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從涂爾幹理論探討自殺行為

--以台灣九二一地震災後之自殺現象為中心

葉允斌  南華大學社會所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對台灣人民而言,是一個深刻而悲痛的日子,在短短一夕間,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數高達一萬一千多人,尤其以地處震央的南投地區一帶最為慘重。在天災無情的肆虐之下,受害的災民除了要面對當前的生活問題、經濟壓力以及對未來去向的惶恐之外,首當其衝的便是親友傷殘或死亡的噩耗,在心理上面對如此衝擊,往往造成自責、自殘的負面作用,甚而產生「自殺行為」。

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1858-1917)在「自殺論」中,曾對自殺行為做了有系統的學術性論述。涂爾幹認為,「在一個群體當中自殺率是相當穩定的,不會任意變動,即使產生了變動,也是由於環境所造成的結果,而社會學家便是要找出這些環境與自殺率變動之間的關聯性,亦即應將重點置於分析自殺率與社會現象間的關係」(齊力,1987)。

九二一地震之後,災民面對災後環境的急速「變遷」,生活秩序上出現了與平常極為不同的莫大變化。正如涂爾幹所言「在他們習慣性的期望有張裂之虞,道德秩序的失規範狀態於是產生」(紀登斯,1989)。觀察九二一災後的社會環境,似乎符合了涂爾幹自殺論中的種種論述,其中「脫序性」自殺傾向此概念--社會生活不再由習慣所支配,而係苦惱或厭惡的狀態,它源自當前生活困境所帶來的極度失望。這種不安的氣氛有導致自殺潮流的發展,而社會解組或個人團體聯繫的脆弱性是脫序性自殺所關心的主要課題(齊力,1987)。

在學生了解涂爾幹將研究自殺的重點置於「環境」與「自殺率」之間關係的探討,以及因為社會解組而帶來的脫序性自殺行為的同時,設想可以嘗試運用涂爾幹自殺論的論點來解析九二一災後「社會環境」與災區「自殺率攀升的現象」之間的因果關聯性。對於此一問題所產生的濃厚興趣,促發學生以社會學理論研究方法深入探究社會環境與自殺率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的動機。

 

貳、研究目的

依學生觀察,對國內學術研究而言以涂爾幹的自殺論作為研究九二一災區自殺率攀升的理論依據,是一個有趣的研究,故學生試圖建構出以涂氏自殺論解析九二一災區自殺行為的模型。而此份研究,學生欲達到以下目的:

一、了解涂爾幹自殺論與九二一災區自殺率攀升現象之間的關聯性。

二、立基於涂爾幹的自殺論,探究社會力量介入,對災區自殺率的影響。

三、探究涂爾幹自殺論在分析不同社會、文化時,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

 

參、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從相關文獻中可得知,有關自殺主題的理論可從多種層面加以探討論。

 

一、涂爾幹的自殺論

    自殺行為的社會研究,始於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涂爾幹於一八九七年完成德「自殺論」一書中,運用大量的統計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歐洲各種社會階級的自殺律,並從中說明社會力量的強制力。他認為自殺行為不能單獨以精神病、種族、模仿或其他個人因素、個人動機來說明。人為社會的動物,完全整合於社會群體當中,然而,社群結合的性質,不僅決定了個人自殺的類型,亦決定了個人自殺的動機(Emile Durkheim,1950)。

    涂爾幹將自殺類型分成三類型:

1.自我中心型自殺

    自我中心型自殺又稱為利己型自殺;這種自殺類型,是由於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整合度過低所致,將自己疏離於社會及團體生活之外,因而造成個人與團體間意識型態的脫節,而當個人與社會之間距離愈顯隔離時,就會產生自殺行為。然而,在這種以自我中心為導向的自殺行為價值中,生命被視為自生的財產,個人得隨其意志任意處置。 

2.利他主義型的自殺

    立他主義型自殺的成因與自我中心型自殺成因相反,是由於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整合度過強所致,個人被團體完全控制,個人按照社會的指令赴死,服從社會的命令,抑制了自衛的本能。

3.脫序型自殺

    脫序型自殺是當社會被某種重大危機侵襲或產生急劇的社會變遷時,社會整合力量降低,固有的道德規範或習慣遭受破壞,造成個人對團體的疏離,便容易產生脫序型自殺。這種脫序型的自殺在變遷迅速的工業化國家最為常見,特別是在經濟蕭條的不穩定時代。

  綜合各家說法,涂爾幹認為個人無法擺脫社會的力量,所以在探討自殺的根由時,應該研究自殺者在社會環境中所受壓力的內涵,是此社會常態的乖離,造成個人的自殺行為。由此可見,個人的自殺行為和社會環境、處境息息相關(陳瑤,1983)。

 

二、吉布斯與馬丁的地位整合論

    吉布斯(Gibbs)及馬丁(Martin)的地位整合論中,亦針對自殺作一學術性的討論,並對涂爾幹的自殺理論做了同的回應與批判。

    吉布斯與馬丁認為涂爾幹的自殺論,在許多層面的解釋是不適當的,他們批評涂爾幹並未對社會規範下明確的操作性定義,亦無測量出社會整合與自殺率間的關係。為了彌補涂爾幹自殺理論中的不足,遂發展出「地位整合的自殺論」(Status Integration theory of Suicide)。

    他們的思想大致包括下列五個命題:

1.在某一人口中,自殺率及其社會人際關係間,其穩定性和持久

性成反比。

2.社會人際關係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會隨著個人順從社會期待的

程度兒有所變化。

    他人的期待構成個人的社會角色,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如果欲維持穩定的社會關係,就必須順從於特定的角色。然而,幾乎每個人都同時處於多種不同的地位,個人對於不同的角色扮演常會發生衝突,當個人順從某種角色時,常會阻礙其他角色的扮演,故維持穩定的社會關係是具有相當的困難度(陳瑤,1983)。是此,引導出第三個命題的形成:

3.個人順從社會騎乘渡河個人角色衝突程度成反比。

4.個人角色衝突的程度,隨著個人佔據矛盾地位(Incompatible

Statuses)而不同。

5.個人佔據矛盾地位的程度與人口中的地位整合程度成反比。

從以上五個命題形成一個假設:人口中的自殺率何地位整合程度

呈反比。吉布斯和馬丁以自殺率來驗證此假設,結果發現當一個團體的地位整合程度愈高則自殺率愈低,反之亦然,此結果正支持了他們的假設。   

 

三、亨利和舒特的挫折暨攻擊理論

    亨利(Henry)和舒特(Short)的自殺理論相異於涂爾幹的殺論,他們所建立的自殺理論乃根據社會學及心理學概念而來。承認社會經濟地位的變遷是自殺的社會因素,然而因為人格結構上的不同,故少部分的人並不如此。其基本的概念為挫折暨攻擊的假設,第一個假設為攻擊性是挫折的結果,攻擊行為的產生是因為環境阻擾個人目標的達成所致使。第二個假設是商業循環造成個人地位變遷。第三個假設為個人無法維持其相當的階級地位時所產生的挫折感。第四個假設,認為自殺行為常發生於高地位團體,而他殺則多發生於低地位團體(Henry & Short,1964)。

    是此,亨利與舒特預測,自殺率在經濟蕭條時期攀升,於經濟繁榮時降低;而他殺率在經濟蕭條時降低,經濟繁榮時升高。而且商業循環對自殺率的影響在高地位階層較為明顯,在低階級較不顯著;反之,他殺綠的影響在高階層較不顯著,在低階層影響較大。

 

肆、參考書目

黃逢春(1977)。自殺行為的統計分析與個案研究--從社會暨心理的觀點探討-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瑤(1983)。自殺企圖患者之社會工作防治研究-碩士論文。

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

  燕(1988)。自殺企圖患者之社會心理分析研究-碩士論文。

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黃瑞琪、張維安譯(1986)。古典社會學理論-馬克思、涂爾幹、

韋伯。台北:桂冠。

葛智強(1991)。社會學主要思潮。台北:五南。

陳秉璋(1987)。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馬康莊譯(1985)。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

馬康莊、陳信木譯(1989)。社會學理論-上、下冊。台北:巨流。

張家銘譯(1997)。社會學-上、下冊。台北:唐山。

韋本譯(2000)。社會學理論的產生。台北:紅葉。

林義男(1991)。社會學詞彙。台北:巨流。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1999)。社會學理論的觀點。

台北:韋伯文化。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