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路人際互動主要特色:網路化名(匿名)  

陳俞霖 南華大學社會所

 

因網路科技導入而產生的人際溝通、資訊開放、社會階層,與電子商務等,都是影響人類社會最普遍也最深遠的問題。對大多數網友而言,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沉悶、苦惱,都可以藉上網而得到紓解與排遣,許多人也就樂得逃到網中,避開現實世界中的責任與痛苦(翟本瑞,2001)。但對於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族群而言,網路科技帶來的不單只是豐富多元的資訊交流,更是同儕之間競相追尋在真實世界無法企求的感官刺激,同時也將可能形成個人或群體顛覆行為的養成溫床(梁朝雲,2001)。

 

在蕃薯藤HerCafe女性網站和張老師月刊合辦的「2000網路情愛大調查」,並宣稱這次網路調查所累積的有效樣本,有11,607筆之多,廣泛有效度極高[1]。其中在研究對象上,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參加網路情愛民調的年齡層分布,15-29歲的網友佔65.4%,而男/女的比例(44:56)。在台灣,網路一向被視為年輕世代的天地,也被視為年輕族群創意發揮最淋漓盡致的地帶。在一般人心目中,網路使用者的形象是「不受傳統道德規範束縛」,甚至「離經判道」的。那麼,這次接受網路情愛調查分析的網路年輕族群,在虛擬世界的性愛關係開發上,是否同樣的「有創意」並且「超越傳統束縛」﹖在這份調查中顯示,64%的網友不接受「虛擬性愛」的邀約,其中25%認為虛擬性愛「不真實」,不能等同於實際性交。說到「超越傳統束縛的行徑」,不願意接受虛擬性愛的網友中,有16.2%是基於「已有男女朋友」的因素。而具有虛擬性愛經驗的網友中,仍有近半數的的網友(49%)對自己的男女朋友或伴侶感到愧疚。

 

這顯示虛擬世界仍然被現實社會的倫理價值觀所約束,可以說是我們的社會高度地、成功地社會化的結果。從黑格爾法政學對公民與其所處社會文化的關係的觀點來分析[2],一個人格的養成,她的價值思考模式與內涵,是被她所處的社群文化、傳承所塑造的。當我們的思考與價值判斷模式被固定文化傳承所塑造,而國家教育制度的設計不鼓勵獨立思考與創造,面對一個全新的溝通媒介,我們在網路上可發揮的創意就顯得有限。雖然青少年們在網路情愛上發揮的創意並不如預期般,具有現實傳統的顛覆性,但是我們仍不可忘了「關係」的發展,在網路上最重要的實驗,這才會是顛覆現實社會價值觀的關鍵。

 

在這份調查中[3],發現超過九成以上的網友使用暱名:許多人常說,網路世界最大特徵在於匿名性高,在此次調查中,有92.5%網友使用暱稱,似乎印證這個說法。網友使用暱稱的主要理由是「網路本來就是虛擬世界」(30.9%),其次為網友認為這樣才「可以暢所欲言」(25.0﹪),「暴露真實身分可能會惹麻煩」(21.2﹪)。

 

在簡恆信(1998)的研究中顯示,網路使用者匿名行為是相當普遍的一種現象,由於網路中有多重且複雜的使用環境,也很少人在當中只具有一種身分,大多都是基於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形態而有不同的使用面向和身分,因此,實際上許多人已進行了匿名或扮演的實質行為而不自知,匿名或異名行為的確有其頻率上的顯著性。作者並將匿名動機分為二種:第一,當使用者認知到他的身分由真實世界過渡到虛擬世界之時,使用者將會經歷面對面特質的消失,與虛擬世界中重玩性質的建立,也就是一種匿形的效果。因此,使用者在匿形與重玩機制的狀態下,他獲得了重建自己身分的可能性,這也是網路被稱為匿名性充斥的由來。其次,在虛擬世界當中,更因為網路上個人化的查詢方式和草根性的溝通方式的身分,使得使用者可以部份地強化、隱藏或是重建一個新的人格,這樣一種人格的局部性與斷裂性使得使用者有能力重新建構自己在網路世界中所呈現的身分與面貌。

 

網路溝通上的匿名特性,讓人們很容易地從現實生活中逃脫出來,成為方便的避風港。然而在逃離現實之際,不知不覺就習慣性的固著於某些行為模式。匿名性讓人們不受社會規範的約束,能夠較自在地與他人溝通,不論是否贏得他人的接受,對網友而言,付出的代價與所能得到的效果都要比真實世界來得更直接。於是網友可以使用真實世界的原則寄情在虛擬世界,又不必受到許多真實世界所設定的規則與限制,自由度當然增高,人們寄情於虛擬空間的情況也將日益明顯。網際網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當然們依賴網路後,其本身也會影響到人們的行為模式,它將不再只是中性的工具或媒介,也逐漸轉變為構成真實生活的基本要項(翟本瑞,2001)。

 

根據簡恆信(1998)所提出的匿名雙元動機,當使用者進入虛擬社區時的自我認知與社會連帶的改變;以及在虛擬社區中互動符號與社會連帶的侷限性,造成了使用者有能力改變、重建自己的身分。作者將匿名性區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匿名性、異名性與同名性。匿名性指的是一種嚴格的匿名定義,在這樣的定義中,使用者將自己的身分隱藏,類似於隱形人的角色。在虛擬社群中,真正進行匿名的使用者並不多,大多的使用者皆屬於異名性的模式,異名性指的是因為上述的兩個動機,使得虛擬社群的成員獲得相當大的自由度得以更換、創造、甚至扮演另外一種身分。這方面的現象在虛擬社群中是非常普遍與豐富的;第三是同名性,指的是使用者試圖將自己在真實世界中的身分過渡到虛擬社區之中。最後研究結果顯示,網路使用者事實上是將這三種匿名特質彼此之間是互相鑲嵌的,一個使用者可以在真實世界與虛擬社區中的不同團體間,同時具有多種身分與多種特質。而且,這三種特質會因不同的動機、環境、和社會連帶而形成不同的特質和辯證關係。

 

網路的匿名行為使得人們在其中得以扮演自己所想要的角色,不必訴求真實生活的對應,不但可以自我啟蒙,揭露出潛意識中的慾念,更可以實驗不同的角色扮演,模糊了自我的定位,也擴展了自我的範疇。正如Cooley對「鏡中自我」觀念的討論,虛擬身分是透過連線的電腦所建立出的「螢幕中的自我」(Life on the Screen)所形成的(翟本瑞,2001)。Baym1995)亦指出,匿名性的特質,給予所有參予者相同的身分與資格,成為一種地位均等的狀態,因為社會情境線索的減少,網路社群中的人容易去選擇自己的看法、參與未曾經歷的互動模式,因為少了這些社會人際壓力,網路匿名特性會鼓勵他們盡量地表達自己的性格或想法。

 

曾有學生在網路上問:「你為什麼愛電腦網路?」有學生答:沒有過去的包袱,面對全然的陌生人,你可以毫無顧忌去表現自己.... 所以:

 

你可以很有信心地表現出原原本本的你。

你可以表現出一個完美的你 ( 反正只是說說而已 )

你可以表現得完全不像你自己 ( 很過癮的哦 )

你可以表現平日不好意思展現的另一面

你可以變得有點壞壞又不用負責任

你可以一人多角,玩變身遊戲

只要不是指名道姓,你可享言論免責權

你可以交好多朋友,但也可以輕易離開

你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擾,但沒人知道你有這個困擾

你可以愛怎樣就怎樣 ( 一點也沒錯 ) 所以...... 匿名媒體....嗯,我喜歡!

 

另一位網友說到:「人都不喜歡被人看透自己,為了保護自己(或是說給自己安全感)所以平常必需要經過很多的考量才決定出自己的行為。如果是在暱名的狀態下,則少了這一層的顧慮,於是比較能顯現出本性。」更有一個坦承自己的角色扮演,很富哲理的回答說:「bbs 是用玩的!所以我一直玩的很開心,扮演一個專門殺豬的壞女人,是鏡子裡的我。」

 

由於網路空間的匿名性特徵,使經由網路空間形成的人際關係,十分類似於戴著面具的交流與互動。因此可以說,網路人際溝通與互動在本質上是一場陌生人之間的互動遊戲。正如黃厚銘[4]所說:網路人際關係的特色並不在於它們是經過媒介的(mediated),而在於它們是以網路的媒介特性爲基礎,而建立起虛擬社區中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接觸。網路空間的連結和隔離功能,一方面爲人們提供了跨越物理空間限制與他人連結可能,另一方面,又保證人們在交往中身體和心靈不易遭受傷害,在這一前提下,人們往往更喜歡在網路空間與陌生人接觸,甚至共同營造網路生活,這是網路人際關係最大的特色所在。

 

 

參考書目

 

Sherry Turkle,譚天、吳佳真譯(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台北:遠流。

梁朝雲等(2001)。〈在學青少年使用網路行為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一二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編。

黃少華(2002)。《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未出版著作。

翟本瑞(2001)。〈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簡恆信(1998)。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Baym,N.K.1995.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CA:pp.138-163.

Sabatelli,R.M.,& Shehan.C.L.1993.Exchange and resource theories. In W.J.Doherty, P.G.Boss,W.R.Schumm, & S.K.Steinmetz(Eds.),Source book of thepry and methods:A contextual approach (pp.385-411). N.Y.:Plenum Press.

Walther,J.B.1992.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Communication Research,19(1),pp.52-90.


horizontal rule

[1] 王慶蘋(2000/3/2)。〈解讀e-世紀網路情愛〉,蕃薯藤HerCafe女性網站及張老師月刊合辦,http://news.yam.com/computer/w3_human/200003/02/11810300.html (2002/02/17)

[2] 同註1

[3] HerCafe(時間不詳)。〈愛情翹翹板-2000網路情愛大調查記者會摘要分析(摘一)〉,http://hercafe.yam.com/hertalk/herlove/lovebalance/200002/29/11708900.html (2002/02/17)

[4] 黃厚銘,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http://itst.ios.sinica.edu.tw/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