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

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王璿

 

1.1.1線上教學觀念的興起

近年由於網際網路(Internet)的興起,面對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教學的觀念不再侷限於教室內的授課方式,以及教學場所的固定化,一種建構於網際網路之上的教學方式─線上教學(Online Teaching)正隨著網際網路扮演日益重要的教學輔助功能,尤其線上教學擁有許多傳統教學所無法企及的優勢,對於教學有其正面功效。

知識經濟的年代裡,過去坐在教室、被動學習的型態,同樣因為網際網路帶來改變。受教育的觀念已經由「我們如何教導學生成為有教養、有成就的人」轉變為「我們應該如何來教導學生能持續地受教、終生學習?」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如何協助學生來學習不斷出現的新知識」(Donald J. L.,Jr.,2001)。課程與網際網路的結合會是未來必然的趨勢,順著這個趨勢,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的觀念應運而生。

 

1.1.2線上教學的定義與特色

施能木(1998)指出,網際網路(Internet),特別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已成為人們尋求知識的重要部份,全球資訊網也正逐漸普遍應用於教學上。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延伸至教室之外,甚至學校之外,透過網際網路,利用WWWE-mailBBS、以及教學平台等工具進行教學活動、去傳達知識,達到學習效果。

孫春在(1997)認為線上教學可以結合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把超媒體教材(Hypermedia Courseware)放在網路上,讓學習者透過全球資訊網,依個別的學習需求進行學習。由於網際網路的通訊功能可以跨越時空的隔閡以及網頁內容可以提供超媒體與超文件的內容與互動的機制,使得網路成為一個非常重要且具有彈性的學習環境,因此線上教學就是以網路為基礎環境的教學行為。

洪明洲(2000)歸納出網路技術所包含的教學屬性,它包括:非同步、多方向、個別化、以及自動紀錄等功能。這些良好的功能已為傳統教學帶來了便利性、主動性、互動性、合作性、多樣化、及開放性的特色。目前為數眾多的教師已經將教學環境延伸至網路上,作為教學的新媒介。然而,這些以網路為媒介的教學介面,必須以有效學習為基礎來建構。

大部分的虛擬教室都以標準的網路通訊工具來實行,如E-mailWeb對談等等。這些工具可以利於交換訊息、圖片等等,透過適當的支援,進行教學活動(Hughes,C.& Hewson,L.,1998 )。

在線上學習系統的功能方面,林奇賢(1997)建議一個理想的Web-Based輔助學習系統應能提供多媒體線上課程區、多媒體線上測驗區、公共討論與公告區、個人信箱與首頁區、學習資源區、教學管理區等功能。

在線上學習系統的特色方面,陳年興(1999)認為Web-Based輔助學習系統的特色為:多元的學習資源、個人化學習環境、合作學習與建構學習的特色。

洪明洲(1999)則認為網路創造了傳統教室中無法營造的三種環境,分別為:開放的學習環境、整合的學習環境、對等互惠的學習環境。

黃添丁、韓美文(1999)提出一個Web-Based線上教學系統應該具備有以下六種特色:

 

1、多媒體教材:在教學媒體上,結合聲音、影像、文字及動畫等各種型態的媒體,提供學習者多面向的資訊接收管道;

2、交談式線上課程:電腦網路最大特點在於即時性的資料傳遞。因此,學習者可透過電腦網路進行學習者與學習者,或學習者與教學者,甚至學習者與電腦間的即時性交談與資料傳輸;

3、著重發現式或探索式學習法:在學習方法上,學習者在網路教學系統中必須主動地分析、思考與探索以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

4、時間與空間上的學習彈性:網路教學系統提供學習者更多彈性的學習空間與學習時間,學習者可以依自己喜好選擇適當的空間與時間進行學習;

5、強調合作與整體的學習環境:電腦的產生提供學習者分享經驗與討論的機會,而且也可以使課程的安排上朝整合方向進行;

6、教學資源的共享:網路的高度連結將提供更豐富更快速的傳遞,已達成資源共享的目的。

 

以下為董清俊等(2000)歸納各學者專家對於Web-Based網路教學的特色,整理如表一所示:

 

表一  Web-Based網路教學特色

學者或專家

Web-Based網路教學的特色

吳思萱,2000

1、        降低時問與空間的限制。

2、        提供豐富的教育與研究資源。

3、        科際合作、分享教育資源。

4、        學習課程更有彈性。

5、        超越傳統教室的教學環境。

6、        可擴大互動式問題討論,發展高層次思考能力。

7、        可以完整的記錄學習歷程,易掌握教學評量。

8、        成本較低廉。

阮枝賢,2000

1、        全球可用性、多平台。

2、        方便、不受時空限制。

3、        多媒體、連接與互動。

4、        直接接觸信息及資源。

5、        容易使用。

6、        網頁製作快易、更新快廉。

7、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

8、        傳播教學內容快易。

9、        廉價的傳播。

林奇賢,1999

1、        學習可在任何時問、任何地點進行。

2、        多元化的學習資源。

3、        個人化與開放學習。

4、        合作式的互動學習。

5、        建構主義的學習型態。

6、        家長的參與。

7、        教師角色的轉變。

8、        科際合作。

楊國德,1998

1、        具有彈性學習的時間與地點。

2、        具有地球村與世界觀的發展潛力。

3、        可以調適與運用不同的設備與資源。

4、        能夠快速提供新發展的學習材料。

5、        容易更新內容與增加資料。

6、        以較低成本就可發展不受空間限制的有效學習方式。

7、        提供不願面對面表達意見者公平的機會。

8、        支持自我導向學習的環境。

9、        激發學習動機。

10、學習自主與學習責任

Hall,1998

Kilby,1999

1、        彈性(Flexibility)、方便性(Convenience)。

2、        跨平台訓練(Cross Platform)。

3、        訓練內容更新容易。

4、        節省訓練時間的交通成本。

4、

資料來源:董清俊、陳謙民、許成之(2000

 

1.1.3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比較

    曾守正、鄭菲菲(1999)指出傳統教學(Conventional Education)的方式著重於「教學導向」,也就是由上課的課程內容傳授、練習到考試評估學習效果,是一種線性及單向的教學方武,主要是用來強化學習者的記憶能力。而這種教學方式,容易造成教學內容呆板,往往導致無法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意願,因而導致學習成效不彰,網路化的學習方式應能改善傳統教學方式所造成的缺失,但是卻缺乏約束學生主動上課學習的機制。

巫靜宜(2000)整理學者所提出之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上的相關研究,就時間、空間、學習態度等面向來探討,整理出下表二,認為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有許多差異存在:

 

 

2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

 

傳統教學

網路教學

時間

需要同步進行。

可以同步進行,也可以非同步進行。

空間

需要在同一地點。

任何地點都可進行使習的活動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

學習者習於被動的授予知識。

以學習者為主動角色的學習。

合作學習

以同時同地的方式進行。

可不同時不同地進行,學生的回饋可以與其他學習者交流。

學習路徑

為單一的學習路徑。

有多種的學習路住可供學習者選擇。

認知迷失

為單一路徑,學習不容易迷失。

因超鏈結的交互參考,易造成學習者的認知迷失。認知負擔。

認知負擔

為單一路徑,認知負擔較低。

學習者需要經常決定選擇或放棄哪一個節點,對於學習過程會造成延遲。

學習範圍

侷限於知識的傳授。

範圍廣泛,學習者可接觸到較為實務層面的學習。

資料來源:巫靜宜(2000

 

1.1.4小結

孫鵬虯(2000)指出現代教育已由「教學」中心為導向轉而為以「學習」中心為導向。因此,教育活動要能發掘與激發個人的差別能力,培養出「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高」的學生。透過網際網路的電腦輔助教學可以針對「個人化的學習模型」,採取情境化學習環境,評比學生的程度、建議難易適中的教材,注重學習的個別差異,以建立個人化的學習差異,以建立個人化的學習環境。楊嘉興(2000)認為網路教學不但能夠在課程上加以設計,以符合學生的需求,更能考量教室、教材、教師、參考書、考試、學習同伴、管理、社交康輔等功能,將之整合在網路架構下,規劃出「虛擬學校」來,以建立一個完整教學應用的資訊環境。

網際網路的重要性,未來甚至可能超過父母、師長、同儕、社區以及各種媒體,成為最重要的學習環境。學習者藉由網際網路能主動搜尋感興趣的主題,化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探索知識。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Donald J.L., Jr., Internet Projec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New Literacies in a Global Village,http://wwwreadingonline.org/electronic/RT/3-01_Column/index.html.

Hughes, C. &  Hewson, L.(1998), Online Interactions: Developing a Neglected Aspect of the Virtual Classroom, Education Technology,

July-August, pp.48-55.

Polanyi, M.,(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N.Y.:M.e. sharp Inc,1967.

 

中文部分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奇賢(1998),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第58期,頁2-11。

施能木(1998),一個教學資源網路的建構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0卷第2期,頁32-43。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http://mgt.ba.ntu.edu.tw/education/f9.asp

洪明洲(2000),網路教學,台北:華彩軟體。

孫春在(1997),「合作式遠距教學」簡介,資訊與教育,第58期(4月號),頁12-17。

孫鵬虯(2000),網路個人化的學習遊戲模型,http://acbe.tku.edu.tw/iccai8/33/33.htm.

陳年興(1998),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資訊與教育,第64期(4月號),頁2-13。

曾守正、鄭菲菲(1999),ELITE: Easy Learning by Integrated Testing Environment,第五屆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頁382-388。

黃添丁、韓美文(1999),電腦基礎課程改良式教學法之研究,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學校教學研討會

楊家興(2000),建構一個資訊網路下整合性的學習環境:虛擬學校,http://acbe.tku.edu.tw/iccai8/112/112.htm.

董清俊、陳謙民、許成之(2000),一個非同步網路教學系統的功能分析與效益評估,2002年全國數位學習研討會,頁15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