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區總體營造的美麗與哀愁

 

朱益生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前言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推動至今,無論是在「量」或「質」的範疇面上,成效已初步呈現。且在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中,誕生了許多驕傲且驚喜的故事,然而不可避免的,故事的背後,仍有許多需解決之課題,如何的突破困境、衝破「撞牆期」來邁向下一階段的新挑戰,走向永續發展之路,更是值得關心之社會議題。基於此,本文將藉由相關文獻的回顧,再省思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分享社區總體營造的美麗與哀愁。

話說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

何謂社區總體營造?簡言之,則是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與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讓各地方社區建立屬於這個社區的意象(image)。此外,展閱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可發現六項特徵(黃世輝、宮崎清,1996)。

1.        從老街保存到社區總體營造

2.        從少數民族(原住民或客家人)到福建系漢民族

3.        從農山漁村到都會社區

4.        從民間到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

5.        從產業的手工業到文化的手工藝

6.        從生產的農會到文化的農會

綜觀言之,六項特徵之共通的精神即是「地方文化的再生與應用」。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可說就是尋回地方文化的生命力起始的。

社區總體營造的源起則須從「社區」-「社區發展」-「社區總體營造」三階段做說明。根據過往文獻(陶蕃瀛,1994;黃世輝、宮崎清,1996;陳其南,1998;林信華,1999;劉蕙苓,2000;曾梓峰,2002)的整理,歸納如下:

1960年代政府引進新的地方單位「社區」。簡言之,社區如同日本的町或美國的Community,也就是一個共同體的意義和情感。1965年「社區發展」概念被提出,亦即是一群生活於同一地理區域的人,自願性的社會行動過程,其目的在於改善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活環境。1968年內政部提出「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且到了1983年和1991年又分別加以修正。1991年則將社區組織規定為人民團體的社區發展協會。但可惜的是,長久以來社區發展協會之政治象徵性與意義仍大過於實際功能性的執行,若非如此,相信台灣社區自發性的改造,應有機會更早來進行。1994年開始,社區總體營造的名詞開始出現在大眾傳媒上。政策性的指示、文史工作室的成立等,讓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一瞬間的蔓延至各地,找尋一個屬於「人」的價值觀環境。至今,這個來自於經濟發展迷思、自然環境破壞、傳統文化喪失的社會運動,仍持續的進行中。值得讚許的是,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所帶來的正向積極意義,確實能讓長久以來接受制式教育與對土地疏離的大眾,找到與認同屬於「家」的感覺。

公部門的支援

公部門方面本來對社區總體營造即負有責任,雖然概念尚未完全清楚,但已漸漸顯示出一些行動。目前在文建會的推動下,公部門行政體系亦開始動了起來。尤其近來的政府組織再造,文化行政單位將升格成為部級組織,相信未來在說話的份量上與經費上的支持,將會比現行狀況樂觀。但在樂觀之餘,仍需思考的是,若還是以公部門的支援為主體,執行「由上而下」的政策,是否就已背離了「由下而上」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精神。不可否認的無論是「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都有其利弊所在,往後如何讓兩者之間的比重取得平衡,相信考驗著未來文化體系主政者的智慧。

社區總體營造的障礙

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運轉至今,絕對的會發生困難,根據黃世輝、宮崎清(1996)和王俊秀(2002.4.4)長期觀察發現,有著以下所面臨的困境:

1.        因為中央政府的提倡,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在推廣中,但真正的實踐尚不多。

2.        地方自治體本身的行政文化化仍然遲緩。

3.        僅限定於一項特定的主題,欠缺總體的視點。

4.        社區總體營造是從生活周圍的簡單事項出發,這種認識還不足。

5.        建築以外領域的專家參與尚不足。

6.        來自企業的參加尚不足。

7.        雖然有來自社區外的協助者積極的支援,但仍很難說社區的內在力與持續力已十分強。

8.        社區網絡多元,權力分配拉扯,造成社區共識難以凝聚。

9.        社區因為政府挹注經費箝制,必須照著縣市政府與鄉鎮公所的想法執行。

10.    專業團隊進入社區後,忘記自己本身扮演著誘發社區居民自主的角色,反而以專業主義掛帥,執行專業團隊想像的社區。

以上所述的這些困境,無論是政府機構、社區主體或學術單位,都必須要商議出解決之機制所在,畢竟問題已經發生,經過了這些年來,相信各方已經累積了相關的知識、技能,關鍵點就在於如何得轉化為破除困境的行動力,才是將問題根本解決處理之道。

產業化-好?不好?

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在於「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企圖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思考模式之外,尋找一種地方導向型和內發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取代以引入外來資金帶動地方發展的做法,避免帶來了各地同質化、單一化的地景面貌,使地方獨特的特色在發展過程中流失(陳其南,1998)。但不幸的是,創意性的思維,似乎在台灣消失了,環顧各地的做法、規劃,仍難脫離出宜蘭模式的思考,從冬山河景觀式的規劃,童玩節節慶活動的舉行便可得知。

此外,觀光旅遊式的導引,亦是許多社區從事總體營造後未來的願景,不可否認的觀光發展有著其正面的影響,如:經濟的活絡,提升居民的收入;工作機會的增加,導致人口的回流等。相對的,觀光發展也會帶來負面的衝擊,如:遊客的湧入,影響原居民的生活;物質生活的提升,改變了原有的價值觀;觀光活動的進行,導致資源環境的破壞等。基於以上所述,Gunn(1999)提出新的生態觀光概念(如:圖一),則可供為欲要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產業化的建議方向。換言之,要意識到資源保護與觀光價值的關係,即經濟、個人及社區價值的提昇,且觀光規劃必須緊密的與當地社區之社會、經濟脈絡結合,而規劃亦須考量到提升遊客的滿意度,使商機、資源維護能與當地社區融合。期待讓觀光旅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且亦能富有教育之效用。

 

服務工業                                    遊客

 

 

 


                                            

 

 

 


                                             

 

 

 


圖一:生態觀光概念圖

總之,社區總體營造若未來要與觀光活動相結合,重要的需納入地方的參與,反映出地方的文化特色,畢竟觀光發展與意象的塑造,並不需要迷信媒體或專家學者,而是決定在居民的意志、生活態度、創意與對未來的想像。若無這樣以居民的自發、自主、自信的精神根基,觀光所能販賣的將只是有價的商品,而不是能感動人生命內裡的無價文化。整體觀光發展,重要的即是要分享的就是這種能讓人願意一來再來的動人文化(李素馨,1996;黃世輝、牛井淵展子、廖嘉展,1999)。綜觀言之,觀光發展的絕不能陷入只有看見短期利益的惡性循環;若能在產業化的同時保留著生活的、共享的、人味的、內發的、小而美的五種長久永續特質(黃世輝,2000)。生態保育、經濟發展、文化尊重的永續發展與目標相信不會在只是個口號,而是一個可以實踐的夢想。

產業化好或不好這是一個沒有定論的答案,套用生態學所言「生命自會找到出路」,相信每個社區會在屬於本身的時空背景考量下,做自己社區的主人,畫出一道符合社區整體利益的彩虹。

閱讀社區總體營造的美麗

這些年來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有著青年的參與(如: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誕生、永康公園的寧靜革命);傳統文化的重生(如:玉田醒獅團、大廓花鼓);老鎮新生(如:大溪老街再造、新港的家園營造);潔淨的大地(達娜伊谷、楠梓仙溪)等等(天下編輯群,1997;劉蕙苓,2000),這些點點滴滴都成為了推動社區成長的動力與助力。因為這群夥伴的付出,讓美麗之島、山水奏鳴、鳥語花香這個屬於福爾摩沙的台灣,擁有了更多值得驕傲與愛戀的回憶。

當然媒體工作者、網路資源的傳遞,讓這些動人的故事傳送到許多人的耳中、眼中,用心來看待這塊土地的一舉一動,也刺激了更多人參與的動機,讓許多故事可持續不間斷的發生。這種屬於非主流價值性的報導文章,所強調的人文精神,或許也正是要邁向綠色矽島的台灣所需具備的生存條件與競爭優勢。

社區實務工作者的哀愁

批判絕非全盤否定,而是一種再進步的督促力量。社區實務工作夥伴的心路歷程,更值得來做了解與探討。

社區實務工作者沈嘉陽指出:「想在社區工作上當「新觀念的啟發者」不是不好,而是若不懂得謙虛地彎下腰來,就會產生知識的傲慢與偏見,一不小心就和小老百姓的實際生活脫節,找不到共鳴點,如此一來只能吸引原本就觀念比較接近的人,至於那些真正需要在觀念上受衝擊的人,很可能一開始就彼此互相拒絕了。加上文化活動的冷門在人力有限的情形下,工作的負擔與壓力相當沉重,容易彈性疲乏,且又付出的熱情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回饋,久而久之熱情無法再生產,而終至冷卻!」。這種無奈,若未能克服,相信也會造成許多社區實務工作者漸漸的淡出於這個圈子之中。倘若這破窗效應持續加大,這種損失會是難以彌補的缺憾。

社區實務工作者蔡哲仁指出:「因為文化工作者對企管行銷多不在行,導致團體的經營或人際的處理上,經常顯得力不從心或不夠圓融。所以如何廣納各種人才,則是團體成敗的一個重要關鍵!」。這點則道破了社區實務工作者缺乏再進修學習的管道,由於大多數的社區實務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憑著熱誠來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起步時或許問題不大,但上軌道之後所面臨的困境,無法解決時,不啻為終身學習社會的一大諷刺,

社區實務工作者彭明輝指出:「「社區營造」這個名詞已經成為建商突破景氣低迷的利器,和政治人物爭取選票的話題。」。也就是說,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雖是個公共事務議題,然而當這個名詞的應用以失去本意,成為被利用的工具,對於長期投入社區的實務工作者而言,情何以堪!再加上「陳其南在文建會任內雖以公部門資源帶起風潮,卻也帶給許多參與者不合實際的願景:從文化產業、公共藝術、產業更新、社區組織、傳統空間美化,到新人類、新價值、新鄰里關係,所有烏托邦可能的最終願景都一起端上台面。」。理想的願景不一定不好,但可惜的是在現實的環境下,若在短期內無一定的成果呈現,來激勵社區實務工作者的繼續投入,與大眾對此社會議題的關注,美麗的願景終究是一個夢而已。

彭明輝亦再指出,這些年來支援第一線的工作者和社區居民面對面地溝通時,經常發現的死結與矛盾。如:1.「沒有現實利益(譬如硬體經費)的引誘,很難有效地動員居民;但是被利誘的人,卻依著他們既有的慣性,而朝著與社區營造理念相悖的方向在前進。」。在研究者實際的觀察中,亦發現此種情形的存在,針對這個點,研究者曾訪談了東部Q社區實務工作領導者,問起為何以利誘動員,所獲得的答案,則是「若不以利誘方式,則許多活動的舉辦將是寥寥無幾稀疏的民眾來參與,且會來參與者,本身即已對此有較深的認知,若沒誘因這個圈子外的民眾根本就不會來參與,若無參與,何來有機會將此概念傳輸給這些值得需要接受資訊的民眾。(a1)」。不過受訪者也提到,「以利誘的方式這是初期所必須要做的方法,來吸引群眾若要持續,還是得扎根於社區民眾的心中,才是治本之道。(a2)」。畢竟每次若想要利誘,所需的經費恐非社區組織所能負荷。2.「如果不用現實的利益來動員,就必須利用危機性議題。但是被危機性議題動員的人,在危機消失後並不必然會沉澱出足以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凝聚的理念與工作方式,因此這份情感與組織,又不容易轉為常態下的運作。」。危機型的運作,終究只是短期凝聚的效果,研究者曾觀察中部R社區和北部S社區以保護社區老樹為主題的動員力量,來防堵社區老樹被移至他處,雖然結果顯示保護老樹留在社區內是成功的,不過這個急迫性議題解決之後,社區組織的動員、運作又如保護老樹之前的散沙般,各自為政,無法成為團結的一體,來做常態性的運作,這是相當遺憾的。3.「由於交通發達所導致的物資與人才的快速流通,嚴重地強化了資本主義市場邏輯的「優勝劣敗」,以及激烈的市場淘汰過程。在完全沒有社會福利制度的臺灣,為了保住基本生存條件,從資本擁有者到受雇階級,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地費盡力氣在保持市場競爭中的優勢。連學童都普遍三餐自理的狀況下,誰有額外的精力從事社區工作?又如何讓他們再有其它時間進一步學習社區營造的理念與技巧?」。資本主義不斷的創造非消耗性的需求,刺激大眾的消費,以經濟繁榮為主軸,從國家型、地區型到全球型的經濟體系來操控人的生活,迫使如:社區總體營造這類非營利性、非能在GNP數值上顯現出國家競爭力的數據,難以成為政府施政主軸。相對的,大眾則需努力奮鬥的來圖生活的溫飽,這種失去「原點」的生活基調,如何消彌,恐需是生命教育、心靈改革的深入人心才可解開的疑惑了。

結語-未來不是夢

社區總體營造得以立下基礎的原因,其一是社會的富有,使人們反省什麼是真正的富足;其二是1987年戒嚴令的解除,則使居民的主動能力獲得釋放,提高了人們對地方文化的關心(黃世輝、宮崎清,1996)。平心而論,既有之基礎雖不是完美,但卻是可珍惜保留且加以改進的。但重點則是在這波知識經濟的洪流中,如何的讓學習型經濟與整體社會的創新研發兩大支柱,成為地區生存與就業的後全球化時期(Post-Global,一個新社會生活的典範模式,或許正是社區總體營造下階段應思考的方向(楊敏芝,2002;曾梓峰,2002)。畢竟如何打造出鞏固且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財富金字塔,相信你我所樂見的夢想,因為理想,才會堅持,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參考文獻

1.        王俊秀。行政院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諮詢座談。自由時報2002.4.4),40版。

2.        天下編輯群(1997)參與的年代。天下雜誌發行。

3.        沈嘉陽。社區省思:夢未走遠-樸仔腳文化工作陣的省思。http://homeland.yam.com/hl01-16.htm

4.        林志成(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省思。社教資料雜誌241):8-11。

5.        林信華(1999)共同體與社區生活的重建。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1-2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6.        黃世輝、宮崎清(1996)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談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和方法。台灣手工業雜誌(60):4-20。

7.        黃世輝、牛井淵展子、廖嘉展(1999)觀光發展與形象塑造的方法──以埔里的構想提案為例。台灣工藝雜誌(1):69-76。

8.        黃世輝(2000)文化產業需要另一種思維──社區重建與文化產業發展。勁草社區協力報(3):7-9。

9.        陳其南(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策略。社教資料雜誌241):5-7。

10.    曾梓峰(2002)社區總體營造與永續社會發展。文化視窗(39):38-43。

11.    彭明輝。社區論壇:要不要轉型了?-社區營造的回顧與前瞻。http://homeland.yam.com/hl02-22.htm。

12.    陶蕃瀛(1994)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五南圖書有限公司。

13.    蔡哲仁。社區省思:有心,永遠有希望。http://homeland.yam.com/hl01-17.htm。

14.    楊敏芝(2002)文化產業理論思潮育時代發展脈絡。文化視窗(38):38-45。

15.    劉蕙苓(2000)重建家園:社區再造的故事與省思。企鵝圖書有限公司。

16.    Clare A.Gunn著。李英弘、李昌勳(譯)(1999)觀光規劃:基本原理概念與案例。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