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從環境倫理談遊客不當行為

 

朱益生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壹、    前言

 

觀光遊憩事業被視為無煙囪的產業,亦即對資源面衝擊較小。然而,遊客不當行為的展現,如踐踏、攀折等行為,卻也會造成了資源面的負面衝擊,且造成了遊憩品質低落,遊憩滿意度降低。雖然在遊客管理上,有直接性與間接性之防範策略(Manning1985),但治本之道則在於遊客本身對於環境的覺知與尊重。因此,如何對資源面本身有深層的了解與體認,建立人與環境間良性之互動,相信扎根於每位遊客上之環境倫理觀尤為重要。故本文將以遊客不當行為之案例,來省思遊客環境倫理觀之缺乏。

 

貳、    何謂環境倫理

 

一、環境倫理之定義

 

倫理(ethics),即為「道德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orality﹚。在西方或非西方傳統中,會以行為法則(behavioral rules)或行為期許(behavioral expectations)表現出來,藉此嘗試來解決現實問題。

「環境倫理」究竟為何?楊冠政﹙1990﹚指出所謂環境倫理就是一套有助於地球生態完整性的價值觀與行為,亦可稱為環境道德﹙environmental morals﹚,為行為的規範與準則。泰勒(P.W. Taylor)於1986年發表「尊重自然」(The Ethics of Respect for Nature)一書中,宣稱尊重自然就是他的環境倫理學說(引自楊冠政,1997)。綜合來說,環境倫理即在探討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但值得一說的是,Callicott指出環境倫理其實超越應用倫理的範疇,因此若要讓整個社會的行為模式產生有意義的改變,所需要的為一種結構性的根本變革,包含社會制度與文化制度之轉型。這個新概念的反省,則將環境倫理提升至公民社會中的社會關懷,跳脫過去只停留在認知階層,進一步的以正向行動來關心、改變人與環境間的問題。

 

二、環境倫理之演變

 

從歷史中,不同文化和不同時代的人類對大自然的態度,簡言之,可分成三種價值取向:第一,人類屈從於自然,為強有力的和不妥協的大自然所支配;第二,人類凌駕於自然、支配、利用和控扼自然;第三,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如同動物、植物和山川一樣,應設法去和大自然和諧共處。以上所述足以客觀地反映出人類和自然之間的倫理關係及其歷史發展。換言之,二十世紀之前,有四分之三的部分是由三種保育哲學來主導,分別為資源保育(資源論)、荒野保存(保存主義)與原住民之生態智慧相符(陳玉峰,1999Callicott,2001;與林益仁,2001)。

而近期環境倫理思潮的演進,可從1970年代起始,由於當時歐美正值為環境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且因工業及科技發展所造成的生態危機﹐開始檢討資源的有限性及環境的污染、土地的惡化等問題。此外,加上西方環境思想家如: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繆爾(John Muir)、里奧帕德(Aldo Leopold)、卡森(Rachel Carson)等人士著作與觀念之宣導,且其思想皆為與當時社會互動之產物,更加速環境倫理學的發展。重要的是,這些思想精華更為後世討論環境哲學(註一)之重要基礎(Worster,1979)。

近年來,環境倫理學大師Callicott則根據里奧帕德所提出的「土地倫理」建立其環境哲學之主架構,其內涵在於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同時兼顧經濟的健全與生態系的健康,Callicott相信這也將是二十一世紀保育政策所必須根據的哲學思想。

但不可否認的,環境倫理仍會遭受一些質疑,歸納而言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則是環境哲學或環境倫理學總是在學術界做較抽象之討論,對於台灣或是國際的環境發展運動欠缺深度的參與和了解;第二,則為關心環境實務的人士,認為環境哲學或環境倫理學不務實;最後,則為實踐力之不足(陳慈美,2001;林益仁,2001),如此對於社會之影響力就有其侷限。基於上述所言,在面對現代社會無論是科技或經濟社會的挑戰時,如何正視現代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提出適合時宜之環境倫理價值觀,且付出環境行動,實際改善環境問題,相信為所有關心環境人士所應努力的方向。

 

三、環境倫理之應用

 

從歷史上來看,純理論的道德哲學並不是打從一開始就要去發明/創建一套新的倫理,它通常是用來為新興的集體良知(emergent collective conscience)下定義、系統化、並為它辯護。純理論道德哲學可幫助「新倫理」的產生,或者是預告它的到來,間接提供最實際的幫助(Callicott1994)。簡言之,如何讓環境倫理概念應用至日常生活中,將會是人與環境互動中最佳之模式。但若要本質性的改變,透過教育的過程將是重要的一環。

在正規教育上,即學校教育,伴隨著鄉土意識的高漲,有更多的機會會去認識人與環境間之關係,但可惜的是,現今學校之課程中,僅大學院校開設環境倫理相關課程,無法從小學至大學一貫性的灌輸環境價值觀概念,殊為可惜。不過,重要的是,誠如許世璋(2001)指出,教育的效果是緩慢的,但卻是最有效的根本工作。畢竟人與環境之互動是必須和諧相處、永續對待下去的。

在非正規教育上,即社會教育,隨著全球保育化之潮流,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之環境災害(如島內近期發生之土石流、水患),更可讓人類反省之前對待土地之方式,是否已超限利用,在過往人定勝天之意念之引導下,大地之反撲,有給人類有所啟示嗎?此外,媒體亦可在非正規教育中扮演一重要角色,透過傳播的過程,相信將會呈現出樂觀的結果。

再者,若將環境倫理應用至遊憩活動上,培養遊客對於自然和文化的尊重,減少遊客在行為中所產生之破壞,讓整個觀光資源能永續利用與經營,遊客不僅可在遊憩活動中獲得景觀上之愉悅感,與從遊憩活動中得到教育性之啟示,懂得和資源和諧共處,這何嘗不為終身學習。因此遊客不當行為如何透過環境倫理之觀念與價值觀來降低其頻率,營造出理想的遊憩品質,相信需由全民共同來努力。

綜觀言之,環境倫理雖是理想性的,但它對行為卻有明顯可見的影響力,提供可效法的模範,可以追求的目標,以及可以用來衡量實際行為的準則。或許短期內無法如技術性工程般,有著立即性的效果顯示,但人處於整個生態圈中,若還是抱持著「自我中心」、「社會中心」、「人本中心」的階段上,不以「生態中心」為人與環境互動的準則(陳玉峰,1999),相信環境、大地無情的抗議,將會持續上演。

 

參、    遊客不當行為之個案描述

 

一、場域概述

 

從事遊憩活動的同時,亦期望獲得良好之遊憩體驗,而先決條件則在於環境資源亦即觀光資源的完整性。本個案之選擇,為位於林務局所管轄之富源森林遊樂區,此場域位於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在本園區中,由於當地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高漲,於是配合公部門所提倡之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行多項活動,而位於園區中進行之馬蘭鉤溪護溪工作則為營造項目之一,遊客前來園區從事遊憩活動的同時,亦能藉由此保育工作的進行豐富遊憩活動之內涵,且亦可達教育學習之功效。

 

二、研究方法與結果

 

研究者基於此遊憩與保育工作相結合的活動,以觀察法(observation)之方式,於2000617日至200137日止,於園區中馬蘭鉤溪橋下,共從事24次遊客不當行為觀察,在遊客不當行為上,共觀察227人,產生不當行為者有107人,觀察遊客行為以遊客群為對象,人數從2人至21人,觀察時間從2060分鐘不等,且以非正式訪談來得知遊客不當行為之緣由。結果如下:

 

不當行為種類

次數(包含一個人有數種不當行為)

原因或理由(非正式訪談)

抽煙煙蒂亂丟

46

1.沒放垃圾桶2.沒帶塑膠袋3.沒有規定不能丟4.有人會來清理5.水會把它沖走6. 未說明

垃圾棄置岸邊

37

1. 沒放垃圾桶2.難以清理3. 有人會來清理4.忘記5. 未說明

玩水、游泳

35

1天氣熱.2.好玩3.未說明

丟擲物品或吐東西至溪中

12

1.無聊2.好玩3.正好吐出來4. 沒放垃圾桶5.未說明

 

三、討論

 

綜觀言之,不當行為之種類,大多亦為一般遊客常發生之遊憩行為,雖然有法規之約束,但因為執法無法落實,導致這些不當行為種類,長期以來在觀光遊憩區,屢為常見。重要的是,遊客產生不當理由時,理由或原因大都偏向外在之環境因素,如:規劃不當、法規不明、解說或禁止牌不完善的因素,這與許多研究中(張俊彥、蔡協欣、翁仕堯,1995;楊文燦、陳仁光,1998;朱芝緯、王鑫,2000)相符。若進一步的探討,可知台灣之環境倫理教育並無落實到每位國民之心中,雖然近幾年來正規教育之工作者參與了許多環境保育相關研習,但由於正規教育工作者缺乏了整體的生態觀念與價值判斷,導致無法藉由正規教育之過程中傳達環境保育之概念(汪靜明,1999)來建立起正確的環境倫理。此外,現在人類思考模式與行為,逐漸遠離自然與其他生命,失去對於自然與其他生命的關懷,如此,人類在無意中便會傷害自然與其他生命(金恆鑣,1997)。簡言之,如何促進人們發自內心反省與愛來關心和愛護環境,保護觀光遊憩資源可永續發展,世世代代都能享受這塊土地之恩惠,相信建立正向之環境倫理價值觀才為治本之道。

 

肆、    結語

 

觀光發展與自然保育有著衝突性的存在(朱益生,2001),隨著休閒意識的崛起,人們將會更注重休閒時間的生活與利用,故從事各類型之遊憩活動將會是大多數人餘暇時間的選擇,當然遊憩行為亦會隨著遊憩活動的增加而增長,而如何維持良好的遊憩品質,除了硬體設施、軟體服務之外,重要的更需身為主角的遊客,來為整體遊憩品質努力,提升整體遊憩滿意度。因此,如何的建立起每個人的環境倫理觀,培養環境責任感,用愛來關心維護資源面的完整,使的人們從遊憩活動中亦可向大自然學習,並獲得高度遊憩體驗,進而朝向以資源保育為基礎的生態旅遊(註二)目標前進,讓觀光遊憩發展與環境保育面達成互惠雙贏,相信這為全民所需共同追求之方向。

 

註一:相關語彙包含環境主義、環境倫理、環境思潮、環境價值觀等,雖然使用這些語彙有不同的強調,卻皆為針對人與環境互動關係的社會行動所產生之哲學反省。

註二:相關語彙包含生態觀光、綠色旅遊、自然旅遊、替代旅遊等,雖然使用這些語彙有不同的強調,其意涵均包含環境保育、尊重當地文化、經濟利益能回饋至當地之內涵,近年來已成為觀光遊憩之主流,且2002年被定為國際生態旅遊年。

 

參考文獻

朱芝緯、王鑫(2000)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3):1-22

朱益生(2001)魚兒回家了-馬蘭鉤溪復活紀事。東海岸評論15244-47

汪靜明(1999)台灣河川環境的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季刊39:7-22。

金恆鑣(1997)自然、生命與文化。環境教育季刊32:33-42。

林益仁(2001)環境哲學與社會實踐。當代雜誌。165:26-39。

林益仁(2001)原住民部落發展與山林資源保育:從西雅圖酋長的演說談起。保護區管理的國際新趨勢研討會論文集。63-76。內政部營建署與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陳玉峰(1999)台灣生態史話。前衛出版社。

陳慈美(2001)寧靜的力量-柯倍德的環境哲學理念。當代雜誌。165:10-25。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1

楊文燦、陳仁光(1998)遊客垃圾丟棄行為管理成效之研究-以台中市中正露營區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12):61-81

楊冠政﹙1990﹚環境價值教育的理論基礎。環境教育季刊8:8-14。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明文書局。

張俊彥、蔡協欣、翁仕堯(1995)從環境認知觀點探討遊客破壞行為之成因分析-以台中市中山公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83):67-89

Callicott1994)(陳慈美譯”Earth Insights-A Multicultural Surrey of Ecological Ethics”

Callicott(2001)(張逸華譯)生態永續的保育。當代雜誌。165:40-55。

Robert E. Manning(1985) Studies in outdoor recreation: search and research for satisfaction. Corvallis,O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Woster , Donald.(1979)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