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va
Bonka and Robert
Kraut
(2002).“Email,
Gender,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372-403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
網路信件、性別和個人關係
陳芳哲整理(南華社研所)
摘要
本章利用質與量化的資料,去核驗男女是如何使用網路,特別是e-mail的使用,維持他們的個人關係。本章認為,性別的角色影響會因為此新科技而讓之前的關係更增強。
女性在家庭、朋友及親屬等關係之間,利用e-mail都比男性還多。因此本文認為,女性比男性還慣用此科技,並藉此擴展她們的社會網絡。
男女用在保持和兄弟姊妹、雙親聯絡的狀況是類似的,最常聯絡的也都是朋友。這新科技也加深了父親與不住在家的子女間聯繫。妻子這邊也利用e-mail聯繫夫族那邊的關係。本研究認為e-mail有很多好的影響,尤其對於女性更多。
網路使用的性別鴻溝已在縮小,但差異還是存在「使用的形式偏好」。女性較偏搜尋健康資訊和教育議題。男性則偏新聞和環境。最大差異是在e-mail的使用,平均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e-mail。
本章特別檢驗e-mail去維繫其人際關係。先前的研究,女性比男性傾向透過社會關係去定義自己,是溝通中心(橋樑)。1995∼1998有幾乎50%的e-mail成長率,事實上用在工作關係上的e-mail根本沒成長,但卻很少研究在考驗既有的人際關係是如何在線上維繫。
對他人關係中的性別差異
男女以不同方式及風格來衡量並維繫人際關係,之前有些作者處理過,但焦點卻放在F2F的溝通上。
Spence和Helmreich用”expressiveness”這詞來表示一種在人際關係上情緒的親密態度或習慣。這詞也有助於在其他人關係中表示更多熱情(動力)的風格。平均來說,女性更是如此,更多她們感受的意義及更少的agentic(比起男性)。
女性傾向和她們好朋友對話,而男性則花時間在他們的常見的活動!表示女性溝通是為了避免被孤立及獲得社群,而男性則是為了獲得並維持其社會地位。
一些人指出差異是男女的對話風格,一種”幫助”的溝通,連接性的溝通方式。一種是”阻絕”的溝通,在一開始就打斷、掃興、削弱其後的互動。而女性大多是前者,男為後者。
女性平均來說,是較投入於人際關係,要求更大量的社會網絡。但有些研究顯示:雖然男性都傾向不多的親密關係,但男性有著較多的同性友誼。
這些性別上差異,首先就呈現於F2F的習慣和使用電話習慣上。
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電話,男性使用電話是比較工具傾向,男性認為閒談和情緒的分享不是電話的發明目的。因為科技是要把在公事上因為遠距離的想法或感覺變為更容易分享,而女性則是多半來聯繫更大的交友圈。
因此我們預期女人是較多溝通性表達,而男性則是較多工具性表達。一些研究顯示e-mail比F2F
or 電話對於人際關係的維繫並不適合!
P&A調查顯示:在使用網路溝通方面女性比男性多,使用e-mail,女性都用在與家庭、朋友上。例如:女性會比男性用e-mail跟父母、祖父母和旁系親戚(姑叔、堂表),跟遠方朋友也是相同狀況。73%女e-mail給遠方朋友。男性只有65%。女性比男性更愛使用e-mail,是因為他們認為e-mail比其他的溝通方式都還要有效率。
其他研究也推論:差別是在男女如何使用電腦來進行溝通。
女性的性別角色被預期是連接家庭與親戚間關係。在已婚婦女更被預期為聯繫家族與朋友間關係的義務角色。
此外,因為女性傾向用感情風格(分享想法及感受),這在遠距離較易完成。而男性則傾向工具風格(和其他人一同工作),如果對方住的遠,就比較不易完成。這可推知女性要比男性有更大的社會交誼圈,於是女性花更多時間使用e-mail的”連接”特徵,引發更廣泛的e-mail交換!
如果e-mail被女性用來維繫她們的人際關係比男性來的恰當,那麼想必女性使用e-mail的態度也是較積極的。而且女性如果沒了e-mail就會損失的比男性多,因為她們從使用e-mail上,獲得比男性更多的人際關係。
使用的三種資料:
1.
Th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iect March 2001 survey
(以下簡稱P&A)
2.
HomeNet Project 1998-9 survey (以下簡稱H.S)
3.
HomeNet Project 1996-9 interview(以下簡稱H.I)
方法
P&A
2001 survey,美國,每日,追溯網路使用的調查
時間:3月12~4月9日,2001。電訪2135個對象(48.2%男、51.8%女)
11.6%低於高中以下、34%高中以上、28.4%科技學校或大學、16.1%大學畢業、9.9%研究所。16.8%收入在3萬以下、28.9%收入在3萬∼5萬、34.5%收入在5萬~7萬五、19.8%收入在7萬5以上。
測量
使用MAIL來推估關係間的聯繫,有下列幾種形式:
跟家人間---
1.你曾經MAIL給任何直系或旁係的親屬嗎(此題只問從去年開始使用MAIL的人)
2.家族哪些成員(配偶、孩子、父母、手足、姑叔、堂表、甥姪、姻親)最常和你使用MAIL?
跟朋友間---
3.和朋友間有使用MAIL嗎(地理區位上的遠近與使用的頻率高低)
有增廣你的聯絡網嗎?---
1.當你開始使用MAIL,就開始頻繁地和之前沒有聯絡的家庭成員聯絡嗎?
2.你有使用MAIL或網路找尋你好久沒有聯繫的家人或朋友嗎?
還分析了三種MAIL態度:
1.你覺得使用MAIL跟家人聯繫有效嗎?
2.你覺得使用MAIL跟朋友聯繫有效嗎?
3.如果你不再使用MAIL,你覺得你會損失多少?
在H1998-99的量化資料中,主要是調查美國人在家使用網路的方式對生活的影響。237個家庭、446位受訪者,位於匹茲堡及賓夕法尼亞州的樣本。受訪對象是最近(1998春)才買電腦或電視。這些人被追蹤了一年,分為三個階段:1998春、1998秋、1999春。但這些樣本只包括成年的白人。
測量方式:
1.最近一週花多少時間(分鐘)在傳送MAIL
2.MAIL使用的四個指標---常用、一週的平均時間、在家使用MAIL的頻率、幾乎不曾用過。
用MAIL和遠方及鄰近的親友保持聯絡,有兩個形式:
1.過去六個月,你多常在家使用網路與遠方親友聯絡
2.過去六個月,你多常和住在匹茲堡(當地)的朋友用網路聯絡?
另一組有關態度的問題(%)
1.你覺得MAIL多有用?
2.你覺得MAIL多有趣?
我們分析傳送MAIL中「與親友的聯結度」及「找到新朋友的可能性」。也分析網路中帶來的娛樂功能:音樂、遊戲、搜尋癖好的資訊
質化資料
面訪匹茲堡、賓夕法尼亞的41個家庭,男性與女性成年人,有四個階段樣本:1996一個家庭、1997十四個、1998五個、1999十二個家庭。受訪者包括32位女性(平均47歲),28位男性(48.8歲),都是高收入(73.1%超過3萬五千元)、高教育(77.5%至少大學、35.2%碩士),98%是白人。半結構式訪談,時間2∼3小時,整個家庭的成員都接受訪問(包括孩子),先集體訪問,之後個別受訪。
關係形式主要有三種:家人、朋友、泛泛之交
三種使用媒介:MAIL、聊天室、即時訊息
於是有九種組合呈現。
當控制了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網路使用等變項後,女性顯出較常和家人使用MAIL(女78%,男68.2%),和朋友間的聯繫也是女性較多(女83%,男76.3%)
most
often |
配偶 |
孩子 |
父母 |
手足 |
姑叔 |
堂表 |
甥姪 |
姻親 |
男 |
6.6 |
12.0 |
17.5 |
38.0 |
7.8 |
11.4 |
3.6 |
3.0 |
女 |
0 |
13.6 |
18.8 |
34 |
5.8 |
9.9 |
3.7 |
14.1 |
在「復甦」方面,有39.1%的女性與21.6%的男性因為開始使用MAIL,而和以前無接觸的家庭成員聯絡。
revive |
配偶 |
孩子 |
父母 |
手足 |
姑叔 |
堂表 |
甥姪 |
姻親 |
男 |
1.6 |
8.1 |
4.0 |
35.5 |
7.3 |
30.6 |
8.9 |
4.0 |
女 |
0.5 |
1.9 |
5.7 |
26.5 |
10.9 |
34.1 |
8.1 |
12.3 |
三種自陳式的態度報告:使用MAIL和家人、親戚、朋友的接觸有效度?
發現女性認為MAIL是更有用的聯絡方式,此外女性也認為沒有了MAIL會讓自己損失更多。
P&A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MAIL和家人、親友聯絡,但男女也都最常和直系血親(手足、父母、孩子)使用MAIL聯絡。男性會和配偶傳送MAIL,而女性會和她的夫家聯繫。男女使用MAIL來恢復家庭關係的頻率不同,女人最常和堂表親,其次才是父母。但男性則是相反。有趣的是,男性開使用MAIL和子女聯絡,而女性則開始和姻親使用MAIL。
在H98-99的研究,控制了教育、收入、使用方式(98%白人、無控制種族與年齡),發現女性每天花在MAIL上的時間,比男性更久。對於當地朋友的MAIL頻率使用是無性別差異,但對於遠方的朋友,女性則是多過於男性。
控制了教育、收入、MAIL用法,分析使用MAIL的認知態度,在「保持與親友的聯繫有效度」上,女性是肯定的(女4.09
VS男3.63)。而「找尋新朋友」方面也是女性高於男性(2.95
VS 2.53)。但對於其他三項活動(音樂、遊戲、癖好的資訊收集)就無顯著差異。女性也都比男性認為用MAIL和親友聯繫或是找尋新朋友是有趣的。雖然女性比男性花更多的時間在與親友傳送MAIL,但男女還是最常跟兄弟姊妹及父母傳遞MAIL,差別只是在於對象的遠近。換句話說,女性認為MAIL是種更積極的聯絡形式。
質化結果
在這些面訪資料中,(抽樣單位:家庭,受訪者:家庭成員)有29/32的女性在家使用MAIL跟他人聯絡(男性只有14/28)。只有3名女性沒用過MAIL,但14名沒有使用MAIL的男性中,只有兩個是沒有時間或是相關知識而不曾使用過。
|
總數 |
有用過 |
沒用過 |
缺時間或知識 |
缺興趣 |
男 |
28 |
14(50%) |
14 |
2 |
5 |
女 |
32 |
29(91%) |
3 |
3 |
0 |
調查中只有兩個家庭是在家庭中使用MAIL:一是在房子裡不同的地方互相傳送MAIL,另一個是工作的丈夫和家中的妻子傳送MAIL。其他的受訪者則都有和其他的家庭或遠地的親人使用MAIL聯繫。一位女受訪者提到她覺得性別上的確有差異,她處理著家庭中各式的聯絡,即使她對MAIL一點興趣也無,而丈夫則從不使用電話,偶而上個網找他想知道的訊息(癖好),其他的時間從不使用。
女性最常和手足及父母聯繫,29位女性中,有10位最常和手足聯絡,6位和父母。14位男性中,只有4位和手足保持接觸,沒有人和父母聯繫。而女性沒有用MAIL和手足、父母接觸,最可能的原因是沒有機會使用MAIL。
我們也發現了一種現象:MAIL對於女性來說,是補充了她們和父母的電話溝通,但卻是取代了對其手足的電話聯繫。也就說有了MAIL之後,是補充對父母的聯絡,但是卻不常使用電話聯絡兄弟姊妹了。
10位女性(34.5%的MAIL使用者),3位男性(21.1%)呈現出會用MAIL與堂表、姑叔、甥姪、姻親聯絡,這和P&A的報告相似。當中出現一個較特殊的例子,以不同於傳統的方式來對待未來的婆家:在他們婚期宣布之後,受訪者(女)開始使用MAIL和未來婆家聯絡,她在結婚之前就和小姑發展出長久的線上關係。沒有足夠的的資訊可顯示父母和外地的孩子的MAIL使用情形,因為成年樣本都過於年輕,而且只有2男2女。
母親們會利用MAIL和孩子保持聯繫,但只有一位父親會偶而和兒子通信。三位以上的女性預期她們的女兒在未來要和在大學的女兒使用MAIL,所以表現的對MAIL很感興趣。
也有一位女受訪者提到:從她結婚之後,她每週會撥電話給母親,但她的父親總是只給她一聲「嗨」而已,她幾乎沒辦法和父親分享她的想法和情感。但有了EMAIL,她開始和父親規律的通信,父親也會用MAIL和她分享他的想法、感覺和個人經驗,可是如果是打電話,仍然只有母親會和她對話。她也認為和大學的兒子,也適用MAIL較方便,因為兒子有可能正在忙、累了、或是正在讀書而不方便接電話。
朋友
男女有不同大小的MAIL友誼圈。23位女性(72%、79%的MAIL使用者),9位男性(32%、64%MAIL使用者)有和朋友使用MAIL接觸。女性有用MAIL的責任去維持普通家庭親友的維繫。有一對夫妻受訪者,之中妻子理所當然的用MAIL和家庭親友聯繫,因此丈夫也覺得沒有必要重複這項工作。丈夫表示妻子會把任何他該要知道的事情都MAIL給他,所以他不需要直接和親友聯繫
當地朋友
針對近距離的朋友,性別上沒有什麼差異。有7位男性(25%的受訪者、50%的MAIL使用者),及10位女性(31%、34%MAIL)都用MAIL和當地朋友聯絡,這是因為男女都認為用MAIL和當地朋友聯絡、安排、籌畫相關的活動是方便的。但是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就不會太常使用MAIL。不論男女都不會用MAIL和當地朋友聊天,只有一個個案是例外,她認為用MAIL代替電話,是比較不受傷害的,她可以在任何一刻傳送訊息。
遠方朋友
對於遠方的關係聯繫,MAIL就成為了這些關係的中心點。女性比起男性更廣泛的使用了這項功能。有三種助益:
1.削減人們因搬家或工作的流動性而產生的阻隔,人們依舊可和老家附近的人聯絡
2.所費成本較低。例如寄聖誕卡片,時間、金錢、且可多對象。
3.和從未碰面的遠方朋友發展友誼。(女38%VS男29%)
訊息類型至少有三種:
1.boilerplate。
包含了笑話、故事、敘述、問候卡、音樂典、假造信。這些轉寄信不只有一位的收信者,而且信上會保留每個收信者的位置,於是這些現象將開始有了潛在的社會支持、伙伴關係或建言。
2.for
coordination。
分享式的、參與式的、社會性質的訊息,包括安排和朋友的週末遊玩,或是關於當地的社區活動
3.for
personal sharing。
感情表露、提供伙伴關係、社會支持,分享想法及感覺。但有6位女性認為MAIL仍是有阻絕性,如果要加深彼此間的溝通關係,是有其他的媒介(如電話或是即時訊息)。
不論是MAIL或是電話對於分享深度情感何者較佳,但MAIL的確對於「團體」較有影響(多對象發佈),而且MAIL也比電話或即時訊息來得較多回覆(因為對方可以不用時時在螢幕前),而且MAIL能讓作者更小心的選擇用詞,在寄出前重新審查自己的內容。
訊息往返的形式
1.facilitating。突然間的、持續幾天又消失的。
2.restricting。不馬上回覆的、有延遲性的、少量的。
在即時訊息中女性也是較傾向第一種模式,一位女性受訪者提到,MAIL是單方面的書寫,在收到對方的回覆前,你無法做任何事情。但即時聊天就大大縮短這種焦慮,它必須持續地在螢幕前方,這樣的對談會比MAIL來的好。
MAIL和即時通都是文本形式。先前研究也顯示女性較擅長使用文字來表達自己,但男性則會顯的有點勉強,但究竟何種形式(文本:MAIL、即時通VS非文本:電話)比較有吸引力仍是不清楚。
結論
研究證實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e-mail去活絡人際關係,也找出了三種結論:
1.
女性更常用e-mail跟親友聯絡
2.
女性更常用e-mail跟很久沒接觸的家人聯繫
3.
不同的性別角色有不同的人際關係,不同的價值,及不同的
e-mail使用
男女也都廣泛地使用e-mail和手足及父母聯繫,這新科技也鼓勵了男性和他的子女聯絡,妻子以平均更少的花費(時間和金錢),去盡到性別上的義務。
這些資料不是可直接比較的,因為H
survey是小樣本,且只限於匹茲堡,而P的資料雖多樣,但仍不能代表全部。而面訪資料則是方法上的不同。而且H的資料,大多的e-mail使用是『在家』的,但P的資料是指「在家及工作場合」的使用,而這些樣本都是中齡、中產、已婚的白種美國人,非中產的白人的男性與女性就會有不同的對話、人際關係類型及風格。例如:高社會的人會傾向有較多的朋友,勞工階級的女性就傾向F2F的方式,未婚者就比已婚者有較多的朋友。
但研究還是顯示出一些男女使用e-mail的習慣及信任上的差異,例如:美國女性很傳統地對聯繫親友關係盡責,而e-mail就幫助她們盡到這個義務,女性也比男性更常跟旁系血親傳送e-mail,特別是堂表及姻親。
在這些各種的溝通形式中,女性做了大部分工作。然而,這新科技似乎都促進了男性與女性去跟成年的手足和堂表親聯繫,並且促進父親與孩子之間關係。
男女在親友家族上使用e-mail聯繫的關係只有頻率的不同。
男女在對於維繫鄰近當地的人際關係並無不同。e-mail對於參與活動是有幫助的,而且對於協調與當地的社會活動也有助益。這對女性來說,有更工具性的幫助,我們亦得知因此女性比男性有更廣的社會網路。
在H及B&A的資料顯示,女性有比男性更積極的使用態度,她們認為傳送e-mail是更有用,也更享受它的功用。一是因為女性較傾向用文字表達自己,二來e-mail比對話要有更多的個人控制,研究也發現女性會較擔心她們的人際關係與對他人的情感,男性則是較不在意。
女性較偏向以『幫助』性的溝通風格,藉由e-mail『湧現式』的、『爆發式』的呈現溝通,但男性就以阻絕風格,容忍在溝通期間有延遲。
接著也發現一些被CMC改變得人際關係形式,例如:e-mail加強了手足及父親對子女的聯繫。而且女性利用e-mail去加強用電話和父母的聯繫,但e-mail代替電話和手足的溝通。網路服務被年輕族群給擴展開來,未來的研究就要著眼於這些各式科技形式是如何地被用來對應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