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社會裡職場工作型態的變遷與特色
-Castells的觀點
石淑慧
Manuel Castells在《網絡社會之崛起》中論及資訊社會裡職場工作型態的變遷與特色,從後工業主義(post-industrialism)與資訊主義(informationalism)的角度,都認為就業與職業結構變遷,是新社會結構降臨的歷史變遷過程裡,最強烈的經驗證據。其特徵為從財貨轉向服務、管理與專業性職業的崛起、農業與製造業工作的減少,以及多數先進的經濟體裡,工作的資訊內容逐漸增加等[1]。這與近年來職場對於資訊人才的需求,以及資訊基本能力與素養的要求,就可以得到印證。以下就「後工業社會」的特色,以及今日職場對於人力具備條件的要求來加以討論。
一、後工業主義(post-industrialism)
古典的後工業主義理論結合了三項論點與預測[2]:(1)生產力與成長的根源在於知識的產生,並透過資訊的處理而擴及所有的經濟活動領域;(2)經濟活動將由財貨的生產轉移至服務的遞送;(3)新經濟將提昇具有高度資訊與知識內涵之職業的重要性。管理、專業與技術性的職業,將會成長地比其他職業快,並構成新社會結構的核心。
先進社會裡,知識與資訊似乎是生產力與成長的主要來源,特別是二十世紀前半葉與後半葉的經濟結構。最顯著的差異就是資訊技術的革命,及其在各種社會與經濟活動中的擴散,包括提供全球經濟據以形成的基礎設施,使得軟體、硬體、資訊形成一張張牢不可破的網絡關係,主宰著世界的經濟秩序。
至於第三項重要預測,則是資訊密集的職業,例如管理、專業和技術性的職位,會成為新職業結構的核心。除了日本之外,所有其他國家全部都表現出資訊處理就業比例增加的趨勢。以下就來討論這一趨勢。
二、資訊(知識)密集工作的遽增,資訊技術的具備是不可或缺的
1990年代資訊技術革命的成熟,轉化了勞動過程,引進了新的社會分工和技術分工。歷經整個1980年代,微電子為基礎的機械才完全滲入製造業,也只有到了1990年代,網絡化的電腦才普及進入所謂服務業部門核心的資訊處理活動。到了1990年代中期,資訊化的管理與技能資訊化,連同網絡企業的誕生,已經就位準備好大展身手了。
Manuel Castells認為要將資訊處理鑲嵌在物質生產或財貨處理中,才會具有最大的生產力,而非在遞升的技術分工過程裡把資訊處理區分出來。畢竟大多數的自動化是指經資訊處理整合於財貨處理過程中。一旦進入所謂的資訊或社會後,預期可以觀察到管理、專業及技術性職位的重要性將明顯提昇,擔任技工與操作性工作的勞工人數比例減少,以及事務員和銷售員的數量明顯成長,是故未來的就業市場之職業結構將有如下轉變:(1)即使同樣被認為是資訊化社會,不同社會的職業結構之間仍有非常明顯的差異;(2)最明顯的資訊化職業(經理人、專業者和技師),以及整個「白領」職業(包括銷售員與事務員)的相對比重增加,是故先進社會確實有職業結構之資訊化內容提昇的趨勢[3]。
Castells以日本為例,大多數服務業就業是製造業的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意即是將知識與資訊投入生產的服務。日本企業組織的結構傾向,權力集中在少數經理人手中。另外,中階勞工的專業化程度,以及資訊處理與知識生產工作的專門化增加。
資訊化社會的特徵之一,是職業結構隨著時間而有相對的升級,需要較更高技術與高等教育的職業所佔比例,增加的速度比低層次工作的增加還要快。因此就全球化趨勢而言,勞動力彼此依賴的歷史趨勢,透過以下三種機制形成:(1)多國公司及其相關的跨國網絡裡的全球就業;(2)國際貿易對南北半球就業和勞工條件的衝擊;以及(3)全球競爭及新的彈性管理方式對各國勞動力的影響。在這三種情況情況下,資訊技術都是跨國界的不同部門勞動力彼此連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介。
三、工作的資訊內容處理能力受重視
Serge Mallet聲稱「新勞工階級」的誕生,強調管理和操作先進技術的能力。唯有隨著資訊技術的擴展才發揮完整意義的自動化,戲劇性地提昇人類腦力投入在勞動過程裡的重要性[4]。
(一)生產技術資訊化:
先從資訊技術開始,首先是機械化,接著是自動化。幾十年來先後轉化了人
類勞動,總是開啟了勞工的替代、去技術化或重新技術化、生產力與異化、管理控制與勞工自主等議題的論戰[5]。
先進資訊技術在工廠和辦公室中擴散地愈深愈廣,就愈需要自主的、高教育
程度的勞工,才有能力與意願去安排和解決整體的工作程序。雖然有權威管理和剝削資本主義這兩項無法克服的障礙,但資訊技術仍然提供了勞工更多自由和更充足的資訊,以充分發揮生產力潛能。
1990年代有幾項因素加速了勞動過程轉化:電腦技術、網絡技術、網際網路及應用的迅速進步,使電腦與網絡變的更廉價、更好用,因此廠商可以大規模地運用和管理;組織普遍基於彈性和網絡工作,而發展和調整為新的型態。由於整體自動化而即將消失的,是常規性、重複性的工作,是那些可以預先編碼、程式化而由機器操作執行的工作,並提昇那些在只有人腦可以掌控的層次上,需要即時的分析、決策和重新程式化能力的工作。
技術的資訊化之所以受矚目,有以下幾點原因:(1)創新本身需要兩個條件:研究潛力和專殊化的能力。亦即,需要發現新知識,並應用到既定的組織/制度脈絡的特殊目的上;(2)就創造價值而言,圍繞著資訊技術而組織的生產過程中,組織內部成員必須能及時地與其他勞工相連結。是故依據這種創造關係,組織內可區分出三種位置:a.網路工作者(networkers),他們依據自身的倡議而設定連結(例如與公司其他部門聯合設計發展),並且在網絡企業的航路裡梭巡;b.被網路連接者(the networked),這些勞工有連結上網,但不能決定何時、如何、為何,或與何人一起工作;c.被切離的勞工(switched-off worker),被束縛在他們自己的非互動性、接受單向指令的特殊工作裡;(3)資訊化勞動的性質,需要協力合作、團隊合作、勞工自主和負責,如果缺少了些這些,新技術就無法徹底發揮潛能。資訊化生產的網絡化特性,滲透至整個工廠,並需要工人之間、勞工與管理階層之間,以及人與機械之間的持續互動與資訊處理;(4)資訊技術成為勞動力的關鍵成分,原因在於:a.它大致決定了創新的能力;b.它使得執行層次得以更正錯誤和產生回饋效果;c.它提供彈性和適應性的基礎措施,可應用於整個生產過程的管理。
(二)實證研究:
由於經驗研究和相關的解釋,都還遠遠落後於技術變遷的快速過程,因此這些技術變遷對辦公室工作的作用,尚未獲得完全確認。
Barbara Baran 的博士論文揭示了美國某些大型保險公司裡,辦公室自動化對勞動過程的衝擊,明白指出了公司將低階事務性工作予以自動化的趨勢。這些常規性的工作,由於可以被簡單化為一些標準化步驟,因此很容易程式化。另一方面,高階操作卻集中在技術性的事務員和專業者手中,他們以儲存於電腦檔案中的資訊為根據來制定決策。所以雖然在這過程的底層會出現日益例行化(以及隨之而來的自動化)趨勢,但在中間層次會重新整合好幾個工作,形成有資訊支持的決策操作。在工作重新整合過程的進階階段裡,中階經理人的監督也消失了,控管與安全程序則利用電腦予以標準化。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專業者和握有資訊的事務人員之間的聯繫,前者針對重要事務,從事評估和決策,後者則以電腦檔案和網絡化能力為基礎,從事日常運作的決定。
新資訊技術正在重新界定勞動過程與勞工,並因此界定了就業和職業結構。尤其是製造業與服務業,都有大量工作被自動化取代,因此在這職業結構重新技能化的職位上,日益提高其所要求的教育程度依舊是未來區隔勞動力的標準。
四、結論
即使資訊技術明顯地減少了每個單位產出的工作時間,但是資訊技術本身卻不是失業的原因。不過,在資訊化的環境下,工作的種類改變了,在質、量,以及所執行工作的性質上都有變化,同時在性別、工作場所及工作方式上,也有變化。因此,新的生產系統需要新的勞動力,那些無法獲得資訊技術的個人與群體,將會被排除於工作之外,或是遭到降級[6]。所以在自動化與數位化的職場環境、資訊化的職場管理模式裡,對於資訊能力與素養的要求將成為求職者能力的必要條件,因此「教育程度」在未來依舊主宰了求職的主要篩選機制。就如同Blau與Duncan的對於個人先天背景、後天努力之於未來第一個職業的研究結果,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因此,未來職場的準勞工--學生之資訊能力與素養的培養將更受到重視。
[1] Manuel Castells,《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譯,台北:唐山
[2] 同上。
[3] Manuel Castells,《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譯,台北:唐山
[4] 同上。
[5] 同上。
[6] Manuel Castells,《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譯,台北:唐山