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資本主義下的數位落差(論文提綱)

 

劉燕青(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第一章 導論

馬克斯Karl Marx):「人力磨坊造就了封建地主社會,蒸汽工廠造就了工業資本家的社會。」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歷史的演變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當經濟產生本質上的改變時,每每造成社會結構劇烈地改變。在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社會中,農田(土地)為其生產的基本要素,許多生活的面相都是依附著土地而成形,如西方的莊園制度、東方的農村部落,社會階級也是視誰擁有土地而劃分。邁入工業社會後,工業生產方式的變化造成人們生活步調上的改變,人們的生產模式從土地被剝離出來,大量地從鄉村、農園湧入都市,工人與資本家的立場分明促使社會上下階級的分野對立,中產階級也出現在社會的結構中。

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可說是19世紀以來影響人類生活的最大型態了,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說現代化的一切都是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發展而成的。現代教育是要為了訓練更佳人力資源的勞工﹔工作、上下班、退休、休閒等概念,都必須放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才能顯現﹔價值體系全由貨幣轉換、城市體系的形成、都市的生活形態….等–我們一直生活在資本主義所建築出的社會中。

20世紀中電腦科技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迅速的吞噬我們生活的一切後,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社會正急速的改變中,我們不再是生活在一個單純的工業社會中,正逐漸的往資訊社會型態轉變(且速度極快)。正如同馬克斯Karl Marx)所言的:「人力磨坊造就了封建地主社會,蒸汽工廠造就了工業資本家的社會。」技術創新將會造成促進社會變遷,新技術的使用將對改變人類行為與社會結構有驚人的力量。目前世界的經濟型態是以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為主導,當資訊科技逐漸發展下,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變化,當量變的程度累積到一定的能量之下,將擴散為經濟的質變,也就是資本主義本質的改變﹔當數位的科技力量進入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現代社會生活之後,將使資本主義型態及現代社會產生如何的變化呢?

資本主義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本身存在的不公平性,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衍生出的生活型態,產生了資方與勞方之間的階級對立,使得社會產生極大的上下層級。就歷史的發展來看,我們發現到誰掌握到生產要素,誰就可以成為社會的上層階級。在農業社會中,地主因為控制土地,所以成為農會社會中的貴族﹔工業社會中,資本家掌握資本,進而利用工人的勞動。而在這當中,由於資本包括了土地的要素,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農業社會中的地主階級很容易地便複製成為工業社會中的資本家階級。

在社會即將由工業社會轉變為資訊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到「資訊」對於生產的影響日漸擴大,誰能掌握更多更正確的資訊,誰就能成為社會中的「菁英階級」。在網路世界展開之初,許多人對網際網路抱著多少樂觀的想法,期待它能減少階級之間的差異,成為一個完全平等、屬於大眾的網際空間,但在幾年的網路發展之後,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社會階級的差異並沒有消弭,而是以菁英VS大眾的形態存在,且之間的差異更為巨大。我們清楚地了解到教育程度、職業別及收入都會影響我們對於資訊的獲得程度,這些影響要素又往往取自原來的社會階級,原先在工業社會中的上層階級極便利地複製成為資訊社會中的「菁英階級」在資訊社會中菁英地位的決定又與他傳統社會中原本的階級有相關的關連性,使得社會階級的對立更加明顯。

數位落差本身所隱含的不平等是來自於社會階級的不平等,隱約地看到傳統的社會階級將會複製到資訊社會中,更進一步地擴大階級之間的「區隔」。資訊近用的比例上升並不代表保證資訊近用的公平性,若是只看資訊近用的比例而不仔細探討對於資訊的使用內容差異,對於原本就屬於下層的社會階級來說,只會拉大與上層階級的差距,使得社會的不平等性更形明顯。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十九世紀工業化之後,由於經濟型態的變化,社會也由農業社會變遷到工業社會,在這種社會型態重組的過程中,不管是社會本身或人類生活都產生有相當大的改變,如同工業革命的巨大變遷,我們現階段也面臨到由傳統工業社會進入資訊社會的重大轉變。而我有興趣的是在進入資訊社會之後,當經濟型態由工業經濟轉變為資訊經濟的過程中,經濟型態本身有怎樣重大、根本性的變化?又將如何改變人類的社會生活?對人類社會階層又造成何種的影響?

1、在此篇論文中,我將根據資本主義的演變過程與目前經濟的改變,探討何為數位資本主義?嘗試地為數位資本主義下一個定義。

2、早期,由於資訊硬體上的未普及,所以數位落差的討論重點幾乎都集中於資訊取得的便利性,研究調查上的具體呈現數據就是上網的使用人口比例﹔或許是其他數位落差的問題難以以數據或量表指標呈現,造成一般將digital divide資訊不對等的討論放在資訊取得的差異上,就是資訊近用,而忽略了其他更深入的問題核心。我們不該只限於have\have not的對立討論,而是要擴大到資訊社會的階級複製、變化及流動,不再只是針對調查數據的數字做一個增減的討論,而是深入的去探討那些數字變化是由那些變項所造成、及各個變項之間的影響有多大,才能真正了解到造成「數位落差」不平等性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演變

「資本主義」一詞最早出現在1753年《法國百科全書》中,用以指「人們富裕的狀態」,1850年時Louis Blanc用來指涉「某些人用資本來排除其他人」,1861年普魯東將「資本主義」界定為「在社會及經濟的領域中,作為所得來源的資本,並不屬於那些經由他們勞力而生產的人」。宋巴特(W.Sombart)1902年出版的《現代資本主義》一書,才正式將資本主義帶入到學術研究的領域中。「資本主義」一詞一直到到一次世界大戰後才被法國出版的《政治學辭典》所收錄,《大英百科全書》要到1926年才收錄此詞,而《法國學術辭典》則在1936年才收錄「資本主義」一詞。

雖然正統經濟理論家往往避免談論資本主義這一概念,因為資本主義的概念涉及到對社會生產模式的關係及政治學上社會主義的差異,故堅守正統經濟理論架構的近代經濟史家也常對此一用語避而不用﹔也有許多學者批判資本主義混雜了許多的解釋及延伸了過多的意義,「資本主義」這一個名詞已經是被過度氾濫使用了﹔但我們仍可以取得一個目前大家都可接受的共同意義:「以私人的生產工具為手段,以追求最高利潤為目的。」

一、傳統資本主義

在十七世紀以及十八世紀初,扮隨著海外擴張,重商主義的觀念成為歐洲各國最重要的經濟政策指導原則﹔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強調商業貿易,認為經由貿易所獲取的財富(尤其是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才是一個國家富強的象徵。只是在傳統的社會中,在道德面上對過度的營利行為都採取一種貶抑的態度,認為商業活動是不事生產的剝削行為;在這種傳統抑商的價值觀中,無法給予商業活動及現世經濟行為正面而積極的肯定,當然也就無法發展出現代資本主義來。

亞當斯密(A.Smith)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家,強調自由競爭,主張市場中那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充份發揮,就能調和衝突、趨向均衡,達到全社會的最大福祉。除了維護最基本市場規律和諸如國防、道路、交通等個人無法完成的基本建設外,政府不應干預市場的運作,經濟機制才能充分發揮,達到最大效能。與傳統工匠生產制相較,當代的工場制與工廠制的生產系統,經由合理分工,可以大幅增加產能,提高了每個人的平均生產量,。於是,土地、勞動、資本(生產三要素)三種不同的投入,在經濟系統中,依著供需的法則,達到一定的均衡,也各自得到應的報酬。其中,工人勞動的報酬是工資、地主土地的報酬是地租,而資本家投入資本的報酬則是利潤。這套理論給予資本家在利潤獲取上,一個具有合法性的理論基礎。

古典經濟學賦予現代營利行為一個合法的地位,發展出一套承認現實的態度,讓資本主義能夠突破傳統社會、倫理與宗教的束縛,成為獨立自主的行為取向。韋伯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4》一書中,從新教預選說以及天職觀,說明了基督新教倫理與現代資本主義精神發展間的選擇性親近性。這是從宗教合理化發展過程中,給予資本主義開展,一個倫理價值取向的解釋。

西歐社會到了十八世紀後半期,已然發展出資本主義開展所需要的「硬心腸道德」,資本家依自利心出發,賺取合理利潤,不但不應受到譴責,反因為其增加了全社會的財富,而應受到讚揚。李嘉圖(D.Ricardo)的工資鐵律與馬爾薩斯(T. Malthus)的人口論,都為這種硬心腸道德增加了理論上的依據。這套理論與價值系統促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也增加了社會中貧富的差距。所得分配兩極化的趨勢,中小資本家少數累積更多財富成為大資本家,其餘大多數則是在競爭壓力下淪為無產階級。歐洲社會的財富所得和生產工具逐漸有集中化的趨勢,全社會階級分化的情況日益嚴重,也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批判,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是馬克斯的「資本論」。

對馬克斯來說,歐洲社會在封建制度崩解後,隨著產業革命而來的生產工具私有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階級對立;私有財產制,使得少數資本家能夠壟斷生產工具,控制著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存條件;私有財產制已經成為一切社會矛盾、對立的總源。馬克斯試圖指出資本主義並非靜態的,而是一個歷史性相對的階級剝削體系(system of class exploitation),從而藉著引進剩餘價值的觀念。馬克思確立了兩種價值:使用價值,或說某一物品的效用(utility),以及決定於物品所包含(incorporated)之勞動量的「交換價值」,勞動力的交換價值等於在生產(re-produce)該勞動力所必須的勞動量,並且此一勞動力的交換價值通常遠低於該勞動力之產品的交換價值。“商品的交換價值必須以某種為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事物為媒介才能表現出來”,而它們所共有的唯一事物乃是勞動,因此勞動必然是價值的來源。

以往,商品交換目的是為了交換其他商品,但C-M-C的交易模式在市場中被轉換成M-C-M’的貨幣流通模式。人們所以要交換,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貨幣,貨幣從交易中介越位成為經濟活動的主人,一種新的商品拜物主義(the fetishism of commodities)成為資本主義的指導原則,馬克斯一語道破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經濟規則,他指出[1]

積累啊,積累啊!這就是摩西和先知們!“勤勞提供物資,而節儉把它積累起來”。因此,節儉啊,節儉啊,也就是把盡可能多的剩餘產品重新轉化為資本!為積累而積累,為生產而生產──古典經濟學用這個公式表達了資產階級時期的歷史使用。

 

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初期是與基督新教平行的,都是透過布爾喬亞階級此一承攜者(carrier)而相互影響。在韋伯看來,資本主義並不只是一種現實的經濟制度,更代表著西方世界的一套生活規律。唯其如此,資本主義運作方式才會無所不在地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全面性的影響。這是就正面意義,討論資本主義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樣式,支配著西方的生活世界。但就另一方面而言,韋伯也意識到西方世界經由「分工化」之後,目的性合理性主導的社會,終將喪失價值上的動力,韋伯指出:[2]

清教徒曾渴求為職業人….我們現在卻被迫為職業人。制慾精神因從僧房遷入職業生活並開始統御俗世道德,故助長近代經濟組織的龐大秩序之建立,這秩序與機器生產之技術及經濟條件相結合,如今以壓倒的強制力量決定一切生活在這機構中的個人….之生活方式….。依巴喀斯特之見解,對外物的顧慮該像一件單薄的外套那樣輕輕地披在聖徒的肩膀上,隨時可以脫下,但命運卻使這外套變成像鋼一般堅硬的牢寵。

每個人都為工作而工作,喪失了工作的最終目的,成為大機器中的小螺絲釘。

六○年代開始,經濟學界普遍接受一種「現代化」的觀念,樂觀地認為只要持續改善經濟體制,每個社會都能如同歐美般,順利地發展出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對大多數的學者而言,只有一種,也就是以西歐及北美為代表的「現代資本主義」,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是以「工業資本主義」為代表,各國工業化的發展都是按照資本主義發展邏輯而行,有一定的軌跡可循。

 

二、全球化資本主義

華勒斯坦(I.Wallerstein)1970年代初期發展出世界體系理論,以解釋資本主義、工業革球區位的觀點,重行檢視資本主義制度中不平等的分工。華勒斯坦接受布勞岱(F.Braudel)對現命、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之間複雜的連結關係等現象之起源。華勒斯坦從全代資本主義形成及發展的歷史研究,視資本主義為自十六世紀起逐漸形成的一套不平等分工制

度,從早期區域性的經濟體,逐漸擴大成全世界規模的社會經濟制度。

從十六世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逐漸形成後,這個世界已經成為一種整體,在資本、市場與資源分配上,各個地區可依經濟生產上的重要性區分為中心、半邊陲、與邊陲三種類型;不平衡的發展將世界分為三種不同卻相互連結的社會型態,相同的是沒有任何一個社會能夠擺脫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影響,也沒有任何社會能夠不參與資本主義的運作,決定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則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比重和區位之調整。

中央(核心)社會專事工業的生產及分配、具有相對而言較強大的國家、強大的資產階級、大量的薪資勞工階級,同時深深介入非核心社會的事務,藉助金融系統和跨國公司(以及政治上的霸權)來控制整個體系中的邊陲地區。邊陲地區的社會則專事原料的生產、國家較弱、具有少數資產階級及大規模的農民階級,用時深深受到核心社會的影響,處於被中心剝削的位置,是原料和低價勞動力的提供者,也是市場傾銷之處。介於兩者間之社會形式半邊陲地區,同時具有核心和邊陲社會的特色,協助將原料和經濟作物流入到中心地區,同時也是中心國家在比較利潤不利情況下的產業轉入地。由於半邊陲地區阻斷了核心和邊陲的兩極化,因此穩定了體系,核心與邊陲間在政治、經濟上的相互關係,被認為正是核心發展而邊陲不發展的原因。六○年代後期開始,在比較利益上的考量,歐美社會逐漸將工業生產轉移到後進地區,以便將自己的產業升級。金融資本主義成為新時代的經濟領導,在工業生產上的利潤逐漸穩定化與透明化之後,金融體制的風險與利益成為資本家主要的遊戲場域。

全球化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流動而具有高度彈性的資金在貸幣金融市場中迅速移動,金融資本主義主導著全球經濟發展的基調,其波動與變化的速度遠超過以往學界所能想像。誠如佘羅(L.C.Thurow)在《資本主義的未來》所言:[3]

資本主義永恆的真理──增長、充分就業、金融穩定、提高實質工資──看起來似乎一如資本主義的敵人消失一樣的日漸消失。

一切原先看起來那麼自然的規律,如今都好像不再那麼確定了,資本主義在表現上、甚至於本質上都有著相當程度的轉變。

大型金融操作機構挾著大量資金,流動在全球各國金融市場中,進行短期操作與套利的行為模式,迫使人們採取非常短期的增值準則和增值期限,這對實質生產與研發、培訓等長期生產性的投資均造成有害的影響,而這些負面的影響往往又因為諸如養老金與龐大數量的各類基金進入資本所有權市場而變得更為嚴重。[4]

這種對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有利的全球化積累制度,藉著逐步將工業資本主義中不利的產業轉移到日本與東亞地區,讓全球化與國際間的金融互賴系統逐漸強化。八○年代後期,隨著共產制度的崩解以及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全球所有國家才真正被納入到一個以金融為主導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然而,也正是因為金融資本主義主導著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工業生產與商品交易市場,都將隨著金融體系的波動而起伏。

美國是金融資本主義的龍頭,其經濟發展與資金流向,影響著全球各地的經濟發展,一方面,世界各地處於彼此競爭的關係,另方面,任何地區的不景氣都可能帶動其他地方的衰退。當美國股市大跌,其他國家可能跟著同樣大跌,但也可能因資金避險流入反而上漲,漲跌之間已經無法純從產業面估量,要認識區域性的經濟發展,不能不從全球化的格局出發。

全球化與金融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效果是,資金快速流動、投資與套利行為在競爭激烈的場域中開展,它的高度複雜性與快速性,已經不是個人能夠玩得起的遊戲。大資本家挾著龐大的資金,以及諸多衍生商品對風險分擔的制度設計,委由專業投資機構操盤,在壟斷與不透明的特性中,玩著一場少數特權才能入場的遊戲。

 

第二節              數位落差

在傳統社會階級討論中,馬克思的階級觀是以經濟生產形式的控制為階級分類,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階級以生產工具的擁有與否來劃分,分為資本家與勞工上下兩層階層相互對立。韋伯的社會階層系統中,他任何造成社會階層的原因除了經濟面向的原因外,還牽涉到有文化面向與政治面向的影響。經濟面向是由財產、收入所得等經濟因素所構成,將會造成經濟生活的不同﹔文化面向強調的是社會地位、聲望,表現在其生活方式所成﹔政治面向則是能影響他人意願的能力,簡易地說就是掌握的權力﹔這些都是造成社會階級差異的因素。

以上是傳統社會學談到社會階級常用的理論、概念,在邁入資訊社會的時代時,第一個直接牽涉到與「階級」概念有關的,就是數位落差。「數位落差」一般被認為存在擁有電腦與使用網路者,以及無法使用網路與最新科技者之間的差異,將人們區隔為資訊擁有者(have)與資訊欠缺者(have-not)兩大資訊社會的社會階級,而連線與否則決定了人們所處的社會階級。就digital divide一詞查字典,所找到的是資訊不對等的解釋,就divide一字來看,有分隔、分水領的意義。單就字面上的解釋,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才是digital divide(數位落差)真正的問題核心。

美國政府在1995年柯林頓主政的期間便開始注意到「數位落差」的問題,體會到數位落差所造成社會資源利用機會的不平等性,將會為美國社會階級帶來更大的鴻溝存在。「數位落差」一般被認為存在擁有電腦與使用網路者,以及無法使用網路與最新科技者之間的差異,將人們區隔為資訊擁有者(have)與資訊欠缺者(have-not)兩大資訊社會的社會階級,而連線與否則決定了人們所處的社會階級。柯林頓政府查覺到數位落差將對其未來形成的資訊社會,將有可能造成階級差距的決定性,便命美國商務部進行關於數位落差的調查報告,以降低社會在資訊化過程中所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從1995年自200010月期間,美國政府共完成了四次全國性調查[5],對數位落差的現況與改進方式,都有詳細描述及討論。

美國主要消弭數位落差的政策方針為推動全面資訊化的發展,及致力於平衡存在城鄉、種族等資訊近用間的差距﹔具體的政策[6]如下:

1、成本降低計畫:

增加個人電腦供應商與上網相關設備製造商間的競爭與降低生產成本,意圖降低設備價格,並增加接近使用資訊技術的機會。

2、普及服務計畫:

(1)美國國會於1996年提出鄉村地區該有與城市「合理相近」的電信與資訊服務之目標。

(2) 1998年,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之普及服務基金,提撥17憶美元作為補助鄉村地區架設電  信基礎建設的經費。

 (3) 1998年,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提撥5億美元,補助低收入戶繳交每月的電信服務支出     及安裝設置電信服務之費用。

(4) E-rate program:立法並提撥22.5億美元,補助學校,圖書館以及鄉村醫療處所的普及        服務。

 (5)美國農業部提供貸款及技術支援,以幫助鄉村社區建立先進的通信基礎建設。

(6)美國商務部國家通信及資訊委員會資助建立Commumity Acess Centers(CACs),使更多的弱 勢族群從公立學校、圖書館及社區中心獲得接近使用網路的機會。

(1)

         (1)

分析美國消弭數位落差的政策方針及具體實施政策之後,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國對於「數位落差」的問題是界定在資訊近用的差距,當解決這些使用差距之後,便認為解決了數位落差的問題,難怪布希政府為宣告美國以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了[7]

就許多資訊未來的倡導者來說,推動全面資訊化及全面平衡資訊近用的政策不過只是建設資訊社會的基礎建設,就如同Michael Dertouzosy在《資訊新未來》[4][8]書中所言﹕未來的社會結構將形成一個以資訊市集為主的資訊社會,而資訊市集要形成的必要基礎建設的特質為普及性、規模性及個體獨立性,目前的社會建設距離資訊市集的基礎建設完備還有一大段距離。資訊近用的普及只是完成資訊市集的基礎建設,使現代社會邁入資訊社會的前置作業。那何者才是數位落差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核心呢?

柯林頓總統於200022日在華盛頓特區的Ballou高中發表演說,作了下述說明,代表著他對數位落差(數位區隔)的看法[9]

在這個國家內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數位區隔:首先就是因為收入的關係,低所得家庭和種族組成都是其中的課題,在低所得的家庭中,非裔和西班牙裔美國家庭比其他低所得家庭更難有機會擁有電腦或是上網的可能。

我們也知道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們,不管他們是哪個種族的,擁有電腦與連上網際網路的機會就更少了,儘管某方面說來,因為所處地區的疏遠孤立,事實上他們比任何人都需要這樣的資源,美國各地的印地安保留區更是如此。

 

最後數位區隔將會剝奪他們所需要工作機會,正因如此,當我看到人們在此接受訓練,學習如何使用與修理電腦時,我是多麼開心,這樣也能減少我們社會中肇因於有些人能上網,有些則不能而產生的不平等。 

 

現在,當我們的國家正處於歷史上最顯著的經濟成長、與最低失業率與最少失業人數時,我們一定要消弭這個數位區隔,我們必須要加倍努力地引領這個國家往正確的方向發展,結束這年輕的一代所有的不平等,讓我們….擁有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公平地發展機會。

 

……[網際網路]這種工具正在撤除國家之間和文化之間彼此的藩籬,讓我們能藉此更靠近,開啟了所有美好的機會,假如只因有些人無法在他們的生活中使用此一工具,我們讓原本可以用來撤除藩籬的工具卻造成出新的藩籬,那麼它將是一場悲劇……

在柯林頓總統的這篇演說中,我們可以依稀地找到一些有關數位落差的討論脈絡。在演說中,柯林頓總統先是提到了收入將會影響到個人對於資訊近用的限制,因為資訊近用的不平等將會影響到未來尋求工作機會的不平等﹔在整理之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數位落差本身所隱含的不平等是來自於社會階級的不平等,隱約地看到傳統的社會階級將會複製到資訊社會中,更進一步地擴大階級之間的「區隔」。資訊近用的比例上升並不代表保證資訊近用的公平性,若是只看資訊近用的比例而不仔細探討對於資訊的使用內容差異,對於原本就屬於下層的社會階級來說,只會拉大與上層階級的差距,使得社會的不平等性更形明顯。

 

 

第三章  資訊社會中經濟的轉變

一、新經濟型態﹕知識經濟

1996年,OECD(經濟合作開發組織)發表了知識經濟報告,認為以知識為本位的經濟即改變全球經濟發展型態,知識已成為生產力提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資訊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與高度應用世界各國的產出、就業及投資將明顯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9] [10]。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知識經濟發展方案指出,所謂的「知識經濟」,就是直接建立在知識與資訊的激發、擴散和應用之上的經濟,創造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與效率,凌駕於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之上,成為支持經濟不斷發展的動力

人類正經歷自蒸汽機發明以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個以「腦力」決定成敗、以「知識」(knowledge)決定勝負的時代已經到來,目前我們現代社會發展主要是依據著資本主義所發展出的社會架構,資本主義的中心又是以經濟市場競爭為主,當經濟型態產生巨大的變革時,現代社會結構必會產生相當程度的變化。

管理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將「知識」定位為「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中的新競爭基準,他指出:「在新社會真正有支配性的資源,絕對有決定性的生產要素,既不是資本、土地,也不是勞動力,而是知識。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主導階級不是資本家,也不是無產階級,而是『知識工作者』與『服務工作者』」[11]。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亦稱「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才是真正具有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只要有知識,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勞力、資本等)自然就隨之而來。有人將「知識」定義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過文字化的資訊,此外,也包含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評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12]

知識經濟得以成為目前經濟發展的趨勢,在於全球資訊網路的高度發展。網際網路重整企業的行銷策略與商業模式、讓企業決策更加迅速﹔資訊的容易取得使得消費者喜新厭舊﹕科技的蓬勃發展,大量的資訊可以跨越距離的障礙即時被提取、傳遞﹔透過0 1的高科技成就,造成資訊大量複製的便利性。新型態經濟特質的發展讓傳統的財富來源由土地、機器轉為重視智慧資本,因此如何將網際網路與企業特有的優勢資訊整合後的知識價值鏈發揮,形成一股強而有力且不易被模仿與取代的企業知識價值,也成為了許多企業體的發展策略目標。

在資訊網路與知識經濟的時代,智慧資產[13]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而這些寶貴的知識性資產並不是存放在企業的保險庫中,而是分散在企業員工的腦袋

中,這些無形的智慧資產價值遠遠高於有形資產的價值。以往只有最高管理階層能取得決策所需的資訊和知識,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資訊和知識已不再是最高管理階層的專利,散佈在企業各部門和各階層的員工,也能經由網路取得各項重要的資訊和知識。在資訊時代中,企業管理階層最大的挑戰是要讓全體員工都成為能夠取得、創造或運用知識的知識工作者,讓企業成為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這些資產形式的轉變及工作者對於自身認知的不同,都凸顯出以往金字塔形的企業管理模式已不適用, 管理階層面臨到一種與以往管理對象極大的差異,不再是有形產品的勞力、速度管制,而是知識工作者本身最高能力的誘發、創意的表現及對於事件立即處理的最佳方法,迫使企業管理模式面臨重大的轉變。

二、企業組織的精簡﹕虛擬組織

傳統經濟的生產要素是勞動與資本,它假設在資本固定的情況下,其勞動的邊際產力是遞減的。但這個觀念到了近幾年卻有所轉變,「知識」取代了勞動與資本成為了新的生產要素,形成以「資訊」為主導的產業、市場關係,更重要的是,不同於前面的有形資產,它是無形的。由於網路的出現,它加速了資訊傳遞的速度,而資訊透過傳遞、儲存與分享成為一個重要的無形資產,此時企業可以藉著資訊成本不斷地下降,更快速地累積大量資本,使邊際效益遞增成為可能。雖然資訊成本的急速降低能使企業累積大量資本,同樣的也考驗著企業體本身的改造速度,當企業體應變的速度低於資訊成本曲線下降的速度,則將招致企業生產的失敗。

從倉頡造字到蔡倫造紙,是隔了多少千年才使資訊得以傳遞﹔又經過將近千年的加溫,活版印刷術的出現,資訊成本得以滑落﹔從活字印刷術到書籍的大量傳遞,只花了數百年的光景﹔從早期以教會為主的資訊傳遞到普及社會階層(工業革命的大量印刷),只花了一個世紀﹔由工業革命到電報的發明,只花了半個世紀﹔從電腦的發明到個人電腦的普及,大約只花了25年﹔而網際網路的出現到普及,也不過這十年內的事。如今,我們每天都可以親眼目睹新科技的不斷進步,親身體會每天不斷翻新的科技生活,資訊對我們來說不再只難以取得的問題,而是無法消化的過多問題。由整個世界的資訊史來看,資訊是越來越方便取得,資訊成本斷地下降,而且迅速越來越快。

根據英代爾創始人高登•摩爾所言的摩爾定律﹕每隔18個月,微晶片的價格會下降一倍,而功能會更強一倍。我們可以推導出一條資訊成本曲線,資訊成本的下降是越來越快速,最後幾乎是呈自由落體一樣下墜。隨著資訊成本的滑落,網際網路所展現的資訊力量,將會把市場交易的決定者由生產者轉為消費者,從大型企業轉到大眾的手上。在網路的年代,因為資訊太多了,消費者會變得不耐煩,凡事講求方便快速,簡潔易懂,有人甚至以空降部隊戰鬥跳傘的「八秒鐘定律」來說明網路消費者要求簡單快速的事實。根據美國一家線上行銷調查公司Zona Research的調查,美國上網下載網頁的忍受時間最多也只有八秒鐘,如果公司的網頁讓準備上線購物的消費者下載超過八秒鐘,消費者就會調頭而去,永不再回頭。網際網路改變了企業經營模式,商機由消費者所導引,不能真正面對消費者需求的廠商,在e時代勢必會被淘汰。

根據哈伯效應[14]來看,我們發現資訊科技也有類似的特性﹕經銷體系的層次愈多,消費者就離的愈遠﹔由於層層的管理階級以及繁複的經銷、申訴管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將越遠,消費者就跑的越快。在高度水平或垂直整合的大型企業組織,每一個企業內部的動作均會動員到許多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層級,這些層層繁複的組織,常使企業對於市場或消費者的變化流於反應遲緩。此外,大型企業的管理階層過於繁複,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企業內部的員工往往不知道該向誰呈報,企業本身也無法有一個立即的回應。在中央集權為主的企業組織中,看似決策快速,可對市場的變化做出立即的反映,但中央集權的決策者通常並非是站在第一線面對消費者的員工,離消費者的距離較遠,比較無法真正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為何﹔此外,中央集權的決策者其決策通常以自身利益為第一優先考量,並非真正了解到消費者的期望與需求。

許多大型企業自視過高,常認為只要有技術即可永遠吸引住消費者,但卻忽略了現在消費者所追求的是更便利的資訊取得及更貼心的個人服務。目前許多消費者只要透過一部個人電腦及一條電話線,就可以利用網路在電腦上採購完畢,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便利地搜集購物資訊、下單採購,才是他們目前最關心的,若企業本身還無法因應消費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力量,為自己在市場的銷售點搶得一個好位置,產品再好也無法讓消費者得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大英百科全書即是最好的例子了[15]

為了快速地因應市場的變化及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時,企業組織唯有將原本金字塔組織型態簡化、扁平化,才能對應因資訊成本快速下滑的市場變化,在市場中為自己的產品尋求到獲利及吸引消費者的利基點。資訊科技之偉大不在於其背後之強大的科技,而是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話」的方式。資訊科技進入市場的結果是:市場比企業更聰明。企業與顧客之對話必須更人性化,此時組織管理者必須下放更多的權利給予員工,使員工能夠站在自己的位置與顧客做更人性化的對話。

 

 


[1]馬克斯,《資本論•第一卷》,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頁652-3

[2]韋伯,《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張漢裕譯,1974,台北:協志工業叢書,頁85

[3]佘羅,《資本主義的未來》,李華夏譯,2000,台北:立緒,頁3

[4]弗朗索瓦.沙奈(F.Chesnais) ,《資本全球化》,齊建華譯,200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頁273-4

[5] 1995/7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 "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allingthru.html)

1998/7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net2/)

1999/7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contents.html)

2000/10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Toward Digital Inclusion.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00/contents00.html)

[6]翟本瑞 〈終結關於第一序數位落差的討論〉

[7]布希政府的行政諮詢顧問在20022月初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到20019月時,全美人口中54%的人口已經能夠上網,比起三年前的33%要顯著改善,目前每個月新增上網人口都超過兩百萬人,在2001年新增加的2600萬上網人口中大部份是少數族裔及低收入戶,其中5-17歲兒童中已有90%上網,可見經過過去十年的努力,數位落差已經迅速縮減。

[8] Michael Dertouzosy著,羅耀宗譯,《資訊新未來》(台北﹕時報文化,1997)

[9] 〈美國總統Clinton有關「Digital Divide」的演說〉(2000/2/2),湯傑郎譯(http://traffic.tpc.edu.tw/cliton.htm)

[10]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

[11]傅振焜譯,Peter Drucker著,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時報文化,1994),12-13頁。

[12]胡瑋珊譯,Thomas Davenport and Laurence Prusak著,知識管理(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99),34頁。

[13]智慧資產的內容非常廣泛,可區分為三種類型:

人力資本或能力:包括員工的經驗、技能和能力。

結構性或內部資產:包括專利、商標權和版權,儲存在資料庫及客戶名單內的知識,以及資訊系統的設計和性能。

以市場為中心或外部資產:包括顧客的獲利性、忠誠度,以及品牌、授權和加盟的實力。

[14]哈伯效應(The Hubble Effect)﹕天文學家哈伯(Edwin Hubble)觀察結果指出,宇宙中的星系若彼此相距越遠,則彼此遠離速度越快。

[15]當網際網路開始普及時,就有許多人建議大英百科全書可以在網路上建大英百科的資訊網,微軟也提出合作案,希望能發售大英百科全書光碟版,但大英百科全書的負責人認為大英百科全書是百科全書的領導者,資料完備,即使不數位化也一樣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後來微軟便自行建立百科全書資料庫,發行光碟版,造成大英百科全書的銷售量一路下滑,現在大英百科全書要進行數位化已為時以晚,失去先機了。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