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去中心性

  劉燕青(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在談論資訊社會時,網路幾個特性,包括﹕便利性、匿名性、無國界、即時性、互動性、自主性強及去中心性等,似乎已成為大家共同認定的網路特性,是毋庸置疑的、是不需要特別解釋、說明的。便利性、匿名性、無國界、即時性、互動性、自主性強等,都可以直接由我們使用網路的過程中直接感覺到,但去中心性此一特性卻是比較抽象一點,我們從未好好地去討論去中心性的概念,卻已把去中心性當成網路相當重要的一個特性來使用說明。網路真的具有去中心性的特性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中心」的概念。

 

「中心」在早期是主要是地理位置所互相對應的概念,有著邊陲與中心的互相對照﹔隨著人類商業發展、社會高度發展,形成商業機制之後,中心逐漸有著人群聚集地、交易中心的概念﹔隨著政治機構的發展(例﹕國家),中心也代表了掌握權力、居於領導地位的意義。

 

隨著「中心」具有領導、掌握權力等概念,中心也逐漸具有控制他者的概念。在尼采的《道德系譜學》[1]及許多哲學詩的著作裡,尼采有許多討論關於人類權力、中心控制等的問題。基本上,尼采認為﹕所謂的「舊道德」或是「神」都只是一種權力的網路,這種網路具有集中的性質(中心性),是強人用來強化「正當性」的工具,是表現強人意志的工具。在新時代,只有打倒這種舊道德的束縛,才可能找到「個人」的主體性[2]。在尼采的哲學概念中,出現了「去中心」的概念。

 

隨著網路廣泛地被使用,尼采所嚮往、追求的「去中心」社會,似乎在資訊社會中實現。網路真的具有去中心性嗎?尼采的「去中心」真的實現了嗎?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討論關於網路去中心性特性的形成,為何會被大家認定網路具有去中心性。

 

由網路系統的發展過程來看,網路系統原本是美國軍方在1960年代的冷戰時代,為了防止核戰後的通訊癱瘓而設計一個不易因核武攻擊被破壞的傳播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有電腦在網際網路上都是獨立運作的,不需要指令與管制中心,更沒有所謂的「控制中心」來管制,即使其中一個點被毀,系統還是能持續運作,這是網路具有去中心性的由來。這也符合了麥克魯漢所說的﹕中心無所不在的概念,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中,我們都可以藉著電腦器材,由所在地直接進入資訊世界之中,呈現全面性的「分散」狀態,沒有一個電腦端點是網路的中心,每一個電腦端點也是每一個連結者的中心,這就是中心無所不在,也是去中心的網路社會。

 

從網路文本的呈現敘述方式來看,網路文本非固定規則的自由,則挑戰了傳統文本的線性敘述,藉由拼貼、補綴等非線性結構的敘事,挑戰傳統文本的文本中心,展現了網路文本去中心。傳統線性文本的敘事體,其實它蘊涵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概念,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表象上都是依循著線性敘事結構發展,實質上它更重要的是遵照著的中心的意念沿著線性結構逐步鋪陳。所以傳統線性文本,它所隱含的中心(centrality)概念,就是決定傳統文本如何理解和詮釋的重要關鍵,若是沒了中心,整個敘事結構就會失去情節發展和意義展現的依據、途徑和藍圖。網路文本不僅挑戰傳統文本的線性結構,展現其非線性敘事特質,更重要的是直接挑戰傳統文本的中心概念,充分展現網路文本去中心的特質,直接挑戰傳統文本的文本中心。[3]

 

把網路當成一個媒體,就媒體的近用權、閱聽眾對於媒體的主控權來看,網路這一種新的媒體型態,的確解放了媒體中心的壟斷,使得訊息的傳布更自由、更去中心。不管是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只要是單向傳播本身,就有一種中心化的傾向。聽眾讀者觀賞者,必須被動的接收,無法參與主導。但是網路傳媒,靠的是分散式或共享的傳遞系統,而不是層級系統,這種分散式或共享,造成訊息到處散佈、人人可得。

 

不論是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或互動討論的參與者,都可透過他們與其他使用者的互動取得訊息,網際網路的互動式文化並非層級式的,乃是真正的網絡,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首頁分享自己的資源,也可以透過進入其他首頁取得他人的資源。第一次,傳媒主導權掌握在每個使用者的手上。[4]

 

 


horizontal rule

[1]尼采著,《道德系譜學》陳芳郁譯,台北﹕1995年,水牛。

[2] 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th/cf0102.html

[3] 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108

[4] http://life.fhl.net/Culture/tend/theN_1.htm

第三十期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