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習的發展
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黃雅慧
此次SARS的疫情,造成社會人心的不安,主要原因除了來自於發病者之外,尚因對它的不了解,所以政府的行政命令凡是與之接觸者,要求自我隔離。使得社會上不論是在政治上的口水戰,經濟上的蕭條,以交通和旅遊相關產業受創極深,使產業不斷有所謂的促進方案,但是仍難敵過SARS的威力。除此之外,SARS也對於目前的教育體系有正面性的衝擊出現,在SARS大肆虐時,我們的學校體系建立在校園中的互動學習,實體情境的學習,為了不在公共場所的交互感染,衛生署發布在校園之中,若有一人疑似染SARS時,就該班停課,若超過兩人,全校停課,倘若有接觸過患者,就需在作A或B級的隔離,因此至六月十八日止居家隔離者有9777人,解除隔離者有110178人。[1]中間不乏是學校的學生與教師,所以對於這些就學者而言,學習的權力是與其他在學校者是平等的,所以如何使這些人在家一樣能獲得良好的學習,就成了教育部的頭疼問題,於是在教育部的網站出現新的教育平台-網路居家學習。針對學生與教師,將學校中的課程教材搬上網路世界中,但是在看完這些教學平台,我個人的看法是,難道將教材內容輸入網路之中,讓學生在網路上看教材內容,就是達到學習的成效嗎,那跟在家看教科書,又有何差別呢,而這樣的教學平台真的符合數位教學的精神所在嗎?
從這次SARS的疫情讓教育的意義重新獲得詮釋,以往的以學校本位,或是教師本位的學習,出現危機。真正的教育意義是使學習者從學習的觀點,去學到如何得到知識,與如何應用知識,並且適應社會,具有謀生的能力,畢竟學生就是學習生存。然而這些在家的學子們,他們的學習權,是否該因為生病隔離,而與其他不同,答案是否定的。於是如何捍衛他們的學習權,虛擬的學校、虛擬教室、課程網路化,就成了重要的方式。有人批評,這是數位學習內容業者搭SARS便車推銷產品。對此黃旭宏表示,每家數位學習業者的產品都是投資開發,以九年一貫教育課程為例,平均一個帳號成本就要三萬六千元;為了顧及廠商成本,因而才限定三個月使用期限。[2]反觀而言,此次SARS的疫情卻使得原先早已發展出來的數位學堂,有了利基,但也因此加強了競爭力,重新省思其教育平台上的不足,改進之。從原先將教材內容單純掛上網,到現在教學CAI的輔助,的確會使學習變得更有趣,其中所欠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缺少這個要素,站在學習心理的角度,人會因此學習得十分孤獨,在動機層次上,會出現遞減曲線。因此虛擬教室中的虛擬社群,使得學習變得更趣。許多業者紛紛來瓜分這塊市場大餅,像是IBM Lotus算是投入心力最多的廠商。Lotus在之前發表的LeaningSpace5.0將區分為兩種,一是具備SaBa及Centura等高價位管理機制的學習管理系統,以及較低價的虛擬教室。[3]就在這些大廠看好,數位學習自2002年起成為國內當紅話題。而業者表示,經過了早年的市場教育及IT基礎建設環境的成熟,2003己見升溫。在2001年MIC預估市場總值為3.8億元台幣。[4]卻出現了國內線上學習路難行的聲浪,因為數位學習仍處於未標準化,必須投入大量人力,已有業者在之前,因為線上學習市場難以產品化、做大量市場考量下決定收手。因此我們看到政府的介入,在政府「挑戰2008:六年國發計畫」中以推動線上學習為宗旨的「數位學習型國家計畫」來帶動市場興起,最主要目的在於落實學習的宗旨。
在數位學堂中提及N倍速時代最Smart的學習方式[5]:
進修充電新主流、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時間超彈性
自行選擇上課時段,不再有缺課、補課的煩惱
上網預約學習座位,可預約一週內任何時段進行學習
自主規劃、自我調配學習進度,不影響學校活動、在職工作、休閒時間
寬敞舒適的開放式學習空間、優質頂級的硬體設備與高頻寛
名師開講,全國各學習中心皆可選修
並且也提出虛實結合的學習模式
虛擬:學生可上internet作課業討論、網路留言、線上測驗、查詢學習紀錄、預約上課時間、地點、選課、線上交談…等;老師可上internet回答網路留言、課業討論區問題、線上出題、線上收作業…等;管理者可上internet使用操作各項管理機制。
實體:利用LAN方式實施影音串流教學,結合老師、教面授輔導團體學習成效大於個人在家學習;數位學堂營造比圖書館更佳氣氛,幫助學生獲得最學習成效。
從以上例證得知,在台灣國內數位學習仍是處於篳路籃縷的階段,目前為止,尚未獲利。但若以它的設計,加上未來網路的發展,硬體設備、頻寬、軟體設計而言,還有資訊的累積與知識的爆炸,數位學習的特性更可因應這些社會的變動,然而學校的制式化的學習,在面對這樣的衝擊之下,會變成如何,我們尚無法得知,也許在未來背著書包上學的情景不再,換上了每個人的電子書包,所有的東西在那薄薄的電子檔案之中。無論如何,教育與學習是一體的,就如同走路一樣,唯有左右腳相互的更換,才會有前進的步伐。
網路與教學,網路與學習,網路未來會成為教學與學習之間的媒介,從傳統的實體情境到虛擬情境的方室,當然虛擬情境中,要具有一些增強實境的軟體互相配合,使得這個媒介具有高度的影響力。因此網路對於數位學習與教學上會有許多的探討,翟本瑞(2001)將網路教學分為學習內容、師生互動、學習型式、學習環境四個面向的影響加以探討。
學習內容:在傳統社會中,課程的安排主導權在於教師的手中,教材的設計,主要是靜態的呈現,學生只有接收資訊,透過不斷的練習來使得資訊轉化成知識。但是在資訊時代,一開始是由電腦輔助教學的軟體來協助,但它只是輔助角色,重點仍是在教師的觀點;但在近幾年以來,網路的發達,使得輔助角色,似乎可躍升為主角,尤其是在硬體與軟體的發展之下,這樣的現象愈來愈顯著。虛擬學校中,針對網路教學可以設計出學習模組、測驗模組、適性調整模組、教學模組、討論模組以及學籍資料庫、教材資料庫、題目資料庫、老師資料庫、系統人員資料庫。[6]每一個模組皆是實體教育的延伸,但是卻是超越傳統教育的,更是針對學習內容的多元化、互動化、即時性加以設計。但是人的學習太過於習慣紙本上的知識,以致於有些人不習慣面對冰冷的電腦螢幕吸收資訊,轉化成知識。所以在學習的內容上,網路確有其貢獻,但是人類的學習習慣,卻是主導著學習內容呈現的方式。
師生互動:利用電腦科技所發展出的教學系統,可以在網路上建立一套符合教師工作需求的「網路化教學績效支援系統」,由記錄學學習狀況、分析其學習成就、找出學生的學習隌礙區塊而給予適當的輔助,並藉分析學生的屬性而給予適性教材,使學學生達到有意義的學習。[7]但是這些是針對於學生的課堂教材的部分,而那些針對於學生的潛在課程上的互動,例如價值觀、做人做事的態度,也就是情意功能上,由電腦科技所發展出來的紀錄器,就大失其效了。反而是實境中的互動模式,才可以有效傳遞價值觀的潛在課程。所以師生的互動上若在網路上形成虛擬互動的空間,對於這些將是可以克服的,尤其在網路上的特性上,彼此沒有看到彼此的臉,藉由此起彼落的鍵盤聲中的互動,學生不再畏懼教師的權威,更敢於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心中的想法。因此網路的虛擬互動會增進師生互動關係。
學習型式:傳統的方式,學生由於害怕啟口,常將困難部分帶回家去,結果是仍舊學不會,但是藉由網路的學習,學習困難部分可以隨時隨地上線,得到網路上的同儕或是有知之士幫助,獲得解答。即使答案方法是錯的,但在錯誤中也是學習,反而得到更多,這樣的學習屬於合作學習。
學習環境:在有限的空間中學習,受制於時間與空間,但是在網路無限的空間學習,卻是可以選擇任何地方上網學習,這樣的機動性是學校所無法比擬的。
SARS讓數位學習去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所在,並且開始對其不足之加以完善,相信只要是在頻寬與硬體設備的完整之下,數位學習的發揮空間是無限的,不但可以幫助學校教育,甚至可帶動終生學習。
[1] (http://issue.udn.com/SARS/),2003/6/30
[2] 鐘翠玲(2003),數位學習業者搭SARS列車,(http://taiwan.cnet.com/news/ec/story/0,2000022589,20074243,00.htm),2003/6/27
[3]鐘翠玲(2002),數位學習廠商 新品相繼上市,(http://taiwan.cnet.com/news/ec/story/0,2000022589,20056101,00.htm),2003/6/27
[4]鐘翠玲(2003),數位學習市場微幅加溫,(http://taiwan.cnet.com/news/ec/story/0,2000022589,20069001,00.htm),2003/6/27
[5] 台灣知識庫,(http://www.tkb.tw/all.htm)2003/7/1
[6] 翟本瑞(2001),《資訊社會中教育模式變遷之研究》<網路文化>,台北:揚智
[7] 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