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資本主義與網路經濟
余小玲、林承賢(中正電傳所)
第一部份
數位資本主義
中正電傳所 余小玲
一、傳統資本主義理論(註一)
資本主義的理論發展過程,也可以是一部經濟思想史。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強調商業貿易,認為經由貿易所獲取的財富(尤其是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才是一個國家富強的象徵。十八世紀中業,重農學派(Physicorates)對於重商主義的反省,其強調農業及經濟產出的重要性,主張所有經濟與社會行為都能順著自然法則前進,因此自由放任政策(Laissez Faire, Laissez passer)最能讓市場效率充份發揮。
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 Smith)強調自由競爭,主張市場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充份發揮作用,就能調和衝突、趨向均衡,達到全社會的最大福祉。幾乎在所有傳統社會,都對過度的營利行為採取一種貶低的態度,認為商業活動是不事生產的剝削行為;在這種傳統抑商的價值觀中,無法給予商業活動及現世經濟行為正面且積極的肯定,當然也無法發展出資本主義來。如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價值中,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奉行法則下,商人永遠是在士農工商的最下層階級。
不過,古典經濟學賦予現世營利行為一個合法的地位,發展出一套承認現實的態度,讓資本主義能夠突破傳統社會、倫理與宗教的束縛,成為獨立自主的行為取向。西歐到了十八世紀後半期,更進一步發展出資本主義開展所需要的「硬心腸道德」,資本家依自利心出發,賺取合理利潤,不但不應受到譴責,反因為其增加了全社會的財富,而應受到讚揚。李嘉圖(D. Ricardo)的工資鐵律與馬爾薩斯(T. Malthus)的人口論,都為這種硬心腸道德增加了理論上的依據,資本家即使同情勞工,勞工最終的命運也還是處於糊口的邊緣,差別只在同情心會減損全社會得的財富。這套理論與價值系統促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也增加了社會中貧富的差距。
在馬克斯看來,歐洲社會在封建制度崩解後,隨著產業革命而來的生產工具私有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階級對立;而私有財產制,使得少數資本家能夠壟斷生產工具,控制著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存條件;私有財產制已經成為一切社會矛盾、對立的總源。然而,馬克斯理論所立基的勞動價值說,只能適用在傳統社會以及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到了二十世紀,隨著福特公司所代表的現代生產線形成,資本主義與經濟產出已經遠遠不是勞動價值說所能解釋的了。
二、資本主義再結構(註二)
在二次大戰過後,直到1970年代的政治經濟史如是說:資本主義成長的凱因斯模型為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解藥,為大多數的市場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將近三十年,卻在1970年代早期受到其內生限制的打擊,在難遏的通貨膨脹形式下宣告其危機。1974年到1977年間油價高漲,通貨膨脹失控盤升,政府與公司以一連串嘗試錯誤的過程,進入再結構過程中。這個過程直至1990年代中葉還在進行之中,並有決心致力於去管制化、私人化、解除勞資契約,而這些卻是先前凱因斯模型穩定性的基礎(夏鑄九,1998:21)。
依循Castells所言的「資本主義再結構」邏輯,在制度層次與公司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中,有四個主要的目標:
1. 在勞資關係中,深化資本主義追求利潤之邏輯;
2.
提高勞資之生產力 (Productivity);
3. 生產、流通與市場全球化,捕捉每一個地方最有益的利潤創造機會;
4. 配置與引導國家支持,以增加國家生產力與經濟競爭力,但卻會經常損失社會保護和公共利益管制。
然而,為達到上述的目標,資本家們更依賴於進步的資訊技術,因此在資本主義再結構的過程中,Castells大膽聲稱:
沒有新的資訊技術,全球資本主義就會大大受到限制,彈性管理就會縮水為鞭笞勞工,以及,在資本財與新消費產品花費的新回合,並不足以補償公共支出的削減。如此,就像工業主義連結上生產方式的建構,資訊主義連結上資本主義之回春和擴張(夏鑄九,1998:21)。
三、資本主義再結構形塑資訊化經濟3
為了連結全球網絡中各個國家有價值的市場環節,並積極地開拓新市場,資本需要高度的移動能力,公司也得大幅提升其對外的通訊能力,而自由經濟的意識形態促使市場的解除管制(deregulation),以及新的資訊科技兩者的密切互動,提供了再結構的條件。當然從事技術、經濟轉化的行動者,如高科技公司與金融公司便成為這過程中最初且最直接的受惠者(夏鑄九,1998:90)。
1980年代初期因新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金融市場進行全球性的整合,並使資本日益脫離國家經濟而產生流動。另外,在全球的電信自由化過程中,美國的政府扮演著極重要的幕後推手,如美國電話與電報公司(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m, AT&T )對外的投資比例日漸增加,也是藉由美國本身在全球貿易的優勢地位,對電信市場的競爭態勢尚未成熟的國家,進行有利於美國自身電信公司對於他國投資比例額的談判。此等皆為資本主義再結構使得經濟結構有所轉變之明顯例子。
這種資本主義的再資本化(recapitalization),亦可用以解釋生產力不均等進展的現象。整個1980年代在通信/資訊的基礎建設方面,有大量的技術投資,使得市場解禁與資本全球化能同步進行,更進一步提升資訊科技產業,如微電子業、微電腦業、電信業、金融機構等產業的生產力和獲利力4。以這種新型且活躍的全球性資本主義公司及其附屬網絡為核心,其外圍一層層的公司與產業,不是被整合進入新的技術系統,就是被排除在外(夏鑄九,1998:91)。當然,被排除在網絡之外的國家,常以躍躍欲試擠進此資訊網絡之中,如中國大陸推行的新四化:產業資訊化、資訊網絡化、經濟全球化,以及資本自由化等正是如此。
Castells指出,雖然大部份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與就業中,佔最大比例還是以國內經濟而非全球市場為目標的各種活動,但是金融、電訊或娛樂以及製造業,在這些全球市場中的競爭結果,確實決定了公司及最終每個國家人民所得的財富分配。這就是為什麼除了驅動公司的獲利力競爭外,政治機構為其所代表之經濟體培育競爭力,而此一既得利益也形塑了資訊化經濟(夏鑄九,1998:92)。
四、數位資本主義的相關論述
數位資本主義的概念發展至今尚未成熟,許多論述在於電傳勞動的興起後,新科技對於勞動市場的影響甚劇;然而,誠如Digital Capitalism作者Dan Schiller所言,藉著數位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突破了地理僵界所給予的限制,將社會場域予以數位化,形成了一套關於社會場域新的政治經濟學,二十一世紀將會是數位資本主義大獲全勝的世紀,不但如此,由於數位化原則將全面性地滲透到全球化的普遍運作程序之中,數位資本主義就是經濟活動的指導原則。(註三)
由此得知,Dan Schiller對於資本主義發展相較於其父─Herbert Schiller相對溫和,H.Schiller對於資訊帶來資本主義維持其既有秩序,秉著其原有的批判邏輯思考,撻伐著資訊所帶來的高度發達著資本主義。H. Schiller所關心的典型議題:誰發動、研發並使用資訊科技?特定的一些人是不是有─或沒有─機會接近與使用資訊科技?資訊領域的擴張是為了什麼、造成了什麼結果?(註四)
回歸上述H. Schiller所關心的人文議題,即為數位資本主義成熟發展後,所帶來的數位落差等議題。雖然當社會主流價值擁抱著經濟,高喊著科技萬歲的同時,是否可以想想除了在網路上轉寄〈蓋茲新房〉(註五)的笑話以宣洩使用微軟的不滿情緒以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註一:摘錄自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數位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註二:二、三是節錄自余小玲,2002,《資訊社會研究》,〈網絡社會的形構〉。
註三:Dan Schiller, Digital Capitalism:Networking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 2000,Cambridge:The MIT Press, pp. 205-6。翟本瑞譯,2002。
註四:引自馮建三譯,2000,《資訊社會理論》,〈資訊與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史勒〉。
註五:這是網路上的一則笑話:
蓋茲改裝他的豪宅,全面電子化,而且全部使用Windows,過不久他發現一些問題:
1. 每次回家,前門打開的時間要花費兩到三分鐘。
2. 馬桶要沖水以前會詢問。「馬桶沖水會造成大便無法回收,您確定要沖馬桶嗎?」
3. 微波爐和烤箱在要快完成以前會突然跳開,面板顯示:「系統發生無法回復的錯誤,您要再試一遍嗎?」
4. 有時一些小東西突然不能使用的時候,如果試圖修復,會造成房子全倒需要整座房子重建。
5. 如果你把窗戶全部打開,房子會突然停電,並且發出「系統資源不足,請您關閉一些窗戶。」
6. 淋浴的時候熱水器會自動進入省電模式,需要甩兩下蓮蓬頭才會恢復供應熱水。
7. 小偷闖入時,電視會自動打開,並且顯示整間房子的地圖。小偷可以按HELP鍵取得貴重物品放哪裡的資訊。
8. 要使用電梯以前,必須先輸入用戶名稱及密碼然後聽電腦語音介紹如何使用電梯與逃生設備十分鐘。
9. 所有買的新家具必須是 Microsoft 相容產品,否則會導致冰箱內物品遺失或烤麵包機烤焦麵包等的問題,嚴重時會造成房子倒塌。
10.蓋茲要跟老婆親熱的時候,床鋪語音會自動詢問:「這樣有得性病的危險性, 是否要繼續?」使用保險套時則會不斷要求:「已經有新款式,是否要更新?」
第二部份
網路經濟(註一)
中正電傳所 林承賢
一、網路經濟的基礎理論
l Linda Garcia’s “network economics”:網路的”自然獨占”與”無法避免”的政府管制。
l 資訊經濟符合Wriston法則:資本流向被需要之處且停留於被善用之處。
故資本流向且聚集於價值創造領域並以全球性投資回收。
l 關鍵經濟用詞:network effects(網路效應)、network externalities(網路外部性)與multiplier effects(複製效應)。
l 為了解資訊經濟,有些經濟學家提出成長經濟與豐富經濟,不同於古典經濟理論的稀有經濟。許多經濟理論基於管理稀少狀況下的選擇—此時人們必須依需要而作出選擇;但在資訊經濟中,資訊(如軟體或內容)價值隨著越多人使用(網路效應)而增加,而非因其稀有而增加。
1.
網路外部性:by Shapiro
& Varian
l
經濟理論是否在”網路時代”依舊適用?
n
資訊商品依價值定價或依成本定價?
n
Attention經濟:人的注意有限,故具有高價值
n
資訊產品價值隨近用或普遍存在而增加:其價值在於豐富而非稀少
l
資訊定價:商品的經濟規模
n
邊際成本低且廠商爭相佔取市場致使價格趨近於零
n
但在邊際成本存在的狀況下,若價格為零,則企業勢必無法獲利
n
此形成兩種商業模式
u
宰制企業(獨占)市場
u
產品區隔市場(資訊價值區分)
2.
網路效應:網路外部性與正反饋及需求方規模經濟
l
網路經濟的寡占與暫時性獨占
l
網路大者成長至更大,形成”自然”獨占(Garcia等提出)
l
實體網路(如鐵路、電話及網際網路)與虛擬經濟網路(如軟體使用者網路或標準產品)
n
具標準的網路系統(如網際網路、軟體及硬體)同樣依循網路經濟
l
麥考菲法則(網路價值等於其使用者數目之平方)及經濟行為的正反饋
n
加入大網路的誘因更高
l
網際網路的使用與微軟的標準化軟體都展示了需求方規模經濟
n
網路商品的價值在它成為市場主宰或無所不在時達到最大
n
網路外部性與競爭法則相衝突,使新競爭者得以進入市場
n
市場付費予設定並掌控標準且從中得網路效應利益的宰制企業
n
市場的宰制或開放競爭間是否有一平衡解?
l
企業達成正反饋效應的策略:應開放標準或控制標準?
l
企業尋求結盟以追求正反饋效應
n
如"Wintel"
聯盟(Microsoft/Intel)及
Netscape/Sun(Java)
3.
網路複製效應
因著複製效應,網際經濟生態系統(Economic
ecosystem)逐漸影響全體經濟:資訊在網路經濟不同成員或不同地區或使用者間流動時伴隨著價值附加的過程,增加了整個系統的財富
l
如:AOL對整個北維吉尼亞的經濟之影響
l
網路經濟成員以系統方式影響整體系統
l
就如藉著E*trade或Amazon.com的經濟流通
二、網路/資訊經濟的成員
l 基礎建設企業:建設實體網路
n 光纖、電纜、電訊及衛星:“the plumbers”:(MCI-WorldCom, ATT, Qwest等)
n 網路設備:轉接器、路由器、網路電子設備等(Cisco, Lucent, Nortel等)
n 端對端相連軟硬體:乙太網路設備、modem、NIC設備(3Com, Intel等)
l 網路服務提供者(UUNet, AOL, ATT等)
l 晶片製造商(電腦, 電子產品) (Intel, Motorola, TI等)
l 電腦/設備製造商(IBM, Compaq, Dell, 3Com/Palm, Nokia等)
l 網路相關軟體廠商(Netscape/AOL, Macromedia, Adobe, Microsoft, Sun, Oracle, IBM, Allaire, Red Hat等)
l 電子商務處理商(Cybercash, Authorize.net, Ecash等)
l 媒體與內容廠商(電子報,電子新聞,網路報,電子期刊等)
l 網路服務與電子商務(業者對業者=b2b網路公司及業者對顧客=b2c網路公司)
l 網路相關之公關廣告公司及網路廣告公司(網路,印刷媒體,大眾傳播) (Doubleclick等)
l 商販、辦公室提供者及電子商務遞送者(Boise, FedEx, UPS, Staples等)
l 財務、投資、法律、會計及保險等相關服務公司
l
電子商務顧問公司(KPMG,
PriceWaterhouseCoopers, Ernst and Young, Andersen等.)
三、未來趨勢
全球經濟集中於聚集基礎建設、勞動力、資本、需求與分配的全球”資訊城市”(Castells & Sassen):紐約、灣區、矽谷、新加坡、東京等。
過去20年來,媒體、電訊傳播、軟硬體等產業的併購、聯合等之垂直與水平整合趨勢在網路經濟上是否繼續?
l 如ATT-TCI-Excite@home的垂直整合,只需再加入業務公司、信用卡公司及銀行即可構成完整的網際網路企業
l 如CMGI利用建立一與其他相關企業互換及共享資產之子公司的方式擴大規模經濟,使母公司獲益
註一:此部份資料參考、編譯自http://cct.georgetown.edu/curriculum/505-99/internetecon.html。
引申閱讀:
1.
張美惠譯,1999,《資訊經營法則》。
2.
張順教等譯,2002,《數位資本:建構商業網的力量》。
3.
Jan van Dijk,
1999, 《The Network Society─Social Aspects of New Media》,〈Economy〉。
第三部份 同學課前心得
南華出版所研二 李靜宜
談「數位資本主義」之前,我們須先了解「資本主義」一詞的意義。其為學者們所共同接受的意涵為「生產工具私人占有並利用它們作為追求利潤的手段」(註1)。由於壟斷與不透明性是其運作時的兩大特色,故極易產生不公平,造成資本與利潤操控在少數人手中的現象。歷來,儘管資本主義讓許多資本家、國家得到財富,反省批判的聲音卻一直存在。資本主義是不是必要之惡?這始終是個問題。
二十世紀末以來,網際網路的興起,讓傳統資本主義的運作有了不同的模式和意義。表面上,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地球村,它跨地域的、開放的、去中心化的特質,讓許多人似乎以為美好的大同世界即將來臨。但,Dan
Schiller在《數位資本主義》(Digital Capitalism)一書中,卻揭示了資本主義結合資訊網路所帶來的問題。
他認為,既不是美國副總統高爾,也不是五角大廈,更不是駭客們創造了數位網路,而是四0年代至五0年代一批巨頭公司為了將業務拓展到疆域之外,而努力催生的。他更指出「Internet絕不是一個脫離真實世界之外而構建的全新王國,相反的,Internet空間與現實世界是不可分割的。Internet實質上是政治、經濟全球化的最美妙的工具。Internet的發展完全是由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力量所驅動,而不是人類新建的一個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類天地。」(註2)
數位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其實可能是更不公平,貧富差距更懸殊,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未來。但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無法避開這一波浪潮,只能了解它。
註1:引自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嘉義:南華社會所。
註2:引自http://202.130.245.40/chinese/RS/25724.htm
南華出版所研二
郭宣靆
由數位經濟看階級、權力與消費的可能型態
數位時代的資本是什麼?誰擁有這些資本?資本如何運作或生產?資訊專家會回答說:掌握有效的資訊運作能力就等於擁有資本;管理專家會回答說:知識的創新是企業累積資本、提升競爭力的最佳途徑;經濟學家會回答說:創造更多的需求、開發更多的市場、促進大眾的消費以賺取最高的利潤;社會學家會回答說:我們所知有限,但權力的替換肯定會造成新的社會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求了解;政府官員會回答說:我們會慎重地徵詢各界的意見之後,交由負責的單位進一步研擬各種可能的方案之後再另行宣布;企業家會回說:資本就是帳面上的營收數字,銀行肯定是最大的資本家;小老百姓會發呆個五分鐘然後回答說:關我屁事!
的確,如果「數位資本主義」或所謂的「虛擬經濟」只是個假設性的命題,一般人很少會思考或關心這類的問題,即便是學者專家乃至於商場老手也不見得能夠提出一個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定義或答案。然而伴隨著網路經濟的大起大落直到今天的一片榮景,我們目睹了由早期網路所帶動的「本夢比」投資風潮,顯示一般大眾即便不知曉何謂數位資本主義或虛擬經濟,卻都間接地成為推動此一趨勢發展的幕後推手。
何以見得?事實上,資本主義或虛擬世界的討論一開始都只是建立在少數專家所臆測出來的可能活動之中,僅僅是作為一種概念性的假設或是現況推估,但是經過了集體意識的運作與洗腦之後,就成了大部分人所共同想像出來的一個真實且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感受和經驗,這是一個不斷交互影響、彼此滲透的過程。因此,數位資本主義與虛擬經濟之所以可能形成「數位經濟」,便是基於這樣的基礎。
資本當然不限於貨幣,特別在數位時代,即便是無形的信任、聲譽、知識、資訊都可以是非常重要的資本或資產。資本的交換也不一定完全遵守著經濟學的市場法則來進行,往往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可能戰勝理性計算的考量,特別是在個別消費者的經濟活動層面。然而我們真正關心的還是具有「價值」與「影響力」的資本究竟是什麼?
暫且擱下這個棘手的問題不談,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數位經濟有很大部分的討論是在於「電子商務」的研究,或企圖以建立虛擬交易為主的商務平台,或成立網站社群的電子市場,藉此節省可觀的土地與勞務成本,並連結上下游的供應鏈,直接進行商品買賣、交換的活動。儘管B2B的商業交易仍為主要的經濟活動,而「信用額度」與「銷貨轉帳」也還是主要的交易模式,但在B2C、C2C的經濟活動中,卻含有相當多的非經濟因素在裡頭,例如:「天堂」所使用的虛擬貨幣(「天幣」)、MP3的點對點交換等等。很多專家甚至認為虛擬世界所形成的市場,更像是古代的市集。
這是否意味著數位經濟將形成類似古代市集的經濟體系?或者正如同資本主義過分強化了資本的膨風力量,數位資本主義也因而誇張了「數位資本」的作用力?那什麼又是「數位資本」?回到同樣的問題:究竟真正具有「價值」與「影響力」的數位資本是什麼?
再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是誰使得「資本」成為金融體系中最主要的財務保障?「資本」的合法性何在?「貨幣」為何具有不可抗拒力?(弔詭的是,在台灣我們仍隨處可見小販張貼「小本經營,拒收新台幣兩千元」的佈告)恐怕真正擔心這個問題的是國家的政府。如果不加以整頓管制(雖然高層官員的大聲疾呼通常是基於政績選票的考量),國家的經濟命脈與稅收恐怕將有大失血的可能性。因此,國家政府往往不自覺地成為阻擾「數位經濟」成形的頭號抗拒者。假使寧靜的「數位革命」正在發生,也與當初共產黨所發動的「無產階級革命」不可同日而語,尤有甚者,革命的層級也許將從「政黨」的層次拉高到了全球化的「國家」或是「區域」的層次,儼然一場由於「數位資本落差」而導致的國際或區域間的革命聲勢有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或許「恐怖主義」的未來發展應該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當然,這只是一個誇大的比方,毋寧說我們真正關心的是當前以國家為單位的經濟體系是否仍有能力應付未來「數位經濟」所帶來的「近乎革命性質」的挑戰?
可想見的是,當數位經濟與全球化掛勾之後,我們對於傳統階級、權力與消費型態的認識,可能都將有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視野層次與思考邏輯了。
--------------------------------------------------------------------------------------------------------------
南華社會所研一
陳雅君
說到虛擬經濟,我第一個想到的,也與我們生活較相關的就是網路購物。現在在網路上充斥著許多的購物網站,有書籍、飾品、電腦、一切你想的到的東西都可以在網路上販賣,甚至在
e-bay的網站成功交易過一架飛機。(應該沒錯吧!如果有錯的話,還請各位同學正。)這讓我領略到網路購物的物品選擇多樣性與便利性,在許多人的生活經驗中,在網路上交易物品是一件疏鬆平常的事,只要點選自己要的物品,還可以選擇你方便的付款方式和取貨方式,在未來網路購物似乎有取代親自面對面購物的可能。
這兩種購物方式,各有優缺點,但網路購物似乎隱含著許多不確定感。就我來說,我遲遲不敢上網購物的原因是因為不信任網站的商品,或許是一種人性,總是要看到實物才能安心購買,在網路上購物,不能看到實物,所以害怕上當受害(就我來說是如此),相信遲遲不敢上網購物的人也是這種想法,在這之下,購物網站是否要訂立一個值得消費者信任的規則,來博取消費者的信賴,以賺取商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在翟老師的文章中寫到「五年內所有的都將會是網路公司,否則根本稱不上是公司。」。這樣的說法讓我有所隱憂,這讓我想到了這樣的一個方式,是否會造成更高的失業率,因為經濟的形式發展如此之快,人的勞動形式趕步上經濟形式的發展,那是否會有許多靠自己勞力工作的人,會因此失業。這樣的話,我想到了四、五年級的這一群人,倘若他們的教育程度又不高,那我們國家的失業人口是不是又會上升;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傳統產業何去何從?這是我必一個所想到的。為了因應網路世代的興起,那社會是否有些因應之道,政府在這樣的經濟形式變換之下,是否有所作法,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是想的。
--------------------------------------------------------------------------------------------------------------
中正電傳所
余小玲
經濟學的反思
在經濟學門中,著重於理性,試圖將其發展的假設學說變成一種信仰,如人們是自利的,自利並非自私,而自利才會盡量地去爭取利潤極大進而福利社會大眾,這樣的思考邏輯演變了一百多年後,便是我們現今所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勞工失業問題依然存在。然而,社會學對於經濟學的這套邏輯將之名定為資本主義,所以我們可將資本主義的理論建構視為對經濟學的反省。
經濟學家的工作在於將社會中的經濟行為歸納整理後,發展出一個原理原則,這個原理原則最好也能經由簡化後建立出一套模型,這樣人們的經濟行為似乎就掌握在經濟學家的手中,人們將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我們將更能預測。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裡,企業家必須汲於了解人們在網路上的使用習慣,以龐大的資金建立起一個資料庫,為了掌握其消費群的偏好。
資訊產品的產業結構裡,被命定為大者恆大的產業現象,因為網絡經濟的形成,只要在同一網絡中的消費者便可享受網路外部性的好處,但這一切的消費行為便更為企業家所操弄。為什麼我們不能向Microsoft要求他的軟體也要和其他作業系統相容?為什麼我們不能向電信業者要求號碼可攜、並且不同門號互打的費率一律相同?既然菁英宰制的大眾訊息中,一直告訴我們電腦、手機是現在生活中必要的,但為什麼那他們就已經不再是普及服務的項目了呢?
在資訊產業的勞動市場中,藉著電腦的方便性,我們可藉由網路來傳輸工作內容,雖然省去通勤的好處,但以往被認為私領域的居家環境卻成了資方的免費辦公室。當然,勞動市場中的供給也有所謂「大者恆大」的現象,只要本著較強的工作能力、較高的專業水準,所能接受的專案就越多,那也是種「適者生存」鐵律下的例證。然而,我們可再更進一步思考的是,那麼結構性失業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在經濟學領域中,該學門可以教導我們如何在高度競爭的社會中求取生存;在社會學的學門裡,告訴我們的是在這社會中是如何競爭的,或許了解了該經濟結構的運作模式,是更有利於我們如何在這社會中生存的。
-------------------------------------------------------------------------------------------------------
中正電傳所
林承賢
這是曾提到的WIRED提出的網路經濟十二項法則,橘色部份字體是我看完的一些想法。
此文章引自http://www.grandsoft.com/gim/019/dtr191.htm
〈網路時代的新經濟典範〉
近來著名的美國Internet雜誌WIRED提出網路經濟十二條法則,認為資訊時代其實應稱為網路時代,因為網路才是讓電腦真正改變生活及工作的媒介。該雜誌認為網路時代的變動雖然很快,但是仍可整理出規則,雖然這些法則也許只能適用數十年,但對身處當代的企業人而言,卻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網路經濟之主要驅動力就是半導體晶片大幅降價以及全球通訊網發達,每個晶片雖然只有簡單的特定功能,但是經由網路的連線,就能改變我們的工作及生活方式。
電子郵件本來只是簡短的文字訊息,但是當這些訊息可以迅速傳送到全球時,就能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Internet原本就已經連通全球了,但是在網景推出簡易的圖形瀏覽器後才產生爆炸性改變,網路經濟法則的第一條,就是適當地利用通訊連結一些簡單功能,產生巨大的威力。
世界上第一部傳真機的價值是零,因為沒有人可以傳送文件進來,也沒有人可以接收它所傳送的文件。當第二部傳真機出現時,它的價值才開始增加,而當全世界的傳真機數量越來越多時,每一部傳真機的價值也越來越高。
今天當我們買一部傳真機時,我們並不是買一部八千元的通訊設備,而是購買了全球傳真機的通訊網路,讓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和其他人交換文件。這與工業時代「物以稀為貴」的法則完全相反,在網路經濟時代,生產或是複製物品的成本很低廉,寶貴的是廣佈的關係和標準之建立,這由視窗作業系統、傳真機、TCP/IP協定等例子中可以看出。
網路經濟時代的成長係呈指數式成長,微軟及聯邦快遞頭幾年的利潤並不高,傳真機則在發明後廿年才被大量使用,Internet也是被學術界使用了廿年後才成為眾所矚目的媒體,但是一旦開始成長後即快速成長。
指數式的成長是生物學常見之模式,微生物的數目、動植物的成長都可以看到指數成長之現象,其實網路經濟與生態環境十分相似,因此有許多新理論都可借用生物學中的模型來說明。從微軟、聯邦快遞、傳真機以及Internet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創造的價值與產品使用者數量有關,當價值到達某一程度時,又會吸引更多使用者加入進而產生更多價值,直到所有的使用者都採用之後才會飽和。
這又是一個生態學的現象,當病毒數量超過一定的密集度時就會大量成長,造成流行性疾病。在網路經濟時代,由於科技的普及與進步,創新發展成為重要潮流的臨界點變得很低,許多新技術如網路電視、56K數據機,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成為主流產品。在工業時代,潮流的形成十分緩慢,人們可以清楚看到演進過程由無到有,接著發展,最後才會變成重要的轉變,我們甚至可以在不同國家看到發展中的不同階段。但是在網路經濟中,由於臨界點低{應非臨界點低,而是成長速度一向太高(因著網路的繁複及無地理限制構連與即時的傳輸),失敗的創新發展仍無法突破臨界點。},因此若在初期未能看出轉變,潮流很快就會成形,讓人追趕不及,轉眼之間就席捲全球。
以經銷管道為例,電視購物剛出現時交易量非常小,傳統零售商多不以為意,認為等時機成熟後再進入市場還來得及,然而待臨界點到達,電視購物市場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長,傳統零售商根本措手不及,因此沒有一家業者成功地進入市場。
即馬克思的”從量變到質變”。
隨著使用者越來越多,產品的價值也越來越高,美國加州矽谷的創業熱潮正可以反應這種現象,成功的創業者引來新的創業者,跟著帶進新技術及新資金,又可造成更多的新創業者。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以改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賣出更多車子來創造財富,再利用新資本改進生產方式讓成本更低,但與網路經濟的不同是,工業時代的規模經濟是直線式,而網路時代的規模經濟則是指數式成長。
另一方面,工業時代的生產價值是在一家公司內建立及累積競爭力所產生,利潤也是由一家公司獨享;而網路經濟的價值則由使用者、代理商及競爭者共同產生,利潤也由大家分享,也許一家公司得到的收益不如以前多,但是卻可為整個產品體系創造更大的價值。
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加州矽谷的成功並不是一家公司造就,在矽谷的工作人員對地區或科技孜孜經營,對公司卻未必有忠誠度,但這並不意味一家獨大的情況不會出現,微軟上百億的營收與其他公司比起來雖然相當大,但有更多公司因為微軟作業系統形成的標準而得到利益。
同樣地,我們可以看到新的汽車工廠不會自行生產所有零件,而是設計一個電腦系統,將所有零件生產外包。法國一家新成立的機車廠員工只有卅個人就能推出最新車型,這就是能利用網路經濟的法則。
半導體晶片之發展有一個著名的摩爾定律:每隔十八個月,同樣價格晶片的計算能力就增加一倍,工程師使用新科技設計出更新更好的晶片,但是價格卻不斷下降。
在工業時代,高品質的產品可要求較高價格,但在網路時代,最好的品質反而要求最低之價格,因為附加價值不是產生於物質,而是創意及系統的衍生及發展。
著名的科技發展理論家George Gilder提出吉得定律,預言在二○ 二○年以前,網路通訊頻寬將會以十二個月成長一倍的速度發展,直到網路頻寬費用接近免費,就像美國的市內電話一樣。除此之外,股票交易成本、計算能力,甚至使用汽車的每公里費用也不斷下降中。
對於生產者而言,免費產品是無從獲利的,要獲利就必須採用新創意,不斷想出許多新應用。電話費用雖然很便宜,但是因為通訊需求增加,因此許多家庭紛紛裝設第三支或第四支電話線,使用電話線需求大幅成長,電話公司的業務量也大量成長。在網路經濟時代,產品會越來越便宜,但想獲利相對也要提供更多應用及附加價值。
如果產品使用者越多越有價值,而產品價格越低則越能創造機會時,就會有許多業者開始免費贈送產品。舉例來說,微軟免費送出探索者瀏覽器,Qualcomm送出Eudora電子郵件軟體,McAfee每個月在網路上散佈出一百萬份的防毒軟體,而昇陽也開放Java讓大家使用,就連瀏覽器大廠網景的成功,也是在散佈四百萬份瀏覽器軟體後開始的。一家公司竟以免費送出產品作為打開市場的起步,這是工業時代所不會發生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不但軟體業採用這樣的行銷行為,行動電話業者也是伴隨著服務免費送給使用者使用,網景的CEO甚至認為將來電信公司將免費提供電腦供人上網。
那麼,企業要如何從免費的產品中賺取利潤呢?當免費產品的價值及不可取代性建立之後,企業就可以從後續的服務及昇級得到利潤{還有使用者於使用時可接觸到之廣告或其他宣傳(如Banner),類似職業運動的獲利模式},進而改進產品吸引更多的使用者。當產品是免費時,會有許多人想要使用這些產品,這時就出現服務的需求。
在網路經濟中,人們的注意力就是一種寶貴資源,每個人都只有廿四小時可以吸收資訊,而免費的產品可以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業者藉此可佔有市場{Lock-in使用者}進而創造商機,所以在網路經濟中,免費產品將是主流(付費服務才是利潤來源)。
網路經濟的特點就是沒有傳統界限,既無國界也沒有組織界限,唯一的界限是是否為同一個使用者網路,例如人們過去會強調購買那一家公司的電腦,但現在著重的是使用個人電腦或是MAC架構。
產品使用者網路可以為產品增加更多價值,舉例來說,遊樂器廠商費盡全力推行平臺架構、支援使用者活動並公開軟體架構讓大家使用,因為如果使用者網路不發達產品就失去了價值{若為網路遊戲則為使用者網路,若為單機版遊戲則應為”內容提供者網路”(遊戲軟體廠商網路)}。電腦產業的業界標準就是想建立一個使用者網路,讓許多協力廠商支援一個標準,可以吸引使用者採用產品,讓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更壯大,而這些公司又可以吸引更多使用者採用這些產品。
在資訊國度裡,使用資訊科技將使這些網路像有機體一樣發展,沒有疆界也沒有時間限制,產品的價值便在此過程中累積,因此追求成長的公司必須先建立使用者網絡{但廠商與使用者間的網路也同樣重要}。
網路經濟就像生態環境,個體的價值存在於環境中,多變的動態環境讓網路經濟中之個體面臨多變的機會及威脅,機會隨時都會出現也隨時會消失。一家業者也許曾在一個領域成為領導廠商,但這個領域卻可能會因技術過時而很快消失不見,臺灣的小型計算機廠商便是一個例子。
所以為了生存,企業必須在發展到一個頂峰時,先行摧毀自己的優勢,走下頂點去追求下一個上坡。這一點,我們可以由資訊取代物理材料成為新經濟重心看出,美國及日本之汽車業都嘗試著造出更輕且以電腦設計的汽車,目的就是讓汽車越來越輕,越來越不重要(不用維修、不用保養、不耗能源),並提供更多人能使用,汽車廠必須忘記鋼鐵的知識,而使用新的角度來設計車子。
原料經濟時代將會被資訊經濟時代所取代,幾乎沒有重量的資訊科技及光纖材料,才是網路社會最重要的資源。以汽車為例,現在的車子比以前更輕、性能更好,而這就是利用高科技電腦計算的結果,以及利用通訊發展而成的結晶,使用電子位元來代替重量的情況也將不斷應用到其他領域。
以前軟體業的例子總是被當成經營特例,但是現在許多傳統工業,如鋼鐵、農業、石油業及電信業紛紛學習軟體業的經營模式,以最傳統的汽車工業為例,新汽車將不是載有許多晶片的輪子,而會是「有輪子的智慧型晶片(微軟及英代爾紛紛推出新架構及產品)」,有最輕的重量,最聰明的功能,可以滿足人們行動的需求,因為電腦產生的智慧型設計將會大量減少鋼鐵之使用,汽車業的思維必須跟著修改才行。
產品將只是一個載體,網路時代的產品都將具有資訊能力及價值,傳統的產品將會被置換,這是網路經濟的第十條法則{物理的仍歸物理,汽車載運現實生活中的物質,無論車輛上有多少網路應用(GPS、自動駕駛、全時上網﹒﹒﹒),它的物理性能才是功能所在,除非有天實體物質可以網路傳遞,其他東西也是一樣的,網路的取代有其限界,背後之意識亦同}。
網路經濟是晃動式的,晃動不同於變動,變動是各方面都產生很大的變化,接著就依著新方向進行,而晃動則是不斷地變動,不會停止,在過程中激發新的創意及機會。
德州大學的席克教授研究德州企業發現,企業的平均生命在過去廿二年減少為一半,這是一種變動。但是在工作機會成長最多、薪水最高的奧斯汀,企業平均生命則是全州最短的,這個現象就是晃動。在網路經濟中,重要的並不是如何增長企業生命,重要的是讓企業能製造新的晃動,並讓新的工作機會及企業在新的晃動機會中產生出來,只有鼓勵新的經濟行為才能產生持續性成長。
有效的晃動將是新經濟社會之管理重心,對於個人而言亦同,應注重的是生涯、技能,而非工作或職位,這點我們可以由新的工作潮流中看出來。
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說,在工業時代,工作的內容是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但在資訊時代,增加效率的工作都被機器人及電腦做完了,這時工作的內容是要找到對的事情來做。而要如何找出對的事情呢?我們可以發現,網路上的新科技都是由廿多歲的年輕人發明,因為只有他們才肯花一星期四、五十個小時在無用的事上,而這些「無用的事」就是能創造新創意之機會。
反觀一般工作者,因為太集中精神在改進工作效率上,反而不能發展出這些新的應用及技術,就是因為在無用及無效率中才能發現新的機會,而那才是資訊價值的所在。不要解決問題,而要問一個新的、對的問題,這才是網路經濟的價值所在。
{與資訊科技最常被提及的“提高效率”益處恰背道而馳,電腦科技可解決人類在序列運算之無效率問題}
南華社研所研一
黃雅慧
若以人類處理物質、能源、資訊三種不同型態的觀點,可將人類的文明區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為農業革命,亦稱綠色革命以手工或自然力為主,主要處理的就是物質,生產與消費是一體的。第二期為黑色革命,始於工業革命,以能源處理為主,以機械代替手工,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界線分明。第三期則是電子資訊工業革命。在每一時期所面臨的生產與消費上的變化,社會的秩序與制度重新塑造,人類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斷的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來適應大環境上的改變。尤其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帶來的資本主義,這種情形就顯得更加嚴重了。人雖然一開始或許沒有太多的內心的掙扎與衝突,但是由量變到了質變時,社會就到了重新整合的地步,人類也就開始感受到不安。社會學家給了資本主義許多的見解,讓人對於資本主義有深入的了解,以做出合適的社會秩序。
今日進入數位資本主義,大家對於此一改變尚無太多的反應,原因出在現在只是在累積量的改變,當到有一日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相信社會所有的處理是以資訊為主,時間的彈性,服務的快速,消費的便利,透過網路在一瞬間即可完成。所有的組織形成扁平化,生產與消費之中的差距也不超過短短的六層。然而在資本主義中的土地、資本、勞動三要素,在網路虛擬經濟之中,其重要性就沒有在工業資本主義中來得重要。生產之中的固定資本與變動資本的成本就將隨之降低,故生產者的最大的利基來自於滿足客戶的要求,也就是處理客戶的資訊快速與否,生產者必需體認到等待、等待就等於失去先機。因此生產單位也去集中化、去專業化,並因之改變了就業結構,也改變人類的消費系統。
人因為無知而勇敢,也因為有知而畏懼。現在數位資本與虛擬經濟只是量的改變,當有一天它形成質變時,人類社會遭到的衝擊相信是會比傳統的資本主義來的更加嚴重,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也會更加的棘手吧!
南華
蔡長穎
無論是真實或虛擬的商務環境中,其基本的架構仍在於—賣方與消費者。消費者為何習慣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交易,原因在於真實環境中存在著「市場秩序」,一種有形與無形的法律規範與制約,當消費者與賣方進行商務交易時,他們知道可以依循「市場秩序」去進行。
現今大多數的消費者對網路科技還尚未建立正確觀念,對網路上的買賣交易自然危機感也較重,雖然有許多網路企業採取了網路保密措施,但到現在也還未有確保交易百分百安全的。而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網路世界,無論產品對於消費者多麼具有吸引力,也無法促使顧客在網路上進行交易。
而網路上也有許多成功的例子,Amazon,
Yahoo, eBay等例子,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妥善的利用網路的特性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營運模式。消費者在電子商務時代所要求的是更為個人化,價格更為低廉的服務與商品。於是廠商也就得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訂定全方位的配套出來!
南華
沈昱全
Part 1
資訊的傳載發展到網際網路的時代,已廣泛的影響社會各個層面,網路幾乎快要成為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除了承載著極大量的資訊外,其方便快速的連結功能大大的消減了人與人交際、互動的時空限制,再加上虛擬空間具有相當大的自由讓使用者規劃,因此也就為一個具彈性與整合性的空間。
這樣一個已相當程度滲透到大眾生活世界中的電子傳播機制,理所當然的會受到各種企業或營利組織的重視,它使公司能直接且即刻的與各相關廠商聯絡,對於客戶也可給予迅速、個人化的服務,如此便可節省相當多的成本又能免於經銷商的剝削,再者,結合其他機制或領域的整合性與能使創意及想法容易實現的自由性也都使組織具有面對許多突發狀況的彈性。我們從電子商務的發達、線上公司的成立、代理人軟體的使用,都可發覺到網路從一般民生的普及發展到商場競爭的普及。
商業組織因應著網路空間的特質發展了一套新的經營模式、新的組織模式、新的交易模式更甚至於有別傳統企業中的權力結構,相對的大眾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虛擬營利組織的普及、一般企業與數位化的經營及管理方式的結合。這些會使網路成為民生中更不可或缺的要素進而促進網路的普及。如此相互循環使的社會產生極大且快速的變化,數位化的色彩藉由經濟與民生的相互影響性強力渲染了社會各個層面,這使的許多學者開始注意到這一波由科技發達所導致的數位革命,有沒有可能因其改變了產業與企業的發展模式而造就一個有別於以傳統資本主義為主的經濟模式。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個未知數,要到以後才能定論。相較於未來的問題,眼前就有因應著知識經濟而發展的數位化經營方式所帶來的問題要解決。主要便是藉由網路的快速發展與沒有規範可管制,所引發的線上交易之不安全性和員工或人民的適應不及等問題。像台灣,因產業結構的快速變遷使的許多受以往模式之教育的人,即使有高學歷也未必找的到工作,但是卻有許多公司缺乏專業人才或擁有某些基本能力的員工。高失業率與許多公司徵不到人,亦獲淘汰年長職員更換成年輕的新血,在在體現了社會快速變遷所導致的「舊型員工」與新型態企業的落差。
Part 2
在看了翟老師寫的「代理人與資訊時代的生產模式」這篇文章後,對其中一小段很感興趣,在此提出來希望能拋磚引玉。老師的文章中寫到:
「電腦與網際網路透過人工智慧與代理人軟體,已經將人類的生活推到前所未有的境地。相對的,在可預見的將來,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透過機器人及代理人軟體來完成,讓人力能夠從單調的機械式操作流程中解放出來,讓人們更能具備自我實現的條件,追求更為精緻的生活。」
在 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這本馬克思的著作中第592頁寫到:
「隨著大規模產業的發展,實質財富的創造就會較少仰賴於勞動時間與勞動量的花費,而較重於勞動時間中所運用的技術力量。…….因此,人的勞動力就不再受制於生產過程;而更母寧是人會變成為這個過程的管制者與操縱者。」
這一段是紀登斯在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一書中用來詮釋馬克思所描繪的未來社會,也就是共產主義社會。在此因科技的發達而使的生產都經由機器,人便可從分工中逃脫出來,人可真實的發展自己的潛能而不再與自己的本質分化。這是不是和老師所描述的社會情境相當類似。
(如果是我錯誤的理解而造成錯誤的聯想,請大家告訴我)
還有在看完虛擬貨幣這一篇文章時,讓我想到一年多前我在姊姊的網咖工作,那裡有個國中生玩天堂很有一套,它把拿到的寶物及天幣和別人交換成現実世界中的金錢,好像兩個月就賺了三萬多元。我在想不知道會不會有某一小組人在各種線上遊戲中成立某種小型的營利組織,其不以完成遊戲流程為主要目的,而是以虛擬貨幣的收集為主,然後再拿去換成真実貨幣。因為我沒玩過線上遊戲,所以不清楚我所假想的狀況是否合理或是已經發生。(這可能要燕青學姊來為我講解一下)
總之這顯示了網路帶來的多元商機及營利的多種可能性,又能玩電動又能賺錢,好誘人ㄚ!
3 對於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資訊化社會(informational society)的分野,Castells認為資訊是知識的傳播、一種知識的架構,為所有社會之關鍵;資訊化則更能表達社會組織的特殊屬性,因為新的技術條件促使社會中的資訊產生、處理與傳遞成為生產力(productivity)的權力的基本來源。而資訊化經濟只是更精確地描繪出當前轉型中的經濟結構(夏鑄九,1998:23)。
4自1980年代以來,電子業、電訊業及金融業整體來看,獲利力是很高的。然而,激烈的競爭以及高風險的金融交易,的確造成一些挫敗與破產的事件。事實上,若非美國政府提供一些儲金與借貸機構紓困,很可能金融會嚴重崩潰(夏鑄九,19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