個體存在感。在職場上的研究也指出不是個人因素,而是透過給予技術上的建議能夠帶來專業感,藉此獲致成就感(Constant等,1997)。母親們提供線上的互助團體純粹是出於互助的因素,線上的園地是對任何人公開的,同時也界定使用者與非使用者。
第三個假設:母親們對於身為網絡的一份子意願提供更多的協助給其他線上成員。
4. 線上生活與真實生活的支援在獲得與給予之間的關係為何?
六成的人與親友分享在網路上所獲得的訊息(Miyata,2000),人際的強弱連帶也許能影響行為、心理過程以及日常生活。所以說使用的強度越高越能增進心理的健康。本研究將顯示出線上的互動與現實生活的互動是如何進行交互作用的。
研究過程:
這裡研究的對象是家裡有學齡前幼童,會以網絡交換相關資訊的母親。本研究使用日本最大的入口網站Nifty(有超過七百個討論群組)的四個討論群組「Child-Rearing Forum」、「Wife Networks」、「Forum for Working Mothers」、「Forum on Education」作為研究取樣對象。四個區辨見Table18.1。
第一階段徵求了家裡有學齡前幼童的母親,獲得416份問卷回覆。第二階段(三個月後)針對這416份問卷進行幾乎相同的問卷獲得331份回覆。即為本研究樣本。
樣本描述:
1. 22-42歲之間,平均年齡32.6歲。
2. 60.9%為家庭主婦,21.2%有兼職工作,17.9%有全職工作。
3. 47.5%大學以上教育程度,32.3%專科教育程度,20.2%中學教育程度。
4. 55.6%有一個小孩,35%有兩個小孩,9.4%有超過三個小孩,平均每家戶數小孩1.6個。
5. 成員中大多數由兩代組成,3.5%有保母,11.2%沒有其他成員協助養育幼兒。
問卷架構:
網際網路的支援與真實生活的差異:問卷中詢問在育兒過程中所獲來自家庭、鄰人、朋友交往的頻度來施測。共六個問題。
第一個層次的問題:在真實世界中實際上的接受協助。
1. 三個交換訊息來源的比例:a.供給對於孩子生病,孩子的發展教養,對於保母以及日間照護的訊息。
2. 二個情感的支援比例:對於育兒問題的處理,是否學習或給予他人所遇相同問題建議。
3. 一個手段上的支持:是否提供或接受託管幼兒(頻度上以四向度計分:不曾、不常、常常、總是)。
第二個層次的問題:在真實世界中實際上的給予協助。
第三個層次的問題:在線上曾經接受他人協助。
第四個層次的問題:在線上曾經給予他人協助。(結果見Table18.2)
第一階段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感受到「不是只有我對於育兒有這樣的問題。」因而感到有獲得的支持與鼓勵,結果也顯示在情感支持程度上,線上甚於現實的朋友。
第二階段的受訪者表示:在訊息與情感上的向度顯示的差異在現實與線上差異不顯著,對於接受現實的協助穩定度大於線上支持。這是因為在生活中會尋求現實協助的狀況,他們同時也會尋求線上的協助。並顯示「接受」訊息以及情感上支持的大於「給予」的狀況,但是有一定比例的母親經常性的提供他者諮詢。
哪些人接受了網路的支持?用第一階段設七個變項,第二階段作為依便項。為分為七類:
1. 第一階段接受網絡上情感以及訊息協助的(結果最為顯著)
2. 第一階段接受現實情感以及訊息協助的(顯著)
3. 育兒壓力來自於幼童健康問題的(不相關)
4. 育兒壓力來自於母親角色(顯著)
5. 線上網絡使用的頻度(顯著)
6. 對於使用網絡的定位:是否承認是一個社群使用者。
7. 是否承認對於網絡使用的效益是多樣的。
研究結果指出第一個假設不成立,藉由網路的使用強化了這些母親們的社會支持。支持了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K1])(Merton,1968)。
弱連帶促使尋找相關的資源(Wellman,1997.Granovetter,1973),我們可以說在現實生活是屬於弱連帶的母親們,傾向於尋求網絡的資源更甚於同質性高的朋友親屬。
網絡的使用如何影響憂鬱與自信?[1]
Cohen and Wills1985年的研究顯示了其相關性。這裡分別使用了Todai Health Index(Suzuki and Roberts,1991)來檢測憂鬱程度,以及羅森堡(Rosenberg)量表檢測自信程度。區辨為無張貼組與張貼組(過去三個月內有張貼一則以上)。結果並無顯著區辨於兩者。用結構方程式模組比較的結果:擁有高度網路支持的母親們健康程度高於那些網絡支持度較低的使用者。比較兩個階段的分析也指出,長遠而言,憂鬱的減低與自信提升呈正向關係。
提供網路支援的動因:
以第二階當作依變項,第一階設五個變項。
1. 第一階中所有提供網路支援者。(結果非常顯著)
2. 第一階中所有提供現實生活支援者。
3. 張貼訊息的頻度(分七等)。(結果非常顯著)
4. 定位自己是線上社群者。
5. 知覺網路社群所帶來變化的。
小結:
H2a、H2b結果成立。第三個假設(H3)成立。網路社群的使用越深入的張貼頻度越高的,對於自我定位為線上社群使用者越強烈。本研究也呼應了(Kollock,1999)的研究,母親們互相支援作為心理動因。以及(Sahlins,1965)的研究結果(generalized reciprocity交互作用)所以可以說有四個原因:基於可以獲得回應,可以獲致聲譽(自我肯定),以及效率,另外是基於社群的相互承諾(無形的)。Table18.6是一個態度量表。兩階段所獲致結論前三者無異。分別是:
1. 之前有獲得他人網上的協助,所以為了回報協助,同理心。
2. 分享對我也有益處。
3. 對於我的線上社群有聯繫感。
這些結果顯示了,網絡的互動非基於私人因素,而是參與感。
線上的支援與參與有助於現實的支援嗎?之前的說明已經有顯著的結論。
討論與結論:
弱聯繫的母親成員應該更加的需要網路社群。網絡的持續有助於母親們的心理健康。網絡強化現有的聯繫而不是取代舊聯繫。與現實生活的往際方式不同的是線上的互助是無形的,非像現實生活中的協助是建立在幫忙看顧孩童,金援或是搭便車這樣的事情上。參與在於互相提供訊息以及建議。
1. LaRose等人(2001)的研究預示「自我調適」(self-efficacy)的能力能克服對於新進入網路環境所致的壓力。【描述得不清楚】
2. 不論長短期,網絡的支援都與現實的支援相關,並有助於健康。而根據Rheingold,1993;Wellman and Gulia,1999的研究指出,在網路上活絡並且常提供意見的個體,獲得來自網絡的支援也越快速而多。
3. 因線上所產生的網絡資本(Network Capital),越來越等同於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所以台前台後的趨向越見一致。
[K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