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訊素養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探討

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黃雅慧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學校的組織是在工業時代所興起的,為的是將社會的下一代經由學校組織全面性的教育,讓其適應工業社會的價值觀與環境。因此學校是小型的社會,學校當中的層級從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從中衍生出權力與義務的關係,其中又以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最為頻繁,兩者之中存在教與管的關係,教師負有教育成敗的責任。學生對於教師權威性的信服,使教學與管教的過程,僅存在上對下的單行道。教師的權威感之下,學生只有乖乖信服教師所言的教材內容與價值觀。

  然而近年來,整個社會環境的改變,使得教育環境也跟著變遷。整個大社會走向資訊公開化,組織扁平化的方向,尤其是在網路普及的現在,網路是超級大資料庫,根據富邦文教基金會針對兩千七百位國小三至六年級兒童的「媒體使用行為」調查顯示,網路已經成為八年級心目中最重要的媒體(六十一%),使用時間最多的電視,重要性已經降為第二(四十七%),報紙淪落為第三名(三九%),而廣播則敬陪末座(廿七%)[1]。對於學生而言,在網路之中,找到了新型態的網路同儕團體的認同,網路遊戲在玩樂之中找到自我實現與成就感,在網路資源中獲得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與資訊。學生對於其有興趣的主題之教學進行的過程已不同於以往的接收器,而是具有主動性的學習者。然而這一波在教育上的資訊革命,對於教師的影響是最大的,教師如何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仍具有一席之地,並且在學校達成社會所賦與教師的職責所在,讓學生達到適應社會的功能。

  學生的學習模式,以由文字方式轉向圖片與動畫的學習。教學媒體的多樣化,促使學習可以成為一個快樂的過程,重點在由教師如何去應用科技,將科技納入教學活動呈現,塑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然而學生學習的課程大約可分為兩類,一為「正式」,另一為「非正式課程」。正式課程乃是學校教育中書本上的知識,這種著重於認知與技能層次的功能,一般受過專業課程訓練的師資都應具有的能力;然而非正式課程,包括了教師個人的身教、價值觀、言行舉止、社團活動、、等,這些並不是容易去發覺看到的,所以學校教鮮少談論到這些課程。然而在網路上,由於資訊上卻會使這些課程有不同的面貌呈現,對於這種學習的成效是不可小覷的。

教師是關係著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人物,他是教學的設計者,更是學生價值觀的輔導者。不論是在學校教育中的正式教育之專業知識,或是學校中的潛在課程,這都是學生日後進入社會的利基所在。然而教師要如何因應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對其教學方法上作一修改,因此教師的資訊素養就成了關鍵問題。教師的教與管的方式是否仍舊照以往的模式,抑或是教師也要因應學生的學習文化,融入其中,再給與適當的管教呢?那麼教師對於學生的網路世界了解程度為何?目前教師資訊素養為何呢?具有資訊素養的教師是否會有良好的教學品質?教師的資訊素養是否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針對現在高中職學生,也就是從小就生長在網路資訊的世代,網路對於他們而言是生活中不可劃分的一部分,更是他們學習的環境之一,其影響力甚至是大於短短數十年的學校教育,學校教師如何因應資訊社會的到來,對於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老師的資訊素養程度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上的影響。

二、研究架構

如上文所言,本研究的主要分析工具是教師的資訊素養與學生的學習成效之兩個概念。在教師資訊素養的方面,這是教師在處理資訊時的能力,但是會處理資訊,並不代表他的使用頻率,因此要對資訊素養一詞重新加以詮釋。學生的學習成效上,為避免上學習成效概念上的偏誤,必須將課程理念帶入學習成效加以分析,一般而言在論及學生的學習成效上界定為正式學科,屬於知識與技能層次的分析,加上這種學科在學校教育中的考評機制健全所以討論甚多,但是回歸教育的本質在於促使學習者能適應社會,因此所謂的學習成效理應發展出不同類科的考評機制,尤其是在非正式課程的討論上。故必須先回顧有關於教師資訊素養與學習成效的主要文獻。

(一)資訊素養:

  「資訊」經由不同領域及文化呈現出的定義超過了四百多種。Machlup則認為資訊是誘發和創造知識的必要媒介,它可以強化或重新建構知識。Charles T. Meadow Weijing Yuan則認為資訊是將所收到的訊息、資料、訊號轉換成知識的過程。謝清俊則認為資訊是知識在媒介上的呈現。Allan D. Pratt則認為資訊至少被分為三個類別,分別為記錄的訊息、過程和訊息的內容。[2]

因此資訊不等於知識,資訊是需要經過重新建構才會形成的,這種建構是需要心理層次的運作,以及資訊的應用,甚至是不斷的練習,才會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知識本身不在於資訊的接收而已,而在於消化與吸收,經由「學習」,個體將「資訊」轉化為「知識」。資訊革命了什麼(2001),提到了資訊與知識的區別,知識是存在於人的身上,而資訊是獨立,不假外求的。所以問「資訊在那裡?」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不會有人問「誰有這知識?」[3]網路空間之中所有的東西在這樣的定義之下,就屬於資訊,而資訊是需要被學習與內化,才會成為一個人的附屬品-知識。因此資訊必須經由實務的過程才會轉化成為知識。

  素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所謂識字的意思,也就是個人具備讀、寫、算的能力,以適應生活的需要;另一類是功能性的素養(functional literacy),是指個人用有某些特定的技能,並依自己設定的目標,以順應在家庭、工作、社區等社會生活的角色扮演。由功能性的素養可知,環境的改變使得素養的功能也隨之改變。具體而言,素養就是用來描述「人和外界能做合理溝通」的一種狀況;素養也用來表示「人和外界能做合理溝通」所需的技能。[4]

  所以素養是一種能力,悠關於是否適應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技能。在文本的時代,素養是只需要3R,但是社會變遷,要求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會跟著改變。

  資訊時代中一種生存的必備技能 任何來自書籍、電腦、政府、機關、影片或其他來源的資訊,有資訊素養的人都懂得去發現、評量和有效的使用它去解決問題或作出決定。(America Library Association, 1998)[5]因此資訊素養是一種適應資訊社會的能力,不會有因為資訊過多而得了「資訊焦慮」。一個具有「資訊素養」的人,不會迷失在資訊泛濫的汪洋之中,更不會因為數位落差、數位鴻溝等壓力的催迫之下,而產生精神官能症候群。正由於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者能夠敏銳地判斷資訊的價值與意義,乃能主動審慎辨別自身的資訊需求,進而有目標且積極發掘所需的資訊、篩選有用的資訊、有效的運用資訊,而非被動地遭受各行各色、四處氾濫的資訊所驅策。

(二)資訊素養與教師

  由於教師除了要具有處理資訊的能力之外,不致產生資訊焦慮感與不足感。又因他的工作必須面對一群可造之材的學生,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樑之材,所以除了不使自己迷失,尚須要因應學生的學習文化,對於資訊素養有更多的要求。科技本身並不能帶來改變,重要是教師,教師如何運用科技讓課程設計的更有創意以及生動化,將資訊去蕪存菁,讓學生吸收精髓,方能發揮科技所帶來的幸福。

  學校教師是教育人員的主幹,其能力素養的良窳,不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同時更是促進教育政策實施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教育部所訂的教師資訊素養中,有關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摽養指標有十項:[6]

資訊課程專業素養:

能了解網路禮節。

能尊重智慧財產權。

能了解資訊安全的重要。

能了解電腦為一般教學工具。

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會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與網路資源。

會系統管理及學生資料處理。

會系統操作及相關應用。

各科應用網路教學基本素養: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個人教學活動。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遠距教學與活動。

    一位教師要擁有以上十種能力,才能對網路教學上有初步的使用,所以一位教師資訊素養主導著教師是否使用網路媒體,然而目前國內的教師資訊素養程度為何?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針對國中、小老師所作的「教師運用資訊與網路能力」的問卷調查顯示,到目前為止,每五名老師中,只有一名老師(十九.九%)具備把IT帶進教學活動的能力。[7]因此教師的使用比率尚低,但是這是未來的趨勢,下一個世代是網路世代,從小生活在網路世界的空間之中,許多的經驗會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所以一位教師的資訊素養仍以上述的十項為主的話,會趕不上資訊的發展。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說:「我們現在用過去大量生產汽車的方式在大量生產資訊。」有了Internet,平均每三秒就有一個新的網站上線,每十八個月網路文件就成長一倍的速度。[8]因此在本文中的教師資訊素養的界定上,作者加上教師的使用頻率,是否常使用網路平台作為教學的媒介,以及時間的長短。藉由此來看出教師與學生在網路平台上的教學活動間,對於課程的吸收與教材的內化過程是否有所助益?如此方能針對資訊素養作一完整性的定義。

(三)教師使用網路媒體教學情況

    「網路是未來的黑板。」美國教育部長萊里預言!從歐洲到北美,從日本到香港、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全世界都在用網路打造未來。資訊與通訊科技,即將在二十一世紀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全球教育革命。[9]所以在這種全球化的教育革命中,資訊教育就成為了決定國家下一輪的競爭力之關鍵因素。網路的使用會是我們一下個世代的競爭力指標,因此各國無不致力於網路教學,目前針業各種網路媒體的使用,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方式,有所謂同步與非同步的應用。而這些皆可直接成為教學媒體,但是仍有其優缺點。針對網路上的教學媒體分析:[10]

即時廣播教學互動系統:如同傳統的上課方式一樣,只是師生在不同的空間,但師生間可做即時的交談及問答。

虛擬教室教學系統:一套教學管理系統來模擬教室上課的情形。

隨選視訊教學系統:學生在電腦或是裝有Set-Top Box的電視上,將所要學習的教材內容透過網路取得,並且依照個人學習速度操控播放過程,進行遠距離學習。

雖說網路的教學媒體分類如此精細,但在台灣而言,尚在草創時期,只有一部分是使用這些媒體,由於硬體設備的需求,這樣的教學模式大都是在企業界呈現,讓許多有心之士配合其時間在職進修。至於在學校教育的方面,網路上的教學媒體其實僅是輔助工具,既言是輔助性的,倘若設備不足,其實仍舊無法實施網路教學。故教師使用教學的媒介上,除非教師的資訊素養足夠,與擁有設備情況而定。教師的主動性是影響使用的情況。

但網路學習勢必是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工具,而參與討論是網路學習的重要管道。網路上一些互動式的學習網站,給予兒童新式閱讀與學習,並提供教師研究互動式教學的經驗分享。但是對於教學媒體的使用,中學教師仍停留在電腦輔助軟體上的使用,例如使用POWERPOINT將教材呈現出來,其實這只就教材圖像化,並未達到真正的使用網路媒體,這最主要的原因應來自於大部分的教師生長的年代是紙本教育的時期,然而現在的教育己漸因學生的學習模式作更正,朝向數位化的學習,因此,教師對於要達到教育下一世代的目的,勢必使用網路媒體,更貼切學生的生活環境與型態。

(四)學習成效

教學評量包括三大部分,即教師的教學效率之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之評量、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評量。[11]因此成效在教學評量上是與其他二者相輔相成的,成效是根據教學目標而訂立的,教學目標有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部分,以現在的教學關係,都由教師針對教材內容編寫教學目標,並設計出一套對學生成果的評鑑,看學生的達成率為何,來斷定學習成效的優劣。通常教師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效都是用紙筆測驗來看學生對於課程的達成率來論,但是這種學習只能局限於認知、生活技能層次的部分。但對於情意的部分,若要加以考核就出現困境,因此針對這種情意、價值觀與態度的問題,就要有一套基準來檢視學習成效。這也是學校教育鮮少去觸及的部分。

(五)學習成效與課程

  課程的內容會影響學習成效的考評方式,以及學效成效的表現模式。針對課程的類型有所謂的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或是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每一類型的教學方式都有所差異性。潛在課程指學生學習內容中,未經仔細規劃、組織,或未布子在學校行人員意識的部份,卻會產生隱匿的結果或副作用。非正式的課雒指學生自願參與的活動,如運動、旅遊等,多半在放學後、周末或假期實施。[12]因此在許多的研究中,顯示將課程利用網路媒體呈現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作比較,發現兩者學習成效上並無明顯的差異,或是其本質上就無法作比較,只是教學的方法改變。但在這種非正式與潛在的課程,並不是教師在學校的評量機制中的課程重點,所以傳統教育上對於此類課程可說是沒有實質的,甚至在學習成效上加以考量,因此這樣的課程容易在網路媒體上呈現,這種課程無法用紙筆去測出學生的學習實質的情況,但能在校園中由其外顯行為與態度上看出學習的成效。

(六)數位學習、媒體與學習成效

  賴良助(1999)研究發現電腦態度的高低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電腦態度高的學生在學習效果方面比電腦態度差的學生要好。[13]

溫嘉榮在資訊化教學的變革上提出十點變革[14]

教學地域:封閉→開放

教學方式:單一→多元

學習型態:競爭→合作

教材呈現:靜態→動態

教材內容:穩定→變化

學習互動:實體→虛擬

學習自主:被動→主動

學習來源:教育→網路

學習區域:區域型→國際化

學習者:個人→團體

  因此學生的學習模式的改變更加深了資訊與電腦的使用,但是媒體的部分是屬於科技的層次,而教育的是目的是屬於社會學的範疇,教育的本質是社會化,故資訊與電腦如何在數位學習時融入於教育課題之中成了關鍵性問題。

  一般網路教材對於學習主題之提供形式,乃之超連結檢連結相關網站與資源網。[15]網路的教學理論乃是建構式的教學理論,認為學習需由學生主動參與,鼓勵學生去作知識,被動灌輸所得的知識無法使人得益。因此學生在數位學習上是理應具備主動性,方能獲得較佳的學習成果。

在學生學習成效評估上引用臺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教授洪明洲「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 之經驗,除了在系統設計與教學實施方面,要求合乎教育部訂出之網路教學基本規格,以確保教學品質外,「具體的學習效果」應再包括客觀的學習效果與主觀的學習收穫:[16]

客觀的學習效果:包括測驗成績、完成進度時間、學期分數等。

主觀的學習收穫:包括學習滿足、成就、偏好等。

  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五個影響因素分別為課程內容、課程互動、課程資訊、學員資訊素養、系統與網路品質。[17]從這五個因素以及客觀的學習效果與主觀的學習收穫上,對於數位學習的成效上就有認知,因此網路上需有一個考評的平台,針對學生所得成果評估,是否學生效果良好來斷定媒體的使用恰當與否。

  洪明洲也發現網路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有下列影響:[18]

能觀察與紀錄學生的學習行為,並評估學生客觀的學習表現。

能讓學生樂於在網路上進行各項學習活動,並讓學生有良好學習收穫。

能減少學生作弊動機與行為。

有進於一般教學者:能容納更多學生修課;累積學生的作業資料,建構為「資料庫」,以利日後查索;有充分資料進行與網路教學相關的研究,並發表論文。

  故從網路上對於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往的研究乃是針對學生的正式學科的學習成效探討,鮮少談及真正影響學生未來的非正式課程,因此,本文會在教師的資訊素養上與電腦資訊媒體平台上,對於這些非正式的課程,加以探討,檢視學生在網路與教師從事課程學習互動上,是否會增進學生的身教與言教,甚至在態度、價值觀上是否會有差異。

三、研究的重要性

  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適應社會,但是師生生活在不同的世代,所生長的社會背景不同,教師若以生存社會的技能教以學生,學生在離開封閉的校園生活,進入社會,勢必要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社會化過程。所以重新檢視整個教育環境,給與學生更佳的學習方式,讓學校教育更健全。

  然而資訊社會的到來,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為達到最佳教育目的,教師本身對於資訊的認知以及對於透過教育手段所欲達成的目標,將會左右著其教學活動的實施。因此本研究重新檢視教師應有的資訊素養,以及資訊媒體對於學習成效的影響評估,將有助於教師重新檢視其教育的方針,對於下一世代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教育是百年大計,這一群受教者是未來社會的中堅份子,讓其不會迷失在資訊過多與不足的焦慮中。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使用「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對象是高職學生與任教於高職的教師。因為高職學生的生活型態上比高中學生多樣性,其接觸的課程類型有一般科目與專業科目,加上高職學生的功課壓力較小,社會化的程度與高中生比較,略顯較佳。根據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人)積極參與過程的集會,而人的行為兩互動過程的結果。因此意義的產生鑲嵌在互動的過程和情境脈絡中。如果研究的主旨是希望了解一個環境的活動和互動,如何對某種行為和信仰賦予意義,參與觀察就是上乘的研究方法。(嚴祥鸞,1996)因為本研究是要對教師使用網路資訊媒體對於教學情況的意義與成效評估。學生與教師在網頁平台環境的活動與互動下,學生對於課程學習成效是否有影響。

在參與觀察的部分,採用網路上同步軟體-即時通訊、線上聊天與非同步軟體-E-MAIL、網頁留言版,這些平台上所留下的資料,作為師生互動的分析文本。以及日常生活上對於事情的處理能力與學習態度上的觀察,作為學習成效的一部分考評。

在深度訪談的部分將分為兩部分進行,一是教師的部分,針對教師本身資訊素養如何養成,以及運用資訊的情形,並且將網路資訊媒體平台帶入教學後的影響,是否與沒有使用網路平台時的教學具有差異性?另一是學生自評的部分,亦對其資訊能力如何形成,以及平常使用情況,對於媒體介入教學的感想,在網路平台上對於教師的教育接受程度如何?比照傳統的教育方式,其喜好性為何?原因何在?

對於參與觀察的文本以及深度訪談得知的資料加以比照對比,所得結果作為教師資訊素養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上的評估與影響。

 

參考文獻

王家通(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王文科等(2000),《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黃光雄(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揚智。

李雪莉(2003),〈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海闊天空學習中心》,(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2survey1-1.htm),(2003/9/30)。

Michael G. Moore & Kearsley Greg2002),《遠距教育-系統觀》,趙美聲、陳姚真譯,高雄:麗文。

Jane Nelsen & Lott Lynn & Glenn H. Stephen1999),《EQ老師出招》,李政賢譯,台北:光佑。

John Seely Brown Duguid Paul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顧淑馨譯,台北:先覺。

王鵬權(2000),<視訊會議及輔助教學工具在遠距教的應用>,《網際影音通信》。

梁佳玲、李裕勇、蔡玉娟(2003),<非同步網路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研究>,《黃埔學報》。

林麗娟(2003),〈問題導向融入學生專題探索評析〉,《資訊與教育雜誌》。

余碧芬&陳嘉鴻,<資訊融入國文科教學之實施方式-未來教師應具備的資訊技能>,《視聽教育》。

林珊如、劉指峰等(2000),<網路研討會教學法的學習成效及同儕互評的信度與效度>,《遠距教育》。

謝寶煖(2000),<資訊素養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以「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課程為例>,《圖書館學會會報》。

李建億、洪式合(2002),<網際網路學習歷程追蹤與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

溫明正(2000),<E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

李怡志(2003),〈兒童選媒體 網路排第一〉,《中時電子報》,(2003/9/28), http://tw.news.yahoo.com/2003/09/08/leisure/ctnews/4243011.html)。

謝宜芳(2001),<資訊素養相關概念>,《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74):91-103,(http://www.ncltb.edu.tw/ncltb_c/literary/publish/p7-4/pb7-4i.htm)。

陳介明,<資料時代、知識經濟、學習社會>,(http://cd.emb.gov.hk/lib/school_lib/learn_teach/lt_2/prin.htm),(2003/9/16

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2survey1-1.htm

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2.htm

溫嘉榮,<學習理論在網路教學的應用>,(http://www.nkhc.edu.tw/cu/htm/artical/artical-2.htm

台北虛擬師範學院  非同步遠距教學計畫與行動研究(2003),〈網路教學的學習成效與教學成效評估〉,《「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詳細計畫》,(http://egrow.tmtc.edu.tw/repulation.htm)。

 



[1]http://tw.news.yahoo.com/2003/09/08/leisure/ctnews/4243011.html)2003/9/8

[2]謝宜芳,<資訊素養相關概念>,(http://www.ncltb.edu.tw/ncltb_c/literary/publish/p7-4/pb7-4i.htm)2003/9/15

[3] John Seely Brown & Duguid Paul(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顧淑馨譯,台北:先覺

[4]謝宜芳,<資訊素養相關概念>(http://www.ncltb.edu.tw/ncltb_c/literary/publish/p7-4/pb7-4i.htm#a1)2003/9/15

[5]陳介明,<資料時代、知識經濟、學習社會>,(http://cd.emb.gov.hk/lib/school_lib/learn_teach/lt_2/prin.htm)2003/9/16

[6]溫明正(2000),<E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頁21-22

[7] 李雪莉(2003),〈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海闊天空學習中心》,(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2survey1-1.htm),(2003/9/30)。

[8] 謝寶煖(2000),<資訊素養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以「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課程為例>,《圖書館學會會報》P46

[9] (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2.htm)2003/8/12

[10] 王鵬權(2000),<視訊會議及輔助教學工具在遠距教的應用>,《網際影音通信》P27-28

[11] 黃光雄(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

[12]王文科等(2000),《教育概論》,台北:五南P295-296

[13] 余碧芬&陳嘉鴻,<資訊融入國文科教學之實施方式-未來教師應具備的資訊技能>,《視聽教育》P34

[14] 溫嘉榮,<學習理論在網路教學的應用>,(http://www.nkhc.edu.tw/cu/htm/artical/artical-2.htm),2003/6/15

[15] 林麗娟(2003),〈問題導向融入學生專題探索評析〉,《資訊與教育雜誌》P108

[16] 網路教學的學習成效與教學成效評估(http://egrow.tmtc.edu.tw/repulation.htm)

[17] 梁佳玲、李裕勇、蔡玉娟(2003),<非同步網路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研究>,《黃埔學報》

[18]翟本瑞(2001),<資訊社會中教育模式變遷之研究>《網路文化》,台北: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