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路的結構性風險初探  

翟本瑞  南華大學社會所

網際網路在過去幾年間,發展迅速,超過以往所有媒介的普及速度。對社會大眾而言,趕不上這一波資訊化潮流與趨勢,似乎在立基點上就會落後於他人;於是,大家競相投入網際網路的諸多活動中,使用網路已經是個必然而不可逆轉的趨勢。扮隨著上網人數不斷增加,全球目前已經超過五億人使用網際網路,網路世界也出現各式各樣的文化特性。然而,諸如那斯達克過去兩年間的變化,純網路公司的地位如同搭昇降機般,大起大落之餘,讓人們開始懷疑純網路公司是否真的還有其市場立基。此外,使用網路是否還存在著諸多潛在風險,這亦是社會大眾相當關心之事。

例如,電子商務中使用網路可能會帶來相當程度的風險,諸如駭客入侵、電腦病毒、資料保密不周引起顧客的疑慮等,都是當前大家關心的事項。電子商務中,因為詐欺而引起的商務爭端不少,賴以維持常態交易順暢的人際信任機制仍然存在相當多問題,關於虛擬貨幣、電子錢包等研究,各種不同的付款機制與國際標準安全模式的加密技術(SSL),保障了電子商務中交易的安全性,讓人們能夠安心而順利地進行電子商務交易。此外,諸如網路交易履約保證(http://www.buysafe.com.tw/)之類的網站應運而生,也讓小規模的電子商務風險可以降到最低。然而,許多關於電子商務的風險,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能讓資訊與人際信任在網路上得到基本保障[1],對業者與消費者而言,電子商務中的風險就是交易過程中的風險。

將電子商務放在更廣擴的虛擬經濟活動中考量,社會大眾如果從「本夢比」來考量投資與經營策略時,常會忽略掉潛在的風險;例如,《明日報》雖然叫好,但在營收上沒能達到原先預期,以致在資金運轉以及未來利益上都無法真正突破,發刊一年就結束,可見得電子商務所面對的風險除了市場競爭之外,還有許多無法預估的大環境變化。即使是諸如亞馬遜(www.amazon.com)般,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雖然已經展現出許多電子商務領域的潛能,但也仍然必須面對鉅額虧損的壓力,短期營收依舊很難獲利;連亞馬遜都已經如此,其他廠商所面臨的市場壓力可想而知。又如雅虎(www.yahoo.com)網站,一直都是入口網站及搜尋引擎最大的網站,全球網路廣告收入,雅虎就佔了十分之一;即令如此,近年來其營收也出現警訊;加上諸如Google(www.google.com)等後起之秀的直接威脅,從合作關係到競爭關係逐漸威脅到雅虎龍頭位置,雅虎能否在未來數年間保持競爭優勢仍是值得觀察的。

實則,在電子商務所處的知識經濟環境中,市場變化模式與速度都遠超過傳統資本主義理論模型所談的各種模型,電子商務領域每個廠商都必須以最快速度調整其經營型態,以適應最新變局。在電子商務中,土地、廠房、設備、勞動、資金、技術、創意、管理、知識等因素,都不足以決定其經營的成敗,傳統經濟學中所談的投資報酬率以及風險,很難真正適用在關於電子商務的討論。

不但是在電子商務的領域,社會文化中的諸多領域,也都逐漸會因為資訊化、數位化、虛擬化之後,必須面對一些全新的衝擊與挑戰。「科技始於人性」,網際網路所建構出的虛擬空間,其基本運作原則與傳統真實社會中的文化、人性有所牴觸,以致於當前資訊化發展過程中,可能呈現一些矛盾的現象。例如:

1)   完全競爭市場、選擇的自主性等要素是傳統資本主義以及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然而,只有在數位資本主義發展後,這些條件才能真正實現。弔詭的是,當充份實現了傳統資本主義的預設時,資本主義也就不再是資本主義了。

傳統企業經營的諸多經驗法則和商業模式,在網路世界中無法如同以往般運作,網路企業不需要大量成本與收益,也不必達到最適規模才能獲利,因此在經營模式上必然會與傳統經濟學、管理學教科書中的運作模式有所不同。同樣的,工作經由零碎化、網胳化,也不必然要依全職的個人為單位,而可以採用個別電傳勞動(telework)為單位來計算,工作型態也因此轉變成可以切割成任意的模式,管理企業當然也就不能再依傳統管理學的方式來進行。透過網路連線,交易成本可以逐漸降低,只要低到讓公司的存在不具效益時,公司等商業組織也將會因為交易成本的大幅滑落而逐漸消失,印証了唐斯與梅振家所提出的「公司消失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Firms)[2]

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理論,假設「完全競爭市場」的存在,然而,現實中因為交易成本與人性的習慣,大多數的情況下,完全競爭市場僅僅存在模型之中。海耶克(F.A.Hayek)指出,經濟學能夠成為一門經驗科學,其保証在於經濟行為中,存在著一種趨向均衡的趨勢,其前題就在於假定著一個完全的市場,每個行動者能夠知悉每一件事情,並隨時依著理性的考量調整其經濟行為。[3]但是,現實社會並不依理性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s)而建立,傳統經濟學實際上是立基於一個無法在真實社會實現的假設之上。柏蘭霓(K.Polanyi)在《鉅變》一書中,對於近代市場形成過程的歷史研究,已經客觀指出現代經濟學理論所依賴存在的『市場』,只能是一個特殊歷史時空預設,並不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如今,拜電腦普及之賜,各種代理人程式功能增強,許多傳統經濟行為中,需要幾個月才會浮現的走勢,可能因為不同交易軟體間激烈互動,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能達成,因此也造成股匯市劇烈震盪,影響到金融與交易的穩定性。一般相信,1987年美國所引爆的股市崩盤,就是這些智慧型代理人式激烈競爭的結果。[4]

完全競爭市場只存在假設世界之中,一旦充份資訊化、網路化之後,電子商務領域能夠逐漸展現出類似完全競爭市場般地運作,社會反而產生了另一種無法預估的風險,而這是現有理論系統中所無法預估到的。諸如索羅斯等跨國金融集團,運用大量資金,透過各式金融操作軟體,進出俄羅斯及開發中地區以套取利益,這原本可透過古典經濟學中市場機制的平衡達到一定程度的節制,然而,在網路化、資訊化充份發展後,反倒製造了諸如俄羅斯與東亞金融風暴等人為危機,而這是傳統經濟學理論以所無法處理的。為了評估相關可能的風險與社會成本,我們需要建立出關於虛擬經濟、虛擬社會的基本模型,才能進一步認識到扮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與數位資本主義的形成,推動電子商務所可能產生的新型風險。

 

2)   虛擬經濟學中,傳統供需法則、報酬遞減法則、專業化、大量化等資本主義經營方式,都顯示出其不足之處。然而,新的經濟原則讓所有市場走勢、循環波動都在瞬間完成,將社會慣性及人性弱點都完全排除在經濟法則之外。這時,人類心靈面對極度對立的價值選擇,一方面,為了爭取到最有利的競爭點,迅速數位化是最佳選擇;另一方面,數位化結果是將自己投擲到一個完全無法自我控制的情境,超出任何專家所能預期的境地。現實中,企業家必須儘速數位化、虛擬化,然而,潛意識中,人們又無法接受新的運作原則。

網際網路具備去大量化、去集中化、去國家化、去專門化、去中介化、去集體化等特性[5],使得虛擬經濟學的運作方式與傳統經濟學有著相當大的分野。數位時代新經濟具有一些新的特性:知識經濟中工作觀念改變,勞心與勞力的傳統區分不足以面對新式經濟體;網路經濟中成功者會自我強化,產生了報酬遞增的現象,其價值亦呈幾何級數增加,並在普及化過程中創造自己的機會;新經濟中,推動供給與需求的不再是資源的稀有性和人性慾望,而是科技與知識,因此傳統供需曲線的分析方式在新經濟中會以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方式呈現;同樣的,傳統經濟學中,將個人及公司組織的價值放在優先考量的情況,在新經濟中,轉而成為依其在網路分工中所處的位置來考量,所以,附加價值產生自價值網之中;此外,網路世界中所有的節點都是中介者,中間人增加不但在成本上不會增加,反而培育創造出更多的機會來;於是,所有的組織形態都將不同於傳統企業組織的經營模式,虛擬組織可以任意型態出現,甚至會逐漸取代正式組織;在新經濟中,生產(producing)與消費(consuming)溶合成「產耗」(presuming)的單一動作,傳統經濟學基本分析單位也要因而有所調整;網路興起後,中心退縮了,網路原則擯棄了僵直、閉封結構、全面計畫、中央權威及固定價值,轉而提供了多元、差異、曖昧、不整、偶然及多重性等,造成了傳統價值的混亂與不確定性。[6]

新經濟學造成傳統經濟學的不適用性,然而,目前我們對於網路世界所知有限,加上網路世界變化太快,現有研究趕不上新經濟的變化,因此,理論不足以幫助我們充份面對當前網路經濟活動的變局。甚至,處於傳統經濟運作模式以及新經濟形成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根本無從判斷不同社會是處於那一個階段,以及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傳統經濟學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兩個世紀以來無數思想家心力貢獻,讓經濟學成為嚴格的科學;數位經濟的發展不過是這幾年間的事,大家雖然都意識到傳統經濟學理論應用到虛擬經濟行為的不足,但因為沒有較好替代理論,只得依舊沿用原有理論。然而,其間因為運作原則的差異所可能產生的偏失不在話下,面對理論與實際狀況間的落差,無論是電子商務經營者以及從事網路經濟活動的網民,都有著相當大的挑戰,在心理上的不確定性,以及隨之而來的風險可想而知。

 

3)   To e, or not to e?在數位化與停留在傳統真實世界之間人們必須有所選擇。然而,困難之處在於,這種選擇沒有固定標準,完全是個別差異性的選擇。每個人的條件處境不同,選擇就有所不同,其間利弊得失,更是由他人數位化程度與關係來界定,自己無法操控這一切。例如,電傳勞動充份展現了自由勞動的理想,可以增加工作效率,有效地將每個人的產能提高,達到類似馬克斯所言「各盡所能、各取所值」的境界。然而,扮隨而來的孤獨感、挫折感、效率降低、成本昇高等負面影響,則將要由每個個人自行承擔。開始時人們自發地成為電傳勞動,逐漸地,在工作模式轉變後,人們將逐漸被迫成為電傳勞動。初期的效能與利益可能會被隨之而來的困擾所抵銷。

美國疾病控制暨預防中心的研究員針對850名以上男女,所做的一項網路性伴侶調查,發現有16%受訪者坦承曾經透過網路尋求性伴侶,而且多數都成功了,其中,透過網路來尋求性伴侶者與未透過網路尋求者相較,前者罹患性病與愛滋病的風險較高。[7]網際網路的匿名性與方便性,讓人們在線上行為較有彈性,也較能嚐試不同互動模式;線上行為將會逐漸改變人際行為模式以及傳統信任關係,然而,這些改變可能會產生一些原先行動者所未曾意識到的後果與性格變化,它將逐漸侵蝕傳統文化的價值,改變未來社會文化的發展取向。人們以為網路的匿名特性將更能保障個人的隱私,然而,在電腦程式設計,以及瀏覽器與伺服器中COOKIES的設定,都將個人資料洩露無疑。網路使用方便之餘,人們無法掌握何時隱私會被暴露,再加上各種通訊與監視設備逐漸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逐漸應用到各種IT產品中,人們終將處於一個可能被長期監控的恐懼心理之中。人們在享受到更大自由度的同時,亦將要以更大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承擔為代價。

 

4)  傳統社會中,人類行為的風險呈現出機率性的分配,運用統計及其他模型可以估算出來。然而,數位時代中,風險存在數位化過程的社會結構之中,是因個人處於整體結構中的位置與互動關係而定,屬於相當情境性的,不能以單純的機率來計算。因此,『風險』就成為個人無法控制的難題,統計或精密的數理模型也無法精確估算。例如,以亞瑪遜為例,其虧損與獲利的可能性既不能用「本-夢比」來估算,更無法用「本益比」來說明,投資人與經營者都在玩一場無法估計風險的遊戲。假如亞瑪遜成功了,其經驗也無法用在其他公司上,假如最後還是失敗了,其經驗也不能說明什麼。『風險』可能就是數位時代的社會結構本質。同樣的,阿里巴巴網站在大陸電子市集上的成功,其經驗與經營模式也無法移植到其他社會中。

然而,人們仍然要依賴某種對風險的估算,才能在心理上得到某種安適的感覺。從十四世紀保險業在意大利的發展開始算起,六百多年來西方世界所建立出關於保險與再保的風險分擔機制,讓西方世界能夠發展出形成上可計算的理性心理,也是現代資本主義能夠成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面對數位時代來臨,雖然保險業與再保制度依舊會存在,然而,過去投資理財、計算風險與利潤的機制已經完全不同了,勢必會對人們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

於是,傳統真實生活中的經驗法則無法對未來虛擬與真實不分的社會形態有所貢獻,其他行動者的類似經驗也無法提供可資參考的借鏡,人類不斷追尋的可計算性與風險分攤,很難具體應用在數位化時代之中。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風險性的社會」,而其風險概念又不同於傳統理論對「風險」的界定。

 

5)  同樣的,電子民主展現了西方直接民主最完美的形式。2000年美國大選佛州人工計票結果引起相當多爭議,尤其是,每個公民必須登記才能投票,投票日又不一定能在符合登記場所投票(例如,海外投票)等問題,都影響著選舉的結果;甚至,傳統的選舉人票制度,也不盡符合全國性選舉的代表性問題。是故,有些人開始鼓吹透過網路直接投票的機制,以符合全面直接民主的精神。網際網路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後,電子民主就有實際開展的可能,屆時,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不必透過代議士直接表達每個人的意見,澈底實施真正的直接民主。

當然,網路安全仍是目前最大的問題,一旦有人在程式上造假、駭客入侵、盜取或重複ID、或是對選舉結果有爭議時,仍將回到傳統人工核對模式,無法完全採用電子民主的運作模式。然而,實際上,安全性的考量並不是直接民主最大的隱憂,傳統民主是建立在穆勒(J.S.Mill)的理論之上,人們直接投票選擇代議士,再由有經驗與專業知識的代議士代表人們行使政權。傳統社會中,一旦代議士選舉出來後,政治運作就交由精英處理,是透過利益平衡的原則來運作,其中,代議士的決策過程,並不直實反應社會大眾的觀念與想法。此外,由於每次的投票率都不會太高,只有對政治具有較高興趣的人才會去投票。因此,政治決策是由眾人所選出的「精英」來制定的。一旦實施直接民主,由於一人一票的多數決,許多決策的制定都是單獨為之,並沒有全盤平衡式思考,人們可能才會發現直接民主的決策並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許多人性的弱點與社會需求間存在著矛盾,更讓決策的品質與結果失去價值。直接民主的結果可能會造成許多政治上的負面效果,並展露出許多因人性弱點而產生的問題,造成實質上負面的結果,反而讓大家想要逃避民主。一方面,電子民主、直接民主是大家所期昐並持續推動的,但另一方面,學界仍欠缺關於傳統人性論與政治制衡機制間的相互關係的討論,事實上仍然尚未準備好面對全面直接民主以及現實政治中醜陋面。電子民主無法在近期全面推展,人們對隱私與監督的疑慮當然是重要理由,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存在虛擬原則與真實社會間的內在矛盾,人性與社會習性可能會讓人們強烈抗拒電子民主的發展。

 

6)  網際網路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學習工具,未來,兒童透過網際網路而達到的全面化學習模式,將會取代傳統正式教育部份的功能,進而影響並模塑其人格與心靈特性。然而,網路學習著重於知識性的內容,無法建立關於態度與價值的學習模式。傳統學習途徑在非正式教育以及潛在課程中,都隱含著社會價值的學習,然而,數位時代的學習模式是將社會價值予以孤立並中性化,表面上看來可以去除因為偏差價值所可能造成的負面作用,但是,由於切割掉價值傳遞的功能,數位兒童會是欠缺價值共識的一群人。社會的內在凝聚力亦可能會有所改變,數位時代的社會,內在就存在著社會解組的風險。

非同步遠距教學、網路教學在開始時,是補充現有教育體制不足,讓無法在正常上課時間進修的人有學習的機會。然而,隨著各校際間的競爭,以及成本上的考量,各校逐漸增加非同步遠距教學的比重,甚至有些學位可以完全透過網路修習,完全不必到校上課。在美國,已經有許多透過非同步遠距教學核發的文憑;在台灣,教育部目前已經開放畢業學分的三分之一,可以採取非同步遠距教學上課。在全球高等教育不斷擴張、已開發國家就學人口逐漸減少的情況下,WTO協定中將高等教育當作一種產業來經營,非同步遠距教學、網路教學勢必成為未來必然發展的趨勢。雖然,不少研究指出網路教學、線上教學在學習成效上不比傳統教學來得差,然而,亦有一些研究指出[8],網路教學時在學習上的挫折感往往會讓學生放棄學習,加上目前採用網路學習的學生,往往是動機較強的一群,未來線上教學普及後,欠缺師生以及同學間互動關係的學習,可能會產生許多在學生心理上的疏離、孤寂與挫折感等學習上的負面影響[9]就個人及學校成本效益考量,網路教學與學習不失是有效的途徑與學習工具,然而,並非學有學生都適合透過網路來學習,目前小規模實驗還不致產生太多問題。一旦各校競相採取非同步遠距教學替代傳統教室授課,許多後遺症與負面影響才會逐漸出現。而因為教育體制所產生的社會文化變化,也會為目前知識傳承制度產生相當程度改變。就全社會而言,考量到知識與價值的在長期發展,其中所帶來的風險與社會成本,則是不能不仔細評估的。

此外,青少年已經是網路使用最活躍的一個族群,大部份家長並不清楚其子弟在網路世界遨翔,瀏覽了那些網站,又學習到那些價值,甚至對其人格形塑產生了那些負面的影響。色情、暴力、偏差價值、電玩、交友、聊天室等場域,都不是父母樂意子女長期駐留之處,偏偏這些場域卻又是青少年最喜歡出入的。不少研究指出,青少年長期觀看電視,除了可能受到暴力傾向節目的負面影響外,更在人際關係與社會價值上,產生許多影響,家長應為子女過濾觀看電視的頻道與節目,同時控制青少年看電視的時間。相對的,網路世界比起電視更無限制也更無法管制,挾著電腦與科技之名,以及社會價值鼓勵之實,青少年在父母尚未意識到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之前,就已經上癮或是造成偏失了。是故,在人格發展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應有配套措施或是其他輔助安排,讓其能有健全而平衡的心智發展。

不只是網咖設立應如何管理的問題,網路學習對人格與社會價值影響的風險評估,亦應該要列入推動資訊化以及網路發展的政策評估,以及學校、家庭在對青少年教育的制度性考量之中。

 

7)  網際網路的發展,改變了許多人際互動溝通模式,也改變了經濟生產的模式。扮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與數位化時代的來臨,電子商務逐漸成為經濟活動中重要的交易模式,生產、交換的關係也因而有所改變。

歷史上頭一次,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不是一個主體(例如企業家或企業家庭)、也是集體的(例如資產階級、公司、國家)主體。….這個單位是網絡,它組合了許多的主體及組織,並且不斷地修正以成為支持環境及市場結構的網絡。[10]

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轉成以結合許多個人與組織的網胳之後,數位經濟與工業經濟在許多組織原則上大不相同,傳統經濟學的理論架構,不再適用於分析數位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傳統藉垂直整合模式所組合成的產業,都將逐漸扁平化、原子化,形成流動性的權宜式組織,虛擬組織將逐漸取代傳統企業組織,成為新的產業運作方式。新時代的價值創造新原則為:1)垂直與水平不整合;2)權力下放;3)組織扁平化;4)以客戶服務為導向。依此原則所發展出來的企業,將成為新世紀的領導產業,威瑪百貨(Wal-mart)戴爾(DELL)電腦、思科科技(Cisco)等企業,都是善用此原則而成功的大企業,IBM也藉此原則在過去幾年間改變其體質,由虧轉盈。而這套新的虛擬組織原則終將具體應用到各種不同規模的企業經營中。

台灣過去數十年間經濟發展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於各種不同的「彈性協力廠商」所形成的製造流程關係網。各個生產流程所需的各種不同模式,都能在時限內很有彈性地找到適當廠商生產,充份發揮了網絡經濟的各種優點。憑著國人的勤奮與認真,加上數十年來發展完備的生產關係網絡,台灣建立出經濟發展的奇蹟。[11]台灣經濟發展,能夠面對東南亞與大陸廉價工資競爭,並與歐美高科技和優質設計能力大廠競爭,所憑藉的條件,就在於過去數十年間,於製造業各個環節間所形成的彈性協力廠商網胳,它讓台灣製造業能夠機動地調整產能與時效,達到較佳的競爭條件。

然而,過去幾年間,因著政治、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產業逐漸外移,加上國際間競爭激烈,台灣原有優勢逐漸喪失,低價位產品逐漸為大陸及其他開發中社會,或是外移產業的台商產品所取代。台灣產業原先優於歐美企業之處在於彈性協力廠商的網絡關係,然而,靠著網路的聯結,歐美企業依著組織虛擬化的原則,在許多層面,其整體競爭力甚至還超過台灣不少。面對大陸與歐美兩相夾擊,台灣經濟發展空間日益緊縮,過去一年間,台灣社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不景氣與失業情況。許多人將這次的不景氣歸咎於全球的不景氣,因而簡化了其間複雜的關係。這一波不景氣究竟是處於景氣循環的一個階段,終將在過一段時間後逐漸好轉?抑或,台灣正面對一次結構性的轉變,景氣已經不再,終將在國際競爭環境中,面對一次全新的考驗?

台灣原有企業間的彈性協力廠商關係網的優勢,與數位時代虛擬組織運作原則間加以比較,必須經由考察其間的異同與商機,才能進一步檢討台灣在加入WTO後,處於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以及數位經濟的挑戰,未來在整體經濟體系上將會面臨的考驗。

一方面,企業必須數位化、去中介化,逐漸向虛擬組織的原則調整;另一方面,資金亦會在此網絡中流動,企業經營模式必然將會面臨重大考驗。然而,企業很容易調整、外移,居民則很困難;全世界因工作而在不同國家間流動的人口不到勞動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一,且以中低收入的工作為主,多集中在開發中國家。這意味著產業可以出走,但居民則相當困難。台灣目前已有五十萬人經常性地在大陸工作,如以一家四口計算,影響程面已經達到台灣十分之一的家庭了。在考量組織虛擬化的考驗與知識經濟挑戰時,台灣企業與台灣居民所面對的是不同性質的考驗。

失業率已經超過5%,且仍持續攀升;如果台灣的產業結構無法予以調整,任何興建工業區、招商的動作都會變得徒然無效。為了面對全球的競爭,台灣不得不主動將企業組織數位化、虛擬化;過去,台灣廠商間透過電話、傳真等聯絡方式,所建立出的人際關係與商務連結網,適必將會面臨數位時代的挑戰。雖然,中小企業要能全面數位化還有相當多技術上的困難,即令企業能夠充份數位化、虛擬化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卻可能再度造成社會上失業率增加以及工作調適上的困難情形。

當前局勢對台灣企業發展而言相關關鍵,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產業所需要的勞工性質完全不同,幾乎無法替代。所有企業數位化、虛擬化的企圖,對公司營運與社會環境也可能造成不同性質的負面影響,其間可能存在著相當程度的矛盾性。對台灣企業與社會而言,因為全球資訊網的普及,以及網路大量使用,都將產生全新的挑戰;這將會是一場高風險的競爭。面對經濟型態的轉型,產業更新週期相當短,科技與產業的風險比起以往任何世代都要來得更為嚴酷與無情。處於尷尬的競爭環境中,台灣產業與社會,都要有承擔風險的考量。

* * *

資訊造成了社會革命,然而,社會不會完全受到科技發展決定;相當程度上,人性與傳統仍會發揮一定的作用力。社會變遷將會擺盪在科技能力以及人性與社會習性之間,不同社會因而也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風貌來。然而,不論社會習性與人性會為科技發展加入什麼樣的作用力,網際網路的發展與逐漸普及已經是無法避免之事。量變到質變,逐漸累積出的效果,終有一天會產生具大的影響。

網路文化的特質,同時也構成了它的風險;資訊的數位化,在網路空間中自由流動,讓傳統事業的計算方式起了根本的變化;統計學中關於機率的計算,或是搏奕理論(game theory)的模型,都是立基於人際間互動關係的有限性之上;然而,網路文化中的匿名性與方便性,使得人際互動在時間與成本上,都能降到最底,幾乎是一個零摩擦的互動環境,因此,機率無法用來解釋網上行為,基於固定成員間相互預期的搏奕行為,也無法用來說明線上行為。至目前為止,學界對網友的線上行為仍然所知有限,往往只能用人們在真實生活中的行為模式來理解線上行為,這在網路發展初期或許還不致於產生太多問題,然而,連線行為日益普及與頻繁之後,線上行為的複雜程度將會超過當前我們所能掌握的。

網路被廣泛使用,不過是近幾年來的事,社會大眾仍然視網路為最有效的輔助工具,而賦予其正面意義。然而,數位化原則與真實世界運作原則間存在一些本質性的矛盾,風險也成為內在資訊化發展過程中,相當真實的客題,不容我們忽視。然而,關於資訊風險的討論,無論是國內外相關文獻,討論都仍相當有限,除了針對駭客、電腦病毒與資訊隱私權的一些零星討論外,尚未有將此一議題當作重要課題來檢討。此一議題對瞭解網際網路此一新興媒介與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而言,是相當重要而又不能不深入探討的;網路所帶來的不是個人的風險,而是全社會的風險,甚至人類文明發展的風險。麥克魯漢(M.McLuhan)對媒介造成社會影響的相關討論,正足以提醒我們重視網際網路此一媒介對社會關係所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



[1] 例如,中國大陸最大的電子交易市集阿里巴巴網站(www.alibaba.com),在大陸有超過50萬個會員,在海外也有超過30萬會員,過去發生過的詐欺案不過三件,遠低於真實世界商業活動的商業詐欺情況,因此也成為大陸地區最佳的電子商務代表。詳見李宜芳(2002),《關係與連結──IF態的提出:由電子市集為例分析網路新工具的社會學意義》,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Brown, J.S. & Paul Duguid(2000),《資訊革命了什麼?》,顧淑馨譯,台北:圓神出版社,26

[3] Hayek,F.A.(1971)《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夏道平譯,台北:台灣銀行,頁43-5

[4] Kurzweil,Ray(2000),《心靈機器時代:當電腦超越人腦》,高寶編譯中心譯,2000,台北:高寶國際,99

[5] Brown, J.S. & Paul Duguid(2000),《資訊革命了什麼?》,頁22-4

[6] Kelly, Kevin(1999),Net & Ten,趙學信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7] (http://www.lofaa.org.tw/group/hetro/netlove.html),2002/2/1。

[8] 例如Hara,N. & R.Kling(2000) "Students' Distress with a Web-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 Center for Social Informatics, Indiana University, WP 00-01-B1, (http://www.slis.indiana.edu/CSI/wp00_01.html)

[9] 翟本瑞(2001)〈資訊社會中教育模式變遷之研究〉收入《網路文化》,2001,台北:揚智,頁191-236

[10] 曼威•柯司特(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夏鑄九等譯,台北:唐山出版社,頁206

[11]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北:聯經出版社;陳介玄(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