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背景中/小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南華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林季謙

 

第一章、序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曾在《下一個社會》中提及資訊革命對於心理的衝擊跟工業革命一樣龐大;網際網路的爆炸性成長,使其成為世界性的流通管道,影響所及,經濟、市場、產業結構、產品與服務均在影響之列內。在這樣的變遷下,網路對於人類的心智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從學習模式乃至人際溝通交往方面無一不與這虛擬環境產生關係;正因如此,當世界正興高採列的迎接下一個社會的來臨時,網際網路所帶來的負面傷害正悄悄地侵蝕人們最脆弱的心靈層面,「網路成癮」即是其中一個案例。

網路成癮的議題爭議頗多,即使是最具權威的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亦未將網路成癮列入《精神錯亂的診療與統計索引》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中,國內學者劉旨峰、周倩、林珊如也不認為網路成癮一定要用病態心理的觀點解釋之(2001;因此網路成癮是否能被視為心理異常是有待深入探討的。

另外,國內外對於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中均出現結果迥異的現象;例如匹茲堡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網路上癮如同酒精上癮一樣真實,自我控制感的喪失、強烈欲求、社會關係的孤立、婚姻危機、學業障礙、經濟破產、失業等,都是網路上癮的後遺症。(引自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2002)。而Davis卻認為網路對於人際關係、社交活動的影響未必都是負向的,他認為網路亦提供一個減少生活壓力的一個平台,例如青少年為接觸團體中的異性感到焦慮時,也許發現網路可以提供一個更友善的談話空間(Reuters Health2002)。

國內的調查結果也出現相似的情形。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吳齊殷先生在1998年八月號科學月刊上發表的論文《虛擬社區與真實生活》得出台灣網路使用者藉由網路的使用來拓展視野、增進知識,並產生愉快的使用經驗,因而對未來的憧憬及生活的態度抱持著正面樂觀的感受(引自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2002)。但王秀燕在其《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研究中卻得出具成癮現象之國中生對自我概念出現負面的觀感,例如認為自己「不是有出息的人」、「不是值得信任的人」甚至有「會想一些不可告人的壞事」等等。

從上述的國內外結果均可看出這樣的差異,而這樣的差異也正反映出網路成癮的議題尚處於起步階段,使的從不同角度看待時,將出現迥異,難以一致的研究結果。

另外,網路的崛起給人們無限的憧憬,認為網路網際網路將有助於幫助人類從當代社會的病症(ills)中解放出來。正因網路的迅速發展,使的人人接觸網路的機會增加;例如台灣的網路使用戶從1996年的僅40萬用戶,至20033月已飆漲至867萬的使用戶(資策會,2003)。但這樣的網路用戶量,是否意味「網民」應該擁有高素質的資訊素養、連線品質來面對寬廣的網路環境?因為若使用者缺乏應有基礎教育時,這些限制是否容易誤導網民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而將網路視為線上遊戲、線上交易等功能的唯一平台,忽略了網路的其他功能,以致過分的使用網路的單一功能,近而沉溺於線上這塊虛擬大陸。如 David N. Greenfield在他的研究中,也曾做了當連線速度品質提昇有可能會增加成癮機會這樣的推論(1999)。從這些論點可看出在討論網路成癮議題時似乎不該忽視個人所擁有的硬體設備的影響力。

除了大環境網路軟硬體設備的升級,個人特質在這波資訊革命中又是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才使的網路成癮這一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從各種報章雜誌可看出一些端倪:具網咖依賴症狀者通常是家長缺乏時間陪伴(大成報,2001),且年齡13-18歲更是網路成癮的重災區(中華網,2002)。而1318歲正是青少年時期,是人格發展與社會關係建立的重要時期,因此若在此時家長未能予以關注以致出現艾瑞克森(H. Erikson)所說的發展危機(張春興,1998),如情緒問題、性格自我封閉、社交能力及自律能力較差、或有注意力缺乏等現象時,較容易有成癮的現象(國際厚生健康園區,2002)。

從上諸多研究觀之,可發現網路使用者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個人的人際關係、人格特質是一關鍵因素,以往的國內外研究也多支持這些論點;但在網路連線型態方面倒是較少人探討,因此本文預期將個人之網路使用設備、連線方式等納入考慮,以期能另一角度來討論網路成癮。

第二節、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          探討不同背景、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的中小學學生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

2.          討論不同的背景因素的中小學生如何透過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而產生網路成癮症狀。

3.          探討網路成癮者對人際關係之影響。

4.          嘗試建立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對網路成癮的因果模型。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網路成癮

源起

網路成癮最早由紐約精神科醫師葛柏格(Ivan Goldberg)於1995年所提出。但實徵性研究卻是在1996年由匹茲堡的心理師楊恩(Kimberly Young)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全美心理學年會提出此領域的第一篇論文,名為《網路上癮:新精神失常現象的掘起》。就這樣,網路會上癮 這樣的想法才逐漸受到重視。

由於網路成癮是一廣義的對各類行為與失控問題的稱呼,故楊恩又將網路成癮分成了5種形式,分別為:網路性愛(Cybersexual Addiction)、(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 )、線上賭博(Net Gaming )、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 )、電腦成癮(Computer Addiction),可作為了解網路成癮的基礎(Center for On-Line Addiction1998)。分別為:

1.          網路性愛Cybersexual Addiction):個人被典型的網路性愛成癮(Cybersexual addiction)所擾,且沉溺於瀏覽(viewing)、下載、線上色情交易或是成人角色扮演的聊天室(adult fantasy role-play chat rooms)。

2.          網路人際關係成癮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 ):個人沉溺於聊天室,且陳浸於線上關係或是虛擬性愛。線上友誼的重要性很快的取代了真實世界與家人、朋友等的關係。在許多實例中,這將造成婚姻危機與家庭失和。

3.          線上賭博Net Gaming ):線上賭博涵蓋了很多不同的行為類型,包括沉迷線上賭博、購物、股票交易。尤其是個人將利用虛擬賭場、即時賽局(interactive games)、e-拍賣屋等只為了花費金錢甚至不惜破壞與工作有關的本分與重要的關係。

4.          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就飆網與資料庫搜尋而言,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中資料的豐富性與易得性以造就另一類的強迫行為。個人將花費更多的時間從網上搜尋與收集資料進而組織資訊。強迫妄想傾向與減少工作效率是這類行為的典型組合。

5.          電腦成癮Computer Addiction):80年代,電腦遊戲如紙牌與掃雷機是電腦中的程式,且研究易發現電腦遊戲著迷變成組織中重要問題,因為員工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遊戲甚於他們的工作。這類遊戲暨非即時(interactive[1])亦非在線上遊戲。

Young的分類中,可以清楚看到這五類成癮類型大致上可區分兩大向度,即心理層次的成癮型態與技術層次的成癮類型;125項多屬心理層次的成癮,34項則多屬背景-技術層次的成癮。而這兩種向度也並非截然二分,而是有相互重疊的。而本文的研究方向亦是從這兩個向度著手來討論網路成癮這議題。

二、定義

楊恩(1996)認為網路成癮應有以下的行為特徵:強迫行為(compulsive)、戒斷行為(withdrawal)、忍受性(tolerance)、沉迷的困擾後果(related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dependence)。然後在98年時則依據《精神錯亂的診療與統計索引》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所做修正,認為符合以下8點中的5項便可視為網路成癮的危險群(Kimberly Young1998):

1.          你是否覺得被網際網路所佔據?

2.          是否覺得需要使用網際網路並增加上網時間,以便達到滿足?

3.          你是否徒勞無功地重覆控制、跳回或中止網際網路的使用?

4.          當要中止連線時,你是否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忱、易怒?

5.          你上網時間是否往往比原先預期要來得更長?

6.          由於上網,是否會危及你的人際關係、工作?是否會讓你喪失教育機會或生涯規劃上的一些機會?

7.          你是否欺騙家人、治療師或其他人關於你過度使用網際網路的部分?

8.          你是否利用網際網路作為逃避問題或消除無助、焦慮、徬徨、低潮情緒的手段?

其他學者的研究亦得出網路成癮的相似面向,如Griffiths1998)認為網路成癮的主要成分為:顯著性(salience)、心境轉變(mood modification)、忍受度(tolerance)、退癮症候(withdrawal symptoms)、衝突性(conflict)、重複性(relapse)。陳淑惠(民87)亦將網路成癮界定為四個面向,即忍受度(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強迫網路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網路戒斷現象(withdrawal from internet)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s)。

學者David N. Greenfield的研究結果也有類似的特徵包括使用網路時全神灌注(83%),需要更多的上網時間(58%),需要更多性別上的刺激(requiring more sexually stimulating material (22.5%),嘗試減少使用網路但都失敗(68.5%),當減少使用網路時感到焦躁不安(79%)Kandell在研究大學生的網路成癮時,也得到相同的結果:網路成癮者具有(a.)增加且投入大量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活動,(b.)當斷線時感到不愉快(例如:焦慮、沮喪、空虛),(c.)花費更多的財力物力在線上-耐受性,(d.)否定問題行為行為特徵。

因此,本研究之網路成癮的測量依據亦不脫離這幾項範疇,將『重要性與調節情緒』、『戒斷』、『強迫性行為』、『耐受性』、『否定』、『沉迷相關問題』、『虛擬友誼依賴』作為網路成癮的測量指標。

三、成癮的解釋

 另外,在解釋網路成癮的相關議題時,Ferris1996)從心理動力學與人格(Psychodynamics and Personality)、社會文化的解釋(Sociocultutral explanations)、行為學派的解釋(Behavioral explanations)、生物社會的解釋(Biomedical explanations)的角度提出成癮現象的解釋:

心理動力學與人格(Psychodynamics and Personality

心理動力學與人格論觀點說明了成癮是來自於兒童時期的傷害,與某一人格特點或其他的失調和遺傳心理性格(inherited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s(Sue, 1994)。成癮的性格模型(dispositional model)或素質-壓迫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有助於了解IAD。某些人,由於種種因素,也許有傾向會發展成沉溺於某些事,就如酒精、海洛因、賭博、性、購物或線上電腦服務。他們可以經歷整個生命而不發展成任何一種成癮。換句話說,如果有充分的壓力或是眾多的壓迫感,在關鍵時刻將對人產生影響,個人也許將傾向發展成成癮。如果個人剛開始時是間斷的飲酒,但持續的增加,他也許會發展成依賴酒精。同樣的假設對於網路成癮。如果在時間做正確的組合,個人和事件,而成癮也許將形成。這個觀點的重要性不在於行動或議題。個人因素對於這個等式才是最關鍵的。

社會文化的解釋(Sociocultutral explanations

成癮是取決於不同面向:性別、年齡、社經地位、種族、宗教和國家。一些成癮是更普遍於不同類的人之間。例如,酗酒是最普遍於中產階級(middle socioeconomic classes),本國人、愛爾蘭裔的美國人、天主教徒。白人較可能使用天使粉(PCP)和迷幻劑,但少於黑人或拉丁美洲人使用海洛因(Sue, 1994)。沒足夠的資料可以決定性的證明特殊階級的人較容易沉迷於網際網路。除此之外,依此觀點亦說明網路使用者間沒有很大的差異。

行為學派的解釋(Behavioral explanations

這類的解釋植基於斯肯納(B.F. Skinner)的操作制約研究結果(Sue, 1994)。個人依據獎賞或懲罰表現出行為。舉例說明:有個小孩極端的害羞且害怕與陌生人見面。每當休息的時間,他單獨走著,且沒與其他小孩玩耍。如此,他逃避了必須與陌生人交談,和逃避了與新的人接觸的焦慮。這樣的逃避焦慮便獎賞和增強他的行為。下一次休息時間他便有可能致力於這樣的行為(逃避問題),而這樣的方法,也許同樣的使用於他必須面對一個新的人(陌生人)。有關於成癮,特別是網路成癮運用了以下的方式:藥物、酒精、性、賭博、網際網路、購物都會提供獎賞。他們提供愛、激勵,生理、心理、物質上的安慰,及逃避現實的方法。這可被稱為獎賞、激勵。如果個人希望得到這些報酬和學習,網際網路將容許他逃避、或接收愛,或得到很多樂趣,當他下一次感到需要時也許將轉向網際網路。這變成增強,而且持續循環。

生物社會的解釋(Biomedical explanations

這種解釋將焦點集中於遺傳與先天因素,腦內及神經傳送素的化學物質的失衡。那可能是染色體、賀爾蒙,和過剩或是缺乏的某些必備的化學物和神經傳送素,其是腦中控制行為和使神經系統安定。根據這樣的看法,這將使人易被感動到成癮(Sue, 1994)。一份關鍵性的研究說明藥物取代腦中神經原突處的缺口,造成釋放出不完整的訊息。這樣的觀點,可以是一個解釋對於人醉心("high")致力於如跑步、使用藥物、賭博這些活動。這可能適用於網路成癮,從許多機會在網路上可以被發現與已存在。

對於網路成癮解釋的學派中,本研究擬採社會文化的解釋(Sociocultutral explanations)與心理動力學與人格(Psychodynamics and Personality)的觀點來觀測與解釋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

第二節、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間的關係

從上節的討論中可發現,網路成癮的因素並非僅來自於單一因素(Michael Fenichel1999),因此本節就先從心理學中人格特質這一角度對網路成癮之影響討論起。

Young1998b)認為低自尊者,常遭他人拒絕與否定者,或對生活感到不滿意者(feeling of inadequacy),是最容易成為網路成癮的一群。ArmstrongPhillips、與Saling2000)的研究發現,低自尊者有較高的網路成癮傾向,推論網路成癮者可能因為社會技巧差,與自信心低落,因此利用網作為逃避的手段。

所以,YoungRodgers1998a)的研究發現,若網路使用者的憂鬱傾(depression)向越高,網路成癮的情況就越嚴重。YoungRodgers認為憂鬱症患者常伴隨著低自尊、動機缺乏、害怕被拒絕與需要獲得他人肯定的特質。PetrieGunn1998)除了重複驗證憂鬱傾向與網路成癮的關聯性外,也發現內向性(introversion)與網路成癮有高相關。由此可發現,網際網路的匿名性功能將幫助性格內向、社交技巧差、低自尊者得以滿足他人認同的心理需求。

Morahan-MartinSchumacher19972000)的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不僅在UCLA寂寞量表上的得分比非網路成癮者為高,他且較常利用網路來放鬆自己,透過網路與自己興趣相同的人聊天,認識新朋友,並覺得自己在網路上要比現實生活來得友善與開放。LoytskerAiello1997)研究網路成癮傾向與人格特質的關聯發現,有較高無聊傾向(higher levels of boredom proneness)、較寂寞、高社會焦慮(social anxiety)與高私我意識(private self consciousness)的人較容易網路成癮。

YoungRodgers1998b)以16人格特質量表(16PFSixteen Personality Inventory)測量網路成癮者與非成癮者的人格特質的差異發現,成癮者具有較高的抽象思考能,推估此種容易受到網路豐富的資訊所吸引而成癮,他們並傾向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有著較不活躍的社交生活型態,並且比較防禦自己與保護自己的隱私。YoungRodgers認為網路上的匿名性戶動,可能提供成癮者一個安全又與他人保持距離的互動的機會,滿足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未得到的社交需求。另外,成癮者較非成癮者表現出較低的順從特質與高的情緒反映度與敏感度:YoungRodgers推論網路可能成為成癮者表達不滿與散播挑釁語言的場域。總結以上的結果,YoungRodgers認為這樣的結果暗示了,可能具備某些人特質者容易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者與非成癮者在網路使用的體驗也不同,Greenfield1999)觀察到網路成癮者在使用網路時會感受到較多的親密感(intense intimacy),表現出較多的去抑制化行為(disinhibition),有時會失掉分寸(loss of boundaries),忘記時間(timeless),以及有失控的感覺(felling out of control)。戴怡君(1998)則發現透過網路來進行互動者,多認為網路上的交往是不真誠的,但越認同網路互動的不真誠,就越常使用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

朱美慧(2000)以大專生為樣本討論人格特性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發現;個人個人特性愈負向的大學生,愈偏向「虛擬情感」及「虛擬社交」的網路使用行為。而網路使用行為愈傾向「虛擬情感」及「虛擬社交」的人,愈容易有網路成癮的傾向,而且個人特性愈負向的大學生,也愈形成有「網路成癮」的行為。王秀燕在討論國中生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中,有得出具成癮現象的國中生有較差的自我概念等現象。

另外從相關的研究顯示,接觸網路的年齡層有向下發展的趨勢,從大學生逐漸下降至高中生,而高中生每週使用網路的頻率是一至三次,而被列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的中學生每週上網超過20個小時,和大學生相差無幾(陳淑惠,民88;韓佩凌,民89)。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高中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這時期正是他們致力追求自我認同(self-identity)與親密關係(intimacy)的時期。他們需要探索自己、建立起自我認同,並尋求愛與被愛,以及歸屬感。而網路上的互動情形正好提供青少年一個滿足的管道,以及歸屬感。在匿名與便利的網路特性之下,他們更勇於談論自己,表達日常生活未能抒發的情感,且快速便利的交友方式,提供青少年發展人際親密與追求友誼的管道(陳嬿竹, 91)。

綜合上述,可看出網路成癮者之人格特質不管在自我概念、社會技巧、寂寞感、憂鬱感方面均表現不加,故凡是自我概念較差、具寂寞感與憂鬱感者,沉迷或是依賴於網路的機會更是遠高於不具上述特質者。本研究亦延續前人之研究觀點,從人格特質的相關議題作為探討網路成癮的面向。

第三節、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關係

人是群居的動物,不能離群生活,學習良好的人際技巧而為其他社會成員所接納是相當重要的,因此人際關係一直是社會心理所關心的焦點,人際關係是樹立一種人們所應遵守的行為準則,互相尊重、相互幫忙、愛護(朱美慧,民89)。現今,網路的普及,人類的社交行為,已經不侷限於真實的生活狀況,可能對於某些人而言,網路上的社交佔了其社交生活的全部,來排解寂寞感。因此,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似乎也存在著某種關係。

James1985)認為人際關係與友誼很容易從網路上建立,Carpenter1983)認為網路建立了一個「線上的社會」,讓使用者經由網路系統,可以從人際關係的品質與強度中獲得滿足。網際網路作為人際溝通的新媒介,通常通過E-mail(電子郵件)、TalkIRCICQChatRoomone-to-one talk)、UsenetNewsgroups 新聞群組、BBS電子公佈欄)等為主,由於網路的主動性與雙向性,有越來越多人喜愛甚至習慣這種人際關係模式,不需直接面對面、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與興趣來建立人際關係的範圍,彈性的碩造一個全新的自我、生活面向以及相對應的社會關係(陳增穎,民89)。

Young1998)以「使用時間」為劃分標準將網路使用者分成依賴者(Dependents)與非依賴者(Independents),發現依賴者每週上網時數約38.5小時,非依賴者約4.9小時;依賴者主要使用網路做社交活動,而非依賴者則視網路為收集資訊與維持既有人際關係與友誼的重要工具。

由下表可看出網路依賴者在網路上的活動主要是聊天室(35﹪)與MUD28﹪)這兩項的共同色是提供即時同步的雙向溝通,而其他屬於單項非同步溝通。由此可看出網路依賴者的活動的確與「人際互動」有相關,也代表著網路依賴者透由網路達成Maslow需求理論中「愛與關懷(被愛)」的滿足。(陳偉睿,民90

使用者(依賴與非依賴者)主要的網路活動(Young1996

        使用者區隔

使用軟體

依賴者

非依賴者

聊天室Chat room

35

7

網路多人連線遊戲MUDs

28

5

新聞群組News group

15

10

電子郵件E-mail

13

30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7

25

資訊擷取Information grab

2

24

中華青年網路協會和中華幼青關懷協會就在2000年五月,公佈了國內第一個針對大專青年進行的網路調查結果,結果大專青年使用網路的目的依次為:網路慰藉(71﹪)、參與網路的志工與貢獻(69﹪)、交朋友(68﹪)、網路戀情(63﹪)、虛擬社群(55﹪)。這樣的結果透露出網際網路已成為E世代青年滿足情感需求與人際關係需求時的管道,這種令類及時髦的交友管道讓E世代的族群趨之若鶩(丁思惠,2000)。

學者們也經常以匿名性的概念作為探討網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這種觀點的差異也反映出網路同時發揮著隔離與連結的功能。匿名性掌握到的即是網路的隔離功能所產生的效果,因而指出網路使的個人能隱匿真實世界的身份。網路的隔離功能還促成了一些極具特色的人際關係,有一大部分網路對人際關係的連結作用,是建立在隔離的前提之下(黃厚銘,民86)。

當電腦網路聯絡電腦之時,也就聯繫了使用電腦的人們,電腦網路也就變成社會網路。而在這樣的電腦架構的社會網絡(Computer-Supported NetworksCSSNs)中,網民(netizen)之間不但可以交換訊息、互通有無,也能從中獲得「社會支持」與「歸屬感」,甚至是「自我認同」(吳殷齊,1998)。從許多的現象來看,網路不僅使的原本即以熟識的朋友透過上網溝通功能保持聯絡,利用匿名的特性還使陌生人之間的有了自由的、安全的互相接觸與建立關係的機會,甚至讓許多人不管是遠在天涯或是近在眼前的網友,有機會從陌生人變成朋友或是戀人、夫妻。但若不能區分現實與虛擬世界間的差別,陷入危險關係也難以避免。

網路交友比傳統交友方式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網路交友則在網路的方便性、私密性、匿名性的特徵下,提供了E世代自主交友的機會。網路的易近性與充滿人脈的資源著實讓許多人身陷其中而不可自拔(丁思惠,2000)。

網路雖然拓展了交友的空間,但也阻礙了人際面對面的實際接觸的實際接觸;網路交友通常是一對一的方式而非實際的團體活動參予,導致在面對群體的互動技巧及合作關係缺乏真實模仿交際,故較難真正做到關心別人、想像別人的感覺與體諒他人,及學習處理協調人際壓力與衝突,反而讓青少年躲在虛無的兩人世界,陷入疏離感的危機中(陳增穎,民89)。這也正是輔導工作所擔心的,青少年階段是發展人際關係處理技巧的重要階段,此時若過分陳浸網路虛擬人際關係,忽略現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導致現實感的削減,這樣的生展歷程,對於任何人相信都不是好現象。

從上述可知,人際關係對於探討網路成癮是一重要面向,人際關係的健全與否關係著網路使用者是否走向成癮一途,因此本研究亦將人際關係變項納入討論,期待能從了解人際關係與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的關係。

第四節、背景因素對網路成癮的影響

另一方面,從Young對網路成癮的分類中,亦可看出技術層次的因素也是重要的探討觀點,因此本節便從這觀點探討之。所以本研究在背景變項的部分除了受試樣本的基本資料、家庭結構外,更將與技術層次相關的因素納入。

一、連線方式

從游森期的實徵性研究可得出,不使用大學校園網路上網的學生,使用寬頻上網者比傳統數據機撥接上網者更容易成為網路成癮者。使用寬頻與傳統數據撥接者(窄頻)出現網路成癮之比例明顯不同。其中以ISDNADSL出現網路成癮的比率最高,寬頻使用與網路成癮間的相關為0.225

而這樣的結果也支持Greenfield2000)的推論。Greenfield認為,以傳統藥物成癮為例,藥物吸收的速度與成癮的可能性成正比;依此推論,若網路傳輸得速度越快,所提供的滿意程度越高,越容易造成成癮。

二、性別

從多項報告得知男女上網比例已經漸趨接近,甚至女性用網比例已超越男性(蕃薯藤,2003),值得關注,這是不是意味著, 女性在網路空間中,較能不受限制的自由發揮,所受到的性別待遇較為平等,值得玩味。

性別因素在以往的相關研究中一直處於矛盾的結果。如柏莉楊的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多20%上癮者,42%的上癮者為家庭主婦,但在其他相關研究中,如O. Egger1996年所進行的研究中,性別變項在網路成癮的差異性上並沒有達到卡方的顯著性差異(翟本瑞,1999),而這些差異究竟是來自取樣差異或其他因素,也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三、資訊素養

本研究沿用Lynch的觀點,將資訊素養區分為一般性資訊素養(General Information Literacy)以及資訊技術素養(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二種不同的層次。亦即除了將取得、評估並應用資訊的能力視為一種技術與學習過程以外,更應探討研究 個人對於資訊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與知識。例如:資訊硬體設備的操作及其功能運作的理解程度;資訊軟體工具之應用和熟稔程度等﹝曾淑芬,2002Lynch1998﹞。

以往資訊議題的研究中甚少討論「資訊素養」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但從楊恩的網路成癮5項分類中,不難看出使用者的網路使用相關技術亦是影響成癮的因素之一,例如「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這一成癮類型即身受使用者的網路使用相關知識的影響;所以本研究便將「資訊素養」作為討論網路成癮另一面向。

第五節、名詞釋義

一、網路成癮

本研究所稱網路成癮係指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對於網路產生心理依賴的一種衝動控制失序行為,並伴隨和上網有關的耐受性、戒斷、否定、強迫性行為以及生活相關問題。

二、人格特質

人格是指一個人內在心理生理系統的動態組織,決定了此人特有的思想和行為,而這些行為包括外傾支配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性、聰穎開放性等特質。

三、人際關係

本研究將人際關係分為網路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 -------------------

1.          真實人際關係:指在現實生活中與個體有具體互動的人,其之間常存有面對面互動與溝通、分享,共同參予真實活動,和他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即為真實人際關係。

2.          網路人際關係:指不互識的兩人在網路上經由對談方式認識,藉由網路對談來與網友進行非面對面的互動,且在第一次交談後,還偶有聯絡者,其後與網友相處的時間仍大多是在網路上,少有真實的社會互動。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架構

 


二、研究問題

綜合前節之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1.          不同背景變項的中小學生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為何?

2.          不同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為何?

3.          網路成癮對於中小學生的人際關係的影響為何?

4.          背景變項、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的預測力為何?

第二節、研究樣本

本研究擬針對台中市北、中、南區的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進行立意抽樣,預計抽取10001500份樣本,其中國民小學部分擬針對高年級56年級學童進行施測,而國民中學的部分則對一、二、三個年級進行抽樣,在每所學校中進行隨機抽樣,預計每所學校抽取23個斑級。

第三節、研究工具

本研究欲探討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之下,如何影響網路成癮的行為,故針對各變項選用適當的量表作為測量依據。

一、網路成癮量表

本研究擬修訂根據游森期的「網路成癮量表」作為測量網路成癮的依據,本量表包含『重要性(salience)及調節情緒』、『耐受性(tolerance)』、『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強迫上網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否定(Denial)』、『因網路成癮所引起的相關問題』、『虛擬友誼依賴(Virtual Friendship Dependence)』等七個向度。

本量表共25題,採Likert四點量表計分,請問卷受試者勾選「總是如此」、「經常如此」、「偶爾如此」、「很少如此」,依受試者之選答分別給予4321分。受試者得分越高表示網路成癮傾向越高。

二、人格特質量表

本研究擬採莊耀嘉、李雯娣(民90)所編制之「性格自評量表」來測試受試者的人格特質。量表共30題,其向度包含外傾支配性(外向性與負向支配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性和聰穎開放性五個向度。

本量表採用五點量表量尺,受試者依每個陳述與自身的符合程度來勾選,由「我從不這樣」1分,「我很少這樣」2分,「我有時這樣」3分,「我通常這樣」4分,「我總是這樣」5分來計分,反向題的計分方式剛好相反。

三、自我概念量表

自我概念的測量則根據林靜芬、黃月美(民84)修訂楊妙芬(民82,民84)所編之「自我概念量表」。本量表以其因素分析出的五個分量表,分別為:自我滿意、能力、表現、親和力與自我意象。本量表為4點量表,選項依序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給分時分別為1234分,分數越高表自我概念越高。

四、人際關係量表

本研究之人際關係變項分為網上人際關係與現實生活人際關係,網上人際關係係指網友間的人際互動,網友指的是經由網路通信、對話所認識的朋友,此處網友是指在線上大部分的時間多與之相處;現實生活人際關係係指與師長、父母、同朋友間的互動情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與多與之相處;分別以網上人際關係與現實人際關係量表測量。量表的選項為「非常符合」、「符合」、「還算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依序給予54321分,分數越高表人際互動越佳。

第四節、實施程序

不同背景中/小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工作項目

10

11

12

1

2

3

4

5

6

1.擬定題綱

 

 

2.蒐集相關文獻

 

 

3.編制問卷

 

 

 

4.選取研究樣本

 

 

 

5.實施調查

 

 

 

6.整理問卷及訪問資料

 

 

 

7.統計分析

 

 

 

8.撰寫研究報告

 

 

 

9.校閱

 

 

 

10.印製研究報告

 

 

 

11.口考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方法

研究樣本所填答的問卷回收後,進行編碼、資料輸入、校對及存檔等工作,然後使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處理資料,針對樣本進行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的基本分析,以初步瞭解樣本之基本特性,同時採用以下的統計方法來進行分析:

(一)、 因素分析(factory analysis):以因素分析考驗各量表的因素內涵及進行效度分析。

(二)、 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用以考驗各量表之內部一致性,凡Cronbach α係數愈高者,則表示該量表之內部性質愈趨於一致性。

(三)、 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利用皮爾森積差相關法分析各變項間是否存在顯著相關,同時了解其相互關聯的程度。

(四)、 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探討背景變項、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的預測力。

(五)、 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為建立研究變項的因果關係模型,同時採用路徑分析將變項的關係以路徑圖的方式加以描述出來。

參考文獻

中文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2002)。《下一個社會》,劉真如 譯,台北:商周。

劉旨峰、周倩、林珊如(2000)。<以心流理論為基礎探討台灣大學生網路沉迷的相關因素>,發表於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http://www.ccu.edu.tw/TANET2001/scheduel/paper_abs/z102.html)。

陳冠全 整理(2002),<網路之多少!?探討網路上癮症>,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http://www.cc.nctu.edu.tw/~counsel/share/bamboo_wave/no7/page7_1.htm)。

吳齊殷(1999),<網民與非網民的社會意向>,發表於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資策會(2003),<1996起,台灣歷年上網人口統計>,(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usage_1.asp2003/9/9

大成報(2001),<八問五是 你有網路成癮症 親子關係不佳是主因>,(http://news.yam.com/tgs/dacheng_entertain/news/200112/en20011217080011.html)。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2002),<青少年沈迷網路遊戲小心網路成癮症上身>,(http://www.24drs.com/health_news/article.asp?x_no=0339&page=72003/9/9

中華網(2002)。<中學生網路成癮現象:關注者眾但研究者寡>,(http://big5.china.com/gate/big5/edu.china.com/zh_cn/subject/parent/school/2942/20021213/11380305.html2003/9/11

E-Soc Journal1999)。<網路上癮>,第二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02/e-journal1115.htm#_ftn42003/9/12

朱美慧(民89)。《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竹(民9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增虹(民91)。《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偉睿(民90)。《網際網路之流暢經驗初探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蕃薯藤2003)。<2002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2/2003/9/29

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澄華(民9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丁思惠(民89)。E 世代的網路交友面面觀。取自(http://www.tcpc.gov.tw/package/electric-book/40/40-5.htm)。

黃厚銘(民89)。<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6月號。

吳齊殷(民87)。<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個人真實生活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Net98 台灣網路新世紀研討會。

陳增穎,(民89)。<開啟或關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2月號。

曾淑芬(2002)。<數位落差的社會意涵與影響>,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

西文

E. J. Mundell2002,Internet addiction may be form of stress managementCHICAGO Reuters Health。(http://12.42.224.168/HealthNews/Reuters/NewsStory082620022.htm,2003/9/1.

David N. Greenfield1999,The Nature of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Presentation at the 1999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http://www.virtual-addiction.com/internetaddiction.htm),2003/8/13 .

Kimberly S..Young。〈What is Internet Addiction?(http://netaddiction.com/whatis.htm) 1998/10/13.

 David N. Greenfield1999)。<The Nature of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http://www.virtual-addiction.com/internetaddiction.htm),2003/8/13.

Jonathan J. Kandell1998)。<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http://www.inform.umd.edu/CC/Personal/~kandell/iacpbart.htm2003/9/5.

Jennifer R. Ferris1996)。<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 and Consequences>,(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2003/8/20.

Michael Feniche1999)。<"Internet Addiction": Addictive Behavior, Transference or More?>。(http://www.fenichel.com/addiction.shtml2003/8/21.

Young, K. S. (1998b).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 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Y: JohnWiley & Sons, Inc.

Armstrong, L., Phillips, J. G., & Saling, L. L. (2000).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 53, 537-550.

Young , K. S. (1998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l, 237-244.

Petrie, H., & Gunn, D. (1998).”Internet “addiction” : The effects of sex, age ,depression and introver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London Conference,”  December, 15,1998.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1997).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Illinois. August, 1997.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13-29.

Loytsker, J., & Aiello, J. R. (1997).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April 11, 1997.

Carpenter, B. G. (1983).”The assessment of user reactions to confravision:II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1 , 11-17.

Kimberly S. Young1996.”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3):237-244

Lynch, C.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New Components in the Curriculum for a Digital Culture” (http://staff.cni.org/~clifford/papers/cni-info-lit.html)



[1] interactiv:電腦領域的解釋是具有人機、通信功能的 ,這裡筆者將其理解成即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