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路謠言之我見我思

 

   張惟容(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一、        前言

  微軟架設了網路掃描系統,已有使用盜版Windows XP的國內企業與學生因此被抓!」、「走路如果不靠右走,將罰六百元!這個國家真的窮瘋了嗎?」、「早產兒伸手抓醫生!」……等等這些駭人聽聞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然先不論其真實性為何,這些消息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力量,早已搞得人心惶惶了。

  沒錯,以上這些就是我們俗稱的「網路謠言」。然究竟什麼是「網路謠言?」它與「傳統謠言」又有何不同之處?是本文要探討的兩個重點。

 

二、        謠言的定義與發生原因

1.謠言的定義

    在了解「網路謠言」的定義前,我們必須清楚「謠言」的定義為何。根據Kapferer(1992,鄭若麟,)整理過去的學術研究後認為,過去的定義中,有傾向於將謠言定義為虛假、錯誤的訊息,認為謠言是種未經證實的訊息(例如Mowen,1990:787)有認為應從人們是否相信來界定謠言,但皆無法明確界定謠言的概念,因謠言後來仍可能被證實是正確的,有許多未被證實的訊息並不能算是謠言,因許多已被否認的消息仍以謠言形式存在,而謠言之所以被流傳,原因之一是更是存在有相信它的人,除非惡意的散播,否則大部分情況,謠言的傳播者大多是相信該則謠言,或是對該則謠言半信半疑者。Kapferer(1992)認為過去之定義皆無法解釋謠言流傳的現象,而提出一個新定義為「我們稱之為謠言的,是社會中出現並流傳的未經官方公開證實或已被官方所闢謠的訊息」,在這個定義中,「官方」指的並不一定是政府,而可能是當事者,包括當事人或廠商,而謠言內容可能為真或為假,部分人不相信此謠言亦無礙於謠言的存在,而且是否已經被否認並不直接等於謠言的是否繼續存在。

 

2.謠言發生原因

    然為何會有謠言產生?根據Mowen(1990:490)的說法認為,訊息的模糊性(ambiguity)與訊息的重要性(importance)可能是其中的兩個原因,當某項資訊重要而又模糊時,便可能存在各種的謠言。Kapferer(1992)針對此則有另一種解釋,認為傳播者可能為了求證謠言、說服他人、減少焦慮、取樂、或純粹為說而說,進而不知不覺成為謠言的傳播者。也就是說,他認為有許多動機的存在,讓謠言得以流傳。

 

三、        網路謠言的定義與特性

在上述對謠言定義的討論後,我們可以開始進一步了解「網路謠言」的定義與特質。根據李怡志(2000)提到,傳統謠言、八卦及流言的傳播是相當麻煩的,一來是緩慢,二來容易斷訊。主要的原因有三:

    如果這個流言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可能傳不下去。

    傳遞者的口語能力如果太差,也很難繼續下去。

    很多人自以為是「智者」,流言會在這邊被擋住。

但相反的,在網路上的傳播就容易多了。根據黃愛萍(2001)的說法,網路上,人人都是消息的傳播者。過去被排斥在外的小道消息,八卦耳語,如今都可堂而皇之的公開傳播,由於網路的傳播特點,謠言的發展到了極致。無論從複製的速度與規模來看,謠言的發展到達前所未有的顛峰,其殺傷力也更為強大。網路匿名,自由與交互的特點為網民提供了隱藏身分,不必顯示任何社會責任感的機會,使得隱藏在網路背後的芸芸眾生,沒有了面對面的尷尬與法律的顧忌。

    而她也同時提到,網路謠言作為謠言的一種,並未脫離謠言的基本特點。之所以稱為網路謠言,只不過因其主要的傳播過程是透是透過網路實行,比起網路時代之前的謠言來,它的傳播範圍更廣泛,速度更快。同時,網路謠言發生的原因也更為多元化,除了國與國利用網路謠言進行政治鬥爭,利用網路謠言影響股市情勢,它的傳播路徑更複雜,如網路謠言會與口語傳播及媒體傳播交互傳播的景象。網路謠言比起謠言,其危害更為嚴重,控制更加困難。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網路謠言是謠言發展的新階段。

根據2002網路社會與研討會中:〈網路謠言之意函、傳播模式及解決之道之研究----以企業網路謠言為例〉主題摘要提到網路謠言的幾點特性:有來源不明、個體歸因、事實不確定、群體傳散、時間短暫等特性,而網路謠言除了網路使用者傳散快速之外,「敘述似真實性」以及「對謠言有高度信賴」也是必要條件。

 

四、        網路謠言的種類   

根據李怡志(2000)的觀察,發現網路上的流言種類繁多,大部分都是虛擬幻想的,少部份真實的,也難免被放大。下面就是網路流言的幾種典型:

●恐怖型
恐怖型的代表作是:「旅行者小心,如果你昏迷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旅館充滿冰塊的浴缸中,小心你的腎臟已經被取走了」,這則流言幾乎已經變成典範了!不過在網路上,這樣利用人類恐懼心裡的恐怖型流言還蠻多的!

●陰謀不軌型
「衛生棉有蟲」、「味精關東煮」、「科學肯德基雞肉」、「IBM送免費電腦」等,大概都是想給該公司好看,順便測試大企業的危機處理能力。

●病毒型
警告你最近有什麼病毒,或是什麼檔案不要開的信。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不過大家都害怕病毒,所以沒有人敢輕視任何一封「善意的謊言」。

●憐憫型
憐憫型的內容通常是有個遠在不知道那裡的孩子,因為家裡沒有錢,所以希望有人能夠寄禮物或錢過去給他。或是只要你轉信給其他人,就會有人捐錢給他們。沒人曉得這個病童是不是個30歲的健康無聊男子呢? ( 醫界:網路救命信徒增壓力

●貪心嚼不爛型

「只要你轉寄這封信,比爾蓋茲與迪士尼就送你免費的旅遊!」,想的美哩!

流言信的特點

流言信件有幾樣不得不讓人相信的特點,所以才會被持續流傳。流言信的創作並不難,有固定的寫法:

●「這是我朋友親身的經驗」、「雖然你可能不相信,但這卻是千真萬確」等為開頭。

●文筆流暢,寫景述事敘情缺一不可。

●提出真實的人名、地名、公司等,造成流言的可信度。

●故事本身含有恐怖或是幽默的成份。

●所言內容雖然誇張,但可尚在令人相信或可想像的範圍內。

●讀者透過自身經驗可想像的情境與場域。

●「請告訴其他不知道的人」或是請讀者「不要鐵齒」為結尾。

他同時指出,專家認為,能夠寫出「流傳千古的流言」者,已經可以充分利用人性弱點或是害怕恐懼的心裡。這樣的能力和敘述故事的技巧其實與許多神棍是相同的。

五、        傳統謠言V.S網路謠言的傳播效果

如同前面所談的,随着網路日漸普及,網路技術區向簡單化與平民化,任何人都可上網發表各式各樣的言論。但是可曾想過,有些流言却造成一些公司無謂的困擾,甚至擾亂了金融秩序、造成股市恐慌?相比較下,傳統謠言的人際傳播速度因不像網路謠言那麼快,故傳播效果仍舊有限。根據筆者看法,透過人際傳播的傳統謠言其被信任之可信度理應超出網路謠言,畢竟網路的匿名性,仍增添許多不確定感。然網際網路的傳播能力,卻又使得人們在不知不覺相信這個已被數以千計人知道的消息,並成為下一個傳播者。在這樣的情境下,人們對網路謠言相信的程度,早就不皇多讓於傳統的謠言,並大大的超越了。因此,許多深受謠言之苦的受害者,就必須站出來澄清謠言,還原事實真相。然而這般澄清動作,卻未必有效,有時謠言依舊是依然故我地傳遞下去。根據Kapferer在〈謠言〉書中提到關於闢謠的看法,他

認為,根據謠言與闢謠的最新研究顯示,即使人們不相信謠言,也會受其影響。因此,如何消除謠言對人們的影響,才是闢謠的關鍵之道。也就是說,光闢謠並不能減低謠言對人們的影響,Kapferer認為設法使舊謠言失去信譽才是重點,他進一步提出要達成這樣的效果必須依據「訊息處理」中的兩項原則:1.將否定的訊息安置在別處2.將否定訊息改為肯定訊息。也就是說,設法建立新的訊息與焦點,使人們轉移注意力。若是如此,這是否意味闢謠最佳之道即是-------創造新謠言,趕走舊謠言呢?

因此筆者心想,莫非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創造下一個新謠言,趕走舊謠言呢?

六、        參考資料

﹝1﹞    黃愛萍〈網路謠言傳播型態的初探〉﹝http://www.zijin.net/06masters/huangaiping/2001/1/net%20rumor.htm﹞,2002/5/14

﹝2﹞    李怡志 〈有趣的網路謠言〉﹝http://www.richyli.com/hondoni/20000404.htm﹞,2000/4/4

﹝3﹞    Noel Kapferer,邊沁譯(1992)。《謠言》,台北:桂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