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知識的生產與流通看出版的知識管理

 

郭宣靆(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研究生) 

 

 

一、知識經濟時代的變革

 

  在知識經濟時代,價值的創造來源已不是傳統的土地、勞力和資本,貨幣的佔有也不是衡量經濟發展的唯一指標。最明顯的例子是投入大量「知識」資源的資訊科技產業,如雅虎入口網站、亞馬遜網路書店以及微軟視窗軟體等公司企業。這樣的現象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來在虛擬的網路空間裡,土地和勞力的投入只能創造出有限的附加價值;二來充裕的資本並不保證一定能改善實體產品或提高服務品質,關鍵在於知識技術的創新,亦即新知識的生產與流通。

 

董安琪(2002)認為「知識角色的改變」是造成當前台灣經濟衝擊的主要因素。「用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話來說,這些現象起因於創新以及經濟生活本質改變所引發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在社會與經濟進行調適之際,大量失業及經濟衰退等現象乃屬必然;一旦調整完畢,則將達到更高層次的新均衡」。也就是說,知識變的愈來愈重要了。

 

二、出版與知識創新

 

    出版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向來就是「知識」的生產與流通機制,同時也是人們獲得新知識的主要來源。就顯性知識而言,「出版品本身」可以視為是知識的外顯產品;就隱性知識而言,「出版品的選擇」則是難以捉摸的內隱知識。而出版的重要功能便是如何將外顯的知識透過擴散與重新組合而產生新的外顯知識,或是將內隱的知識轉化為外顯知識,甚至是透過外顯知識把原有的內隱知識更為廣化與深化。

 

    由於知識已經逐漸成為經濟的生產要素,因此我們在此大膽假設:出版在未來不僅是知識的創造者,更扮演著經濟的領航者。透過出版,我們將人類的思想、知識、經驗、技能、習慣、儀式等,透過特定符號構成一著作物以供大眾閱讀、複製與傳播。在此,有鑒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們應具備的新思維是:出版不單單代表特定產業的指稱,出版更是一種知識創新的必備技巧,是結合「濕體」(wetware)的知識工作者、「軟體」(software)的外顯知識產物和「硬體」的知識生產設備(hardware)而完成的生產活動。

 

三、出版的知識管理策略觀

 

    要了解出版的知識管理,必須先了解何謂知識管理?Harald F. O. von Kortzfleisch Andreas Al_Laham1999)從組織虛擬化和知識分工觀點提出:知識管理是被理解為一個從界定、發展、分享到更新整個公司的相關策略性知識的流程;而這樣的一個流程可以是在公司內部或是跨越組織邊界的。知識管理可以看作是由幾個各自獨立分工的任務來完成的。

 

 之前提到,未來出版的新思維是結合「濕體」、「軟體」和「硬體」而完成的生產活動,因此,出版的知識管理任務應著重於「策略觀」(strategic perspectives)的發展而非僅止於「作業觀」(operational perspectives)的規劃。在譚大純與汪昭芬(2001)的〈知識管理之策略觀點:文獻回顧、分類與命題〉一文中,將知識策略屬性總結歸納了十個項目:

 

屬性一:組織決定自外部引進知識,抑或自行研發創造知識。

屬性二:組織對於此知識之需求,是急於取得而不允許延宕,抑或是可容忍較長之等待時間。

屬性三:組織取得此知識後,此知識可供長期應用,抑或很快便無應用之價值。

屬性四:組織偏好於深入於某特定知識領域,抑或是廣泛整合各類知識領域。

屬性五:組織之知識活動係由專門部門專職負責,抑或是由集體共同參與。

屬性六:組織進行知識管理之環境,是穩定少變化,抑或是長處於波動之狀態。

屬性七:組織進行知識管理時,較關心市場之需求,抑或是以本身專注之知識領域為焦點。

屬性八:組織本身所擁有之知識基礎,即知識資源累積量、資源投入、知識涉及之廣度等等。[1]

屬性九:組織願意且能夠投入之知識性資源有多少。

屬性十:組織所需之知識是否易於明文化,抑或抽象而不明文化。

 

根據上述十項屬性,譚大純與汪昭芬更進一步提供了知識管理策略分類的建議模式。


圖二:知識屬性與知識策略分類(資料來源:譚大純與汪昭芬2001)

 

以下簡單就知識的生產與流通來看出版的知識管理。

 

四、從知識的生產看出版的知識管理

 

對出版而言,知識的生產概念是要建立在以「創新」為導向的出版品開發的程序(順序式或同步式)。第一階段著重的是「創意的產生」,具體做法可先有詳細的企劃書擬定,接著進行估價、製作行事曆、流程表、合作者一覽表,然後開始製作原稿(尋求執筆者、尋求採訪者、尋求原稿整合者、或選擇照片、攝影、查核底片並製作插圖),再來選擇版面設計的基本構圖、整理與增刪文字原稿,最後確定版面,完成封面設計;第二階段便是出版品的製作流程;第三階段則是試銷、商品化的階段,最後進入市場,與讀者接觸。更重要的是,事後要能評估、檢討整個出版品生產流程所達成的企劃目標與經營績效。

圖三:順序式與同步式產品開發程序(改寫自:葉日武,1997353

 

五、從知識的流通看出版的知識管理

 

    出版的知識流通是建立在所有可能的讀者群之間,並結合出版流程的所有價值鏈夥伴,因此,出版的知識流通必須建立在具有彈性與效率的虛擬組織上。就彈性部分而言,環境與組織的劇烈變動,使得彈性成為一種必需品。長久以來,我們發現組織只專注於他們所擅長的的核心競爭能力。創造附加價值給顧客的流程已經變的越來越複雜,其中包括對於各種知識的結合。個別組織不需要達到某種規模,而是依賴彼此間的合作(Volberda, 1998; 引自Janse et al, 1999)。團體的組織成員之間,結合彼此的核心競爭能力(知識)來提供或製造某種產品服務,形成一個虛擬組織。核心能力的分享與確保知識的連結是成員共同合作所達成創新的關鍵(Hinterhuber and Levin, 1994; Volberda, 1998, Jansen et al., 1998; 引自Janse et al, 1999)。

 

    就效率部分而言,為了能快速回應環境的需求,合作變的越來越重要。當成員分享彼此的資源,較佳的使用方式便能夠產生規模、經驗上的優勢,進而促成效率的提升,並減少對於競爭對手力量的過度敏感。共同執行活動還能有效分散、規避(財務上)風險。(Janse et al, 1999

 

    出版既然是建立在讀者群之間,其流通的導向必然是以人為主、以達成知識共享為目標。在這個方面具有領先的知識管理策略觀,非HP莫屬。從HP的知識管理3階段導入法,我們發現:創造基礎(creating the foundation)、建立開放信任的知識環境(building and launching the environment)、知識管理生活化(permeate the environment)是最主要的關鍵點。

  也就是說,未來出版的知識流通必然是建立在虛擬組織為基礎上的知識管理方式,如此一來,才能加快知識的創新與應用,並累積豐厚的知識資產。

 

六、出版知識管理之效益分析

 

若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看出版品開發的效益,可分為五個階段(紀文章,2002):第一階段:激發期,主要是引起組織成員對知識管理的興趣,並激發參與的熱忱;主要任務就是宣導、分析評估推動的理由、構築成功後的願景;積極方面則指出立即效益,消極方面則只需解決現有問題,或是借用標竿企業的成功經驗。

 

第二階段:萌芽期,經過第一階段的醞釀,變革的動能開始在中、基層催生,形成若干自發性、局部性、探索性的專案;可從進度、差距、標竿及文化等項目衡量,但尚不宜過分以經技效益來評估。

 

第三階段:行動期,經過第二階段的實驗與摸索,員工在價值、觀念與工具都有更多的認識與信心,高階主管也充分了解企業競爭優勢所在。原則上第三階段所採用的衡量指標,必須納入經濟效益、文化性、資訊與通訊系統架構、企業程序效益、創新機制、員工認知及顧客導向等考量,包括投入、過程與產出因素、兼顧有形與無形、效益與成本,才能充分發揮衡量應有的功能。

 

第四階段:效益期,與更多的流程相結合,從內部的資訊系統與網路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財務與行政作業,到與外部互動比較多的客戶服務、市場調查、訂單處理、廣告行銷、採購儲存等流程。適合的效益衡量指標除了各流程的效率及效能外,還可以採用投資報酬率等財務比率,衡量企業整體效益。

 

    第五階段:價值創新期,知識管理的觀念已經充分融入企業每個作業流程與管理角落,成為知新型企業經營模式的核心要素,同時知識管理效益的衡量,也成為企業整體經營衡量指標的一部分,持續成為價值創新的典範。

 

綜合知識生產與流通和出版知識管理的效益評估可歸納成為下表:

 

效益階段

   

     效益

觀點     評估

激發期

萌芽期

行動期

效益期

價值創新期

知識生產

「創意的產生」:指出創意的立

及效益與貢獻,或借重他人成功

經驗,或給予適當的進度、指標

「企劃的擬定與執行」:納入經濟效益、文化性、資訊與通訊系統架構、企業程序效益、創新機制、員工認知及顧客導向等考量,包括投入、過程與產出因素、兼顧有形與無形、效益與成本,才能充分發揮衡量應有的功能。

「企劃的評估」:檢討整個出版品生產流程所達成的企劃目標與經營績效,累積經典知識與成功經驗。

知識流通

「知識社群的建立」:結合類似背景或對相關主題有共同興趣的社群,萃取有用的知識專案,規劃知識分享的步驟方法,提供開放信任的知識環境

「虛擬組織的形成」:將知識分享的過程化成可執行的價值鏈工作程序,將知識向外擴展,可從初期的電子商務為流通管道發展成為市場地點的功能。能夠從財務性指標、顧客性指標、內部作業指標、創新及學習指標、資訊科技指標、運送績效指標、資訊科技指標、消費行為指標一直到消費成本指標來評估效益

「創造知識經濟價值,建立知識社會」:知識達到了高而均衡的境界,所有分享知識的人於是成為密不可分的知識共同體,相互回饋的意願變高。

表一:知識生產與流通和出版知識管理的效益評估

參考資料(依文中出現順序排列)

 

1. 董安琪(2002),〈知識經濟與知識創業家〉,《科學發展》353: 62-68

2. Harald F. O. von Kortzfleisch and Andreas Al_Laham (1999). “Potentials and Restriction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eJOV 1.1: 89-102.

3. 譚大純、汪昭芬(2001),〈知識管理之策略觀點:文獻回顧、分類與命題〉,《科技管理學刊》6.1: 35-54

4. 葉日武(1997)。《行銷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前程企管。

5. Janse, Wendy, Wilchard Steenbakkers and Hans Jägers (1999).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 eJOV 1.1:54-68.

6. 紀文章(2002)。〈如何衡量企業知識管理的效益〉,《網路通訊雜誌》128: 118-121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