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會的研究方法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  歐貞延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許多人慢慢開始重視網際網路這個虛擬空間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許多關於線上的研究也慢慢展開,在這個有別於以往真實研究場域的虛擬空間之下作研究,我們是否應該從新思考網路研究倫理的規範與可行性,畢竟網際網路有許多特性是有別於真實世界的,例如匿名性、便利性、互動性、即時性、虛擬性、私人性、低成本、多媒體及無國界等特性,這許多不同於真實世界的特性,使網際網路成為一個不同於以往真實世界的研究場域,在這個新的研究場域之中,所有有關社會學的議題都應該重新思考,研究的方法和倫理也應該重新被檢視,不能拿傳統對研究方法或倫理的觀念來看待線上研究。

美國電腦倫理協會爲電腦倫理學所制定的十條戒律:(1)你不應用電腦去傷害別人;(2)你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3)你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4)你不應用電腦進行偷窺;(5)你不應用電腦作僞證;(6)你不應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體;(7)你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電腦資源;(8)你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9)你應該考慮你所編制的程式的社會後果;(10)你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電腦[1]。這十條戒律我們可以將它歸類為一般性的倫理問題,此外,網路倫理尚包括訊息的散播權問題、匿名技術使用的問題、隱私的問題等。

在網路社會建立之初,許多關於線上的研究也已悄悄地展開,但這是個不同於傳統社會新興領域,網際網路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很多關於網路上的研究的,我們不能拿傳統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來看待它,應該以一種開放的視野,為網路研究尋找新的方法。

N. Zurawski的論文設計了120個問題,訪問來自世界各地的120個網友,希望證明真實生活本身對網路的使用與經驗是相當重要的,人們在線上進行互動、創作或形成虛擬社群,是以現實生活的經驗作為指導方針。網路可以當作一個領域來研究,他並沒有與訪談對象面對面接觸,但其提出研究者必須對該領域相當熟悉,才能進行參與觀察研究。[2]

K.M. Smyres利用質性的方法在線上進行研究,提到人們的經驗是立基於多種相互作用的因素所構成,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體驗,但他認為社會科學本身並沒有客觀性,因此在網路上進行質化研究雖然有許多主觀的價值選擇、判斷但其仍是有效而可行的方式。[3]

Sherry Turkle在《虛擬化身》一書中提到,她以民族誌的田野調查與臨床的參與觀察為依據,以本身的感性與品味構成一種主要的調查工具。在田野調查過程中,她以人們與電腦相會之處觀察其間的互動,並記錄有關幽默、衝突、合作與使用風格,來了解人們架構社會生活與文化的意義,並與身邊的人做非正式的交談,交談方式取決於對象的年齡和狀況,時間多半是三十分鐘到一小時。在臨床研究的過程中,則採用較細密的訪談,有些受訪者每次與他常談六到八小時,以探究一個人的生活史,並找出科技在其間扮演的角色,她將自己定位為研究人員,若談及臨床治療過程的相關問題,會將受訪人從話題引開。[4]

Cleo Odzer的《虛擬性愛》一書則是利用田野調查的方式,將她自己親身參與在網路世界中闖蕩的情慾經驗寫成一本完整的紀錄,乃是本身實踐的反思,並突出另類的性愛說法和定義。[5]

黃厚銘研究《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其參與設計了量化的問卷,亦對網友進行焦點團體訪談與一對一訪談,且在徵求網友的同意下留下網路談話紀錄,並以個人體驗與思考作為論證基礎,亦不排斥徵引與網路人際關係相關的電影、電視劇與文學作品。其引用資料的多元性,立場較接近Giddens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一書中所說的,不是作為佐證,而是用以輔助說明的徵兆。[6]

袁薏晴《數位年代的女性啟蒙》一書,除了理論的討論之外,主要採用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式,參與She Say『養男人』網站、奇摩聊天室與女性專屬之BBS站中言談的討論分析,以探討虛擬空間中女性自我認同與尋求行動意義的反思與建構過程。[7]

陳怡安《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一書,採用面對面深入訪談每週平均上網時數20小時以上的重度玩家,並實際參與觀察玩家們進行遊戲之過程,且參與聊天室、討論區之互動,亦採用書籍、雜誌及BBS上與遊戲之相關主題、玩家心得以作為分析的文本。[8]

謝豐存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使用者在台灣最大的交友配對網站『LOVE MATCH』擇偶關係歷程的發展與特質,以及尋求上網擇偶的原因。[9]

林琬馨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包括網齡、上網時段、接觸網路性相關資訊頻率、接觸網路性相關資訊主動性、平均每天接觸網路性相關資訊時間、接觸網路色情頻率、接觸網路色情主動性、平均每天接觸網路色情時間)在大學生性態度、性行為之差異情形。[10]

徐憶鳳研究十五位曾有或目前正在進行網戀者(包含五對男女朋友或夫妻及五位個別研究參與者),利用紮根理論法(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由系統化的資料蒐集、分析,歸納和演繹交互運行的方式進行研究,探討網路戀情(網戀)的發展歷程、類型與特質,及其影響因素。[11]

邱秋雲針對透過網路建立、發展愛情關係者進行研究,其進行網路問卷調查,並選取十位受試者進行深度訪談,以成人愛情依附型態及自我揭露作為探討網戀者人格特質與其互動之依據。[12]

綜觀國內外關於網路的研究,大多數的研究者身兼多重身分,既是網路的參與者、使用者,也是網路的觀察者、研究者;此外,網路上的研究實不能以質性或量化二分法來作分界,許多研究者都是利用多種方法來作研究,例如設計問卷、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利用網路上現有的資料作分析等,並且會親自進入研究場域,以自身的經驗為基礎,來分析研究各種線上行為或現象。網路空間是一個多元的溝通環境,如WWWE-mailBBSchatMUD等,不同溝通環境有不同的基本特質,而這些基本特質,影響我們的行為表現並呈現出不同的互動模式與特性,並產生許多特殊的網路現象。在網路研究之初,兼容並蓄的包容各種行為、思想,並嘗試各種研究方法,才能為網路研究另覓一條新的出路。



[1]沈亞萍,〈網路倫理初探(上)〉,(http://news.enet.com.cn/document/20010108/2001010813520001.shtml),2002/09/17。

[2] N. Zurawski,〈Among the Internauts: Notes from the cyberfield.〉,《Issue Six: Research Methodology Online》,(http://www.socio.demon.co.uk/magazine/6/zurawski.html),2003/06/10。

[3] K.M. Smyres,〈Virtual Corporeality: Adolescent Girls and Their Bodies in Cyberspace〉,《Issue Six: Research Methodology Online》,(http://www.socio.demon.co.uk/magazine/6/smyres.html),2003/06/10。

[4] Sherry Turkle(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頁385-389。

[5] Cleo Odzer(1998),《虛擬性愛:第一本關於網路性愛的田野紀錄》,張玉芬(譯),台北:新新聞文化。

[6]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7] 袁薏晴(2002),《數位年代的女性啟蒙》,嘉義:南華大學社研所,頁169-170。

[8]

[9]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琬馨(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及其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徐憶鳳(2002),《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邱秋雲(2003),《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