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宰制
袁薏晴(南華教社所)
在逐漸接近尾聲的二十世紀裡,在前所未有的科技發展與即時通訊的時代中,免費共享的知識變成一種帶有危險的物種[1]。
這樣驚人的疾呼,不禁讓我們憂心知識在過去的時代不都是一種代表地位與人類心靈所創發出來的特有財產,擁有知識代表權威與內涵的象徵。特別是在這樣資訊、知識衝流的科技年代中,知識變為人人競逐的方向,資訊時代是知識掛帥的年代。但是,重要的是當所有的意見、概念、思想在資訊時代中,完全都以化約為0或1的資訊代碼,以數位化的方式呈現在電腦螢幕、穿流於資訊空間時,我們根本就不清楚,這究竟隱藏於科技產物背後的文字呈現,究竟是由什麼數位符碼所構成的,也就是說在網際網路空間中流通的大量訊息與文字,背後不過是由一群龐大的無法由我們所辨識的0、1資訊碼所組成。微軟(Microsoft)的執行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他的財富就是來自於擁有一種一般人所無法解獨的電腦程式語言。
微軟公司(Microsoft)所發展的windows作業系統,即可說是封閉系統的最主要代表,或許管制並非其原意,但在其企業的競爭之下,該軟體整合了許多類型的免費軟體,也正因如此,對於使用者而言,只要電腦中安裝了一套新版的windows作業系統,其餘的只要按按滑鼠,一切沒問題。漸漸地,使用者已經放棄了自身對電腦認識的權力,剩下的只剩下對滑鼠點兩下甚至只有一下的能力,而這樣的權力,便流向了介面掌控者。在這樣的封閉系統之中,漂亮的桌面圖樣迷惑了使用者,也掩蓋了其餘正在同時進行的動作[2]。
也就是說以Windows、Microsoft這些介面操控者來說,他們掌握了目前資訊網路的所有原始碼、當我們下達指令時,其中的運作過程並不是我們一般使用者所能了解的,人們礙於操作上的方便,讓他們自己喪失了科技近用的知識,受控於介面的擁有者,知識權力在其中展現。在Tim
Jordan《網際權力》(Cyberpower)一書中,談及科技權力時,作者認為[3]:「科技權力就是在看起來是中立物件的物體:鍵盤、螢幕、電子郵件程式,與包含在這些物體內的社會或道德價值之間不斷的移動。」,而同樣的知識在這樣的年代中,似乎也操控於掌握這些中立科技物件的擁有者。當我們越來越依賴生活中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時,我們學會上網搜尋我們需要的資料、我們漸漸透過網際空間與人對談、生活上的往來也漸漸地由網際空間所取代,重要的是,閱來越多的人們加入於線上學習的行列,現在人們想解答問題、想獲取資訊、甚至完成工作、作業,在線上透過科技、介面,這一切都能代勞,在這樣的年代中,我們已經漸漸不需要透過以往的閱讀書籍、上圖書館查資料、在學校中學得知識….等傳統的知識操作模式來滿足人類對於知識擁有的渴望。人類似乎對於藉由科技來獲取知識這樣的舉動,已漸漸融入日常的行為中。
除了上述,知識透過科技的展現,所陷入的權力問題之外。另外,在新經濟的生產型態中,不斷歌頌著「知識乃是現代各行各業中最珍貴的財產資源」。艾文.扥佛勒與海蒂.扥佛勒(Alvin and Heidi Toffier)就曾寫下這段文字[4]:
知識成為最終的替代品是先進經濟體的中心資源。…。因為知識降低了對原物料、勞工、時間、空間、資本與其他投入要素的需求。
正如兩位學者所指出的,知識經濟在現代這波資訊革命中,當社會進入了這一個階段,資金、人力及土地已不是社會生產,資源分配的主要動力;而知識成為社會推動的主要因素。在這個新情況的發展中,大部分的企業經營者能賺取利潤的主要原因並非他們是一個生產者的角色,而是因為他們本身掌握了知識或成為知識的守護者。也就是在這樣的年代中,知識藉由新的想法與發明的誕生,訴諸於智慧財產權與專利的保障,知識變為特有人的所有物、而為這些人所販賣、獨占,知識的所有權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擴大、發酵與成為商品。小至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零件螺絲;大至整體物件與符號圖形,各式各樣的知識想法被歸類為某項專利與所有物的代表,知識與想法在這樣的年代中是不容被竊取的事實。試想,如果今日我們住宅前的通路,全被不同的住戶所獨占,不同的住戶在自己認同的所有地上築上圍牆,阻礙了通道的進行,我們可以順利到達我們想要行進的目的地嗎?知識的通道也是如此,目前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知識,可以說都已被佔有的人包裝為商品,而販賣於我們的生活中,為了獲取一本書的知識我們必須花費金錢購買、為了生活的必須我們也必須自掏腰包收購專利;在資訊通流的網際空間更是如此,知識仍舊是掌握於那些掌控科技權力的人手中。
因此,在這樣的文章中,著眼於討論一個在這波資訊年代中,知識與權力的聯結關係?探討權力在知識中的運作型態,是透過什麼樣不同的方式呈現?在這樣知識掛帥的年代中究竟有誰獲利以及誰是這樣訴求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