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武術–
中國武道與日本武士道的比較
南華大學社會所 劉燕青
壹、中國武術(國術)的演變
一、武術萌芽時期(距今170萬年前至西元前21世紀)﹕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根據考古,距今170萬年前,在中國出現了原始人類活動的足跡,拉開中國原始社會的序幕。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動物猛獸經常威脅原始人類的生命,原始人類在與凶禽猛獸争取生存環境和獵取動物做為食物的搏鬥中,懂得使用石刀、石矛、石斧等,及一些閃避猛獸或攻擊猛獸的肢體動作。當時,這些原始人類與猛獸對抗的技巧,正是後來武術動作的雛型。某些原始工具的式樣,是後來某些兵器的雛型形制,其使用方法孕育着武術兵械格鬥技術的因素,武術的萌芽就從這裡開始。
二、武術體系形成時期(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221年):
西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國家「夏朝」產生,結束了原始部落社會的形式。歷經商、西周、春秋和戰國時期,武術延自原始武術萌芽時期演變,發展出了適合戰爭格鬥的兵械、突刺和搏擊的形式;武術除了用於戰爭格鬥之外,還在民間得到廣泛的傳播(西周封建制度,士兵平日為農),農閒時便是操兵練武。古代武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三、武術迅速發展時期:(西元前221年至西元960年):
秦統一天下後,建立了第一個集權統治的國家;在楚漢之争後,出現了統一的漢朝;而後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的紛亂後,唐朝再統一了天下。在一連串歷史的戰亂中,因為戰争的需要、民眾自保及保護家園的需求,使得武術推廣的更深入社會;此外,由於各個不同地區的對抗、不同兵器的研發,反而促成了武術的多樣化發展。在戰亂平定之後,除了武術的實用價值之外,武術的娛樂價值受到注意,除了格鬥性的武術外,也發展出了舞蹈化的武術表演;還出現了在採用一定防具及規則的前提下,以競技器械格鬥為娛樂的對戰活動和競技比武,武術的非實用性功能得到利用和發展,也豐富了武術的更多呈現方式。
四、民間武術日趨成熟時期:(西元960年至1664年):
從宋代開始,火藥逐漸進入戰爭中,出現了簡單的火藥兵器,但在宋、元、明時期,傳統兵器仍然是戰争的主要兵器,戰爭為主的武術持續發展,朝廷為了實行統一的操練和標準的規定,進行武術技術的考核,規定了訓練武術技術的方法與標準,促成了武術的統一標準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時,民間武術逐漸擺脫單純追求攻防效果的戰爭武術的形式,沿著自身不同特色的功能發展。宋代左右,以發展出為求表演而編排的武術套路,與講究實戰的戰爭武術分庭抗禮。至此時期,武術已包含了實戰和表演套路兩個部分,以徒手拳術為例,已出現有「十八般武藝」之多的不同武術技巧,包含攻法、套路、格鬥三種不同形式的民間武術體系,已進入了成熟期。
五、武術體育化發展時期(西元1664年至今):
進入清代之後,火藥在戰爭中使用的比例逐漸增高。相反的,傳統兵器的使用逐漸减少;至1901年為止,洋槍大炮成為戰爭中的主要角色,古代武術從戰爭的使用上退出了。民間武術成了武術的主要生存空間。與此同時,民間武術借用醫理和養生、中國傳統思想的觀念,豐富了武術的內涵,提高民間武術的使用價值及思想內涵。同治年間(1862-1874),太極拳、八卦掌、五行拳等以攻防概念為基礎、注重健身、強調哲理的拳派在武術界崛起,使得武術體育化,成為中國民間主要的體育活動。辛亥革命後,許多有識之士,則以武術能強身強種,自衛衛國而積極提倡,上海精武體育會、天津中華武士會、北京體育研究社與民間武術團體在各大城市誕生。當時隨著西方體育教學形式,競賽形式和方法吸收來整理武術,又運用體育基礎科學有關知識方法來研究武術。一九二三年上海舉行了首屇「中華武術運動會」,此後,全國運動會也將武術列為競賽項目,武術進入了現代運動競賽場上。
貳、武術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一、對君主而言:
在中國的歷史中,「武術」一直都是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關係,幾乎所有朝代的君主都是出自武人(文武合一,非莽夫),但歷代中卻很少發現有君主提倡武術,甚至反過來倡文掩武。中國大部分的改朝換代都是經由武力革命,開國君主靠著是身邊一群武人一起幫他馬上打天下的狀態,「武術」是他獲得天下的工具。當天下一但平定之後,君王總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千秋萬歲,天下一切皆在掌握中,必須將任何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力量鏟除,此時,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武人朋友,都有可能照他的方式爭天下,「武術」反而成為他急欲切除掉的一顆「毒瘤」,最好天底下除了天子,其他人通通是弱不禁風,沒有任何強於自己的力量存在。所以,「武術」雖然發展歷史悠久,在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中卻少有大力推廣的時候,甚至是處在一個曖昧不清、不登大堂的模糊位置。
二、對一般人民而言:
在民間階級中,武術卻一直與他們的生活習習相關,很難將武術從他們的生活抽離開來。在中國的歷史中,多採徵兵制度,當一個鄉里為一單位,平日放回家中務農耕作,閒時就集合操兵、演練武術,一方面運動強身,另一方面學習搏鬥技巧,以求保家衛國;固定時間則有將領集合閱兵。對老百姓而言,「武術」就是他們生活佔了相當大比例的一部分。
參、中國武術的精神內涵
中國武術的精神內涵是什麼?似乎很難說的清楚,概括來說中國武術的精神內涵(武道)是包括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釋家修養等內涵。
所謂「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充份肯定了習文修武的功效。初則可以啟迪童蒙,正心修身,及其成功,小則殺賊平亂,保護鄉里,大則安邦定國,造福千萬黎民。這才是中國五千年來,所以要求文武合一教育的終極目的,也是儒家思想的教育重點。
中國文化講究,就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武術所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極高超的境界了。武術中,講人為本。人之一身分為頭部,身軀,腿足,為天地人三盤。上盤吸收天然空氣,下盤擇取地理靈氣,中盤保存人初元氣,是天地人一氣貫通的。所以人生天地之間,一呼一吸,無時不與天地連;一動一靜,無時不與天地合。
中國武道講求的並不是武技的高超,一個好勇嗜殺的人充其量只是個打手,並不被人認為是一個武人;身為一個武人除了武藝的追求,武德的培養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何謂武德?其實就是長抱一顆「仁者之心」;出手是保護自己,而不是傷害別人,出手中拿捏分寸,屈人之兵而非取人生命。
肆、中國武術推廣的困境:
一、國術長年來被認為是「賣膏藥」,不登大雅之堂。
國術長年來被誤以為是專治跌打損傷、賣狗皮膏藥,一般人已有既定的刻板印象,難以改變;加上中國歷史中,才有正史記載武術的人事物,通常是保留在椑官野史、民間傳說之中,因此國術通常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
二、早年對打比賽,使人認為國術過度暴力
格鬥技術在武術的訓練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一點,它關係著武術本身的實用性;早年曾舉辦過世界盃國術對打比賽,對打中難免有人掛彩受傷(像拳擊),但由於新聞播報的不當,反而使人認為國術就是專門練來打架用的,將國術印上「暴力」的刻板印記。
三、國術界內門派觀念太強,排他性過高,以致於沒有辦法統一推廣
中國武術發展至今,門派眾多,每一門派都有自己的歷史沿革、訓練方式、要求重點,最基本的馬步就會因各門各派講究重點不同而有所差異,各門派又因各自本位主義的觀念,不願放下身段,共同訂定出一套統一的教材,使得國術推廣是各自行事,無法集中力量。
四、比賽公正性遭人質疑
國術各門派基本動作要求重點不一,沒有統一的評分標準,評分全賴裁判個人喜好,再加上裁判通常以有預設立場(出身自那一門派),使得比賽公正性不足,易遭人質疑。
五、師資人才嚴重缺乏
雖然在教育部當中明法規定國術為國中小體育基礎科目之一,但由於培育一個國術師資需花費相當大的人力、時間,而目前台灣的國術科系也相當缺乏(且不是教育體系),使得國術師資嚴重缺乏,難以推廣。
六、傳統「好男不當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作祟
中國自古以來「重文輕武」的觀念相關嚴重,至今仍有相當多數人的觀念是「好男不當兵」,認為學習國術是浪費時間,是學習打架的方法,而以有色眼光去看學習國術者,這都使得國術在推廣中遭遇相當大的挫折。
伍、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來源,從制度上來講是封建制度的產物,因為武士基本上是戰功顯赫的特權階級。十二世紀後半,源賴朝為了支配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天下,開始了封建制度,但是只有封建制度當然還不能產生日本獨特的武士道,在思想上,還要加上佛教、禪學、神道,儒教的影響慢慢的才形成了武士道;佛教帶來了生與死的觀念,禪學提高了沈默思考的訓練,神道將忠孝的觀念注入人心,而儒教所帶來的影響是倫理與道德。
武士道原本只是針對武士與大名、領主之間的關係,但是數百年間,庶民社會也自然而然模仿起武士道的型態。各種環境都有「親分」,有「親分」當然就有「子分」,「子分」對「親分」誓以忠誠,關係就和大名與武士一樣,幾百年下來,武士道成了日本一般的上下關係,也就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大和魂」。「武士道」的精神為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等幾個項目。這幾個項目對西方人來說可能必須詳細解釋,可是對受過漢學教育的人來說可以說是耳熟能詳。
何謂「武士道」?新渡戶稻造博士在他的著書《武士道》中說:武士道即對自己的良心要負起「恥」的責任。簡單說來是:武士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性命隨時可化為鴻毛。武士社會的規律非常嚴格,武士家庭的教育也極為嚴厲。男子若不幸生為武士家子弟,從小就得學習「忍」;「忍」字是「心上有刃」,用刃壓抑心(自我),待父母判斷出孩子於任何處境均能克己時,才進一步教導武術與其他技能。
為什麼得先學習「忍」?因為武士一出家門,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性。尤其是戰國時代,走在路上,彼此稍微看不順眼,當場就拔刀嘶殺,若非從小就訓練有成,恐怕有幾條命都不夠。所以武士出門時都靠左走,以免與別的武士迎面相逢。正因為武士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性,日常生活才非常注重「生」。如何活得更有意義?如何完滿地了結自己的「生」?如何在臨死時能走得無悔無恨?這些問題都可說是生為武士的終生課題。 也正因為日常生活非常克己,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武士隨時都可將性命拋出。那麼,一般庶民跟武士道完全無關嗎?好像也不是。江戶時代的私塾,課本裡就有《武士道》教材。所以一般庶民也是從小就浸泡在「武士道」精神中的。
第二次大戰期間,「武士道」被軍國主義者歪曲成「絕對服從」。不過,真正的武士,即使是君主的命令,只要認為君主有錯,仍是會以死來抗拒。武士的切腹行為,是一種淨化魂魄的手段。當時的武士思想,認為死的方法越壯烈,魂魄便能昇華至更高尚的階層。作家三島由紀夫選擇切腹自殺手段,也是基於這種武士精神。
陸、中國武道與日本武士道的比較
1. 中國武道與日本武士道來說,都是東方武術文化中相當具有自己表現力的一種武術文化,雖然它們看起有些地方很像,但它們本質上有著根本上的不同;雖然它們都受到儒、道、釋的影響,在表現跟內容上卻有相當大的差異。在此,我粗淺的將兩者做一比較,以對照出兩者根本上的差異。
2. 日本武士道是由封建體系下產生,強調「階級」的觀念;中國武道則較不在乎階級。
3. 中國武道精神內涵是儒、道、釋,日本武士道是來自佛教、禪學、神道、儒教;中國武術較注重儒、道精神,日本武士道則受佛教影響相當大。
4. 中國武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境界,日本武士道強調盡忠職守,追求魂魄的淨化。
5. 日本武士道強調義、勇、仁、禮、誠、名譽、忠,又以義、勇、忠為主,中國武道則重視武德的表現,強調「仁心」。
6.
中國武道強調「生」的感受,以展現連綿不絕、天地人合一的境界,日本武士道則強調以「死」換取永恆的捨生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