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空間
張維安(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傳統與現代空間的轉變
網路社會不斷地在改變,而其中對於空間轉移的影響相當的重要。在討論網路時,網路空間可以被討論的範圍相當廣泛,過去所談的空間是較具體的概念。例如在現代化之前,我們所討論的空間為鄉村;現代化之後的空間概念漸漸轉移到都市;然而在發展之後,只討論都市漸漸是不足夠的,於是會討論到國家;接著整個社會在更進一步的發展之下我們則以全世界作為我們談論的中心。這是所重視的空間的轉移,但並不表示鄉村不重要,都市才重要,也不是一個點重要而其他的點不重要,而是重心不斷的改變。
網路空間
網路世界來臨時,網路的空間形成另外的一種存在方式。網路將各種空間聯繫在一起,如鄉村,都市或是國家藉由網路連結在一起,自己又再創一種網路空間。這樣的空間概念在今天的社會裡一般有兩個討論的想法,一個是藉由網路將全球的空間連接在一起,縮短國與國,城鎮與城鎮,甚至鄉村與鄉村之間的距離。另一個想法則是網路不再是一個具體的物理空間,而是個虛擬的空間。例如在討論網路與身體的關係時,我們把身體遺留在電腦之外而精神卻在網路之中,也就是所謂的另一個空間。我們常說這是一種虛擬的空間概念,它並不是假而不真實的意思,網路空間是相當真實的,是一個我們本身看不到卻實際存在的空間。
流動的空間
前面所說的網路空間是一種可以討論的說法。但是我們討論的並不是網路裡面的空間,而是網路時代來臨造成整個現實空間概念的改變。就是 Castells在「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冊中所提到的想法。一般的概念指的是一個空間代表一個地方,講一個地方牽扯到當地的歷史文化習慣,一些文化的脈絡。另一種概念講的就是流動的空間,在網路時代這些空間變的可以流動。這是一種比喻的方式,例如在遠距教學時候,大家不再坐在這個教室中,可能是透過網路來上課,而現在的這些教室空間可能是在寢室,客廳或一些撥放室,這些空間實際上是可以被改變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可以流動的。
網路也使得一些有關聯的工作可以真正被連結在一起。常常可以想到一些例子,比方講科學園區中的高科技廠商,也許採用一種彈性生產的策略,它之所以可以這樣發展,就是因為具備了網路,若是沒有網路的興起,園區也許不會有如此優渥的條件以利於迅速的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園區大多數的公司主要的市場與買主不在台灣,所有技術研發的來源也不見得都在台灣,若是僅僅身處在孤單的一座島嶼,那麼與全世界的聯繫會遠比其他地區較為困難。但是透過網路我們聯絡到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說是因此達到了高生產力的目標其實並不為過。
工序的改變
網路在改變產品生產工序的過程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每一樣產品有其製造流程,比如說IC設計流程。從最初的設計到光罩製作,晶圓生產與封裝測試,傳統的IC設計都是由一家公司獨立完成,其中需要大筆資金建立晶圓廠,購買昂貴的製造設備,需要不同的人才設計複雜的流程,這只有大規模的公司才有辦法生產。然而透過網路快速的溝通,我們可以將整個設計流程劃分為不同的專門工作,如專門的設計公司,晶圓製造公司或是測試公司等等。不但可以降低公司成本,也同時增加了製造時的彈性。企業可以根據有利的條件選擇由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點或是不同的國家來製造以降低成本或是提高效率。網路的空間概念不斷地被改變,而遠距教學以及一些高科技的生產的工序的改變,其實說穿了就是先透過分散的方式來分工,在利用網路將相關的工作連結在一起。而這樣的模式在網路的發展刺激之下也已改變的愈來愈顯著。
工序的改變在網路的催化下會是個很好的發展。就像在過去我們訪問張忠謀董事長時,他提到台積電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虛擬的晶圓廠。當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的確會有不同的結果。以張董事長的角度來看,台積電當然是一座具有精良設備的真實晶圓廠,但對下單的客戶來講台積電卻是虛擬的。客戶不需管理晶圓廠的運作,儘管下單就可以生產。只要透過網路按幾個鍵就可知道他的生產情況或是良率好壞,以了解到整個所訂貨品生產的情形。許多公司於是成為其他公司遠端的工作地點,可以透過網路來管理。
時薪制的分工方式
網路來臨不只造成工序可分割,其他的工作制度也有所改變。比方說時薪制, 時薪制對資本家是好制度,若是一個工人每個月領的薪水都一樣多,放假一旦增加, 工作時數因此縮短,就會造成公司虧損。現在資本家若想節省成本,工人工作二十天給二十天薪水,公司就可以有效率的控制人事費用的開銷。從另一個角度看來, 網路所造成空間的流動改變了空間的分配,也促進了時薪制的形成。一項資料分析的工作如果需要一個助理,那麼這個助理可以在家裡上網連結到資料庫來作處理。工作時間不但彈性, 也不必固定在同一個環境來工作。而且公司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將這份工作論件計酬或是論時計酬,有效率地運用工資以達到公司的生產效益。
JIT (Just In Time)
在管理學中有一各觀念叫做 Just in Time(JIT), 這是重要的管理模式。在這樣的概念中,工人是即時供應的工人,公司有生產才消耗成本。所謂的JIT是指公司不要存貨,公司的存貨是消耗公司的成本。如飛利浦生產電腦螢幕時有五條生產線,若每小時需要一百個電腦螢幕的外殼,如果螢幕的外殼在製造時需要從倉庫中取出,勢必會耗用一個倉庫來作存放的場所。倘若產品製造時才向外殼廠商批貨,那麼公司就不需要用到倉庫來儲存,而可以將這部分的成本轉嫁給外殼供應商,因而可以節省很大的成本。 JIT 是一個很好的生產模式,當公司接到訂單後才去訂原料,不必有存貨。同樣地,時薪制也有類似的特性,當需要工人的時候再請他來支付它的薪水,以節省公司生產需求降低時所支出的成本。其實時薪制就是一個所謂的即時供應勞工系統。在網路促使工序的流動成為可能的情況下,時薪制的型態也變得更為可能。舉凡繪畫、聲音、影像或者文字等,任何工作只要能轉換成數位訊號再重組回來,就可以透過網路來完成。
時空的錯置
網路另外一頭的世界往往與本身所處的環境大不相同,因為它跨越都市甚至於國界,連結到彼端截然不同的地點,並且讓這裡的生活與另一邊的生活息息相關。以線上交談為例子,談話的對象也不必是本地人,而可能是身處在不同時間與地點的外國人,那麼談話的內容可能時而談論這裡的朗朗晴空,或是時而聊著那裡的絲絲夜雨。這樣的時空顛倒與錯置,在過去絕對不可能,在有了電話之後已經漸漸的可能,但是在廉價與普及的網路發展之下,很快的就如同家常便飯了。然而這樣的錯置是造成世界更加混亂,或是加速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就端看網路使用者如何去使用它及看待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